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互相竞进的时候,我国正经历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2.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的文化是A.彩陶文化B.黑陶文化C.白陶文化D玉器文化4.传奇“神农耕而作陶”,反映了当时A.产生了原始农业B.显现了贫富分化现象C.原始农业进展促使原始手工业显现D.制陶业的兴盛5.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奇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6.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要紧缘故是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7.按时刻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武王伐纣②盘庚迁殷③平王东迁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8.下列国都不在今河南省的是A.阳城B.殷C.镐京D.洛邑9.商代文明对后世阻碍最大的是A.宽敞的疆域B.精美的青铜制造艺术C.天文和历法D.比较成熟的文字10.第一提出“地理”名称的著作是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11.商朝和西周农业有较大进展,要紧依靠A.耕作方式的变化B.农业工具的变化C.农作物品种的增加D.肥料品种的增加12.下列诸侯国中哪一个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A.齐B.楚C.晋D.秦13.我国是最早使用丝织品的国家,养蚕缫丝能够上溯到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C.商朝D.西周14.记载“匹马束丝”的青铜器,其制作年代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5.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形A.西周的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显现斜纹提花织物B.西周铸造的“毛公鼎”上,有近五百字的铭文C.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D.河北藁城出土的西周时的石砭镰是医疗用具16.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是A.《诗经》B.《周易》C.《尚书》D.《夏小正》17.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对经济进展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进展1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A.令民为什伍B.燔诗书而明法令C.尽地力之教D.为田开阡陌封疆19.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本质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进展的趋势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公田转化为私田D.诸侯争霸战争20.战国时,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先姜氏而为诸侯,这一事件的实质是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权益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益的斗争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贵族之间争夺权益的斗争D.卿大夫与国君之间争夺权益的斗争21.战国时,各诸侯国开展变法的经济根源是A.为富国强兵各国君主支持变法B.法家思想的阻碍C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势力越来越大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不断进展2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要紧目的是A.拥护周天子的领导B.抗击少数民族的入侵C.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D.巩固西周的等级制度23.春秋战国时,居住在中原华夏族西边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东胡C.越D.戎24.战国时,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争是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5.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技术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是A.铁制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用桔棒灌溉农田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26.战国时,水利灌溉事业有专门大进展,闻名的水利工程有①楚相孙叔敖修的芍坡②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27.战国时,有一位哲学家说天不因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地不因人厌恶遥远就缩小了面积,这位哲学家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

中国古代先秦史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先秦史单元测试题

中国古代先秦史单元测试题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1.夏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在今A、晋南豫西B、晋西豫南C、陕南豫西D、冀南豫北()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城濮之战 D.国人暴动()3.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A.夏人后裔 B.商代遗民 C.周朝百姓 D.少数民族()4.公元前18世纪平王东迁后,朝野出现的现象是①周室衰微王命不行②迁都频繁异姓反叛③列国内乱诸侯兼并④尊王攘夷大国争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时期“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王权的加强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6.书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主要指商朝A.疆域空前辽阔 B.都城已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C.经济发达、城市遍布全国 D.都城建筑宏伟华丽()7.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 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 D.夏、商、周()8.下列关于夏、商、西周社会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物品种增多,后来习称“五谷”都已种植B.牛耕开始出现并逐步推广C.青铜铸造业发达,称为“青铜时代”D.夏、商、西周的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9.夏朝的奴隶主常常驱使奴隶在田野进行集体耕作,其根本原因是A.奴隶的地位低下 B.奴隶主极其残忍C.当时的畜牧很少 D.当时工具和技术落后()10.夏商两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国力()11.有关夏、商、西周三代交通与商业发展表述,不正确的是A.夏朝交通工具已有车、船 B.商民善于经商,后来经商之人被称作商人C.西周都城镐京交通发达 D.夏朝已设旅舍与邮驿传递制度()12.我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确立于先秦时期,其主要依据①形成了全国性的商业市场②掌握了先进的耕作技术③集中了所有手工业中心④全国性的政治中心所有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13.下列水利工程位于淮河流域的是A.郑国渠 B.都江堰 C、芍陂 D、西门豹渠()14. “相地而衰征”和“初税亩”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了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B.导致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转变C.加快了新兴封建制度的确立进程 D.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15.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有重大发展,其突出标志是①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②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③棉花种植的逐步普及④驭牛耕地的产生和推广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②④()1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其主要途径是通过A.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统一战争C.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 D.变法运动()17.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18.“战国七雄”局面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诸侯割据混战更加扩大 B.人民遭受灾难更加严重C.历史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 D.封建制度逐渐确立()19.战国七雄中位置处于最南边的是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赵国()20.《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说明 A.春秋时采用铁器和牛耕技术 B.私田主人的土地私有权得到承认C.私田数量急剧增加 D.封建生产方式比集体耕作井田进步()21.战国时期,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因素有①诸侯割据混乱②封建城市的兴起③商鞅变法中的农本政策④度量衡的混乱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冶铸业的重要发明是A.青铜造型艺术 B.百炼钢技术和灌钢法 C.金银错技术 D.铸铁柔化处理技术()23.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商鞅 D.荀子()24.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敢怠倦。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先秦时期,被称为“春秋五霸”的是以下哪五位君主?A.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B.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吴王阖闾C.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越王勾践D.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赵武灵王答案:B2. 以下哪位思想家不是先秦时期的?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朱熹答案:D3. 先秦时期,以下哪个国家没有实行分封制?A. 周B. 齐C. 楚D. 秦答案:D4.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先秦时期的?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史记》答案:D5. 先秦时期,以下哪位君主不是通过禅让制继位的?A. 尧B. 舜C. 禹D. 启答案:D6. 先秦时期,以下哪个学派主张“无为而治”?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7. 先秦时期,以下哪位人物不是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A. 墨子B. 公孙龙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C8. 先秦时期,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战国七雄之一?A. 齐B. 楚C. 燕D. 宋答案:D9. 先秦时期,以下哪部作品不是儒家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答案:D10. 先秦时期,以下哪位君主没有进行过变法?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孝公D. 楚庄王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先秦时期,周朝的建立者是______。

答案:周武王2.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答案:孔子3. 先秦时期,被称为“兵家之祖”的是______。

答案:孙武4.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

答案:墨子5. 先秦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答案:韩非子6. 先秦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答案:老子7. 先秦时期,楚国的著名诗人是______。

答案:屈原8. 先秦时期,秦国的著名政治家是______。

先秦考试题库

先秦考试题库

先秦考试题库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段历史上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思想精华。

在学习先秦历史和思想时,考试题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时期的知识。

下面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先秦考试题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先秦思想家被誉为“天下第一先哲”?A. 孔子B. 孟子C. 孔伋D. 孛端2. 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下列哪种现象?A. 各国之间的战争B. 不同思想流派的辩论C. 人们对艺术创作的评价D. 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3. “法治”思想在先秦时期由哪位思想家提出?A. 孔子B. 惠施C. 韩非D. 墨子4. 著名的《道德经》是哪位先秦思想家的代表作?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老子5. 下列哪位先秦思想家被称为“冶金鬼才”?A. 鲁班B. 鲁仲连C. 鲁戈D. 阖闾二、判断题1. 孟子认为“性恶论”,人性本恶。

A. 对B. 错2.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尊重生命和爱心相互之间的尊重。

A. 对B. 错3.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认为过度干预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A. 对B. 错4.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主张依法治国,主张重视法律和规章。

A. 对B. 错5. 孟子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影响,提出了“性善论”的观点。

A. 对B.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孔子的思想核心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请简要介绍老庄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哲学家的影响。

3. 请简要介绍法家思想的主要立场及其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作用。

4. 请简要介绍墨家的主张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5. 请简要介绍农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农耕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论述题1. “先秦诸子百家,各具特色,互相对立,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

”请结合对先秦诸子不同思想流派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2. “先秦时期思想家们的思想无不蕴含了对人生、社会、宇宙等诸多问题的探索和思考,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1-06高考题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

01-06高考题中国古代史(第一章:先秦)

01-06高考题分章节第一章:先秦1.(01全国3)下列手工业行业中较早兴起的是A.冶铁业B.制瓷业C.造纸业D.印刷业2.(01上海1)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商朝的是A.周公东征 B. 盘庚迁殷 C. 国人暴动 D. 平王东迁3.(01广东1)夏朝农业生产使用的主要工具不包括()A.蚌制工具B.木制工具C.石制工具D.铜制工具4.(01江浙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是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5.(01全国春季2)下列各项,不属于墨子观点的是A.民贵君轻B.人应互爱互利C.反对掠夺战争D.提倡节约反对浪费6.(02上海历史2)在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A 盘庚迁殷B 牧野之战C 周公东征D 共和行政7.(02上海历史3)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 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 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 以法为教,今必胜昔8.(02苏粤1)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9. (02天津1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 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B. 抑制统治者的暴政C. 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D. 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10.(03上海历史2)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指A.夏人后裔B.商代遗民C.周朝百姓D.少数民族11.(03江苏1)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12.(03江苏2)我国古代用木炭冶炼生铁始于()A、西周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西汉13.(04江苏1)完整地说,我国的“青铜时代”应包括A.夏、商B.商、周 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周14.(04全国1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15.(04上海3)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外国学者引用了2300年前中国思想家的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 先秦史单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夏朝的建立者是:A. 黄帝B. 尧C. 舜D. 大禹答案:D2. 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朝的都城?A. 亳B. 殷C. 镐京D. 朝歌答案:C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A. 春秋和战国B. 战国和秦朝C. 秦朝和汉朝D. 汉朝和魏晋答案:A4.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以下哪个国家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国B. 秦国C. 晋国D. 楚国答案:B5.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主要强调:A. 法治B. 礼仪C. 道法自然D. 兼爱非攻答案:B6. 以下哪位思想家不属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A. 孟子B. 荀子C. 韩非子D. 老子答案:D7.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以下哪个政策最终统一六国?A. 井田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世卿世禄制答案:C8. 古代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是:A. 《左传》B. 《春秋》C. 《史记》D. 《汉书》答案:B9.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述的是古代哪个著名的关隘?A. 函谷关B. 雁门关C. 嘉峪关D. 玉门关答案:A10. 以下哪个不是先秦时期的著名战役?A. 牧野之战B. 长平之战C. 巨鹿之战D. 官渡之战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文字是______。

答案:甲骨文2. 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技术非常发达,其中最著名的青铜器是______。

答案:司母戊鼎3. 春秋时期的“春秋”一词来源于______。

答案:《春秋》4. 孔子的学说后来被整理成书,这本书是______。

答案:《论语》5. 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______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

答案:商鞅6.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除了孔子外,还有______。

答案:孟子7. 先秦时期的著名哲学家老子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先秦试题及答案

先秦试题及答案

先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先秦时期,被誉为“百家争鸣”的时期,其中“百家”是指:A. 一百个学派B. 许多学派C. 只有九个学派D. 只有七个学派答案:B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史记》D. 《庄子》答案:C3.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4. 先秦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答案:C5. 下列哪位思想家不是先秦时期的?A. 孟子B. 荀子C. 王阳明D. 韩非子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先秦时期,_______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性善论”。

答案:孟子2. 先秦时期,_______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答案:老子3. 先秦时期,_______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思想。

答案:墨子4. 先秦时期,_______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通过教育和制度来约束。

答案:荀子5. 先秦时期,_______主张“法、术、势”三者结合,强调法治的重要性。

答案:韩非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

答案: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特点包括重视道德修养、强调仁爱、倡导礼治、重视教育和学习、主张中庸之道等。

2. 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有哪些主要观点?答案:先秦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包括“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顺应自然”、“贵生”、“不争”等。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先秦时期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先秦时期墨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兼爱”和“非攻”的思想上,这些思想对后世的道德伦理、政治哲学和军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发展。

2. 分析先秦时期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案:先秦时期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强调法治、重视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以及对君主专制的支持上。

先秦历史试题及答案

先秦历史试题及答案

先秦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先秦时期,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兼爱非攻”?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C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种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宗法制D. 世袭制答案:B3. 先秦时期,以下哪位人物不是儒家学派的代表?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答案:D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左传》?A. 卧薪尝胆B. 破釜沉舟C. 草木皆兵D. 纸上谈兵答案:A5. 先秦时期,以下哪部著作是道家学派的经典?A. 《论语》B. 《孟子》C. 《道德经》D. 《庄子》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先秦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

答案:秦朝2.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春秋五霸3. 战国时期,秦国的一位著名将领,以“兵马俑”闻名于世的是________。

答案:白起4. 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答案:孔子5. 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答案:墨子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答案:先秦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出现了思想文化上的“百家争鸣”。

这一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纷纷涌现,各抒己见,相互辩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百家争鸣”不仅推动了中国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描述一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意义。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

首先,他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其次,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再次,修建了万里长城,加强了国防;最后,实行了严格的法律制度,加强了社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1.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互相竞进的时候,我国正经历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C.夏、商、周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2.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人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人3.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文化是A.彩陶文化B.黑陶文化C.白陶文化 D 玉器文化4.传说“神农耕而作陶”,反映了当时A.产生了原始农业B.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C. 原始农业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出现D.制陶业的兴盛5.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四千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6.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A.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B.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C.国王居住在宽大、宏伟的宫殿里D.国王暴虐无道,统治黑暗7.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①武王伐纣②盘庚迁殷③平王东迁④国人暴动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③②①8.下列国都不在今河南省的是A.阳城B.殷C.镐京D.洛邑9.商代文明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A.辽阔的疆域B.精美的青铜制造艺术C.天文和历法D.比较成熟的文字10.首先提出“地理”名称的著作是A.《诗经》B.《尚书》C.《周易》D.《春秋》11.商朝和西周农业有较大发展,主要依靠A.耕作方式的变化B.农业工具的变化C.农作物品种的增加D.肥料品种的增加12.下列诸侯国中哪一个不是西周初年分封的A.齐B.楚C.晋D.秦13.我国是最早使用丝织品的国家,养蚕缫丝可以上溯到A.母系氏族公社时期B.父系氏族公社时期C.商朝D.西周14.记载“匹马束丝”的青铜器,其制作年代应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15.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A.西周的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B.西周铸造的“毛公鼎”上,有近五百字的铭文C.西周的井田制是一种奴隶社会的国有土地制度D.河北藁城出土的西周时的石砭镰是医疗用具16.我国最古的一部占卜用书是A.《诗经》B.《周易》C.《尚书》D.《夏小正》17.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18.下列哪一项不是商鞅变法的内容A.令民为什伍B.燔诗书而明法令C.尽地力之教D.为田开阡陌封疆19.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最能从本质上反映春秋时期历史发展的趋势A.铁器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公田转化为私田D.诸侯争霸战争20.战国时,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姜氏而为诸侯,这一事件的实质是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B.新兴地主阶级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贵族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D.卿大夫与国君之间争夺权利的斗争21.战国时,各诸侯国开展变法的经济根源是A.为富国强兵各国君主支持变法B.法家思想的影响C 新兴地主阶级政治势力越来越大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不断发展2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是A.拥护周天子的领导B.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C.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D.巩固西周的等级制度23.春秋战国时,居住在中原华夏族西边的少数民族是A.匈奴B.东胡C.越D.戎24.战国时,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战役是A.牧野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25.春秋战国时,我国农业技术上农用动力的革命是A.铁制农具的使用B.牛耕的使用C.用桔槔灌溉农田D.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26.战国时,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著名的水利工程有①楚相孙叔敖修的芍坡②秦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A.①正确②不正确B.①不正确②正确C.①②都正确D.①②都不正确27.战国时,有一位哲学家说天不因人怕冷就取消了冬季,地不因人厌恶遥远就缩小了面积,这位哲学家属于A.儒家B.墨家C.道家D。

法家28.守株待兔故事的作者是A.老子B.孟子C.庄子D。

韩非子29.春秋时的天文学家在天文历法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就,下面符合这一历史情况是①最早记录我国的日食和月食②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③首次记录哈雷慧星④编写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0.四诊法是我国中医诊断疾病传统的方法,其中属于扁鹊的主要成就的是A.望B.闻C.问D.切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班级姓名座号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31.阅读下列材料在半坡遗址公共墓地发掘出250座墓葬,其中成年墓174座,小孩瓮棺76座,成年墓保存较好的118座,死者一般头朝西,墓与墓之间距离相差不太大,有舶几乎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墓中有随葬物的71座,随葬的生产工具和装饰品极少,绝大部分是生活用品——陶器。

随葬晶一般有五至六件,而且是成套的,一般都有一个打水用的小口尖底瓶,一个蒸煮食物用的粗沙陶罐,一个盛物和饮食用的陶钵。

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男女是分葬的。

成年死者根据鉴定,一般只是30岁左右。

——刘昭豪《半坡遗址》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把有关半坡氏族的社会情况,概括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

(2)结合你所列出的社会情况,可以得出什么重要结论?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孟尝君时相齐,封万户于薛。

其食客三千人,邑人不足以奉客,使人出钱于薛,岁余不入,贷钱者多不能与其息,客奉将不给。

孟尝君忧之,问左右曰.“何人可使收债于薛者?”传舍长曰“代舍客冯公,形容状貌甚辩,长者,无他伎能,宜可令收债。

”材料二(冯骚)至薛,召取孟尝君钱者皆会,得息钱十万,乃多酿酒,买肥牛,召诸取钱者,能与息者皆来,不能与息者亦来,皆持取钱之券书合之。

齐为会,日杀牛置酒,酒酣,乃持券如前合之,能与息者,与为期,贫不能与息者,取其券而烧之。

材料三孟尝君闻冯骚烧券书,怒而使使召骚,骚至……曰“然。

不多具牛酒即不能毕会,无以知其有余不足,有余者为要期。

不足者,虽守而责之十年,息愈多,急,即以逃亡自捐之。

若急,终无以偿……焚无用虚债之券,捐不可得之虚计,令薛发亲君而彰君之善声也,君有何疑焉。

”盂尝君乃拊手而谢之。

三段均引自《史记》请回答(1)请把上述三段材料中关于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信息提炼概括,分条列出(不要摘抄原文,用自己的话说)。

(2)根据你提取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结论?三、问答题33.简述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34.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分为哪几类?这些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这一时期战争的积极意义。

35.从诸子百家的主张中你能够汲取哪些对于今天的治国或修身有益的精华内容?并说明理由。

《中国古代史》先秦考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31.社会情况:①有公共墓地,墓葬的形式一致。

②随葬品少,主要是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少。

③男女分葬,女性随葬品比男性多。

④人的寿命短,儿童死亡率高。

重要结论:半坡氏族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地位平等,妇女受到尊重,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32.(答案不必拘泥参考答案的文字表述,只要含意确切、表达清楚即可)①孟尝君养了很多食客;在他的封地放高利贷;人民抗债不还;盂尝君改变了统治手法。

②结论:战国时期,“七雄”争夺,兼并战争激烈。

各国统治者为了在战争中取胜,迫切需要网罗人才,扩大势力,所以当时“养士”之风盛行。

贷钱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战国时期商品交换已有很大发展,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增加,在货币借贷中出现了高利贷剥削。

大官僚、大地主大量放高利贷,使贫富悬殊现象更加严重。

人民对高利贷剥削,采取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迫使统治者改革统治方法。

三、问答题33.井田制内容: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②周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受田者只能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

③受田者要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贡赋。

④奴隶主强迫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

⑤那时耕地沟洫纵横,如同井字,称为井田。

分封制的内容:①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③周初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晋、宋等。

相互关系:西周的井田制是其经济制度,分封制是其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建立在井田制之上的上层建筑,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的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也就没有分封制。

两种制度都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推动西周走向奴隶社会的鼎盛阶段。

34.性质: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奴隶主贵族各个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战争的性质是地主阶级内部各个集团之间的兼并战争。

目的: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

意义: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对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实现区域统一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却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便利了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长。

改革还加速了新旧制度的交替,加速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秦国由此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在春秋战国的战争中,各民族频繁接触,加速了民族融合,为以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35.一、诸子百家的主张中对今天的治国或修身有益的精华内容:1、治国方面:(1)儒家主张实行“仁”政,以德治民,做到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主张“政在得民”,给民劳动、生息的时间。

有利于统治者取信于民,保证社会资源、人力的合理配置,推动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法家主张因时、因地进行改革,体现了务实、进取、创新的现实精神;主张实行法治,本质与现实不同,但对于以法治国、增强人民的法律意识、观念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2、修身方面:(1)道家的“无为”,有利于人面对竞争保持心静如止水的境界。

(2)儒家强调道德感化,要求人做到仁、义、礼、智、信,有利于人形成坚韧、进取、诚信的人格修养和志趣;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有利于形成爱国、爱民的精神。

(3)墨家的“兼爱”、“非攻”,希望人们能和睦相处、团结友好、齐心协力、共同富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