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培养方案第一章培养目标1.1 目标定位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机械工程专业人才。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掌握现代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最新技术,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能力,能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程应用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2 培养要求(1)具备宽阔的学科视野和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够在机械工程及相关交叉领域进行前沿研究和创新应用。
(2)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能够熟练运用现代工程数学和物理分析方法解决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复杂问题。
(3)具备严谨的科学精神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提炼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全面的实验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机械工程实验技术,具备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5)具备丰富的科研成果和科技创新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高水平学术研究,具有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和申请专利的能力。
(6)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课程设置2.1 学位课程(1)机械设计原理(2)机械振动与噪声控制(3)先进制造技术(4)机械系统工程(5)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6)装备与控制工程(7)机械工程热力学(8)机械工程材料(9)机械工程流体力学(10)现代机械设计理论2.2 选修课程(1)机械制造过程工程(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3)机械工程优化设计(4)机电一体化设计(5)机器人技术与应用(6)智能控制与系统工程(7)机械传动与传感技术(8)机械工程测试与测量技术2.3 综合实践学生在完成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基础上,需要参加科研项目或实践教学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第三章科研生产3.1 科研团队学校设有机械工程专业的科研团队,包括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科研人员,能够为博士生提供科研指导和学术交流。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200)在信息化时代,与电子信息技术、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械工程学科,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柱学科。
机械工业始终是国防工业的基石。
工业、农业、能源、交通、信息、水利、城乡建设、现代服务业、国防等的发展,都有赖于机械工业为其提供装备。
机械工业是一个国家装备水平及国防综合实力的体现。
因此,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机械工业必须要先行,必须从模仿走向自主创新、从跟踪走向高端引领,必须科学前瞻、登高望远。
人才是实现制造强国之本,教育是育才成才之源。
在通向强国的各种技术路径上,既需要从事机械工程基础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也需要从事技术创新的高级工程师和管理者。
机械工程是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对光机电信一体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为研究内容的一门综合学科,着重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又掌握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理论的光机电信集成技术,能从事现代机械科学中光机电信系统研究、开发创新、科学管理和高校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本学科建立于1964年,是省级一级重点学科,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在可靠性设计、智能优化设计、装备控制理论及技术、机器人技术等方面成果丰富,获得省部级奖多项,作为发起方创办了QCR2MSE可靠性工程系列国际会议,与国内外高校有着广泛的学术合作与联系。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博士应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掌握机械工程和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理论基础,能够以系统工程科学观点研究机械、机电融合及多物理效应一体化作用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把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的某一方面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能胜任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或科技管理、高等院校教学等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学位博士(含直攻博)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名称:机械工程学科代码:0802一、学位授权点简介本机械工程学位授权点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二级学科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学科为青岛市重点学科。
建有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
具有海洋油气装备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5个学科方向,本学位点已成为我国油气机电装备领域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本学位点所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奖铜奖和优秀奖,入选英国玛丽居里学者和牛顿学者、德国洪堡学者、香江学者等。
二、培养目标面向机械和石油等行业的发展需求,围绕现代机电装备的重要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等开展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做出创造性的学术研究成果,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未来领导者。
三、基本要求1.品德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恪守学术道德,崇尚学术诚信,热爱科学研究。
具有严谨的科研作风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2.知识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
3.基本能力: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能熟练地应用一门外语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具备瞄准机械工程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通过参与科学研究项目,能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创造性的科学研究,主持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探索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四、培养方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设5个培养方向:海洋油气装备工程、石油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系统深入的机械工程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他们应能够独立进行机械工程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在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等领域从事高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成为能够独立工作和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的领军人才。
二、培养方式1.培养期限2.课程学习(1)核心课程:学生需要完成一系列核心课程,包括高级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动力学、机械设计原理等。
(2)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例如流体力学、机器人学、先进制造技术等。
(3)学术英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学生还需修读一定的学术英语课程。
3.科研工作科研工作是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工作。
学生需要完成科研项目的选题、研究方案设计、实验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并撰写一篇博士论文。
同时,学生还需要参加学术交流和学术会议,积极发表研究成果。
三、培养环境1.导师团队学生将由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科研经验的导师进行指导。
导师团队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科研条件,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实验室与设备学生将有机会使用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和设备,进行科研实验和技术开发。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支持,以确保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学术交流学生将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与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学术进展。
学生还可以申请参与国内外的科研项目和合作研究,拓宽科研视野和合作网络。
四、培养评估为了保证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学校将进行定期的培养评估和学术评审。
学生需要通过临时报告、中期检查和毕业论文答辩等环节,向学校和导师团队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
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doc

机械工程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2 授工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并具备本学科学术带头人所需的优良综合素质;2. 具有机械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可胜任本学科领域中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3. 培养科技开拓创新精神,在本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的成果;4. 培养科研团队精神,且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2.机械电子工程3.机械设计及理论4.车辆工程5.工业工程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申请免修。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注:课程名称后标注★为高水平课程,▲为国际化课程。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1. 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和考核工作。
2. 对跨一级学科课程的限定(1)跨一级学科课程指本一级学科外的研究生课程,且必须跟班听课并同堂参加考试。
(2)所选的跨一级学科课程不得与硕士期间所修的课程相同。
3. 论文选题报告论文选题报告是博士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撰写文献阅读综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选题的科学根据、目的、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课题可行性等做出论证。
学位论文选题报告时间应由导师根据博士研究生本人研究进展确定,但最迟应在入学后第四学期末进行。
拟举行选题报告会的博士生应提前一周将开题时间、地点、开题人员名单报院研究生科备案。
博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选题报告,并在各课题组公开进行选题报告会。
选题报告会成员应由所在博士生指导小组和至少1名院学位审议委员会委员组成。
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 0855 授机械博士专业学位)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素质要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和工程伦理规范。
2.知识要求:掌握工程领域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与前沿,掌握相关的人文社科及工程管理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3.能力要求: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主要工程方向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先进材料力学与制造三、学习年限工程类博士学位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实践环节要求不少于1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一览表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及考核的具体要求1.培养指导和培养计划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博士生导师负责制和校企导师指导组相结合的方式。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组成以博士生导师为组长,企业(行业)具有高级职称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组成员的博士研究生指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指导和考核工作。
学校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指导,包括选课、资料阅读、前沿追踪、学术论文写作等;企业导师主要负责工程实践环节。
博士研究生采用校园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两阶段培养模式。
以学校为基础的系统理论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以企业为基础的工程实践与学位论文研究;两阶段可交叉进行。
博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根据本学科培养方案,结合培养条件、研究方向和博士生的个人特点,由博士生导师负责组织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在开学一个月内共同制订,应对指导小组成员及分工、博士生课程学习、专业课程实习实践、专业设计、工业实习、文献阅读及综述报告、开题报告、中期进展报告、学位论文、学术活动、实践环节等项的要求和进度作出计划安排。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2 学科门类:工学(08)学科级别:一级一、学科简介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物质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
机械工程学科拥有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矿山机械工程实验室和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运输提升实验室,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已形成虚拟样机与并行设计、特种机器人研究设计与开发、矿山机电一体化、运输提升、高效加工技术等特色突出、优势明显,且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向,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好的科研基础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适用学科1、机械电子工程(080202)2、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三、培养目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全面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具体要求是:1、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创新求实精神、良好的科研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并具备学术带头人优良的综合素质。
2、在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具备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可胜任本学科领域中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工作与科技管理工作。
3、在学术上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能够在科学研究领域或专门技术研究方面做出创新性成果。
四、学制及学分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
博士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学期间至少应修满24学分,其中必修环节6学分。
五、研究方向1、机电液一体化技术2、现代机电控制技术3、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4、并行工程与虚拟制造技术5、先进工艺与制造技术6、现代测控技术与设备7、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8、特种加工技术与设备六、课程设置七、学位论文具体要求参照山东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有关规定。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机械电子工程是电子工程与机械工程相结合的一种学科。
它涉及机械结构、机电一体化、电子电路设计、控制系统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机器人、自动化制造、智能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满足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高端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开设相关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
下文将介绍一份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
培养目标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前沿科学研究,在关键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应用价值。
因此,培养目标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现代机械制造以及电子电器控制等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领域前沿技术。
2. 具备扎实的科研基本素养,包括创新思维、系统分析能力和文献检索以及综述能力。
3. 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包括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
4. 具备一定的科研团队协作能力。
5. 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娴熟度和应用能力。
培养体系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教育需要建立成熟的培养体系,包括教学模式、师生互动、知识传授、实践训练等方面的事项。
其中,培养体系应包括以下两大方面:1. 课程教育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
因此,培养计划应该包括课程教育,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学术研究课程等。
其中,必修课应包括机械电子工程学科领域的相关基础理论,以及学术规范等;选修课则涵盖领域相关的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
通过课程教育,博士研究生可以获得全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实践能力。
2. 研究实践机械电子工程学科的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因此,研究实践应该是培养计划的关键方面。
通过研究实践,博士研究生可以获得充分的实践经验和独立研究能力,并且可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因此,培养计划应该制定一系列实践环节计划,例如实验室训练、工程实践、科研项目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200
一、培养目标:
1.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优良的科学作风和学术道德。
3.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广博的科学视野;具有学术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研究成果,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向:
1.石油机械工程
2.
机械设计及理论
3.海洋石油装备
4.机械电子工程
5.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车辆工程
三、学习年限: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博士生或交叉培养的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可延长至4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为5年。
四、学分要求:
博士生的必修课程学习必须修满最低13学分。
选修课根据博士生的具体情况和研究方向而定,学分多少不予限制。
跨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必须补修所修专业大学本科主干专业课1门,硕士生专业基础课2门。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博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