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蒹葭采采, 。
(《诗经·蒹葭》)(2)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 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 。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 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 ,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①(A.pù 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②(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分)(1)白露未已(2)采菊东篱下(3)儿女共沾巾(4)巴山夜雨涨秋池(5)把酒问青天(6)衣冠简朴古风存(7)波涛如怒(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诗句的默写识记和默写能力。
本题难度不大,考试注意平时要准确的背诵重点诗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能够正确的书写,不出现错字、别字即可。
(1)—(8)题是机械的识记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填出上句或下句即可;(9)(10)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才能回答。
(1)“白露未已”的“已”不要写成“己”。
(2“采菊东篱下”的“篱”不要写成“蓠”。
(4)“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不要写成“长。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福建2019年初中学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1)白露未已(2)采菊东篱下(3)儿女共沾巾(4)巴山夜雨涨秋池(5)把酒问青天(6)衣冠简朴古风存(7)波涛如怒(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析】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
“已”、“篱”、“沾”、“涨”、“谋”等字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考查能力】古诗文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2.【答案】A【解析】BCD三项正确。
A项,《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整理所编。
故选A。
【考点】文学常识3.【答案】(1)BA(2)AB(3)示例: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的理念。
【解析】(1)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
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铺.”作动词应读成“pū”。
“桥梁.”与米无关所以不选“粱”,选“梁”。
(2)首先了解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即可。
甲处:A.启发:引起对方联想而有所领悟。
B.启蒙:使初学的人得到基本的、入门的知识。
结合语境分析,甲处应填“启发”。
乙处:A.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
B.光彩夺目:形容色彩的美丽、鲜艳;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结合语境分析,乙处应填:“光彩夺目”。
(3)缺少宾语。
“体现出”没有对应搭配的宾语,故补上“的理念”。
【考点】字音字形的辨析,病句辨析与修改【考查能力】词义辨析4.【答案】C【解析】“坐断东南战未休”,坐断:坐镇,占据,割据。
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1)白露未已 (2). (2)采菊东篱下 (3). (3)儿女共沾巾 (4). (4)巴山夜雨涨秋池 (5). (5)把酒问青天 (6). (6)衣冠简朴古风存 (7). (7)波涛如怒(8). (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 (9)长风破浪会有时 (10). 直挂云帆济沧海 (11). (10)为人谋而不忠乎 (1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已、篱、涨、沧”等字词的书写。
【点睛】点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
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
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2019年度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 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 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 ① (A.p ù B.p 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 áng ② (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亠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 (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① (A.pù 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 ② (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2019福建省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分析

2019福建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分析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兼霞采采,(《诗经.兼霞》)(2)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 (苏轼《水调歌头》)(6)策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范仲淹(岳阴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要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 ,。
1.(12分)。
(1)白露未已(2)采菊东篱下(3)儿女共沾巾(4)巴山夜雨涨秋池(5)把酒问青天(6)衣冠简朴古凤存(7)波涛如怒(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0)为人谋而不志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面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义》。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_ 甲(A.启发B.启蒙),用植物铺_ ①(A.pù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_ liáng②(A.梁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2019年福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以下句子中的空缺局部。
(12分)(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______。
(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
(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养浩"山坡羊·潼关心古")(8)居庙堂之高那么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
(仲淹"楼记")(9)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亮的"出师表"。
C."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积累与运用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蒹葭采采,__________。
(《诗经·蒹葭》)(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3)无为在歧路,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6)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7)峰峦如聚,__________,山河表里关路。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9)李白《行路难》中,表达诗人坚信理想终会实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论语·学而》中,曾子强调经常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事,提升道德修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1)白露未已(2). (2)采菊东篱下(3). (3)儿女共沾巾(4). (4)巴山夜雨涨秋池(5). (5)把酒问青天(6). (6)衣冠简朴古风存(7). (7)波涛如怒(8). (8)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9). (9)长风破浪会有时(10). 直挂云帆济沧海(11). (10)为人谋而不忠乎(12).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解析】【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已、篱、涨、沧”等字词的书写。
2.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战国策》是西汉左丘明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整理编辑而成的史书。
B.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如诸葛亮的《出师表》。
C.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驳论文,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
D. 《我的叔叔于勒》《最后一课》的作者分别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都德。
【答案】A【详解】A.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远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甲(A.启发 B.启蒙),用植物铺① (A.pù B.pū)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láng② (A.梁 B.粱),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互鉴中,一个美丽的中国必将乙(A.神采奕奕 B.光彩夺目)地绽放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______②______(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______乙_____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原句: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修改句:__________【答案】(1). (1)①B(2). ②A(3). (2)甲A(4). 乙B(5). (3)示例: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的理念。
【详解】(1)考查对汉字字形字音的辨析与书写。
“铺”多音字,pù、pū,“铺了”读作“pū”。
“粱”一般与粮食有关,“桥梁”应是“梁”。
(2)启发:是在一个不知的问题上给予你的提示与解答。
启蒙:是对你智力的一种开发,让你有更大的能力去自己认识问题。
“启发”符合语境。
神采奕奕:意思是形容精力旺盛,容光焕发。
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光彩夺目”符合语境。
(3)句子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理念”。
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 “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C. “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 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5. “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答案】4. C 5. 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4题详解】C错误,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5题详解】考查对典故的理解。
词人末句写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据有关资料记载,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于是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
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
其实,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当然,暗示了自己的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礼记》)【乙】师川外甥奉议①:别来无一日不奉思②。
春风暄暖,想侍奉之余,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前承示谕③:“自当用十年之功,养心探道。
”每咏叹此语,诚能如是,足以追配古人。
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虛用功;又欲进道,须谢去外慕④,乃得全功。
读书先净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下理会。
少年志气方强,时能如此,半古之人⑤,功必倍之。
甥性识颍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节选自黄庭坚《与徐甥师川》)【注】①奉议;官名,即奉议郎。
②奉思:思念。
③前承示谕:不久前你告知我。
④外慕:学习之外的各种贪恋。
⑤半古之人:花费古人一半的工夫。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知其旨.也( ) (2)然后能自反.也( ) (3)诚能如是.( ) (4)令心意不驰走.( )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C.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D.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必能屏弃人事,尽心于学。
9. 甲、乙两文都谈到学习,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6. (1). (1)味美 (2). (2)反思,反省 (3). (3)这,这样 (4). (4)跑 7. B 8. (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你)一定能抛开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9. ①甲文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②乙文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6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旨:味美。
古今异义词,走:古义是“跑”,今义是“走路”。
【7题详解】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
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语句意思是: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
故停顿为:B. 甥性识颖悟/必能解此/故详悉及之。
【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注意以下关键词:至道:最好的道理。
至,达到极点。
屏弃:抛开。
弗:不。
于:介词,用。
【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甲文,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
侧重论述学和教是相互促进的;乙文,告诫外甥“然学有要道,读书须一言一句,自求己事,方见古人用心处,如此则不虚用功。
”“读书先静室焚香,令心意不驰走,则言不会理。
”强调学习要独立思考,要专心致志。
【参考译文】甲文,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
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乙文,写给外甥奉以郎师川的信:自从告别以来,没有一天不怀念你。
(现在)春风熏暖,想来你在处理公事之余,一定会放下人世间的俗事,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学习上。
前不久你告诉我说:“自己一定要花费十年的功夫,修养身心探寻真理”,每每念此语我都会(无比)叹服。
诚然能够按照这样(的志向)去做,就足以赶得上古(圣贤)人并配得上古贤的称号,洗刷先人的惭愧。
然而学习必然要有规律方法,凡是读书,其中一言一句,都必须自己探寻意思并理解含义,才能体悟到古人用心的地方,照此行就不会白白浪费功夫。
进一步想要寻求明白其中道理,就必须摒弃学习以外的各种贪念,才能获得全部功效。
古人说:放纵自己内心,(不加防范),就会失去一切的善事。
如果能把心克制并凝神静心在一处,则没有事情是不能办成的。
读书要先让室内安静并焚烧香脑,让内心意念不要快速游动四散,这样才不致于无法理解言语之外的道理。
少年血气方刚,如果照这样作,(即使)花费古人一半的功夫,(也)能收获倍于古人的功效。
外甥(你)天性聪颖理解能力好,一定能够明白我说的话,所以一定要详细熟悉并努力做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火车上的见闻许锋虽然是冬日,但广州不太冷,尤其是拖着行李箱,挤了一阵子地铁,在人丛中穿梭、摩擦,浑身竟有些燥热。
今年车站将进站口“前置”,几十个口子“一”字排开,电子屏幕清晰地告示着车次,坐哪趟车,就从哪个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