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站无害化处理制度

合集下载

无害化处理制度

无害化处理制度

无害化处理制度篇一:无害化处理操作规范无害化处理操作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的无害化处理,从而杜绝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流入市场而影响公司声誉和品牌形象,特制订此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生鲜系统所有子(分)公司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的管理。

第二章无害化处理定义、处理流程及相关部门职责第三条无经处理的定义: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对经兽医卫生检验人员判定为不符合兽医卫生救援畜禽胴体(或肉尸)、内脏或其分部分进行处理,从而使不合格的畜禽肉产品及其副产品或尸体失去传染性和毒性而达到无无整个过程。

第四条无经处理的方法:(一)销毁:主要指焚毁。

焚毁:将整尸体或割除下来的病变部分和内脏投入焚化中焚烧炭化。

(二)湿法化制:利用用湿化机,将整个尸体投入化制(熬制工业用油)。

(三)化制(干法化制):利用干化机,将原料分类,分别投入化制。

(四)高温处理:包括高压蒸煮法和一般煮沸法。

1、高压蒸煮法:把肉尸切实成重不超过2KG、厚不超过8CM的肉块,放在密闭的高压锅内,在112KPA 压力下蒸煮1.5—2H。

2、一般煮沸法:将肉尸切实成高压蒸煮法规定大小的肉块,放在普通锅内煮沸2---2.5H(从水沸腾时算起)。

(五)漂白粉消毒法:(用于传染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的病畜禽血液的处理)将1份漂白粉加入4份血液中充分搅拌,放置24H后于专设掩埋废弃物的地点掩埋。

掩埋的温度要大于1.5M。

(六)盐酸、食盐溶液消毒法:(用于传染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的病畜皮毛消毒)用2.5%盐酸溶液和15%食盐水溶液等量混合,将皮张浸泡在此溶液中,并使液温保持在30℃左右,浸泡40H,皮张与消毒液之比为1:10(M/V)。

浸泡后将皮张捞出沥干,放入2%氢氧化钠溶液中,以中和皮张上的酸液,并用清水冲洗后晾干。

也可用25%食盐水溶液100ML加入盐酸1ML配制消毒液,在室温15℃条下浸泡18H,皮张与消毒液之比为1:4。

浸泡后将皮张捞出沥干,再放入1%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以中和皮张上的酸,最后用清水冲洗后晾干。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标题: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引言概述:消毒制度是动物养殖场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然而,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残留物可能对环境和生物造成危害,因此无害化处理制度也同样重要。

本文将从消毒制度的重要性、消毒方法、无害化处理方法、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执行情况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消毒制度的重要性1.1 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可以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预防疾病的传播。

1.2 消毒可以提高动物养殖场的卫生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1.3 消毒制度是动物养殖场生产安全的保障,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

二、消毒方法2.1 物理消毒方法包括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等,适合于不同场合和设备。

2.2 化学消毒方法包括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等,能够有效杀灭各类病原微生物。

2.3 生物消毒方法是一种新兴的消毒方式,通过微生物代谢产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

三、无害化处理方法3.1 废弃物和残留物的无害化处理可以采用高温焚烧、化学处理等方式。

3.2 无害化处理方法需要符合环保标准,确保处理过程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3.3 选择适宜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废弃物的再利用率。

四、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执行情况4.1 目前动物养殖场普遍存在消毒制度执行不到位、消毒频率不足等问题。

4.2 部份养殖场对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存在盲目性,导致效果不佳。

4.3 部份养殖场对废弃物和残留物的无害化处理缺乏重视,存在环境污染隐患。

五、改进措施5.1 加强对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养殖场员工的消毒意识。

5.2 定期检查和评估消毒制度执行情况,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5.3 推广和应用新型的消毒方法和无害化处理技术,提高动物养殖场的环保水平。

结语:消毒制度和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惟独科学合理地执行这些制度,才干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保障动物养殖场的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

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养殖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动物饲养、屠宰、加工、运输等环节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无害化处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强化源头控制;2. 安全、高效、环保,确保动物疫病防控;3.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四、无害化处理责任1. 养殖场负责人对本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负总责;2.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无害化处理工作负直接责任;3. 所有员工均应积极参与无害化处理工作,履行相关责任。

五、无害化处理流程1. 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1)发现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立即报告养殖场负责人;(2)养殖场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确认病情;(3)按照国家规定,对病死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4)处理过程中,确保消毒、隔离、灭源等措施到位;(5)处理完毕后,做好记录,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2. 动物排泄物无害化处理(1)建立排泄物收集、运输、处理制度;(2)采用堆肥、沼气、发酵等方法对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3)处理过程中,确保消毒、灭源等措施到位;(4)处理完毕后,做好记录,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3. 环境无害化处理(1)建立环境消毒制度,定期对养殖场进行消毒;(2)加强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确保无污染;(3)合理规划养殖场布局,降低疫病传播风险;(4)处理完毕后,做好记录,并上报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六、监督检查1. 养殖场应定期对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应定期对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养殖场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引言概述:消毒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和保护动物健康。

然而,传统的消毒方式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消毒制度的重要性1.1 动物养殖场疾病传播风险1.2 消毒制度的作用1.3 传统消毒方式的局限性二、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原理2.1 原理概述2.2 无害化处理技术2.3 环境友好型消毒剂的研发与应用三、无害化处理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的应用3.1 消毒剂选择与使用3.2 消毒设备与工艺3.3 消毒周期与频率控制四、无害化处理制度的效果评估4.1 无害化处理制度的成本效益分析4.2 动物健康与养殖环境监测4.3 相关法规与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五、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5.1 新型消毒技术的研究与应用5.2 消毒制度与环境保护的平衡5.3 消毒制度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正文内容:引言概述:消毒制度在动物养殖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疾病传播和保护动物健康。

然而,传统的消毒方式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引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消毒制度的重要性1.1 动物养殖场疾病传播风险动物养殖场存在着疾病传播的风险,这些疾病不仅会影响动物的健康,还可能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消毒制度至关重要。

1.2 消毒制度的作用消毒制度可以有效地杀灭病原体,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它可以消除动物养殖场内的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提高养殖场的卫生状况。

1.3 传统消毒方式的局限性传统的消毒方式,如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因此,需要引入无害化处理制度,以减少这些风险。

二、无害化处理制度的原理2.1 原理概述无害化处理制度的核心原理是在消毒的同时,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通过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消毒剂和使用无害化处理技术,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牛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

牛场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牛场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牛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牛场所有牛舍、粪便处理设施、废弃物处理设施等场所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无害化处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管理;2.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3. 科学处理,严格操作,确保效果。

四、无害化处理内容1. 牛舍粪便处理(1)实行每日清粪制度,采用机械清粪或人工清粪,确保粪便及时清理;(2)粪便集中收集后,运送至粪便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3)粪便处理设施应具备发酵、消毒、除臭等功能。

2. 废弃物处理(1)牛舍内废弃物如塑料、橡胶等,应分类收集,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2)废弃饲料、药品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3. 病死牛处理(1)严格执行“五不一处理”原则,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2)病死牛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无害化处理;(3)无害化处理后的残余物,按照规定进行处置。

4. 粪便资源化利用(1)粪便发酵后,可作为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使用;(2)粪便中的沼气可用于发电、供暖等。

五、无害化处理设施与设备1. 牛舍粪便处理设施:包括粪便收集池、输送管道、粪便处理池等;2. 废弃物处理设施:包括废弃物收集容器、废弃物处理设备等;3. 病死牛处理设施:包括无害化处理池、消毒设施等;4. 粪便资源化利用设施:包括沼气池、有机肥生产线等。

六、无害化处理操作规程1. 牛舍粪便处理:每日清粪,确保粪便及时收集;2. 废弃物处理:分类收集,及时运送至废弃物处理设施;3. 病死牛处理:严格执行“五不一处理”原则,确保无害化处理;4. 粪便资源化利用: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资源化利用效果。

七、监督检查1. 牛场应建立健全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处理设施与设备;2. 牛场应定期向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无害化处理情况;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宠物医院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文(2篇)

宠物医院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文(2篇)

宠物医院无害化处理制度范文为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规范病害动物、病害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工作,制定本制度:一、配备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病害动物、动物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和要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无害化处理结束后对病害产品污染的地方进行彻底消毒。

四、动物排泄物、生产污水等须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达到生物安全标准和其它标准后方可排放,未经处理不得擅自排放。

五、认真做好病害动物、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档案和记录,档案记录保存两年无害化处理制度为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尽快彻底扑灭动物疫病,消灭疫源,规范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工作,保障养殖业生产安全,根据《____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特制定本制度:一、当养殖场的畜禽发生疫病死亡时,必须坚持五不原则。

即不宰杀、不贩运、不买卖、不丢弃、不食用,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

二、养殖场根据养殖规模在场外修建了一个无害化处理室进行焚烧处理。

三、当养殖场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时,除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应根据动物防疫主管部门____决定,对同群或染疫的动物进行扑杀,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无害化处理过程必须在驻场兽医或上级防疫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并认真对无害化处理的畜禽数量、死因、体重及处理方法、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记录、记载。

五、无害化处理完后,必须彻底对其圈舍、用具、道路等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传播。

六、掩埋地应设立明显的标志,当土开裂或下陷时,应及时填土,防止液体渗漏和野犬刨出动物尸体。

七、在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及疫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个人防护,防止人畜共患病传染给人。

安顺市吉泓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____年____月无害化处理制度为切实加强我县病害动物及其产品处置工作,达到“四不准一处理”的规定,建立动物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____动物防疫法》、《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度

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动物养殖场消毒制

引言概述:
动物养殖场是现代农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而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则是保障动物养殖场卫生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消毒制度的必要性、消毒方法、消毒频率、无害化处理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消毒制度的必要性
1.1 提高动物养殖场卫生水平
1.2 预防动物疾病传播
1.3 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消毒方法
2.1 物理消毒方法: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
2.2 化学消毒方法:氯消毒、过氧化氢消毒
2.3 生物消毒方法:利用好氧菌、厌氧菌进行消毒
三、消毒频率
3.1 定期消毒:每周对养殖场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3.2 特殊情况下的消毒:如发生疫情或疾病传播时,需要加大消毒频率
3.3 饲料、水源等容易受污染的地方需要增加消毒频率
四、无害化处理
4.1 废弃消毒剂的处理:不能直接排放,需要经过处理后无害化排放
4.2 废弃消毒物品的处理:如消毒布、器具等,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4.3 废弃动物尸体的处理:采取专业的无害化处理方式,防止传染病传播
五、监督管理
5.1 定期检查消毒情况:由相关部门定期检查养殖场的消毒情况
5.2 强化培训:对养殖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其消毒操作水平
5.3 加强宣传教育:向养殖场主、工作人员宣传消毒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消毒意识
综上所述,消毒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对于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能保障动物健康,生产出安全的畜产品,维护农业生产秩序。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殖场主能够重视消毒工作,加强管理,共同维护动物养殖场的卫生安全。

病死动物报告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动物报告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病死动物报告及无害化处理制度
一、认真按照畜牧兽医、环保等技术要求做好无害化设施建设。

二、饲养员要及时向兽医技术人员报告动物异常情况。

三、兽医技术人员要及时对异常动物进行诊断,做出排除异常
的技术指导。

四、发生疫情时兽医技术人员应立刻向场长及所在地畜牧兽医
站报告,做好报告记录。

五、发生疫情时立刻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
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人员及有关
物品出入等管制、扑灭措施。

六、对病死动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时要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
死亡动物品种、死亡时间、死亡数量、死亡原因、无害化处
理方式、无害化处理人员签名等。

七、对动物粪便、污水和其他固体废弃物等能过沼气池进行综
合利用,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各种记录档案保存2年以上。

认真执行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对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安镇畜牧兽医站无害化处理制度
为加强动物病源工作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帮助和督促片内养殖场(户)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控制动物重大疫病的发生。

二、督促养殖场(户)做好疫情的监测工作,发现疑似重大疫病,及时按规定上报县畜牧兽医主管部门。

三、指导、帮助和督促片内养殖场(户)建立相应的动物防疫消毒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完善动物防疫条件、科学制定免疫程序,按时进行免疫接种。

四、督促规模养殖场(户)做好畜禽进出、动物免疫接种、场舍消毒、无害化处理、兽药和生物制品购进及使用、
疫病诊治的记录记载。

五、搞好自身防护,严格无菌操作规程。

无害化处理程序:
一、规模养殖场应严格按照动物无害化处理规程进行病害死畜(禽)的无害化处理。

二、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应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监督下进行。

三、无害化措施以尽量减少损失,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土壤和水源为原则。

四、无害化处理的方式一般为高温、深埋和销毁。

五、采取深埋的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在感染的饲养场内或附近,远离居民区、水源、泄洪区和交通要道。

六、对污染的饲料、排泄物和杂物等物品,也应喷洒消毒剂后与尸体共同深埋。

七、无法采取深埋方法处理时,采取焚烧处理。

焚烧时应符合环境要求。

二0一四年一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