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实爆作业组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效应目前还难以避免。
本文主要结合了民用爆炸中存在有害效应,提出了控制及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实爆作业中的各种危险和还有因素,提高爆破训练和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爆破;有害效应;预防措施一、爆破振动爆破振动是指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反复运动的过程,是衡量爆破地震强度大小的物理量。
(一)爆破振动的产生及特征爆破振动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爆源(包括炸药量大小、炸药种类、药包形状、自由面数量、爆破方法等)、离爆源的距离、爆破振动传播区域额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爆破振动具有以下特征: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短: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
2.爆破振动频率高: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破坏性相对较弱。
3.爆破振动主振频率受爆破类型影响大:一般爆破规模越大,其主振频率越低。
4.爆破振动主振频率还与传播介质特性有关5.在分段延时爆破中,爆破振动持续时间较单次齐发爆破长。
(二)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在实施爆破作用时,如何确定爆区附近建筑物地基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当前我国采用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标准。
V=K(Q1/3/R)α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Q—炸药量,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延期爆破时取最大一次炸药量,kg;R—从建(构)筑物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K—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的有关参数;α—地震波衰减指数。
(三)爆破振动的预防与控制随着军事目标爆破和民用地方工程的大规模开展,爆破作业地点日趋临近居民区及工农业设施,为了避免爆区附近建筑物及其里面的精密仪表、设备受到爆破振动损坏,对爆数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大量爆破实践,可以选用延迟爆破、预裂爆破、不耦合爆破、缓冲爆破、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等措施和方法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有害效应。
二、爆破冲击波爆破冲击波是指冲击波波阵面与介质之间的压差,在距离爆源的不同范围,其作用效果大不相同。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冲击波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冲击波无约束的药包在无限的空气介质中爆炸时,在有限的空气中会迅速释扩大量的能量,导致爆炸气体产物的压力和温度局部上升。
高压气体在向四周迅速膨胀的同时,急剧压缩和冲击药包四周的空气,使被压缩的空气的压力急增,形成以超音速传播的空气冲击波。
装填在药室、深孔和浅孔中的药包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或孔泄漏到大气中,也会产生冲击波。
空气冲击波具有比自由空气更高的压力(超压),会造成爆区四周建、构筑物的破坏和人类器官的损伤或心理反应。
人员承受空气冲击波的同意超压不应当超过0.01×105Pa。
在不同超压下人员遭受损伤的程度如表6—2所示。
表6—2 人员损伤等级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如表6—3.冲击波对人员及建、构筑物的损伤程度,按超压的大小来判别。
超压按下式计算:式中:Q装药量(炭爆破为总药量,秒差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kg;R自爆破中心到测定的距离,m。
表6—3 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参数见表6—4.表6—4 H、B系数空气冲击波随着距离的增加波强逐渐下降而变成噪声和亚声。
噪声和亚声是空气冲击波的持续。
超压低于7×103Pa为噪声和亚声。
爆破产生的噪声不同于一般噪声(连续噪声),它继续时间短,属于脉冲噪声。
这种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建筑物都有影响,120dB 时,人就感到痛苦,150dB时,一些窗户破裂。
在井下爆破时,除了空气冲击波以外,在它后面的气流也会造成人员的损伤。
如当超压为0.03~0.04×105Pa,气流速度达60~80m/s,更加加重了对人体的损伤。
在露天的台阶爆破中,空气冲击波容易衰减,波强较弱。
它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门窗上,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听觉上。
在爆破制定和施工时,为了防止空气冲击波对四周建、构筑物的破坏,必须估算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对药包在地面爆炸时,空气冲击波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R可按下式求出:R=KQ1/3 (6—4)式中:Q炸药量,kg;K系数,有掩蔽体取15;无掩蔽体取30.空气冲击波的危害范围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遇有不同地形条件可适当增减。
爆炸冲击波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

四、蒸气云爆炸的影响
蒸气云爆炸是一种特殊的爆炸现象,它通常发生在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并被点 燃时。蒸气云爆炸的能量估算方法主要有TNT当量法和NO当量法两种。这两种 方法都是通过计算可燃物质的量、燃烧热等参数来估算蒸气云爆炸的能量和破 坏力。
五、人员伤害准则的应用
在定量分析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时,还需要考虑人员伤害准则的应用。 人员伤害准则是指冲击波对人员造成的伤害程度的标准。根据不同的伤害程度, 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冲击波的破坏伤害作用。例如,在相同的冲击波超压下,
三、不同类型爆炸的影响
1、物理性爆炸:物理性爆炸是指由于物理原因引起的爆炸,如气体膨胀、蒸 汽爆炸等。这类爆炸的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容器内介质的的状态和容器的容积。 通过了解和掌握物理性爆炸的机理,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控制容器的 压力、温度等,来防止和减轻其影响。
2、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是指由于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如火药爆炸、炸 药爆炸等。这类爆炸的能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参与爆炸性燃烧反应的可燃物质的 量和燃烧热。通过研究化学性爆炸的化学反应过程和能量释放机制,我们可以 研发出更加安全、高效的防火防爆技术,以降低其破坏伤害作用。
爆炸冲击波伤害破坏作用定量 分析
目录
01 一、冲击波的破坏伤 害作用
03
三、不同类型爆炸的 影响
02
二、立方根比例定律 的应用
04
四、蒸气云爆炸的影 响
目录
05 五、人员伤害准则的 应用
07 参考内容
06 六、总结
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都不可忽视。无论是工业 生产中的物理性爆炸,还是战争、恐怖袭击等事件中的化学性爆炸,都可能对 人员、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破坏。因此,对爆炸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 用进行定量分析,对于防范和减轻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冲击波作用

冲击波作用冲击波作用冲击波是一种特殊的波动形式,产生于物体的爆炸、撞击或飞行时超过声速的运动过程中。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破坏力,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冲击波的作用范围广泛,从医学治疗到工程爆破,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可用于肾结石碎石术、钙化性肩袖病、十字韧带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冲击波通过高压脉冲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冲击力和压力,将病变组织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利用冲击波治疗的方法,既无需手术,又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充分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工业领域中,冲击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工程爆破是利用冲击波作用实现地质、水利等工程建设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爆破能量的释放,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将岩石和土壤击碎,从而实现挖掘和工程施工的目的。
冲击波的作用灵活、效果明显,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在军事领域中,冲击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冲击波可以用于破坏敌方设施和武器装备,具有极强的毁灭性。
例如,冲击波可以用于破坏敌方地堡、军舰等重要目标,对敌方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此外,冲击波还可以用于引爆地雷和炸药等爆炸物,实现对敌方装备的有效破坏。
冲击波对于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很快,能量和压力很大,因此能够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冲击力。
长时间暴露在冲击波作用下,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损伤、脑震荡等。
一些高强度冲击波还会对建筑物和设备等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危险事件。
为了减少冲击波的作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医学领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在工程施工中,工人会采取隔离措施和安全操作,确保冲击波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需要加强冲击波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冲击波作用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破坏力。
它在医学、工业和军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怎样预防民爆生产时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肖索旺先 生 :
防止 民爆生 产 爆炸 冲击波 破 坏
的防护措施 主要有 以下几项 j生 产 、 储 存 爆炸 物 的 T厂 、仓库 应建 在 远 离 城市 的独立 地带 ,禁止 设立 在
域范围内 ,充分利用有利于安全的 自 然地形 ,按 危险 和非 危险分开原则 ,
C
H o t l i n e s 圜豳 圃
编辑 同志 :
牛 产爆 炸 物 品 的1 l = 厂 总体 规划 和 没f i - m t ,应严 格按 照生 产性 质及 功 能进 行 分 区 、布 置 ,并 使 各分 区 与外部 目标 、各 区之 问保 持必 要 的
外部距 离。 1 : 厂总平面佰置 。主厂区内应根 据T艺流程 ,生产特性 ,在选定的区
进 行 动 火作 业 ,请 问 : 动 火作 业 的
安 全管理有何要 求?
兰 州 宁 绍勤
宁绍勤 先生 : 输 气 管道 的 动 火作 业 ,是 天然 气输 送 过 程 中 ,事 故维 修 丁程 、管
道试压 中 , 最基本 的施 T方式 。 因此 , 需 要严格 的安全管理 。
我 们 是 从 事 天 然 气输 气 管 道 工
放空 ,但 有 的管 道较 长 ,很 难达 到 理 想 的条 件 ,因此 ,凡在 输 气管 道 和1 二 艺站 场 动火 ,都必 须按 照规 定 程 序和审批权 限 ,办理动火手续 。
动火 审批 主 要应 考 虑 的安全 问 题 : 一 是 动火设 备本身 ,二 是动火 时 的 周 同环境 。动 火施 丁 时 ,必 须
~
除余 气。
3 . 动火现场 5 m以内应无易燃品。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效应及防护措施1)爆炸冲击波的破坏效应爆炸产生的空气冲击波初始压力(波面压力)、可达100 MPa,其峰值达到一定值时,对建(构)、筑物及各种有生力量(动物等)、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2)防护措施(1)、生产、贮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的厂址应建立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带,禁止在城市和其他居民聚集地、风景名胜区内设立。
厂库建筑与周围的水利设施、交通枢纽、桥梁、隧道、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2)、在炸药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划分各分区,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各区之间保持必要的外部距离。
3.工厂布局(1)、在主厂区,根据工艺流程、安全距离和各小区的特点,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区划。
(2)、总仓库区应远离工厂住宅区和城市等目标,如果可能,最好将其布置在单独的沟壑或其他有利地形中。
(3)、销毁工厂应位于有利的自然地形,如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确定销毁场地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4)安全距离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等级,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破坏现场的建筑物与其他区域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离。
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为外部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值可参考相关设计安全规范。
5.工艺布局(1)、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新技术、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遥控化、做到人机隔离、远距离操作。
(2)、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有必要区分危险生产过程和非危险生产过程,且宜分别设置厂房。
(3)、在厂房内工艺布局时,宜将危险生产工序布置在一端,接着危险低的生产工序,危险生产过程的一端应位于行人稀少的偏远地区。
危险品暂存间亦宜布置在地处偏僻的一端。
混凝土受爆炸冲击破坏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

混凝土受爆炸冲击破坏机理及防护措施研究一、前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的材料,而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混凝土可能会受到爆炸冲击,从而导致结构破坏,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对混凝土受爆炸冲击破坏机理及防护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受爆炸冲击破坏机理1.爆炸冲击波的作用爆炸冲击波是导致混凝土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爆炸物体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流形成爆炸冲击波,这种波通过空气传播,能够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从而引起破坏。
2.爆炸冲击波对混凝土的影响爆炸冲击波会对混凝土产生以下影响:(1)压缩作用:爆炸冲击波会对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压缩应力,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缩小。
(2)牵引作用:爆炸冲击波能够对混凝土表面形成张力,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剪切作用:爆炸冲击波能够对混凝土内部的剪切应力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的剪切破坏。
3.混凝土的破坏模式混凝土在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后,会出现以下几种破坏模式:(1)表面爆炸破坏:表面爆炸破坏是指混凝土表面受到爆炸冲击波的直接作用,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和碎裂。
(2)内部破坏:内部破坏是指混凝土内部受到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裂缝和碎裂。
(3)局部破坏:局部破坏是指混凝土结构中的某个部位受到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导致该部位的破坏。
三、混凝土受爆炸冲击防护措施1.材料选择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抗爆性能,可以选择一些高强度、高韧性的材料进行混合,例如添加纤维材料、使用高强度水泥等。
2.结构设计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爆炸冲击波对结构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加墙体的厚度等。
3.防护措施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到爆炸冲击波的直接作用,可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设置隔离带:在混凝土结构周围设置一定的隔离带,以减缓爆炸冲击波的传播速度。
(2)增加缓冲层: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设置一定厚度的缓冲层,以减缓爆炸冲击波的作用。
爆破爆炸的危害作用及预防措施

炸药爆炸时,人类可利用其化学能转变成的机械功,完成一些人工或者机械不能或者难以完成的工作。
爆炸的同时还将产生爆破地震波、空气冲击波、爆破噪音、个别飞石、爆破毒气等危害作用,这些危害作用亦称危害效应或者负面效应。
它们对人员、建造物和设备所造成的危害范围,因爆破规模、性质与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异。
如露天爆破时,地震与飞石的影响范围较大,空气冲击波在加强抛掷时有显著作用,而松动爆破则几乎没有影响。
爆破规模较大时,还要考虑爆破毒气的危害问题。
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正确计算各项安全影响范围,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建造物与构筑物必须评价其安全程度。
对于重要目标必须保证不受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和爆破飞石的破坏,要严格进行安全校核,必要时应减少一次(或者一段)的爆破装药量或者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在地底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上与震源相对处,叫震中。
地震的大小,在地震学上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
1.1.1.1 震级震级也称地震强度,用以说明某次地震本身的大小。
它是直接根据地震释出来的能量大小确定的。
用一种特定类型的、放大率为2800 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 处,记录图上量得最大振幅值 (以1/1000mm 计) 的普通对数值,称为震级。
例如,最大振幅为0.001mm 时,震级为“0”级;最大振幅值为1mm 时,震级为“3”级;最大振幅值为1m 时,震级为“6”级。
地震震级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可用爆炸能量来说明。
在坚硬岩石(如花岗岩)中,用2~3×106kg 炸药爆炸,相当于一个4 级地震。
一个8 级地震的功率大约相当于100 万人口城市的发电厂在20~30 年内所发出电力的总和。
由此可见,虽然地震仅仅发生于瞬时的变化,但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1.1.1.2 烈度烈度是指某一地震在具体地点引起振动的强度标准,它标志着地震对当地的实际影响,作为工程建造抗震设计的依据。
烈度不是根据地震仪器测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12847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
防护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压力)、可达100 MPa,其峰值达到一定值时,对建(构)、筑物及各种有生力量(动物等)、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2)防护措施
(1)、生产、贮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的厂址应建立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带,禁止设立在城市市区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风景名胜区。
厂库建筑与周围的水利设施、交通枢纽、桥梁、隧道、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输油管道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
(2)、生产爆炸物品的工厂在总体规划和设计时,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划分各分区,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各区之间保持必要的外部距离。
3.工厂平面布置
(1)、主厂区内应根据工艺流程、安全距离和各小区的特点,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区划。
(2)、总仓库区应远离工厂住宅区和城市等目标,有条件时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山沟或其他有利地形处。
(3)、销毁厂应选择在有利的自然地形,如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件下,确定销毁场地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4)安全距离
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等级,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之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离。
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称为外部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数值查阅有关设计安全规范就可找到。
5.工艺布置
(1)、在生产工艺方面应尽量采用新技术、机械化、自动
化、连续化、遥控化、做到人机隔离、远距离操作。
(2)、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需区分开危险生产工序与非危险生产工序,且宜分别设置厂房。
(3)、在厂房内工艺布置时,宜将危险生产工序布置在一端,接着危险低的生产工序,危险生产工序的一端宜位于行人稀少的偏僻地段。
危险品暂存间亦宜布置在地处偏僻的一端。
(4)、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宜布置成简单的矩形,不宜设计成形体复杂的凹形、L形等。
(5)、危险品生产厂房要有充分考虑人员的紧急疏散问题。
(6)、有泄爆要求的工艺设备,在布置时应使其泄爆方向不直接对着其他建筑物或主要道路。
(7)、抗爆间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规范的要求。
6)电气设备防爆
(1)、对于I类(F0区)场所,即炸药、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贮存;黑火药、烟火药制造加工、贮存的场所,不应安装电气设备,烟火药、黑火药的I类危险场所采用的仪表,应选择适应本场所的本质安全型。
电气照明采用安装在建筑
外墙壁龛灯或装在室外的投光灯。
(2)、对于Ⅱ类(F1区)场所,即起爆药、击发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电气设备表面温度不得超过允许表面温度(有140℃、100 ℃等),且符合防爆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应采用防粉尘点火型,或尘密结构型、Ⅱ类B级隔爆型、本质安全型、增安型(仅限于灯类及控制按钮)、。
当生产设备采用电力传动时,电动机应安装在无危险场所,采取隔墙传动。
(3)、对于Ⅲ类(F2区)场所,即理化分析成品试验站,选用密封型、防水防尘型设备。
7)防雷电措施
对于危险品的生产和贮存的爆炸危险性建筑物,应按照相应的防雷类别(第一类、第二类)采取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实施总等电位联结以减少和预防雷电危害。
8)防静电措施
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危险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应按照静电危险环境的级别(EA、EB、EC)控制静电危害,并采取直接和间接静电接地措施,部分危险场所(如黑火药生产
厂房、黑火药及电雷管库的地面、台面)应采用防静电措施。
9)自动快速雨淋灭火
烟火药和火炸药燃速极快,在数秒内就能造成难以扑救的火灾及爆炸事故,所以在烟火药和火炸药生产工房,需广泛采用自动快速灭火装置,如快速雨淋设备。
快速雨淋设备主要由光敏探测系统及雨淋管网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当工房内起火时,光照骤然增大,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小,控制系统电流增大,通过电子放大器、继电器,使电磁阀打开,雨淋管网喷水灭火。
10)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是在根据火灾酝酿期和发展期陆续出现的烟、热流、火光、气味等火灾信息,通过感温报警器、感烟器、光电报警器等发出声、光警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灭火措施。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
Name of an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