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通用范本
爆破拆除法类型以及方法范本

爆破拆除法类型以及方法范本爆破拆除是一种常见的拆除建筑或其他结构的方法,它使用爆破物来释放巨大的能量来破坏目标。
爆破拆除通常用于拆除废弃的建筑物、桥梁、堤坝等。
在实施爆破拆除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分析,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
以下是常见的爆破拆除法类型及其方法范本。
1. 传统爆破法传统爆破法是最常见的爆破拆除方法之一,它使用具有高爆炸力的炸药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通常在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的关键支撑点放置炸药,并通过引爆炸药来引发爆炸。
炸药可以使用塑料炸药、TNT等。
2. 冲击波爆破法冲击波爆破法是利用爆炸引起的冲击波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将建筑物结构倒塌的情况。
冲击波可以通过调整爆炸物的位置和数量来控制。
3. 气体爆破法气体爆破法是利用气体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火焰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气体作为燃烧源,例如乙炔和氧气的混合物。
气体爆破法适用于拆除金属结构和管道等。
4. 水压爆破法水压爆破法是利用高压水流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通常在墙体或其他结构的缝隙中注入高压水流,以破坏目标的稳定性。
水压爆破法适用于可塑性材料,如混凝土和岩石。
5. 火焰喷射爆破法火焰喷射爆破法是利用高温火焰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喷射器将高温火焰喷射到目标上,使其受热膨胀和破裂。
火焰喷射爆破法适用于可燃材料和金属结构。
6. 钻孔爆破法钻孔爆破法是在目标上钻孔并注入炸药,然后引爆炸药来破坏目标。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岩石爆破和地下矿山工作。
钻孔爆破法需要精确的孔位和爆破药物的选择。
在进行爆破拆除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计划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目标的稳定性、结构、强度以及周围环境的评估。
还需要制定适当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作人员和周围居民的安全。
在爆破拆除期间,应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和安全规范,并严格控制爆破物的数量和位置,以避免意外发生。
请注意,进行爆破拆除的操作应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并获得相关的许可和批准。
在进行爆破拆除操作之前,请务必咨询专业爆破工程师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意见和指导。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

爆破有害效应及预防措施摘要:实爆作业组织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爆破所产生的有害效应目前还难以避免。
本文主要结合了民用爆炸中存在有害效应,提出了控制及预防措施,有利于降低实爆作业中的各种危险和还有因素,提高爆破训练和施工的安全性。
关键词:爆破;有害效应;预防措施一、爆破振动爆破振动是指爆破引起传播介质沿其平衡位置作直线或曲线反复运动的过程,是衡量爆破地震强度大小的物理量。
(一)爆破振动的产生及特征爆破振动在产生和传播过程中,主要受爆源(包括炸药量大小、炸药种类、药包形状、自由面数量、爆破方法等)、离爆源的距离、爆破振动传播区域额地质地形条件的影响。
爆破振动具有以下特征:1.爆破振动持续时间短:一般一次振动只有几十毫秒至几百毫秒。
2.爆破振动频率高:一般主振频率在5-500Hz,不易引起建筑物共振破坏,破坏性相对较弱,破坏性相对较弱。
3.爆破振动主振频率受爆破类型影响大:一般爆破规模越大,其主振频率越低。
4.爆破振动主振频率还与传播介质特性有关5.在分段延时爆破中,爆破振动持续时间较单次齐发爆破长。
(二)爆破振动强度的衡量标准在实施爆破作用时,如何确定爆区附近建筑物地基受到爆破振动的影响,当前我国采用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振动强度的标准。
V=K(Q1/3/R)α式中:V—爆破振动速度,cm/s;Q—炸药量,齐发爆破取总炸药量,延期爆破时取最大一次炸药量,kg;R—从建(构)筑物到爆破中心的距离,m;K—与地震波传播地段岩土特性的有关参数;α—地震波衰减指数。
(三)爆破振动的预防与控制随着军事目标爆破和民用地方工程的大规模开展,爆破作业地点日趋临近居民区及工农业设施,为了避免爆区附近建筑物及其里面的精密仪表、设备受到爆破振动损坏,对爆数振动有害效应的预防与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综合大量爆破实践,可以选用延迟爆破、预裂爆破、不耦合爆破、缓冲爆破、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等措施和方法控制和减弱爆破振动有害效应。
二、爆破冲击波爆破冲击波是指冲击波波阵面与介质之间的压差,在距离爆源的不同范围,其作用效果大不相同。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冲击波

爆破安全技术--爆破冲击波无约束的药包在无限的空气介质中爆炸时,在有限的空气中会迅速释扩大量的能量,导致爆炸气体产物的压力和温度局部上升。
高压气体在向四周迅速膨胀的同时,急剧压缩和冲击药包四周的空气,使被压缩的空气的压力急增,形成以超音速传播的空气冲击波。
装填在药室、深孔和浅孔中的药包爆炸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岩石裂缝或孔泄漏到大气中,也会产生冲击波。
空气冲击波具有比自由空气更高的压力(超压),会造成爆区四周建、构筑物的破坏和人类器官的损伤或心理反应。
人员承受空气冲击波的同意超压不应当超过0.01×105Pa。
在不同超压下人员遭受损伤的程度如表6—2所示。
表6—2 人员损伤等级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如表6—3.冲击波对人员及建、构筑物的损伤程度,按超压的大小来判别。
超压按下式计算:式中:Q装药量(炭爆破为总药量,秒差爆破为最大一段药量),kg;R自爆破中心到测定的距离,m。
表6—3 空气冲击波对建筑物的破坏等级参数见表6—4.表6—4 H、B系数空气冲击波随着距离的增加波强逐渐下降而变成噪声和亚声。
噪声和亚声是空气冲击波的持续。
超压低于7×103Pa为噪声和亚声。
爆破产生的噪声不同于一般噪声(连续噪声),它继续时间短,属于脉冲噪声。
这种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建筑物都有影响,120dB 时,人就感到痛苦,150dB时,一些窗户破裂。
在井下爆破时,除了空气冲击波以外,在它后面的气流也会造成人员的损伤。
如当超压为0.03~0.04×105Pa,气流速度达60~80m/s,更加加重了对人体的损伤。
在露天的台阶爆破中,空气冲击波容易衰减,波强较弱。
它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表现在门窗上,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听觉上。
在爆破制定和施工时,为了防止空气冲击波对四周建、构筑物的破坏,必须估算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对药包在地面爆炸时,空气冲击波对人员的最小安全距离R可按下式求出:R=KQ1/3 (6—4)式中:Q炸药量,kg;K系数,有掩蔽体取15;无掩蔽体取30.空气冲击波的危害范围受地形因素的影响,遇有不同地形条件可适当增减。
冲击波作用

冲击波作用冲击波作用冲击波是一种特殊的波动形式,产生于物体的爆炸、撞击或飞行时超过声速的运动过程中。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破坏力,对周围环境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压力。
冲击波的作用范围广泛,从医学治疗到工程爆破,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冲击波在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可用于肾结石碎石术、钙化性肩袖病、十字韧带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冲击波通过高压脉冲的形式,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冲击力和压力,将病变组织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利用冲击波治疗的方法,既无需手术,又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充分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工业领域中,冲击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工程爆破是利用冲击波作用实现地质、水利等工程建设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爆破能量的释放,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将岩石和土壤击碎,从而实现挖掘和工程施工的目的。
冲击波的作用灵活、效果明显,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在军事领域中,冲击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冲击波可以用于破坏敌方设施和武器装备,具有极强的毁灭性。
例如,冲击波可以用于破坏敌方地堡、军舰等重要目标,对敌方造成巨大的伤害和损失。
此外,冲击波还可以用于引爆地雷和炸药等爆炸物,实现对敌方装备的有效破坏。
冲击波对于人体和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很快,能量和压力很大,因此能够引起强烈的震动和冲击力。
长时间暴露在冲击波作用下,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如听力损伤、脑震荡等。
一些高强度冲击波还会对建筑物和设备等造成损害,甚至引发火灾和爆炸等危险事件。
为了减少冲击波的作用,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医学领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剂量,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在工程施工中,工人会采取隔离措施和安全操作,确保冲击波对人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此外,需要加强冲击波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人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总之,冲击波作用范围广泛,具有很高的能量和破坏力。
它在医学、工业和军事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爆炸冲击波对人的伤害标准

爆炸冲击波对人的伤害标准
爆炸冲击波对人的伤害标准主要取决于冲击波的强度和作用时间。
当冲击波超压在20kPa~30kPa内时,足以使大部分砖木结构建筑物受到强烈破坏。
冲击波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称为爆震伤,包括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
直接损伤主要是由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压力峰值的大小、正压作用时间长短以及压力上升速度快慢。
冲击波的高温还可引起体表或呼吸道烧伤。
间接损伤主要是由冲击波的动压(高速气流冲击力)将人体抛掷和撞击以及作用于其他物体后再对人体造成伤害。
爆炸冲击波的危害范围较大,人员在未作抗爆加强的建筑物内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或死亡。
预计人员受到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冲击波的超压大小和作用时间。
当冲击波超压在一定范围内时,可能导致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而在较低超压下,人员可能暂时失去听力或听力受到损害,但不发生直接冲击波作用下的死亡或严重伤害。
需要注意的是,炸药在特殊环境下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其安全性仍需关注。
在实际生活中,应尽量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降低爆炸冲击波对人员和建筑物的伤害。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与预防1.冲击波及其破坏效应冲击波超压会造成人员伤亡和建筑物损坏。
冲击波超压大于0.10 MPa时,在其直接冲击下大部分人员会死亡:0.05~0 .10MPa超压可能严重损坏人体内部器官或导致死亡;0. 03—0.05 MPa的超压会损伤人的听觉器官或产生骨折;超压0 .02~0.03 MPa也可使人体受到轻微伤害。
锅炉压力容器因严重超压而爆炸时,其爆炸能量远大于根据工作压力估算的爆炸能量,破坏和伤害情况也严重得多。
2.爆破碎片的破坏作用锅炉压力容器破裂爆炸时,高速喷出的气流可将壳体反向推出,有些壳体破裂成块或片向四周飞散。
这些碎片具有更高的速度或质量,在飞出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动能,也可以造成较大的危害。
碎片对人的伤害程度取决于其动能,碎片的动能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碎片在脱离壳体时常具有80—120 m/s的初速度,即使飞离爆炸中心较远时也常有20~30 m/s的速度。
在此速度下,质量为1 kg的碎片动能即可达200~450 J,足可致人重伤或死亡。
碎片也可能损坏附近的设备和管道,引起连续爆炸或火灾,造成更大的危害。
3.中等伤害中等伤害主要是有毒介质的毒害和高温水汽的烫伤。
压力容器中的许多液化气体是有毒介质,如液氨、液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氢氰酸等。
盛装这些介质的容器破裂时,大量液体瞬间气化并向周围大气中扩散,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不但造成人员中毒,致死致病,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中毒区的动植物。
有毒介质由容器泄放气化后,体积约增大100~250倍。
形成的毒性区域的大小和毒性程度,取决于容器内有毒介质的质量,容器破裂前的介质温度、压力及介质毒性。
锅炉爆炸释放的高温汽水混合物,会使爆炸中心附近的人员烫伤。
其他高温介质的排放也会灼伤现场人员。
4.二次爆炸和燃烧当容器中的介质为易燃液化气体时,容器破裂爆炸在现场形成大量可燃蒸气,并迅即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混合气,在扩散中遇明火即形成二次爆炸。
爆破爆炸的危害作用及预防措施

炸药爆炸时,人类可利用其化学能转变成的机械功,完成一些人工或者机械不能或者难以完成的工作。
爆炸的同时还将产生爆破地震波、空气冲击波、爆破噪音、个别飞石、爆破毒气等危害作用,这些危害作用亦称危害效应或者负面效应。
它们对人员、建造物和设备所造成的危害范围,因爆破规模、性质与周围环境的不同而异。
如露天爆破时,地震与飞石的影响范围较大,空气冲击波在加强抛掷时有显著作用,而松动爆破则几乎没有影响。
爆破规模较大时,还要考虑爆破毒气的危害问题。
为了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必须正确计算各项安全影响范围,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建造物与构筑物必须评价其安全程度。
对于重要目标必须保证不受爆破地震、空气冲击波和爆破飞石的破坏,要严格进行安全校核,必要时应减少一次(或者一段)的爆破装药量或者采取其它安全措施。
在地底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地面上与震源相对处,叫震中。
地震的大小,在地震学上用震级和烈度来衡量。
1.1.1.1 震级震级也称地震强度,用以说明某次地震本身的大小。
它是直接根据地震释出来的能量大小确定的。
用一种特定类型的、放大率为2800 倍的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 处,记录图上量得最大振幅值 (以1/1000mm 计) 的普通对数值,称为震级。
例如,最大振幅为0.001mm 时,震级为“0”级;最大振幅值为1mm 时,震级为“3”级;最大振幅值为1m 时,震级为“6”级。
地震震级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可用爆炸能量来说明。
在坚硬岩石(如花岗岩)中,用2~3×106kg 炸药爆炸,相当于一个4 级地震。
一个8 级地震的功率大约相当于100 万人口城市的发电厂在20~30 年内所发出电力的总和。
由此可见,虽然地震仅仅发生于瞬时的变化,但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却是巨大的。
1.1.1.2 烈度烈度是指某一地震在具体地点引起振动的强度标准,它标志着地震对当地的实际影响,作为工程建造抗震设计的依据。
烈度不是根据地震仪器测定的。
人防的防冲击波措施

人防的防冲击波措施
1.建筑结构设计: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结构系统,如选择
抗震、抗爆的框架结构或板壳结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和抗冲击波能力。
2.耐爆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较高防爆性能的建筑材料,如抗
爆玻璃、阻燃材料等,提高建筑物的防护能力。
3.缓冲区设计:在需要防护的区域周边设置缓冲区,如绿化带、水池等,以减缓冲击波的传播速度和能量,保护建筑物。
4.防爆墙设计: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防爆墙,可以采用混凝土、钢材等坚固材料,以抵挡冲击波的破坏,减少冲击波对建筑物
的影响。
5.封闭空间设计:在人防工程中,通常会设置一些封闭空间,以提供人们在爆炸事故发生时的避难地点,通过增加隔离层次
来减缓冲击波对人员的伤害。
6.防护膜使用:在玻璃窗上贴上防护膜,可以有效减缓爆炸
冲击波对玻璃窗的破坏,减少玻璃碎片产生的伤害。
7.设计防爆门:对于需要进出的通道或门口,选用具有防爆
性能的门,提高其防爆能力和防护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编号:AN-QP-HT268
版本 /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Object Of The Problem And The Scope Of Influ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通
用范本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2页 / 共9页
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防护措施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对工作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
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 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成本规划和
可行性分析, 执行, 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 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
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所产生的空气冲击波的初始压力(波面
压力)、可达100 MPa,其峰值达到一定值
时,对建(构)、筑物及各种有生力量(动物等)、
构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损伤。
2)防护措施
(1)、生产、贮存爆炸物品的工厂、仓库的
厂址应建立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地带,禁止设立
在城市市区和其他居民聚集的地方及风景名胜
区。厂库建筑与周围的水利设施、交通枢纽、
桥梁、隧道、高压输电线路、通讯线路、输油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3页 / 共9页
管道等重要设施的安全距离,必须符合国家有
关安全规定。
(2)、生产爆炸物品的工厂在总体规划和设
计时,应严格按照生产性质及功能划分各分
区,并使各分区与外部目标、各区之间保持必
要的外部距离。
3.工厂平面布置
(1)、主厂区内应根据工艺流程、安全距离
和各小区的特点,在选定的区域范围内,充分
利用有利、安全的自然地形加以区划。
(2)、总仓库区应远离工厂住宅区和城市等
目标,有条件时最好布置在单独的山沟或其他
有利地形处。
(3)、销毁厂应选择在有利的自然地形,如
山沟、丘陵、河滩等地,在满足安全距离的条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4页 / 共9页
件下,确定销毁场地和有关建筑的位置。
4)安全距离
为保证爆炸事故发生后冲击波对建(构)、筑
物等的破坏不超过预定的破坏等级,危险品生
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区域内的建筑物之
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距离,称为内部安全距
离。危险品生产区、总仓库区、销毁场等与该
区域外的村庄、居民建筑、工厂住宅、城镇、
运输线路、输电线路等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防
护距离,称为外部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的数值查阅有关设计安全规范就
可找到。
5.工艺布置
(1)、在生产工艺方面应尽量采用新技术、
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遥控化、做到人机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5页 / 共9页
隔离、远距离操作。
(2)、在生产工艺流程中,需区分开危险生
产工序与非危险生产工序,且宜分别设置厂
房。
(3)、在厂房内工艺布置时,宜将危险生产
工序布置在一端,接着危险低的生产工序,危
险生产工序的一端宜位于行人稀少的偏僻地
段。危险品暂存间亦宜布置在地处偏僻的一
端。
(4)、危险品生产厂房和库房在平面上宜布
置成简单的矩形,不宜设计成形体复杂的凹
形、L形等。
(5)、危险品生产厂房要有充分考虑人员的
紧急疏散问题。 (6)、有泄爆要求的工艺设
备,在布置时应使其泄爆方向不直接对着其他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6页 / 共9页
建筑物或主要道路。
(7)、抗爆间的设置要符合安全规范的要
求。
6)电气设备防爆
(1)、对于I类(F0区)场所,即炸药、起
爆药、击发药、火工品贮存;黑火药、烟火药
制造加工、贮存的场所,不应安装电气设备,
烟火药、黑火药的I类危险场所采用的仪表,
应选择适应本场所的本质安全型。电气照明采
用安装在建筑外墙壁龛灯或装在室外的投光
灯。
(2)、对于Ⅱ类(F1区)场所,即起爆药、
击发药、火工品制造的场所,电气设备表面温
度不得超过允许表面温度(有140℃、100 ℃
等),且符合防爆电气设备的有关规定;应采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7页 / 共9页
用防粉尘点火型,或尘密结构型、Ⅱ类B级隔
爆型、本质安全型、增安型(仅限于灯类及控制
按钮)、。当生产设备采用电力传动时,电动机
应安装在无危险场所,采取隔墙传动。
(3)、对于Ⅲ类(F2区)场所,即理化分析
成品试验站,选用密封型、防水防尘型设备。
7)防雷电措施
对于危险品的生产和贮存的爆炸危险性建
筑物,应按照相应的防雷类别(第一类、第二
类)采取防直接雷、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
入和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实施总等电位联
结以减少和预防雷电危害。
8)防静电措施
为防止静电火花引起危险品燃烧爆炸事故
的发生,应按照静电危险环境的级别(EA、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8页 / 共9页
EB、EC)控制静电危害,并采取直接和间接静
电接地措施,部分危险场所(如黑火药生产厂
房、黑火药及电雷管库的地面、台面)应采用
防静电措施。
9)自动快速雨淋灭火
烟火药和火炸药燃速极快,在数秒内就能
造成难以扑救的火灾及爆炸事故,所以在烟火
药和火炸药生产工房,需广泛采用自动快速灭
火装置,如快速雨淋设备。
快速雨淋设备主要由光敏探测系统及雨淋
管网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当工房内起火时,
光照骤然增大,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变小,控制
系统电流增大,通过电子放大器、继电器,使
电磁阀打开,雨淋管网喷水灭火。
10)火灾报警系统
精制方案系列 编号:AN-QP-HT268
第9页 / 共9页
火灾报警系统是在根据火灾酝酿期和发展
期陆续出现的烟、热流、火光、气味等火灾信
息,通过感温报警器、感烟器、光电报警器等
发出声、光警报,以便及早发现并采取灭火措
施。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