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技术与镀镍废水处理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有很多种,比方化学沉淀、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化学复原法、铁氧化法、电解法、溶剂萃取分别、吸附法、膜分别技术、离子交换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技术等。
一、化学沉淀化学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包括中和沉法和硫化物沉淀法等。
二、中和沉淀法在含重金属的废水中参加碱进展中和反响,使重金属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加以分别。
中和沉淀法操作简洁,是常用的处理废水方法。
实践证明在操作中需要留意以下几点:(1)中和沉淀后,废水中假设pH 值高,需要中和处理后才可排放;(2)废水中常常有多种重金属共存,当废水中含有Zn、Pb、Sn、Al 等两性金属时,pH 值偏高,可能有再溶解倾向,因此要严格掌握pH 值,实行分段沉淀;(3) 废水中有些阴离子如:卤素、氰根、腐植质等有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因此要在中和之前需经过预处理;(4)有些颗粒小,不易沉淀,则需参加絮凝剂关心沉淀生成。
三、硫化物沉淀法参加硫化物沉淀剂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生成硫化物沉淀除去的方法。
与中和沉淀法相比,硫化物沉淀法的优点是: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比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更低,而且反响的 pH 值在7—9 之间,处理后的废水一般不用中和。
硫化物沉淀法的缺点是:硫化物沉淀物颗粒小,易形成胶体;硫化物沉淀剂本身在水中残留,遇酸生成硫化氢气体,产生二次污染。
为了防止二次污染问题,英国学者争论出了改进的硫化物沉淀法,即在需处理的废水中有选择性的参加硫化物离子和另一重金属离子(该重金属的硫化物离子平衡浓度比需要除去的重金属污染物质的硫化物的平衡浓度高)。
由于加进去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比废水中的重金属的硫化物更易溶解,这样废水中原有的重金属离子就比添加进去的重金属离子先分别出来,同时防止有害气体硫化氢生成和硫化物离子残留问题。
四、氧化复原处理1、化学复原法电镀废水中的Cr 主要以Cr6+离子形态存在,因此向废水中投加复原剂将Cr6+复原成微毒的 Cr3+后,投加石灰或NaOH 产生 Cr(OH)3 沉淀分别去除。
含镍废水处理方法效果看得见!

含镍废水处理方法效果看得见!
含镍废水处理方法常用于处理电镀镍、化学镀镍、镍合金等等行业中。
含镍废水处理方法也需要根据镍在水中不同的形态,进行针对性处理:1、较为单一的离子态2、较为复杂的络合态如电镀镍就是离子态的含镍废水,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离子态含镍废水处理方法:1)通过电化学作用,将溶液中的镍离子沉积在镀件表面,废水中的镍离子可与水形成水合离子,遇到部分氢氧化物即可反应生成沉淀,达到去除废水镍的效果。
2)使用片碱是另外一种处理方法,把pH调节至碱性条件11左右,氢氧根会与镍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镍沉淀,把镍去除。
以上这两种方法很难处理达标排放含镍污水处理排放要求一般是≤0.5mg/l (具体以当地环保要求为准)3)更多的污水处理工程师会选择直接投加重金属捕捉剂——除镍剂进行沉淀处理,通过絮集和网捕作用提高沉淀速度和去除率,使含镍废水达标排放。
除镍剂实验小试取2L要处理的废水,调pH值到9-10;再分为几杯相同量500ml已调pH 的废水;取除镍剂不同的量,分别加入到要处理的废水中;搅拌2分钟左右,让药剂充分反应;加入适量的希洁药剂;混凝沉淀后取上清液测定镍离子残余浓度。
除镍剂投加使用须结合现场具体情况,工程师会为您进行“1对1”的指导。
络合态的含镍废水处理起来就比较麻烦一点。
废水中镍离子被有机络合物牢牢吸附成络合基团,使OH-无法与镍离子接触发生反应。
需要先进行破络处理。
一般破络处理会用芬顿、次氯酸钠、光化学氧化、臭氧氧化等方法。
经过破络后的废水再用常规的方法处理。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工程应用

阳床树脂采用争光 D001 型大孔强酸性树脂,苯乙烯系骨架,— SO3-功功能团,质量交换容量≥4.25 mmol/g,体积交换容量≥1.8 mmol/mL,湿视密度为 0.77~0.85 g/mL,湿真密度为 1.25~1.28 g/mL, 粒度为 0.315~1.25 mm。碳钢衬胶罐体,尺寸为 D 1.2 m×3.5 m,床 层容积 1.5 m3。
60 20 30 8.0 0 5
4. 5. 6. 32 10 15. 4 6.3 835.0 0.5
30 10 25 3.0 9.9 8
4. 5. 6. 58 34 25. 5 6.4 841.0 0.4
20 30 40 3.0 0.6 4
4. 5. 6. 72 55 28 6 6.5 847.0 0.6
杭州某卫浴公司针对该公司含镍电镀废水的水质和水量特点,采 用了多介质预过滤与树脂离子交换相结合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 工程运行实践表明,处理出水镍质量浓度≤0.5 mg/L,浊度≤1.0 NTU, 电导率≤100 μS/cm,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 的限值要求。该工程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和环境效益明显的优点。
3 主要构筑物(设备) 3.1 调节池 设调节池 1 座,分 2 格,入端布隔油、隔渣池,以实现废水均质 均量,减轻系统负荷冲击。调节池尺寸为 9.8 m×3.2 m×3.5 m,停 留时间 14 h,有效容积 94 m3,有效水深 3 m,采用地下钢砼结构, 内壁三布四涂环氧树脂防腐。 3.2 预过滤系统 3.2.1 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等杂质,降低 废水浊度。选取无烟煤和石英砂为介质滤料。无烟煤密度为 1.4~1.6 g/cm3,粒径 0.8~1.8 mm;石英砂密度为 2.60~2.65 g/cm3,粒径 0.5~ 1.2 mm。罐体采用碳钢衬胶,尺寸为 D 1.0 m×3.0 m,滤床高度 1.2 m。设有气水反冲洗设备,配有气动阀、压力表和传感器监控运行状 态。 3.2.2 精密过滤器 精密过滤器主要用于截留多介质过滤器出水中的微小杂质,防止 其进入离子交换系统污染树脂。精密过滤器外形尺寸为 D 0.3 m×1.0 m,Q=10 m3/h,内装精度 5 μm 滤芯。精密过滤器出水须严格控制浊 度<1.0 NTU,COD<1.0 mg/L,游离氯<0.1 mg/L,铁质量浓度<0.3 mg/L。 3.3 离子交换系统 3.3.1 阳离子树脂床
镍废料的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

镍废料的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电镀等工业领域。
然而,随着镍的使用量不断增加,镍废料的产生也随之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镍废料中含有高浓度的镍离子,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将对水体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针对镍废料的水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镍废料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互补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在物理法中,常用的处理技术包括沉淀、吸附和膜分离。
通过添加沉淀剂如氢氧化钠或硫化钠,将镍离子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稳定的镍沉淀,然后通过沉淀分离或沉淀过滤的方式将废水中的镍离子去除。
吸附技术则利用各种吸附材料如活性炭、聚合物树脂等,将镍离子吸附在材料表面上从而实现镍离子的去除。
膜分离技术使用半透膜或微滤膜等,通过渗透和截留作用将废水中的镍离子与其他离子分离。
这些物理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但处理效果可能受到废水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
化学法是一种常用的镍废料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和电解沉积等方法。
化学沉淀通过添加化学试剂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使镍离子与试剂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然后通过过滤或离心的方式将沉淀物分离。
离子交换技术则利用具有阴、阳离子交换功能的树脂材料,使废水中的镍离子与树脂发生吸附与解吸反应,从而达到去除镍的目的。
电解沉积则是将废水中的镍离子通过电解的方式,利用电极的氧化还原反应将镍离子还原为金属镍沉积在电极上。
这些化学方法具有高效、可控性强的特点,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化学试剂的投加量和反应条件的控制。
生物法是一种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镍废料处理技术。
通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等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能力,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法的处理过程相对较长,但其耗能低、无化学药剂污染等优点使其受到广泛关注。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吸附、生物沉淀和生物膜技术等。
离子交换技术与镀镍废水处理

水 中 的 N 被 吸 附 在 树 脂 上 , 树 脂 上 的 N i 而 a 便进入 水 中 。 当 全 部 树 脂 层 与 M 交 换 达 到 平 衡 时 , 一 定 用
2 离 子 交 换 剂 的 发 展
离 子 交 换 剂 种 类 很 多 ,0世 纪 初 发 现 沸 石 对 多 2 种 重 金 属 都 具 有 良好 的 交 换 性 能 , 处 理 低 浓 度 、 是 大 水 量 电 镀 废 水 较 好 的 交 换 剂 。 国 内 利 用 沸 石 处 理 重 金 属 废 水 已有 成 功 经 验 和 定 型 设 备 。但 是 , 为 沸 因
的处 理主 要有化 学 法 、 子 交 换 法 、 发 浓缩 回 收 、 离 蒸
基础 , 并且 起 了 巨大的推 动作 用 。与此 同时 , 国外 的
离 子交换 树脂 也迅 猛发 展 。
3 离 子 交 换 树 脂 处 理 镀 镍 废水 原 理
离 子交 换树脂 是具 有 三维 空 间结 构 的不溶 性高
付 丹
( 海市轻 工业研 究 所有 限公 司, 海 2 0 3 ) 上 上 00 1
中 图 分类 号 : 8 . X7 1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4 4 ( 0 6 0 — 3 ・2 1 —7 2 2 0 ) 30 60 0 0
1 前 言
我 国电镀废 水处 理经 过 5 0年 的发 展 , 镍 废水 镀
4 离子 交 换 技术 处 理镀 镍 废 水 国 内发展 现状
我 国离 子交换 树 脂 法 处 理 镀 镍废 水 始 于 2 0世 纪7 0年 代 。随着 离子交 换 树脂 技术 的不 断进 步 , 离 子交换 法 作 为镀镍 漂洗 水“ 排 放” 零 的手段 一度 引起 电镀界 兴 趣 。据 不 完 全 统 计 ,9 0年 以前 , 上 海 19 仅 市 就有 10多家 企业 先 后 使 用该 法 , 来 由于 离子 0 后 交换再 生洗 脱液 不 能 返 回镀 槽 回用 , 致使 废 水 处 理 的成 本难 以控 制 , 多数 企业 放 弃 了离 子交 换法 , 大 取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废水处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离子交换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法是一种通过树脂与废水中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去除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方法。
该方法在废水处理中主要应用在含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有机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
通过离子交换,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害物质,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
使用离子交换法处理废水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废水预处理:为了保护离子交换树脂不受损坏,需要对废水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过程包括去除大颗粒物、调节废水酸碱度等。
离子交换树脂的筛选:根据不同废水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
树脂的类型和性能将直接影响废水处理的效果。
离子交换:将废水通过离子交换柱,使废水中的离子与树脂中的离子进行交换。
反冲清洗:为了清除树脂表面的污染物,需要定期对树脂进行反冲清洗。
干燥:为了保护树脂不受潮湿环境的影响,需要对树脂进行干燥处理。
工艺简单:离子交换法工艺相对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处理效率高:通过选择合适的树脂和优化工艺参数,可实现高效率的废水处理。
应用广泛:离子交换法适用于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废水处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该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类型和浓度的废水处理,如重金属废水、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通过优化工艺参数和处理方案,可实现高效、经济的废水处理效果。
离子交换法还可以与其他废水处理方法相结合,提高废水处理的整体效果。
离子交换法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地位。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处理效率和经济性,为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处理重金属工业废水,各种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离子交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处理方法,受到了广泛。
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工业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重金属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离子交换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污水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工业废水中。
本文旨在探讨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二、离子交换技术概述离子交换技术是指通过固定相上的交换反应,使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与固定相中的某些离子进行置换,从而实现对溶液中离子的去除或富集。
离子交换在废水处理中主要应用于去除溶液中的离子杂质,包括重金属离子。
三、离子交换技术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离子交换剂的选择离子交换剂是离子交换技术中的核心要素,不同离子交换剂吸附不同的金属离子。
根据重金属工业废水中存在的重金属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剂至关重要。
常见的离子交换剂包括树脂、天然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等。
2. 离子交换反应离子交换技术是通过交换剂上活性基团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进行离子置换而实现去除的。
当重金属离子进入离子交换剂孔隙中时,与交换剂表面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反应,金属离子与交换剂之间发生离子置换。
利用反应热力学平衡控制交换剂的饱和度,进而实现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3. 离子交换的处理效果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高度选择性、高效率、可循环使用的特点,能够有效去除重金属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
实验研究表明,离子交换技术在处理重金属工业废水中具有较高的吸附效率和去除率。
对重金属工业废水进行离子交换处理后,废水中金属离子浓度明显降低,使得废水达到环境排放标准。
四、离子交换技术的优点与问题1. 优点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高度选择性,可根据废水中金属离子种类进行选择,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离子交换技术具有高度的吸附能力和去除率,处理过程迅速高效。
离子交换技术还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法处理镍废水

三废治理技术课程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废水工艺方案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镍废水工艺方案一、概述镀镍作为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电子、汽车、机械等多种行业。
含Ni2+的废水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着严重危害。
含镍废水的常见处理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真空蒸发回收、电渗析、反渗透及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等。
化学沉淀法成本低,但产生的固废需要二次处理;真空蒸发法能耗大;电渗析、反渗透法需要较大的设备投资和能耗,而且存在膜易受污染的问题[1]。
离子交换技术因出水水质好,可回收有用物质,适用于处理浓度低而废水量大的镀镍废水等优点,曾得到广泛的应用。
离子交换法应用于镀镍废水处理的主要功能有:(1)去除重金属镍离子,以应对日趋严格的排放标准;(2)回收废水中有价值的金属镍;(3)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节约日益匮乏的水资源;(4)减少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对镀镍废水资源化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离子交换技术作为电镀废水深度处理的有效方法再度引起重视。
二、原理离子交换树脂是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不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其功能基可与水中的离子起交换反应。
镀镍废水中的Ni2+离子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
所用树脂可以是强酸性阳树脂也可以是弱酸性阳树脂,本文以弱酸性阳树脂为例。
采用弱酸性阳树脂交换时,通常将树脂转为Na型,因为H型交换速率极慢。
含Ni2+废水流经Na型弱酸性阳树脂层时,发生如下交换反应:2R-COONa+Ni2+→(R-COO)2Ni+2Na+水中的Ni2+被吸附在树脂上,而树脂上的Na+便进入水中。
当全部树脂层与Ni2+交换达到平衡时,用一定浓度的HCl或H2SO4再生。
(R-COO)2Ni+H2SO4→2R-COOH+NiSO4此时树脂为H型,需用NaOH转为Na型。
R-COOH+NaOH→RCOONa+HO2如此树脂可重新投入运行,进入下一循环。
废水经处理后可回清洗槽重复使用,洗脱得到的硫酸镍经净化后可回镀槽使用[2]。
三、工艺方案论证1.树脂的选择目前能处理含镍废水的树脂很多,其性能和特点各不相同,所以选择合适的树脂是工艺中一个主要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交换技术与镀镍废水处理
离子交换是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
它通过吸附或排放特定的离子,将水中的杂质去除,在化工、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镀镍废水处理是离子交换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文将介绍离子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和镀镍废水处理的相关技术。
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从水溶液中除去离子的技术。
离子交换树脂具有吸附特定离子的特性。
它们有一定的孔径和分子量截留,可以除去不同大小和异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在水溶液中分离小分子的方法。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交换树脂可以与阴离子或阳离子分离。
而在蛋白质溶液中,则可以吸附具有相反电荷的蛋白质。
离子交换技术广泛应用于钾肥、海水淡化等各种化学过程中。
在镀镍工艺中,钢材表面镀上一层铬或镍是常见的工艺。
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钢材的锈蚀性,同时也能增加钢的美观度。
镀镍过程中,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为镍离子和化学品。
因此,镀镍废水的处理是必须的。
而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镀镍废水处理方法。
常见的镀镍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电解法、吸附法、逆渗透法、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的作用是去除镀镍废水中的氢氧化物离子和镍离子。
即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氢离子与镀
镍废水中的氢氧离子交换,然后将树脂放入另一个化学反应槽中,用钡盐沉淀出镍。
这种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非常重要。
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有• •强酸性、中等酸性、强碱性和中等碱性树脂。
当处理废水时,必须根据废水中离子的类型和离子浓度,选择合适的离子交换树脂。
此外,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考虑到离子交换树脂的寿命等因素。
因此,对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是必要的。
总的来说,离子交换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镀镍废水处理的方法。
随着工艺的不断发展,离子交换技术将不断完善和优化,为镀镍工艺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