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起乩术:乩童斗法背后的江湖经典骗术伎俩

合集下载

《江湖聊斋(骗子骗术卷)》那时山水

《江湖聊斋(骗子骗术卷)》那时山水

《江湖聊斋(骗子骗术卷)》那时山水序言颠公云:“世界愈文明则机变之心愈幻,地方愈繁盛则奸诈之徒愈多,如巴黎、伦敦、纽约,其文明气象之繁盛,诚足为世界首,而机变奸诈之事亦日出不穷。

彼警察虽周密侦探,虽灵明,然防之者愈周,而宵小之诡谋更千变万化而卒能逃出乎警察侦探耳目之外。

吾国上海一隅,地虽未若巴黎、伦敦、纽约之繁富,然洋场十里中宵小之窟穴林立,虎狼伺人,蹈隙即发,其陷阱之隐秘险诡,非特愚者不及防,即老于经历者,偶一不慎,亦鲜不堕其术中,暇旋社会者能由此悟彼,处处谨防或者可少蹈意外之陷阱。

”本书由明、清、民国时期的江湖骗案故事构成。

其中明代江湖骗案取材于明人张应俞《杜骗新书》,清代江湖骗案源自清末雷君曜《绘图清代骗术奇谈》,民国骗术以颠公《上海骗术世界》为蓝本创作,这些故事风趣幽默、构思精巧、跌宕起伏,将行诈使骗诡计之各个变种惟妙惟肖地展示于读者。

本书虽以明、清、民国时期发生的故事为背景,但读后仍能从身边找出书中人,概因古今骗术相通耳。

以强力取不义之财者,日棍;以诡计取不义之财者,日骗子;强力与诡计悉用之是合棍徒与骗子而为一也。

自古江湖凶险,尔虞我诈,陷阱难防。

棍徒与骗子光天化日之下,黑漆漆装下了陷人坑,响当当直说出瞒天谎。

不但骗了那些初涉江湖、社会阅历少的人,也使社会风气败坏,人与人之间乏信可言。

出版本书之意,为供读者酒后茶余之消遣。

若能警醒愚蒙,驱除奸伪之心,则不无裨益。

若读者诸君览读此书后,能窥破机诈,使行骗之徒再无得逞之机,则不枉作者数载挑灯之辛劳,诚所愿也!看官当知:凡以骗行生者,莫不以骗害人;凡以骗害人者,莫不以骗害己;防骗之道,在于戒贪。

那时山水2011年7月1日于海淀墨香斋。

揭秘江湖法师“烧香显灵”的伎俩与“驱鬼斩妖”的各种骗术

揭秘江湖法师“烧香显灵”的伎俩与“驱鬼斩妖”的各种骗术

揭秘江湖法师“烧香显灵”的伎俩与“驱鬼斩妖”的各种骗术江湖法师属于“惊门”中人,而“惊门”中用“拖(骗人的手段)”又是最多的,在所有江湖行当中,江湖法师用“拖”的骗术之多,是位居首位的。

图片来自网络《明史》所记“田玉招鹤术”,王金的“五色龟”,都是他们玩弄的“拖”。

《抱朴子·黄白》提到的用药可做“云”、“雨”、“霜”、“雪”,实际上还是“拖”。

后汉“张楷”的“五里雾”,大概就是以“炉甘石”、“硫磺”等物制成的“拖”。

文章以“烧香”这件事儿为例,说说法师的几种“拖”法,分别是“香灰拳连不断法”、“香烟结成华盖法”、“聚香烟法”、“分香烟法”、“香烟闪现金光法”。

图片来自网络香灰拳连不断法先将“生姜”劈开,去泥捣成汁,“麝香”少许研细如泥,将二物混合放入“砂糖”内拌匀,再与“榆树皮面”混合,做成“线香”,晒干之后点燃,香燃烧完,香灰却可以做到连绵不断。

香烟结成华盖法制法为“生姜”劈开,去泥捣成汁,“麝香”少许研细如泥,将二物混合放入“砂糖”内拌匀,加“松树干”上的圆形“苔藓”,混合加入“榆树皮面”,制成“线香”,点燃后则香烟就会直上,而顶端呈圆形如“华盖”状。

图片来自网络聚香烟法将“丁香”、“酸枣仁”、加入“榆皮面”中,制成“线香”,点燃时香烟会直上三尺许,结聚成球,氤氲不散。

分香烟法等缸盆栽的“菱叶”长成时,用蜂蜜涂在它的叶子上,日久之后,自然会有小虫吃尽叶上的青翠叶肉,只留下网状的“叶茎”,将网状的叶茎晒干之后,研成粉末,制香之时,将其加入少许。

这种“香”燃烧时,香烟会直上盘结,还可以任意分化为“符篆”或“文字”状。

这个法子也有人称它“引烟成字术”。

图片来自网络香烟闪金光法将“红娘”晒干,与“梧桐果”同时研磨成粉末,又用“梧桐树根”烧为灰,三者调匀做成“香饼”,待其“阴干”之后,在香炉上焚烧之时,就会出现“金光满室”的奇幻效果。

此外,江湖法师常用的“拖”还有“咒水自沸术”这是法师先于袖子中藏一能吹气的“猪脬”,“咒”时,用手挤压“猪脬”,并将“猪脬”口对准水面,则水面就会起泡,如同沸腾。

江湖骗术详细解秘

江湖骗术详细解秘

江湖骗术详细解秘鬼妖占宅、求签问神、请神寻鬼、捉鬼杀鬼、镇鬼送神为一套完整的迷信骗钱方法。

鬼妖占宅详细揭密巫者至病家,一进大门,便仔细察看院落及室内室外,然后说:“你家中妖气甚浓,看来你的病是娇鬼作祟所致,为证明你家有妖,我一作法你便知”。

于是术者可做下面一种或数种法术:1.金针浮水:术者让病家端一盆水放于地,然后,术者绕水盆走八卦步,同时口中念念有词,并且让病者递与他一颗针(农家做线活之针),少顷,术者止步将针慢慢地放于水面上,针竟然浮而不沉。

术者便说;“看!你家水中有水鬼存在”。

(水碗摆上后,术土边绕步边手舞足蹈,弄得乌烟瘴气,这样水面上便浮起~层微尘;术者把针放在水上前,偷偷把头屑填满针孔,这样把针再轻轻地放在水面上,针便在浮尘和头屑的浮力下浮而不沉了。

) 2.燃帕不毁:术者从身上掏出一块手帕,然后折起四周,使中间凹下,在凹处注入水,水竟然不漏修,术者说:“看这水鬼道行不小,看我用火克它!”说着,术者把手帕放入酒中浸搓并稍拧一下,然后,用火柴点燃手帕一会儿后,火熄灭,而手帕竟完好无损,术者便说;“你家中不但有水鬼练到见缝不漏,而且你家中的火妖也修到了燃物不坏的境界,可见魔力不小!” (手帕事先处理过:用鸡蛋清调自矾末涂手帕上,再烘干,故注水不漏。

而燃帕不毁是因为燃烧时燃的是酒精,而水不会燃烧只能变成蒸汽,蒸汽带走大量的热,手帕温度达不到燃点,故燃而不毁.)3.线灰悬币:术者向病家索一铜币,然后从身上取下一根棉线,系在铜币上并使铜币悬空,接着用火柴点燃根线,而棉线燃后成灰线 , 铜币竟不落于地,术者便说:“你家金鬼可畏,竟然已修到腾空的境界了!”(此线为在盐卤中浸后又晒干的丝线,线燃后虽成灰烬,但由于化学作用有很强的凝聚力,故而不断。

)4.火柴相搏:术者让病家取过一盒火柴,从盒中取出两根火柴,然后左手手持盒,将其中一根放于盒上,右手拇、食指持另一火柴尾部,并将其放在中指指甲上慢慢滑动,且让火柴头*近并接触盒上的火柴头,当两根火柴头接触的瞬间,盒上火柴飞起,术者便说;看,你家的木精竟如此猖狂!(火柴在手指上滑动时,由于火柴与指甲间有一定的摩擦力故而火柴肉眼看上去虽是慢慢接近另一根火柴,但实际上却是间歇运动,故另一根火柴是被“阻涩”时所积聚的力爆发击飞的。

“扶乩”是怎么回事,这事看起来神秘,其实科学也能解释

“扶乩”是怎么回事,这事看起来神秘,其实科学也能解释

“扶乩”是怎么回事,这事看起来神秘,其实科学也能解释华福是一种古老的求神仪式,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据说源于南北朝时期南方人对子固神的信仰。

因为历史悠久,程序严谨,手法多变,自古以来,“扶乩”这种活动确实很能糊弄人,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纷纷说:某某村的某人可神了,能用扶乩可以请来“仙姑”,“神”会“显灵”,回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灵验无比。

明清以来的文学作品里,有很多有关扶乩的记载,比如古典名著《红楼梦》中就提及,笼翠庵的妙玉是个扶乩高手,可以占卜。

央视版《红楼梦》剧照,大观园里的扶乩高手:妙玉真有这么神吗?现在我们来谈谈“扶乩”背后的真相。

“扶乩”的时候,要用一支“乩笔”和一个用来写字的“沙盘”。

有的“乩笔”是用两根象筷子一样的木棒,钉成“丁”字形的木架,上面绑一根木笔。

有的“乩笔”是把木笔绑在箩圈或畚箕等用具上做成的。

“沙盘”也有用“米盘”的。

扶乩场景的雕塑“乩笔”往往由一个“扶乩”的人用两手的食指托住;或者有两个“扶乩”的人(童男童女,一般要蒙眼睛),各用一个手指在中间抬住木架或箩圈等,木笔的下端放在沙盘或米盘上。

“扶乩”的时候,还要烧香点烛,焚化符纸,祈求“神灵”下凡。

越祈求,“乩笔”动得越快。

不明底细的人,还以为真是“乩笔”自已在飞快地移动哩!。

施行仪式者趁机说,这是什么“神”、什么“仙姑”附在拿“乩笔”的人身上,借他们的手写的“天机”,能指点人们“趋吉避凶”。

简单的“扶乩”只用“乩笔”摆动几下来定吉凶。

也有用来猜年龄的,“乩笔”动一下就算是一岁。

比较复杂的“扶乩”能应人们的要求,在沙盘上用“乩笔”写诗或画画。

有的就让“乩笔”在写满字的纸上随意乱动,最后突然停在某一个字上。

这样连续来几次,每次都点上一个字,就可以凑成一句话或者一首诗,然后再解释意思。

扶乩仪式“扶乩”仪式看起来好象很神奇,其实全是套路。

按照唯物主义的观点,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或“仙姑”,当然也绝不会真有“神仙附体”这回事。

科学破解江湖“六大骗术”

科学破解江湖“六大骗术”

科学破解江湖“六大骗术”
科苑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7(000)001
【摘要】赤手空拳伸进滚滚油锅、白纸突现血印、清水无端爆炸、手指能够自燃……这些巫婆神汉用来欺骗大众的小把戏.不仪骗走了善良人的大把钱财,甚至还让许多人无辜搭上了性命。

这些江湖骗术究竟暗藏哪些猫嗽,我们将一一为您破解!
【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科苑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82.964
【相关文献】
1.江湖骗术揭秘 [J], 李南
2.江湖骗术 [J],
3.科学戳穿江湖骗术 [J],
4.催眠术是江湖骗术还是科学? [J], 刘广甡(编译)
5.江湖骗术揭秘 [J], 李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揭秘诡异莫测的“江湖法术”十种,空房弹琴、守宫砂、使鬼敲门等

揭秘诡异莫测的“江湖法术”十种,空房弹琴、守宫砂、使鬼敲门等

揭秘诡异莫测的“江湖法术”十种,空房弹琴、守宫砂、使鬼敲门等中国数千年以来,民间一直流传着许多有关“江湖术士”施展“神奇妙法”的故事,且大多是光怪陆离,诡异莫测,令人难以置信。

有些即使以今天的科技文明,也无法加以解释,但有幸亲眼目睹之下,又不得人不信,而且特别神秘诡异。

图片来自网络这些“江湖法术”,平心而论,不在于“法术”,而在于人的“用法”,用于正途就是善,即“歹法用于善”,用于恶途,即是“歹法用于邪”,那就是恶。

比如对于一个“赌鬼”,每日只晓得赌钱,输了就想“捞本”,结果本没捞成不说,连祖宗遗留的家产都赔进去,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如果用“法术”能使“赌鬼”戒赌,甚至认清赌博的危害,而重新做人,这就是起到了劝诫的作用,就是善,即“歹法用于正”。

图片来自网络倘若夫妻一方出现外遇,为了避免家门发生不幸,也可以利用这某种“法术”,使第三者的阴影远离,让家门和好如初,这也是善。

但是如果使用在有夫之妇,强行横刀夺爱,虽然使用“江湖法术”能够达到“横刀夺爱”的目的,但是迫使对方夫妇反目分手,这种情形如同敲诈,是诱骗“肥羊入甕”,同样的令人不齿,就是“恶”,即“歹法用于邪”。

图片来自网络“江湖法术”究竟是善是恶,是有益是无益,就要看使用者的“心术”,是正是邪了。

江湖法术大致分为“手法门”、“彩法门”、“搬运法门”、“药戏法门”以及“符咒法门”等。

这些“法术”,多半都是一些“障眼法”,正是:“江湖一点诀,讲破不值钱。

”只要不“说破”,就会使一代一代的人上当受骗。

下面我就向大家揭秘十种“江湖法术”。

图片来自网络“空房弹琴”将一把“古琴”置于空房之中,夜深人静之时,即可以听到琴声阵阵,终夜不绝。

其实,这只是“江湖术士”借以骗钱的小把戏。

将一张琴放置于空房之中,如果没有琴,则以“琵琶”代替也是可以的。

黄昏之后,暗中潜入房内,将一只小“龟”反面置于“琴弦”上,小龟欲翻身而不得,就会用它的爪子乱抓,这样就会拨动“琴弦”,而外人就会听到空房之中的阵阵琴音了。

中国古代10大骗术

中国古代10大骗术

中国古代10大骗术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留下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也有一些骗术流传至今。

这些骗术在古代被一些聪明的人利用,使得许多人上当受骗。

下面将介绍中国古代的10大骗术,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假冒神仙术假冒神仙术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骗术之一。

骗子通常会穿着华丽的道士服装,手持宝剑,声称自己是神仙,能够通天彻地,预知未来。

他们会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让人们把财物奉献给他们,以换取神仙的保佑或者解决问题。

这种骗术一度流行起来,许多人因为贪图神仙的保佑而被骗得血本无归。

2. 神秘宝藏术神秘宝藏术是一种让人们追寻宝藏的骗术。

骗子会编造一个神秘的故事,声称在某个地方埋藏了无数的黄金、宝石或古代文物。

他们会以极低的价格将这个“机会”卖给人们,让人们相信只要购买了他们的地图或者参与他们的计划,就能找到宝藏。

然而,这些宝藏往往只存在于他们的幻想中,人们最终只能换来失望和金钱的流失。

3. 神奇药物术神奇药物术是一种利用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来骗取财物的骗术。

骗子会声称自己有一种独特的药物,能够治愈各种疾病。

他们会编造一些看似真实的故事,让人们相信这种药物的神奇功效。

然而,这些药物往往只是普通的草药或者根本没有任何疗效,最终让人们的身体和财产都遭受损失。

4. 假冒贵族术假冒贵族术是一种通过冒充贵族身份来骗取他人财物的骗术。

骗子通常会伪造身份证明,冒充某个贵族的后裔或者名门望族的成员。

他们会以富有的形象和高贵的身份吸引人们的注意,并借此向人们借贷或者骗取财物。

这种骗术常常让人们误以为自己结交了名门贵族,最终导致财产的损失。

5. 非法律援助术非法律援助术是一种冒充律师或法律援助机构来骗取人们信任和财物的骗术。

骗子通常会声称自己是一名资深律师,拥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经验。

他们会向人们承诺帮助解决法律问题,但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

然而,这些骗子并没有任何法律知识,他们只是利用人们对法律的无知来骗取金钱。

6. 假冒名人术假冒名人术是一种通过冒充名人来骗取人们的信任和财物的骗术。

明清千奇百怪的骗术

明清千奇百怪的骗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明清千奇百怪的骗术
导语: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行骗行为,包罗万象。

行骗的一方,既有专靠行骗为生的专业骗子,也有偶起歹心的奸夫*、妖憎恶道、*乞儿、贪官污吏、船夫挑工、市民耕夫,贩夫走卒。

明清时期社会生活中的行骗行为,包罗万象。

行骗的一方,既有专靠行骗为生的专业骗子,也有偶起歹心的奸夫*、妖憎恶道、*乞儿、贪官污吏、船夫挑工、市民耕夫,贩夫走卒;防骗的一方(往往是受骗者),大多是明代学者李蛰所谓的“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党于市易,辛勤万状”的商人,既包括日进斗金、财大气粗的富商,也包括小本经营、朝不保夕的小商小贩,还有广大的受苦受难的普遍劳动群众
晚明有一个骗子,自称是宋朝诗人林和靖的第十世孙,跑到一位陈姓太史家去行骗,这位太史请他读林和靖的传记,读至“终身不娶,无子”时,此人顿时语塞。

陈太史大笑,口占一绝赠给了他,云:“和靖先生不娶妻,如何后代有孙儿。

想君虽是闲花草,未必孤山梅树枝。

”对行骗者是莫大的讽刺。

明末松江有位姓张的乡绅,平素好侠。

有个骗子投其所好,腰佩长剑,紧身衣妆,一副侠客模样,手里提着一个血淋淋的包袱,煞有介事地对张乡绅说:“你的大仇我已经报了,囊中就是你仇家的脑袋。

”张乡绅大喜过望,当即借给他十万缗。

于是,“侠客”走后。

张乡绅解囊一看,不过是一猪头而已,此人从此也就不见踪影了。

时人沈风峰闻而叹云:“自《易水》之歌止,而海内无侠士千年矣,即有亦鸡鸣狗盗之徒!”
另外,冯梦龙纂辑的《智囊全集》中也有不少篇章讲到了社会生活中的行骗术,如《啮耳讼师》一节,讲到浙中有个少年殴打他七十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光绪末年,民智未开,闽南沿海一带巫术盛行,尤其是起乩之术。

这起乩由来已久,起源于唐朝,是民间流传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乩。

在起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称为乩童。

道家佛家均承认此术,但是禁止个人私自修炼。

民间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关于乩童起乩的神秘故事,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也从家中老一辈的人那里听闻过一些关于乩童的传闻。

据说这乩童可通神明,知鬼怪,代表着仙家来到人间的使者,众多神明附在乩童身上,为信徒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作为一个现代人,我很难相信这个职业是真实的,难道他们真的像民间传闻那样有神明庇佑?可以知晓过去,预测未来?并且还会有金刚不坏之身?我带着这些疑惑翻阅各种书籍,没想到在我家的传家之作《杜骗新书》里面看见了一则关于「乩童大斗法」的故事,背后隐藏的却是一场诡谲的骗局。

有一年的正月十八,福建兴化府,也就是如今的福建莆田地区的海边,锣鼓喧天,十分热闹。

全城的百姓都围聚在海边看乩童的冲海仪式,这是一年一度的冲海大典中的高潮环节,由于当地百姓十分迷信,不论什么事情都要问问神、拜拜佛,而这乩童又能请来神明上身,因此,每年的冲海大典中,当地人都会请来一位武乩童,手持双斧,冲向海中,寓意同海妖斗争,驱赶邪祟,以保佑一方平安。

今年的冲海仪式由福安宫操办,冲海的乩童是福安宫长老齐正松的儿子——齐康。

这孩子十五六岁,和那天生就能和神明互通的乩童不一样,齐康是后天的乩童,自幼在他爹的指引下练灵,也是这孩子和神明有缘,没练多久就能和神明沟通,到后期主文的神明和主武的神明都能请来,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爹甚是欣慰,这次冲海也是齐康第一次参加。

这次起乩请来闹海的是哪吒三太子,只见齐康威风凛凛,如天神下凡:身着平绣龙虎裙八卦肚兜,左手持太子枪,右手拿一八瓣刺绣攒花球,脖戴乾坤圈,双手合十,念起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

左右脚分别走起太极八卦位,气势如虹、威势赫赫地向海中冲去。

周围的百姓纷纷喝彩,此刻岸上鞭炮齐鸣,几个同岁的年轻人也跟在齐康的身后,同他一起杀到水中,为他护法。

海中翻起的浪花让齐康的身影若隐若现,那太子枪挥舞出的水花在半空中炸开,乾坤圈在齐康手中来去自如,真正宛如天将神仙一般,在和海中的妖邪厮杀。

岸上众人都在为此举惊呼,齐正松在人群中悄悄为自己的儿子捏了一把汗,万一这次请神出了差错,儿子会受伤不说,福安宫的面子也挂不住啊。

浪潮退去,齐康完成仪式从海中走来,他抛了抛手中的攒花球,精神气十足的上了岸。

岸上的锣鼓敲得更响了,众人都在欢呼这次冲海庆典的成功,来年可一方平安,不会有海中妖邪来作祟了!正在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打远处来了一队人,那些人手持锣鼓,敲敲打打,有人高声喊道:「玉清真王巡查人间,恩溥乾元,仁敷浩劫,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声势浩大,众人的目光都被他们吸引过去。

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壮实男孩端坐在帝王宝座上,被人抬着,他上身穿着凸绣浮龙披风,头戴刺绣龙奉帽,神色严肃,脸上一点都看不到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活泼神情。

在他身后,跟着两个年纪较小的孩童,约莫七八岁的样子,一男一女,都是仙童模样装扮。

这一行人来到海边止住了步伐,那个壮实的男孩一个跳跃,落到沙滩上,抖落下披风,赤裸上身。

然后一言不发,手持砍刀直冲海面,一边冲竟然还一边拿着砍刀砍自己的后背!那可真是鲜血淋漓,一尺长的口子在背后乍现,看得人那叫一个心惊胆战,瞠目结舌!这男孩身后还跟着一个身穿长衫的道士,那人端着一个大碗,不断将碗中的东西含入口中然后喷向男孩的后背。

众人提鼻一闻,这不是烈酒吗?再看原本跟在后面的那两个仙童装扮的孩子,他们嘴里正咿咿呀呀念着咒语,一边念一边拿着铜针扎自己的手臂。

这伙人到底是什么来路?竟然如此神奇,敢拿自己的肉身搏刀枪,这一番操作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齐康见状,张嘴便向对方喊道:「肽!我乃哪吒三太子,何方妖物敢扮玉清真王,来打扰冲海大典?」那壮实的男孩已从海中回到岸上,听完此番话,怒目圆瞪,双臂张开,在空中抡出一个乾坤圈,随后双手回放至胸前,运气凝神。

他身后的两位仙童立马撑开一个八卦伞,为他护法。

两方随即展开了一轮斗法,齐康拇指一屈四指紧握,随即隔空打出一个金刚拳,对方稳如泰山,丝毫不为所动。

见此情形,齐康有些着急,向他爹那边看了眼,只见齐正松悄悄比了个手势,齐康会意,说道:「玉清真王玉相如天,我等小仙暂先退下。

」便匆匆结束了斗法。

这时,之前负责喷酒的那位道士说道:「此地近来浩劫频发,罪魂众多,玉清真王来此地镇守,保此地太平,无量众苦,凡有什么灾难疾病均可来寿康宫求解。

」说罢,这一行人就抬着那帝王座上的「玉清真王」往城南的方向走去。

围观百姓们方才明白,纷纷议论,原来那孩子也是一个乩童啊,是什么玉清真王上身的。

本地又多了个神仙哇,为图一热闹,便纷纷跟随前往,想看看这寿康宫是个什么来头。

原来这寿康宫本是城南的一个破旧的道观,不知什么时候竟做了翻新,门前的牌匾上赫然写着「寿康宫」三个大金字。

之前那位玉清真王附身的乩童换了身装扮,穿着一身金色八卦褂,额头系一黑色头带,端坐在寿康宫大殿的桌前。

他的身旁站着一个穿着道袍的桌头,喊着「真王下凡,念世间一切众生三灾八难,凡事皆可来问。

」这个桌头就是寿康宫的长老鸿喜,说起桌头这一行当,那可是专门伴在乩童左右的人,在乩童被神明附身之时,专门为信徒解读神明的种种行为和话语,好的桌头要通命理,知乾坤,才能准确地将神明的意思传达给信徒。

一位阿嬷当即来问事儿,说自己最近头痛欲裂,夜不能寐。

那乩童听完,目视阿嬷,然后双眼上翻,时不时抽搐,一边抽搐一边用两只手拍打着自己的双腿,接着整个人从座位上跳起来又坐下,跳起来又坐下,弄出了十分大的动静,好一会儿之后才又平静下来,嘴中发出了类似于干呕时的声音。

鸿喜见状问那阿嬷道:「夜里可有梦魇?」阿嬷回答说有。

随后那乩童的喉咙里又发出「呃呃呃」的声音,桌头又说:「你这是小鬼附身要来索命。

」随即他示意一旁的人递来一碗水给那乩童,乩童对着阿嬷额头处用手指在水面弹了一弹,嘴里念着不知其解的咒语。

那阿嬷双眼紧闭,不一会儿便睁开眼说:「谢谢救苦救难的玉清真王,真灵啊,我的头一点都不痛了。

」围观的百姓们啧啧称奇,说这真王果然灵验,看来此地日后不光有哪吒三太子镇守,这玉清真王也现身来保佑了。

另一边,福安宫内,齐康垂头丧气,十分自责。

齐正松从海边回来一句话都没有说,此时坐在太师椅上闭目思索,过了许久开口问道:「儿啊,方才斗法,你可有从对方身上感知到什么?」齐康说:「方才过招,我结了金刚圈印打在对方身上,可他们竟然没有反应,说明不是邪祟上身。

可他们那群人怎么可能请来玉清真王?那可是多少人想请都请不来的神明。

爹,你说他们是假装的吗?」齐正松叹了口气道:「这些人背后肯定有猫腻。

你先去歇着吧,这事儿爹来想办法。

」将儿子打发走之后,齐正松陷入了沉思。

对方搞这么大阵仗明显是来抢饭碗的,他们的来路是?乩童这个职业并不是谁都能做的,乩童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培养的。

天生的乩童本就和神明有缘,他们打一出生就自带修为,能够开天眼、见鬼神,因此被神明选中。

后天的乩童则需靠自己去修炼或者靠前人指道,但这种修炼方式很容易出岔子,轻则神明上不了身,重则走火入魔。

齐正松就是天生的乩童,他五岁那年,一日夜里,突然全身抽搐,像得了癫痫一般,一边抽搐还嘴里还一边念念叨叨,开始胡言乱语。

家人都吓呆了,准备为他请来医生,没想到他自己忽的坐起身跑去了福安宫,嚷嚷着要见宫中长老。

齐正松说自己是玉皇大帝,长老问了些仙家之事,没想到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于是长老便告诉他的父母,「这孩子有仙缘,被神明选中,真是前辈子修来的福分啊!」就这样,齐正松留在了福安宫,成为了这里的坐阵乩童。

齐康是齐正松收养的孩子,自幼跟着他学习一些仙家之术,这孩子也是聪明伶俐,在齐正松的指点下,经过了训乩、闭关等阶段,虽然在请神的过程中有好几次都被一些邪魔恶灵冒充顶替,差点走火入魔,但好在齐正松的道行还比较高,帮助儿子都过了重重难关,最终有一次请来了哪吒三太子。

等到齐康能够独当一面的时候,齐正松就退下来做了桌头,一来帮忙鉴别上身的神仙是真是假,二来解释乩童被神明附身的时候所说的那些话。

齐正松深知培养一个真正的乩童十分不容易,而先天的乩童更是难寻,这些年他也找来过一些有些天分的孩子,想对他们进行培养,可是都失败了。

那寿康宫竟能一下出来三个乩童,大的那个乩童竟然还能请来玉清真王,这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眼看那新建的寿康宫的香火越来越好,自从上次那玉清真王现世之后,大家都跑去问事儿,而福安宫除了那几个老香客还会前来,其他时候基本无人问津。

齐正松有些着急,下个月就是游神庆典了,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的乡绅都会来请他操办这件事,今年日子临近,却没人来个消息,莫不是让那寿康宫抢去了风头?思来想去,齐正松觉得福安宫的地位不保,必须下手去会会对方了。

第二日,齐正松就派了个宫里的小弟子,装作一般香客的模样前去寿康宫问事,没想到那寿康宫的道士一见便将他的身份戳破,警告他们要自重。

既然暗地里的打探不行那就来明面的硬招,齐正松即刻让儿子亲自去寿康宫,当着众人的面下了战帖,下个月的游神庆典的前十天,要和寿康宫当众斗法,一较高下!战帖送出当日,消息传开,震惊全城,这几乎是公开挑衅要来场生死决斗了!兴化府的百姓自古以来只见过乩童做法,可从未见过乩童斗法啊!这等开眼的事儿,甚至让一些市井之徒在坊间做起来押注猜赌的事儿,城中的百姓纷纷等着看热闹,看看到底谁能更胜一筹。

兴化府有条南北向的大街,名叫大石街。

这天下午,整条街看起来像往常一样,有贩夫走卒当街叫卖的,有在街头杂耍的,好不热闹。

街边的一角,出现了一老一小两个乞丐,衣衫褴褛,当街乞讨。

路过的好心人时不时丢下几枚铜钱。

突然那老乞丐倒地,哎哟哎哟的叫唤着,原来是犯了心绞痛,路人纷纷围观。

那小乞丐是老乞丐的孙子,当下吓得哇哇哭,「求求大家帮帮我们吧!我爷爷这是老毛病犯了,心绞痛!我们爷孙俩逃难至此,沿街乞讨的钱财全用来买药了,现在药也买不起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哇。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出了主意,既然用药也无法医治的病,不如去请乩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邪祟附了身。

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去福安宫,有人说那新建的寿康宫里的乩童更神。

正好此地离寿康宫不远,小孙子搀着爷爷就来到了寿康宫门口。

那寿康宫的道童见是两个乞丐,正准备打发走,转眼一看,两人后面还跟着许多人。

那小乞丐跪着哭求,「求求神仙行行好,救救我爷爷吧!」其他人在旁边也纷纷附和,道童正为难之时,寿康宫的长老鸿喜出来了,他听闻此事后,便将这爷孙俩请了进来,找来了本宫的当家乩童。

当着众人的面,乩童再次起乩,请来了玉清真王大师。

鸿喜还是在一旁当桌头,听完乩童嘴中啊啊咿咿的话语,鸿喜说:「这是沾上了什么来历不明的小妖,玉清真王见你们可怜,免费赐予你们仙药,将符咒烧化的灰冲在水中,伴药服用即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