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提醒:警惕校园几种经典骗术

合集下载

校园常见诈骗手法

校园常见诈骗手法

校园常见诈骗手法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在校学生阅历浅、安全防范意识差等弱点,潜入校园诈骗钱财,造成学生财产损失。

保卫处收集整理了部份案例及有关防诈骗的知识,供大家学习,并引以为戒,提高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法一、假冒身份行骗。

2012 年2 月的一天,一个自称刘某的学生摸样的人,来到学校某教室,指着一个空座位(空位置上有笔记本电脑)问其他同学“她人呢”,其他同学以为刘某为同校同学,就说她出去了。

刘某就做到了座位上,拿出一支笔写字。

一会,刘某拿着自己的手机,以手机没电为由向其他同学借手机打电话。

刘某打完电话后把手机归还给其他同学,然后继续坐到空座位上写字。

通过一系列的交流和行动,刘某博取了其他同学的信任。

十几分钟后,刘某趁人不注意,拿起桌上的笔记本电脑走了。

二、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

某高校一同学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短信息:恭喜你的手机号中奖,奖品为一台价值二万元的笔记本电脑,请你于某年某月某日之前来我公司领取或电话联系。

该学生信以为真,就按照短信息上内容办理,结果钱“物”两空,被对方骗走8000 元现金。

三、以高回报为诱饵行骗。

不法份子常常以假冒伪劣的洗发水、文具、化妆品、运动鞋、笔记本电脑等向学生推销、销售骗取学生财物。

2011年11 月14 日,一名自称是某笔业有限公司工作的刘某进入某高校学生公寓楼推销学生用笔记本和笔,并宣称其公司招聘校园代理,利润丰厚。

以与市场较大的差价(并赠送一批笔记本)与学生达成销售协议。

学生交付订货金额3000 元,在宿舍打开包装箱查看时,发现所有的笔均没有笔芯,才发现上当受骗,作案人已早无踪影。

四、伪造事实诈骗。

2012年8月27 日,某高校学生陈某接到一个电话,称她的手机与别人的手机串号了,需关机 3 小时,陈随即关机,当天上午10:40,陈某开机后便接到母亲的电话,告诉其一自称系主任的人给家里来电话称陈某因车祸住院抢救急需9 万元,陈某的母亲当时给孩子打电话不通,即按其提供的银行帐号汇出9 万元。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

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班会主题:防止校园欺诈,警惕网络骗局校园欺诈是指在校园内发生的各类欺诈活动,涉及学生、教师和其他校园成员。

尽管学校通常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环境,但骗术和网络骗局的不断发展给校园的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校园欺诈和网络骗局,并提供预防和应对这些问题的建议。

一、校园欺诈的常见形式1. 诈骗电话通过电话向学生或教师发送虚假信息,骗取他们的个人信息或财务信息。

这些电话通常声称来自银行、公安局、学校等机构,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等私人信息。

学生和教职工要小心对待此类电话,并切勿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2. 虚假奖励一些骗子会利用学生对奖励的渴望,通过虚假活动或奖品来骗取个人信息。

这些奖励可能包括免费试用品、赠品或虚假的学术机会。

学生要对不明来源的奖励保持警惕,及时向老师或辅导员咨询核实。

3. 购物欺诈校园里的购物欺诈主要发生在二手物品交易或闲置物品售卖平台上。

一些骗子以低价引诱学生购买物品,但最终却不履行交易或提供次品。

学生在进行交易时,应注意卖家的信誉和商品的真实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二、网络骗局的常见形式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的各类骗局,包括虚假在线销售、假投资理财、假慈善机构等。

学生要提高警惕,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识别可疑的网站,并避免随意点击或泄露个人信息。

2. 虚假招聘一些骗子会以虚假的兼职、实习或招聘广告来吸引学生,然后骗取个人信息或非法获取财务利益。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注重求职渠道的可信度,与学校或正规招聘机构进行核实,避免陷入求职陷阱。

3. 网络游戏欺诈一些网络游戏中会出现虚假的充值优惠、游戏内道具交易等骗局。

学生要提高对游戏中的诈骗行为的警觉,勿轻信诱人的优惠活动,避免将个人财务信息泄露给陌生人。

三、预防和应对1. 加强教育宣传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和教职工的教育宣传,提高他们对校园欺诈和网络骗局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组织相关讲座、培训等活动,向大家传授应对欺诈的知识和技巧。

关于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

关于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

关于防诈骗安全教育知识诈骗者常用骗术篇一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等与人交往,骗取财物后迅速离开。

且诈骗地点,居住地点不固定。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

诈骗分子利用新生入学,学生人地生疏、毕业生择业心切等心理,以帮学生找熟人、拉关系为学生办事为由行骗。

3、招聘为名,设置圈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家住农村、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等条件。

抓住学生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心理,以招聘推销员、服务员等为诱饵,虚设中介机构收取费用,骗人财物。

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购买商品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

到宿舍或私定的场所销售伪劣商品,骗取钱财。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

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学生担任家教之机。

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

6、精心策划,网上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上网时机,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之后打印成文找你恐吓:拿钱了事,不然就交__地处理进行威胁,诈骗财物。

大家容易受骗的原因篇二俗话说: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高攀门弟的心理。

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

2、利令智昏的心理。

有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

3、封建迷信的心理。

轻信神、鬼、命运。

不相信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相信对方。

4、崇洋媚外的心理。

贪图享受,追求国外生活,上当受骗。

如何预防防骗篇三1、识破身份伪装。

诈骗分子常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国外代理商、__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

有时用托称来人是__乘__高级车等。

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草率相信,要仔细观察,从言谈话语中找出破绽,辨别真伪。

2、识破手法变化。

诈骗分子常常变换手法,如改变姓名、年龄、身份、住址等。

校园安全防范诈骗ppt课件

校园安全防范诈骗ppt课件

注意哦
• 2、淘宝刷单:最常见的骗局,要你入会交 钱,缴纳88-260的费用不等,这是一种传 销模式,实际并没有多少刷单的工作,目 的是你交完钱骗你再去找下线,你的心里 会想,我被骗了88元,一定赚回来,无形 中成了传销的一员,去骗下线进来交会费, 你得提成。不要相信。
• 3、50元开银行卡骗局:去开普通借记卡50元一 张,这是一个层层骗局,开完卡领钱时需要压你 身份证复印件,下线50元买的普卡,转手200元 卖给上线,最终卖到广西1000元一张,他们告诉 你是刷淘宝信誉用,太天真了,他们的上线用你 的卡是去做诈骗犯罪,有人说开完卡拿走钱我再 注销,别太天真,他们拿着你的身份证复印件会 开大额信用卡透支,最后都会由你自己来还钱。 有些穷学生开了卡最后欠银行几十万,老家把房 子都卖掉了才还上银行,要不然就得坐牢。
有时你认为的遥远, 其实就在你的身边, 悄然发生……
你看!
• 网络安全大家必须得到注意,昨天我们专业发生一起,因 淘宝退款失败被诈骗4100元,我们系已经发生4起,诈骗 总金额合计27000余元!!目前发现网络诈骗分为以下几 种:网络兼职诈骗、充值会员诈骗和网购退款诈骗。凡事 接到陌生电话或者信息,让大家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持 卡人、银行卡密码、身份证等)必须经过思政素质教师或 父母核实,方可填写,校内的电话都是0591-2756开头; 如接到陌生电话说辅导员向大家借钱的消息,让你们打到 某张银行卡的,大家也绝对不可以相信。请大家必须提高 警惕,绝对不可以发生类似事件,望周知!!!
会说45天发货之类的 。 这种很容易导致贪 便宜的人去购买。 实际上这种都是骗取用
户个人信息的, 你的地址电话都被盗走
了 。 几毛钱一个倒卖出去, 也根本不会给
你发货。过不了几天店铺都会消失。不贪 心就不会轻易上当~大家注意!

谨防诈骗安全提示

谨防诈骗安全提示

谨防诈骗安全提示
广大师生员工:
近期北京市诈骗案件高发,为防止我校师生员工遭受经济损失,保卫处特提示大家注意以下常出现的几种诈骗的方式:
一、欠费类诈骗
L电话、银行卡、医保卡、社保卡等欠费时,若接到催款汇款电话请勿轻信,而直接找相关负责单位核实;
2、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不提供安全账户,更不会索要密码要求转账;
3、接到欠费电话或短信时,可立即拨打IlO或派出所电话咨询或举报。

二、网上购物诈骗
L对过分低价的商品信息要警惕,尽量采取"货到付款〃;
2、不点击不明网址链接,网上购物使用安全支付工具;
3、不购买不正当商品(如:考试题、答案、学历证书、窃听器等);
4、坚决不提前支付所谓的“保证金、风险金、税费”等。

三、订购火车票、机票诈骗
1、400、800开头的电话号码不代表任何官方性质,不要盲目相信;
2、不轻信网上订票信息,要坚持当面交票付款,切勿转账汇款;
3、遇到退票、改签机票时,可拨打114查询航空公司客服电话,向航空公司了解退票及改签有关规定和步骤;
4、除特定情况(如天气原因航班取消)外,机票不会全额退款,请大
四、冒充熟人诈骗
L遇家人或朋友在网上提出借钱要求,不可轻易相信,一定要与对方取得实际联系再定。

2、突然接到〃朋友"打来电话要求寄钱救急,不可轻易相信,要多方求证"朋友”的真实性,谨防上当!
凡是接到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短信或电话、请您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汇款,并立即拨打HO报警,以防受骗。

保卫处。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

大学校园常见的诈骗手段、方法及防范建议1、虚假承诺中介陷阱:有些学生家庭环境可能不太好,希望通过打工缓解家庭困难,有个别家教中心会以几十元中介费的要求承诺提供家教机会,但可能你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这是常见的骗人方法。

防范措施:新生入学应先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不要盲目寻找各类兼职工作。

2、热情帮忙借机行窃:骗子“欺负”新生人生地不熟,在车站、学校门口冒充新生接待员,“热情”地帮忙看管皮箱等物品,再“调虎离山”,借机偷走行李。

防范措施: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时应保持警惕,物品不要轻易离身,以免被骗。

3、推销假冒伪劣产品:到寝室推销是新生经常遇到的骗局。

骗子所推销物品多与新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文具、手机、电脑之类。

此类推销的产品多为假冒伪劣产品,一旦售出很难再联系上推销者,更不会有相应的售后保障。

防范措施:对陌生推销者的花言巧语不要轻信,买东西时最好到学校内外的正规超市购买。

4、诈骗电话:通常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

有的接到的电话内容类似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等理由,骗取银行卡密码。

还有的打电话自称是教育部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卡号、密码。

防范措施: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5、冒充老乡趁机盗窃:刚入学时,新生相互不认识,骗子正是利用这一点,装扮成新生或者老乡和学生套近乎,骗取他们的信任,并趁机盗走学生财物。

防范措施:对陌生人要确认其身份,另外,宿舍记得及时上锁。

6、冒充老师骗钱财:新生报到后,在宿舍寝室休息,有人进来说:“你们是今年的新生吧,我是某某老师,这是某某卡请把费用交一下。

”既然“老师”来了,就赶快交钱吧,付了钱拿了卡,这个“老师”是谁,没人认识。

最后才发现被骗了。

防范措施:骗子往往就利用这个机会实施诈骗,所以要记住,在正式上课之前,你只认一个人,就是辅导员。

7、“孩子”要钱:“爸妈:我的钱卡丢失,速汇学费和生活费到我同学的银行卡上……”由于子女到外地读书,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家长会收到这类短信,如果一旦与子女联系不上,比如关机、手机没电等情况,可能就会稀里糊涂上当。

校园常见电信诈骗主要手段及防范对策

校园常见电信诈骗主要手段及防范对策

校园常见电信诈骗主要手段及防范对策一、校园常见诈骗手段1.中奖信息诈骗不法人员给机主发送中奖信息,告诉机主在某公司主办的手机号码或其它抽奖活动中重了大奖,中得巨额奖金,或者说某电视节目栏目组发短信告诉中奖,一旦机主拨打电话过去,犯罪分子就会以要先交中介费、交纳奖金锐、保证金和交纳违约金等手段骗机主往指定账号汇款。

2.网上兼职刷信誉诈骗不法人员在网上或QQ群发布兼职刷信誉信息,利用丰厚报酬作诱饵,加上之后让提供个人支付宝账号,随后发一商城链接告诉兼职人员需先拍下商品,之后会将本金和个人酬劳一块返还给兼职人员,当兼职人员拍下后,对方会以各种理由让兼职者重拍,以此类推,最大限度的诈骗兼职人员的钱财。

3.贩卖伪造证件、谎称资格证包过、各种考试答案等诈骗不法人员在网上或张贴广告,声称可以办理各种证件,或谎称各种资格证报过,考试答案等,以价格低廉为诱饵,骗取学生钱财。

4.伪装亲友诈骗不法人员给机主发短信或打电话,以熟悉的亲友相称骗取机主信任之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机主向其汇款。

还会以求助短息进行发送,机主收到短信后信以为真,犯罪分子便谎称车祸、被绑架、被公安机关抓获、手机急需充值等各种借口,从而实施诈骗。

5.高薪招聘诈骗不法人员给机主发类似“××饭店招专职员工性格不限,体健貌端,年龄在18岁至25岁,月薪过万元”的招聘短信。

若有急于找工作的人打电话咨询时,犯罪分子常以预收服装费、面试费、保证金等名义要求其往某账号打入一定款项,随后“人间蒸发”。

还有人会要求受害人到指定酒店面试,受害人到达指定酒店后,作案分子并不露面,会在电话中声称受害人已通过面试,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服装等费用。

6.网上购物、钓鱼网站诈骗不法人员在你网上购物时在旺旺消息里声称卖家客服,并称你购物支付时网页出现问题要求重新支付(比如网页卡了、没有支付到位等),或直接给你发重新支付链接,让你重新连接,让你发你的验证码等,从而窃取你网银信息骗取钱财。

反诈知识进校园宣传材料

反诈知识进校园宣传材料

反诈知识进校园宣传材料一、反诈知识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快速发展,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广大师生对诈骗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我们特地编写了这份反诈知识进校园宣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诈骗。

二、常见诈骗手段及防范方法1.短信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银行、运营商等官方短信,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点击链接或回复验证码,从而盗取个人信息或财产。

防范方法: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回复不明短信,及时核实官方信息。

2.电话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拨打电话,冒充公检法、银行、快递等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核实身份后再做决定。

3.网络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网络购物等途径,以低价、中奖等理由吸引受害人,诱导其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不轻信低价、中奖等信息,选择正规平台购物。

三、网络诈骗及防范措施1.虚假网站诈骗:不法分子通过搭建虚假网站,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不轻易相信陌生网站的信息,核实官方网站后再做决定。

2.网络钓鱼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伪造官方邮件、链接等手段,诱骗受害人点击链接或下载病毒,从而盗取个人信息或财产。

防范方法:谨慎对待官方邮件、链接等信息,不轻易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或下载不明文件。

3.社交平台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虚假信息,以低价、中奖等理由吸引受害人,诱导其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谨慎对待陌生人的好友请求,不轻信低价、中奖等信息,选择正规平台购物。

同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避免在社交平台泄露过多个人信息。

四、电信诈骗及防范措施1.冒充公检法诈骗:不法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以调查案件为由要求受害人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

防范方法:不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核实身份后再做决定。

同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可疑电话和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校园几种经典骗术
近年来,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生数起诈骗案,骗子的作案手法较以前有所新的变化。

时值年终岁末,学校保卫处特别提醒师生员工避免上当受骗。

一、诈骗案件的发案原因
1、贪图占小便宜心理。

2、缺乏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刑事证据收集难度较大,由于诈骗案的发案时间、地点随意性、流动性大,无固定场所,受骗者一般都是事后醒悟,骗子早已逃之夭夭,且骗子的反侦查意识较强,作案手法不断变化。

二、骗子的十种惯用伎俩
1、卖二手电脑(主要是手提式电脑),偷改程序,内存、硬盘与实际价值不符。

2、冒充警察、医生等,骗得学生手机号码和其家长电话号码后,命学生关机几小时,趁机与学生家长联系,诈称学生受重伤或出车祸急需用钱,迫使家长将钱打到骗子的帐上,后骗子关机,逃之夭夭。

3、冒充学校老师、辅导员强迫学生购买劣质复读机、随身听等产品。

4、冒充学生借打手机、钱财,趁人不备,逃之夭夭。

5、借储蓄卡转帐调包法。

6、故意丢钱包作诱饵引人上勾,骗取、抢夺钱财。

7、手机短信中奖法。

8、招聘报名法。

9、贩卖假手机,开机后电量显示不足。

10、趁家中年青人上班之机,串入家属区向老人推销劣质产品骗钱,劫财。

三、防范注意事项
1、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长黄金”,切勿生贪财之念。

2、遇陌生人搭讪要特别提高警惕。

3、不要随便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手机号码)、家庭成员的住址、电话号码告诉不认识的陌生人。

4、在公共场所如车站、码头、机场等处打电话时,注意防范身边是否有人偷听。

5、不要随便将手机、银行储蓄卡等借给不认识的陌生人使用。

6、到自动提款机取钱时,不能让第二者在场看到你所输入的密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