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解决橡皮筋小车动力不足的问题, 可用()的方法。
A.车轴涂抹润滑油减少摩擦力B.增加橡皮筋缠绕的圈数 C.增加橡皮筋的数量 D.在轮子上增加花纹2.下面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B.摩擦力是有害的C.摩擦力是有益的3.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能量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运动的保龄球具有能量, 所以能够击倒前方的球瓶B.相同质量的物体, 运动速度越快能量越大C.不同的物体运动速度相同时, 质量越小能量越大D.超速行驶的汽车一旦发生事故, 危害非常大4.鞋底的花纹是为了增大()。
A.拉力B.反冲力C.摩擦力D.重力5.在“用气球驱动小车”的实验中, 气球的气嘴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关系是()。
A.无论气球的气嘴是什么方向, 小车都能向前运动B.气球的气嘴向前, 小车会向前运动C.气球的气嘴向后, 小车会向前运动6.下面描述中的力, 属于摩擦力的是()。
A.弹簧被拉长时产生的力B.将吹足气的气球的气嘴放开后产生的力C.停止骑车后, 使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力二.填空题(共6题, 共24分)1.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表示。
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或气球越大,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3.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的一种工具, 单位是()。
4.设计制作的一般流程是明确问题、()、实施方案和()。
5.气球越大, 小车行驶得越();气球越小, 小车行驶得越近。
6.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的单位, 简称“牛”。
, 用符号()来表示。
三.判断题(共8题, 共16分)1.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所以是有害的。
()2.小车从静止到运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
()3.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
()4.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有利, 有时有害。
()5.把小车轮胎设计得窄一些, 可以减小摩擦, 让小车启动更快。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我学到的科学知识(每空1分,共21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高)。
2、声音在(液体、气体、固体)中都能传播,护顶份竿莓放逢虱抚僵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
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
它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6、我们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水声是(水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锣声是(锣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琴声)、(读书声)、(鸟叫声)等。
(答案不唯一)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每题1分,共4分)(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3)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4)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
(×)2、选择(每空1分,共5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C)。
A音量B音调C高D强(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 B水 C钢铁3、简答(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1)、小球会振动。
(2)、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3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分一、填空题【22分】1、苹果从树上落下来,抛起的物体落回地面都是因为受到()的作用。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3、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橡皮筋小车行驶的速度越(),行驶的距离越()。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称。
5、使用弹簧测力计读数时,我们的视线要与弹簧测力计的指针()。
6、运动的物体会到一种()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7、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体重,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物体轻,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8、自行车上使用滚动轴承是为了()摩擦力。
【填“增大”或“减小”】9、运动的物体、食物、燃料里都具有()。
二、判断题。
【10分】1、在“研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垫圈数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的速度越大。
()2、任意大小的力都可以把小车拉动。
()3、用拖布拖地时,它们之间的接触面上有摩擦力。
()4、我们应该尽量减小汽车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5、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减小摩擦力。
()6、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7、拉弓射箭是利用了物体的反冲力。
()8、磁悬浮列车、运动鞋底的花纹、汽车的防滑链都是增大了摩擦力。
()9、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直接拿来就可以用了。
()10、设计制作小车时,要先进行设计,再按照设计图制作和测试。
()三、选择题。
【18分】1、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伽利略C.珍妮古道尔2、古埃及人修建金字塔搬运重物时,在重物下面安放滚木是为了( )。
A.增大摩擦力B.减小重力C.减小摩擦力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B.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测量力C.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4、拨河时我们需要()。
A.增大摩擦力B. 减小摩擦力C. 保持摩擦力不变5、人们在机器的齿轮中加入润滑油,主要是为了()。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课《运动与摩擦力》习题

教科版四上第三单元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习题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___________,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___________的力,这种力叫___________。
2.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来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3.气垫船是利用___________实现悬浮的,磁悬浮列车是利用___________实现悬浮的。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滚动摩擦力。
5.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利的,有时是有害的。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___________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___________它。
二、判断题。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无关。
()2.“轮子”改进了物体的运动方式,体现出技术的改进对人类生产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
()3.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需进行对比实验。
()4.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间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5.一个很重的箱子,我们推不动它,但是在箱底加两根滚木之后就能很轻松地推动了。
( )6.同一个物体在同一平面上运动,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 )7.滚珠轴承转动灵活是因为它把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
( )8.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
( )9.物体在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比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
( )10.飞机飞行时不存在任何摩擦力。
( )11.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汽车就开不动了。
( )三、选择题。
1.在()上水平拉动同样大的木块最省力。
A.玻璃B.木板C.毛巾2.自行车的轴承是利用()来减小摩擦力的。
A.减轻自身质量B.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C.变滑动为滚动3.下列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
A.拧罐头时垫毛巾B.给轮子的轴承加点油C.毛巾4.下面几个同学搬运质量相同的重物时,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 )。
苏教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1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
2.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力是一种()。
3.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是使接触面变()。
4.鲸和海豚的身体形状可以()海水的阻力。
5.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和()。
6.要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必须要有( )的作用。
7.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托举的力,这种力叫作()。
8.“曹冲称象”的故事利用的是()的原理。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2分)1.在“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实验中增加钩码的个数,小车的运动速度会( )。
A变慢B变快 C.无法判断2.下面对力的作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速度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C力可以增加物体的质量3.铁制小车经过磁铁旁,运动路线发生了变化,说明( )。
A.磁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为防止在卫生间滑倒,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穿鞋底光滑的拖鞋B卫生间地面铺有凹凸花纹的地砖C穿鞋底有凹凸花纹的拖鞋5.飞机、火箭的主体形状与( )相似。
A.虎鲸B虾C螃蟹6.改变物体的( ),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A.自身的质量B.体积C颜色7.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 )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B小于C等于8.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还能装载货物,这是因为改变了铁的( )。
A.质量和体积B体积和形状C排水量19.下列工具中,能测量力的大小的是( )。
A.天平B弹簧测力计 C.量筒10.力的单位用字母( )表示.A.NB.WC.S11.下列体育运动与弹力无关的是()A.打排球B打羽毛球C举重三、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1.拉力的大小与小车前进的快慢无关。
()2.在箱子同一侧拉动箱子和推动箱子,箱子运动的方向是一样的。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复习检测题(含解析)

教科版四上《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2分)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B.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C.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时最省力。
A. 玻璃B. 木板C. 毛巾3.选择题。
(1)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2)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慢B.变快C.无法判断(3)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车身B.缆绳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4)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B.小车的体积较小C.斜坡的坡度较小(5)( )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6)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用更大的力C.不用力(7)下面是小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数据记录表。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没有关系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C.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4.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
A. 火箭B. 火车C. 汽车5.下面选项中,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B. 旱冰鞋上的小轮C. 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6.下面的物体中,不具有弹力的是( )。
A. 弹簧B. 压缩的弹簧C. 拉长的弹簧7.气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没有规则可循,这主要是因为( )A. 气球太轻B. 气球里的气体太少C. 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8.喷气式飞机是靠( )运动的。
A. 反冲力B. 重力C. 弹力9.弹力产生时,橡皮筋的( )改变了。
A. 材质B. 形状C. 质量10.下列动物的结构中,可以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泥鳅体表的黏液B. 斑马身上的条纹C. 蛇身上的粗糙鳞片二、填空题(共8题;共33分)11.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________。
新大象版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大象版)测试卷(要求:密封线内不允许答题;黑色水笔书写,卷面整洁)一、我会选(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括号中,20分) 1.试管里的水在受热后,试管口的气球会( )。
A.瘪下去 B.没有变化 C.鼓起来2.下列现象是由于液体的冷胀原理产生的是( )。
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 C.河水淹没土地3.一般情况下,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温会( )。
A.稍微降低点B.保持100℃不变 C.继续升高4.夏天,人们发现各种饮料内的液体都没有装满,这是为了( )。
A.减少成本B.美观 C.让液体受热时有膨胀的空间5.冬天的晚上,小明把一个塞着橡皮的空瓶放在院子里,第二天早上橡皮塞却拔不下来,原因是( )。
A.瓶子里的空气漏掉了 B.橡皮塞膨胀了 C.瓶中的空气受冷收缩了6.水沸腾后,如果熄灭酒精灯,那么会出现的现象是( )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B.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C.白烟不见了学校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密………………………………封……………………………………线………………………………7.杯子里的水时间久了会慢慢地变少,这些变少的水()。
A.渗透在杯子外面了B.被太阳光吸收了C.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8.衣服上的水蒸发的快慢与()有关①温度②衣服颜色③衣服大小④通风大小⑤是否加热A.①④⑤B.①②④C.②③9.把冷、热两块玻璃片,同时分别盖在盛有温水的烧杯上,玻璃片上有水滴生成的是()。
A.热玻璃片B.冷玻璃片C.都有10.夏天吃冰棍,冰根周围会出现“白气”,这些“白气”是()A.冰棍发出的水蒸气B.冰棍的寒气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珠二、我会填。
(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30分)1.一般物体受热时体积会______,遇冷时体积会______,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冀人版小学科学新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电 测试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18 分)1 电是人类宝贵的能源我们要()用电。
2.想要小灯泡(),必须让灯泡处于闭合回路中。
(选填“发光”或“不发光”)3.生活中,不管是发电厂输送的电还是生活用电的电压都远远()人体的安全电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4.我们利用()将电输送到人们需要用电的地方,又利用()阻止电被传导到不需要用电的地方。
5.在一个电路中,起控制电路通断的是()(选填“导线”或“开关”)6 很多用电器如果没有了电,就不能正常工作。
例如:台灯没电就不能(),电扇没电就不能(),电冰箱没电就不能(),因此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选填“转动”“制冷”或“发光”)二、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20 分)1.下列物体中,必须用导体制成的是()A.电灯泡的灯丝B.电视机的外壳C.课桌D.黑板2.下列事情中哪一项用不到电?()A.用电饭煲做饭B.打电话C.上网发邮件D.吃午饭3.下列哪种电器用的电不是电厂发出的()A.手电筒B.洗衣机C.电烤箱D.微波炉4.下列物体都属于导体的是()A.橡皮、铁丝B.塑料尺、干纸片C.铅丝、铜钥匙5.在点亮小灯泡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将小灯泡、导线、开关、电池连成一个完整的回路B.将电池正负极用导线直接相连C.连接电路时先将开关断开6.把三种不同材料的汤匙连接电路检测器,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A.银汤匙B.塑料汤匙C.不锈钢汤匙7.我们可以用()来做实验。
A.高压电B.电池中的电C.插座中的电8.下列电器使用的电没有触电危险的是()A.电视机B.电冰箱C.空调D.石英钟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个灯泡B.一个电路中,只能有一节电池C.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个灯泡10.下列避免触电的措施中,正确的是()A.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B.遇到雷雨天气时,继续看电视C.不使用电器时拔掉电源插头三、判断题。
(每题 1 分,共10 分)1.检查或维修电器时,要先将电源切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音叉上有()和(),()代表的是音调,()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 B、音符 C、拼音
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 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果把玻璃罩里的()
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 )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
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
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
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高
越短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
四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附参考答案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20分)
1、每天播报的气温是气象站测量室外通风无太阳直晒环境下的温度。
气温一般在一天中的约下午两点时候最高。
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阴和多云。
科学家通常将云分成三类,分别是层云、积云、卷云。
3、测量风向的仪器是风向标,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
4、溶解是指物质以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不能自行沉降,也不能用的方法将它从水中分离出来。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是指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重复做运动;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音叉上的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每秒振动次数。
二、选择。
(20分)
1、降雨量的单位是:( A )
A、毫米(mm)
B、厘米(cm)
C、毫升(ml)
2、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分为( C )个等级。
A、11
B、12
C、13
3、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后,会分布在水的( C )。
A、上部
B、下部
C、各个地方
4、烟飘向东北方向,这时刮的是( B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5、把三个硬币放在铁罐里,摇晃铁罐会发出较响的声音。
能够让这种声音变得轻一些的方法是( C )。
A、把里面的硬币用棉花包起来
B、把整个铁罐用棉花包起来
C、A和B两个方法都有效
6、小学生中,最常见牙病是( B )。
A、龋( yǔ)齿
B、龋( qǔ)齿
C、蛀牙
7、在口腔里,( C )把食物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A、牙齿
B、舌头
C、唾液
8、下列情况下,方糖溶解的速度最快的是( C )。
A、用舌头翻动搅拌
B、把糖块咬碎
C、又咬碎、又搅拌
9、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纤细的羽状云是。
( A )
A、层云,积云,卷云
B、层云,卷云,积云
C、卷云,积云,层云
10、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最佳的水分补充是( B )。
A、碳酸饮料
B、白开水
C、果汁
三、判断。
(10分)
1、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汽水啤酒等饮料中溶解了气体二氧化碳。
(√)
2、能溶解于水的物质有:食盐、白糖、高锰酸钾、小苏打、面粉、洗发水等。
(×)
3、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食盐和水。
(×)
4、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温度逐渐增高。
(×)
5、从外形上,人体分为:头、颈、躯干、手、脚。
(×)
6、人体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
7、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胃。
(×)
8、长时间实用耳塞听音乐能使听力更好。
(×)
9、弯曲钢尺,没有发出声音,因为钢尺没有发生振动。
(√)
10、屈臂、伸臂时,骨骼、关节和肌肉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
四、连线。
(10分)
1、把器官和它的功能连起来:
牙齿储存和消化食物
胃将食物残渣的水分进一步吸收,形成粪便
小肠将食物磨碎
大肠消化和吸收养料
2、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用热水来泡洗衣粉
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马上要上课了,小红连忙把糖嚼碎了吃 加热可以加快溶解
泡感冒冲剂时用筷子搅动 小块的物体溶解得快
五、 小小科学家。
(20分)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如何辨别“面粉”是否溶解于水。
1、对着光线观察混合物中的 颗粒 。
2、静置后观察,是否有 沉淀 产生。
3、进一步使用 过滤 的方法来观察。
4、画出该方法的实验装置图。
5、写出实验注意事项:
(1) 滤纸 应该紧贴漏斗内壁,不能留有缝隙。
(2) 滤纸 边缘应低于 漏斗口 边缘, 液面 应低于滤纸边缘。
(3) 烧杯口 边缘紧靠玻璃棒上端,玻璃帮下端紧靠 滤纸 边缘以下,漏斗下端紧靠 烧杯 内壁。
6、通过以上观察,有明显可见的 颗粒 ,静置后有 沉淀 产生,用 过滤 的方法能将“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就说明“面粉” 不能溶解 于水。
六、科学原理我知道。
(20分)
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0分)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怎样保护牙齿?(10分)
答:早晚刷牙,饭后用淡盐水漱口,不吃过冷、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少吃甜食防止蛀牙产生,不宜常用牙签剔牙,防止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