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文标题中方案名顿括引等标点符的使用

合集下载

浅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浅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
2006 年第 3 期
秘书工作
文书处理
浅谈公文标题中 标点符号的使用
王付彪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要 素, 是公文阅读者最先接触的部 分。为确保公文阅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公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应当 规范制作公文的标题。要保证公 文标题的规范化,就必须规范标 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 条例》对公文标题使用标点符号 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但《国家行 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则规定: “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 加 书名 号外,一 般 不 用标点 符 号。” 此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公 文标题的简洁,便于对公文的阅 读、理解和处理。但是,应当注 意规定中的“一般”二字,对这 个要求的理解不能绝对化。否则, 就会出现因为省略标题中不该省 略的标点符号而造成理解上的困 难。公文标题中究竟用不用标点 符号,主要应看能否更好地揭示 公文的中心内容。由于目前对公 文标题中如何规范使用标点符号 尚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公文处 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 规范的地方,因此,对公文标题 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规范非常 必要。
都读 n 。 古今字是我们汉语中一个重
要的语言现象。如果说通假字是 文字在同一历史时期产生的用字 现象的话,古今字则记录着同一 个词的意义和字形在不同历史时 期的分化和发展。我们中华文明 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创造并保 留下丰富的文化典籍。这些文化 典籍分别创造于不同的历史时 期,保存着不同的历史信息。从 某种意义上说,保持文化典籍的 原貌,也就是保持负载于其中的 历史信息。因此,对待古典文献 中的古今字,应该采取保护态度, 以不改为原则。
题中应当使用引号。如《中国银 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 关于做好“百名统计信息人员人 才库”工程人员选拔推荐工作的 通知》,这里的“百名统计信息 人员人才库”,在一定范围内(四 川银监局系统)是一个专有的提 法,因此应当标上引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

公文标题中的标点符号《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结合本人在公文处理中的实际,顿号、书名号、括号和引号是公文标题中出现比较频繁的,有时候不好避免,下面举例谈谈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处理,希望引起各位同仁的重视。

一、顿号因为它主要用在并列的词或并列的较短的词组中间,所以就公文标题而言,可以用“和”来代替,或者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形进行变通处理:(一)顿号改“和”当公文标题中是两个词或两个词组并列时,可以将顿号改为“和”。

例1:关于商请安排玉米、小麦出口计划的函例2:××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劳动厅、财政厅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意见的通知上述两例中的顿号都可以用“和”置换。

(二)删除顿号当并列的词或词组各自的字面意义明晰,不会被误认作一个词或词组时,可直接将它们之间的顿号删去。

例3:××省人事厅关于贯彻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此例中“省委、省政府”之间的顿号可以用“和”代替,也可以直接删除,“鼓励、扶持、引导”之间的顿号则用删除的办法解决。

同理,例1、例2两个标题也可以考虑采用直接删除顿号的办法解决。

因为直接删除顿号后,“省委省政府”、“鼓励扶持引导”、“玉米小麦”、“劳动厅财政厅”的意思还是明白无误的。

这里,会不会导致误解,是区别运用办法(一)和办法(二)的关键。

也就是说,当这些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顿号被删除后,有导致误解的可能时,就不能一删了之,而要采用办法(一),或另想他法。

(三)“等”而言之当批转或转发的文件是多个部门联合发文时,则应当考虑简化部门名称。

例4:××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委、教委、人事厅、劳动厅、编办、物价局关于做好1999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通知这类标题一是需要解决顿号的问题,二是需要解决因罗列所有部门名称致使公文标题过长的问题。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在公文写作中,标题的标点使用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重要环节。

正确使用标点能够使标题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避免歧义,提高公文的质量和规范性。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公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公文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除非有特殊情况。

例如,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全称应加书名号。

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

当公文标题中出现缩略语或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时,可以使用引号。

比如“‘一带一路’倡议”“‘放管服’改革”。

如果公文标题是多层转发的情况,这时标点的使用就需要格外注意。

被转发的文件若是法规、规章等,依然要加书名号。

比如“关于转发《_____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规定》的通知”。

若被转发的文件是一般的公文,通常不用标点。

如“关于转发_____单位《关于_____的报告》的通知”。

在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一般不用顿号。

比如“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不用“加强政治、经济、文化建设”。

但如果并列的词语较长或者为了强调,也可以使用顿号。

例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工作、生态环境保护”。

公文标题中使用括号需要特别谨慎。

一般来说,括号主要用于对标题中的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者解释。

但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使标题显得繁琐。

破折号在公文标题中也有其特定的用法。

它可以用来表示解释说明或者引出副标题。

比如“创新驱动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

感叹号和问号在公文标题中极少使用。

除非是一些特定的公文类型,如“紧急呼吁!加强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或者“_____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是,标题末尾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但如果标题是疑问句,句末可以用问号。

总之,公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要遵循简洁、准确、规范的原则。

标点的使用应该有助于清晰地表达公文的主题和内容,避免造成混淆和误解。

在实际写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标点,同时要参考相关的公文写作规范和标准,不断提高公文写作的水平。

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指南标点符号在公文写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准确表达思想,增强语句的表达力,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本。

然而,许多人在使用标点符号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公文写作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指南,帮助您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一、逗号(,)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在公文写作中,逗号有以下几种使用情况:1. 用于分隔并列词、词组或短语,例如:- 我们需要高效、合理、经济的方案。

- 增加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质量,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2. 在长句中,用逗号将相对独立的成分或表语与主句分开,例如:- 值此新春佳节,我谨代表公司向您致以诚挚的祝福。

3. 在直接引语前后使用逗号,例如:- 总经理说:“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公司的发展。

”4. 在日期、地址、人名、书名等非限定修饰的成分之间使用逗号,例如:- 2019年12月31日,我们将举行年度庆祝晚会。

- 地址:XXX街道XXX号二、句号(。

)句号是表示句子结束的标点符号,也是公文中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

在公文写作中,句号的使用应遵守以下几点:1. 句子结束时使用句号,例如:- 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我们的销售额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在排列标题或项目时使用句号,例如:- 优点:1) 稳定性高。

2) 适用范围广。

3) 使用方便。

三、问号(?)和感叹号(!)问号和感叹号用于表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但在公文写作中的使用应较少。

一般情况下,公文写作应保持客观、中立的风格。

除非特殊需要,避免使用过多的问号和感叹号。

四、冒号(:)冒号在公文写作中的使用有以下几种情况:1. 在正文与下列内容之间使用冒号,例如:- 主题:关于公司年度经营计划的通知2. 在列举、引语、例证、提示等需要引起注意的地方使用冒号,例如:- 请注意:只有在法定节假日期间,公司才全面停工。

五、引号(「」、“”)引号在公文写作中主要用于引述他人的话语、文献、篇章等,同时也可用于强调某个词汇或短语。

公文标题标点符号规定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公文标题标点符号规定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公文标题标点符号规定[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写作标点符号用法公文标点符号正确用法公文乃公务活动的产物和工具,是公府所作之文,是公事所用之文。

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公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欢迎阅读公文中标点符号在呼语中的用法讲话稿、报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语,例如:”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讲话稿、报告稿中第一次出现的呼语,要顶格写,末尾一般加冒号,有时也可以加叹号。

第二次以后出现的呼语,要缩两格写,末尾可以用冒号,也可以用叹号。

在段首的呼语,可以用冒号,可以用逗号,也可以用叹号。

较长的呼语,末尾一般用冒号,内部用顿号或逗号。

例如:①”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②彭真在日本国会演说的呼语:”尊敬的坂田道太议长阁下,尊敬的木村睦男议长阁下,尊敬的议员先生们,朋友们:’。

讲话稿、报告稿等公文中,一般都使用呼语,例如:”各位代表’、”同志们’。

在讲话稿、报告稿中第一次出现的呼语,要顶格写,末尾一般加冒号。

第二次以后出现的呼语,要缩两格写,可以用叹号。

在段首较长的呼语,末尾一般用冒号,内部用逗号。

例如:”尊敬的刘县长,尊敬的陈主任,尊敬的李主席,各位朋友、同志们:’。

公文中标点符号在主送机关中的用法公文(单指印发、而不在会议上口头报告、讲话的公文)一般都有主送机关。

公文主送机关的末尾用冒号。

涉及多个主送机关,其内部用顿号将其隔开。

例如:”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内务司法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如果涉及不同的机关,而同一类机关又分为两个以上的机关,可分别用逗号、顿号将其隔开。

例如:”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会办公厅、法工委:’。

公文中标点符号在标题中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

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方法公文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准确反映公文的内容,还要遵循一定的格式规范,其中标点的使用就是一个关键的方面。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使公文标题更加清晰、准确、规范,避免产生歧义或误解。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探讨一下公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方法。

一、公文标题中可以使用的标点符号1、书名号书名号用于公文标题中出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文件、书籍、刊物等名称。

例如:《关于印发〈××市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2、引号引号在公文标题中使用的情况相对较少,主要用于需要特别强调或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

例如:“以‘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3、括号括号一般用于对公文标题中某些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或解释。

例如:《关于××公司(国有企业)开展廉政建设工作的通知》。

4、顿号顿号用于公文标题中并列的词语之间。

例如:《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

二、公文标题中应谨慎使用的标点符号1、逗号公文标题中一般尽量少用逗号,除非在特别必要的情况下,为了避免歧义才使用。

比如:《关于_____,_____等问题的通知》。

2、分号分号在公文标题中使用较少,因为公文标题通常较为简洁明了,不太需要用分号来分隔不同的内容。

3、感叹号和问号公文标题应保持庄重、严肃的风格,一般不用感叹号和问号。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征求意见的公文标题,可能会使用问号。

三、公文标题中标点使用的注意事项1、保持简洁公文标题应尽量简洁明了,避免过多使用标点符号,以免使标题显得冗长复杂。

2、准确性标点符号的使用要确保准确无误,能够清晰地表达公文的主题和内容。

3、遵循规范不同类型的公文可能有特定的标点使用规范,要严格遵循相关规定。

4、一致性在同一批公文或同一单位的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应保持一致,以体现规范性和专业性。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公文标题中标点的使用。

例1:《关于印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的通知》在这个标题中,书名号用于《××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21-2025 年)》,表示这是一个规划文件;括号用于对规划的时间范围进行补充说明。

公文中顿号的用法

公文中顿号的用法

公文中顿号的用法篇一:公文中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中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一、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公文的标题,即一级标题的末尾,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公文内部的标题,即二、三级标题的末尾,如果是居中标题,一般也不加标点符号;如果是缩两格标题,并且标有序号(如1.2.3,第一,第二,第三,),可以加句号。

公文内部的段首题,即用公文自然段落的第一个句子所作的标题,其末尾可以加句号;如果不加句号,可以在段首题与其后的公文内容之间空一格。

公文标题的内部,除用书名号和引号外,尽量不用标点符号。

例如: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一件公文的标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民主法制维护安定团结保障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的决定》,在“加强民主法制”和“维护安定团结”之后,没有用顿号。

公文标题中含有两个以上标题时,一般只用两个书名号。

从外到内,第一个用双书名号,第二个用单书名号,第三个以后可不再用书名号。

例如: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的意见。

这个公文标题内含有3个标题,即:中共中央关于转发《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的通知、《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的请示》、《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只用两个书名号。

在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如果使用全称,应加书名号。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如果使用简称可不加书名号。

例如:宪法。

如果是草案,使用全称时,应将“草案”二字用括号括起,置于公文名称之后、书名号之内,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草案)》;使用简称时,不加书名号和括号,例如:公司法草案。

有时由于公文正文中出现的公文名称较长,而将制定机关在公文名称中略去(公文制定机关可以从公文中得知),这时,公文名称也应加书名号。

例如:《关于授权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法规和规章在深圳经济特区实施的决定》,这个公文名称中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被省略了。

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探析

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探析
( 二) 漏加 标点 符号 。该加 的标 点符 号不 加 , 视为漏加标点符号。比如, ( ( 教育部办公厅 农业
法》,这是首要原则 。上文 中列举 的公 文标 题 中标 点 符号 的正 误用 法 都是 以该 标 准 为判 定依 据 的 。
广大文秘 工作者 应加 强对标 准的学 习 ,在 实践 中 运用好该标准。 ( 二) 简洁原 则。简洁 是对公 文 的总体要 求 , 作为公 文 的标 题更应 简洁 明了 ,这是 公文 标题 中
名 号。 具 有特 殊含 义的 语 .如表示 某种 特定 意 义 的缩略 语等 用引号 例 如 , 《 闫 务院办公 厅 荚 f 开 展 消费 品工业 “ 品” 项 行动 营造 良好 f 场 环 境 的若干 意 ,其 巾 的 ” t品 ”足 “ 增品种 、
提 品质 、创品牌”的缩略语
i I f , J I 体 系 的忠 》, “ f l , J 准” “ 认 证” “ 标 ’屉 - : q - 县柑斤列 火系的川语 ,一 I 1 l ; ' l J } J 顿号

号的使用 已放开 ,没何 什么特殊 要求 笔 认为. 标 题是公 文的 “ 眼睛 ” , 一个好 的公文标题 除 J
标点 符号 使 用应 当遵 循 的又 一原 则 。在 实践 中 ,
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 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方 案试行) 的通矧 》 ,标题 中的 “ 试行 ”作 为 方 案 的补充 说 明应 加 括号 。按照标 准 , “ 以月 、
家标 准和规定执行 。 ”这 里 的 周 家 标 准 指 的 魁 ( ( G F l f t r 1 5 8 3 4标 符 号用法》。I 已睃 止 的 《 H家 行政 机关公 史处 理办 法》 规 定 : “ 公 义标题 『 f l 除 法 规 、规 章 名称 加 书 名 号外 .一 般 / f 川标 点 符 号。 ”有 的文秘工 作者据此 认 为公 义标题 巾标点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文标题中书名号、顿号、括号、引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
标题是公文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公文阅读者最先接触的部分。

为确保公文阅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公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应当规范制作公文的标题。

要保证公文标题的规范化,就必须规范标题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对公文标题使用标点符号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则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此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公文标题的简洁,便于对公文的阅读、理解和处理。

但是,应当注意规定中的“一般”二字,对这个要求的理解不能绝对化。

否则,就会出现因为省略标题中不该省略的标点符号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公文标题中究竟用不用标点符号,主要应看能否更好地揭示公文的中心内容。

由于目前对公文标题中如何规范使用标点符号尚没有统一的规定,许多公文处理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地方,因此,对公文标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进行规范非常必要。

一、书名号的使用
在公文标题中,书名号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惟一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标点符号。

但有一点需要加以说明,这就是法规、规章名称之外是否可以使用书名号的问题。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这个表述并未排除其他情况下也可使用书名号的可能性。

除法规、规章名称外,在公文标题中出现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时,也应当使用书名号。

如在《×××关于做好〈××日报〉发行工作的通知》中,将“××日报”外的书名号去掉显然不妥。

二、顿号的使用
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顿号在公文标题中主要用于两种地方。

一是在出现多个发文机关时。

在公文正文之上的标题中,多个发文机关名称的并列可以空格标示;但在正文之中被引用的公文标题,多个发文机关名称之间应该标上顿号。

二是在发文事由中出现并列的词或短语时,可以视情况而定。

为了作到公文标题的简洁,能不用顿号的尽量不用。

有三种情况可以变通:第一,在只有两个并列词或短语时,它们之间可以用“和”等并列连词代替顿号;但如果出现第三个或三个以上并列词语,则应该使用顿号,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重新组建仲裁机构方案〉、〈仲裁委员会登记暂行办法〉、〈仲裁委员会收费办法〉的通知》。

第二,对意思较为接近的并列词或词组,如果连用时中间不加顿号不会引起误解,可以省去顿号,如《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元旦春节期间安全保卫工作的通知》,“元旦”和“春节”之间可以不加顿号。

第三,在较长的标题中,可以通过换行的方式省去顿号,但前提是在排版时要做到正确换行,不要引起误解或歧义。

三、括号的使用
在公文标题中使用括号,主要用于解释或补充说明。

除上述几类常用的标点号外,还有一些不常用但偶尔见到的,如连接号、逗号、间隔号等。

此外,公文处理人员还要注意在一个标题中使用多种标点符号的情况,要在尽量保持标题简洁的同时,注意标题表达意思的准确,不能随意省去标点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