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学案

学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
1、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学习重点
l、交通运输的重要性2、.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3、.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学习难点
1、学会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2、“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1)山东济南某公司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郊区运往城市。
2写出下列交通枢纽对应的铁路线名称:
①①①①
②②②②
③③
3某地货物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与运距相关曲线图,回答。
*3、交通枢纽的类型:和
*4、说出下列交通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汇处。
(1)北京:
(2)郑州:
(3)徐州:
(4)株洲:
(5)兰州:
(6)成都:
5、说出北京作为交通枢纽的特点?
*北京是交通枢纽
四、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6、完成P97活动题1、2题
(归纳)(1)客运选择考虑因素:
3、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
、
4、四大米市是指、、、它们的发展主要与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有关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5、我国交通运输网分布特点,
。
6、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建于年,从——。
7、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是
8、铁路线的命名
(1)京沪线(2)湘黔线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
用起讫点的简称或别称命名。
2.认识铁路线的分布:三横五纵
1.京包线—包兰线
东西干线2.陇海线—兰新线
(自北向南排列)3.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1.京沪线
2.京九线
南北干线3.京哈线—京广线
(自东向西排列)4.焦柳线
5.宝成线—成昆线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பைடு நூலகம்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四分布特点:东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通
八京包线—包兰线(北京—包头—兰州)
达三横陇海线—兰新线(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
的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上海—杭州—
交铁路干线株洲—贵阳—昆明)
通京沪线(北京—上海)
运京九线(北京—九龙)
输五纵京哈线—京广线(哈尔滨—北京—广州)
6.从郑州乘火车到上海,选择最近便的路线,沿途经过那些铁路线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陇海线京沪线
郑州——→徐州——→上海
1.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
2.我国西部的交通运输线稀疏的原因是什么?
3.找一下我国还有没有省区没有铁路线分布?
4.从图上看,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
4.1交通运输 同步素材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材活动答案3P87活动1、答案:(1)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3)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活动2、(1)五岭县的自然条件:位于山区,有河流流经。
(2)自然资源:煤炭、地热资源。
(3)变化:增加了铁路线、公路线、居民点;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明显提高。
(4)叙述合理、论证有据即可。
例如:选择引进人才。
理由: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拥有人才即是拥有科技。
因此,本县要进一步发展,引进人才应放在首位。
-------------------------------------------------------------------------------------------------------------------- P91活动1、例还有其他命名的方法:如: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命名。
例如:乌鲁木齐至阿拉山口的北疆线、库尔勒至喀什的南疆线。
活动2、认识铁路的分布 ; (1)略(2)略(3)填写下表-------------------------------------------------------------------------------------------------------------------- P94 活动1:(1)北京:京沪、京九、京哈、京广、京包; 郑州:京广、陇海; 徐州:京沪、陇海; 株洲:京广、浙赣、湘黔;兰州:包兰、陇海、兰新; 成都:宝成、成昆、(成渝)。
(2)武汉:集铁路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于一身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青岛:集公路枢纽、航空枢纽、水运枢纽于一身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活动2:不合理,部分路线有重复,可以修改如下:第一天:北京15:18乘1461次火车赴南京,宿火车上。
第二天:7:48到达南京,游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莫愁湖。
4.1交通运输 同步素材3(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活动答案 1
第98页活动内容:
1.四大米市(无锡、九江、武汉、长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水网密布、光热充足、土壤肥沃,适合水稻生长。
武汉、九江位于长江干流沿岸,无锡位于京杭运河沿岸,长沙位于湘江河畔,均为水运便利地区,交通条件优越,便于稻米的买卖流通。
2.(1)五岭县依山傍河,环境优美,土地类型多样,自然资源丰富。
(2)主要自然资源:各种土地资源,水资源丰富,地热资源(温泉),煤炭资源 (3)A图和B图比较,交通条件变化最大,交通条件的改善(铁路线建设,公路网的形成),使五岭县资源得以开发利用,如煤矿开采,温泉旅游的开发,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对外联系加强,带动全县经济全面发展。
(4)略
第102页活动内容:;
1.湘黔线(湘是株洲所在湖南省的简称,黔是贵阳所在贵州省简称,此铁路线是用起止点所在的简称命名)兰新线(兰是起点兰州城市名称中的个字,新是终点乌鲁木齐所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 还有取起止点城市中各一个字的命名方法,如哈大线(哈尔滨一大连)、包兰线(包头——兰州)、南昆线(南京——昆明)等
2.(1)略 (2)略
(3)南北向的铁路干线(自东向西排列)哈大线、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干线(自北向南排列) 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北疆、南疆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南昆线。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课时)一、课程标准及解读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对本章节的要求是“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在《地理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出: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可介绍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管道运输可不介绍。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可通过运时(速度)、运量、运价比较,学习时宜结合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这样既可以加深对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认识,又可学会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大致的分布格局,基本上可描述为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少。
根据我国地域广大的特点,交通运输网络应以铁路网络为主,而铁路网络也以铁路干线为宜。
学习重点在“网络”,不必让学生记住具体的“线”的名称。
随着我国公路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公路运输在我国客货运输中的比例稳步提高,而且,公路运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
因此,可适当介绍公路运输,特别是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运用列车时刻表和认识高速公路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节内容共有四个标题,思路也非常明确。
教材首先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其次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的教案(基于问题的教案)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记住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3.了解铁路线命名的方法,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
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2.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3.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我国重要交通枢纽名称。
2.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
3.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路线。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收集的资料、活动设计的资料、多媒体等。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第二课时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第三课时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
这里的路指的是什么呢?(交通)我国的交通情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交通。
(板书)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板书)一、交通运输概念[讲授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每天往返于学校与家之间,都借助什么工具呢?(让学生结合实例谈生活中的交通,引起学生探讨兴趣,活跃气氛)(学生回答)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厂里的接送专车等。
(启发思考)各种车除了拉人外,还可以拉什么呢?(拉货)能拉人拉货的工具还有哪些呢?(飞机、轮船等)日常生活中,大家观察哪些活动都要借助这些工具呢?(自由发言)农民收粮食用拖拉机游长江三峡坐轮船商店进货用卡车到外地出差坐火车外国与中国间运包裹用飞机等(启发思考)同学们,刚才大家提到的例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使人或物发生了一种改变。
那么是什么发生了改变呢?(人或物的位置随交通工具在变) (归纳总结)像这样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就是交通运输。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运费较贵、运量较小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运量最小、运费最高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灵活性差⑸历史上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
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
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兰线7、陇海——兰新线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项目所在省(区) 交汇的铁路北京北京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成都四川宝成、成昆徐州江苏京沪、陇海株洲湖南京广、浙赣、湘黔兰州甘肃包兰、兰新、陇海、兰青杭州浙江沪杭、浙赣郑州河南陇海、京广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1.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交通运输在国家和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增强对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为国家和家乡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关注绿色交通。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解决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描述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基本构成和空间布局,了解各种交通工具及设施的特点和功能。
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
3.识记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了解其在全国交通运输网中的作用。
2.掌握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学会使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分析交通运输数据,提高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交通运输的发展现状,激发学习兴趣。
2.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布局和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详细讲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原则,如经济、地形、人口等因素,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合理性。
4.结合地图、图表等工具,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铁路干线和公路网络,让学生掌握全国交通运输网的分布情况。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一张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交通现象的好奇心。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交通运输网的构成吗?它是如何布局的?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这一章节,探索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章教材从交通运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三个方面来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强调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介绍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路线,接着了解交通枢纽的重要作用以及重要的交通枢纽,最后结合实际生活,介绍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一节,通过学习,对农业的重要作用,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以一条主线:发展工业的重要性,我国工业分布现状,工业未来发展方向,前后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了解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差异,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了解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能够从多个角度说明我国工业发展前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预习,提前了解教材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展示的图片,提供的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我国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工业的发展特点,认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状况,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认识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为民族振兴富强而努力的情感。
三、单元重、难点:1、学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3、掌握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四、课时安排:共6课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了解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迎刃而解,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联系,学生有一定的亲身体验,以学生了解的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学习更深入的知识,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我国铁路线路的学习,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此部分容量较大,掌握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反复巩固才能掌握。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在图上识别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2)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3)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预习,了解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认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通过学习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让学生认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分析合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自主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交通运输业分布特点,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分布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合理选择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五、课时安排:共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在图上识别我国主要铁路干线。
(2)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预习,了解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认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让学生认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难点: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三、教法与学法:师生思维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环境对话四、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自主预习,了解现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理解交通运输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读图分析,合作探究,认识我国主要铁路干线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接触、看见、或听见过哪些种类的交通运输工具?他们分别属于什么交通运输方式?(2′)(二)讲授新课:1、师生思维对话,认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读图感悟,认识我国古代和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培养学生感悟生活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读图能力。
(问题启发)我国古代有哪些运输方式?“手提肩抗”——牲畜托运——“风行帆船”(引导思考)我们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内河航运、海洋运输、其他运输方式,管道运输。
前面几种运输方式都可以兼顾货运与客运,而管道运输只能用于石油和天然气运输。
2、展示案例,生生对话,突破重点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结合图文资料,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让学生认识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资料和读图能力,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方法。
实例1:我国的“四大米市”历史上,我国有四大米市,它们分别是哪几个城市?(长沙、九江、芜湖和无锡)请大家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人口密集,消费大米的市场广大;气候以及土壤适宜种植生产大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位置紧靠运河,交通便利(3′)实例2:五岭县的变化观察课本两张反映五岭县80年代和90年代面貌的图片,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书本上所提出的四个问题。
(3′)【教师归纳】以上两个实例充分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不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的是“先行官”的角色。
(2′)3、多项思维对话,突破难点【学生与文本对话】我国的铁路运输图,公路分布图、主要航空线与航空港。
要求学生读图分析:交通运输网的稠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生生对话】我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比较,无论公路、铁路还是航空运输,哪个地区较为稠密?为什么?(2′)【师生思维对话】铁路线、公路线、航空线以及水上航线就象人体中的血管一样,遍布祖国母亲的肌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
这些交通线相互交织,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从图上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中,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或者航空运输,运输网的分布都体现出这样的一个特点:即东部发达地区交通运输网稠密,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相对而言就显得较为稀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网必将一天天的成长起来。
(3′)【学生与文本对话】课本P99,感悟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状况。
(2′)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嘉定(1984年)烟台现有的高速公路:烟台——威海烟台——青岛同江——三亚威海——乌海【承转】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之中,无论客运还是货运,目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都是铁路运输,下面请大家来认识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
(1′)【学生与文本对话】课本P100,我国的铁路分布。
认识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以及铁路分布格局。
(3′)【填图练习】课本P101活动1、2。
(4′)【实践技能训练】学会看列车时刻表。
铁路运输有自己的系统,火车行驶有规定的车次和时间,乘火车要注意火车运行的车次和时刻表。
“简明列车时刻表”,介绍阅读方法。
买火车票。
给学生完整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或课前要求学生自己购买准备好),小组合作完成。
(2′)4、创设情景,学生与环境对话,拓展延伸我们班要去上海进行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请各小组根据现有的沪宁线列车时刻表,选择购买合适的来回车票,并说明为什么选择购买这两趟车。
要求注意火车到达上海的时间,火车离开上海的时间,以及回到无锡的时间并计算在上海期间实际可供用于社会实践的时间。
(3′)(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了解了我国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情况,学习了主要的铁路线和怎样看列车时刻表。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说说你们的认识。
(4′)(四)课堂练习:伴你学P77一、1-10,二、2、3. (4′)六、板书设计: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1、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网2、交通运输的方式 2、高速公路3、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3、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并能够分析交通枢纽应该具备的特点;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游线路计划。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对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利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分析合理利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自主选择各种运输方式,培养学生自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难点:会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三、教学方法: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思维对话、生生对话、学生与媒体对话、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环境对话四、教学手段: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合作讨论探究,并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完成教学。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复习提问】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东西向的铁路、南北向的铁路都有哪些?(2′)【导入新课】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选择,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呢?(2′)(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学生与文本对话,自主学习(4′)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结合问题阅读教材图文资料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问题。
此部分教材阅读量不大,但图上信息较多多,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阅读资料、提炼知识的能力。
读“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认识我国主要交通运输枢纽有哪些?找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的位置,说说它们位于哪些铁路干线的交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