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消费者增权及其对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_徐虹
旅游业消费者增权及其对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

游供应链所产生 的影响 。提 出旅游供应链 的研 究要 突破 以往的二元 分析 范式 ,将旅游者纳入到旅 游供应链 的分析 中,重 视 消费者 的影响 ,并从 消费者权 力的角度解释 了旅游供应链 中发生 的权 力对 角线转移过程 。 关键词 :消 费者权 力;消 费者增权 ;旅游供应链
[ 中图分类号 ]F 9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5 9( 0 l 0 10 0 .5 0 36 3 2 1 】 1-0 10
C nu o sm ̄ E o eme t n e n u n e n o r m u pyC anS tu tr ui id s y mp w r n dt f e c u i S p l h i’Sr cu ent rs n ut a h Il oT s i o m r
( 总第 19 ) 9期
研究方法被应用到渠道权力的研究中 , 将渠道权 力分解为强迫权 力 、合法权力 、奖励权 力 、专 家权 力 、感召权力和信息权 力。2 世纪初 ,分 1 销渠道 与供应链研究都开始 关注消费者在其 中
吕兴洋 (95 ) 18 ̄ ,男 ,辽宁沈 阳人 ,南开大学旅 游与服务 学院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 旅游市场营销 、 旅 游竞争力 管理。
秦达郅 ( 9 8 ),女 ,山东济宁人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硕 士生。 18  ̄
北 京第 二外 国语 学院学 报
2 1年 第 1期 01 1
北 京第 二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2 1年 第 1期 01 1
( 总第 19 ) 9期
旅游业消费者增权及其对旅游供应链 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
徐 虹 吕兴 洋 秦达郅
天津 307 ) 0 0 1
谈游客消费行为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影响

谈游客消费行为对旅游商品开发的影响作者:任娟秦书莉来源:《旅游纵览》2020年第07期游客的消费行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旅游商品价值的重要条件,指游客在整个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全部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包括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信息收集筛选后的购买决策行为,进行旅游消费活动,以及旅游活动结束后的评价的全过程的行为表现。
近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中始终比较薄弱的环节便是旅游商品的发展。
事实上,有些地方的旅游购物市场已陷入困境,一方面是旅游商品遍地都是,另一方面是游客无法买到称心如意的旅游商品。
游客作为消费行为的主体,日趋成熟,他们不仅重视旅游设施,而且越来越重视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
在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消费行为研究对于旅游商品开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不可或缺。
第一,对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旅游商品开发的基础。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业融入体验经济已是一个大的趋势。
旅游经营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分析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新的需求和行为特征。
这是保障旅游经营者能够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前提条件。
同时,面对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旅游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旅游经营者以刺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为目的的营销策略,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特征,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欲望、观念、喜好和购买行为等需求特征、购买动机和购买行为模式的深入研究上,并制定相关的经营策略,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利益最大化。
第二,旅游消费者行为对提高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水平,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日益满足旅游者不断提高的诉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制定旅游策略的依据。
体验经济时代不同类型旅游消费者追求的旅游体验、对各种服务属性的评价与以往有很大不同。
旅游企业及相关管理部门由过去的开门就迎客阶段转变成不断地迎合游客的诉求,盲目地应和显然疲惫不堪。
对此,要针对旅游目的地的资源属性,面向社会发展中不断细化的细分市场开发各项具体商品,并对各项具体商品进行统筹规划,让商品作为旅游目的地美誉度的载体。
旅游者权力对旅游者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感知控制的中介作用及消费经验的调节作用

旅游者权力对旅游者满意影响的实证研究——感知控制的中介作用及消费经验的调节作用吕兴洋;徐虹;刘宇青【摘要】近年来,由于旅游信息可获得性不断提高等因素,旅游者的消费者权力日益增加,并被研究者所关注.本文从旅游者自身的角度探索了其权力行使对满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权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旅游者权益受损经历,而且能显著地提升其对消费经历的控制感和满意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控制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旅游者的消费经验正向调节权力与感知控制及权力与满意之间的关系.本文实证检验了以往消费者权力和增权研究的基础假设,为其理论体系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且为旅游者提供了法律以外的、维护自身权益和获取消费满意的主动性手段.【期刊名称】《旅游科学》【年(卷),期】2014(028)005【总页数】13页(P41-53)【关键词】消费者权力;消费者满意;感知控制;消费经验【作者】吕兴洋;徐虹;刘宇青【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130;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尽管每一个企业都宣称自己是在努力实现消费者的满意,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的行为与其宣传相差甚远。
任何一个消费者都曾有过不满意的消费经历,却只有极少数消费者选择投诉甚至是起诉销售企业,更多人则是选择了默默忍受。
对于这些消费者而言,并不是真正地宽容了企业,而是因为相对于企业,个体消费者的力量十分薄弱,依靠法律途径维权成本又过高,所以只能愤懑但又无奈地接受现实。
在旅游业中,旅游者的这种无奈体现得尤为明显。
由于旅游产品多数为无形产品,所以在进行购买决策时很难对产品质量有一个准确的评估。
旅游过程中,一旦遭遇质量问题,旅游者通过协商、投诉等手段维权,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愉悦的旅游心情将不复存在。
2009年底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在肯定旅游业发展成绩、明确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支柱性地位的同时,更强调要将旅游业发展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旅游者满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初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A、旅游资源B、旅游设施C、旅游需求D、旅游者2、在旅游经济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产业链的上游环节?A、旅游产品开发B、旅游宣传推广C、旅游服务提供D、旅游产品销售3、题干: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类型?A. 自然景观B. 文化遗迹C. 休闲娱乐设施D. 交通运输设施4、题干: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主要因素?A. 旅游目的地知名度B. 旅游目的地价格C. 旅游目的地气候D. 旅游目的地历史5、下列关于旅游经济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旅游经济活动具有跨地区、跨国家性B. 旅游经济活动具有季节性和波动性C. 旅游经济活动具有文化传承和消费双重属性D. 旅游经济活动不具有市场调节作用6、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活动的直接经济效益: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高旅游目的地知名度C. 增加地方财政收入D. 促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7、在旅游业中,旅游产品定价策略中,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成本导向定价策略?A. 成本加成定价B. 竞争导向定价C. 需求导向定价D. 价值导向定价8、旅游目的地开发中,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的步骤?A. 确定目标市场B. 分析竞争优势C. 制定营销策略D. 进行市场调研9、在旅游经济学中,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是:A. 旅游总收入B. 国内旅游收入C. 入境旅游人数D. 人均旅游消费 10、根据世界旅游组织(UNWTO)定义,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际旅游者?A. 出于休闲目的访问他国至少24小时的人B. 跨越国际边境进行一日游而不过夜的人C. 为了商务会议到访另一个国家并住宿至少一夜的人D. 前往国外参加为期一周的学习课程的学生11、下列哪一项不是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A. 政府政策支持B. 国际关系稳定C. 当地资源丰富程度D. 当地居民的反对态度12、在旅游经济学中,旅游收入乘数效应指的是:A. 旅游消费对当地经济活动的直接贡献B. 旅游消费通过初次消费和再循环对当地经济的总贡献C. 旅游消费仅限于住宿业的经济效应D. 旅游消费对特定景区门票收入的影响13、在旅游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资源的分类?A. 自然旅游资源B. 人文旅游资源C. 市场旅游资源D. 文化旅游资源14、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A. 旅游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B. 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消费C. 旅游设施、旅游人才、旅游政策D. 旅游收入、旅游支出、旅游税收15、在旅游业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活动中的直接经济效益?A、旅行社增加营业收入B、酒店住宿率提升C、景区门票收入增长D、当地手工艺品销售增加16、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对于保护当地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最为关键?A、市场调研B、产品设计C、环境保护措施制定D、营销推广17、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A、旅游者B、旅游资源C、旅游交通D、旅游政策18、以下哪种旅游形式不属于观光旅游?()A、历史文化观光B、自然风光观光C、民俗风情观光D、探险旅游19、在旅游经济学中,用来衡量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对某一目的地访问频率的指标是:A. 旅游重游率B. 旅游消费总额C. 旅游平均停留天数D. 旅游人均支出 20、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主要通过以下哪个方面体现?A. 提供就业机会B. 促进文化交流C. 增加外汇收入D. 所有以上选项21、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A. 经济手段B. 法律手段C. 行为手段D. 行政手段22、以下哪项不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核心要素?A. 旅游者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产品D. 旅游政策2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A. 旅行社B. 酒店业C. 交通客运业D. 制造业24、影响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因素有哪些?A. 自然景观与文化特色B. 旅游目的地的安全状况C. 目的地的可进入性D. 以上全部25、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类型?A. 交通消费B. 住宿消费C. 购物消费D. 教育消费26、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A. 旅游需求B. 旅游供给C. 旅游价格D. 旅游政策27、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一项不是直接决定旅游需求的因素?A. 旅游者的可支配收入B. 闲暇时间C.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D. 旅游企业的管理水平28、下列关于旅游业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描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有助于促进不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B. 可能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消失C. 对于所有目的地而言,都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自豪感D. 有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社会行为变化29、在旅游产品组合中,以下哪一项属于核心产品?A. 旅游目的地B. 交通工具C. 餐饮住宿D. 旅游纪念品 30、以下哪种类型的旅游活动不属于专项旅游?A. 文化旅游B. 休闲旅游C. 生态旅游D. 主题公园旅游31、旅游经济活动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A. 交通费用B. 住宿费用C. 餐饮费用D. 购物费用E. 教育培训费用32、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域因素B. 人口因素C. 心理因素D. 社会因素E. 竞争因素33、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产业链的组成部分?A. 旅游交通B. 旅游住宿C. 旅游娱乐D. 旅游政策制定34、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市场营销策略中的“4P”组合?A. 产品(Product)B. 价格(Price)C. 地点(Place)D. 促销(Promotion)E. 服务(Service)35、在旅游业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A. 旅游者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设施D. 旅游政策36、以下哪项不是旅游市场细分的方法?A. 按旅游者年龄B. 按旅游者收入C. 按旅游者性别D. 按旅游者职业37、下列哪项不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基本要素?A. 旅游者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服务设施D. 旅游政策法规38、某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量为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50亿元,人均旅游消费为5000元。
对旅游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合作的几点思考

对旅游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合作的几点思考作者:付泳水文静蒲莎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8年第7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当前旅游企业的竞争已从旅游产品的竞争转向旅游供应链竞争,旅游供应链上的企业越是合作稳定,发展越是迅速。
但旅游企业与旅游市场的发展还很不规范,旅游供应链企业间失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寻找信赖的合作企业并建立稳定的互补型旅游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旅游产品及旅游供应链的概念入手,在剖析旅游供应链企业间失信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探析旅游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合作的影响因素,提出建立信任合作的相应策略。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且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呈现强劲活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多年来对中国旅游发展的测算显示,中国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和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均超过1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企业的竞争已经由旅游产品层面转向旅游供应链整体性的竞争。
但旅游供应链企业间不断出现失信问题,旅游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激烈,使得旅游市场变得混乱。
因此,建立健全旅游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合作,成为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旅游产品及旅游供应链的概念(一)旅游产品的概念对于旅游产品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见解,但普遍认为旅游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是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的服务要求。
首先,旅游产品是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得到的经历和感受,这种经历和感受是不可转移的。
其次,旅游产品是旅游企业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资源和服务的组合。
这里的产品和服务包括有形和无形产品。
有形产品就是旅游企业为游客制定的旅游景点及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一些消费品,如当地地图和旅游景点介绍书籍等。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一些消费品,如当地的特产、纪念品等。
还有一些必备的旅行消费品,这些消费品可能发生在旅游前,也可能发生在旅游的过程中,包括一些基本生活用品、食品饮料等。
旅游产品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

旅游产品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研究一、引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
旅游产品信息不仅包括价格、交通、酒店等基本信息,也涉及到景点、活动、美食等更加细致的信息。
本文旨在探讨旅游产品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和影响机制。
二、旅游产品信息的重要性1. 提供消费者选择参考旅游产品信息是消费者选择旅游产品的重要参考依据。
消费者通过了解旅游产品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判断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从而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2. 影响消费者预期旅游产品信息有助于塑造消费者对旅行的预期。
通过了解相关信息,消费者能够对旅游目的地、景点、活动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对旅行过程中的期望有所准备。
3. 建立品牌形象旅游产品信息对于建立品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传递旅游产品的信息,企业能够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和价值观,吸引目标消费者并建立品牌忠诚度。
三、旅游产品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因素1. 信息的可靠性消费者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旅游产品信息的可靠性。
如果信息不真实或虚假,消费者可能会对产品失去信任,并做出不利于企业的决策。
2. 信息的多样性不同的消费者对旅游产品信息的需求有所差异。
一些消费者更关注基本的交通、住宿等信息,而另一些消费者则更关注景点、活动等细节信息。
企业应根据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信息。
3. 信息的可获取性信息的可获取性也会影响消费者的决策。
如果消费者无法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旅游产品信息,可能会放弃选择该产品,转而选择其他更容易获取信息的产品。
4. 网络媒体的影响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媒体对旅游产品信息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消费者通过网络媒体获取到的旅游产品信息,往往会对他们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四、旅游产品信息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机制1. 形成期望旅游产品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形成对旅行期望的理性判断。
通过了解产品的信息,消费者能够对旅行目的地、景点、活动等有一个较为准确的预期,从而对旅行过程中的体验有一个合理的期望。
满意均衡——基于供应链视角对游客满意与旅游购物问题的探讨

满意均衡——基于供应链视角对游客满意与旅游购物问题的
探讨
陈永昶;徐虹;郭净
【期刊名称】《旅游学刊》
【年(卷),期】2013(028)003
【摘要】文章从供应链视角出发对游客满意进行了解读,提出了满意均衡的概念,并且探讨了旅游购物和游客满意问题出现的根源.研究指出,从供应链视角来说,满意是一种均衡,游客满意的实现要以旅游供应链上其他各方的满意为前提.旅游购物问题的出现并非单纯的导游服务质量或旅行社经营问题,其根源在于满意失衡.要想消除旅游购物问题,实现游客满意,必须建立起旅游供应链上各主体之间均衡的满意关系.满意均衡的实现不仅需要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和营造健康的行业运行环境,而且需要培育成熟的旅游消费群体.
【总页数】7页(P80-86)
【作者】陈永昶;徐虹;郭净
【作者单位】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9
【相关文献】
1.三峡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研究\r——基于地方认同、休闲效益的视角 [J], 周学军;于开红
2.\"惠女风情\"写生基地开发探讨——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 [J], 何志英;聂昌腾
3.基于游客满意视角下古街发展影响因子研究——以锦里古街为例 [J], 谭秋亚; 张雷; 黄凤
4.体验视角下西安市乡村旅游的游客满意度调查——基于IPA象限分析 [J], 张良;袁丽;吴珊珊
5.基于游客满意度视角的国际旅游赛事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评价研究
——以浙江省象山县为例 [J], 徐春红;舒卫英;苏勇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摘要】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探讨了不同旅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相互依存、合作和共享资源等内容。
在旅游业中,各种旅游要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共生关系,如景点与旅行社、酒店与餐饮业等。
这些共生关系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可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为了有效管理共生关系,旅游业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信息、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等。
未来,共生关系在旅游领域的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和互利共赢。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展示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旅游业,共生关系,管理策略,发展趋势,相互依存,产业发展1. 引言1.1 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综述共生是指不同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互相支持和共同生存。
在旅游领域中,共生关系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旅游领域中的共生研究进行综述,探讨共生关系的基本概念、在旅游业中的实际应用、对旅游业的影响、共生关系的管理策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涉及到生物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旅游业中,共生关系通常指旅游企业与当地社区、自然环境等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
这种共生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旅游体验,还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共生关系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以及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度等方面。
为了更好地管理共生关系,旅游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利益相关者参与和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等。
未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旅游的重视和共生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旅游领域中的共生关系将更加重要。
通过共生研究的展示,我们也能看到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共生关系不仅是一种关系模式,更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正文2.1 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共生理论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旅游业消费者增权及其对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徐 虹 吕兴洋 秦达郅(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 天津 300071)摘 要:本研究对消费者权力及消费者增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重点讨论旅游业中的消费者增权实践及其对旅游供应链所产生的影响。
提出旅游供应链的研究要突破以往的二元分析范式,将旅游者纳入到旅游供应链的分析中,重视消费者的影响,并从消费者权力的角度解释了旅游供应链中发生的权力对角线转移过程。
关键词:消费者权力;消费者增权;旅游供应链[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39(2011)011-0001-05Consumer Empowerment and the In fl uence on Tourism Supply Chain’s Structure in tourism industryXu Hong / Lv Xingyang / Qin Dazhi(College of Tourism and Service Management,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es of consumer power and consumer empowerment, mainly focuses on consumerempowerment practice and its in fl uence on tourism supply chain in tourism industr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at studies on tourism supply chain should have a breakthrough from the past dyadic analyze model to a new one, which bring consumer into the analyze of tourism supply chain, regarding about consumer in fl uence. This article also explains the power diagonal diversion process of tourism supply chain, in terms of consumer power.Key words :consumer power; consumer empowerment; tourism supply chain[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旅游者权力、增权及其对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的影响研究”(11YJA630163)中期成果。
[收稿日期] 2011 - 09 - 13[作者简介] 徐虹(1963~ ),女,天津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旅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旅游竞争力管理、服务管理。
吕兴洋(1985~ ),男,辽宁沈阳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竞争力管理。
秦达郅(1988~ ),女,山东济宁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硕士生。
一、导言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者的选择不断地丰富,旅游者的权力也随之提升,对旅游企业营销活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传统的旅游供应商和分销商在旅游供应链中不再拥有绝对的控制力。
同时,旅游者自身的权力意识不断增强,并开始主动行使权力,表达其权力诉求。
二、消费者权力旅游者权力其实是一种消费者权力,其本质是消费者具有的供应链权力。
其研究可以追溯至社会心理学家约翰 · 弗伦奇(John French )和伯特伦 · 雷文(Bertram Raven )提出的社会权力的5种权力类别模型。
这个模型折射出权力拥有者依赖的不同基础和资源,其包括了合法权、参照权、专家权、奖励权和惩罚权[1]。
之后,这样的研究方法被应用到渠道权力的研究中,将渠道权力分解为强迫权力、合法权力、奖励权力、专家权力、感召权力和信息权力。
21世纪初,分销渠道与供应链研究都开始关注消费者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认为消费者也同企业一样具有渠道权力/供应链权力,即消费者权力[2]。
消费者权力其实是一种供应链权力,是其对其他供应链成员的影响能力。
基于弗伦奇(French)和雷文(Raven)提出的5种社会权力,瑞扎巴克(Rezabakhsh)等人将奖赏权力和强制权力整合为奖惩权力,并认为消费者不可能成为企业营销过程中的参照体[3]。
因此,忽略了参照权力,最终将消费者权力分为3种:专家权力、奖惩权力和法定权力,完成了对消费者权力的初步分解[4]。
三、消费者增权理论研究根据现代营销理论的核心观念,消费者的需求对渠道的运行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者的权力应当是很大的[5],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是一切生产与营销活动的基本出发点。
但在传统经济中,竞争的不充分以及信息优势使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6],而消费者则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无法行使其权力。
某一个消费者的购买与否对企业没有很大的影响;消费者对于其不满意企业的口头抱怨影响范围通常很有限;消费者通过法律等手段维护权益的成本又很高。
因此,消费者无法有效地运用其权力来影响企业。
梅恩斯(Maynes)(1972)称之为“消费者在宏观上的权力(macro-power)和微观上的无能为力(micro-impotence)”,也就是说单个或者数量较少的消费者是无法与企业抗衡的[7]。
近年来,营销学者开始从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引入增权的概念。
拉帕波特(Rappaport)(1987)认为,增权是一个过程,是人们、组织和社区对其事务获得控制的机制[8]。
尚卡尔(Shankar)(2006)等认为,消费者增权是权力从生产者向消费者的转移,消费者增权等同于消费者行使其选择的权力[9]。
郭国庆(2010)则认为消费者增权是消费者相对于企业的权能/权力提升的一个动态过程,增权意味着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相关因素之间因果关系的能力和权力的提升[10]。
国外学者关于消费者增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消费者教育”领域,即如何提高消费者获取商品信息等的能力[11],主流观点是改变信息不对称,即信息供给型增权。
豪厄尔斯(Howells)(2005)认为,对信息增权的期待不可过高,还必须采取其他消费政策来配合信息增权,即制度供给型增权[12]。
也有学者将消费者增权归纳为个体主动的增权和外力推动的增权两大模式[13]。
个体主动增权模式强调个人在增权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认为增权的关键在于个体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外力推动增权模式则强调增权过程中外部力量的推动和促进作用[14]。
从消费者增权的主体、增权的内容和增权方式上来看尚有不同理论观点的争论,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些理论存在局限,也缺乏可操作性,但是它毕竟为进一步探索旅游业的消费者增权问题,即旅游者增权问题奠定了基础。
四、我国旅游业的消费者增权实践虽然目前对增权理论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市场营销研究领域中,对旅游业中,尤其是旅游供应链中的旅游者增权问题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但以往的旅游研究中探讨了如何从制度等方面保护旅游者权益,与此同时,现实中许多新兴的旅游企业开始了对旅游者增权的实践探索。
1. 制度供给型增权实践旅游者作为消费者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制度性增权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
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成为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性法律制度。
其中规定了消费者的权益、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保护体系以及争议解决机制和经营者的法律责任,体现了保护消费安全、实现公平交易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价值。
我国的旅游业专项立法是旅游者增权的另一项重要内容,2009年5月1日国务院颁布施行的《旅行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最具代表性。
条例加大了对旅行社违法经营行为的制裁力度,力图为旅游者创造良好的旅游消费法制环境。
条例侧重于机2构改革后政府职能的转变,着眼于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细化了旅游合同条款,加大了对旅行社经营行为的约束力度。
在立法目的上,明确体现了为旅游者维权拓宽渠道、提供便利的原则。
在立法内容上,重点突出体现了对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如对现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的完善,以及对旅游合同的基本内容作了尽可能详细明确的要求。
这些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有效地增强了旅游者的法定权。
以往我国旅游者增权的实践,主要就是集中在政策法规的制定上,努力从制度上解决旅游者权力不足的问题,但是旅游者增权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更需要解决旅游者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2. 信息供给型增权实践旅游者在旅游供应链中处于信息劣势的地位。
旅游者分散,难以有效地凝聚到一起并形成统一的意见和行动是其无法行使权力的又一个重要障碍。
但是随着旅游者权力意识的逐渐觉醒、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者的权力不断得到增强。
在网络时代,旅游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信息,增加了行使权力的机会,他们可利用互联网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自组织和进行口碑传播。
如果旅游者在企业的消费过程是满意的,他们可能会重复购买或者传播正面的口碑;反之,旅游者就可能以不再购买该企业的产品、传播负面口碑甚至是抗议或者联合抵制等方式来惩戒不满意的企业。
近年来,一批新兴旅游网站正是因为发掘了个体旅游者内在的权力需求、满足了其行权的意愿而获得了成功。
同时,这些网站还改变了旅游供应链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增加了旅游者的权力。
典型的有:旅游垂直搜索网站,如去哪儿网,使旅游者可以方便地对比同类产品;旅游点评网站,如到到网,使旅游者充分了解产品信息,发表意见;旅游团购网,如团程网,整合了旅游者购买力,提升了旅游者的议价能力……虽然现实中已经开始了旅游者增权的实践探索,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还很滞后,还存在很多基础性问题亟待解决,如对旅游者增权的内在机制等问题还缺乏理论研究,对旅游者增权的实现途径等问题还缺乏理论指导。
五、旅游者增权与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研究中旅游者的缺失对旅游供应链权力结构的研究源自于对渠道权力结构的研究。
庄贵军(2004)根据渠道成员间的依赖关系构建出渠道权力二元结构模型[15]。
于晓霖、周朝玺(2008)进一步将其应用到有形产品供应链关键二元结构的分析中,得出基于渠道权力理论的有形产品供应链二元结构模型[16]。
然而依据交换网络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两个渠道成员的权力关系不仅取决于两个成员之间的重要依赖关系,还受到该二元关系所属的网络的影响,尤其是受二元关系中一方或双方与网络中其他主体建立联系的影响[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