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治疗帕金森病药物.ppt
合集下载
药理学 抗帕金森病药PPT学习教案

因。若同时服用外周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 巴酶)的可辅减基少,不 可良增反强应左。旋多维巴生的素外B6是周多副巴作脱用羧。
第13页/共30页
[作用与用途] 1、抗震颤麻痹:
少量(1%左右)进入脑内的左旋 多 巴,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为多巴胺而 发挥作用,余下大部分在脑外生成多巴 胺引起不良反应.
第14页/共30页
第27页/共30页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1、早期:轻微的、功能尚完善的患者,主要采 取非药物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多做主动运动、 理疗、职业治疗、减少饮食中的动物蛋白)为主。 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采用药 物治疗。药物可选用金刚烷胺、司来吉兰、抗胆碱 能药(针对震颤)。 2、中期: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 ,COMT抑制剂。 3、长期维持:左旋多巴为主,辅以司来吉兰、 抗胆碱能药、COMT抑制剂、金刚烷胺。
压,心律失常. 3 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和开关现象. 4精神障碍 不安,焦虑,失眠.
第16页/共30页
[药物相互作用] 1 VitB6可增强多巴脱羧酶活性,
故左旋多巴与VitB6合用其外周不良反 应增强.
2 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α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合用可增加疗效.
3 抗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 类)禁与左旋多巴合用,因前者阻断DA 受体.
患者站立时呈低头 屈背、上臂内收肘 关节向外屈曲 走路失去重心,呈 前冲状,不能即时 停步,称慌张步态 。
第3页/共30页
(一)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的病理特征:中脑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 compacta, SNc)大 量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和 残存神经元内Lewy小体形成。
疗采用半夜加服一剂左旋多巴,换用息
第13页/共30页
[作用与用途] 1、抗震颤麻痹:
少量(1%左右)进入脑内的左旋 多 巴,经多巴脱羧酶脱羧转变为多巴胺而 发挥作用,余下大部分在脑外生成多巴 胺引起不良反应.
第14页/共30页
第27页/共30页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1、早期:轻微的、功能尚完善的患者,主要采 取非药物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多做主动运动、 理疗、职业治疗、减少饮食中的动物蛋白)为主。 若疾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则采用药 物治疗。药物可选用金刚烷胺、司来吉兰、抗胆碱 能药(针对震颤)。 2、中期:左旋多巴,多巴胺激动剂+左旋多巴 ,COMT抑制剂。 3、长期维持:左旋多巴为主,辅以司来吉兰、 抗胆碱能药、COMT抑制剂、金刚烷胺。
压,心律失常. 3 不自主的异常运动和开关现象. 4精神障碍 不安,焦虑,失眠.
第16页/共30页
[药物相互作用] 1 VitB6可增强多巴脱羧酶活性,
故左旋多巴与VitB6合用其外周不良反 应增强.
2 与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α甲基多巴肼或苄丝肼合用可增加疗效.
3 抗精神病药(如吩噻嗪类,丁酰苯 类)禁与左旋多巴合用,因前者阻断DA 受体.
患者站立时呈低头 屈背、上臂内收肘 关节向外屈曲 走路失去重心,呈 前冲状,不能即时 停步,称慌张步态 。
第3页/共30页
(一)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 PD的病理特征:中脑黑质致密部
(Substantia nigra par compacta, SNc)大 量多巴胺(Dopamine,DA)神经元选择性死亡和 残存神经元内Lewy小体形成。
疗采用半夜加服一剂左旋多巴,换用息
第14章 抗帕金森病药(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六) 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amantadine)
【作用特点】 ①疗效不及左旋多巴,但优于胆碱受体阻断药; ②见效快,持续短,数天可达最大疗效; ③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
(六) 促多巴胺释放药 金刚烷胺(amantadine)
【机制】
①促使多巴胺能神经末梢放多巴胺; ②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③直接激动DA受体; ④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用于震颤麻痹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
【药理作用及机制】
左旋多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在脑内DA脱 羧酶的作用下生成DA,补充纹状体中DA的不足,产生 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 DA不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因此服用DA不具 有抗帕金森病的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帕金森病
【特点】
①对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效差。
②起效慢,疗效持久,用药2~3周后才出现体征的改善,1~6个月 后才获得最大疗效;
为什么左旋多巴与卡比多巴合用治疗帕金森氏病?
单独使用L-DA只有1%可通过血脑屏障。卡比多巴本身 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其在外周抑制多巴脱梭酶的活性, 如果合用卡比多巴,减少外周左旋多巴的转化,减少外 周的不良反应,促进 L-DA进入中枢, 而提高左旋多巴 的疗效,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三) 多巴胺受体激动药
继发性: 脑血管病、药源性、中毒、脑炎、脑外伤、脑肿 瘤、基底节钙化、神经系统变性病的部分表现。
Pakinson disease, 也称震颤麻痹
病变部位: 黑质 - 纹状体 (substantia nigra) (striatum)
病因:黑质-纹状体内多巴胺神经功能障碍
二种神经
DA能神经
黑质病变→DA能功能↓
【不良反应】
抗帕金森药专科精品PPT课件

较高的食物,影响其吸收。 大部在外周组织脱羧转变为DA,仅1%
左右进人脑内转变为DA产生作用。 DA不能通过BBB, L-Dopa外周脱羧越
多,不良反应越重。 生成的DA通过突触前摄取。 由MA0和COMT代谢,由尿排。
【药理作用及应用】 1.治疗帕金森病 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 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患者疗效好。 用药2~3周起效,1~6个月以上获最大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 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退变疾病, 典型的症状为: 震颤(tremor) 肌强直(rigidity) 运动障碍(bradykinesia) 共济失调。
分型: 根据病因分为 原发性:即帕金森病; 继发性:动脉硬化、脑炎后遗症及化 学药物中毒(如Mn++、CO)等引起,均出 现类似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症状,故又称为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基底神经节黑质中多巴胺(DA)能N元 发出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尾核及壳 核),其末梢与尾-壳核N元形成突触, 以DA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N元起抑制 作用。
胆碱能神经通路: 由纹状体尾核发出胆碱能N元,以 Ach为递质,与尾-壳核N元形成突触,对 脊髓前角运动N元起兴奋作用。 正常时两种递质处于平衡状态,共 同调节运动功能。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金刚烷胺(amantadi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有抗病毒作用,也有抗帕金森病作 用,疗效不及L-Dopa,但优于胆碱受体 阻断药。
起效快而维持时间效短,连用6~8 周后疗效逐渐减弱。
左右进人脑内转变为DA产生作用。 DA不能通过BBB, L-Dopa外周脱羧越
多,不良反应越重。 生成的DA通过突触前摄取。 由MA0和COMT代谢,由尿排。
【药理作用及应用】 1.治疗帕金森病 轻症及年轻患者疗效好。 肌肉僵直和运动困难患者疗效好。 用药2~3周起效,1~6个月以上获最大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 神经系统常见的慢性进行性退变疾病, 典型的症状为: 震颤(tremor) 肌强直(rigidity) 运动障碍(bradykinesia) 共济失调。
分型: 根据病因分为 原发性:即帕金森病; 继发性:动脉硬化、脑炎后遗症及化 学药物中毒(如Mn++、CO)等引起,均出 现类似原发性帕金森病的症状,故又称为 帕金森综合征(Parkinsonism)。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基底神经节黑质中多巴胺(DA)能N元 发出上行纤维到达纹状体(尾核及壳 核),其末梢与尾-壳核N元形成突触, 以DA为递质,对脊髓前角运动N元起抑制 作用。
胆碱能神经通路: 由纹状体尾核发出胆碱能N元,以 Ach为递质,与尾-壳核N元形成突触,对 脊髓前角运动N元起兴奋作用。 正常时两种递质处于平衡状态,共 同调节运动功能。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金刚烷胺(amantadi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有抗病毒作用,也有抗帕金森病作 用,疗效不及L-Dopa,但优于胆碱受体 阻断药。
起效快而维持时间效短,连用6~8 周后疗效逐渐减弱。
帕金森病的合理用药ppt课件

④.金刚烷胺: 副作用:
●嗜睡、幻觉、谵妄和焦虑, ●下肢网状青斑或踝部水肿等。 慎用:癫痫 禁用:哺乳期妇女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⑤.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副作用: ●失眠、 ●口干、 ●食欲缺乏、 ●体位性低血压。 慎用:胃溃疡患者 禁与5-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合用
4.姿势步态异常:行走时跌到,起坐
困难,在床上翻身困难
1.感觉异常:疼痛,嗅觉缺失,
感觉异常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直立性
低血压,膀胱功能障碍,便秘,出 汗异常,脂溢性皮炎,性功能障碍
3.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白天
睡眠过多和睡眠发作
4. 精神异常:视幻觉,抑郁和/
或焦虑
5.记忆与智能损害 6. 人格改变:多疑,易怒及自私
DR激动剂有效,或用复方左旋多巴。
合理用药(整体辨证)
3.根据个体辨证用药:
肝肾阴虚—补肾养阴,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风痰阻络—行气化痰,熄风通络—导痰汤加减 血瘀动风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兼以熄风—地黄饮子加减 气血两虚—益气养血、熄风通络—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②.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普拉克索、
吡贝地尔。 副作用: ●类似复方左旋多巴 ●恶心、呕吐多见 ●症状波动和异动征发生率低 ●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发生率高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③.抗胆碱药:苯海索、丙环定、苯甲托品等。 副作用:
●口干, ●视物模糊, ●便秘,排尿困难, ●严重者有幻觉、 妄想, ●长期应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禁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患者
百会2(督脉) 四神聪3 (奇脉)。 体针:申脉1(足太阳膀胱经) 照海2 (足少阴肾经) 大椎3 (督脉) 消颤穴(小海穴下1.5寸)4 (经验穴) 曲池5、合谷6 (手阳明大肠经)
●嗜睡、幻觉、谵妄和焦虑, ●下肢网状青斑或踝部水肿等。 慎用:癫痫 禁用:哺乳期妇女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⑤.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MAO-B):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副作用: ●失眠、 ●口干、 ●食欲缺乏、 ●体位性低血压。 慎用:胃溃疡患者 禁与5-羟色胺在摄取抑制剂合用
4.姿势步态异常:行走时跌到,起坐
困难,在床上翻身困难
1.感觉异常:疼痛,嗅觉缺失,
感觉异常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直立性
低血压,膀胱功能障碍,便秘,出 汗异常,脂溢性皮炎,性功能障碍
3.睡眠障碍:失眠,多梦,白天
睡眠过多和睡眠发作
4. 精神异常:视幻觉,抑郁和/
或焦虑
5.记忆与智能损害 6. 人格改变:多疑,易怒及自私
DR激动剂有效,或用复方左旋多巴。
合理用药(整体辨证)
3.根据个体辨证用药:
肝肾阴虚—补肾养阴,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 风痰阻络—行气化痰,熄风通络—导痰汤加减 血瘀动风证—活血化瘀,熄风通络—补阳还五汤加减 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兼以熄风—地黄饮子加减 气血两虚—益气养血、熄风通络—八珍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②.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普拉克索、
吡贝地尔。 副作用: ●类似复方左旋多巴 ●恶心、呕吐多见 ●症状波动和异动征发生率低 ●体位性低血压和精神症状发生率高
合理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③.抗胆碱药:苯海索、丙环定、苯甲托品等。 副作用:
●口干, ●视物模糊, ●便秘,排尿困难, ●严重者有幻觉、 妄想, ●长期应用可能影响认知功能。 禁用:青光眼、前列腺肥大、尿潴留患者
百会2(督脉) 四神聪3 (奇脉)。 体针:申脉1(足太阳膀胱经) 照海2 (足少阴肾经) 大椎3 (督脉) 消颤穴(小海穴下1.5寸)4 (经验穴) 曲池5、合谷6 (手阳明大肠经)
帕金森氏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Madopar应用准则,一般应剂量逐渐加大,维持剂 量尽量量小,老年患者出现丧失活动能力的应早期用 药,可提高生活质量(延迟治疗常不能得到这种效 益)。青年患者,可适当延迟治疗,小心调整剂量可 进一步推迟和减少病情波动的发生。
饮食:高Pr会影响胃肠道对左旋多巴的吸收,影响 药物到达脑部,有的患者饮食与症状波动有明显关系, PD应少量多餐,低蛋白饮食(作用为一种辅导治疗)。 一般在餐前30'或餐后90'给药。
2. 协良行(Celance, Pergolide)在药理上 模拟天然DA,并绕过变性N元直接作用突 能后N元。协良行是世界上唯一第一个口服 D1、D2双受体激动剂。是合成的麦角碱, 吸收快,1—2h达血浓高峰,持续5—9h,半 衰期27h左右,常与L—Dopa联合用药,疗 效大于β。国外对该药剂量较大,应用时应 小量用起50μg/片,副作用同β。
Madopa控释片:许多研究说 1:4(流体动力学平衡系统),能维 持较长的时间,对长期治疗出现规律性的症状波动; 夜间有症状的PD,新的PD患者有效,能减少长期治 疗中的并发症。
2、 息宁片:1:4(苄比多巴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 酶抑制剂)使外周的脱羧代谢减少,降低副作用,保 证进入CNS。
维持剂量(毫
克 /天 ) 6— 18 100— 300 4— 8 3— 12 200— 600 5— 20 200— 500 15— 20 200— 400 20— 60
(二)抗组织胺药物 苯海拉明,12.5—25mg,tid,偶能减轻症状。
(三)金刚烷安,0.1,tid,能促进DA的神经末梢释 副作用:兴奋,恶心,失眠,大量可抽搐。 PD早期治疗:(代偿期治疗) 虽脑内DA神经元↓,但还能代偿性合成足够的DA, 应进行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按摩,关节,肌肉(面部 表情肌、呼吸肌),步行,平衡,语言功能训练等。 PD晚期治疗:(失代偿期治疗) DA明显↓,应用药物:1、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2、小剂量起,逐增加剂量;3、不要盲目加用别的药, 不能突然停药。
饮食:高Pr会影响胃肠道对左旋多巴的吸收,影响 药物到达脑部,有的患者饮食与症状波动有明显关系, PD应少量多餐,低蛋白饮食(作用为一种辅导治疗)。 一般在餐前30'或餐后90'给药。
2. 协良行(Celance, Pergolide)在药理上 模拟天然DA,并绕过变性N元直接作用突 能后N元。协良行是世界上唯一第一个口服 D1、D2双受体激动剂。是合成的麦角碱, 吸收快,1—2h达血浓高峰,持续5—9h,半 衰期27h左右,常与L—Dopa联合用药,疗 效大于β。国外对该药剂量较大,应用时应 小量用起50μg/片,副作用同β。
Madopa控释片:许多研究说 1:4(流体动力学平衡系统),能维 持较长的时间,对长期治疗出现规律性的症状波动; 夜间有症状的PD,新的PD患者有效,能减少长期治 疗中的并发症。
2、 息宁片:1:4(苄比多巴是芳香族氨基酸脱羧 酶抑制剂)使外周的脱羧代谢减少,降低副作用,保 证进入CNS。
维持剂量(毫
克 /天 ) 6— 18 100— 300 4— 8 3— 12 200— 600 5— 20 200— 500 15— 20 200— 400 20— 60
(二)抗组织胺药物 苯海拉明,12.5—25mg,tid,偶能减轻症状。
(三)金刚烷安,0.1,tid,能促进DA的神经末梢释 副作用:兴奋,恶心,失眠,大量可抽搐。 PD早期治疗:(代偿期治疗) 虽脑内DA神经元↓,但还能代偿性合成足够的DA, 应进行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按摩,关节,肌肉(面部 表情肌、呼吸肌),步行,平衡,语言功能训练等。 PD晚期治疗:(失代偿期治疗) DA明显↓,应用药物:1、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疗效; 2、小剂量起,逐增加剂量;3、不要盲目加用别的药, 不能突然停药。
帕金森病药物治疗ppt课件【30页】

多巴胺受体激动 剂
目前推崇非麦角类DR激 动剂为首选药物,尤其用 于早发型患者病程初期。
多巴胺受体激动 剂
这类长半衰期制剂提供了持续的多巴胺能刺激,减少运动并发症 疾病修饰作用,延缓疾病进程,对震颤控制效果更佳 副作用与复方左旋多巴相似,而症状波动和异动症发生率较左旋
多巴低。体位性低血压、脚踝水肿和精神异常(幻觉、食欲亢进 、性欲亢进等)发生率较高。
抑制剂或COMT抑制剂治疗。 尽量不应用抗胆碱能药物,尤其针对老年男性患者,具有
较多的副作用。
中晚期帕金森病治疗
中晚期帕金森病,尤其是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极其复 杂,其中有疾病的进展也有药物副作用或运动并发症的因 素参与其中。
运动并发症定义及分类
屏幕快照 2018-06-28 上午9.20.57
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
复方制剂
成份
美多巴 息宁
左旋多巴100mg+苄丝肼 50mg
左旋多巴100mg+卡比多巴 50mg
统 提高DA浓度 减少左旋多巴用
量,增强左旋多巴疗效 减轻 外周不良反应
多巴制剂
尽管有多种类型的药物,左旋多巴仍是帕金森病最基本、最有效的药物 。
服用方法:初始剂量62.5~125mg(1/4~1/2片),2~3次/d。从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以免近期副作用;尽量空腹(饭前1小时或饭后 1.5小时)以免食物蛋白对左旋多巴吸收的影响;
副作用:腹泻、头痛、多汗、口干、转氨酶升高、 尿液变黄。
单胺氧化酶B型抑制剂
降低脑内DA降解,提高脑内DA浓度。 疾病修饰作用,推迟残障发生,推迟左
旋多巴的使用,可单独使用。 延缓运动症状和体征进展。 用法:2.5~5mg,2次/日,应早、中
第十四章抗帕金森氏病药PPT课件

1、单独应用基本上无药理作用; 2、抑制外周多巴脱羧酶,且不易通过BBB——左
旋 多 巴 在 外 周 生 成 DA 减 少 , 进 入 脑 内 浓 度 升 高——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 3、临床上和左旋多巴配合应用。
24
三、金刚烷胺(amantadine)
1、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1)促进纹状体内残存的完整的多巴胺能
蛋氨酸甲基源。
17
注意事项:
1、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 苄丝肼),更多的左旋多巴通过BBB 进入脑内生成DA;
2、不宜与利血平合用; 3、禁用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一种
辅 基 , 外 周 DA 生 成 增 多 , 副 作 用 增 强;
18
(二)作用与用途
作用:补充纹状体内DA的不足。
15
【体内过程】
左旋多巴
小肠载体吸收
外周氨基酸脱羧酶
1%透过血脑屏障
(-) 多巴胺
(不良反应)
MAO
卡比多巴
COMT
左旋多巴
代谢产物
16
▪ 口服吸收,T1/2 1~3小时。
▪ 肝、肠、心、肾中被脱羧生成多巴胺。
▪ 多巴胺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左旋多巴〈1%进
入中枢。
左
不良反应的原因。
旋
黑色素。
多
巴
COMT 3甲氧基多巴。
神经元释放DA; (2)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3)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2、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3、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4、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
25
四、溴隐亭(bromacriptine):麦角生 物碱
1、大剂量对黑质-纹状体多巴受体有较强 的 激动作用——帕金森氏病;
2、小剂量兴奋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 —抑制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哺乳 期妇女慎用——回乳或肢端肥大症。
旋 多 巴 在 外 周 生 成 DA 减 少 , 进 入 脑 内 浓 度 升 高——疗效增加,副作用减少; 3、临床上和左旋多巴配合应用。
24
三、金刚烷胺(amantadine)
1、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功能 (1)促进纹状体内残存的完整的多巴胺能
蛋氨酸甲基源。
17
注意事项:
1、用外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卡比多巴、 苄丝肼),更多的左旋多巴通过BBB 进入脑内生成DA;
2、不宜与利血平合用; 3、禁用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一种
辅 基 , 外 周 DA 生 成 增 多 , 副 作 用 增 强;
18
(二)作用与用途
作用:补充纹状体内DA的不足。
15
【体内过程】
左旋多巴
小肠载体吸收
外周氨基酸脱羧酶
1%透过血脑屏障
(-) 多巴胺
(不良反应)
MAO
卡比多巴
COMT
左旋多巴
代谢产物
16
▪ 口服吸收,T1/2 1~3小时。
▪ 肝、肠、心、肾中被脱羧生成多巴胺。
▪ 多巴胺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左旋多巴〈1%进
入中枢。
左
不良反应的原因。
旋
黑色素。
多
巴
COMT 3甲氧基多巴。
神经元释放DA; (2)抑制多巴胺的再摄取; (3)直接激动多巴胺受体; 2、较弱的抗胆碱作用; 3、起效快、维持时间短; 4、与左旋多巴合用有协同作用;
25
四、溴隐亭(bromacriptine):麦角生 物碱
1、大剂量对黑质-纹状体多巴受体有较强 的 激动作用——帕金森氏病;
2、小剂量兴奋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 —抑制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哺乳 期妇女慎用——回乳或肢端肥大症。
第14章治疗帕金森病及其他动障碍的药物课件

卡比多巴
?Carbidopa: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芳香氨基酸脱羧酶抑制剂。 ?提高左旋多巴疗效,减轻外周副作
用。
?单独基本无作用。
胆碱受体阻断药
疗效不如左旋多巴。 用于:1. 轻症患者
2. 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的患者 3. 与左旋多巴合用, 50%进一步改善症状 4. 抗精神病药引起帕金森综合征 常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断药: 苯海索 (trihexyphenidyl ),又名安坦( artane)。 丙环定( procyclidine )
脑内 左旋多巴 转变
神经传导障碍 去甲肾上腺素
肝昏迷 改善神经传导
不良反应
1. 胃肠道反应:偶见溃疡出血或穿孔 2. 心血管反应:体位低血压、心动过
速、心律失常 3. 不自主运动,长期用药引起,适当
减量。 4. 精神障碍ຫໍສະໝຸດ 停药药物相互作用1.维生素B6:多巴脱羧酶辅基 外周副 作用
2.抗精神病药: 对抗左旋多巴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内乙酰胆碱受体变性,神 经元数目减少。
药物分类
1.胆碱酯酶抑制药:他克林等。 2.脑代谢激活药:吡咯烷酮类。 3.改善微循环药物:麦角类衍生物。 4.钙拮抗药:尼莫地平等。 5.其他:神经营养因子等。
胆碱酯酶抑制药
他克林(tacrine)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 2. 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 3. 增加大脑皮质和海马的N受体密度。 4. 加强神经肌肉传递。 5. 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抑制NMDA和
抗老年性痴呆药
老年性痴呆
?一种由器质性脑损伤导致的智能障碍, ?表现为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维能力
等的丧失,
?可分为阿尔茨海默痴呆(AD)、血管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原则
3.长期服药过程,虽然剂量不变,也会产生疗效减低或 症状波动现象,故需根据症状改变程度及副作用等情 况,适当调整剂量。药效波动可调整口服药的次数和 剂量,药效减低时,可加用其他抗PD药物。
4.对药物反应和副作用的个体差异性较大,需因人而异。 5.长期服用药物,突然停药会导致症状急剧恶化加重;
• L-dopa属DA的前体药,本身无药理活性,在脑内转 化为DA,补充了纹状体中DA的不足,提高中枢DA 神经功能,抑制胆碱能神经功能,产生抗震颤麻痹 的作用。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药动学] • 吸收:口服吸收容易,影响因素:胃排空速度、胃
pH值、高蛋白食物 • 分布:进入中枢量不到1% • 代谢:肝脏、心、肾、肠、中枢中多巴脱羧酶代谢
为多巴胺(99%)。进入中枢部分产生疗效而发挥 作用。α甲基多巴肼可提高作用。 • 排泄:肾脏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作用与用途] 1 抗帕金森病: 被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摄取,脱羧为多巴胺,
补充递质。
特点
①轻症较好,重症较差,治疗效果与残存神经元数量有关;
②肌肉僵直、运动困难好,震颤差;
治疗原则
(二)药物治疗原则 1.最小剂量,最佳效果:
• 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通常以增加至既无副作用出 现而症状改善约80%左右,或在获得最佳疗效后将剂 量减少15~20%为宜。长期以此剂量作为长期维持剂 量。
2.早期若只有动作徐缓或轻度震颤、又不影响日常活动 时,则暂延缓治疗。早期轻症病例一般以1种药物治 疗为宜,对于晚期或重症病例也可以2种及多种药物 并用。
2、内因变化:正常时,脑内CA递质(DA、NA等),代谢产生过氧
化氢(H2O2),需通过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来清除,随着年 龄的增长(老年人),这两种酶的含量活性减少(PD病人此二酶
更下少生)成,O2D-和A氧·O化H代自谢由过基程,中导产致生D的A神H2经O细2和胞O膜2在脂黑质质过部氧位化Fe变+3性催坏化
抗帕金森病药
(antiparkinsonian)
药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
于锋
概述
•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PD):
慢性进行性运动障碍,属锥体外系疾 病。多老年人发病。1817年,首次报道。 1953年,肯定病变部位在黑质和纹状体。 1960年,发现与黑质纹状体中DA含量显著 降低。1961年,用L-Dopa治疗取得良好的 效果。
治疗原则
(一)一般治疗原则 1.运动:多做主动运动,尽量继续工作,加强锻炼,参
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以防止忧郁和记忆力减退的 过早出现; 2.饮食:早、中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晚上以蛋白质为 主。高蛋白饮食影响左旋多巴的吸收和疗效;需多吃 蔬菜、水果或蜂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烟、酒等; 3.长期服药:必需长期服药才能减轻症状; 4.不能超量给药:不能超量给药,否则会造成副作用增 加。
死。
3、医源性:PD病人长期大量应用左旋多巴,脑内DA增加。
,· DA MAO-B O2-· OH
加重震颤麻痹症状
新的治疗思路
• 以上氧化应激——自由基学说,导致神经元变性坏死, 又启发另一种新的治疗思路,抗氧化治疗。即采用 MAO-BI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药物治疗早期PD作为首 选治疗方案,以保护神经细胞,延缓PD病变进程;
治疗帕金森病
除此以外,应用抗组胺药或补充5-HT的前体5羟色氨酸对本病也有帮助。
研究进展
1、外因:近年来认为PD与接触一种甲苯四氢吡啶(MPTP)物质有 关,该物质是有机合成中一种常用的化学原料。
MAO-B
MPTP
MPP+(神经毒性)
致DA神经变性坏死
且用这种物质复制灵长类动物(猴)的震颤麻痹病理模型。
③起效慢,药后2~3周。最大疗效1~6个月。 • 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有效。 • 对氯丙嗪引起的锥体外系反应无效。氯丙嗪阻断DA受体。 2. 肝昏迷:伪递质学说; 能使肝昏迷者的意识从昏迷转变
为清醒,但不能改善肝功能,故不能根治。
左旋多巴 (levodopa,L-dopa)
概述
•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我国发病率约35/10 万人口,另有9/10万人口为帕金森综合征。原发性 帕金森病(或称震颤麻痹)发生于男性较多,好发与 50~60年龄组。 帕金森病多为特异性,非遗传性,不断进行性发 展,侵袭中脑-纹状体-丘脑-皮质区神经通路的锥体外 系的运动调节功能。
• 在病人病情许可的前题下,应尽量延缓使用左旋多巴 的时间。或者采用MAO-BI、抗氧化剂(VitE)与左 旋多巴合用以减少左旋多巴的用量。
• 这是PD治疗上一次较大的进展和传统观念的转变。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 disease,PD)
• 症状:
– 静止震颤:手指呈“搓丸样”,安静或休息时 出现(静止性震颤,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 失);
出现一般副作用时,应逐渐减量或加服其他抗帕金森 病药。
拟多巴胺类药物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
• 由酪氨酸羟化而来,是体内合成CA的中间物。
[药理作用与机制]
• 左旋多巴对大多数PD具有显著疗效。起病初期用药 疗效更为显著,用药后患者感觉良好,淡漠症状改 善,能关心周围环境,思维清晰敏捷,听觉口语学 习能力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病变部位及发病机制
基底神经节、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
DA(5—HT、 GABA) Ach(His)
锥体外系 相互调节、动态平衡→ 维持机体正常运动功能
DA↓ Ach↑ DA↑ Ach ↓
锥体外系反应(震颤麻痹) 不自主运动,手足徐动症、舞蹈病
根据以上发病机制,提出PD治疗思路
增强中枢DA神经功能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
– 肌强直:骨骼肌张力增高,呈齿轮样或铅管样 强直;
– 运动不能:“面具脸”、“写字过小征”、讲25%病人出现痴呆。
• 帕金森氏综合征:老年性血管硬化、脑炎后遗症, 慢性汞中毒及抗精神病药等。
• 药物分类:拟多巴胺药、中枢抗胆碱药多巴胺受 体激动剂、中枢抗胆碱药、MAO-BI、COMTI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