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3水结冰了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 水结冰了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第一单元水第3课水结冰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2.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科学探究目标:1. 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2. 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科学态度目标:1. 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
2.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热水、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 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
)2. 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
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
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
)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1. 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
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3 水结冰了学习目标1 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还要向周固放出热量。
2 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固体状态。
基础练习一、填空题。
1.当水的温度低于0℃时,水就会开始_________,从_________状态变成_________状态,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__。
2.我们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会在碎冰中加入一些_________,其作用是制造更低的温度。
3.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_________热量。
(填“放出”或“吸收”)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 )。
A.减小B.增大C.不变2.下列温度中,( )会让水结冰。
A.0℃B.10℃C.100℃3.下列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中,( )不是探究水结冰实验中能用到的。
A.试管、烧杯B.酒精灯、石棉网C.碎冰、食盐4.( )的变化让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
A.水量B.时间C.温度5.冰是( )。
A.固态的B.液态的C.气态的三、判断题。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水、水蒸气、冰都是同一种物质。
( )2.我们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为了使水更快地结冰,要选择细一点儿的试管。
( )3.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能力提升四、连线题。
水冰液态固态有固定形状会流动五、简答题。
1.在没有冰箱的条件下,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结冰实验时,怎样使水更快地结冰?2.在探究水结冰实验中,我们在试管上要做哪两次标记?参考答案一、1.结冰液体固体凝固2.食盐3.放出二、1.B 2.A 3.B 4.C 5.A三、1.√ 2.√ 3.X四、五、1. (1)选择细一点儿的试管;(2)在试管里加入大约1/4的水;(3)在装碎冰的烧杯里加入适量的食盐。
2.第一次是往试管里倒入清水后;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结冰了》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物体的材料不同,导热性能也。
导热性能好的物体,往往吸热,散热也。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当环境温度低于时,水开始结冰。
3.当温度在℃以下时,水才会结冰。
4.冰是固态的,有一定的和。
5.当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从状态变成状态;当温度上升到时,冰会,从状态变成状态。
二、判断题6.夏天冰柜里的矿泉水偶有冻裂的现象,这是因为水结冰时体积会变小。
( )7.冬天水管容易爆裂是因为水管材料质量不好。
()8.水结冰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 )9.时间是影响水结冰和水沸腾的主要因素。
()10.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
这也属于一种热胀冷缩现象。
()三、单选题11.下列自然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北极的冰块时时刻刻都在蒸发B.河里的水受热后结成冰C.烧开的水变成了水蒸气12.清晨,小明在校园里看到不少小草上都有厚厚的霜,一节课后霜就不见了。
根据这一现象,可以推测这段时间的气温变化最有可能是()A.B.C.13.爸爸告诉小科,冬天,黑龙江地区的河水会全部结冰,等春天来临,冰又会融化,等冰全部融化后,河里的水位会()。
A.上升B.降低C.不变14.正在结冰的湖面,若用温度计测量湖面的水温,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是()A.100℃B.4℃C.0℃D.-10℃15.爸爸说完,小科想到在学校做的水结冰实验,如图,往碎冰中加入食盐的目的是()。
A.让碎冰结成块B.为了获得更低的温度C.让碎冰变得更多四、连线题16.将下列过程与其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起来。
五、简答题17.奇奇早上到校后,发现足球场草坪上有一层薄薄的霜,你能说说霜是怎么形成的吗?六、综合题18.撒盐化雪的科学冬天,环卫工人用撒盐的方法融化道路上的积雪,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正常水的冰点是0摄氏度,但是加入盐之后,盐要溶解,吸取周围的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变成盐水,而盐水的冰点比水要低,在同样的温度下盐水再也凝固不了,这样雪就会不断融化,这就是撒盐化雪的道理。
1.3 水结冰了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3课时水结冰了(教科版)1.水结冰实验:(1)往碎冰中加食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通常水温降到_______℃时.水开始结冰,结冰过程中_______热量。
(填吸收“或”放出")(3)水结冰是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水结冰后体积_______。
(4)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当水全部结成冰后,温度才会继续降低,2.冰与水的比较:3.冰是固态的,水是液态的,它们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质。
1.以下自然现象中,不属于结冰现象的是()。
A.雪B.雾C.冰凌2.冬季的母亲河一黄河壮阔而静美,黄河神术段出现壮观的流凌景观 .晶莹剔透的冰块缓缓流淌。
此时河木的温度是()。
A.4℃B.0 ℃C.-4℃D.不确定3.把水放在(),最有可能会结冰。
A.冰箱冷藏室里B. 烈日骄阳下C温暖的地窖中 D. 冰柜的冷冻室4.在冬天,我们看到有些地方露在外面的水管裂开了.这是因为()。
A.自来水厂的工人把质量不好的水管放在外面了B.露在外面的水管里的水受冷结冰,体积变大撑破水管C.露在外面的水管里的水流速太快挤破了水管5.课堂上,同学们在研究“水在什么温度下结冰”。
他们在一支试管中加入约四分之一的清水,然后在层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将一支温度计放在试管中测量常温下试管中的温度并记录后,再将试管放入盛满碎冰(加入了食盐)的烧杯中(如图)同学们持续测量试管里的温度,并做好了记录.(1)从上面表格数据中,我们知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___℃。
(2)第8分钟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A.1 ℃B.0 ℃C.-1。
℃D.-2 ℃(3)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使碎冰的温度()。
A.变得更低B.变得更高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4)通过观察水结冰前与结冰后的标记,我们发现水结冰后体积()。
A.变大B.变小C.不变D.看不清6.用做了水结冰实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上册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教科版科学三上1.1水到哪里去了判断题1.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现象。
()2. 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蒸发现象。
()3. 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凝结现象。
()4. 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现象。
()单项选择题5.下列关于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水有固定的体积B.水是白色的C.水是透明的6.下列关于水蒸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蒸气是一种气体B.水蒸气是无色的C.水蒸气有固定的体积7.下列关于水和水蒸气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和水蒸气都可以被我们看见B.水蒸气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C.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8.下列不属于蒸发现象的是()A.湿布擦黑板,黑板变干了B.洗过的手变干了C.冰融化成水9.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是()A.都看得见B.都摸得着C.无固定形状10.对有无覆盖薄膜的杯子中水位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B.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C.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少答案解析:1. T解析:蒸发是指水变成水蒸气;凝结是指水蒸气变成水。
地面上的水洼经过一段时间不见了是蒸发。
2. F解析: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塑料盒上面出现水珠是凝结3. F解析:煮火锅的时候,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是蒸发4.T解析:冬天密闭的教室窗户上出现小水珠是凝结。
5. B解析:水是无色的。
6.C解析:水蒸气没有固定的体积。
7. A解析:水可以被我们看见,水蒸气不能;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8.C解析:冰融化成水是融化,不是蒸发现象。
9.C解析:水和水蒸气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
10. B解析:覆盖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水,没有薄膜的水杯中水位下降较多,水位下降是因为水蒸发了。
教科版科学三上1.2.1水沸腾了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左右。
A.27℃B.37℃C.47℃2.下列关于酒精灯使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灯帽来盖灭酒精灯B.用嘴来吹灭酒精灯C.用火柴给酒精灯点火3.在做水沸腾的实验中,不会用到的实验仪器是()A.酒精灯B.量筒C.烧杯4.使用温度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是()A.平视B.俯视C.仰视5.使用酒精灯不小心着火了,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用嘴吹灭火焰B.往火焰上浇水C.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火6.从不同角度读取温度计时,读数会出现偏差,仰视读数会()。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3水结冰了课后辅导作业设计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3水结冰了课后辅导作业设计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做水结冰的实验中,试管中水的高度与结成冰后冰柱的高度相比,(C)。
A.水和变成冰后的冰柱高度一样 B.水的高度高一些C.冰柱的高度要高一些【详解】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结冰。
水在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结冰后,冰柱的高度比水面高一些。
2.关于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冰是固态的水B.冰没有一定的体积C.冰有一定的形状【详解】根据对水和冰比较的认识,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它们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冰是水的固体状态,冰有一定的形状,冰也有一定的体积。
3.下列物体是固体的是(B)。
A.矿泉水黑板檫 B.塑料瓶树叶C.果汁香蕉【详解】固体是物质的一种聚集状态。
与液体和气体相比固体有比较固定的体积和形状、质地比较坚硬。
黑板檫、塑料瓶、树叶、香蕉都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是固体。
矿泉水、果汁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是液体。
4.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发现水结冰后占据的空间(体积)(B)。
A.不变 B.变大 C.变小【详解】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
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占据的空间变大。
5.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时水处于(B)。
A.固态 B.液态 C.气态【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固体: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气体:没有一定形状,没有一定体积,可以流动的物体;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的物质。
所以有固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这时水处于液态。
6.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如果试管中的水迟迟不结冰,下面哪项能使试管中的水结冰(C)。
A.使劲摇晃试管B.在试管中加入更多的水C.在容器中加入更多的食盐【详解】在做水结冰实验时,往碎冰堆里放食盐,能够加快碎冰的融化,冰融化吸热使得周围温度降低,从而让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教科版(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 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 1.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含答案)一.水3.水结冰了同步练习三年级科学上册(教科版)一、填空题1.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放在冰箱里冷冻,一段时间后,矿泉水瓶会被胀破,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
2.水的温度下降到()℃时开始结冰;冰是()的水,有一定的()和体积。
1个标准大气压下,开水刚烧开时是()℃,开水沸腾时,水壶口上出现的“白气”是()。
如果不再继续加热,水的沸腾会()。
3.水有()、()、()三种形态,引起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的变化。
4.冬天,刚洗的衣服挂到阳台上结了一层冰,这时水从()态变成了()态。
二、选择题5.如果放学后小科在这杯水的杯壁水面上画一条刻度线,然后放进冰箱冷冻室,第二天早上取出,不能看到的现象是()。
A.水变成了冰B.冰的体积未超过刻度线C.冰的体积超过了刻度线6.将一杯冰和一杯40℃的水混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发现冰只融化了一半,此时杯中水的温度是()。
A.0℃ B.20℃ C.无法判断7.当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A.0℃ B.50℃ C.100℃8.水结冰后体积会(),所以人们冬天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上稻草、棉花等以防止水结冰。
A.变大B.变小C.不变9.装冰的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是()。
A.冰化成水后从杯口溢出来的B.加冰的时候,冰块碰到了杯子沿化成水流下来C.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1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A.高于0 ℃ B.高于10℃ C.低于0℃11.水结成冰()。
A.是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B.只有形态发生变化C.没有任何变化12.冰冻矿泉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变成了一瓶冰水混合物,此时矿泉水的温度可能是()。
A.0℃ B.-5℃ C.15℃13.回到家后,雯雯想验证一下商家设计的饮料容量是否合理。
她从科学材料箱中拿出了一个试管,倒入了一定量的水,且标注了水的起始位置,放入冰箱冷藏室。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3水结冰了 课时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1)冰是( )填[“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填“能”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填[“很高”或“很低”],比较( )[填“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这个过程叫做( )二、判断题。
(1)水结成冰后,有了固定的形状。
( )(2)冰块会沉在水里。
( )(3)水和冰可以相互转化。
( )(4)水和冰都不会流动。
( )三、选择题。
(1)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加水B.加盐C.加冰(2)当水温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B.10℃C.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B.容器C.温度(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 。
A.要向周围吸收热量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C.既不向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四、填图题水的特点共同特点冰的特点A有固定的形状B无色无味、透明C会流动D占据一的空间E柔软F有一定的质量五、实验操作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2)我们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
(3)水结冰是液态的水()成了固态的冰。
[填“凝结”或“凝固”](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时有可能会结冰。
[填“受冷”或“受热”]六、实验探究下面是某小组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1)水的初始温度比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 [填“高”或“低”](2)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是(),比0℃()[填“高”或“低”](3)当环境温度()[填“高于”或“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4)水变成冰时.温度()[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冰是( )填[“白色”或“透明”]的,隔着冰( ) [填“能”或“不能”]看到其他物体。
(2)用手触摸冰块,温度( )填[“很高”或“很低”],比较( )[填“光滑”或“粗糙”]。
(3)水结成冰后,就从( )体变成了( )体,这个过程叫做( )
二、判断题。
(1)水结成冰后,有了固定的形状。
( )
(2)冰块会沉在水里。
( )
(3)水和冰可以相互转化。
( )
(4)水和冰都不会流动。
( )
三、选择题。
(1)为了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得更低,可以采用( )的方法。
A.加水
B.加盐
C.加冰
(2)当水温达到( )时会慢慢结冰。
A.1℃
B.10℃
C. ℃
(3)( )的变化会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A.颜色
B.容器
C.温度
(4)水在结冰的过程中,( ) 。
A.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B.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C.既不向周围吸收热量,也不向周围放出热量
四、填图题
水的特点共同特点冰的特点
A有固定的形状 B无色无味、透明 C会流动
D占据一的空间 E柔软 F有一定的质量
五、实验操作
我们在做水结冰的实验时,在一个普通的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2)我们发现,水在()℃时开始结冰。
(3)水结冰是液态的水()成了固态的冰。
[填“凝结”或“凝固”]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时有可能会结冰。
[填“受冷”或“受热”]
六、实验探究
下面是某小组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的实验记录
(1)水的初始温度比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 [填“高”或“低”]
(2)保温杯中碎冰的温度是(),比0℃()[填“高”或“低”]
(3)当环境温度()[填“高于”或“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
(4)水变成冰时.温度()[填“降低”或“升高”了],说明水向周围()[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及解析
一. (1)透明 能
(2)很低 光滑 解析:冰的温度低于0℃,远低于人的体温,因此用手触摸冰块,人会感觉很凉。
(3)液 固 凝固 解析:水的热量散失,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固体的冰。
二.(1)√解析:水是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冰是固体,有固定的形状。
(2)X 解析: 冰比水轻,会浮在水面上。
(3)√
(4)X 解析 :水是液体,可以流动。
三. (1)B 解析:当盐掺在冰水混合物里,盐就会在水中溶解而产生吸热作用,使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降低。
(2)C
(3)C 解析: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空气与水的热量交换,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4)B 解析:水结冰时,一定 是周围环境的温度低于水的温度,因此水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四.
水的特点 共同特点 冰的特点
A 有固定的形状
B 无色无味、透明
C 会流动
D 占据一的空间
E 柔软
F 有一定的质量
五.(1)降低 (2)0 (3)凝固 (4)受冷
六. (1)高 (2)-15℃ 低 (3)低于 0℃ (4)降低 放出
A B 、D 、F
C 、E
部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