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听、说、读、写和欣赏中文。
思想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研究,培养对中文的兴趣和热爱;2.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 立足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内容安排1. 语言文字运用:掌握中文基本词汇、语法和语言表达规范,提高听说读写能力;2.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包括阅读文章的洞察力、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3. 写作能力: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作文、议论文和写信等文体的写作;4. 古代文学:介绍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识和理解;5. 现代文学: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文学作品,并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力;6. 修辞与修辞手法:研究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常用修辞手法,提高语言表达的风格和效果;7. 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优秀中文作品,培养阅读兴趣和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真实的情境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语言环境中研究;2. 协同研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分享;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多元感知和信息处理能力;4.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个人研究态度;2. 作品评定: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质量和创造性;3. 听力理解测试:测试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4. 书面考试:考查学生的语法、词汇和阅读理解水平。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符合课程要求的教材,包含各种题材和文体的课文;2. 多媒体教具:利用投影仪、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辅助;3. 图书馆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广泛阅读和研究。
参考书目1. 《中文语法教程》2. 《阅读与写作》3. 《中国古代文学导读》4. 《现代文学导读》教学大纲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部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版

部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新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部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也随之升级更新,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部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新版内容和变化。
一、教学大纲的背景和意义部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核心文件,旨在指导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
新版教学大纲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将迈向一个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阶段。
二、新版教学大纲的主要变化1. 课程目标的调整新版教学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态度,将课程目标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加强对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2. 内容的优化和精简新版教学大纲删减了一些过时、重复或分散的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加紧凑和具有针对性。
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例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文学艺术的鉴赏等。
3. 教学方法的创新新版教学大纲倡导以问题为导向、合作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评价体系的改革新版教学大纲提出新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
强调对学生思维方式、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价。
三、新版教学大纲的实施策略1. 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需从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协助者。
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引导,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新版教学大纲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规划和决策,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3. 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利用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拓宽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创设多种学习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融通性和跨学科的教学新版教学大纲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通性和互动性。
促进语文学科与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习和融合发展。
四、教学大纲的衍生问题1. 教材的编写和选择新版教学大纲对教材的质量要求更高,教材编写需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调整和创新。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二)2024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二)引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是为指导初中语文教学而制定的指南,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本文将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目标设定、核心内容和评估标准。
正文:一、课程目标设定1.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能力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与文化修养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二、核心内容1. 修辞与修辞手法a. 比喻的理解与运用b. 夸张与夸张手法的运用c. 排比与排比手法的运用d. 反问与反问手法的理解与运用e. 对偶与对偶手法的运用2. 文学常识与作品阅读a. 古代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解读b. 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c. 文学流派与文学题材的了解与辨析d. 文学史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3. 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a. 词语的准确运用与拓展b. 语法的基本规范与应用技巧c. 表达清晰与语言流畅的技巧d. 修辞技巧的灵活运用与创新4. 写作与表达能力的培养a. 文章结构与段落的组织b. 多样化的写作思路与表达方式c. 议论文、记叙文与说明文的写作技巧d. 病句改正与写作错误的修正5. 评估标准a. 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的考查方式b. 评分标准与评价指标的制定c. 示范作品与评语的编写d. 个性化评价与学生反馈的实施总结: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化修养。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提出核心内容和制定评估标准,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语文教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纲的指导要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大纲(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大纲(部编版)一、学科概述本学期的语文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意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文技能。
通过研究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能够正确运用常用句式和词汇进行表达和描述。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其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主题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 延伸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阅读:通过阅读课本中的课文,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课外阅读:通过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语法与写作:通过研究语法知识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词汇积累:通过积累常用词汇和短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口语表达:通过口语练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通过讲解、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 群体合作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研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前瞻性教学法:通过提前预告和导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
4. 实践性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听讲、发言、参与课堂活动等方面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验报告等的完成情况。
3. 测试成绩:包括课堂测验、小测、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的成绩。
以上为七年级语文上册学习大纲(部编版)的主要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语文知识,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大纲【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大纲
【新教材】
这份教学大纲是针对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材的教学
指导。
以下是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学内容
1. 课文阅读: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文章等,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写作训练: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培养
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
3. 口语表达:包括对课文的朗读、角色扮演等口语表达活动,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
-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设计情景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评价方法
-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 定期进行测验,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 组织学生参加作文比赛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
能力。
教学计划
下面是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安排:
1. 第一单元:古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读
2. 第二单元: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3. 第三单元:科普知识阅读与写作训练
4. 第四单元:课外拓展阅读与讨论
教学大纲中的内容和计划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补充。
这份大纲将作为教师教学指导的重要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
提高语文素养。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

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最新)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教委于1986年11月23日修订发布的中学语文教学指导性文件。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制。
该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字、词、语法、修辞、逻辑和文学常识的教学。
学生要能够阅读一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性*和文学读物,能够初步理解、鉴赏一些浅显的文学作品,掌握常用的汉字,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一定数量的课文和名句、名篇,掌握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常用字典和词典,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中学教学大纲语文中学语文大纲内容,主要有三个要求:1.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2.教会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字、词、句的含义,掌握*的主要内容和重点;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以上就是中学语文大纲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语文中学教学大纲《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中等学校语文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1956年2月颁发第一份《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后曾多次修订。
主要内容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听说训练和语文课外活动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各年级的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等。
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但我可以为您提供有关"语文教学大纲"的一般信息。
语文教学大纲是用于明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和规范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种教学文件。
它们通常包括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如果您需要山东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建议您查阅山东省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或联系当地的教育机构进行咨询。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是1986年2月开始实施的教学大纲,是教育部最新制订的。
这是关于语文教学宏观把握的一项重大改革。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初中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
基于这一目标,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的培养: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精确而生动的词汇、表达方式以及精选的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任务,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引导学生培养扎实的写作基本技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多元化的口语训练活动,如演讲、辩论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学习和欣赏经典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人文关怀。
5.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教授学习策略,如阅读技巧、写作技巧等,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涵盖语文的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语言文字知识与技能: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辨析等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以及运用正确的语法、句式等语言技巧进行表达的培养。
2. 修辞与修辞手法:学习和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培养学生准确地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表达效果。
3. 阅读与理解: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文字理解、推理判断、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培养。
4. 写作与表达: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写作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提高表达能力。
5. 口语与演讲:通过课堂演讲、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文学欣赏与鉴赏:学习和欣赏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包括情感体验、文本分析等方面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创设情境、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思考,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一)2024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共)(一)一、引言概述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逻辑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指导,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素养。
二、课程目标2.1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演讲和辩论能力2.2 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发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2.3 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4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发展学生对文化传统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5 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文技能- 提升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三、教学内容3.1 古代文学与红楼梦- 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特点- 四大名著之红楼梦的概述-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与情节- 红楼梦的文化价值与影响- 对红楼梦的鉴赏与评价3.2 现代文学与《茶馆》- 现代文学的兴起与演变- 中国话剧代表作之《茶馆》的梗概- 《茶馆》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 《茶馆》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对《茶馆》的文学赏析与批判3.3 修辞与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的分类与运用- 描写技巧与情景再现- 议论文与散文写作技巧- 对诗歌的赏析与创作- 故事与小说写作的基本要素3.4 道德与生活- 道德观念的培养与价值观塑造- 中国传统道德与西方伦理的比较- 生活中的道德选择与行为规范- 道德故事与文学作品的启示- 道德问题的探讨与讨论3.5 跨文化交流与文化魅力- 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与意蕴- 中国传统节日与习俗- 外国文化的传播与接受- 多元文化的价值与挑战四、教学方法4.1 启发式教学4.2 探究式学习4.3 合作学习4.4 课堂讨论4.5 个性化教学五、教学评估5.1 日常评价5.2 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5.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5.4 课堂表现与参与度5.5 家长与学生的反馈与建议六、总结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制定,能够引导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语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
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
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
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
(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明了;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四)、语文常识
19、了解词的分类,短语的结构(并列、偏正、主谓、动宾、补充),单句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复句的主要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限于二重)和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
20、了解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一般用法。
2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22、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文学的基本常识。
(五)、课文
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古代作品也有适当比例,同时兼顾外国作品。
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一般各占50%。
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
每学年课文不少于60篇。
(六)、课外活动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开展课外阅读、访问、参观访问、专题研究等活动。
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等形式,利用壁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语文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
三、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
(一)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二)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三)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五)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四、教学评估
教学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
对教师的评估要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不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估依据。
对学生的评估要重视语文积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语文水平发展的评价,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坚持态度情感与知识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有利于激励和引导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语文考试要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鼓励学生有创见。
不能用难题、怪题、偏题和烦琐机械的题目考学生。
语法修辞和文体常识不列入考试范围。
要重视教学评估情况的分析和反馈,以利于改进教学。
五、教学设备
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初中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
学校要配备充足的工具书、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其他人文科学读物、科技读物等各类图书,配备必要的教学挂图和教学辅助资料,订有相当数量的报刊。
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配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声像资料,配备一定数量的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计算机及其他辅助器材,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利用网络资源,还可装备视听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
语文教师应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校应加强对他们的指导和培训,鼓励支持他们的开发、制作教学课件。
附录一: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文言文(20篇)
1、《论语》六则
11、送董邵南游河北记
韩愈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12、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3、陋室铭
刘禹锡
4、鱼我所欲也
《孟子》
14、岳阳楼记
范仲淹
5、曹刿论战
《左传》
15、醉翁亭记
欧阳修
6、三峡
郦道元
16、记承天寺夜游记
苏轼
7、与朱元思书
吴均
17、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8、出师表
诸葛亮
18、墨池记
曾巩
9、桃花源记
陶潜
19、爱莲说
周敦颐
10、五柳先生传
陶潜
2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古诗词(50首)
1、关雎
《诗经》
26、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蒹葭
《诗经》
27、观刈麦
白居易
3、君子于役
《诗经》
28、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4、陌上桑
汉乐府
29、雁门太守行
李贺
5、龟岁寿
曹操
30、赤壁
杜牧
6、观沧海
曹操
31、泊秦淮
杜牧
7、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潜
32、夜雨寄北
李商隐
8、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3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9、木兰辞
北朝乐府
34、忆江南(梳洗罢)
温庭筠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3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温庭筠
11、望洞庭湖寄张丞相
孟浩然
3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李煜
12、使至塞上
王维
37、浣溪纱(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1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