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3.拓展作业: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一种自己感兴趣的动物类群,并撰写一篇关于该类群的科普文章,内容包括类群的特征、生活习性、生态环境等。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要求语言流畅,图文并茂。
4.小组合作作业:分组进行动物观察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动物,通过观察、记录、分析,了解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并制作一份PPT进行汇报。每组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要求PPT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6)课后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动物类群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拓展延伸:提供与动物类群相关的拓展学习资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首先通过展示一组生动有趣的动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认出这些动物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接着,教师简要回顾已学过的动物类群,如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5.创作一幅动物分类图,将所学的主要类群及其代表性动物绘制在一张A3纸上,要求图示清晰,色彩丰富,具有创意。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动物界的分类原则,熟悉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包括无脊椎动物的门(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和脊椎动物的门(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能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各类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归纳总结各类群的共同特征。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
1.请列举五种无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2.请列举五种脊椎动物及其特征。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导学案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导学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运用比较法,复习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各大类群的特征。

2、通过比较,归纳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和认识动物的适应性的表现。

3、在复习过程中,归纳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

4、通过练习,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学习过程】一、动物的主要类群分类: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没有由组成的,可分为动物和动物。

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2、分类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二、各大类群动物的特征比较:1、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特征比较腔肠动物身体扁平,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身体分节,运动器官为刚毛或疣足线形动物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环节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有外骨骼软体动物身体表面有刺细胞,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节肢动物身体不分节,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2、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比较3、我发现:通过比较动物各大类群的特征发现,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结构由到,由等到等,生活环境由生到生。

三、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性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体型成型,有利于减少游泳时水的;适于水中运动的器官是;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是。

蝗虫适于陆地生活:体表有坚韧的,可减少;后足发达,适于,有两对翅适于。

蛔虫适于寄生生活:体表有一层,防止消化液侵蚀;以小肠中的食糜为食,消化管的结构;生殖器官,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器官。

由此我发现:动物的的特点与其相适应。

2、鱼鳃的结构特点:鱼鳃鲜红,密布;鳃的主要部分是,在水中,鳃丝展开,扩大了与水的接触,可见,鱼鳃适于在水中。

鸟的翼和蝴蝶的翅共同结构特点:鸟的翼上有排列整齐的较大型的,展开成形,表面积;蝴蝶的翅表面积,有利于扇动空气,产生升力,有利于。

由此我发现:动物某些器官的特点与其相适应。

四、这节课我学到的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是五、练习反馈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之一是身体()A.有口无肛门B.有口有肛门C.无口无肛门D.无口有肛门2、(2014学年期末试题)蚯蚓与蝗虫的区别在于()A.体节是否相同B.体温是否恒定C.是否有脊椎骨D.是否在陆地生活3、“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母兽给幼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一样,你认为美人鱼属于()A.鱼类B.软体动物C.哺乳动物D.两栖动物4、(2014学年期末试题)“美丽的珍珠”是由珍珠贝何种结构分泌形成的()A.鳃B.外套膜C.触唇D.足5、蛔虫生活在小肠而不被消化的原因()A.人体的消化液不能消化活的动物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C.蛔虫体表细胞生长快D.蛔虫生活在没有消化液的地方6、下列关于鸟类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薄而轻B.胸骨发达,有龙骨突C. 颈椎骨多而灵活D.长骨长而空7、(2015学年期末试题)小明为了减少蚯蚓在地面爬行的阻力,在蚯蚓体表涂上一层凡士林,你认为蚯蚓会()A.运动加快B.运动减慢C.没有任何变化D.很快死亡8、将甲、乙两只蝗虫做如右图的处理,结果是()A.甲蝗虫先死B.乙蝗虫先死C.同时死D.都不会死9、家鸽飞行时的呼吸特点是()A.肺和气囊都能进行气体交换B.吸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C.呼气时,肺内进行气体交换D.吸气呼气时,肺内都进行气体交换10、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

2025年中考生物省心备考复习专题16 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讲解版)

2025年中考生物省心备考复习专题16 动物的主要类群(课件)(讲解版)

真题再现 5.(2023·营口)河蚌的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河蚌属于( D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软体动物
6.(2023·广东)如图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A,木篓玲 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下列有关螃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和附肢不分节 B.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C.蟹钳有防御功能 D.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D.水螅
2.(2023·河源)河源万绿湖里出现的桃花水母,呈圆形、通体白色 透明。下列关于水母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背腹扁平 B.体表有刺细胞 C.身体呈辐射对称 D.有口无肛门
真题再现
3.(2023·河南)秀丽隐杆线虫属于线形动物,是研究遗传、发育、 衰老等过程的重要实验动物,干扰其lin-14基因会导致发育不正常。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秀丽隐杆线虫有口有肛门 B.秀丽隐杆线虫和蚯蚓一样身体分节 C.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D.lin-14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2023·甘孜)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B ) A.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B.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鱼:
1.体型: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大多 呈流线型,可以减少游泳时水的阻力。
2.体表:常覆盖着鳞片,并分泌黏液,起保护作用。 侧线可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3.游泳: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 用游泳。
考向二:脊椎动物-变温动物
鱼的呼吸器官-鳃:
呼吸现象:鱼的口与鳃盖后缘交替张合;将墨汁滴 在鱼口前方,观察到墨汁流入鱼口后,会顺着鳃盖 后缘流出。 呼吸器官:鳃是鱼的呼吸器官,其主要部分是鳃丝 ,其内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与水进行气体交换。
学习目标

初中生物_《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生物_《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是济南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中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中的第一节。

在生物圈中,动物的活动范围广、种类繁多,不同类群的动物有着不同的特征,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等角度阐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感知动物的生活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所以本节在本章、本书、乃至本学科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已有所了解,通过对本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复习,学生已基本掌握学习生物类群的规律和方法,这些都为本节课复习无脊椎动物的各类群奠定了基础。

但是学生自主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不高,所以我设计了以生命进化树为依托,以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合作等方式来激发与推进学生的帮教互助学习。

本节课是一节复习课,他不同于新授课时学生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相反学生可能从心理上认为“我已经学过了,没有什么可学了”。

所以从这方面考虑,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是如何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就是设计些综合性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与总结,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异同,并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认同生物“生物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过程与方法1、首先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合作互动、帮教互助进一步深入教材,学生互相帮扶来区分各类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3、通过师生提问抢答,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将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特征,如环节动物、软体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依据。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分类知识,对动物进行归类和识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各类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
4.反思与评价的全面关注:本案例强调学生自我反思和教师全面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反思,学生能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能力。而全面、客观的评价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5.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案例中,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体会到生物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间的讨论和分享,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动物类群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界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动物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教学内容:1. 动物界的定义和特点。

2. 动物的分类方法:形态学分类、遗传学分类、生态学分类。

3. 动物分类的依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等。

教学活动:1. 引入动物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动物的特点。

2. 讲解动物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分类方法的依据。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实际操作动物的分类。

第二章:无脊椎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无脊椎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海绵动物、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无脊椎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无脊椎动物的特点。

2. 讲解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第三章:脊椎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脊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脊椎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脊椎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脊椎动物的特点。

2. 讲解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第四章: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 了解哺乳动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教学内容:1. 哺乳动物的定义和特点。

2. 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原始哺乳类、有袋类、食肉目、奇蹄目、偶蹄目等。

3. 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物种。

教学活动:1. 引入哺乳动物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哺乳动物的特点。

2. 讲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3. 通过图片展示和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类群的代表物种。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区分动物的五大类群: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2)了解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和代表动物。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动物类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2)运用分类的方法,将动物按照特征进行归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认识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主要特征。

(2)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2. 教学难点:(1)各类群动物特征的区分和记忆。

(2)动物类群的分类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动物类群的图片和实物标本。

(2)分类卡片和分类表格。

2. 学生准备:(1)预习动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征。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动物分类知识。

(2)提问:你们知道动物可以分为哪五大类群吗?它们有什么特征?2. 课堂讲解:(1)分别介绍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特征。

(2)举例说明各类群的代表动物。

3. 课堂互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类群,讨论并总结该类群的特征和代表动物。

(2)各组汇报,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练习与巩固:(1)分发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动物分类练习。

(2)填写分类表格,巩固对各类群特征的记忆。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类群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提问:你们认为动物的分类有什么意义?如何保护动物?五、课后作业1. 绘制动物类群的特征表格。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动物的栖息环境。

1. 课堂讲解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评估学生对动物类群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掌握情况。

2. 练习与巩固评价:(1)检查学生分类练习的正确性。

(2)评估学生对分类表格的填写情况。

3. 课后作业评价:(1)评估学生绘制动物类群特征表格的准确性。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

动物的主要类群复习教案第一章:哺乳动物1.1 复习目标: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哺乳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1.2 教学内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温恒定、哺乳、有毛发、心脏四腔等。

哺乳动物的分类:肉食性、草食性、杂食性。

代表动物:狮子、大熊猫、猴子等。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哺乳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哺乳动物。

第二章:鸟类2.1 复习目标:掌握鸟类的主要特征。

了解鸟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2.2 教学内容:鸟类的主要特征:羽毛、飞行、体温恒定等。

鸟类的分类:猛禽、鸣禽、游禽等。

代表动物:老鹰、鹦鹉、企鹅等。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鸟类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鸟类的主要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鸟类。

第三章:爬行动物3.1 复习目标:掌握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爬行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3.2 教学内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scales、冷血、产卵等。

爬行动物的分类:蜥蜴、蛇、龟、鳄鱼等。

代表动物:蜥蜴、眼镜蛇、乌龟、鳄鱼等。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爬行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爬行动物。

第四章:两栖动物4.1 复习目标:掌握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了解两栖动物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4.2 教学内容: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皮肤光滑、湿润、双重呼吸等。

两栖动物的分类:青蛙、蟾蜍、蝾螈等。

代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等。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讨论,分类讨论两栖动物的代表动物。

展示图片,让学生识别不同的两栖动物。

第五章:鱼类5.1 复习目标: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了解鱼类的分类及代表动物。

5.2 教学内容: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有鱼鳍、用鳃呼吸等。

鱼类的分类:海水鱼、淡水鱼等。

代表动物:金鱼、鲨鱼、鲤鱼等。

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鱼类的主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课时备课
学科:生物 年级:八年级 学期教时总编号:
课 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
使用人
课 时
第 1课时(总 1 课时)
课 型
复习课
考点
扫描
1、无脊椎动物的常见动物和主要特征。
2、脊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3、脊椎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
重点
难点
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胜任独立学习以及合作学习中的自己的任务
教法
学法
讨论、归纳法、讲练结合
练习 识记
教学
准备
试卷,课件,课本,六类无脊椎动物的代表动物图片和五类脊椎动物代表动物的图片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无脊椎动物代表动物主要特征脊椎动物代表动物主要特征
节肢动物哺乳动物
软体动物鸟类
环节动物爬行动物
线形动物两栖动物
扁形动物鱼类
腔肠动物
教学过程
知识点
教师活动
重点点拨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每一类群的共同特征以及每类动物中代表动物如两栖类、爬行类、鱼类、鸟类、哺乳类每一类动物与其生活环。
运动及呼吸器官列表比较:(看能否将典型动物蝗虫、蚯蚓、鱼类、鸟类、两栖类、哺乳类的呼吸和运动器官比较填出)
精讲点拨
个别指导
学生个别回答
小组交流提问
小组内检查提问
填写重点图的结构名称及重要知识考查。
分析例题
做题
独立完成
矫对答案
分析错题
教学反思
学生活动
导入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典例剖析
智能检测
1.出示家知识框架
2.让学生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类群
老师出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表格让学生对着表格
复习自己能看着表格想起知识点,不会的在看书。
老师在学生回答时,随时点拨学生的回答,点拨
要点知识。
老师出示表格答案
老师精讲点拨(每个点拨中要有方法的归纳与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