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10 纸的发明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课文讲解-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附同步练习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讲义-课文讲解-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附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

我会写:术shù(算术、术语、武术)伟wěi(伟大、雄伟、伟人)录lù(录取、录音、录用)册cè(上册、史册、纪念册)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阿ā(阿姨、阿爸、阿婆)欧ōu(欧洲、姓欧、欧元)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必会词语: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多音字:累:lèi(累坏)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近义词:笨重—沉重轻便—简便粗糙—粗陋吸收—吸取改进—改善促进—推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文明—野蛮贡献—索取笨重—轻巧粗糙—光滑促进—阻止理解词语: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导学案+预学案+教案+实录+测评+拓展)

10纸的发明导学案设计钟) (2)师强调本课生字的字形。

注意强调易错笔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提出听读要求:①认真倾听,发现读错、添字、漏字、破句等问题及时纠正。

②注意长句的正确断句。

2、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围绕“纸的发明”讲了什么。

3、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完成课后练习1,填一填。

制、洲”是翘舌音。

观察字形:“录”下部是“氺”,“验”字的部首“”的末笔是提。

(2)反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停顿。

读给同伴听,请他指出不当的地方,多读几遍。

2、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1)说说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这样的词语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完成书后练习题1。

语来把课文内容说一说。

学生得到了语言训练,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

四、指导观察,规范书写(用时:6分钟) 1.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按结构分类。

2、指出重点字“录、册、存、洲”,播放生字书写动漫。

注意生字的结构、笔顺和易错笔画。

3、教师示范书写。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5、组织学生作品展示。

1.观察生字表中的会写字,按结构分类,并读一读。

2、观察生字动漫,伸出手指随着书空。

3、观察教师的书写,注意易错笔画。

录:下边是“氺”。

册:最后一笔是“一”。

存:第二笔“丿”要伸展。

洲:左窄右宽。

“州”的三个点在横中线上方,第一个点和后两个点的方向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示,互评互改。

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这一步骤很重要,不要流于形式。

五、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谈谈本课学习的收获。

2、布置作业,认真书写生字。

1.说说本课收获。

2、认真书写生字。

书写有布置有检查。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回顾导入,明确学习任务(用时:3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合作研读课文。

1.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纸的发明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0.纸的发明部编版

造纸术
树皮
麻头
晒干
吸收
句子解析
课文中提到的 “纸”的发明过 程
造纸术的发明对 世界文明的影响
课文中提到的古 代书写材料的演 变过程
造纸术的发明对 古代文化传承的 贡献
段落大意概括
第一段:简要介绍纸的发明过程 第二段:详细描述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过程 第三段:介绍造纸术的传播和影响 第四段:总结全文,强调造纸术的重要性
纸的发明过程
造纸术的起源
造纸术的发明者
造纸术的发明时间
造纸术的传播途径
纸的发明意义
促进文化传播:纸的 出现使得文化知识得 以更广泛地传播,促 进了文化的发展和进 步。
推动经济发展:纸 的制造和销售成为 了一个重要的产业, 为经济发展做出了 贡献。
提升生活质量:纸 在生活中被广泛应 用,如书写、绘画、 清洁等,提高了人 们的生活质量。
05
课文知识点梳理
历史知识点梳理
纸的发明背景 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造纸术的传播与影响 古代其他书写材料
文化知识点梳理
课文背景:介绍纸的发明 历史背景
课文内容:梳理课文中的 知识点
文化内涵:挖掘课文所蕴 含的文化内涵
拓展延伸:介绍与纸相关 的文化知识
语文知识点梳理
生字词:列出课文中的生字 词,并解释其含义和用法
改进措施建议
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精简课件内容,突出重点和难 点
增加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
及时更新课件,保持与教材同 步
感谢观看
汇报人:
06
课文内容拓展与延伸
纸的种类与特点介绍
纸的种类:宣纸、牛皮纸、素描纸、水彩纸等
各种纸张的特点:吸水性、厚度、光滑度、纹理等 不同纸张在书写和绘画中的应用:宣纸适合书法和国画,素描纸适合 素描和水彩画等 纸张的保存与保养:防潮、防晒、防火等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教案课文原文远古的时候,人们没有纸,他们用兽皮、树叶等做书写材料。

这样很不方便,因为树叶或兽皮不太容易保存,还不如直接在地上写。

在古代,纸是一个非常值钱的东西。

刚开始也不是这样,中国的发明家蔡伦在东汉政府做事的时候,发明了造纸术。

他将桑树、麻和棉花的纤维加水混合,再压平晾干,就得到了一张薄薄的纸,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纸张,便于保存和书写。

从那以后,造纸术就传遍世界,变成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课文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纸张的历史发展,了解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过程。

2.学生能够理解造纸术的发明过程。

3.让学生认识纸张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的使用,珍惜文化资源。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

2.相关图片和材料(如工艺图等)。

3.教师的讲解内容需要提前准备。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引出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询问他们对这些物品的使用和历史知识。

2. 学习教师让学生跟随原文的讲解,了解纸张的历史发展和造纸术的发明过程,重点讲解蔡伦的发明过程。

3. 讨论学生们可以根据教师的问题,讨论纸张的重要性以及珍惜文化资源的意义。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文化资源的认识。

4. 总结教师让学生简单总结所学内容,重点强调纸张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

5. 作业让学生上网查找并了解其他文化资源的历史发展和相关知识。

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学生的言行,了解他们对课文所学历史知识和文化资源的认识程度。

2.认真完成作业,了解更多文化资源的发展历史,便于学生更好地书写和表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0課《紙的發明》知識點一、四大發明四大發明是我們國家最偉大的文化成果。

包括: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

二、人物介紹蔡倫,字敬仲,桂陽郡宋陽(今湖南宋陽)人,生於東漢永平四年(西元61年),卒於建光元年(西元121年)。

蔡倫從小隨父輩種田,聰明伶俐,討人喜歡。

永樂十八年(西元75年)蔡倫被選入宮,時約15歲。

他讀書識字,成績優異,西元88年,侍幼帝(和帝)左右,參與國家機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與九卿等同。

中國曆宦官干預國政,也正由此開始。

在此期間,他總結西漢以來造紙經驗,改進造紙工藝,利用樹皮、碎布(麻布)、麻頭、魚網等原料精製出優質紙張,由他監製的紙被稱為“蔡侯紙”。

他對我國古代科學技術“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有著巨大貢獻,被紙工奉為造紙鼻祖、“紙神”。

建光元年(西元121年)自盡而亡。

三、生字組詞術shù(算術、術語、武術)偉wěi(偉大、雄偉、偉人)錄lù(錄取、錄音、錄用)冊cè(上冊、史冊、紀念冊)保bǎo(保護、保存、保證)存cún(存心、存在、存錢)約yuē(約會、大約、節約)驗yàn(驗算、驗血、經驗)阿ā(阿姨、阿爸、阿婆)歐ōu(歐洲、姓歐、歐元)洲zhōu(亞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會、報社、社團)四、破音字累:lèi(累壞)lěi(積累)léi(果實累累)鮮:xiān(鮮花)xiǎn(朝鮮)重:zhòng(重量)chóng(重複)五、近義詞笨重—沉重輕便—簡便粗糙—粗陋吸收—吸取改進—改善促進—推動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六、反義詞文明—野蠻貢獻—索取笨重—輕巧粗糙—光滑促進—阻止七、理解詞語學富五車:形容讀書多,學問大。

普及:普遍推廣,使大眾化。

粗糙:不精細;不光滑。

傳承:傳授和繼承。

促進:促使前進;推動使發展。

八、詞語積累(形容知識淵博的詞語)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博學多才見多識廣滿腹經綸才華橫溢博覽群書博古通今九、概括段落意思第1自然段:總說造紙術的意義;第2自然段:早在幾千年造紙方法發明以前人們將文字先是刻在龜甲獸骨上,後來刻在竹片木片上,再後來寫在帛上;第3自然段:西漢時代懂得用麻造紙;第4自然段:東漢時代,蔡倫改進造紙術;第5自然段:後來造紙術傳到了全世界,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的發展。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纸的发明(人教部编版)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纸的发明过程,难点是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 的意义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背景:介绍纸的发明历史背景 课文内容:详细解析课文中的知识点 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介绍本课的教学方法
重点词汇与句型
重点词汇:造纸术、蔡伦、改进、传播、世界等 重点句型:“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等
0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发明过 程和造纸术传播 到世界各地的历 史
体会古代劳动人 民的智慧和创造 精神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者表达的 思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 传统文化的热爱 之情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 子
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社会的 意义和作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 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和价值观
解决方法
重点:让学生了解纸的 发明过程和造纸术的重 要性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 古代造纸术的原理和现 代造纸术的区别
解决方法:通过图片、 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 纸的发明过程和造纸术 的原理,让学生更加直 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注意事项:注意引导学 生思考现代造纸术的改 进之处以及其对环境的 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 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贡献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培养热爱祖国、珍惜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意识 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03
教学内容
课文背景介绍
课文内容:介绍纸的发明过程和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了解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部编版小学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纸的发明》课文原文及赏析
《纸的发明》原文: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在古代,人们用竹简、木牍、丝帛等记录文字,但这些材料既重又贵,不便携带和保存。

公元105年,东汉时期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方法。

他将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材料打碎,浸泡在水中,然后取出晒干,制成了纸。

这种纸质地坚韧,书写流畅,成本低廉,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蔡伦的造纸术迅速传播开来,不仅在中国,也传到了世界各地。

直到今天,虽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纸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

赏析:
这篇课文《纸的发明》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的历史事实,以及蔡伦对造纸术的重要贡献。

首先,课文通过对比古代人们使用的竹简、木牍、丝帛等记录材料的不便,突出了纸的轻便和廉价的优点,使读者能够理解纸的发明对于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其次,课文详细描述了蔡伦改进造纸方法的过程,强调了他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蔡伦选用的材料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这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和环保意识。

最后,课文指出蔡伦的造纸术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而且影响了全世界。

这一事实强调了中国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启示学生要珍视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纸的发明》这篇课文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对学生进行了一次生动的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科技创新和环保理念的认识和尊重。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0课《纸的发明》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每课一练

知识点课文分析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远古时代没有纸。

商朝时,将字刻于龟甲、兽骨之上(既甲古文)。

周朝时,用竹简(即竹片)、木简、帛写字著书。

西汉时,劳动人民发明用丝絮造纸,后来用麻纤维造纸。

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

从此,纸的产量大增。

唐朝时,造纸术开始外传朝鲜、日本和阿拉伯、欧洲等地。

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2、3、4自然段是重点,讲述的是纸的发明和造纸方法的传播,歌颂我们祖先的功绩。

我会写:保bǎo(保护、保存、保证)存cún(存心、存在、存钱)约yuē(约会、大约、节约)验yàn(验算、验血、经验)阿ā(阿姨、阿爸、阿婆)欧ōu(欧洲、姓欧、欧元)洲zhōu(亚洲、非洲、大洋洲)社shè(社会、报社、社团)必会词语:造纸术、伟大、文字、记录、青铜器、保存、方便、学问、轻便、盛放、西汉、大约、东汉、吸收、经验、树皮、破布、原料、切断、价格、满足、朝鲜、半岛、日本、阿拉伯、欧洲、社会、进步、文化、影响多音字:累:lèi(累坏)lěi(积累)léi(果实累累)鲜:xiān(鲜花)xiǎn(朝鲜)重:zhòng(重量)chóng(重复)近义词:笨重—沉重 轻便—简便 粗糙—粗陋吸收—吸取 改进—改善 促进—推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反义词:文明—野蛮 贡献—索取 笨重—轻巧粗糙—光滑 促进—阻止理解词语: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大。

普及:普遍推广,使大众化。

粗糙:不精细;不光滑。

传承:传授和继承。

促进: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词语拓展(形容知识渊博的词语)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 博学多才 见多识广满腹经纶 才华横溢 博览群书 博古通今问题归纳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造纸术的发明过程、每个过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我国造纸术发明及传播,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促进与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纸的发明
二、了解发明意义。

(用时:10分钟)
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
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2.联系第一自然段,
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影响和贡献之大。

1.纸的发明意义重大:传
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
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
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
的伟大意义。

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
什么重大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延伸。

(用时:10分钟)
1.结合生活实际,说
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
哪些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
后习题第一题。

3.作业:收集资料了
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
明。

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
便利。

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
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
程。

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
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

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
它的发明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

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纸的发明》教学片段
◆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教学重点)
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
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

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

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

生4:两千多年前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

生5: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

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
(生齐读)
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

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

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