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中风的解释

中医对中风的解释

介绍中医对中风的认识、病因、病机及治疗方法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中医对中风的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对中风的解释》篇1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学对其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将从中风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等方面,介绍中医对中风的解释。

一、中风的病因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老体弱、气血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其中,气血不足是中风的主要病因之一。气血不足会导致经脉失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

二、中风的病机

中风的病机主要表现为气血运行受阻,经络失养,脑部神经功能受损。根据病情的不同,中风可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种类型。中经络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中脏腑则表现为头痛、眩晕、意识障碍等症状。

三、中风的诊断

中医对中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和脉象。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眩晕、口角流涎、言语不清、肢体麻木、运动障碍等。中

医还会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脉象、舌苔等表现,进行病因和病机的分析,以确定病情的性质和治疗方案。

四、中风的治疗

中医对中风的治疗主要包括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经络穴位,促进气血运行,改善神经功能。中药治疗则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常用的方剂包括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推拿按摩则可以缓解肢体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等。

《中医对中风的解释》篇2

中风是一种中医疾病,通常用外风、内风、血淤痰湿等病因影响经络气血为病来解释。中风的病因包括体质因素、年龄因素、情志因素、时间气候因素和饮食劳倦因素。中风病机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其中痰、风、火是主因,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中风的辨证分型包括中风先兆症、中经络症和中脏腑症。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中医对中风的解释》篇3

中风是中医常见的疾病之一,通常用外风、内风、血淤痰湿等病因影响经络气血为病来解释。中风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体质因素、年龄因素、情志因素、时间气候因素和饮食劳倦因素。病机可

归纳为痰、风、火、瘀、虚,其中痰、风、火是主因,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中风的辨证分型包括中风先兆症、中经络症和中脏腑症,各型症状和脉象都有所不同。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中医对中风的解释》篇4

中风是一种中医疾病,通常用外风、内风、血淤痰湿等病因影响经络气血为病来解释。中风的病因包括体质因素、年龄因素、情志因素、时间气候因素和饮食劳倦因素。中风病机可归纳为痰、风、火、瘀、虚,其中痰、风、火是主因,病变涉及心、肝、脾、肾等脏。中风的辨证分型包括中风先兆症、中经络症和中脏腑症。近年来,中医在中风的舌象、脉象等诊断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

中风中医诊疗方案

中风中医诊疗规范 一、定义 中风也叫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总体上可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本病常留有后遗症,发病年龄也趋向年轻化,因此,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患。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引起脏腑阴阳失调,血随气逆,肝阳暴涨,内风旋动,夹痰夹火,横窜经脉,蒙蔽神窍,从而发生猝然昏仆、半身不遂诸症。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两者可互为因果。 由于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中风又有中经络和中脏腑之别。 中经络,常见证型有: ①风痰入络证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方用真方白丸子加减。 ②风阳上扰证治宜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③阴虚风动证治宜滋阴潜阳,熄风通络。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中脏腑,除见中经络的症状外,还有朦胧思睡或昏愦无知等神志症

状。又可分为闭脱二证: ①闭证。闭证分痰热腑实、痰火瘀闭、痰浊瘀闭证; ②脱证。脱证治宜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部分中风病人留有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这与病情轻重,治疗和护理是否及时得当有关。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神经科学会1996年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全部经CT或MRI确诊。 脑脊液、眼底检查及头颅CT、核磁共振等有助中风的准确诊断。早期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中风属于出血性或者缺血性,还可以区分不同部位的出血,是中风必须的首要检查。具体标准: 1.1、缺血性中风: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发病急骤,多数无明显头痛、呕吐等先兆症状;有颈动脉系统或(和)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脑血管造影检查显示不同部位脑动脉狭窄、闭塞或扭曲。造影摄片时应将颈部包含在内;急性脑缺血性中风发作24-48小时后,头部CT可显示缺血病灶。核磁共振检查提示动脉系统的狭窄和闭塞;局部脑血流测定,可提示局部脑缺血病变。根据病情可选择:经颅多普勒,血管功能评价。1.2、出血性中风:既往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和偏瘫;CT表现为高密度影区,出血可破入脑室。临床上根据患者意识清醒与否、是否昏迷、偏瘫程度等将出血性中风分为三级。根据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电解质、心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 中风,又称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病与人体内部的病机密切相关。以下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中风的基本病机。 一、痰瘀互结 中医认为,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痰瘀互结。痰是由于脾胃虚弱、湿邪内生等原因所致,它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气机不畅。瘀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滞留,不流通,形成血栓,进一步阻碍了血液的供应。痰和瘀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最终导致中风的发生。 二、气血运行失常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气血运行失常密切相关。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血是营养物质的载体。只有气血充足并且运行畅通,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才能正常工作。中风时,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发脑血管功能障碍。 三、肝风内动 中医认为,肝风内动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肝主疏泄,如果肝失疏泄功能,就会导致肝风内动。肝风内动是指肝阳上亢,风痰内生,使脑部血管受到刺激而发生功能紊乱。肝风内动常伴有头晕、眩晕、

口眼歪斜等症状,是中风的典型表现之一。 四、脏腑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肝主疏泄,心主神明。如果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中风。肾虚则会导致精血不足,使脑部供血不足。肝失疏泄功能会导致肝阳上亢,进而引发中风。心神失守也是中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情志不舒 中医认为,情志不舒也是中风的重要病机之一。情志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能量,如果情志不舒畅,就会导致气机郁滞,进而影响气血的运行。长期的情志不舒畅,会引发中风的发生。因此,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对于预防中风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中风的基本病机主要包括痰瘀互结、气血运行失常、肝风内动、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不舒。理解中风的病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中风,保护脑血管的健康。除了积极采取药物治疗外,我们还应该注重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同时,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中风中医

中风病 中风病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劳倦内伤等引起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为基本病机,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根据脑髓神机受损程度的不同,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有相应的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为多见。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内经》虽没有明确提出中风病名,但所记述的“大厥”、“薄厥”、“仆击”、“偏枯”、“风痱”等病证,与中风病在卒中昏迷期和后遗症期的一些临床表现相似。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也有一定认识,如《灵枢·刺节真邪》:“虚邪偏客于身半,其人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个人的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等有关,如《素问,通评虚实论》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还明确指出中风的病变部位在头部,是由气血逆而不降所致。如《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 对中风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法,历代医家论述颇多,从病因学的发展来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上一般多采用疏风祛邪、补益正气的方药。如《金匮要略》正式把本病命名为中风。认为中风病之病因为络脉空虚,风邪人中,其创立的分证方法对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很有帮助。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许多医家以“内风”立论,可谓中风病因学说上的一大转折。其中刘河间力主“肾水不足,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形盛气衰,本气自病”;朱丹溪主张“湿痰化热生风”;元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明代张景岳提出“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是导致本病的根本原因;明代李中梓又将中风病明确分为闭、脱二证,仍为现在临床所应用。清代医家叶天士、沈金鳌、尤在泾、王清任等丰富了中风病的治法和方药,·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风病治疗法则。晚清及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进一步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至此对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治疗日臻完善。近年来对中风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逐步形成了较为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治疗方法多样化,疗效也有了较大提高。 中风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与西医所称的脑血管病相似。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型。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1.积损正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脑脉失养。气虚则运血无力,血流不畅,而致脑脉瘀滞不通;阴血亏虚则阴不制阳,内风动越,携痰浊、瘀血止扰清窍,突发本病。正如《景岳全书·非风》说:“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 2.劳倦内伤烦劳过度,伤耗阴精,阴虚而火旺,或阴不制阳易使阳气鸱张,引动风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瘀血上壅清窍脉络。

中医解读中风(一)——中风的中医病理机理

中医解读中风(一)——中风的中医病理机理 中风的中医病理病机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六邪皆能致病。中暑就是被暑邪所伤,伤寒就是被寒邪所伤,中风就是被风邪所伤。昆山市康复医院疼痛科屈亚辉 中风的西医病机就是两种:一是由于血压高而冲破脑血管,产生脑溢血;二是血管堵塞变窄,血液粘稠度增高,堵塞血管产生脑梗。 中风是中医病名,自然得用中医理论来阐释才得以明了。那么中风的“风”是什么“风”?这个风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风的病人虽然血压高、火气大,但是下半身尤其是双脚特别怕冷?为什么中风的患者只破裂头部的血管,而其他地方的血管无破裂?为什么中风的病人都只热在头面部,出汗都集中在头颈部?搞清楚这些也就知道了中风的前因后果,能直接高效指导中风的预防、抢救和治疗! 中风的“风”是什么“风”?中风跟伤风感冒的“风”不同,伤风感冒的“风”是自然界中的邪风、贼风;中风的“风”是人体中的内风,就是人体内的气机、真气运行。真气在人体内是沿着环形轨迹循环运行的,无处不到。真气正常循环往复运行,是生命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气机逆乱致使真气不能沿着正常轨迹循环而变成邪风,就能致人生病,包括中风、头晕、高血压、失眠、自汗盗汗、视力下降、健忘等等。简单地说这个风就是偏离正常轨道的真气、元气。气绝则身亡,气弱则身弱,气强则身强,气乱则病至,气顺则身安。 这个风是怎么来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人体是阴阳动态平衡的统一体。真阴真阳藏于肾,阴阳互根,相互制衡。一方面:当人体肝肾亏虚,阴精就不能制衡阳气。肾亏则真气上越而不得下潜,肝血亏虚则肝火内生、肝风内动。藏于肾中的真气就会因为真阴亏虚失衡而大量上升,经肝火煽动,火气上炎,气机逆乱形成了贼风邪气而产生耳鸣眼胀头昏欲仆等高血压症状。另一方面: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当脾胃损伤亏虚,运转失灵,导致肺气不能顺利下降,郁久发热,正常气机循环被打乱,上升至头顶的真气就不

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一、中风 中风是以半身不遂、肌肤不仁、口舌歪斜、言语不利,甚则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又称卒中。西医学中急性缺血性卒中和急性出血性卒中等属本病范畴,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中风”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1.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书中称卒中昏迷为“仆击”“大厥”“薄厥”,称半身不遂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其认为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诱发本病,与体质、饮食有关。《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关于其病机的论述,《素问·调经论》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 2.东汉·张仲景《金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始有“中风”病名及专篇,认为“脉络空虚,贼邪不泻”为其主要病因病机,按病情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对中风证治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一般认为在唐宋以前,主要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

3.唐宋以后,对中风的病因认识有了较大的突破,突出以“内风”立论。如金·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力主“心火暴甚”,李东垣《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认为“正气自虚”,“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因忧喜愤怒伤其气者,多有此疾。”元·朱丹溪《丹溪心法·论中风》云:“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王履《医经溯集·中风辨》提出“真中风”“类中风”的病名。 4.明·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提出“中风非风”说,认为中风乃“内伤积损”。李中梓《医宗必读·卷六》首次将中风重证分为闭证和脱证。清·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认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提出滋阴息风、滋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以气虚血瘀立论,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方剂。 5.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因肝阳化风、气血上逆、直冲犯脑所致。 6.《素问·调经论》:“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 7.《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㖞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8.《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中风的中医辩证施治 什么是中风? 中风病,是以猝发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舌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突发口舌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因本病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见症多端,与自然界善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中风”。多属气血逆乱,内脏功能失调所产生的“内风”。与中风病记载类似的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其中,把有半身不遂表现者称为“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把中风突发昏迷称为“大厥”、“薄厥”、“击仆”。东汉张仲景首提“中风”之名,但其含义却有邪在经、在络、在腑、在脏的不同。单以口眼斜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也称为中风,又叫“口僻”,实属另一类疾病。历代文献中还有“真中风”、“类中风”、“卒中”、“风痱”、“风痹”等病名,其内涵与中风病有相同者,也有相异的。为规范中医病名,现今大多数专家趋向于统称“中风病”,不包括伤寒论桂 枝汤证之“中风”和属于西医面神经麻痹的“口僻”。西医的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等均按中风病论治。 由于此病发病率、病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较高,病因繁多,病机复杂,辨证类型多,治疗时间长,疗效慢,后遗症多,康复较为困难,在古代即被列为风、痨、鼓、膈四大内科病证之首,故属于疑难病。 西医学认为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非外伤性局部脑供血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分为缺血性(脑血栓形成,约占50%;脑栓塞,约占7%)和出血性(脑出血,约占28%;蛛网膜下腔出血,约占15%)两大类,与中医的中风病临床特征极为相似。故中西医可互相联系和参考。但西医学之面神经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癔病性瘫痪等疾病,虽也有突发瘫痪或口舌斜等症状,但没有半身不遂之主症,故不属于中风病范畴。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

中医内科学讲稿肝胆第七节中风 中风 【概说】 一、概念: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轻者不经昏仆,仅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 二、沿革: (一)《内经》的论述。 1、对其症状: 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 2、病因方面: 在病因方面,《内经》记载很多,如《灵枢·刺节真邪》篇云:“虚邪偏客于 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篇》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此外,还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篇》曾明确指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3、病变部位: 至于中风的病变部位,根据《素问·调经论篇》气血并逆之说,结合《素问·玉机真脏论篇》所云:“春脉如弦,……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太过则令人善忘(王冰:“忘,当为怒字之误也。灵枢经曰:肝气实则怒。”)忽忽眩冒而巅疾也。”可见中风病变部位主要在

头部。 (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 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 如《金匮要略》认为:络脉空虚,风邪乘虚入中,并以邪中浅深,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络中经、中腑中脏。治疗上则多采用疏风祛邪,扶助正气的方药。 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 ①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②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③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④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⑤张景岳又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凡病此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尔昏愦,卒然仆倒。”该书《厥逆》篇还引《内经》“大厥”之说,指出:“正时人所谓卒倒暴仆之中风,亦即痰火上壅之中风”。 ⑥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⑦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临证指南医案·中风》)的发病机理。同时在治疗上提出:水不涵木,内风时起者,治宜滋液熄风,补阴潜阳;阴阳并损者,治宜温柔濡润;后遗症,治宜益气血、清痰火,通经络以及闭证开窍以至宝;脱证回阳以参附,使治法益趋完善。 ⑧王清任又专以气虚立说,爰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方 剂之一。 ⑨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 三、讨论范围:

中医内科学——中风

中医内科学-—中风 细目一:概述 一、中风的概念及源流 1。中风的概念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斜及半身不遂等症状。 2.中风的源流 《内经》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在病名方面,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 对中风的病因和治法的认识,大体可触分为两个阶段。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 二、古代医家对外风、内风、真中、类中和非风的认识 唐宋以前,中风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治疗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 三、中风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与之相类似,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局限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中风的常见病因 内因:内伤积损,劳欲过度,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外因:外感风邪。 二、中风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中风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若肝风夹痰,横窜经络,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则见中经络之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伴神志障碍;若风阳痰火蒙蔽神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重证,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卒然昏倒,不省人事. 病理性质属于本虚标实之证,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为致病之本,风、火、痰、气、瘀为发病之标。 病理演变:发病之初,邪气鸱张,风阳痰火炽盛,气血上菀,故以标实为主;如病情剧变,在病邪的猛烈攻击下,正气急速溃败,可以正虚为主,甚则出现正气虚脱.而后期因正气未复而邪气独留,可留有后遗症. 细目三:诊断和类证鉴别

中风病中医诊疗指南(《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风病》)

中风病 中风病是在气血内虚的根底上,因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食不节等诱因,引起脏腑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临床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謇涩或不语,偏身麻木为主症;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血管疾病。从病理上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 此外,临床以突发眩晕,或视一为二,或言语不清,或不识事物及亲人,或步履不稳,或偏身痛,或肢体抖动不止等为主要表现;而不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麻木等五大病症为主要表现;或兼见其中一两个病症但较轻者,可称为类中风,仍属中风病范畴。 中风病位在脑,病性属本虚标实。起病即见神昏者多为邪实窍闭,病位深,病情重;如昏聩不知,瞳神异常,甚至出现呕血、抽搐、高热、呃逆等,那么病情危重,假设正气渐衰,多难救治;以肢体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偏身麻木为主症而无神昏者,病位浅,经及时治疗多预后较好,但3/4中风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1 诊断与鉴别诊断 1.1 诊断要点 1.1.1 疾病诊断临床表现为神志昏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语不达意,甚或不语,偏身麻木;出现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

偏不瞬,步履不稳等。急性起病,渐进加重,或骤然起病。一般出血性中风多动态起病,迅速到达病症的顶峰,而慢性中风往往安静状态起病,渐进加重,或有反复出现类似病症的病史。少局部缺血性中风患者可起病突然,病情开展迅速,伴有神志昏蒙。 i 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病症。可见眩晕,头痛,耳鸣,突然出现一过性言语不利或肢体麻木,视物昏花,1日内发作数次,或几日内屡次复发。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以上临床表现,结合起病形式、诱因、先兆病症、年龄即可诊断中风病。结合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可明确诊断。 1.1.2病类诊断 中经络:中风病而无神志昏蒙者。 中脏腑:中风病而有神志昏蒙者。 起病即出现眩晕、视一为二、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等临床表现者,病情多迅速加重,直中脏腑而出现神志昏蒙。 1.1.3病期诊断 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神昏者可延长至发病4周。 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医中风名词解释 中风(Stroke):中风指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受损,从而使脑部功能受到一定程度损伤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重大的脑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的一种。 中风发病原因: 1、血栓:血液中凝结细胞扩散,形成血栓,阻塞大血管,改变血液张力,破坏血管壁结构,导致血管破裂或部分闭塞,使血流不能流入腔室,引起缺血性脑病; 2、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结构变性,血管内膜粥样硬化,由于血管内膜结构破坏,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无法流入,引起局灶性缺血; 3、脑出血:血管壁结构受到破坏,血管张力改变,血管破裂,血流突然向周围器官溢流,引起出血性脑病; 4、内膜张力降低:血管内膜张力降低,血管壁结构无法维持,血管闭塞,血液无法流入,引起缺血性脑病; 5、脑血管感染:病毒、细菌等引起的脑血管感染可以通过破坏血管壁结构,改变血液张力,引起血管破裂或闭塞,从而导致脑缺血性脑病。 中医辨治中风: 1、针灸:针灸是中医用于辨治病症,调节机体内元气,改善机体循环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中风的针点主要有太阳膈、神经元阳、肝俞等。

2、中药:中医在治疗中风时,可以用复方中药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代谢,减轻血液粘稠度,抑制血栓发生,缓解血管痉挛,防止脑细胞性氧化损伤,改善血管活性,减少肠道潴留,调节心血管功能,促进神经元新陈代谢,恢复脑神经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改善患者中风的症状。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中风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血药物、抗血栓药物、抗氧化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神经保护剂等。 4、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是治疗中风的重要内容,主要是针对中风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等,比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减少脂肪,增加膳食纤维,增加有钙的食物和维生素等。 中医辨证和治疗中风的目的是通过针灸、中药和药物治疗,改善血液循环,改善营养,降低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流动,促进脑部组织恢复,减轻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的身体功能。

中风的名词解释中医

中风的名词解释中医 中风是指一种突发性脑血管疾病,又称脑卒中。它是由于脑血管发生短暂或持 续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细胞缺氧和死亡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中风在临床上分为两大类: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又分为大脑动脉供血不足和颈动脉供血不足两种类型。在中医理论中,中风被称为“中风痰证”,是属于中医的范畴。 中风病症是指患者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与中医理论中 的“中风痰证”有关。中医认为,中风病症的发生是由于机体内痰湿、火热等因素造成血脉阻滞、气血失调而导致的。病症的表现主要有面部、口鼻、上肢、下肢的瘫痪,视力模糊等。 中医将中风分为虚证、实证和兼证三种类型。虚证指的是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实证是指寒热痰火内蕴,引起气血不畅而发生中风;兼证则是虚实并存的情况。根据不同的证候类型,中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在中医治疗中风症状的过程中,中医师会从病人的整体状况出发,综合分析病 人的病情,采用中药调理和针灸疗法等综合治疗方式进行调理和治疗。其中,药物调理主要通过服用中药来改善病人的症状和调节身体的功能,如通络活血、祛痰清热等功效。而针灸疗法则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增强体内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 中医治疗中风的方法多样化,但疗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不同的患者,中 医师需要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此外,中医还注重预防中风的发生,通过调理饮食、锻炼身体、保持心理健康等综合措施来预防中风的复发。 尽管中医在治疗中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中医治疗中风仍然存在一些 问题。首先,中医理论较为复杂,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这

“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中风的中医药辨证论治体会 中风是一种常见病,是因为脑血管的供血出现问题,导致大脑组织缺氧坏死。 中风在中医上又称“卒中”或“中卒”,其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但是,中医观点认为,中风是由于人体的经络、气血出现了阻塞所致。中医药在中风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辨证论治体会。 中医药的治疗原则 中医药辨证论治,首先要根据患者不同的证候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中风,主要是要按照脏腑经络论治。中医主要的治疗原则是通过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方法来保障身体的生命机能是否正常。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疏通经络 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造成的大脑组织的缺氧而导致大脑神经元坏死。中医的 疏通经络理论是通过借助针灸、按摩等手法,刺激体表的经络和穴位,疏通体内的经络,以促进气血的顺畅流通。特别是在中风的治疗中,疏通经络可以帮助溶血栓,恢复局部组织的供血,恢复脑功和体力。 活血化瘀 因为中风患者的神经细胞存活都受到了很大的损伤并存在缺血状态,很容易导 致局部血液凝固现象。中医药的活血化瘀技术就是要破坏、逐出这种凝血状态,保障神经细胞的充分供血,以防患者出现意识丧失。中药可以通过加速血液循环来达到活血化瘀的目的。比如常用的“桂枝汤”就是有助于活血化瘀。 祛风通络 脑血管阻塞所导致的中风通常与风火有关,比如一些患者在起病时出现了部分 身体肢体经常性抽搐等症状,这都是风火病态的表现。此时,治疗中风一定要祛风通络,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具体方法 中医药一般根据中风患者的证候特点分为气滞、痰浊和湿热问一类。其治疗方 法如下: 气滞证 如果患者出现了气滞、中气常呕、口干口苦、头重胸闷等症状,中医诊断为“气滞”证。气滞证的治疗方法,应通过运用丸、散、水以通气滞以去邪,活络医目,

中医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

中医关于“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中风的发生主要因内伤积损、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等,以致肝阳暴张,或痰热内生,或气虚痰湿,引起内风旋动,气血逆乱,横窜经脉,直冲犯脑,导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 一、病因 1.内伤积损 年老体弱,正气自虚,或久病迁延,或恣情纵欲,劳逸失度,损伤五脏之气阴,气虚则无力运血,脑脉瘀滞;阴虚则不能制阳,内风动越,而致本病发生。张景岳《景岳全书·非风》指出:“此证多见猝倒,猝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 2.情志过极 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暴怒伤肝,肝阳暴张,内风动越,或心火暴甚,风火相扇,血随气逆,引起气血逆乱,上冲犯脑,血溢脉外或血瘀脑脉,而发为中风,以暴怒引发本病者为多见。 3.饮食不节 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或饮酒过度,伤及脾胃,酿生痰热,痰瘀互阻,积热生风,导致脑脉瘀滞而发中风。张山雷《中风斛诠·论昏瞀猝仆之中风无一非内因之风》谓:“肥甘太过,酿痰蕴湿,积热生风,致为暴仆偏枯,猝然而发,如有物击使之

仆者,故仆击而特著其病源、名以膏粱之疾。 4劳欲过度 烦劳过度,恣情纵欲,耗气伤阴,致使阳气暴张,气血上逆,阻清窍,而致血瘀脑脉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或房劳伤肾,肾水不济,引动心火,阳亢风动而致中风。《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 二、病机 1.中风的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于脑,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气血不足或肝肾阴虚是致病之本,风、火、痰、瘀是发病之标,如遇到烦劳、恼怒、房事不节或醉酒饱食等诱因,阴阳严重失调,气血发生逆乱而致卒中。 2.按中风的病位浅深、病情轻重的不同,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类。 3.中经络之证,病位较浅,每因风痰瘀阻滞经脉,或肝风夹痰,横窜经络,气血不能养机体,则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仅见口舌歪斜,或伴见半身不遂等症状。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气血逆乱,上冲于脑,则见中脏腑之证,病位较深。或因络损血溢,瘀阻脑络,而致猝然昏厥仆倒,不省人事。 4.中脏腑因邪正虚实的不同,又有闭、脱之分,又可出现由闭转脱的演变。若风阳痰火蒙蔽清窍,则见昏仆、不省人事、面赤、息粗、肢体拘急等闭证。如风阳痰火炽盛,进一步耗灼阴精,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医对中风的分类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也被称为脑卒中。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中风可以分为两大类: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 一、中风痰证 中风痰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痰湿聚积,阻滞了气血运行,导致脑血管供血不畅,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痰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青紫,舌苔厚腻,脉象滑数等。中医治疗中风痰证的方法主要是祛痰化痰、通络活血。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小陷胆汤、清痰散、半夏泻心汤等。此外,中风痰证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尽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和辛辣食物,多食用一些具有祛痰作用的食物,如莲藕、山药、海带等。 二、中风血证 中风血证是指中风发病时,病人体内有血瘀阻滞,导致脑血管供血不足,出现脑功能障碍的一种证候类型。中风血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面色暗红,舌质紫暗,脉象沉细等。中医治疗中风血证的方法主要是活血化瘀、通络开窍。常用的中药方剂有桃红四物汤、大活络丸、通窍活血汤等。此外,中风血证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中风根据中医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中风痰证和中风血证两大类。中风痰证主要是痰湿阻滞,需祛痰化痰、通络活血治疗;中风血证主

要是血瘀阻滞,需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治疗。中医治疗中风注重整体调理,综合运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中药汤剂等多种手段,以达到祛病救人的目的。同时,中风患者还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提高自身免疫力,促进康复。对于中风的预防和康复,中医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不可盲目使用中药或其他疗法,以免延误病情。

中风中医辨证论治

五.中风中风又名卒中,是由于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与脑,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言语不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病轻者无昏仆;中风具有起病急、变化快的特点,分为中经络、中脏腑两类;多见于中老年人,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最多见; 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出现中风表现者,均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 病因机制 本病多是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复因劳逸适度、情志不遂、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等触发;年老气血本虚,或劳倦过度,使气血再衰,气虚则血行不畅,脑脉瘀阻,阴血虚则阴不制阳,风阳动越,夹气血痰火上冲于脑,蒙蔽清窍而发病;五志过极,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迫血上涌于脑而发病;过食肥甘醇酒,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化热,引动肝风,挟痰上扰,可致病发;气血不足,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于濡养,或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浊,闭阻经络,而致本病; 本病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其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本病的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上盛下虚;标实为风、火、痰、气、瘀,本虚为气血阴阳不足,以阴虚、气虚较多见,而以肝肾阴虚为根本,两者可互为因果;急性期,多以标实证候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虚实夹杂,或以本虚为主;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 辨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病情较轻,一般无神志昏蒙症状;中 脏腑常有神志昏蒙表现,病情重;病程中,中脏腑和中经络可相互转化,病由中脏腑转向中经络,病势为顺,预后多好;若病由中经络转向中脏腑,则病情加重,预后不良; 2. 辨中脏腑之闭证与脱证闭证乃邪毕于内,属实证,症见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若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脉弦而数,则为阳闭证;若兼见面白唇黯然,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舌苔白腻,脉沉滑缓,则为阴闭证;脱证乃阳气外脱,症见目合口张,肢体瘫软,手撒肢厥,气息微弱,面色苍白,瞳神散大,而便自遗,脉 微欲绝等,属中风危候,病性以虚为主,病势危急,预后凶险; 二辨证分型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 证候表现: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斜,口角流涎,舌 强言謇jian,甚则半身不遂,或手足拘挛,关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数; 护治法则:祛风化痰通络;治疗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2风阳上扰 证候表现: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斜,舌强语謇,或手足重滞,甚至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护治法则:平肝潜阳,活血通络;治疗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3阴虚风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