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企业创新联合体一体化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申论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材料五近年,G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强国战略,不断加强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G市城市创新指数报告2020》显示,2010—2019年,G市创新指数年均增长10.86%。
清晰勾勒出城市创新能力的“上扬曲线”。
在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G市加强创新驱动,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改革、动力改革的“密码”是什么?走进位于G市A高新产业园区一家“四不像”的实验室——G城实验室,二楼机房的超级计算机指示灯不停闪烁,每一秒的闪烁,意味着可以完成百亿亿次计算,这是实验室交出的最新成果—一城市云脑。
“云脑就是一台既算得快,又能支持人工智能的超高速计算机。
”实验室主任介绍,云脑建设运行以来,平均每天运行500多个科研任务,支撑数百名科研人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这个“四不像”实验室,是G市科技体制创新“闯”出来的结果。
刚刚成立一年多,就取得了许多优秀的成果。
它不像一般的企业和科研机构,虽是事业单位,却实行市场化运行模式,工作人员没有级别、编制:经︰费来源以财政资助为主,又鼓励知识产权授权、技术转移等。
与实验室一墙之隔的M集团无人工厂,机器人“大军”正有条不紊地组装、切割,对外观进行划痕检测。
这家工厂经过一系列工业互联网改造,成效显著:原材科库存减少80%,生产整体效率提高17%,故障率减少36%。
“M集团以科技创新为转型驱动力,致力于研发制造智能化家电设备和推动生产线的工业自动化升级,重新整合整个家居产品生产链和系统”,集团负责人介绍说。
A高新产业园区正是G 市落实省委科技创新战略的重点抓手。
目前,园区4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汇集了众多的高校、科研和人才资源,在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一批原创性研发成果,2020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用到的高原冰雪探测雷达系统、北斗接收机VNct8、舰标等正是来自A高新产业园区的技术创造。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关于加快慈溪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实施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对当年度研发经费 50 万元以上,且拥有有效发明专 利或当年度 PCT 国际专利有效申请的企业,按核定研发经费的 1.7%给予补助,对当年的 高新技术苗子企业,再给予企业补助金额的 50%奖励,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
加大科技进步奖励力度
继续实施科技创新领航企业和领军人物评定工作,对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给予 20 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宁波市 (浙江省) 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的第一完成 单位,分别给予 20 万元、10 万元、5 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二等 奖的第一完成单位分别给予 200 万元和 100 万元的奖励 (其他完成单位减半奖励) 。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
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三年全覆盖行动计划。对当年新认定为慈溪市级企业工程 (技 术) 中心、省 (宁波市) 级企业研发机构 (含企业研究院、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企业 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级企业工程 (技术) 中心的,分别给予企业 3 万元、20 万元、150 万 元的奖励。
探索科技金融创新
市科技局
2019 年 5 月 8 日 星期三
责任编辑 / 陈琼
电话 / 63025409
A2·3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2018 年 12 月 14 日,科技部印发 《科技部关于公布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的通知》 (国科发农 〔2018〕 301 号) ,我市成功入选全国首批 52 个创新型县市建设的县市,是 宁波市唯一入选的县市。 2019 年 4 月 9 日,慈溪市委市政府印发 《慈溪市推进创新型县 (市) 建设行动方案 (2018-2020 年)》 (慈党办 〔2019〕 64 号) ,通过实施六大工程,探索具有慈溪特色的 创新发展路径,到 2020 年,基本建成创新特色明显、创新创业环境优良、经济社会效益良好、城乡区引进培育新型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慈溪制造”从单一制造业转变为全产业链制造 业。 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打造“5+5”平台园区,完善提升环创中心等五大综合性产业平台,同时以“园中园”的方式,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打造中捷 (中东欧) 、新材 料、生命健康、军民融合、航空等一批专业产业园,形成高端引领、特色集聚效应。 创新创业引领工程。深入实施“创新 DNA”工程,推进科技企业“双倍增” 、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支持企业自行或联合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 推进以发明专利为主体的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出。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工程。打造“上林科创走廊” ,系统推进建设“6+6”创新平台,包括重点抓好市级布局六大综合性科创平台的建设引进,以及围绕六大产业体系,谋划 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同时加快培育创新孵化摇篮,建设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科创飞地等。 人才保障工程。高起点谋划前湾智能经济人才大走廊,优化整合“5+5”平台园区以及“6+6”科创平台等资源,统筹推进“上林储备” “上林工匠” “上林名家”等人才队 伍建设,加速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布局打造总面积近 100 平方公里的前湾智能经济人才大走廊。 创新环境优化工程。深入实施创新争先领航计划、产金融和发展计划、 “凤凰行动”慈溪计划、发明专利“增量提质”工程等,加快形成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创新要素顺畅 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申论】FB100道申论答案

【申论】FB1OO道申论答案问题类一、目前我国个人征信业务试点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算法不清楚。
信用分数的计算方法和规则不明确。
2.信息不安全。
信息被利用,公司难以保障用户数据安全。
3.采集不规范。
采集信息超出央行征信报告所需的数据范围,法律未界定数据采集的纳入范围。
4.报告不客观。
企业既有基础数据,又有借贷业务,所出的征信报告在程序上难以保证公平,在业务上也不具有第三方独立性。
二、政策执行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政策不接地气。
下达的考核指标中的达标率要求难达到,基层为达到考核限制下的达标率造假,新规执行不下去。
2.申请困难。
地方制定的附加条件苛刻,限制条件多。
3.前后政策不协调、相矛盾。
前期规划论证和审批时存在程序瑕疵,追求项目速度,忽略手续批复。
4.执行态度敷衍。
贯彻执行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出台文件与原文件间隔时间短、内容结构相似;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选择的治理方式不科学。
三、C市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C市幼儿教育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具体有:1入园门槛高。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高。
2.办学质量差。
幼师冷暴力学生,家长与其沟通效果差;教育和理念和资源落后;玩教具材料缺乏;幼儿园占地面积不达要求,办学规模小,设备设施简陋,办园条件差,教师待遇低。
3.师资难题。
教师工作强度与薪酬不对等;学前教育专业遇冷;男女教师比例失调。
四、农村地区乡村病的具体表现进行概况。
1乡村景况差。
常驻人口外流在外务工,家门口就业难实现,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宅基地无人使用。
2.管理失序。
擅自搭建违章建筑,私焚秸秆,垃圾随意堆放和丢弃,水体和空气质量差。
3.设施条件差。
道路泥泞,杂草横生,房屋坍塌;施工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
五、Y县在乡镇招商引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空头招商。
脱离实际、贪大求洋,项目长期不落地,产生不了实际效益;轻易承诺后不兑现或违法让企业上马;不甄别投资方,被皮包公司、诈骗集团利用;投资方不投资,项目无法推进,损失自行承担。
2023年产业联合体合作章程

产业联合体合作章程产业联合体合作章程第一条联盟名称及性质:联盟名称: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联盟(下称联盟),英文名称为。
联盟的性质:联盟是在成立的国际间基于发展创意产业联盟为目标的协作组织。
联盟以网络为平台,支持各类创意产业的经营主体发展,包括国际交流考察、著作权申报审批、品牌顾问在内的多项经营项目,以加强其创意业务与各产业之间的联系。
平台由专业文化创意产业机构、媒体、法律专业机构、创意产业经营者等发起。
联盟将成为创意产业各领域活动的服务网络,更将成为实现跨国交流合作的平台。
联盟平台将发挥其自身优势,保持理事、成员单位以及成员个人之间的良好沟通和联系。
联盟平台将成为一个展示创意理念、创意实力以及通过协作达成的计划、项目,在给予建设性专业意见的同时,打造富于创造性的交往和互动的平台,构建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的桥梁。
第二条联盟的主旨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知识与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价值的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是现代文化产业的高端和前沿。
作为__省文化产业的创新先锋力量,联盟将通过不同领域的人们的相互协作,以创意产业为核心,形成最广泛的产业合作联合体和国际合作平台。
发掘世界各民族伟大创造力传统的当代价值,促进国际创意产业力量间的共同理解与合作,促进创意经济在各个国家的深入发展,是我们创意产业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促进及中国其他城市创意产业与国际创意产业力量之间的合作,落实__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__省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将秉承自愿、友好、公平、开放的原则,以之推动及中国其他城市与全球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深度交流和有效合作为目标,极力整合创意文化产业力量,构建中国创意产业各领域活动的服务网络,最终成为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之间的桥梁。
作为国际文化创意产业联盟,我们将以联盟网站为依托,旨在整合文化创意产业力量、构筑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及创新空间发展合作平台,推动及全中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模式研究

标准实践浙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模式研究■ 梁素梅1,2* 马 琳1,2 陈常科3 袁李璟一1,2 蒯峰阳1,2 郭晨露1,2〔1.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2.浙江省标准化智库(之江标准化智库);3.杭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摘 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浙江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创新举措。
本文聚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运营,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特点和内在机理研究入手,深入剖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难点,结合浙江省实际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动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标准化运营,高质量发展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19Research on Standardized Operation Mode of Zhejiang Industrial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LIANG Su-mei1,2* MA Lin1,2 CHEN Chang-ke3 YUAN LI Jing-yi1,2KUAI Feng-yang1,2 GUO Chen-lu1,2(1. Zhejia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2. Zhejiang Standardization Think Tank (Zhijiang Standardization Think Tank);3. Hangzhou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Abstract:The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is a major innovation measure for Zhejiang province to deepen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promot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es, 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fi eld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l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es, deep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in the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high-quality opera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es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Zhejiang province. Keyword: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 standardized oper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0 引 言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重要载体。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产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就是我国对产业创新进行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旨在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产业创新支持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全面创新。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建立起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将整合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创新资源,提供创新产业的诊断、评估、培训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创新支持。
还将建立起专门的创新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评估和孵化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产权资源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研发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创新人才培养。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
通过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融资支持等服务,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创业者的产权意识,促进创新创业的健康发展。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与国际合作的对接。
通过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产业创新的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创新项目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新时代“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工程方案

新时代“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工程方案为贯彻落实《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市“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精神、市科技创新暨“智改数转”推进大会精神以及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奋力在苏中地区夺冠称雄”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促进我市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聚焦我市“3+3”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道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推进“政产学研金商介用”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构建“苗圃、孵化、加速、产业化、特色园区”产业孵化体系,加快“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攻克关键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发展创新产品,逐步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引导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不断提升关键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增添强劲动能。
二、目标任务围绕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成长导向、生态导向、效益导向、品牌导向,在产业创新和机制创新上聚力用力发力。
通过科技赋能、强链补链延链,围绕“产业+高校、平台+团队、政策+基金、孵化+园区”,打造双创平台,引用双创人才,集聚双创资源,构建双创生态,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技术攻关成功率、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新技术企业育成率、载体平台使用率、人才引用贡献率、科技金融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到2026年,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4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力争达50%,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2.5%o2022年主要任务:全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7%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提高至2.1%,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各10项以上,实施“智改数转”项目300项以上,新招引科技型企业70家以上,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
产业化联合体实施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产业化联合体实施方案-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产业化联合体是指在特定行业内多个企业、机构或个人通过合作组成的一个组织形式。
它以共同利益为基础,通过资源共享、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等方式,实现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深度合作和互补发展。
产业化联合体是适应经济发展需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
它的实施方案是制定、实施和推动产业化联合体的具体行动计划。
产业化联合体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能够整合资源,形成规模化经营效应。
通过合作,企业可以共享技术、人力、资金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其次,产业化联合体可以促进创新与升级。
不同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加速技术的传播与应用,推动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再次,产业化联合体具有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
通过联合,企业可以共同进入新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提升市场份额。
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化联合体的发展,制定实施方案非常必要。
首先,明确目标。
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与计划,明确产业化联合体的使命与愿景,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加强合作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与沟通渠道,通过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化联合体内部的协同发展。
再次,加大支持力度。
政府应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为产业化联合体的实施提供条件。
同时,加强管理与监督,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产业化联合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创新与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有效的合作与统筹规划,才能实现各方共赢的局面,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主要介绍本篇长文的组织结构和章节安排,以引导读者对整篇文章的整体架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篇长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提供对产业化联合体实施方案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概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产业化联合体的定义和背景,以帮助读者理解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慈溪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企业创新联合体一体化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统筹推进我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与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补齐产业短板,根据《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导则》《宁波市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是指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机构参与,聚焦新动能培育和传统动能修复,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为广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新型载体。
第三条企业创新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是指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基础,以协同化攻克特定产业链(含细分领域)诸多关键核心(共性)任务为牵引,通过建立内部共建共享机制,创新协同攻关模式等方式,形成互补和叠加优势而组建的新型研发载体。
第二章建设思路
第四条围绕主导产业抓布局。
在“3+3+X”产业领域建设综合体与联合体,其中在智能家电领域,可围绕若干个细分赛道培育头部企业牵头的联合体。
第五条依托行业协会抓统筹。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优势,统筹做好综合体运营及联合体的培育申报工作,实现工作协同的最优化。
第六条立足科技专项抓攻关。
把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分
别作为综合体与联合体的首要任务,以科技专项的形式加以支持,促进技术攻关与推广应用。
第三章建设要求
第七条综合体申报条件。
综合体按功能能级分为镇级、市级(宁波市级以上的按上级有关规定),按建设水平分为培育类与创建类,镇(街道)或产业园区作为申报主体。
(一)培育类综合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产业规模较大、区域集中度高,产值不低于20亿元(辖区内产值不低于10亿元或集中度占比不低于30%);规划拟订完成、依托主体适格,落实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作为依托单位;部分功能具备、支撑主体成型,有一定公共服务功能,相关企业研发机构基本建设;创新氛围较浓、研发投入明显,推动产学研合作,产业领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创建类综合体应具备以下条件:产业优势突出、区域特色明显,属于全市“123”千百亿产业或产值不低于50亿元的新兴产业,申报主体建有特色产业板块或具有特色块状经济发展背景;规划科学合理、体制扎实有效,建设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市场化运作基础扎实、实效明显;功能相对健全、平台支撑有力,创新服务功能基本完备,有高能级产学研服务平台;创新成果显著、行业增速平稳,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不低于20%,产业增加值增速不低于3%o
第八条综合体认定程序:镇(街道)或产业园区向科技部门提出申请,提交申报书、建设规划、创新平台引进协议、统计报表证明材料等;科技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现场考察、论证评价,研究确定认定结果。
第九条联合体的牵头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属于该行业龙头企业或某细分赛道头部企业,上年度销售收入不低于4亿元;科研基础扎实,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实施过宁波市级以上科技专项或重点研究项目,上年度研发投入强度不低于3.5%;上下游资源整合与技术赋能效应好,产业带动能力强。
第十条联合体由牵头企业制订建设方案,经综合体依托单位与建设单位同意,向市科技局推荐申报。
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建设方案进行评审,符合条件的给予发文认定。
第四章考核管理
第十一条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每年组织对综合体的综合考核或绩效评价,考核合格的,继续拨付相关经费,不合格的予以摘牌。
考核程序、指标体系及赋分等依据《慈溪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慈科(2020)12号)执行。
第十二条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对完成三年建设计划的综合体与联合体进行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良好以上的予以保留,结果一般及以下的予以摘牌。
第五章扶持政策
第十三条对纳入镇级、市级综合体培育类建设的责任单位,每年
按照考核结果和资金使用情况,分别给予最高50万元、IOO万元的经费补助,创建类相应加倍;列入省、宁波市级综合体建设序列的,给予最高200万元的经费补助。
经费使用范围、使用标准、兑现流程等依据《慈溪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慈科(2020)12号)及其补充规定(慈科函[2021)21号)执行。
第十四条市级科技专项优先面向市本级以上综合体征集目录,联合体的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经综合体推荐后优先列入目录。
综合体推荐企业承担市本级专项的,每年最多不超过2个、同期在实施的不超过3个。
第十五条鼓励综合体自主开展共性技术攻关,其中市本级以上综合体每年新立项不超过3个、同期在实施的不超过5个;镇级综合体每年新立项不超过1项、同期在实施的不超过2项,每个攻关项目补助总额不超过40万元,从综合体建设扶持资金中列支,首批按60%比例拨付,剩余资金待项目通过验收后拨付。
第十六条综合体自主实施的共性技术攻关,建设单位为项目主管单位,申报企业为项目承担单位,须由依托单位征集后组织专家评审,最终报建设单位同意方可实施。
市科技局要加强指
导监督。
相关规定参照《慈溪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慈科(2021)39号)o
第十七条优先推荐综合体相关企业和联合体牵头单位申报国家、宁波市级重大攻关项目。
第六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科技局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