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与“有形”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一、引言产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为了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大力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本文将介绍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意义、目标和重点内容。
二、意义1.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旨在打破各个专业、领域之间的壁垒,集聚各种创新要素,提供全方位的创新服务。
通过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促进各个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创新要素的融合和集聚,增强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2. 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有助于优化创新资源的配置。
通过整合各种创新资源,可以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创新服务,可以方便企业和创新者获取所需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将有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可以引导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创新环节,推动产品升级和品牌提升。
通过提供市场营销、创业孵化等服务,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三、目标1. 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要具备国际先进水平,能够为企业和创新者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创新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创新服务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创新服务综合体向国际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 培育一批优势特色的产业创新服务载体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要具备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能够吸引企业和创新者前来。
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打造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匹配的创新服务载体。
3. 推动产业创新链条向前延伸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要能够提供从科研开发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创新服务。
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打破科研与生产、生产与市场之间的“壁垒”,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推动创新链条向前延伸。
四、重点内容1.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全方位、多功能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包括技术咨询、知识产权保护、创业孵化、项目评估等在内的一站式创新服务。
化“有形”为“无形

“有形”为“无形化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客人的旅途情绪,而且事关酒店声誉和效益。
服务质量如何,关键在于服务能否到位,能否化“有形”为“无形”,让客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优质的服务。
服务到位涉及到酒店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
态度到位客人到酒店接受服务,他接触的服务人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对整个酒店服务的印象,并成为他评价酒店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
态度到位要求所有直接面对客人服务的人员,包括门童、行李员、前台接待人员、客房和餐饮服务人员等,服务时都必须重视客人、尊重客人,充分了解客人的心态和需求,想客人所想,帮客人所需。
态度到位还强调服务时态度要诚恳,是一种自然心态的流露,不是直接服务岗位的员工在酒店内也不能漠视客人。
当然讲到态度,不能不提到微笑,因为微笑是表现态度的一种重要的外在形式。
现在我们很多酒店都在强调微笑服务,但实际上不少酒店员工服务中的微笑只是一种职业化的微笑,给客人的感觉是应付的多,发自内心的少,缺乏情感和亲和力。
另外,态度到位也要求酒店服务用语要文明、礼貌,基本的要求是“请”字开头,“谢”字结尾。
技能到位服务到位仅有态度还不够,还必须有技能技巧作保证,比如对外宾服务,就要求酒店员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技能技巧体现于酒店服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不同岗位既有共性的要求,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投诉处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预见能力、记住客人的能力等,也有个性的要求,如餐厅服务员的点菜能力、分菜能力、对食品营养的解释能力,客房服务员排除客房设备简单故障的能力、分析客人爱好的能力,前台服务识别客人类型和察言观色的能力,保安人员的案情分析能力,商务服务人员的计算机技能等。
有了这些能力,服务人员在服务时才能较好地满足客人对酒店所期望的基本要求和某些特殊的要求,从而使服务到位在实际工作当中得到有效落实。
效率到位效率到位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于服务人员对服务节奏的把握上。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现在酒店服务都在强调速度快、高效率,以减少客人等待时间,提高客人满意度。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快速发展,产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产业创新,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就是我国对产业创新进行支持的一项重要举措。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旨在通过建立一体化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产业创新支持服务,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和全面创新。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建立起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
这个平台将整合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创新资源,提供创新产业的诊断、评估、培训等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创新支持。
还将建立起专门的创新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项目评估和孵化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创新能力。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产学研合作。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知识产权资源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研发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创新人才培养。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创新创业环境的建设。
通过整合各种创新资源,搭建创新创业的平台,提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融资支持等服务,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创新创业者的产权意识,促进创新创业的健康发展。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要加强与国际合作的对接。
通过与国际创新资源的合作,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产业创新的水平和竞争力。
加强与国际科技组织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开展国际创新项目合作,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浙江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自2017年浙江启动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来,舟山市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需求,积极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了重点海洋产业全覆盖。
本文以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为例,浅析当前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产业创新;综合体;海洋;成效2017年,为了打造更具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浙江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应运而生。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以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坚持政府引导,集聚、整合、优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各类创新资源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发展格局的新型载体。
2018年以来,舟山市立足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及智慧海洋发展需要,根据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要求,积极布局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实现了全市重点海洋产业全覆盖,截止2020年底,已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6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1家。
舟山市在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对比先进地区和发展要求,仍存在不少差距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因此,本文分析了浙江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舟山现代海洋产业探索一条更好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一、浙江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建设成效2018年,浙江舟山现代海洋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现代海洋产业综合体”)列入浙江省首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创建计划,通过三年的建设,在总体架构、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精准发力,提升了现有平台公共服务能级,形成综合体内各主体要素之间协同互补、相互促进有利态势,基本实现了传统分割式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为全市重点海洋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创新“三大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1.创新建设机制:顶层谋划,因地制宜,优化功能布局。
政府统一谋划,高度聚焦海洋生物和海洋电子信息产业。
把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与“有形”

把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与“有形”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指围绕产业创新需求而形成的集聚化、系统化的服务平台。
在
这样一个综合体内,既有无形的服务,又有有形的服务。
无形服务是指那些不可触摸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智力支持、创新咨询、技术培训等。
智力支持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核心。
通过集聚各类专业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
在创新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提高创新效率。
创新咨询也是无形服务的
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体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定位、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咨询,
为企业提供战略性的指导。
综合体还可以开设各类培训课程,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帮助企
业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有形服务是指那些可以触摸的、有形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场地设施、创新资源共享等。
综合体需要提供一定的场地设施,如办公场所、实验室、展示区等,为企业提供工作
和展示的空间,营造创新的氛围。
综合体可以提供创新资源的共享,包括人才共享、技术
共享、设备共享等,让企业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所需资源,降低创新成本。
无形服务和有形服务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中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服务
体系。
无形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智力支持、咨询服务和培训等,帮助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解决
问题、提升能力;有形服务则提供了场地设施和创新资源的共享,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
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条件。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践与对策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The Practice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Service
Complex--TakeWenzhou as an Example 作者: 周蓼蓼[1]
作者机构: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03
出版物刊名: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57-61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4期
主题词: 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对策研究
摘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以下简称产业综合体)是改革的产物、实践的产物。
浙江省率先提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温州等地积极响应,强力建设。
在建设过程中,温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体制机制、创新能力、“自我造血”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也存在问题,通过总结和借鉴全省各地综合体建设的先进经验来完善制度保障、提升产业发展和平台布局的匹配度、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提升服务时效等途径来推进温州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集聚了一定规模的创新服务机构和企业,以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为主要目标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是指在全域范围内,打造一体化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创新服务支持,推动全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的目标是提升全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协同推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加强创新资源的整合,建立全域统一的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包括科研、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的创新服务,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建立全域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支持创新型企业的孵化和成长。
促进产学研合作。
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之间的长期合作机制,共享创新资源和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建立联合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等,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建立全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人才培养中心,提供创新人才培训和咨询服务,加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引入高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提升全域产业的创新能力。
第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优化创新生态环境,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建立全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打造宜创业、宜居、宜业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和企业落户。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是推动全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设创新服务综合体,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创新服务支持,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增强全域经济的竞争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域推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还能够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为企业创新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又一个“大招”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浙江又一个“大招”王翀【期刊名称】《《决策》》【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4页(P50-53)【作者】王翀【作者单位】园区在线咨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未来几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成为特色小镇之后,浙江又一大“热词”,而且很可能将向全国复制推广。
近年来,浙江在创新发展方面颇有建树,特色小镇、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等开创的先进做法都受到了国家层面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
继这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创新做法后,浙江当下正在干的一件全省范围内的大事,是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
2019年6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台州召开全省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现场推进会,省委书记、省长出席发表讲话。
结合此前浙江省提出的“2022年之前建成300个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目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成为特色小镇之后,浙江又一大“热词”,而且很可能将向全国复制推广。
块状经济困境的倒逼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2017年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明确的工作任务。
浙江为什么要提出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呢?进入新世纪以来,浙江的块状经济分化现象日益明显。
一方面,传统中小微企业普遍采取低技术、低成本的发展模式,人才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创新意愿不强;而且这些企业多处于价值链底端,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以及用工、用地、环保等成本的增加,企业发展日益艰难;另一方面,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还在加剧,许多优质企业都把总部迁移到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
而一些当地原有优势产业,如纺织、印染、化工等,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被强制清退。
在这样的背景下,少数区域通过与周边城市融合,成为城市经济的有机部分;或是通过中心镇建设、小城市培育,初步构筑起商贸科技等功能优势;但绝大部分则陷入转型升级困境,活力受损严重。
如何整合创新资源要素,营造高层次的产业创新生态,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浙江这几年在“双创”上做了许多尝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与“有形”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是指为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而建设的一种集科技服务、技术转移、
人才培训、项目孵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由“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构成。
一、“无形”方面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方面主要指其提供的各种创新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科技服务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会提供各种科技服务,如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转移等,帮
助企业破解技术难点,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2. 人才培训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会为企业提供各种人才培训服务,如创新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管理培训、职业培训等,提高企业的人才素质和整体组织能力。
3. 项目孵化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会为有创业想法的企业提供项目孵化服务,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政策、人才等支持,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推动产业发展。
1. 办公设施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会提供先进的办公设施,如办公楼、实验室、会议室、展示厅等,为企业提供一个高效、舒适的工作场所。
2. 技术设施
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会提供一些高端的技术设施,如先进的实验设备、研发设备、
辅助设施等,为企业的技术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
3. 资金支持
综上所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都是推动产业创新
发展的重要支撑。
其中“无形”方面的服务是“有形”方面的设施的基础,而“有形”方
面的设施则是“无形”方面的服务的保障,二者协同合作,共同促进产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