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悦纳自己》教学设计
悦纳自我大学生心理课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接纳。
3.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价值感。
教学重点:1. 自我悦纳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如何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自我接纳。
教学难点:1.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我悦纳的方法。
2. 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价值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我悦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我悦纳的理解。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自我悦纳的概念,强调其重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在大学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自我悦纳对大学生如此重要?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你认为自己有哪些优点和不足?b.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自我悦纳的方法?c. 如何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价值感?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和感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自我悦纳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大学生活中的应用。
二、实践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优点树”活动,让学生在纸上写下自己的优点,并贴在黑板上。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并互相鼓励。
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足。
2. 学生讨论:在遇到困难时,如何运用自我悦纳的方法来调整自己的心态?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自我悦纳的认识和应用情况。
2.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自我悦纳方面的进步。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自我悦纳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2. 定期组织相关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自我价值感。
初中悦纳自我教案

初中悦纳自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2.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客观评价自己。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身缺点,勇于改进自己的态度。
4.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2.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3. 学会客观评价自己4. 勇于改进自己的缺点5.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引出悦纳自我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故事主人公能够取得成功。
2. 讲解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悦纳自我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了解,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不足。
3. 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经验等方式进行。
4. 学会客观评价自己:引导学生学会用客观、公正的态度看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不骄傲也不自卑。
5. 勇于改进自己的缺点:鼓励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努力克服困难。
6. 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悦纳自我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思考。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分享经验。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故事、案例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悦纳自我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悦纳自我的理解和实践情况。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节课的感受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资源1. 故事、案例等教学素材。
2. 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3. 作业纸、笔等学习用品。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我,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全面发展。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第一篇:《悦纳自己》教学设计《悦纳自己》教学设计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洲中学:黄丽辉【教学内容】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小节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意识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学会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懂得完善自我的重要意义,掌握一些完善自我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认识自我的途径与方法,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能够妥善处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提高有计划、有目的地塑造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的评价,认识和挖掘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同时又要敢于正视自己的弱点,悦纳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了解昨天的我,认识今天的我,更要追求明天的我,实现自我的完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我认识的三方面。
教学难点:如何悦纳自我。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活动法、讨论法、【课前准备】1、下载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2、准备教学课件,随堂测试题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活动一:创设情境教师:《伊索寓言》中有这么一个故事:鹰从悬崖上飞下来,把一只羊羔抓走了。
穴鸟见了,非常羡慕,也想学老鹰的样子,便猛扑到公羊的背上,但脚却被羊毛缠住,怎么也飞不起来。
后来,牧人见了,便跑上去把它捉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送给孩子们。
穴鸟的遭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回答)教师:人们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如果不自量力,拿自己的劣势与别人的长处进行竞争,不仅没有好处,还会招致不幸,沦为笑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自知之明,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时期,但由于自我认识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在自我认识与评价中容易出现偏差,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不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不足。
那么怎样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呢?请同学们翻开教材P24页第二单元第一课。
悦纳自己(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通用版

教案:悦纳自己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三年级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激发内在潜能。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自我悦纳的含义:悦纳自己就是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欣赏自己的独特性,珍惜自己的价值。
2. 自我悦纳的重要性:悦纳自己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激发内在潜能,促进个人成长。
3. 如何悦纳自己: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发现自己的优点,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我悦纳的含义,认识到自我悦纳的重要性,学会如何悦纳自己。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心情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话题,引发学生对自我悦纳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自我悦纳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的全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人士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他们是如何悦纳自己,从而取得成功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悦纳自己,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角色扮演: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正确评价自己。
六、板书设计1. 悦纳自己2. 副心理健康三年级3. 板书内容:自我悦纳的含义、自我悦纳的重要性、如何悦纳自己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悦纳自己,并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我悦纳的感悟文章,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我悦纳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心理教案-悦纳自我

心理教案-悦纳自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悦纳自我的概念,认识到悦纳自我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认知。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接纳的方法,提高自我价值感。
二、教学内容1. 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2. 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3. 接纳自己的优点与缺点4. 自我接纳的方法与技巧5. 实践与反思三、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2. 白板或黑板3. 教学PPT或幻灯片4. 纸张和笔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活动,引发学生对悦纳自我的思考。
2. 讲解:介绍悦纳自我的定义与意义,引导学生理解自我认知与自我接纳的关系。
3.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4. 分享: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对自我接纳的方法和技巧。
5. 练习: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尝试接纳它们。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如何悦纳自我的短文,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感受。
2. 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估他们对于悦纳自我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不同人物如何悦纳自我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并讨论他们的成长过程。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悦纳自我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对话和互动。
七、情感导向1. 情感分享:邀请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健康专家或老师分享他们如何悦纳自我的故事和经验。
2. 情感表达: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音乐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悦纳自我的理解和感受。
八、小组合作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悦纳自我的方法和技巧,以及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经验,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或给予反馈。
九、延伸阅读1. 推荐阅读材料:为学生推荐一些与悦纳自我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在线资源,让他们进行延伸阅读。
大学生悦纳自己心理学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悦纳自己的概念和意义。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我接纳的重要性,培养自我接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己的优点,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教学重点:1. 悦纳自己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自我接纳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悦纳自己?为什么悦纳自己很重要?”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悦纳自己的概念:悦纳自己是指个体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且能够接受自己的全部,对自己持有积极的态度。
2. 悦纳自己的意义:(1)增强自信心:悦纳自己意味着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增强自信心。
(2)促进心理健康:悦纳自己有助于减少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悦纳自己有助于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自我接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悦纳自己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问卷,让学生填写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问卷结果,互相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如何培养自我接纳的能力:(1)正视自己的优点: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点赞。
(2)正确面对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的不足,努力改进。
(3)学会欣赏自己:从不同角度欣赏自己,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关于如何培养自我接纳能力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做到的。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练习1. 教师发放任务单,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1)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为自己制定一个改进计划;(3)分享自己的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悦纳自己(教案)

悦纳自己(教案)课程名称: 悦纳自己课程类型: 个人成长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什么是悦纳自己,并理解悦纳自己的重要性。
学生将学会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之处,学会积极的自我反思,以及培养自我爱和自我尊重的能力。
教学内容:悦纳自己教学重点:1. 了解什么是悦纳自己2. 理解悦纳自己的重要性3. 接受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之处4. 积极的自我反思5. 培养自我爱和自我尊重的能力教学方法:1.讲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过去因为不悦纳自己而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如:缺乏自信、自卑、心理压力等。
Step 2: 讲授讲解什么是悦纳自己,以及悦纳自己的重要性。
强调健康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自己和他人相处,以及更好地应对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Step 3: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个案例,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案例,讨论案例中主要人物的悦纳自己的情况和如何更好地应对情况。
Step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积极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以及培养自我爱和自我尊重的能力。
Step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程的内容,回顾学生的收获以及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 学习笔记: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记录下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收获和需要加强的地方。
2.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案例和讨论如何积极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以及培养自我爱和自我尊重的能力,展示了他们的学习成果。
3. 作业:学生可以完成有关悦纳自己的作业,以进一步加深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讲义,案例,PPT教学后记:本节课程教授悦纳自己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自己。
同时,本节课程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以及自我爱和自我尊重的能力。
这些能力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与自己相处,还能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悦纳自己是什么?悦纳自己,即接受、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尊重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愿意接受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不为自己的缺点感到羞耻或自责,不去试图成为别人的样子或期待别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审批。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4 悦纳自我 通用版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4 悦纳自我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悦纳的含义,明白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学会正确评价自己。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增强自信心。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二、教学内容1. 自我悦纳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自我悦纳是指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努力改进自己,实现自我成长。
2. 正确评价自己: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3. 自我激励:教育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自我激励,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我悦纳的含义,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培养积极的心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激励,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实现自我成长。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自我悦纳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自我悦纳的含义、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激励等方面的内容。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自我悦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如何自我激励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悦纳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与自我悦纳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4 悦纳自我2. 板书内容:自我悦纳的含义、正确评价自己、自我激励等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让学生阅读与自我悦纳相关的文章,拓宽知识面。
2. 思考题:设计一些与自我悦纳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活动,提升自我悦纳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悦纳自己》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概念形成期,他们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
受自我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容易产生自卑或自傲的心理。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出色的地方;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提升自信心,尝试找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悦纳自己
PPT展示游戏规则:坐姿处于放松状态;深呼吸,闭上双眼,用左手拍自己的右肩,悄悄地说“我爱我自己”;用右手拍拍自己的左肩说“我会做得更好”;在双手齐拍双肩时说“爸爸爱我,妈妈爱我,我真幸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热身游戏。
学生分享活动感受。
学生1:这个游戏有一种暗示的力量,感到孤单寂寞时,可以用来自我慰藉。
学生2:全心做这个游戏时,我感到一股暖意在心中流动,那是因为想起父母给予我爱时的一幕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意。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活动。
在引导学生放松后,教师通过积极暗示,让学生产生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与辅导的主题相契合。
二、活动体验1:认识一个真实的自己
PPT展示活动规则:请在3分钟内填写有关“人”的特性的句式:人是。
比一比谁写得多。
活动后学生分享。
学生1:人是吃饭的。
学生2:人是自私的。
学生3:人是善良的。
教师:如果我们把句中的“人”改成“我”,请再读一下,分享感受。
学生1:我是自私的。
学生2:我是自卑的,我是贪婪的。
学生3:改成“我”读着觉得不舒服,我不想当众读了。
学生4:我不大能接受自己不好的一面。
教师: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让我们意识到人在生活中扮演着多种社会角色,会呈现多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人是有多面性的。
因为有了“超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会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本我”,呈现一个美好的“自我”。
三、故事励志:缺陷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
PPT展示故事《多出四根手指的音乐家》。
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一位名叫阿密娜·弗洛斯托伊的8岁小女孩的钢琴演奏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来自马德里、莫斯科的观众都禁不住对她的演奏报以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
阿密娜的高水平演奏不仅得益于她平时的刻苦练习,她与众不同的弹奏方式也是她的演奏博得众彩的重要原因。
这个弹奏方式源自她独特的生理结构———双手各有7根手指。
由于比正常人多出4根手指,这个音乐天才的童年充斥着小伙伴的嘲笑声和
大人们的异样目光,孤独的她只能通过在家弹钢琴来度过灰色的童年。
谁知这个曾让她深深自卑的生理缺陷却成为她弹奏钢琴时得天独厚的优势,她竟能演奏出五倍于她年龄的钢琴家都觉得高难度的曲子。
比如,她可以左手演奏莫扎特的小步舞曲的同时右手演奏贝多芬的奏鸣曲。
这是许多钢琴大师一生都无法创造的音乐奇迹,谁也不会想到创造这个音乐奇迹的竟然是比常人多出4根手指的阿密娜。
缺陷是上帝送给我们的一份特殊礼物,只有懂得如何打开这份礼物的人,才能看到它的珍贵之处。
(选自邱丽丽主编的《你好!我是你的心理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1月版,第121耀122页。
)
教师:如果她来到你们的身边,你会怎么看待她?
学生1:觉得她是个怪物。
学生2:同情她。
教师:但是,她可是天才的音乐演奏家。
她右手可以弹奏贝多芬的奏鸣曲,左手可以弹莫扎特的小步舞曲,双手可以同时演奏两首高难度的曲子,这是其他音乐家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
她的成功,除了因为她独特的生理结构,还与她的刻苦努力分不开。
教师:请大家说说听了故事后的感受。
学生1:我现在觉得阿密娜真了不起。
学生2:我忽然对阿密娜产生了崇拜之情。
学生3:我想到了霍金、司马迁、海伦·凯勒,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都是乐观面对的。
教师:缺陷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只有懂得如何打开这份礼物的人,才能看到它的可贵之处,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面对生活中的不完美。
设计意图:学生需要经过不断实践与尝试才能完全建立自我认知。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将缺陷看成一种人生历练。
四、活动体验2:接受一个真实的自己
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说话练习,看看能否读到另一个“自我”。
PPT展示说话练习的内容:
甲:我想让你看到我的一面。
(填上自己的优点,如“自信”)
乙:是的,我看到了你自信的一面,但同时我也看到了你
的一面。
(填上相反的词,如“自卑”)
甲:是的,我拥有自信的一面,也拥有自卑的一面,同时拥有两者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这是一个真实的我。
我会好好地爱自己。
教师先开放自我,与学生合作完成练习内容。
教师说自己的优点是“聪明”,学生指出其缺点是“笨拙”。
当说到“笨拙”一词时,有小部分学生面露难色。
教师告诉学生,没有人是全才,自己的确在某个领域表现得很笨拙。
学生练习并分享活动感受。
学生1:以前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我懦弱时,我会勃然大怒。
通过练习,我意识到自己有时的确有懦弱的一面,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
学生2:我看到老师都敢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我无比放松。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体验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以成熟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和社会,学会尊重他人。
五、探究活动:挖掘我的潜能
教师: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
他认为以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能力为核心的智力测验分数不是评价一个人智力的绝对标准,人的智力至少包括七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天赋。
只要我们找到自己天生的优势智力并做出努力,人人都可以是天才。
现在我们也来挖掘一下自身的潜能。
学生1:我拥有身体动觉智力,我能成为一名舞蹈家。
学生2:我拥有视觉空间智力,我能成为一名建筑师。
学生3:我拥有交流智力,我能成为一名老师或推销员。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还没有找到,可以求助同学;如果你找到了,请大胆地写在纸上,勇敢地说出来。
给自己一个取得成功的时间年限,可以是10年,也可以是15年,让同学、家长、老师一起来见证你的成功。
设计意图:该环节让每个学生用独特的眼光挖掘自身的潜能,挖掘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加欣赏自己,变得更加自信。
教学反思铱
这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课上,学生通过冥想放松、聆听故事、活动体验、交流分享等形式,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挖掘自身的潜能。
课后,有学生走到我身边说:“老师,无论自己是怎样的,我都会悦纳自己,爱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绽放色彩。
”也有学生说:“老师,谢谢你,在课堂上我找到了自己拥有的智力与能力,还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将来要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
老师你要见证我的成功!”……我想这节心理课已在学生心中埋下悦纳自己的种子,相信他们会很好地去生活,去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