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合集下载

妙玉判词赏析

妙玉判词赏析

妙玉判词赏析妙玉,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角色,她是贾府的女儿,聪明伶俐,才情出众。

妙玉判词赏析,就是对《红楼梦》中妙玉的形象描写和人物性格进行评价和欣赏。

下面将从妙玉的聪明才智、善良贤淑以及对爱情的态度三个方面来进行赏析。

妙玉的聪明才智是她最大的特点之一。

在《红楼梦》中,妙玉被描写成聪明过人,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她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看破红楼梦中各种虚伪的面具,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虚伪。

她对待人际关系和处事方式都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判断力。

妙玉的聪明才智使她在故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她经常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智慧帮助其他人解决问题,给其他人以启迪和帮助。

妙玉的善良贤淑是她的另一个鲜明特点。

妙玉性格温和,待人和善,善良贤淑。

她对待家人、朋友和仆人都非常友善和体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她善解人意,懂得体谅他人,能够主动帮助他人,尤其是那些处境困难的人。

在《红楼梦》中,妙玉经常以她的善良和贤淑的品质为他人排忧解难,为家人和朋友提供帮助和支持。

她的善良和贤淑使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楷模和榜样。

妙玉对爱情的态度也值得我们赏析。

妙玉对爱情持有一种理性和淡泊的态度。

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情感和感觉。

她对待自己的婚姻也非常理性,不会盲目追求爱情的浪漫和激情,更注重婚姻的稳定和家庭的和谐。

妙玉的理性态度使她能够看清现实,不会被虚假的情感所迷惑,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的感情。

妙玉的爱情观让人敬佩和欣赏,她的理性和淡泊让她在红楼梦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妙玉的聪明才智、善良贤淑以及对爱情的态度使她成为了《红楼梦》中一个备受赞赏和喜爱的角色。

她的形象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欣赏和赞叹,更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她的聪明才智和善良贤淑是我们应该学习和追求的品质,她对爱情的理性态度更是我们应该借鉴和思考的。

通过赏析妙玉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示。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物形象,她既是贾府的女儿,又是宝玉的表妹,她的形象丰满而独特。

首先,妙玉的美貌和智慧使她成为众人的瞩目。

她有着一张娇美的脸庞,一双剔透的眉宇,给人一种温婉的感觉。

妙玉常年禁食,养成了苗条的身材,使她更加傲人。

此外,妙玉还拥有超凡的智慧和才华。

她能够熟练地玩乐器,擅长各种艺术形式,能够诗词曲赋,技艺高超。

她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使她在红楼梦中独树一帜。

其次,妙玉的性格特点使她与众不同。

她温柔、善良,心地善良而又善解人意。

妙玉在红楼梦中一直扮演着照顾他人、关怀他人的角色。

她对待别人是充满了爱心和关怀的,从不计较得失,不求回报。

她能够透过外表看到内心,并且给予真诚的关怀和帮助。

她是一个既纯洁,又坚定、乐观的的人,善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不畏艰难。

另外,妙玉的不幸命运也是她形象的一部分。

妙玉的一生可谓凄凉而又坚强。

她的父母双亡,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守护,只能依靠其他人的照顾。

她长期生活在贾府中,受尽了欺凌和挤压。

她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疼爱。

然而,这些打击并没有让妙玉失去信念和乐观的态度。

相反,她通过学习和努力,积极生活,并且用自己的善良和智慧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和喜爱。

最后,妙玉在红楼梦中的象征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

妙玉象征着无私和纯洁的爱,她的存在使得红楼梦中的人们更加珍惜爱和亲情,更加注重道德和人伦关系的价值。

她以她的行动和品德引导了旁人,带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妙玉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整个红楼梦故事更加有趣和动人。

《妙玉》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妙玉》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之分,说她固不合时宜,权势不容,竟投这里来了。

《人物分析妙玉》课件

《人物分析妙玉》课件
妙玉的执着坚定使她在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镇定,不屈不挠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03
妙玉在《红楼梦》中的表现
与贾宝玉的关系
妙玉对贾宝玉的情感
妙玉对贾宝玉有着特殊的情感,她既 欣赏他的才华,又对他心生爱慕。在 贾宝玉生日时,她偷偷送来贺卡,表 达自己的心意。
贾宝玉对妙玉的态度
贾宝玉对妙玉的特殊情感有些不解, 但他对妙玉的才情和为人处世颇为欣 赏,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友谊 。
05
妙玉的形象意义
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妙玉在封建社会中,身世悲惨, 命运多舛,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冷
酷无情和阶级压迫。
她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个体尊 严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封建社
会的深刻批判。
妙玉的悲剧命运,是对封建社会 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与质
疑。
对人性的深入挖掘
妙玉的性格复杂多面 ,既有对世俗的厌恶 ,又有对情感的渴望 。
通过妙玉的形象,作 者深入挖掘了人性的 光明与黑暗,善与恶 。
她的人生选择和内心 矛盾,反映了人性的 复杂性和多样性。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妙玉作为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其命运 的不幸和无奈,反映了当时女性地位 的低下和生存困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妙玉的人生经历,激发了人们对女性 权益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性别平等 的追求。
作者通过妙玉的形象,对女性命运进 行了深刻的关注和思考。
THANKS
感谢观看
聪慧敏感
妙玉虽然孤僻冷漠,但实际上 非常聪慧,能够敏锐地观察到 身边人的言行举止。
她善于思考,对事物有着独到 的见解,能够看透事物的本质 。
妙玉的聪慧敏感使她在处理问 题时能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 和决策。
执着坚定

人物形象浅谈之妙玉

人物形象浅谈之妙玉

《红楼梦》人物浅谈之妙玉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对于一个初读《红楼梦》的人来说,妙玉绝对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因为在前八十回中她的戏份并不多,也绝对是一个另类:美丽孤傲,洁癖难处,万人不入她的眼,还真有点让人嫌的感觉,不明白作者为何会给她如此高的写照。

且在金陵十二钗正册里的妙玉,纵然与四大家族没有血缘与婚姻关系,却也能跻身其中,排名又在脂粉英雄的王熙凤之上,真让人费解。

通过刘心武先生对妙玉的探究才知道,妙玉还是贾宝玉生命中最为重要的女性之一,更可见她的非同一般。

不过看看她在太虚幻境中〈〈世难容〉〉的判词:“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

你道是啖肉食腥脓,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又倍感心酸。

作者以“世难容”三字来评述这只曲子,这三字不仅概括了妙玉多方面的复杂性格,也道出了她曲折独特的一生。

妙玉那“世难容”的思想性格和她那“世不容”的生活道路,蕴藏着发人深思的思想内容,熔铸着耐人寻味的社会意义。

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孤傲清高。

妙玉在《红楼梦》里的出场是间接的,是通过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来省亲,管家林之孝向王夫人汇报大观园家庙找个尼姑事间接推出了妙玉,同时林管家还介绍了妙玉的身世,《红楼梦》第十八回写到妙玉是。

苏州人氏,祖上仕宦之家。

自小多病,入了空门,带发修行,年方十八,法名妙玉。

今父母俱亡,身边嬷嬷丫头伏侍。

文墨极通,摸样极好。

又比较孤傲清高,所以王夫人用请帖去把妙玉请来。

真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给人感觉是一个带发的有才学的孤傲清高的尼姑。

自小就循入空门。

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随同贾母游玩大观园时才直接出场。

文中这样写道: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

妙玉忙接了进去。

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

红楼梦妙玉的人物解析

红楼梦妙玉的人物解析

红楼梦妙玉的人物解析红楼梦妙玉的人物解析《红楼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里面有一个人物叫妙玉,你了解她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红楼梦妙玉的人物解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一、人物简介妙玉是大观园里的特殊人物,她本是苏州人氏,出身城市仕宦人家。

因从小多病,不得已皈依佛门,带发修行。

正如邢岫烟所说,妙玉“为人孤癖,不合时宜”。

她爱洁成癖,刘姥姥进大观园到拢翠庵喝了一口茶用过的成窑小盖钟,妙玉嫌脏就不要了。

妙玉是曹雪芹珍爱的人物之一。

虽然在前八十回正面出场仅两次,又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一个与四大家族没有亲戚和姻缘关系的女子,但她排名第六,在“脂粉英雄”王熙凤之前。

贾府里与妙玉性情相投的有四人:一个是邢岫烟,一个是惜春,一个是黛玉,一个是宝玉。

二、气质美如兰——妙玉之貌《红楼梦》中几乎没有正面介绍妙玉的容貌,对于这位绝世女子的容颜,作者仅借下人之口赞了句“模样儿又极好”。

第一百零九回“候芳魂五儿承错爱还孽债迎女返真元”中,妙玉也只是岫烟眼中的一个侧影:“头带妙常髻,身上穿一件月白素绸袄,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持麈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这种婉曲的叙事方式既为幽尼妙玉增添了些神秘色彩,又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正如脂批所说的:“妙玉世外人也,故笔笔带写,妙极妥极。

”可见,同黛玉一样有着天生不足的妙玉,宁静素淡,加之几分仙风道骨,真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其实,曹雪芹在勾勒妙玉容貌时,是参照了黛玉这一形象的。

黛玉是“仙草化身”那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是“娇袭一身之病”、“病如西子胜三分”的病态的美,就如“捧心西子”。

而妙玉的美却总是隔着一层面纱,看不清、猜不透,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禅语有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这个角度来讲,鲜艳的姿色对于妙玉而言,有也是无,无即是有,是否鹅脂之鼻,是否银盆之面根本无足轻重。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妙玉的外貌特征
妙玉是一位容貌俊秀的女子,面庞姣好,肌肤白皙,眉目如画,容色清丽,给人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她那一双明亮的眸子里透露着聪颖和独特的个性,让人难以忽视。

妙玉的性格特点
妙玉性格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善良温柔。

她对待他人总是满怀善意,待人接物有礼貌亲切,不与人争斗,但心态坚定。

她虽出身贵族,但并不傲慢自大,反而谦逊谨慎,喜欢与人交流,近人如兄如弟,颇具人格魅力。

妙玉的内心世界
妙玉内心深藏着对人世间的疑问和对世俗的反感。

她对于虚伪、浮华的社会有一种无奈和不满,渴望追寻一种真挚和纯粹。

她对于感情也充满矛盾和迷茫,深思熟虑,不轻易付出。

她比较独立,不依赖他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原则。

妙玉的社会关系
妙玉在社会关系中属于较为独特的存在。

她虽然处于贵族家庭,但与其说是被束缚于世俗规则,不如说是在批判和颠覆这种规则。

她与宝玉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既是亲情,又带有爱情的暧昧,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妙玉的命运之路
妙玉的命运注定是充满坎坷和挣扎的。

她一生追求着一种真挚和纯粹的爱情和友情,但最终却遭受到了社会的无情打击和摧残。

她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辛酸,但她并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直至最后,留下了一段不朽的传说。

总结
妙玉是一位独特而鲜明的女子形象,她的外貌、性格、内心世界、社会关系和命运之路构成了一个复杂多面的形象。

她在《红楼梦》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诉说着自己的坎坷命运和对于真理的追寻。

她是小说中一位令人难忘的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漫谈《红楼梦》有关妙玉的几处留白之美

漫谈《红楼梦》有关妙玉的几处留白之美

漫谈《红楼梦》有关妙玉的几处留白之美《红楼梦》是一部充满留白之美的作品,其中有很多让人深思的地方。

妙玉是其中的一位关键角色,她的人物形象深邃独特,具有许多有趣的留白之美。

在本文中,我将从妙玉的性格、身世、情感、行为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妙玉的留白之美。

首先是妙玉的性格。

妙玉是整部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女性角色之一。

她美丽、聪颖、敏感,具有非凡的才智和独立的个性。

她喜欢读书、写字、思考,不愿加入京城上层社会的纷争和勾心斗角。

她挚爱贾宝玉,但却明白两人注定不会在一起,因此她选择了自杀。

然而,在小说中妙玉的性格留白之处存在许多疑问。

例如,她何以不愿意参与京城的社交活动?她是否有遭受过不可告人的伤害,使她对世界产生了犹豫和抵触?这些留白之处让妙玉的形象更加神秘深邃,使读者感到更加惊叹和喜爱。

其次是妙玉的身世。

在小说中,妙玉的身世是未知的。

我们只知道妙玉曾被贾母接养,与宝玉一起成长,但她的具体出身却没有明言。

这种留白之处增加了妙玉身世的诗意和抽象性,也使妙玉的形象更加深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妙玉的身世留白也是一种美,它使得妙玉的形象更加符合诗意美学。

再次是妙玉的情感。

在小说中,妙玉对于贾宝玉的情感是最深刻和动人的。

她与宝玉的相恋情节曲折离奇,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

然而,小说中对于妙玉的情感,也有许多留白之处。

例如,她何以迷恋宝玉?她对于宝玉的期望和向往又是什么?甚至在妙玉自杀之后,她的情感是否得到了解脱和升华?这些留白之处使得妙玉的情感更加复杂和诗意,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妙玉的内心世界。

最后是妙玉的行为。

妙玉的自杀是小说中最为戏剧化的情节之一,也是最为留白的部分之一。

在小说中,妙玉自杀的原因没有明确交代,只是简单地描述了她在自杀前的情愫和离别。

这种留白之美使妙玉的形象更加含蓄和深刻,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她的悲剧命运。

此外,在小说中妙玉还表现出了很多自我否定的行为,例如赠送给宝玉的“石、石、石、石”字,以及在绣房里毁掉自己的绣品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灯古殿人未老,气质如兰妙玉心——《红楼梦》妙玉人物形象分析
青灯古殿人未老,气质如兰妙玉心
妙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的一位重要人物,虽然《红楼梦》书中涉及到她的篇幅很少,一共只有6处,总计不过4000字左右,但在伟大作家笔下这极简省的文字,却成功地塑造出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典型,作者也是用“世难容”三个字,作为评述妙玉的曲牌名,这三字不仅概括妙玉的多方面的复杂性格,又概括了妙玉的曲折独特的一生,妙玉的思想性格和那“世不容”的生活道路,蕴藏着作者深远的思想意义,也表达出作者对妙玉的复杂的感情。

提起妙玉,谁都知道,她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女尼,但是每当我们想到她的时候,眼前出现的却并不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形象,而是一个天赋聪颖、资质不凡的少女,就是因为书中每次提及妙玉的时候,全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突出强调她的才艺。

妙玉尚未出场,曹雪芹便通过林之孝之口使读者对她产生不同寻常的印象。

第十八回林志孝在王夫人面前首次提到妙玉,说她“模样又极好,文墨也极通”,而尤其让人惊异的是,她虽然少小出家带发修行,林之孝却说她“经文也不用学了”,真是涉猎既广且又无师自通。

妙玉不但博览群书,而且读书不腐,自有见地。

书中第七十六回写她在中秋之夜与林黛玉、史湘云论诗,她主张诗写“真人真事”,反对“搜奇捡怪”,使林、史二人皆道“极是”,可见其真知灼见非常人可比。

妙语亦能作诗,而且诗路敏捷,才情出众。

在那个天清月朗的中秋之夜,她为林黛玉和史湘云的长篇连句作序。

只见她乘兴挥毫,不假思索,运笔如流,十三韵一挥而就,致二人叹赏不已,皆称妙玉为“诗仙”。

妙玉还擅长养花修木。

在她修行的陇翠庵中“花木繁盛”“比别处越发好看”,花木得到贾母称赞,就连心如枯木死灰一般的李纨也为之神动。

妙玉确实不同凡响,她虽然离群索居,但争奇斗艳的群芳仍旧遮蔽不住她异样的光彩,她虽然自甘寂寞,但喧嚣扰嚷的尘世淹没不了她独特的声音,所谓“天生丽质难自弃”,曹雪芹以生动的文笔为妙玉唱出了“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的赞美诗。

以妙玉这样的气质,这样的才华,竟然世所难容,这一事实本身就令人震惊,发人深省,何况她又是一个隐身空门远避凡尘从不卷入世俗纷争的少女,更何况她还是一个眼下无权无势,以后也不会有权有势的父母双亡的孤儿。

也许聪慧非凡的妙玉也不曾料到她出众资质就已经隐藏着“世难容”的危机,就已经潜伏着“世难容”的悲剧,因为在一个丑恶的社会里,美好的人和事反而会使人们诧异,只要世人感到与他们过去的混沌世界不相称,那么才智也就往往成为众矢之的。

曹雪芹对妙玉出众的资质进行的生动描绘,揭露的正是社会环境的丑恶和愚昧,而曹雪芹对社会环境的这种揭露,也同样表达了他对妙玉那出众资质的赞美。

然而正面的描绘似乎还不足以表达曹雪芹对妙玉的赞美,他更通过妙玉不能兼容于黑暗世道的命运,使读者体察到他的赞美的深沉,然而侧面的揭露也还不足以表达曹雪芹对世道的悲愤,他更通过黑暗世道对妙玉的摧毁,使读者领会到他的悲愤。

与妙玉才华横溢相对应的是她那孤僻的性格。

书中第四十一回,妙玉将众人请进自己的耳房之中,周到细致的烹茶款待,说明了她对来者的敬重。

但是受到妙玉如此盛情款待的两位客人——宝钗表现的谨慎而小心,黛玉也变得含蓄而隐忍——喝完茶,并未久留,因为“知她天性怪癖、不敢多话,亦不敢多坐”。

正因为妙玉性格古怪,难以捉摸,且又自尊心强,这就使人们敬而远之。

说起妙玉的生存环境,她与黛玉十分相似,出生名门、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天资聪颖、自幼多病、早年就失去了双亲、远离故土,可黛玉似乎比妙玉还要稍微强一些,妙玉生活在冰冷的寺院里,举目无亲。

如果我们对黛玉性格中那种不近人情的成分能够加以体谅的话,那么我们对妙玉孤僻的性格也就不难理解了,等待妙玉的只是蒲团上的寂寞冷清的一生。

是冰冷的环境造成了妙玉冷漠的感情,是孤独的生活铸就了妙玉孤僻的个性,但是世人却不问这一切成因,更不问她自己的言行,只是一味的责怪妙玉,责怪她孤傲不群、不尽人情,于是妙玉就更成了一位“世难容”的人。

书中第十八回,林之孝在邀请妙玉到贾府做客时,妙玉答道“侯门公府必已权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可见她对权贵的特性感触甚深,也看得较轻。

正由于
她感到权贵的卑劣与污浊,她才会用高洁的自尊面对贾府的邀请。

也许“啖肉食腥膻,视绮罗俗厌”的生活习惯,不仅仅与她的洁癖和佛教思想有关,也包含了某种厌恶官僚的内涵。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这两句诗中包含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于妙玉的高洁,作者显然是欣赏的,但对于妙玉的“太”、“过”作者又似乎并不完全赞同;对于妒恨妙玉的权贵,作者显然是痛恨的,但对于“同嫌”妙玉却有着某种批评,妙玉是畸形社会中所产生出来的畸形人物,作者虽然痛恨造成她畸形的社会,但却也没有赞美她被社会造成的畸形。

曹雪芹悲伤的歌颂了妙玉闪耀在卑污社会中高洁的心性,同时又含蓄地指出了掺杂于她高洁心性中的社会的污痕,这一切表现出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深刻而又冷静的思想,深沉而又广阔的感情。

(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