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式全总结(2019最新)

合集下载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案例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案例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案例【原创版】目录一、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基本原则二、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案例分析三、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法律规定四、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注意事项正文一、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基本原则民间借贷的利息计算遵循以下原则:1.利息由双方约定。

借贷双方可以自由约定利息的计算方式和利率。

2.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四倍。

超过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3.利息计算周期。

利息可以按照年、月、日计算,具体计算周期由双方约定。

二、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案例分析案例一:借款金额:10 万元年利率:6%借款期限:1 年利息计算方式:按年计息利息总额:10 万元 x 6% = 6000 元案例二:借款金额:10 万元月利率:0.005(即年利率 6%/12)借款期限:6 个月利息计算方式:按月计息利息总额:10 万元 x 0.005 x 6 = 3000 元三、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法律规定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计算,规定了配套的审理规则。

2.2020 年 8 月 19 日、2020 年 12 月 29 日,最高院两次对民间借贷司法解释进行了修订:对于新受理的一审民间借贷案件,借贷合同成立于 2020 年 8 月 20 日之前,当事人请求适用当时的司法解释计算自合同成立到 2020 年 8 月 19 日的利息部分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四、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注意事项1.利息计算应遵循法律规定,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2.利息计算周期应明确,可以按照年、月、日计算,具体计算周期由双方约定。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完整版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完整版

2017-04-15《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间借贷中的利息计算,导读:但是如果不谙其中计算原理,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故为方便且可能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自然带给当事人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快捷掌握其中要点,本文从如下三个角度对利息的算法进行了总结。

一、民间借贷期内利息1、双方约定利息法院对约定的利息认定与处理如图所示,年利率在低于24%区间,法院支持;在24%-36%区间,法院处于中立地位,如果当事人自愿支付,后悔想要回法院不会支持,反之,如果出借人索要此部分利息,法院也不会支持,通俗点理解就是“给了别想要回,不给也别想要”;超过红线36%,法院的强硬态度便立刻闪现,即不论何种情形,一律不予支持。

具体参见《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相关法条: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

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双方没有约定利息1)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期内利息,不被法院支持。

民间借贷合同 lpr利息计算方式的表述

民间借贷合同 lpr利息计算方式的表述

民间借贷合同 lpr利息计算方式的表述
尊敬的借贷双方,
为了明确本民间借贷合同的利息计算方式,我们特此约定如下:
一、利息计算方式:本合同采用LPR利率机制。

LPR是中国人
民银行授权贷款基础利率(Libor)报价机制形成的贷款市场参考利
率(Mortgage Rate),具有广泛的市场认知度和公信力。

二、利率计算公式:利息总额 = 本金× 利率× 借款期限(月)
三、利率调整:根据市场情况,借贷双方可协商调整利率,以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

四、还款方式:借款人应按期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可选择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等还款方式。

五、违约责任:如一方违反本合同的约定,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等。

六、争议解决:如发生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向合同签订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请注意,以上利息计算方式仅供参考,具体条款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和完善。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祝您借款顺利,生活愉快。

民间借贷利息如何计算

民间借贷利息如何计算

民间借贷利息如何计算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例如借贷金额、借贷期限、借贷利率等。

在民间借贷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借贷,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计算借贷利息,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民间借贷利息如何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借贷利率。

借贷利率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支付的利息的千分之几。

在中国,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最高借贷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

因此,在民间借贷中,一般借贷利率会比较高,但是也不会超过36%。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借贷金额和借贷期限。

借贷金额是指借款人借到的钱数,借贷期限是指借款人还款的时间。

这两个因素是计算借贷利息的重要因素。

假设小明向小红借了10000元,借贷期限为一年,借贷利率为年利率18%。

那么,小明需要还给小红的利息是多少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利息=借贷金额*借贷利率*借贷期限根据上述公式,小明需要支付的利息=10000*18%*1=1800元。

也就是说,小明一年需要还给小红的本金和利息共计11800元。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人并不会按照上述公式来计算利息。

因为在民间借贷中,有些人并不会按照固定的利率来计算利息,而是按照天、月或周来计算利率,这样更加方便。

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按照天、月或周来计算利率。

按天计算利率在按天计算利率中,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借款天数和日利率。

假设小明向小红借10000元,借款期限为30天,借款利率为日利率1%。

那么小明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利息=借款金额*日利率*借款天数根据上述公式,小明需要支付的利息为10000*1%*30=300元。

按月计算利率在按月计算利率中,我们需要考虑两个因素:借款月数和月利率。

假如小明向小红借10000元,借款期限为3个月,借款利率为月利率5%。

那么小明需要支付的利息是多少呢?我们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利息=借款金额*借款月数*月利率根据上述公式,小明需要支付的利息为10000*3*5%=1500元。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公式,银行利息怎么计算-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公式,银行利息怎么计算-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公式,银行利息怎么计算?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率水平。

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X 利息率 X存款期限。

民间借贷是一种新兴的借贷方式,但是民间借贷的利息要高于银行利息,却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公式是什么?银行利息怎么计算?小编将在这里为大家解答,请仔细阅读。

▲一、民间借贷利息计算公式是什么?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接待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贷款人将款出借给借款人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就是为了获取利息。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使用货币的单位成本,是借款人使用贷款人的货币而向贷款人支付的价格;从贷款人的角度来看,利率是贷款人借出货币所获得的报酬率。

其实,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钱的比值。

如果用i表示利率、用I表示利息额、用P表示本金,则利率可用公式表示为:i=I/P。

一个单位时间的利息等于本金乘以利率。

比如:月息20‰,10000元每月的利息就是200元。

计算公式:10000元×20‰=200元。

一般来说,利率根据计量的期限标准不同,表示方法有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

按照行业规则,日利率用万分之一()来表示,月利率用千分之一(‰)来表示,年利率用百分之一(%)来表示。

如果没有特别注明,?就表示日利率,‰就表示月利率,%就表示年利率。

年月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是:日利率(?)=年利率(%)/360;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月利率(‰)/30。

比如,当事人借据写的利息是5‰,就表示月息千分之五。

如果借据上写的是5%,就表示年息百分之五。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完整版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完整版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完整版
首先,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即按
天计息和按月计息。

按天计息是指根据实际借款天数来计算利息金额。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借款金额×利率×借款天数/365
按月计息是指根据实际借款月份来计算利息金额。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利息金额=借款金额×利率×借款月份。

此外,在确定利息金额之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率的确定:借贷双方需要在借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利率的大小和计
算方式。

一般情况下,利率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动的,根据市场情
况随时调整。

2.利息的支付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约定利息的支付方式,包括
提前支付、每月支付、到期一次性支付等。

3.利息的利率计算方式:利息的计算可以按照月利率或年利率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借款合同中一般约定的是年利率,然后根据借款期限来确定
具体的计算方式。

4.合法性和合规性: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需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双方必须自愿遵守和执行借款合同。

合同中明确约定的计算方法
和利率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能侵犯借款人的合法
权益。

综上所述,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借款金额、利率和借款期
限来计算利息金额。

借款双方应当在签订借款合同时明确约定计算方法和
利率,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操作,以确保借款双方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2020年8月19日前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

2020年8月19日前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

2020年8月19日前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民间借贷是指民间个人之间的借贷行为,通常没有经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中介,直接由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进行协商和交易。

在民间借贷中,借款人通常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借款的成本,而出借人可以通过收取利息来获取利润。

在过去,民间借贷计算利息的方法可能较为模糊和不规范,但在2020年8月19日之前,中国国家对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和管理。

本文将会对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进行详细探讨,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实践经验。

一、民间借贷利息计算的基本原理在民间借贷中,利息是借款人使用出借人的资金而产生的成本,也是出借人提供资金而获得的回报。

因此,如何计算合理的利息对于借款人和出借人都非常重要。

通常,利息的计算是基于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和利率来确定的。

在计算利息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借款金额:即借款人实际获得的资金数额,在民间借贷中通常以元为单位。

2.借款期限:借款人和出借人约定的借款期限,可以是天、月或年。

3.利率:借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率,即按照借款金额和借款期限所确定的利息比例。

根据以上基本原理,可以得出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利息=借款金额×利率×借款期限。

但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还款方式、逾期情况等,因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避免纠纷和风险。

二、2020年8月19日前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的政策法规在中国,民间借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大量的民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因此,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计算方法,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在进行监管和规范。

在2020年8月19日之前,中国的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法主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利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借贷法》等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

《利息法》规定了民间借贷利息的计算和支付方式,其中包括了利息的计算周期、利率的确定和调整、逾期利息的计算等方面。

《民间借贷法》则对民间借贷中的合同订立、利息计算、利率变更、逾期违约等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规定,以保护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2019民间借贷法律新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2019民间借贷法律新法规是怎么规定的

2019民间借贷法律新法规是怎么规定的(一)《民法通则》第八十五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条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二)《民法通则意见》。

因为现在公民可以选择的民间借贷的渠道实在是太多了,包括像一些小型的民营银行申请小额贷款,私募基金或者是网络借贷等都是属于民营借贷的。

民间借贷已经成为了现如今的借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因为民间借贷而产生的其他民事纠纷也特别的多。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18民间借贷法律新法规是怎么规定的?一、2018民间借贷法律新法规是怎么规定的?(一)《民法通则》第八十五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条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

(二)《民法通则意见》1、公民之间的借贷款,双方对返还期限有约定缉旦光秆叱飞癸时含江的,一般应按约定处理;没有约定的,出借人随时可以请求返还,借方应当根据出借人的请求及时返还;暂时无力返还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责令其分期返还。

2、公民之间的生产经营性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活性借贷利率。

如因利率发生纠纷,应本着保护合法借贷关系,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有利于生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原则处理。

3、公民之间的无息借款,有约定偿还期限而借款人不按期偿还,或者未约定偿还期限但经出借人催告后,借款人仍不偿还的,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偿付逾期利息,应当予以准许。

4、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争议,如果约定不明,又不能证明的,可以比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计息。

5、公民之间的借贷,出借人将利息计入本金计算复利的,不予保护;在借款时将利息扣除的,应当按实际:出借款数计息。

二、民间借贷案件的管辖1993年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请示,如何确定借款合同履行地,最高人民法院对此请示出了批复。

该批复关于合同履行地的确定与2015年9月1号实施的《规定》相冲突,故不应该继续适用该批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借贷利息计算方式全总结(2019最新)
关于民间借贷中的利息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如果不谙其中计算原理,可能会得出迥然不同的结论,自然带给当事人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故为方便且快捷掌握其中要点,本文从如下三个角度对利息的算法进行了总结。

1、民间借贷期内利息
(1)双方约定利息
法院对约定的利息认定与处理如图所示,年利率在低于24%区间,法院支持;
在24%-36%区间,法院处于中立地位,如果当事人自愿支付后悔想要回,法院不会支持,反之,如果出借人索要此部分利息,法院也不会支持,通俗点理解就是“给了别想要回,不给也别想要”;
超过红线36%,法院的强硬态度便立刻闪现,即不论何种情形,一律不予支持。

具体参见《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相关法条:
第二十六条“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十八条“借贷双方对前期借款本息结算后将利息计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债权凭证,如果前期利率没有超过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债权凭证载明的金额可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

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24%,当事人主张超过部分的利息不能计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按前款计算,借款人在借款期间届满后应当支付的本息之和,不能超过最初借款本金与以最初借款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之和。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支付超过部分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二条“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
并主张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双方没有约定利息
1)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期内利息,不被法院支持。

2)借款人自愿支付,后又反悔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返还的,不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法院均不支持;超过36%红线部分利息法院始终支持返还。

参考法条:
‘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第三十一条“没有约定利息但借款人自愿支付,或者超过约定的利率自愿支付利息或违约金,且没有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除外。


(3)双方约定不明
1)自然人之间约定不明,法院不支持期内利息。

2)除自然人之间借贷外,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及其相互之间借贷,利息约定不明的,法院应综合考虑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来确定利息,也就是由法院认定最后的利息,一般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利息。

参考法条:
‘规定’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除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外,借贷双方对借贷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主张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并根据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
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

2、民间借贷逾期利息
(1)约定逾期利息
民事主体之间的活动,始终遵循“有约从约”的基本原则,如果借贷双方之间对逾期利息一并做了明确约定,只要不超过年息24%,依据约定计算即可。

参考法条:
‘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
此处请注意,即使借期内未约定利息,但是丝毫不影响主张逾期利息,虽说民间借贷只要有证据当事人自己便可以搞定,但是不同的诉讼请求导致的最终诉讼结果会千差万别,而这里便是律师可以闪亮发挥的一处:
1)双未约,即借期内与逾期均未约定,法院基本支持按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逾期利息。

2)单未约,即只约定借期内利率,这也是很常见的民间借贷方式。

此时,完全可以比照借期内利率主张逾期利率。

另外,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不论你以何种理由和名目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见过很多起诉书,像拉清单一样列举出众多诉讼请求,建议专业的律师还是依据法律规定,对法院根本不会支持的诉讼请求,向当事人预先释
明,而对有机会争取的权利则要‘锱铢必较’,坚持到底,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被当事人从心底认可的尽职尽责的律师。

参考法条:
‘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二款“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十条“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延迟履行债务期间的债务利息
梳理完民间借贷期内利息与逾期利息的计算,关联的还有一些重要问题,实践中实际还款日期往往会穿透借期内外、法院生效判决(仲裁裁决)指定的履行期间直至迟延履行等,如下图所示:
上图分界点是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之前的利息为一般债务利息,即生效法律文书中确定的利息,之后为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两部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中规定,加倍部分债务利息采用单独的计算方法,与一般债务利息的计算没有关系。

通俗地讲,就是两者“各算各的,互不影响”。

具体而言,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基数、起止时间、利率等计算(当然如果是合法约定的债务利息法院一般会直接支持);
计算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则应根据‘解释’规定的方法计算,同时要注意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基数不包含迟延履行期间开始前的一般债务利息,应按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计算,即以未付清的借款本金作为基数。

举例说明(摘自2014年7月30日,《关于执行程序中计算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时,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答记者问。

):“2015年6月30日生效的法律文书确定,债务人应在三日内支付债权人借款本金10000元;支付自2015年1月1日始至借款付清之日止以日万分之五计算的利息;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债务人于2015年9月1日清偿所有债务。


在这个案例中: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一般债务利息率×迟延履行期间的实际天数+借款本金×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的实际天数,即
405元
=10000×0.05%×60+10000×0.0175%×60;
“迟延履行期间开始前的一般债务利息=借款本金×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一般债务利息率×迟延履行期间开始前的实际天数,即
915元=10000×0.05%×183;
“债务人应当支付的金钱债务为11320元,即
11320元=10000元+405元+915元。

参考法条:
民诉法253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解释’第一条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计算之后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包括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和加倍部分债务利息。

迟延履行期间的一般债务利息,根据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方法计算;生效法律文书未确定给付该利息的,不予计算。

加倍部分债务利息的计算方法为:加倍部分债务利息=债务人尚未清偿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除一般债务利息之外的金钱债务×日万分之一点七五×迟延履行期间。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从最大化当事人权利角度出发,约定合法的借贷利率(即一般债务利息)必定是上上之策,它将贯穿于借期内外、法院生效判决(仲裁裁决)指定的履行期限、迟延履行期间,而当出现逾期诉诸于法院之时,诉讼请求切忌盲目,更不是越多越好。

应该立足于合法化保护当事人权利,争取直至付清之日起的一般债务利息合法框架下的最大化,至于法定的迟延履行期间加倍利息,约定亦无效,遵循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