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血管系统体格检查细则

心血管系统检查包括二个方面:

A.心脏

B.血管

A.心脏

A-1. 受检者仰卧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和躯干抬高15~30度。

视诊

1.观察一般状况:观察体位、呼吸、皮肤、面容、眼、口、胸廓外形、四肢和指甲,

作一般检查,

2.观察心前区:斜照光或取切线方向观察,取切线方向观察有助于发现搏动最强处。

注意心前区有无隆起,异常搏动的特征和部位。例如心尖搏动的位置、范围、强

度。如搏动较弱则呼气时易见。其他部位有无搏动,如有应注意位置、范围、强

度。

触诊:(观察有无异常搏动、震颤、心尖搏动、心包摩擦感)

3.用二步法(手掌、手指)触诊心尖搏动:手掌易发现震颤,手指易触及和分析搏

动情况。先用手掌或几个手指指腹触诊心尖搏动,然后用二个手指探出其范围。

正常人心尖搏动的最强点,位于左第4或第5肋间,一般不超过一个肋间持续不

到半个收缩期,不越过正中线至胸廓外侧的一半。左室肥大时,可呈抬举性搏动,

并向左下移位。如平卧位未触及心尖搏动,请受检者左侧卧位再触诊。

4.触诊心前区(包括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检查有无搏动、

震颤

5.如疑有心包摩擦感,请受检者取坐位再触诊,并嘱病人屏住呼吸时再触诊

6.触诊上腹部,注意有无搏动:将手指置于剑突下,常可触及因右室容量或压力负

荷增加所至的冲动,吸气时明显,另外也可触及正常人的腹主动脉搏动。为鉴别

两者,可手掌置于腹上部,手指从胸廓下压向后上方,如搏动向前冲击手指掌面,

则为主动脉搏动。如搏动向下冲击手指末端,则为右心室搏动。

触诊震颤,通常以掌指关节近侧的灵敏区为好。

若触诊发现异常,为确定其出现的时期和心动周期的关系,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同时用听诊器听诊心尖区。因听诊心尖区时,有时可观察到左室收缩时听诊器胸件的冲动,得知其与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间的关系。对于看到或触到的胸部

任何部位搏动,也可同时听诊心尖区以确定其与心动周期的关系。

2)观察触诊胸壁的同时用左手示指和中指触诊颈动脉搏动,因颈动脉搏动出现在收缩期。

震颤的临床意义:震颤常伴响亮、粗糙或隆隆样杂音,例如出现在主动脉瓣狭窄,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和二尖瓣狭窄时的杂音。为确定震颤出现的时期与心动周期

的关系,也可用上述两种方法。震颤常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

叩诊

7.叩诊相对浊音界:

叩诊心脏时,通常从左胸心尖搏动所在肋间向内叩至相对浊音处,正常位于第5或4肋间锁骨中线上或稍内。直接和间接叩诊法有时可用以估计心脏大小,当心脏相对浊音区的左界超过锁骨中线时,可能有心脏增大,相反,心浊音区缩小或消失是肺气肿的体征。当心尖搏动扪不清时,叩诊可显示心脏位置。如大量心包积液时,无法触及心尖搏动,叩诊成为判别心浊音界的唯一方法,而且往往明显增大,应在左胸依次叩出第3、4、5甚至6肋间清音变浊音的边界,再从肝浊音界上一肋间依次向上叩出右界,并需注意坐、卧位时浊音界的变化。

8.记录相对浊音界

听诊

听诊内容包括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

钟型和膜型两种胸(体)件的应用不同,膜型可滤去低调声音,更宜听取高调声音,如第二心音和高调杂音。使用钟型胸件时,皮肤尤为膈膜,听取的频率随压力大小而变动,如想听低调声音和杂音应尽可能轻的扣在胸壁上。

通常依次听诊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二尖瓣区和三尖瓣区。或者因二尖瓣病变多见,依次听诊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用膜型胸件听诊:(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心包摩擦音)

9.听诊心尖区(心尖搏动最强处):紧贴胸壁至少1分钟,

注意心率和心律。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min,与心尖搏动和桡动脉脉搏一致,节律是规则的,也可随呼吸略有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称

为窦性心律不齐。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心

动过速。许多心律失常,可通过床旁仔细听诊及同时触诊桡动脉脉率和脉律而发现,注意听诊有关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等的特点。如

疑有心房颤动,宜同时触诊桡动脉,注意有无脉搏短绌

10.听诊肺动脉瓣区(胸骨左缘第2肋间)

11.听诊主动脉瓣区(胸骨右缘第2肋间)

12.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胸骨左缘第3、4肋间)

13.听诊三尖瓣区(胸骨左缘第4、5肋间,胸骨体下端两旁)

鉴别第一心音(S1)和第二心音(S2)极为重要,由此可区分心室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并应分别听取S1和S2。

在肺动脉瓣区用膜型胸件听诊时,S1比S2音调低、声音弱、时间长;S1和S2的间隔比S2和下一心动周期S1的间隔短。

在S1和或S2有异常改变时,区别较困难,不妨试用以下三种方法:

1)心尖搏动触诊法:心尖搏动发生在收缩期,与心尖搏动同步的是S1。(由于机械搏动传导需要时间,故S1刚好在颈动脉或心尖搏动前一点,几乎是同时出现。)2)颈动脉搏动触诊法:同时触诊颈动脉,颈动脉搏动发生在收缩期,与搏动同步的是S1;

3)寸移法:先在肺动脉瓣区找准S2,此处S2总是响亮的,然后按心跳节律记住S2音调和节律,同时将胸件一寸一寸地移向心尖区。

听诊心音强度、性质的改变和有无分裂。

S1增强常见于高热、心动过速和甲状腺功能亢进。S2增强常见于主、肺动脉高压。

心音分裂可能提示心脏有病变,但也可发生在健康人。S2分裂:由于主、肺动脉瓣关闭不同步形成S2轻度分裂成二个音,常在吸气时听诊肺动脉瓣区明显。S1分裂:听诊心尖区,若二尖瓣关闭与三尖瓣关闭不同步可引起S1分裂。

如发现有额外音,应注意其出现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以及它的强度和音调。

奔马律:当S3增强时,与原有的S1、S2共同组成的三韵律,犹如马奔驰时的蹄声;

常伴有心动过速。

二尖瓣开放拍击音:二尖瓣狭窄时,紧跟在S2后出现一个单调较高,短促清脆的附加音,在二尖瓣区稍右(稍内)最易听到。它出现在舒张早期、快速充盈相之前。

若发现心脏杂音,应仔细听诊。注意每个瓣膜区杂音出现的时期,区别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每个瓣膜区应用膜型和钟型两种胸件听取。

杂音持续时间比心音长,来自心脏或大血管,产生机理包括瓣膜口狭窄、瓣膜关闭不全、血流加速、异常分流、血管腔扩大、心腔内漂浮物,如瓣膜或腱索断裂等。

听诊杂音要点:出现时期,最响部位,持续时间

性质、传导方向、强度、音调。

时期: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

部位:指杂音最响部位。以解剖标记术语准确定位:心尖区,胸骨左缘、第几肋间隙以及离前正中线、锁骨中线、或腋前、腋中、腋后线之一的距离。

时限:按持续时间的长短分。

性质:吹风样、隆隆样或雷鸣样、叹气样、乐音样。

传导方向:判断杂音分布和传导方向。例如:主动脉瓣区杂音可向上传至颈部或沿胸骨左缘向下传至心尖部。二尖瓣区杂音可传至腋下。

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强度一般可分为六级。

Ⅰ级杂音很弱,须仔细听诊才能听到。

Ⅱ级杂音较轻,但放好胸件后较易听到。

Ⅲ级中等强度,但不伴震颤。

Ⅳ级响亮,可伴有震颤。

Ⅴ级非常响亮,胸件部分接触触壁即可听到,均伴有震颤。

Ⅵ级极响,即使胸件稍离开胸壁一点距离,亦能听到,并伴有震颤。

音调:分高、中、低调。

14.用钟型胸件听诊:(内容与顺序同膜型胸件听诊)

A-2. 受检者左侧卧

15.触诊心尖区:左侧卧位常使心尖搏动靠近胸壁而易触及,但又使心尖搏动左移2~3

厘米,虽有肋于心脏听诊或观察心尖搏动范围,但在确定心尖搏动的位置和时限

时应以仰卧位为准。

16.听诊心尖区

1)第三心音(S3):S3在S2后,与S2类似但较弱,音调较低,难以听到。在二尖瓣区较易听到,必要时让受检者左侧卧位,用钟型胸件轻轻放在心尖区,仔

细听诊。S3常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听到,但不一定表示有心脏病。

2)二尖瓣狭窄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左侧卧位时易听到或更响。

A-3. 受检者坐位

17.触诊心前区,包括心尖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三尖瓣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