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刘永泽主编)

基础会计教案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刘永泽主编)
基础会计教案设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刘永泽主编)

《会计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基础会计》是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非会计学专业的公共基础课,其基本使命是使学习者通晓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会计工作循环的基本操作技巧与会计信息生成的基本程序,从而形成初步的会计理念与思想,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从事社会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适用对象为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实践学时12学时。

二、课程能力培养

(一)培养与形成对会计实践、会计核算思想、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是指对会计历史发展的理解能力;对会计操作、会计核算思想、会计基本理论的分析能力;对会计理论的应用能力,对会计学科发展的洞察能力。

(二)培养与形成对企业会计环境的分析能力基础:指对企业的外部环境、部条件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培养与形成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能力基础:是指对企业的基本控、和会计核算要求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三、使用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使用教材

永泽主编的《会计学》,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6月第2版

(二)参考资料

1、《基础会计学》,雷光勇主编,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2、《出纳岗位实务》林云刚朱建军君主编,电子工业,2007.7出版

3、《会计模拟实验教程》第二版,国健主编,大学,2006.9出版

4、《基础会计》周正云主编,高等教育, 2007

5、《会计学》,徐经长,中国人民大学,2010

6、《基础会计实训指导》,银样军,大学,2010

7、、《基础会计》,熊细银,理工大学,2010

四、考核方法:

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期末闭卷考试占70%;课外作业,平时讨论及学习态度、实验等占30%。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的意义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产生和发展过程

会计是为适应经济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

1.人类早期——无计算。

2.原始社会——会计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处于萌芽时期,只是在生产的同时运用结绳记事、刻契记数方法记录生产活动和成果。

3.私有制出现——人们用货币计量,记录经济活动过程,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发展为独立职能。

4.西周时期——会计开始命名,官厅会计发展,有严格的会计机构,设立专职官员掌管钱粮税赋会计事务,建立“日成”、“月要”、“岁会”报告制度(二)会计核算方法的演进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过程,方法日趋完备,容日益丰富。

1.原始社会末期,建立“盘点结算法”,采用盘存财产物资的方法进行记录

2.西汉时期,在“盘点结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为“三柱结算法”,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其计算公式为:

入-去= 余

│││

本期收入-本期支出= 本期结存

3.唐宋时期,在“三柱结算法”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为“四柱结算法”,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全过程。其计算公式为:

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或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期初结存+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结存

4.明末清初,在以前“三柱结算法”和“四柱结算法”的单式记账方法基础上创建了复式记账方法“龙门账”。将日常发生的账项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和“缴”为一线,“存”和“该”为另一线,实行双轨计算盈亏。其计算公式为:进-缴=存-该

││││

收入-支出=资产债权-负债投资

其结算过程:

5.清朝中叶复式记账又进一步发展,建立了“四脚账”又称天地合账,将账簿每页用中线划分为天地两方,上为天(收)下为地(付),上收下付,收为来账,付为去账,天地两方相等。对每笔账都要用相等的金额同时在账簿中分别进行登记来账和去账,以反映每笔账的来龙去脉。

其结算过程:

6.辛亥革命后,西方传入“借贷复式记账法”(该容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

7.中华人民国成立后,广泛使用复式记账法,20世纪60年代,发展为收付、增减、借贷三种复式记账方法。70年代又引进了管理会计,至此,会计已运用大量数据资料加工整理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管理信息,成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如下:

会计核算程序

综上所述,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归纳为: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按所有制性质和企业经营方式划分的会计制度。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工业会计制度、商业会计制度、饮食服务业会计制度等。

(1)1985年国家为加强规会计工作公布了《中国人民国会计法》,并于1993年、1999年经过二次修改补充,完善了会计核算和会计记账的基本规则。

(2)1993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需要在原有会计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财政部公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13个行业会计制度。

(3)1998年财政部公布了《股份会计制度》。

(4)2001年为贯彻新《会计法》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部公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先在股份试行,继而逐步扩大到其他企业。

(5)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围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2018年东财会计继续教育答案

课程选择 1、个人所得税专题:时代背景、基本政策、 稽查要点及风险防范 2学分 2、会计信息化 4学分 3、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 4学分 4、高级谈判技巧 5学分 5、财务报表分析概论 2学分 6、《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解读 3学分 7、企业内部控制流程梳理与构建 2学分 8、企业内部审计 2学分个人所得税专题 1、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是企业的避税行为之一。(正确) 2、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正确) 3、建立同行业个税税负率模型有利于税务部门对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正确) 4、我国是以间接税为主的。(正确) 5、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采取的是正向列举法。(正确) 6、分类所得税征管简便,可以按照纳税人真正的纳税能力课征。(错误) 7、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也是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正确) 8、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减按10%的税率征税。(正确) 9、我国目前的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为3500元。(正确) 10、无凭证的实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明显偏低的,由税务机关核定确定。(错误) 11、劳保用品属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劳务条件,不属于个人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12、所有发放的实物福利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错误) 13、目前对于集体享受的,不可分割的非现金方式福利,实际操作中不计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1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不征税。(正确) 15、各地政府一般会规定采暖费标准,超出部分需并入当月工资计征个税。(正确)

16、员工自己参加学历、学位教育费用可以在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计入员工个人收入。(错误) 17、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区分关键看用工方式,是“独立”还是“非独立”。(正确) 18、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应当并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正确) 会计信息化 1、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工人工资。(正确) 2、会计电算化的第三层次是指将会计信息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之内,与其他管理部门高度共享信息。(正确) 3、 1979年我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信息系统得到设计与实施。(正确) 4、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会计中应用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和基础工作。(错误) 5、会计电算化在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正确) 6、在未来发展中,会计师事务所在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咨询作用将得到更大发挥。(正确) 7、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国际会计电算化处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错误) 8、在手工会计核算中,需要根据企业规模、会计业务繁简程度,选择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而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则不存在此问题。(正确) 9、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即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使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正确) 10、报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报表格式定义、报表生成及输出操作。(正确)在应收账款系统中,计算机自动核销方式包括按业务号核销、逐笔核销、逐月核销和总额核销。(错误) 11、存货核算模块将应计入外购入库成本的运费、装卸费等采购费用和应计入委托加工入库成本的加工费传递到应付管理模块。(正确) 12、在应收账款系统中,计算机自动核销方式包括按业务号核销、逐笔核销、逐月核销和总额核销。(错误) 13、会计信息系统分析的方法包括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正确) 14、工资核算数据流程图中,期末时要根据本月的工资明细账计提福利费及生成工资费用分配的转账凭证。(正确) 15、生命周期法开发会计信息系统的系统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正确) 16、数据流程图法下,数据项条目包括数据项名、别名、类型、长度、取值范围、注释等。(错误) 17、数据流“领料单”条目,审批人签名才有效。(正确) 18、工资核算的业务,通过企业职工各项工资数据的输入,企业进行工资的计算和汇总及生成每个职工的工资单。(正确) 19、数据流程图中,数据流入文件,表示向文件写数据;双向数据流,表示又读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东财基础会计第一二三套作业题目及答案(题库)

1在诸多社会环境中,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教育环境 D: 其他环境 2对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环境有()。 A: 经济环境 B: 政治环境 C: 教育环境 D: 自然环境 E: 科技环境 3在下列各种职能中,被称为会计基本职能的有()。 A: 核算职能 B: 预测职能 C: 监督职能 D: 决策职能 E: 分析职能 4在下列各项中,能够概括会计本质特征的有()。 A: 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基本职能 B: 主要以价值形式进行管理 C: 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D: 主要以实物形式进行管理 E: 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 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对象基本内容的有()。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收入 E: 支出 6企业资金运动的特点主要有()。 A: 循环与周转方式 B: 具有并存性 C: 具有继起性 D: 具有补偿性 E: 具有增值性 7在我国,关于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 A: 管理活动论 B: 决策有用论 C: 受托责任论 D: 信息系统论 8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会计报告应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有()。A: 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 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 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与企业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 E: 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会计信息 9会计分期假设建立的基础是()。 A: 持续经营假设 B: 会计主体假设 C: 货币计量假设 D: 会计期间假设 10会计假设也称会计的()。 A: 基本职能 B: 基本前提 C: 基本理论 D: 基本方法 1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有()。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对象 D: 会计分期 E: 货币计量 12下列说法中,关于会计主体假设的准确的说法有()。A: 以一定经济组织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为对象 B: 明确了会计所服务的对象 C: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D: 便于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E: 便于汇总和综合 13会计假设所做出的基本假定有会计的()。 A: 核算范围 B: 核算内容 C: 基本程序 D: 基本方法 E: 基本职能 14进行会计分期的主要目的有()。 A: 进行账户设置 B: 分期结算账目 C: 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 D: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E: 确定会计核算时间范围 15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为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的题词是()。A: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B: 诚信为本,遵守准则,操守为重,不做假账 C: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守原则,不做假账 D: 诚信为本,信用为重,遵守准则,不做假账 16下列各项原则中,也可称为有用性原则的是()。 A: 可比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基础会计学教案(大专)

基础会计教案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会计学科得入门课程,也就是财务会计专业得专业基础课,就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得基础。对于其她相关专业得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就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得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得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得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得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得定义、会计核算得职能、会计核算得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得基本前提与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得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与账户得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得填制、账簿得登记与会计报表得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得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得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得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得教学方法进行相关得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得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与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得实验,充分调动学生得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得互动。根据多年得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得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得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得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得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与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得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得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得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得现场化、实验资料得标准化、实验手段得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得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得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得基础。 四、本课程得总要求

东财《基础会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 A: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B: 报告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答案: D 【2】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A: 相关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明晰性原则 答案: B 【3】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 A: “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B: 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C: 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D: 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答案: A 【4】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货币资金形态就会转化为()。 A: 储备资金形态 B: 固定资金形态 C: 生产资金形态 D: 成品资金形态 答案: A 【5】下列各种方法中,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专门方法是()。 A: 设置账户 B: 复式记账 C: 登记账簿 D: 成本计算 答案: A 【6】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 D 【7】下列内容中,应属于"应付职工 薪酬"账户核算的内容是()。 A: 工资 B: 销售费用 C: 财务费用 D: 制造费用 答案: A 【8】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和要求被称为()。 A: 会计对象 B: 会计职能 C: 会计目标 D: 会计含义 答案: C 【9】下列各种方法中,归集一定计 算对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的专门方法 是()。 A: 设置账户 B: 成本计算 C: 财产清查 D: 登记账簿 答案: B 【10】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一般适用 于登记()。 A: 只进行价值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 容 B: 费用或收入增减业务内容 C: 只进行实物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 容 D: 材料物资类增减业务内容 答案: A 【11】在以下各项内容中,不属于企 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是()。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库存现金 答案: D 【12】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 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答案: C 【13】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 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 仅为两个 B: 仅为三个 C: 两个或两个以上 D: 两个以上 答案: C 【14】账户登记时借项或贷项记录方 向记反,试算表上的借、贷方合计数 会()。 A: 完全相等 B: 肯定不相等 C: 在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D: 在不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答案: B 【15】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当 遵守的最基本规则是()。 A: 内容齐全准确 B: 书写适当留格 C: 依据凭证记账 D: 使用蓝黑墨水 答案: C 【16】在以下各项中,被称为利得的 是()。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投资收益 答案: C 【17】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中的“有 借必有贷”指的是经济业务在账户中 的()。 A: 摘要登记 B: 余额登记 C: 登记方向 D: 登记金额 答案: C 【18】近代会计的显著标志是()。 A: 单式记账法的使用 B: 复式记账法的诞生 C: 会计机构的出现 D: 管理会计的产生 答案: B

东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学题汇与答案

第一章总论 一、复习思考题 1.应掌握的名词 (l)会计(2)会计职能 (3)会计的核算职能(4)会计的监督职能(5)事前监督(6)事中监督 (7)事后监督(8)会计的的对象 (9)会计的一般对象(10)资金的循环和周转(11)会计前提(12)会计主体 (13)持续经营(14)会计分期 (15)货币计量(16)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7)真实性原则(18)相关性原则(19)可比性原则(20)一致性原则(21)及时性原则(22)明晰性原则(23)重要性原则(24)权责发生制原则(25)配比原则(26)谨慎原则 (27)实际成本计价原则(28)收益性支出(29)资本性支出(30)会计核算的方法(31)相关性原则(3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33)会计循环 2.会计核算的职能有哪些特点? 3.会计监督的职能有哪些特点? 4.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什么? 5.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有哪些? 6.会计核算的原则有哪些? 7.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V”,错误的划“×”) 1.会计主要是以货币、实物和劳动量度作为计量单位。() 2.会计的对象就是指会计所反映和监督的内容。() 3.会计是旨在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会计主体是指企业法人。() 5.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6.会计的根本职能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7.权责发生制是以权益、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 8.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9.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其主要工作程序是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 10.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到登记账簿,直至编出会计报表彼伏此起的过程,称会计循环。

基础会计教案—会计要素

第二章第一节会计要素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那么,会计究竟核算些什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是会计报表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其它投 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 含一年)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基础会计课程设计方案电子教案

《基础会计》课程整体设计方案 一、课程目标设计: (一)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运用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并具备基本上岗的能力。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交出3本记账凭证、2本日记账、一本总账、若干张不同格式的明细账、二张报表。 (二)知识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基础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三)具体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的职能、对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原则、核算方法等基本理论。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等基本知识。 3、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对企业的简单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分录的编制。 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制造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即对各种不同类型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5、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原始凭证的种类,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6、了解记账凭证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记账凭证的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7、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8、了解会计账簿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掌握各种不同类型账簿的登记。 9、掌握账簿的试算与记账错误的更正;掌握账簿的结账与对账。 10、掌握错账更正的方法。 11、了解会计报表的意义、种类、及编制要求。 1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13、理解利润表的概念、意义和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 14、了解会计报表的披露和注解、会计报表的报送和审批。 15、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和会计工作组织。 二、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 (1)以引导启发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交流技巧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教学 (4)提问式教学 (5)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6)实践教学 2、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黑板加粉笔,教师在授课时费时费力地讲授有限的内容,展示少量的实物(如账、证、表等),示范简单的操

《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一、个人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 二、课程要求 会计学科体系简介 “会计”这个词,早在我国西周时代(约在公元前1 100年到770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但是,会计作为一种专业知识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不过是最近一、二百年的事。 会计学的分支: 从应用范围上看,可分为: 1.宏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情况。 2.微观会计学 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或组织的经济活动情况。 微观会计学,按照其所服务主体的性质,可以分为: 1.预算会计(也叫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收支以及非营利组织的业务活动。 2.企业会计(也叫营利组织会计) 反映和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企业会计,按照其服务对象,可以分为: 1.管理会计 提供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服务的、关于未来的经济信息。 2.财务会计 提供为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服务的、关于过去的经济信息。 财务会计,按照其所应用的行业,可以分为: 工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农业企业会计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学基础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第一章总论(绪论) 一、会计的含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管理活动论,信息系统论。

二、会计的职能 (一)基本职能: 1. 核算 2. 监督 核算是基础,监督是保证 (二)其他职能 预测经济前景 参与经济决策 评价经营业绩等 三、会计对象 特定主体可以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四、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 决策有用观 五、会计基本假设 1. 会计主体 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 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 2. 持续经营 3. 会计分期 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 4.货币计量 记账本位币 六、会计基础 权责发生制 收付实现制 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可靠性 相关性 可理解性 可比性 实质重于形式

东财基础会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 A: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B: 报告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答案: D 【2】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 A: 相关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明晰性原则 答案: B 【3】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 A: “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B: 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C: 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D: 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答案: A 【4】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货币资金形态就会转化为()。 A: 储备资金形态 B: 固定资金形态 C: 生产资金形态 D: 成品资金形态 答案: A 。)下列各种方法中,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专门方法是(】5【. A: 设置账户 B: 复式记账 C: 登记账簿 D: 成本计算 答案: A 【6】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 D 【7】下列内容中,应属于应付职工薪酬账户核算的内容是()。 A: 工资 B: 销售费用 C: 财务费用 D: 制造费用

答案: A 【8】会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和要求被称为()。 A: 会计对象 B: 会计职能 C: 会计目标 D: 会计含义 答案: C 【9】下列各种方法中,归集一定计算对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的专门方法是()。 A: 设置账户 B: 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 C: D: 登记账簿 答案: B 【10】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簿一般适用于登记()。 A: 只进行价值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 B: 费用或收入增减业务内容 C: 只进行实物量核算的经济业务内容 D: 材料物资类增减业务内容 答案: A 【11】在以下各项内容中,不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要素的是()。 A: 实收资本 B: 资本公积 C: 盈余公积 D: 库存现金 答案: D 【12】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答案: C 【13】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 仅为两个 B: 仅为三个 C: 两个或两个以上 D: 两个以上 : C 答案. 【14】账户登记时借项或贷项记录方向记反,试算表上的借、贷方合计数会()。 A: 完全相等 B: 肯定不相等 C: 在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D: 在不存在其他错账的情况下相等 答案: B

基础会计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会计的概述(一) 【授课教师】 阚龙彪。 【授课班级】 20XX级财会一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会计的概念、特点、职能;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2.能力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这个中心,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加深对会计概念及其涵义的理解。 3、德育目标:围绕会计概念、职能这个中心,教育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教学重点、难点】 参见配套教学用书《基础会计教学参考书》P1 1.教学重点:会计的概念、职能。 2.教学难点:会计的概念和两大职能。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财会专业课的第一堂课,本节课影响整个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学生对企业、对会计都比较抽象。对会计的学习比较茫然,所以本节课用了四分之一的时间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 【教学媒体】 配套多媒体课件《基础会计》第一章第一节。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10分钟) 给学生看一些关于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图片。 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有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资料,因而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时人们有个良好的愿望:希望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尽可能节省的劳动占用,来取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生产活动加强管理。当社会再生产活动日益复杂,人们单凭头脑记忆来管理生产活动已不能适应客观需要时,在人类社会中就首先产生了原

始计量、记录行为,继而产生了会计。 会计最初只是“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即在“生产时间之外附带地把收支、支付日等等记录下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剩余产品的大量出现,会计才逐渐地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职能。 经济越发达,会计越重要。举例……,所以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账;不做假账。 二、新授课 (一)什么是会计 1.会计的产生和发展(7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归纳: (1)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使用配套光盘——第一章第一节,学生看演示: 从开始的堆积石块、刻木记事、结绳记数到刻契记数一步步向前发展。 (2)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的。 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西周——出现“司会”官职 西汉——出现“计簿、薄书”的账册 宋代——官厅会计(四柱清册) 明末清初——龙门账 资本主义萌芽阶段——四脚账 清后期——借贷记账法 二十世纪——电算化会计 会计在世界的发展 远古——印度的农业记账员 1494年——意大利的复式记账法 二战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分化

东财《基础会计》在线作业一 答案

东财《基础会计》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60 分) 1.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D 2. 会计主体假设的确立明确了会计核算的()。 A. 时间范围 B. 空间范围 C. 业务范围 D. 职能范围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 3. 企业对发出材料进行汇总并计入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主要依据是()。 A. 材料的名称 B. 材料的数量 C. 材料的用途 D. 材料的种类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 4. 查找错账的差数法所说的“差数”指的是(), A. “试算平衡表”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B. 某一账户中借方发生额合计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之间的差额 C. 一项经济业务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D. 多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与其贷方发生额之间的差额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A 5.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是()。 A. 资产负债表 B.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C. 利润表 D. 现金流量表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 6. “营业成本”是指()。 A. 主营业务成本 B. 其他业务成本 C. 主营业务成本与其他业务成本之和 D. 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成本之和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 7. 某完工产品成本系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其成本计算的公式应为()。 A. 该产品期初结存成本+本期新发生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B. 该产品期初结存成本+本期新发生成本 C. 本期新发生成本 D. 该产品期初结存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C 8. 产品的销售成本在计算确定以后应结转入的账户是()。 A. “生产成本” B. “主营业务成本” C. “库存商品” D. “本年利润”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B 9. “营业收入”是指()。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务收入与投资收益之和 D. 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之和 满分:4 分 正确答案:D 10. “预收账款”的明细账户期末如有借方余额应填入资产负债表的()。 A. “预收账款”项目 B. “应收账款”项目 C. “预付账款”项目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设计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本课程的总要求 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 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第一章总论

东财《基础会计》在线作业一答案

东财1103考试批次《基础会计》综合练习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本题共60个小题,每小题1分) 1. "所得税费用"账户属于()。 A .资产类账户 B .负债类账户 C .费用类账户 D .收入类账户 【答案】C 2.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是()。 A .报告企业财务状况信息 B .报告企业经营成果信息 C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D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答案】D 3. 对一笔经济业务,既在有关的总分类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又在这些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详细登记的做法称为()。 A .复式记账 B .账簿登记 C .登记账户 D .平行登记 【答案】D 4. 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 A .客观性原则 B .相关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谨慎性原则 【答案】D 5.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 A .相关性原则 B .及时性原则 C .重要性原则 D .明晰性原则 【答案】B 6. 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加以归类、整理重新编制的原始凭证是()。 A .一次凭证 B .累计凭证 C .汇总原始凭证 D .记账编制凭证【答案】D 7. 利用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可以综合说明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 A .财务状况 B .经营成果 C .资产的分布及其结构 D .负债的总额及其构成 【答案】B 8. 在以下各项中,被称为利得的是()。 A .主营业务收入 B .其他业务收入 C .营业外收入 D .投资收益 【答案】C 9. 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 .仅为两个 B .仅为三个 C .两个或两个以上 D .两个以上 【答案】C 10. 下列账户中,属于双重性质账户的是()。 A ."库存现金" B ."营业外收入" C ."待处理财产损溢" D ."营业外支出" 【答案】C

东北财经大学基础会计概念整理

会计概念 会计的定义 信息系统论:会计是为提高企业和个单位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管理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管理活动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采取一系列专门方法,对社会在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会计的属性 技术性:主要表现在会计的某些方法反映了生产力的技术与组织要求 社会性: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必然会牵扯到企业所有者,债权人,政府,企业管理当局,潜在投资者等一系列外部和内部利益从 各自利益驱动出发,自然要求会计工作符合自身利益需求,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经济后果。 会计的职能 定义: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 反映职能:指会计能够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采取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全面,系统,及时,准确的将一个会计主体所发生的会计事项表现出来,以达到揭示会计事项的本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目的。 反映职能的特征: (一),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是反映过去发生的经济活动 (三),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 监督职能:指会计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 监督职能的特征: (一),会计监督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二),会计监督具有连续性 (三),会计监督具有完整性 会计基本职能外延:反映经济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果,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目标的两种学术观点 (一),决策有用观:财务会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1关于企业现金流量的信息2关于经济业绩及资源变动的信息) (二),受托责任观:(1资源的受托方接受委托,管理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受托方承担有效地管理与应用受托资源,并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2资源的受托方承担如实地向委托方受托责任履行过程中及其结果的义务3资源受托方的管理当局附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会计的任务 定义:指通过会计的职能所应完成的工作 (一)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对财经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维护财经纪律(二)反映和监督各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提供会计信息,加强经营管理(三)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及其他有关资料,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 会计的作用

基础会计第四版教案

第一章概述 学习目标 ◆ 了解会计的概念。 ◆ 能说出会计的对象。 ◆ 能解释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了解我国现阶段会计管理体制结构。 ◆ 能区分集中核算与非集中核算的关系。 ◆ 能举例说明会计机构的内部牵制制度。 ◆ 能说出会计岗位的划分。 ◆ 了解会计法规的组成,能说出会计法的基本内容。 ◆能解释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时数 ◆讲授:4学时。 第一节会计的概述 什么是会计 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 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科学,它的理论与方法体系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创新。

会计学科的分类

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管理是通过会计的职能来实现的。会计的职能就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固有的、内在的客观功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亦称会计的反映职能。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从核算的时间看,它既包括事后的核算,也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看,它既包括记账、算账、报账,又包括预测、分析和考核。 会计的基本职能可归结为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

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监督就是会计人员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监督的核心就是要干预经济活动,使之遵守国家法令、法规,保证财经制度的贯彻执行,同时还要从本单位的经济效益出发,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以防止损失浪费。会计监督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项:第一,以国家的财经政策、财经制度和财经纪律为准绳,对即将进行或已经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 第二,从单位内部提高经济效益出发,将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以评价各项经济活动是否有效,能否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对贪污盗窃、营私舞弊等违法犯罪活动进行监督,以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完整。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两项职能关 系十分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核 算是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就无法进 行监督,只有正确地核算,监督才有 真实可靠的依据。而监督则是核算的 继续,如果只有核算而不进行监督, 就不能发挥会计应有的作用,只有严 格地进行监督,核算所提供的数据资 料,才能在经济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基础会计情景模拟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 情景教学整体教学设计(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所属系部:经济管理系 制定人:马帅 制定时间: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情景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目的、任务、目标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将学生带进专业大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将理论用于实践,这也是《基础会计》课程改革的两个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为其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基础会计实习,将会计核算理论运用于实践,按照企业会计核算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使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从企业和社会角度出发,根据不同的经济环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将来就业创造条件。 三.教学实施的基本思路 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职业岗位的特征,学生完成学习是一个“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过程。学生同时扮演学徒工的角色,教师同

时扮演师傅的角色,实训室既是学生学习的教室,同时也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 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按照教学讲授和工作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基本方法知识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工作过程管理—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效果评价。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岗位的划分可锻炼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的团队意识,会计工作的过程要自觉遵守,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工作任务必须实现预期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在深刻理解基本规律的同时,取得实际的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教学的过程要照顾到不同能力的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练习的时间安排上有一定的弹性,充分照顾到能力差的学生,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前提下能够获得成功,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特别是实做项目的完成,是通过他个人的努力,看到了某一会计工作过程的实现,这样的成功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的极大热情。 教学活动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灵活性,根据内容制定详细的计划,课时可分散可集中使用,在开学初教师、学生、场地管理教师、教学督导部门都能够拿到本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并严格贯彻执行。 四.教学环境的整体设计 教学场地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实训室,实训室的文化氛围体现办公室的特征: (1)手工会计实训室内集中办公用桌凳45套,安装投影,配备配套的办公用品:尺子、算盘、印章、装订机等,学生具有完成学习和实际操作任务的活动空间。 (2)墙壁悬挂有关会计工作流程、会计岗位职责、实训室安全要求等图表。 (3)学生教师统一在实训室完成岗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建议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简单的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