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含答案)
高中物理专题测试卷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

高中专题同步测试卷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三个平行于水平面的共点力作用而平衡,如图,已知F2和F3垂直,三个力中若去掉F1可产生2.5 m/s2的加速度,若去掉F2可产生1.5 m/s2的加速度.若去掉F3,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1.5 m/s2B.2 m/s2C.2.5 m/s2D.4 m/s22.如图所示为一游乐场的娱乐项目的简化示意图.质量为m的参赛者要爬上一段带有弧形轨道的顶端,轨道始终静止在地面上.在参赛者缓慢向上爬的过程中()A.参赛者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参赛者对轨道的压力逐渐减小C.参赛者对轨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D.地面对轨道的摩擦力方向向左3.如图甲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O点的物体,从t=0开始物体受到如图乙所示的水平力F的作用,设向右为F的正方向,则物体()A.一直向左运动B.一直向右运动C.一直匀加速运动D.在O点附近左右运动4.如图所示,不计绳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的摩擦,物体A的质量为M,水平面光滑,当在绳的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a1,当在绳的B端施以F=mg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A的加速度为a2,则a1与a2的大小关系是()A.a1=a2B.a1>a2C.a1<a2D.无法确定5.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可视为相同的圆柱体)相互平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一个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工件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若保持两木棍在同一水平面内,但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仍将圆柱形工件P架在两木棍之间,用同样的水平推力F向右推该工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件一定静止不动B.工件一定向右匀速运动C.工件一定向右减速运动D.工件一定向右加速运动6.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传动速率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度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 A.L v +v 2μg B.L v C. 2L μg D.2L v7.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a 、b .第一种情景:在水平力F 1的作用下a 、b 共同向右匀变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 1;第二种情景: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2的作用下a 、b 共同向上匀变速运动,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 2.若物体a 、b 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 )A.F 1l 1-F 2l 2F 1-F 2B.F 1l 2-F 2l 1F 2-F 1C.F 2l 1-F 1l 2F 2-F 1D.F 1l 1-F 2l 2F 2-F 1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关于惯性在实际中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员在跳远时助跑,是为了增大起跳时的惯性B .运动员在掷标枪时助跑,是为了利用惯性C .手扶拖拉机的飞轮做得很重,是为了增大它转动的惯性D .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9.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 ”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船.关于这次飞船与火箭上天的情形叙述正确的是( )A .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前的动力B .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C .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D .飞船进入预定轨道之后,与地球之间仍然存在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力学的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质量的单位、位移的单位被选定为基本单位B .牛、千克米每二次方秒都属于力的单位C .在厘米、克、秒单位制中,重力加速度g 的值等于98 cm/s 2D .在力学计算中,所有涉及的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11.如图所示,滑块A 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 为2.0 m/s 2.若在A上放一重量为10 N的物体B,A、B一起以加速度a1沿斜面下滑;若在A上加竖直向下大小为10 N的恒力F,A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2.则()A.a1>2 m/s2B.a1=2 m/s2C.a2=2 m/s2D.a2>2 m/s212.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 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往下滑.已知这名消防队员的质量为60 kg,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 s,g取10 m/s2,那么该消防队员()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 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钢管弹力大小之比为1∶7D.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4三、实验题(按题目要求解答)13.(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1)如图甲所示,将木板有定滑轮的一端垫起,把滑块通过细绳与带夹子的重锤相连,然后跨过定滑轮,重锤下夹一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调整木板倾角,直到向下轻推滑块后,滑块沿木板匀速运动.(2)如图乙所示,保持长木板的倾角不变,将打点计时器安装在长木板上靠近定滑轮处,取下细绳和重锤,将滑块与纸带相连,使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然后接通电源释放滑块,使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A、B、C、D、E是纸带上五个计数点.①图乙中滑块下滑的加速度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②若重锤质量为m,滑块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加速下滑时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③某同学在保持滑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多次改变滑块所受合力,由实验数据作出的a-F图象如图丁所示,则滑块的质量为________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8分)据报导,埃及卢克索发生一起观光热气球爆炸坠落事故,造成几十人遇难.科研人员乘热气球进行科学考察.热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的总质量为900 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发现热气球因漏气而下降,及时堵住.堵住时热气球下降速度为1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 s内下降了12 m.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至少抛掉多重的压舱物才能阻止热气球加速下降.15.(12分)如图所示,特战队员从悬停在空中离地235 m高的直升机上沿绳下滑进行降落训练.某特战队员和他携带的武器质量共为80 kg,设特战队员用特制的手套轻握绳子时可获得200 N的摩擦阻力,紧握绳子时可获得1 000 N的摩擦阻力,下滑过程中特战队员必须握住绳子才能确保安全.g取10 m/s2.求:(1)特战队员轻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是多大?(2)如果要求特战队员着地时的速度不大于5 m/s,则特战队员在空中下滑过程中按怎样的方式运动所需时间最少,最少时间为多少?16.(14分)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深受大家喜爱的“激流勇进”的娱乐项目,人坐在船中,随着提升机达到高处,再沿着水槽飞滑而下,劈波斩浪的刹那给人惊险刺激的感受.设乘客与船的总质量为100 kg,在倾斜水槽和水平水槽中滑行时所受的阻力均为重力的0.1倍,水槽的坡度为30°,若乘客与船从槽顶部由静止开始滑行18 m经过斜槽的底部O点进入水平水槽(设经过O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取g=10 m/s2).求:(1)船沿倾斜水槽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2)船滑到斜槽底部O点时的速度大小;(3)船进入水平水槽后15 s内滑行的距离.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27630162] 解析:选B.设物体的质量为m ,由平衡条件可知,任何一个力的大小都等于其他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则可知F 1=m ×2.5 m/s 2,F 2=m ×1.5 m/s 2,所以F 3=F 21-F 22=m ×2 m/s 2,因此去掉F 3时物体的加速度a =F 3m=2 m/s 2. 2.[导学号27630163] 解析:选B.分析参赛者的受力如图所示,F N =mg cos α,F f =mg sin α,向上爬的过程中,α变大,故F N 减小,F f 变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轨道对参赛者的作用力等于其受到的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其重力,方向向上,保持恒定,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参赛者对轨道的作用力不变,选项C 错误;分析参赛者与轨道组成的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的作用,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选项D 错误.3.[导学号27630164] 解析:选B.物体第1 s 内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 s 内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第3 s 内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4 s 内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选项ACD 错误,选项B 正确.4.[导学号27630165] 解析:选C.当在绳的B 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将它们看成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mg =(m +M )a 1,故a 1=mg (m +M ).而当在绳B 端施以F =mg 的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时mg =Ma 2,a 2=mg M,a 1<a 2,选项C 正确. 5.[导学号27630166] 解析:选A.工件在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下,恰好能向右匀速运动,这样工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水平向左与F 大小相等,当将它们间的距离稍微增大一些后固定,两木棍AB 和CD 对圆柱形工件弹力的夹角增大,重力不变,弹力增大,由F f =μF N 知,圆柱形工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工件一定静止不动,故选项A 正确.6.[导学号27630167] 解析:选B.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L =12μgt 2,可得t = 2L μg,C 可能;若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传送带速度v 相等,则L =0+v 2t ,可得t =2L v ,D 可能;若先匀加速到传送带速度v ,再匀速到右端,则v 22μg +v ⎝⎛⎭⎫t -v μg =L ,可得t =L v +v 2μg ,A 可能;木块不可能一直匀速至右端,B 不可能.7.[导学号27630168] 解析:选C.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与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轻弹簧的原长为l 0.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 1-μ(m 1+m 2)g =(m 1+m 2)a 1,以物体a 为研究对象有k (l 1-l 0)-μm 1g =m 1a 1,联立解得k (l 1-l 0)=m 1m 1+m 2F 1.同理可得k (l 2-l 0)=m 1m 1+m 2F 2.因而可得l 0=F 2l 1-F 1l 2F 2-F 1, 故选项C 正确.8.[导学号27630169] 解析:选BCD.惯性只与质量有关,只有改变了质量才能改变惯性,助跑是利用惯性,并不能改变惯性,所以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惯性的大小由质量量度,质量越小,惯性越小,运动状态就越容易改变,越灵活,选项C 、D 正确.故选BCD.9.[导学号27630170] 解析:选AD.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火箭上升的动力,此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因而选项B 、C 错误,选项A 正确;飞船进入轨道之后,飞船与地球之间依然相互吸引,即飞船吸引地球,地球吸引飞船,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选项D 正确.10.[导学号27630171] 解析:选BD.力学单位制中,质量、位移、时间的单位被选为基本单位,而不是力的单位,故A 错误;根据F =ma ,1 N =1 kg·m/s 2,故B 正确;在厘米、克、秒单位制中,g =9.8 m/s 2=980 cm/s 2,故C 错误;在力学计算中,没有特殊说明,所有物理量的单位都应取国际单位,故D 正确.故选BD.11.[导学号27630172] 解析:选BD.依题意有m A g sin θ-μm A g cos θ=m A a ,(m A +m B )g sin θ-μ(m A +m B )g cos θ=(m A +m B )a 1,(m A g +F )sin θ-μ(m A g +F )cos θ=m A a 2,从以上各式可解得:a 1=2 m/s 2,a 2>2 m/s 2,即B 、D 选项正确.12.[导学号27630173] 解析:选BC.画出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加速度关系v max t 0=2×v max 3 s -t 0得t 0=1 s ,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12 m =v max 2×3 s ,得v max =8 m/s ,可见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1∶2,由牛顿第二定律及加速度关系得:mg -μF N1m =8 m/s 1 s =8 m/s 2,μF N2-mg m =8 m/s 2 s=4 m/s 2,解得F N1∶F N2=1∶7,综上选BC. 13.[导学号27630174] 解析:(2)①由Δx =aT 2得a =3.9 m/s 2.②滑块通过细绳与带夹子的重锤相连,滑块匀速下滑,说明滑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摩擦力之差等于重锤的重力,取下细绳和重锤,滑块加速下滑受到的合力为mg .③a -F 图象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1m,可得到滑块的质量为2.0 kg. 答案:(2)①3.9 m/s 2 ②mg ③2.014.[导学号27630175] 解析:设漏气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为F ,热气球加速下降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由s =v 0t +12at 2 (2分)得:a =2(s -v 0t )t 2=2×(12-1×4)42m/s 2=1 m/s 2 (2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ma(2分) 至少需要抛掉的压舱物的重力为G =mg -F =ma =900×1 N =900 N .(2分) 答案:900 N15.[导学号27630176] 解析:(1)特战队员轻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为a 1=mg -f 1m =800-20080m/s 2=7.5 m/s 2. (4分)(2)特战队员按照先加速到一定速度后立即减速,到达地面时速度正好为5 m/s 的方式运动所需时间最少.特战队员紧握绳子降落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f 2-mg m =1 000-80080 m/s 2=2.5 m/s 2 (2分) 设特战队员加速下滑的时间为t 1,加速后的最大速度为v m ,减速下滑的时间为t 2,着地时的速度v =5 m/s.特战队员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和等于235 m ,即v 2m 2a 1+v 2m -v 22a 2=235 m (2分)解得v m =30 m/s(2分) 特战队员在空中下滑过程中的最少时间为t 总=t 1+t 2=v m a 1+v m -v a 2=14 s . (2分) 答案:(1)7.5 m/s 2 (2)见解析16.[导学号27630177] 解析:(1)对船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g sin 30°-F f =ma(1分) F f =0.1mg(1分) 得a =4 m/s 2.(2分) (2)由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 2=2ax(2分) 代入数据得v =12 m/s.(2分) (3)船进入水平水槽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1分) 故:a ′=-0.1g =-1 m/s 2(1分) 由于t 止=-v a ′=12 s<15 s (1分)即船进入水平水槽后12 s 末时速度为0 (1分) 船在15 s 内滑行的距离x =v +02t 止=12+02×12 m =72 m . (2分)答案:(1)4 m/s 2 (2)12 m/s (3)72 m。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是()A. 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 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 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 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 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C.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又称为惯性定律B. 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但受平衡力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参照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D.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4、科学家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是()A. 经验总结B. 凭空猜想C. 观察和实验D. 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推理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 立即静止B. 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A. 冲刺的运动员B. 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 飞奔的兔子D. 徐徐升空的氢气球7、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B. 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 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9、关于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惯性的性质B.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C. 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10、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11、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能往前奏B. 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 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质量的10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D. 以卵击石,石头没事而鸡蛋碎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12、跳高运动员在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面对他的弹力的大小为N,他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比较N和N′的大小()A.N=N′B.N<N′C.N>N′D. 不能确定N、N′那个力较大13、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手上,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试题+答卷+答案).doc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 共48分。
1.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①米;②牛顿;③秒;④焦耳;⑤瓦特;⑥千克;⑦米/秒2.A.都是 B.只有①②③是 C.只有①③⑥是 D.只有②④⑦是2.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则()A. 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物体的速度将有可能不变 D.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改变3.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 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15°30°45°60°A B C D4.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三个水平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其中的一个力F方向向东, 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 把F逐渐减小到零后, 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 在这个过程中()①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西, 后向东, 最后加速度的大小变为零②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西, 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③物体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 最后变为零④物体的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 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5. 用3 N的水平恒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2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A.0.5 m / s2,2 N B.1 m / s2,1 NC.2 m/ s2,0.5 N D.1.5 m / s2,06. 如图,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一物体以速度v匀速向左, 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做变减速运动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做匀速运动7. 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A.继续做匀速运动B.变为做匀加速运动C. 变为做变加速运动 D.变为做匀减速运动8.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C.物体在t0时刻速度最大,而加速度为零D.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9. 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 下吊一个小球, 如图, 当升降机静止时, 弹簧伸长4 cm. 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 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①以1 m/s2的加速度下降②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③以1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④以4.9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A. ①②B.①③C. ①④D.②④10. 如图所示,木块A 质量为1kg ,木块B 的质量为2 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N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今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则保持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 不超过(g = 10 m/s 2)A .3 NB .4 NC .5 ND .6 N11. 每逢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就会燃放起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要求,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 末到达离地面100 m 的最高点,随即炸开,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 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 倍,那么v 0和k 分别等于(g = 10 m/s 2)A .25m/s ,1.25B .40m/s ,0.25C .50m/s ,0.25D .80m/s ,1.2512. 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 ,受到沿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作用,拉力对物体作用6.0 s 后撤去,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的合力F 合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和图象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①拉力的大小②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③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④物体整个运动的位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二、实验题:(12分)13.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一学生测量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系数k(阻力对重力的比值),他依次做了以下事项:(1)找一段平直的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2)以较大速度骑车驶过起点线,并在通过起点线时按动秒表开始计时;(3)当车驶过起点线后就不再蹬车,让自行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4)自行车停下,立即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自行车行驶时间t,同时记下终点位置;(5)量出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根据上述操作,可测出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k = . 14.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a-F图象;(2)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三、计算题:本题共40分。
高一物理各单元复习测试题_(牛顿运动定律)练习与答案

D .物体作匀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为零
3.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 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
木块将作 [ ]
A .匀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 .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4.在牛顿第二定律公式 F=km · a 中,比例常数 k 的数值:
[]
A .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 1
B.k 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 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中, k 的数值一定等于 1
5.如图 1 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
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
72km/ h=____m / s;
20cm/s2=_____m / s2.
三、计算题
6.用一水平恒力将质量为 250kg 的木箱沿水平地面推行 50m,历时 10s,若物体受到 阻力是物重的 0.1 倍,则外加的推力多大?( g 取 10m/ s2)
12.一个质量 m=2kg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大小均
为 F=10N 、与桌
面平行、互成 120°角的拉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若把其中一个力反向,物体的加
速度又为多少?
13.地面上放一木箱,质量为 40kg,用 100N 的力与水平成 37°角推木箱,如图 5 所 示,恰好使木箱匀速前进. 若用此力与水平成 37°角向斜上方拉木箱, 木箱的加速度多大?
D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4.重物 A 用一根轻弹簧悬于天花板下,画出重物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一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在水平冰面上,一辆质量为1×103kg的电动雪橇做匀速直线运动,关闭发动机后,雪橇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来,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关于雪橇运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关闭发动机后,雪橇的加速度为-2 m/s2B. 雪橇停止前30s内通过的位移是150 mC. 雪橇与水平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约为0.03D. 雪橇匀速运动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5×103W30°50kg10m2.如图所示,某段滑雪场的雪道倾角为,质量为的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处的雪道上由3m/s2g=10m/s2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该运动员在雪道上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5000J3000J2000J1000JA. B. C. D.3.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空气阻力就越大。
雨滴形成后从高空落下,最后匀速落向地面。
能反映雨滴在空中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其速度变化的是()A. B. C. D.4.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首飞成功,正式拉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务的序幕。
如图,火箭点火后刚要离开发射台竖直起飞时()A. 火箭处于平衡状态B. 火箭处于失重状态C. 火箭处于超重状态D. 空气推动火箭升空5.图为“歼20”战机在珠海航展上进行大仰角沿直线加速爬升的情景,能正确表示此时战机所受合力方向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荡秋千是人们平时喜爱的一项休闲娱乐活动。
如图所示,某同学正在荡秋千,A和B分别为运动过程中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
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经过A位置时,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B. 在B位置时,该同学受到的合力为零C. 由A到B过程中,该同学的机械能守恒D. 在A位置时,该同学对秋千踏板的压力大于秋千踏板对该同学的支持力7.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的处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从t=0时起受到如图所示水平外力F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12.5WB. 第2秒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C. 前2秒的过程中,第2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 第1秒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为6W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 宇航员处于超重状态C. 宇航员的加速度等于零D. 地球对宇航员没有引力9.某机动车以恒定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的大小等于车重的0.2倍,机动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20m/s 。
高一物理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1 (含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 练习题11.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 大小为: A .θθμθcos )]cos (sin [++g a m B .)sin (cos )sin (θμθθ+-g a mC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D .)sin (cos )]cos (sin [θμθθμθ+++g a m 2.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 ,吊板的质量为10kg ,绳及定滑轮的质 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
取重力加速度g=10m/s 2。
当人以440N 的 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 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 分别为 A. a=1.0m/s 2, F=260N B. a=1.0m/s 2,F=330N C. a=3.0m/s 2 F=110N D. a=3.0m/s 2 F=50N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原来位置。
B 人在沿直线匀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经起点的后方C 人在沿直线加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挑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D 人在沿直线减速前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4.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 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F 21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
令a 1、a 2、a 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A .a 1=a 2=a 3B .a 1=a 2,a 2>a 3C .a 1>a 2,a 2<a 3D .a 1>a 2,a 2>a 35.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 .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 .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 .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同步练习测试题(带解析)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牛顿运动定律同步练习测试题(带解析)牛顿定律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重点难点,以下是牛顿运动定律同步练习测试题,请大家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每题6分,合计42分,每题至少一个答案正确,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人在沼泽地上赤脚行走时容易下陷,但是假设人穿着滑雪板在下面走却不容易下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赤脚时,人对沼泽面的压力小于沼泽面对人的支持力B.赤脚时,人对沼泽面的压力等于沼泽面对人的支持力C.穿着滑雪板时,人对沼泽面的压力等于沼泽面对人的支持力D.穿着滑雪板时,人对沼泽面的压力小于沼泽面对人的支持力【解析】人对沼泽面的压力和沼泽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无论在什么形状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故B、C正确,A、D错误. 【答案】 BC2.两汽车的质量m1A.t1t2B.t1C.t1=t2D.不能确定【解析】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1g=m1a1,m2g=m2a2,解得:a1=a2=g,由速度公式得:t1=v1a1,t2=v2a2,由于v1v2,所以t1t2,应选A.【答案】 A图13.(2021大庆一中高一检测)如图1所示,在润滑的水平空中上,以水平恒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同作无相对滑动的减速运动.假定小车的质量是M,木块的质量是m,力的大小是F,减速度大小是a,木块和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关于这个进程,某些同窗用了以下4个式子来表示木块遭到的摩擦力的大小,那么正确的选项是()A. mgC.MaD.F-Ma【解析】把M、m看作全体,那么有F=(M+m)a,再对m有Ff=ma,那么Ff=mFM+m=F-MM+mF=F-Ma,D项正确.【答案】 D图24.如图2所示,吊篮P悬挂在天花板上,与吊篮质量相等的物体Q被固定在吊篮中的轻弹簧托住,当悬挂吊篮的细绳烧断的瞬间,吊篮P和物体Q的减速度大小区分是()A.aP=g aQ=gB.aP=2g aQ=gC.aP=g aQ=2gD.aP=2g aQ=0【解析】原来平衡,弹簧弹力F与Q重力mg相等.细绳烧断瞬间,弹簧弹力不变,故Q所受合力仍为零,故aQ=0;P遭到重力mg和弹簧向下的压力mg,故减速度aP=F+mgm=2mgm=2g.故D正确.【答案】 D图35.如图3所示,一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它的顶角为90,两底角区分为和a、b为两个位于斜面上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接触的两斜面均润滑,现发现a、b 沿斜面下滑,而楔形木块运动不动,这时楔形木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 ()A.等于(Mg+2mg)B.大于(Mg+2mg)C.小于(Mg+2mg)D.能够等于,能够大于,也能够小于(Mg+2mg)【解析】由于a、b均沿斜面减速下滑,减速度沿斜面向下,沿竖直方向有减速度重量,因此a、b均失重,所以系统对空中的压力小于系统的总重力,即楔形木块对空中的压力小于(Mg+2mg),应选项C正确.【答案】 C6.图4(2021银川一中高一检测)如图4中的AB、AC、AD都是润滑的轨道,A、B、C、D四个点在同一竖直圆周上,其中AD是竖直的.一小球从A点由运动末尾,区分沿AB、AC、AD轨道下滑至B、C、D点所用的时间区分为t1、t2、t3,那么() A.t1=t2=t3B.t1t3C.t1【解析】设圆直径为D,轨道与AD夹角为,那么轨道长为x=Dcos ,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减速度为a=gcos ,由运动学公式x=12at2得t= 2xa,所以t= 2Dcos gcos = 2Dg,与斜面的倾角有关,应选A.求解时,关键是用常量表示出变量,由受力图出减速度.【答案】 A甲乙图57.(2021石家庄一中高一期末)如图5所示,甲图为润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经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由运动释放,乙图为同一物体M在润滑水平面上用细线经过定滑轮竖直向下遭到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与m的重力相等,由运动释放,末尾时M距桌边的距离相等,那么()A.甲、乙两图中M的减速度相等均为mMgB.甲图中M的减速度为aM=mgM+m,乙图中M的减速度为aM=mgMC.乙图中绳子遭到的拉力较大D.甲图中M抵达桌边用的时间较长,速度较小【解析】对乙图:F=Ma,又F=mg,故a=mgM,对甲图中的m:mg-FT=ma 对甲图中的M:FT=Ma 解得a=mgM+m,故A错B对,C对,由x=12at2,v2=2ax知x相反时,甲图中M的减速度小,时间长,速度小,D对.【答案】 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8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8.(12分)(2021张家港高一检测)在做探求减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的减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减速度a和F关系的有关资料记载在表一中,将测得的反映减速度a和质量M关系的有关资料记载在表二中.表一a/(ms-2)1.984.065.958.12F/N1.002.003.004.00表二a/(ms-2)2.042.663.233.981M/kg-10.500.670.801.00图6(1)依据表中所列数据,区分画出a-F图象和a-1/M图象.(2)由图象可以判定:当M一定时,a与F的关系为________当F一定时,a与M的关系为________.(3)由a-F图象可知M=________.(4)由a-1/M图象可知F=________(保管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 (1)区分把表一、表二中数据在a-F、a-1M图象中描点,经过这些点作一条直线,要求使尽能够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大致对称地散布在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应视为错误数据,不需思索.(1)a-F图象和a-1/M 图象区分如图甲、乙所示(2)由a-F图象知,a与F成正比关系;由a-1M图象可知a与M成正比关系.(3)由a=FM可知,a-F图线的斜率为1M,由此可得M=0.5 kg.(4)由a=FM可知,a-1M图线的斜率为F,由此可得F=4 N. 【答案】 (1)见地析 (2)正比关系正比关系(3)0.5 kg (4)4 N9.(8分)(2021聊城高一检测)太空是一个微重力、高真空、强辐射的环境,人类可以应用这样的自然实验室制造出没有外部缺陷的晶体,消费出能接受弱小拉力的细如蚕丝的金属丝.假设未来的某天你乘坐飞船停止微重力的体验举动,飞船由6 000 m的空中运动下落,可以取得继续25 s之久的失重形状,你在这段时间里可以停止关于微重力影响的实验,下落的进程中飞船遭到的空气阻力为重力的0.04倍,重力减速度g取10 m/s2,试求:(1)飞船在失重形状下的减速度;(2)飞船在微重力形状中下落的距离.【解析】 (1)设飞船在失重形状下的减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f=ma又Ff=0.04mg,即mg-0.04mg=ma解得a=9.6 m/s2(2)由x=12at2得x=129.6252 m=3 000 m.【答案】 (1)9.6 m/s2 (2)3 000 m图710.(12分)如图7所示,轻弹簧AB长为35 cm,A端固定于一个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重50 N的物体上,手执B端,使弹簧与斜面平行,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变为40 cm;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变为50 cm.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物体跟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物体受力状况如图甲所示:甲乙由平衡条件得:F1+Ff=Gsin 30FN=Gcos 30,Ff=FN而F1=k(0.4-0.35)=0.05k当弹簧和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时,物体受力状况如图乙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2=Gsin 30+Ff而FN=Gcos 30,Ff=FNF2=k(0.5-0.35)=0.15k以上各式联立求得:k=250 N/m,=36.【答案】 (1)250 N/m (2)36图811.(12分)(2021扬州高一期末)如图8,底座A上装有长0.5m 的直立杆,底座和杆总质量为0.2 kg,杆上套有0.05 kg的小环B,与杆有摩擦,当环以4 m/s从底座向上运动,刚好能抵达杆顶,求:(1)上升进程中的减速度;(2)下落进程的时间;(3)下落进程中,底座对地的压力有多大?(g=10 m/s2) 【解析】 (1)由运动状况及运动学公式得:v2=2a1s a1=16 m/s2,方向向下(2)对小环上升进程受力剖析,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Ff+mg=ma1 Ff=0.3 N下落时 mg-Ff=ma2 a2=4 m/s2,s=12a2t2 t=0.5s(3)对杆和底座全体受力剖析得:FN=Mg+Ff,所以FN=2.3 N. 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底座对水平面压力大小也为2.3 N. 【答案】 (1)16 m/s2 向下 (2)0.5 s (3)2.3 N图912.(14分)(2021温州高一期末)如图9所示,质量M=10 kg 的木楔ABC静置于粗糙水平空中上,动摩擦因数=0.02.在木楔的倾角=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块由运动末尾沿斜面下滑.当滑行路程S=1.4m时,其速度v=1.4 m/s,在这进程中木楔没有动,求空中对木楔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重力减速度取g=10 m/s2)【解析】由匀减速运动的公式v2-v20=2as,得物块沿斜面下滑的减速度为a=v22s=1.4221.4=0.7 m/s2由于a如图,关于沿斜面的方向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由牛顿定律,有它受三个力:N1=mgcos f1=mgsin -ma剖析木楔受力,它受五个力作用如图.关于水平方向,由牛顿定律;有f2+f1cos -N1sin =0由此可解无暇中作用于木楔的摩擦力f2=N1sin -f1cos =mgcos sin -(mgsin -ma)cos =macos =10.73/2=0.61 N此力的方向与图中所设的分歧(由C指向B 的方向).【答案】 0.61 N C指向B牛顿运动定律同步练习测试题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高一物理 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 单元测验 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小测验一、单选题1.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静止时,惯性为零B. 物体受力为零,惯性也为零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为零D. 物体的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2.在国际单位制(SI)中,以下单位均属于基本单位的是()A. N,m,hB. A,m,gC. C,kg,sD. kg,m,s3.如图所示,一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图中力F1作用在木箱上,力F2作用地面上.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力F2就是木箱的重力B. 力F1的大小大于F2的大小C. 力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 力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4.某物体的质量为1kg,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从t=0开始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向右滑行的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N的作用,则能反映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取向右为正方向,g取10m/s2)()A. B.C. D.5.某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如图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电梯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0~20s内,电梯向上运动,该同学处于超重状态B. 在0~5s内,电梯在加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C. 在5s~10s内,电梯处于静止状态,该同学对电梯底板的压力等于他所受的重力D. 在10s~20s内,电梯在减速上升,该同学处于失重状态6.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梯中,电梯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g为重力加速度.人对电梯底部的压力为()A. B. C. D. mg7.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小球b的质量的一半,分别与轻弹簧A,B和轻绳相连接并处于平衡状态。
轻弹簧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轻弹簧A、B的伸长量刚好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轻弹簧A,B的劲度系数之比为1∶3B. 轻绳上拉力与轻弹簧A上拉力的大小之比为2:1C. 剪断绳子瞬时,小球a的加速度为3gD. .剪断轻弹簧A上端瞬时,小球a的加速度为2g8.如图为运输机的简化图,皮带与水平方向成37°角,以2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述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 .合外力发生改变的一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发生改变B .合外力一旦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也立即变小C .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D .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变 2.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 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 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 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A .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B .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C .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飞的最远D .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3.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下落,在打开降落伞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降落伞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描述跳伞运动员的v -t 图象是下图中的()4.为了tvotvotvotvoA B DC节省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 .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5.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光滑定滑轮, 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 =15㎏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m =10㎏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子向上爬.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g =10m/s 2) ()A .25m/s 2B .5m/s 2C .10m/s 2D .15m/s 26.物块A 1、A 2、B 1和B 2的质量均为m ,A 1、A 2用刚性轻杆连接,B 1、B 2用轻质弹簧连结。
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今突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
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 1、A 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 1和f 2,B 1、B 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 1和F 2。
则()A .f 1=0,f 2=2mg ,F 1=0,F 2=2mgB .f 1=mg ,f 2=mg ,F 1=0,F 2=2mgC .f 1=0,f 2=2mg ,F 1=mg ,F 2=mgD .f 1=mg ,f 2=mg ,F 1=mg ,F 2=mg7.如图所示,两块连接在一起的物块a 和b ,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放在水平的光滑A 1A 2B B 2桌面上,现同时施给它们方向如图所示的推力F a和拉力F b,已知F a>F b,则a对b 的作用力()A.必为推力B.必为拉力C.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D.不可能为零8.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两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
则()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B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D.t=2s到t=3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9.如图所示,斜劈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恰好沿其斜面匀速下滑.在对B施加一个竖直平面内的外力F后,A仍处于静止状态,B继续沿斜面下滑.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外力F竖直向下,则B仍匀速下滑,地面对A无静摩擦力作用B.若外力F斜向左下方,则B加速下滑,地面对A有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C.若外力F斜向右下方,则B减速下滑,地面对A有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D .无论F 沿竖直平面内的任何方向,地面对A 均无静摩擦力作用10.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0t =时刻,以初速度0v 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向上滑行,物块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0t 时刻物块到达最高点,03t 时刻物块又返回底端。
由此可以确定 ( ) A .物体冲上斜面的最大位移 B .物块返回底端时的速度 C .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D .斜面倾角θ二、本题共2小题,共1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5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时,小盘和砝码牵引小车,使小车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1)此实验中可以不测量加速度的具体值,原因是:. (2)通过改变,就可以改变小车所受到的合力。
(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分别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图象,这样就能直观地看出其关系。
12.(7分)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计时仪器,每个光电门都是由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组成。
当有物体从光电门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现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一个“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图中NQ 是水平桌面、PQ 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间距为l 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
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K ,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K 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和t 2。
1 2PK Q NFa0 (1)用游标卡尺测量窄片K 的宽度(如图)d =m (已知l >>d ),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 1=2.50×10-2s 、t 2=1.25×10-2s ;(2)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的间距为l ,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a =(各量均用(1)(2)里的已知量的字母表示);(3)该实验中,为了把砂和砂桶拉车的力当作小车受的合外力,就必须平衡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4)某位同学通过测量,把砂和砂桶的重量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 ,作出a -F 图线。
如图中的实线所示。
试分析:图 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 的原因是;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三、本题共4小题,满分48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2分)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体重为50kg 的我国运动员黄珊汕第一次参加蹦床项目的比赛即取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假设表演时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运动,通过传感器将弹簧床面与运动员间的弹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计算机上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在前3.6s 内运动员静止于蹦床上,3.6s 后开始运动。
依据图象给出的信息(210m/s g ),求: (1)蹦床运动稳定后的运动周期; (2)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离开弹簧床上升的最大高度;(3)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的最大加速度。
14.(12分)一汽车行驶时遇到紧急情况,驾驶员迅速正确地使用制动器在最短距离内将车停住,称为紧急制动,设此过程中使汽车减速的阻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只与路面有关。
已知该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紧急制动距离为25m;若在相同的路面上,该车以相同的速率在坡度(斜坡的竖直高度和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为1:10的斜坡上向下运动,则紧急制动距离将变为多少?(g=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12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50kg、长L=3m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平板车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1.8m。
一质量m=10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以v0=7.5m/s的初速度从左端滑上平板车,滑块与平板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取g=10m/s2。
(1)分别求出滑块在平板车上滑行时,滑块与平板车的加速度大小;(2)计算说明滑块能否从平板车的右端滑出。
16.(14分)图示为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示意图,它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4.45m,B、C相距很近.水平部分AB以5m/s的速率顺时针转动.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放在A端,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的CD部分,米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试求:(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要米袋能被送到D端,求CD部分顺时针运转的速度应满足的条件及米袋从C 端到D端所用时间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1.ACD解析: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瞬间性,A项正确;合外力一旦变小,加速度一定随之变小,但是速度不一定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所以C项正确,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合力要发生改变,加速度也变化。
2.D 解析:由题意知,小石子、实谷粒和瘪谷及草屑在离开“风谷”机时具有相等的初速度,空气阻力可视为相差不大,但小石子和实谷粒的密度较大,空气阻力对密度较大的物体影响小,故小石子的速度变化最小,飞行得最远,瘪谷速度变化最大,飞得最近。
3.B 解析:因运动员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打开降落伞后做匀速运动,所以速度图像中正确的是B 项。
4.C 解析:在慢慢加速的过程中顾客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电梯对他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指向右上,由牛顿第三定律,它的反作用力即人对电梯的作用方向指向左下方;在匀速运动的过程中,顾客与电梯间的摩擦力等于零,顾客对扶梯的作用仅剩下压力,方向沿竖直向下。
5.B 解析:绳子的最大拉力为F =150N ,对猴子有:a m g m F '='-,解得5=a m/s 2.6.B 解析:除出支托物的瞬间,A 1、A 2与钢性轻杆接触处的形变立即消失,有f 1=mg ,f 2=mg ,由于弹簧在撤去支托钧瞬间其形变还来不及发生改变,此时弹簧对B 1向上的弹力大小对B 2向下的弹力大小仍为mg ,因此有F l =0,F 2=2mg 。
7.C 解析:以ab 为整体,b a b a m m F F a ++=,以b 为研究对象,b b m F N a +=,ba ba ab m m F m F m N +-=,F m F m a a b -的正负决定N 的正负,m a 、m b 的大小不定,所以a 对b 的作用力可能为推力,也可能为拉力,C 项正确。
8.C9.AD 解析:若外力F 竖直向下,等效将其视为重力,物体B 依然匀速下滑,利用整体法判断地面对A 无静摩擦力作用,A 项正确;假设外力F 方向与斜面的夹角为β,mg斜面的倾角为θ,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βθsin cos F mg N ±=',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为)sin cos (βθμF mg f ±=',而根据题意开始物体匀速下滑得到μθ=tan ,所以N '与f '的合力方向始终在竖直方向,即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