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二选修5三单元检测试卷

绝密★启用前

选修5三单元检测试卷16

**测试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

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2+2H2O=4OH—+O2↑

B.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硫:2OH—+SO2=SO2-3+H2O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D.将2mol·L-1AlCl3溶液和7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Al3++7OH—=Al(OH)3↓+[Al(OH)4]—

2. 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至少可能发生7中不同

类型的有机反应,期中由于分子结构中喊-OH而发生的反应有()①加成②取代③消去④氧化⑤酯化⑥加聚⑦缩聚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⑦

3. 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或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法分离Fe(OH)3胶体和FeC13溶液的混合物

B.用结晶法提纯NaC1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

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

D.除去FeC12溶液中的少量FeC1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4. 某有机物6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0.05 mol H2,该有机物可能是()

A. CH3CH2OH

C. CH3OH

D. CH3CH2COOH

5. 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A、B、C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是()

A.3∶2∶1B.2∶6∶3

C.3∶1∶2 D.2∶1∶3

6. 为了防止大灾害后“霍乱疫情” 的发生,一些卫生专家们建议使用

1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环境进行消毒,能够有效消除霍乱病菌。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B.因为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用来杀菌

C.属于烃的衍生物

D.具有氧化性

7. 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和金属钠反应时键①断裂

B.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③

C.在铜或银催化共热下与O2反应时断裂①和⑤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裂①②③④⑤

8. 下列有关醛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1 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2 mol Ag

C.对甲基苯甲醛()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说明它含有醛基

D.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9.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溴水中验证SO2具有漂白性

B 将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得的气体直接通

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气体中含有乙烯

C

淀粉溶液和稀H2SO4混合加热,冷却后,

再加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

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D

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

溶液后红色褪去

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11. 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

③纯碱溶液、④2-丙醇、⑤酸化的KMnO4溶液.试根据其结构特点,判断

在一定条件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的组合是( )

A.只有②④⑤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2. 碳氢化合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碳氢化合物有关

的是()

A.臭氧空洞

B.光化学烟雾

C.酸雨

D.火山爆发

13. 一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

,当它完全水解时,不可能得到

的产物有()

A.CH3CH2COOH B.CH3COOH C.CH3OH D.

14. 在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的平衡体系中,加入一定量

的C2H518OH,当重新达到平衡时,18O原子应存在于()

A.乙酸乙酯中B.乙酸中 C.水中D.乙酸、乙酸乙酯和水

15. (江苏省淮州中学2011届高三单元质量检测)“甲型H1N1”流感疫情

已构成

“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特异性,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 12H 20N 4O 7

B .1mol 该物质与NaOH 溶液反应,可以消耗4molNaOH

C .在一定条件下,该物质可以发生消去、加成、取代等反应

D .该物质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与FeCl 3

16. 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 A .层析法是分离、提纯和鉴定物质的一种方法

B .层析法可以分为纸上层析、柱层析和薄层层析

C .纸上层析要求被分离物质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度越大越好

D 太小

17. 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 4

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

C.纸层析实验中,须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

D.实验室中提纯混有少量乙酸的乙醇,可采用先加生石灰,的方法

18. 某有机物X 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1mol 有机物X 物质的量的CO 2和H 2O ,同时消耗标准状况下的O 2 112L 分子式是( )

A .C 4H 8

B .

C 2H 4O C .C 4H 8O 2

D .C 6H 12O 6 O NH CHOH NH COOH CHOH

C C NH 2CH 3CH 2OH

O

C.甲醇和乙酸 D.乙酸和乙醇

23. 某羧酸衍生物A,其分子式为C6H12O2,实验表明A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生成B和C,B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机物D,C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氧化为E,其中D、E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由此判断A的可能的结构有()A.6种B.4种C.3种D.2种

24. 以下实验装置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

25. 验证某有机物属于烃的含氧衍生物,应完成的实验内容是A.只有验证它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H2O和CO2

B.只有测定其燃烧产物中H2O和CO2物质的量的比值

C.测定完全燃烧时消耗有机物与生成的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D.测定该试样的质量及其试样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

26. 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27. 某饱和一元醇与金属钠反应,得到 3 g H2,若把等质量的该醇完全燃烧,可得到132 g CO2,则该醇是:

A.甲醇 B.乙醇 C.丙醇 D.丁醇

28.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C2H6

B. C2H4

C. C2H2

D. C2H5OH

29. .洋蓟素是一种新结构类型的抗乙型肝炎病毒和抗艾滋病病毒的化合物,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洋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连四个不同基团的碳属于手性碳)()

A.分子中含有6个手性碳原子

B.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消去反应

C.不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1 mol洋蓟素最多可与11 mol NaOH反应

30. 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

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 ②A、B可用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③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④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⑤A能发生银镜反应⑥B的同类同分异构体(含苯环、包括B)共有5种⑦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⑤⑥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得分

二、实验题

31. 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学生为了验证乙醇的分子结构,设计如下实验程序:乙醇组成元素的测定、分子式的测定、分子结构的测定。(1)他们决定用燃烧乙醇分析产物来确定乙醇中含有C、H两种元素。简要说明他们的具体操作:①证明含有氢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②证明含有碳元素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要用燃烧分析产物证实乙醇中还含有氧元素时,需取得一些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确定乙醇的分子式,除(2)中数据外,还需不需要测定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4)为测定乙醇分子结构,他们用了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收集生成氢气的方法,选用了如下图所示的仪器(有的仪器配用双孔橡皮塞)。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_接_______。

②已知无水酒精的密度为0.789 g·cm一3,移取2.0mL酒精,反应完全后(钠过量),收集390 mL气体。则乙醇分子中能被钠取代出的氢原子数为_______,由此可确定乙醇的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___。

(5)实验所测定的结果偏高,可能引起的原因是(填写编号)。______________

A.本实验在室温下进行

B.无水酒精中混有微量甲醇

C.无水酒精与钠反应不够完全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

32. 有机物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现取3g A与4.48L氧气(标准状况)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假设反应物没有剩余)。将反应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浓硫酸和碱石灰,浓硫酸增重3.6g,碱石灰增重4.4g。回答下列问题:

(1)3gA中所含氢原子、碳原子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2)通过计算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33. 科学家通过不断地努力,找到了CO 合成甲醇的新方法.CO 和2H 在443K ~473K 温度下钴作催化剂,可生成碳原子数为5~8的烷烃.在390℃,300个大气压下,利用水煤气为原料,可以合成甲醇:(g)2H CO(g)2 OH(g)CH 3.当CO 和2H 的比例不同时,对CO 的转化及平衡混合物中甲醇的含量都有影响.以m 表示2H 和CO 物质的量之比,a 为CO 的转化率,y 为平衡混合物中OH CH 3的体积分数,试推导出

评卷人 得分

四、推断题

34. 某有机物A (C 4H 6O 5)广泛存在于许多水果内,尤以苹果、葡萄、西瓜、山楂内为多,该化合物试验有如下性质:

⑴ 在25℃时,有机物A 存在两级电离,且电离程度不等。 ⑵ 1mol A 慢慢地产生1.5mol 气体。

⑶ A+RCOOH 有香味的产物。 或A+ROH 有香味的产物。

⑷ A 在一定温度下的脱水产物(不是环状化合物)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试回答:

a .根据以上信息,对A 的结构可作出的判断是 (多选倒扣分)

A .肯定有碳碳双键

B .有两个羧基

C .肯定有羟基

D .肯定有环状结构

E .肯定没有甲基

b .有机物A 的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有几种写几

种) 。 c .A 和足量CH 3CH 2OH 在浓H 2SO 4存在下,加热生成有香味的产物化学方程式: 。 评卷人 得分 五、填空题 35.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为:预先使棉花团浸透乙醇,并按图安装好;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后开始有节奏(间歇性)地鼓入空气,即可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加热的铜丝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 管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从中可认识到在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时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还能否继续进行?原受热的铜丝处有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36. 科学家正在研究开发新的能源。“绿色能源”目前是研究的新能源浓H 2SO 4 △ 足量的Na 浓H 2SO 4 △

之一,高粱、玉米等绿色植物的种子经发酵、蒸馏就可以得到一种“绿色能源”。

该物质是,其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37. 某一无色透明溶液A,焰色反应呈黄色。当向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时得到浑浊液B,B加热到70 ℃左右,浑浊液变澄清。此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饱和溴水,立即有白色沉淀C产生。分别写出A 、B、C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A: ________ ________;B: ________ ________;

C:________ ________。

完成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工业上可用甲苯生产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一种常用的化妆品防腐剂),其生产过程如下(反应条件未全部注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要注明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是________反应,反应④是________反应。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不用写,但要配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合成路线中,设计第③和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9. 在汽车尾气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目前有些地方使用乙醇替代汽油作发动机燃料,该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__________ _。氢气最有希望成为未来汽车的理想燃料,氢气作为燃料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0. 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取1 mol A,分别与足量的Na、NaOH、Na2CO3反应,消耗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41. 今有化合物:

(1)请写出丙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

(2)请判别上述哪些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

(3)请分别写出鉴别甲、乙、丙三种化合物的方法(指明所选试剂及主要现象即可)。

鉴别甲的方法: ____________;

鉴别乙的方法: ____________;

鉴别丙的方法: ____________。

(4)请按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排列甲、乙、丙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克矽平是一种治疗矽肺病的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1)化合物Ⅰ的某些化学性质类似于苯。例如,化合物Ⅰ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HCH3,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

(2)化合物Ⅰ生成化合物Ⅱ是原子利用率100%的反应,所以需另一反应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的化学性质,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Ⅱ可以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

B.化合物Ⅱ不可以与金属Na生成氢气

C.化合物Ⅲ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化合物Ⅲ不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4)化合物Ⅲ生成化合物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求标出反应条件)。(5)用氧化剂氧化化合物Ⅳ生成克矽平和水,则该氧化剂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醛可以跟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物是易溶于水的2—羟基磺酸钠。如:

(2—羟基磺酸钠)

该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的反应物向正反应方向转化。(1)已知氯苯和苯甲醛在常温下均为液体,且都难溶于水,若氯苯中混有杂质苯甲醛,欲将杂质尽可能除去,应加入的试剂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的方法是。

(2)若使CH3—CH—SO3Na尽可能转变为乙醛,应加入的试剂是,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的方法是。

44. Ⅰ.(1)分析下表中各项的排布规律,按此规律排布第22项应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C2H4C2H6C2H6O C2H4O2C3H6C3H8C3H8O C3H6O2C4H8C4H10)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①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②甲烷和氯气混合光照③苯使溴水层褪色

④乙酸和乙醇反应⑤乙醇变成乙醛⑥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Ⅱ.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常温下,六种元素的常见单质中三种为气体,三种为固体。A与E,D与F分别同主族,A能与B、C、D分别形成电子数相等的三种分子,C、D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E的核外电子总数相等。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C ,F 。

(2)分子式为A2B2D4的化合物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用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由A、C、D、F和Fe五种元素可组成类似明矾的化合物Z(相对分子质量为392),1molZ中含有6mol结晶水。对化合物Z进行如下实验:a.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b.另取Z的溶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Z的化学式为。

②已知100mL1mol/LZ溶液能与20mL1mol/LKMnO4溶液(硫酸酸化)恰好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5. 相对分子质量为174的有机物M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遇FeCl3溶液呈紫色

B.遇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遇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D.能缩聚为高分子化合物

(3)M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M与有机物A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2的酯类物质。A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有一种物质B的分子组成和M完全一样,但分子中无环状结构;B在一定条件下水解能够产生甲醇;B的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两个峰面积比为2∶3)。

物质B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

46. 有机物H是一种香料,可用下图的设计方案合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