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ppt课件

目的
确保地方环境质量得到有 效管理和控制,满足当地 居民的环境需求。
意义
为地方政府制定具体可行 的环境政策和措施提供依 据,促进地方环境保护事 业的发展。
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定义
由国际组织或国家之间共 同制定,用于评估全球或 区域范围内环境质量的准 则。
目的
促进全球或区域范围内的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03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评价
空气污染指数
通过监测空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计算得出空气污染指数,以评估
空气质量状况。
污染物来源分析
分析空气中的污染物来源,如工 业排放、交通尾气等,为制定治
理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影响评估
评估空气质量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如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
预警与应急响应
根据空气质量状况,发布预警信 息,采取应急措施,降低空气污
推广绿色出行
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或步行 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机动 车尾气排放。
植树造林
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吸收空气中的 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改善空气 质量。
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实时监测空气质量,为制定和实施改 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改善措施
污水治理
建立污水处理厂,对生 活和工业废水进行科学 处理,减少污水直接排
定义
由国家制定,用于评估全国范围内环境质量的统一标准。
目的
确保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意义
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环境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依据,促进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01
02
环境工程概论第八章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1

一般选 用10项 左右
三、环境质量影响评价 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 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 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 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
第八章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8.1 环境质量管理概述 8.2 环境质量评价 8.3 环境监测
8.1 环境质量管理概述
一、环境质量的概念
环境质量是表示环境本质属性的一个概念,是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 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即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单元内环境要素的 好坏及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程度。
环境质量
这期间通过明确评价单位的资质规定、整顿评价队伍等行动提高了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依据各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定。中国的环境影响 评价主体可以是学术研究机构、工程、规划和环境咨询机构等等,但必 须获得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机构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
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 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 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
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年)
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 围、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 ➢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
这期间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 影响后评估等工作。 ➢提高阶段(1999~)
③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环境质量评价名词解释1.环境质量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
环境质量包括环境综合质量和环境要素的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等),环境质量的变化通常采用一组表征环境属性的一组参数来加以描述。
例如:水环境采用COD/BOD/DO/NH3-N等污染物指标来描述。
2.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3.污染源评价污染源评价指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
通过具有不同量纲的污染物和污染因子量进行标准化处理,使不同的污染因子有可比性,通过标准化处理分析,确定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提供环境质量水平的成因;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污染源治理和区域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4.环境保护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是由政府(环保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强制性的环境术法规。
它是环境保护立法的一部分,是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结果。
环境保护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标准、污染物检测方法标准和仪器设备标准五类。
5.环境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
即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在人类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会对环境质量带来或大或小的不利影响。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应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确保环境质量不致恶化,通过调整人类的社会行为,使在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下,环境质量朝着更加满足有利于人类社会生存发展需要的方向变化。
6.帕斯奎尔大气稳定度帕斯奎尔(Pasquill)法用地面风速(距离地面高度10m)、白天的太阳辐射状况(分为强、中、弱、阴天等)或夜间云量的大小将大气稳定度分为A~F六个级别,称为帕斯奎尔大气稳1 定度。
7.环境背景值称环境本底或自然本底。
6-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1.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 素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变化的特征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Pij
Cij C0i
Qij
Nij Qij
式中: Pij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有量纲;
Cij —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Qij —第j 个污染源中含第 i 种污染物的介
质的排放量,有量纲。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2.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对比评价 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即按照 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 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ICENCE & TECHNOLOGY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划分依据
时间 环境要素
对溶解氧和pH值而言, 其单项水质参数具有不同 的定义式.
I DO
Os Os
CDO SDO
对于 CDO SDO
I DO
10 9 CDO S DO
对于 CDO SDO
7.0 pH I pH 7.0 pH d
对于
pH 7.0
pH 7.0 I pH pH u 7.0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概念是从环境卫生学角度按照一定评 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加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作出科学、客观和定量的评定和预测。
目的
目的
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1)较全面揭示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2)找出污染治理重点对象; (3)为制定环境综合防治方案和城市总体规划及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4)研究环境质量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5)预测和评价拟建的工业或其他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即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质量(environment quality)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 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始终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环境状态表示的环境质量,也是处于不停 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行为引起环境质 量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的原因引起环境质量的变化。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
综述 最常用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数理统计法和环境质量指数法。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基本原理是选择一定数量的评价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后,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或 转换成在综合加权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基本要素 1.监测数据采用任何一种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都必须具备准确、足够而有代表性的监测数据,这是环境质量 评价的基础资料。 2.评价参数即监测指标。实际工作中可选最常见、有代表性、常规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作为评价参数。此外, 针对评价区域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实际情况,增加某些污染物项目作为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 3.评价标准通常采用环境卫生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作为评价标准。 4.评价权重在评价中需要对各评价参数或环境要素给予不同的权重以体现其在环境质量中的重要性。
环境概论第11章 环境质量评价

二、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程序 确定目的、深度→调查、分析→综合分析→建模, 研究污染规律及趋势→现状评价
① 污染物标准指数(PSI)(美国) ② 北京西郊大气质量指数
选二氧化硫和飘尘作为评价因子
P=ΣPi Pi=Ci/Ci0 式中,P为环境质量指数;Ci0为第i种污染物的质量标准;
其分级标准如下:
P大气 级别 0-0.1 0.01-0.1 0.1-1 1-4.5 4.5-10 >10
清洁 微污染 轻污染 中度污染 较重污染 严重污染
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
一、概述 1、环境评价的任务 ① 找出评价地区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② 治理的轻重缓急; ③ 定量评价环境质量的水平; ④ 提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治污途径和方法; ⑤ 为新的开发计划作环境保护的可行性研究; ⑥ 为计划工程、环境管理、环境标准、环境规划、污染综 合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⑦ 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提供信息。
以《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天津-北京航空煤油管道工程竣工 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为例 1.概述
1.1项目由来 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天津-北京航空煤油管道工程(以下简称民 航津京输油管道工程)是国家批准的民航“九五”重点工程,其主要 功能是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供应航空油料,同时 为北京、天津两市运送动力资源、化工原料,对两市的经济发展将起 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民航津京输油管道工程建成运营后,为了查清本工程环境保护措 施落实情况,分析已采取环保措施的有效性,确定项目对环境造成的 实际影响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全面做好生态恢复与污染防治工作, 并为该管道工程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提供科学依据。2003年6月,中航 油津京管道运输中心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津京输油管道工程 的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接受本工程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工作后,在中 航油津京管道运输中心、中国民航油料总公司的大力配合下,已对管 道沿线环境及重点防护设施进行初步现场考察,并收集了工程建设及 有关自然、社会背景资料,在以上工作基础上编制《中国航空油料总 公司天津-北京航空煤油管道工程竣工环保验收报告》。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2. 污染源评价 (2)等标污染负荷
•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
•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m为该地区污染源的个数
•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n为该污染源的污染物种 类
PPT文档演模板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 污染源评价 (3)等标污染负荷比
•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PPT文档演模板
污染物 粉尘量
CO CO2
产生量(g) 5000 300 21
污染物 产生量(g)
硫化氢
544
氰化物
70
NOx
370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济宁市
•临沂市 •徐州市
•1997年, 排污量> 100t/d 的企业共 计1562 家
•驻马店市
PPT文档演模板
•六安区
•主要污染物为COD和 NH3-N
KiB
0.073 0.698i
0.091 0.442 0.218
硫化物
0.441 0.002 0.004 0.248
Kj
0.559 0.237 0.204 1.000
根据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规 定,排放到V类水体的污水,应执行二级排放标准,即: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挥发酚 CODcr
二级标准 0.5
300
PPT文档演模板
SS
硫化物
200
1.0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步:求等标污染指数
PPT文档演模板
•等标污染指数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 评价
PPT文档演模板
13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

即研究环境质量的好坏,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适应性为标准。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Analysis
Description
Evaluation
Prediction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
(一)目的
比较各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 确定环境综合整治对象 提供城市环境规划与治理的依据
单一污染物评价方法
污染物排放的相对含量(排放浓度)
绝对量(排放体积和质量) 超标率 超标倍数 检出率 标准差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综合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 评价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相对危害度
Pi=mi/Ci Pi为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介质量。 mi为i污染物的排放量(kg/d) Ci为i污染物浓度的排放标准(mg/L,mg/m3)
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写的全国重点城市空气污染周报,以
各城市各项污染物的全市平均浓度为基础计算全市的平均 污染指数。 幂函数型环境质量指数
(二)水环境质量评价
比值简单叠加型的水质指数 污染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 水质类别判定
评分加权征询法
(三)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四)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4)空气污染指数的确定
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中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
空气污染指数API,并确定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 染物。 API=max(I1,I2,I…Ii…In) 其中: Ii为第i种污染物的分指数;
n为污染物的项目数。
[举例]
假定某地区TSP的监测值为0.315mg/m3,其污染指数: 按照表1,TSP实测浓度0.315mg/m3,介于0.300mg/m3和0.500mg/m3之间,即 按照污染指数的分段线性关系的第2段进行计算,此处浓度限值 C1,2=0.300mg/m3,而相应的分指数值I1,2=100,I1,2=200,则TSP 的污染分指数为: (0.325-C1,2) I1= —————(I1,3-I1,2)+I1,2 C1,3-C1,2 (0.325-0.300) = ————— (200-100) +100=113 0.500-0.300 TSP的分指数为113,用相似方法由其它污染物的监测浓度计算分指数 分别为105(SO2)和75(NOx)。则总体上取污染指数最大者报告该地区的 空气污染指数: API=max(113,105,75)=113 首要污染物为总悬浮颗粒物(TS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到附近某地表水体,排污口位置见下图。该河段主要的功能
是农业灌溉,三个排污口的污染物监测结果和污水排放量如下
:
污染物 排污口
挥发酚 CODcr SS 硫化物 (mg/l) (mg/l) (mg/l) (mg/l)
污水量 (m3/d
)
A
0.57 758 436 4.62
4200
B
0.15 865 188 0.01
质的排放量,有量纲。
2. 污染源评价 (2)等标污染负荷
•某个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
•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m为该地区污染源的个数
•所有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
•n为该污染源的污染物种
?
类
污染源评价 (3)等标污染负荷比
•某个污染源的污染负荷比
•某种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例题1
已知某地区建有造纸厂、酿造厂和食品厂,其工业废水均排
(三)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 2. W值法 强调主要污染因子,把不能满足最低一级环境质量的因子
评为0分,选取评分最低的两项之和进行判断。
最低两项 评分之和
理想 良好
18或20
14或 16
污染 10或12
重污染 严重污染
6或8
<4
(三)环境质量的功能评价 3. 模糊综合评价法 ① 环境质量评价的不确定性分析 认识上有局限性 数据不充分性或不可靠性 环境质量本身的随机性和可变性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2. 污染源评价 (2)等标污染负荷
式中: Pij —第 j 个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等标
污染负荷,有量纲;
Cij —该污染源中第 i 种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C0i —第i 种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Qij —第j 个污染源中含第 i 种污染物的介
Kij
挥发酚 CODcr SS
KiA
0.109 0.241 0.208
KiB
0.073 0.698 0.227
KiC
0.063 0.697 0.236
Ki
0.091 0.442 0.218
硫化物
0.441 0.002 0.004 0.248
Kj
0.559 0.237 0.204 1.000
•答:主要污染物为CODcr,贡献率为44.2%; •主要污染源为A排污口,即造纸厂,贡献率为55.9%。
•单因子指数
模糊集运算 B=A.R
• A'=(1.375, 5.50,0.39, 4.60, 14.4, 2.60, 120, 0.6, 0.8, 1)
• 经归一化处理, 有 • A=(0.0093,0.038,0.0027,0.031,0.098,0.018,0.817,0.00
41,0.0054,0.0068)
COD
3
3
3.5
5
8
10
4
溶解氧
10
8
5.5
4
2.5
2
5
总氰化物 0.005 0.0275 0.125
0.2
0.2 0.2
0.2
挥发酚 0.002• 0.002 0.0035 0.0075 0.01 0.01 0.005
石油类 0.05 0.05 0.05 0.275 0.75 1
0.05
总铅
0.01 0.03 0.05
环境科学概论-环境质量 评价
2020年6月2日星期二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
1. 环境质量(Environmental Quality)
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 对人类的生存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
环境质量变化的特征
•大气环境质量对比
•水环境质量对比
•确定环境质量状况的 功能属性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一)污染源的调查和评价方法
1. 污染源调查
(1)实测计算法
•排污量=实测浓度×体积
(2)物料衡算法 (3)经验系数法
•投入量=产品量 + 排污量 •即:排污量=投入量 – 产品量
•即:排污系数法
1. 污染源调查 (3)经验系数法
•M = K × F
0.05 0.075 0.1 0.05
总汞
0.0000 0.0000 0.00007 0.00055 0.001 0.001 0.0001
•
5
5
5
总砷
0.05 0.05 0.05 0.075 0.1 0.1 0.05
总镉 0.001 0.003 0.005 0.005 0.0075 0.01 0.005
3. 模糊综合评价法 ② 模糊集合理论简介
•模糊集用 U, V, W 作为一特定集合的标记, 设 U 的元素为
•当F 为U 的一个有限的模糊子集时,用记号
•来说明隶属程度, 式中μi 表示对应元素 ui 对 F 的隶属度值。
•第一节 环境质量评价概述
3. 模糊综合评价法 ③ 环境质量模糊评价中的集合 (1) 环境质量的因素集合 (2) 环境质量的评语集合
SO2 0.10 0.05 0.15
0.25
NO2 0.11 0.0.15
0.25
TSP 0.60 0.12 0.30 0.50
•100 •80 •60 •40 •20
•共4项因子,每项因子的最大分值为25分。
•SO2得分为25*80%=20,NO2得分10, •PM10得分10,TSP得分5,总分45分,属严重污
•第二步:求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负荷
单位:m3/d
Pij
污染物
挥发酚
CODc r
SS
硫化物
Pj
PiA
4788
1061 2
9156
19404
4396 0
PiB
1350
1297 5
4230
45
1860 0
PiC
1008
1117 2
3780
63
1602 3
第三步:求污染负荷比
•污染负荷比
无量纲
污染物
•河流水质监测值 (mg/l)
项目 CO DO 总氰 挥发酚 油类 总铅 总汞 总砷 总镉 六价铬 D
浓度•分5.级5 代4表5.2值和0.80基7 点值0.0的23对应02.浓7 度0(3.m1 g/0l.2)01
0.0 3
0.00 4
0.05
污染因子 e1
e2
e3
e4
e5 e6 S(III类)
B
0.34
2.7
1.12
1.4 0.33
••计多权因型子:指数值: ••••••假 I几判A均判=设何断值断1各A均A型.8断因断值1:面1子面型I,A水权水:=IB质重质I1=A.优依=2劣12于.次1于67.59B,为B17断断I0,B.面=面1IB、1=.011.74.78、80.2、0.2、0.1 •判断A断面水质劣于B断面
4.污染源调查方法有:实测计算法、物料衡算法 和经验系数法。
5.污染源评价方法分三步走:第一步,等标污染 指数;第二步,等标污染负荷;第三步,污染负荷 比。
四、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 (二)环境质量指数评价 1. 单因子指数 环境质量指数是无量纲数,表示污染物在环境中实际
浓度超过评价标准的程度,即超标倍数。
A 4.11 127 12.5 2.5 7.31 B 3.98 108 11.2 2.8 6.67
•求该河段的水质达标情况(已知该河段的主要功能是 供农业灌溉,查表得标准值依次为:2、40、10、 2.0、6-9)
求单因子指数:
DO COD BOD 氨氮 PH
A
0.30 3.175 1.25 1.25 0.1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污染物 挥发酚 CODcr
SS
硫化物
二级标准 0.5
300
200
1.0
第一步:求等标污染指数
•等标污染指数
无量纲
污染物
Nij
挥发酚 CODcr SS 硫化物
NiA
1.14 2.53 2.18 4.62
NiB
0.30 2.88 0.94 0.01
NiC
0.16 1.77 0.60 0.01
•土壤环境质量对比
•巢湖蓝藻 •滇池蓝藻
•造纸厂
•电冶厂
•发电厂 •焦炭厂
2.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对比评价 是对环境的优劣所进行的一种定量描述。即按照
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 环境质量进行说明、评定和预测。
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划分依据
•时间 •环境要素
•空间
(3) 因素与评语之间的关系矩阵 R
(4) 因素论域上的模糊子集 (5) 评语论域上的模糊子集
3. 模糊综合评价法 ④ 确定环境质量归类的模糊评价法
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法归结为,已知因素论域上的模
糊子集 A(污染物因子的浓度水平)和评价矩阵 V (各 类标准对因子的要求),求出向量 B (环境归属类别)。 在模糊向量 A 和模糊关系矩阵 R 已知时, 综合评价模
• 模型计算:M2( *,∪) • bj=∪(ai*rij) • = Max( (a1*r1j).... (am*rmj)) • 求得 • B’=(0.6, 0.4, 0.597, 1.145, 13.49, 120)
第二节
•环境质量现状 •评价程序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确定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目的
•污染源调查监测评价 •现状调查监测评价 •环境效应分析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研究污染规律,环境污染趋势预测 •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