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1川教版

第16课朋友遍天下1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能力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3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课题导入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

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

由此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条件下提出的?(1953年12月)(周恩来当时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2、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原则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哪些国家的赞同?这一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得到印度、缅甸的赞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二、万隆会议--求同存异过渡:(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怎样的贡献?经过中国代表团的努力,与会国家接受了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倡议,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表现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反殖民主义的精神。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5.16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新人教版

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目标解读】【课程标准】知道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重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万隆会议。

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近代中国的外交是饱受列强欺侮的屈辱外交。

1840年,英国以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签订。

1861年甚至发生了国际外交史上绝无仅有的怪事:清政府听从列强建议,让美国人蒲安臣代表中国去办理外交!1950年11月,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

中国政府派出代表团,代表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第一次出席联合国会议。

中国代表的发言,在会场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人们评论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叩头外交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人民的真正意志已从自己代表的言语中表现出来了。

”新中国书写了哪些新的外交篇章?取得了哪些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你知道是哪个国家第一个和中国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吗?今天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课探究】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史料再现材料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具体解读: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环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材料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蒋介石政权,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则全力支持新中国,与此同时,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则希望与新中国互相合作,共同发展。

(3)外交成就【图片链接】具体解读:图一反映了中国和苏联建交。

苏联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之建交的国家。

图二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年共有17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1川教版

②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议一议”
什么是求同存异?
求同存异
求同:
相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维护独立、 发展的愿望
存异:
保存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走出去
温馨提示:师友互助完成,学友说给师傅问题的答案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 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决定恢复中华人民 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提案通过时,代表们热烈 鼓掌。
共 处
等互惠、和平共处
五 项
2.内容:
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原 则 3.意义: 成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源自走出去走出去万 1.时间: 1955年4月 隆 2.主题: 团结反帝 会 议 3.阻力: 帝国主义的破坏
4.中国的贡献:
①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并在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促 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
D.尼克松访华
2.1972年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是(

A.里根 B.尼克松 C.卡特 D.克林顿
3、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
C 正常化,这是在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1世纪初
4: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
海签署了_《_ 中美联合公报〉
朋 走出去 友 遍 天 迎进来 下
我家大门常打开
温馨提示:师友互助完成,学友说给师傅问题的答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
走出去
1953年12月,周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2 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课件2 川教版

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
认为只有一个中国,
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
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分。
从联合公报中,你能看出,改善中美关系最棘手的 问题是什么吗?中国坚持的立场是什么?
21
2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
第 16 课:
1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 2、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 大事件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 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4、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 不变的外交原则
2
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史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
“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 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 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 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 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 而不是互相有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 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 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 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9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发展
为什1么.时说间“:1恢97复1年”10中月国(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而 不说“加入”联中国合是国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2 .原因: 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的力量 3 .影响: 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在(

A.我国同印度谈判时 B.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 C.在万隆会议上 D.尼克松访华
16
1972年访问我国的美国总统是


A.里根 B.尼克松 C.卡特 D.克林顿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

(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3)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基础知识,在合作探究中提升问题分析的能力。

(3)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中国的外交成就几乎不了解,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想法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多进行探究学习,从而对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有全面的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4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朋友遍天下导入新课(1)学习历史要注重材料的收集(2)观看新中国外交成果展示图片观看课件,接受知识中国要树立新形象,开拓新局面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导学:时间、内容、意义(2)点拨: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什么?自主探究当堂记忆平等、和平二、万隆会议在更大的范围内表明中国的外交政策(1)导学:时间、国家、贡献、精神(2)点拨:求同存异“同”与“异”分别是什么?(3)小结50年代:逐渐改变形象,建交国家增多(五十年代23个,六十年代17个),发挥更大作用,到了70年代—“好戏连台”自主探究相关内容先观看视频“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演讲”感受外交家的风采再思考回答。

三、重返联合国世界离开了中国就不是个完整的世界导学:时间、原因、意义自主探究并回答相关内容四、中美、中日建交(1)点题:中美是世界大国,改善关系对两国的发展以及世界和平都有重要意义。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川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 川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川教版1教学目标掌握三个时代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

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补充资料的介绍,让学生去领悟国家外交政策与国家利益、国家实力、国家地位之间的关系,从而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维,激发学生为国家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2学情分析课文内容分析:本课分三个阶段讲述了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70年代、90年代后,联系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的背景去分析和理解当时的外交政策。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个时期的外交政策和成就。

教学难点:时代背景分析和介绍。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朋友便天下课前导入:旧中国的外交状况及其原因?(阅读课前导语)活动2【讲授】朋友遍天下课堂讲授:一、50年代外交政策和成就:1、了解建国初期的外交背景(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毛泽东讲了三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这是毛泽东根据新中国当时内外形势做出的经典论断。

)(1)、“另起炉灶” 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新中国不会急于和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利用这个时机把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清除干净,不给帝国主义留下在中国进行破坏的余地;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逐步进行审查,凡损害中国利益的都要废除,不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一边倒” 意指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这边,即亲苏远美。

2、50年代外交政策和成就:(1)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者和时间、内容及其意义,(2)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美蒋破坏会议的表现以及周恩来“求同存异”为会议成功召开的贡献。

二、7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和成就1、70年代的外交背景:团结一条线、联合一大片,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70年代外交成就:(1)掌握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时间,理解恢复的意义。

(2)记住中美、中日建交时间和作用。

(3)介绍北京和台湾争夺合法地位的过程,以及美国的阻碍和非洲国家对北京政权的支持等。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名师教案 川教版

初中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朋友遍天下名师教案 川教版

《朋友遍天下》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

(3)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播放视频,图片和历史资料等手段创设历史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通过课外收集、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2)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3)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教学重点】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

2.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教学难点】1.中美关系的演变。

2.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图示分析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中国外交成就的图片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倡导和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呢?在万隆会议中,我国做了哪些贡献呢?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有哪些呢?全方位的政策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202

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学习主题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 川教版(202

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重庆市大学城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案川教版的全部内容。

朋友遍天下三维目标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史实,以及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并在万隆会议上进行外交斗争的情况.2、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中国外交史上的重大作用。

3、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重点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

难点目标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导入示标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

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由此导入新课。

目标三导学做思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和万隆会议的基本概况?导学:阅读课本第一子目,回答下列问题。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是?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意义是?3、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导做:独立完成。

导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做思二中国在外交上取得哪些成就?导学:阅读课本第二、三子目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五学习主题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6课
朋友遍天下习题精选第三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1973年起,中国陆续加入或重返一些国际体育组织,如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赛艇联合会等,中国体育重新在世界体坛崭露头角.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是( )
A、“左”倾错误得到纠正
B、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外交领域实现新突破
D、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B、上海APEC会议
C、昆明世博会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近代中国实行的是屈辱外交,当今的中国实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造成这种巨大反差的根本原因是( )
A、领导者不同
B、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不同
C、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D、综合国力不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90年至今,中国共参加了23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军事人员2.2万人次,是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派维和军事人员最多的国家。

这表明我国( )
①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②在国际事务中起了决定作用③维护了联合国的宗旨④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哪一年我国加入了WTO( )
A、2001
B、2002
C、2003
D、2004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中国与哪两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越南、柬埔寨
B、泰国、印度
C、印度、缅甸
D、缅甸、泰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1955年4月,在亚非29个独立国家举行的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解决国家间争议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周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
A、平等互惠
B、互不干涉内政
C、求同存异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外交的成长,不断推动着中国与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这一重大成就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C、中美建交
D、中日建交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简答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A(1)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通过参加联合国的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交往(3)可以发挥中国作为大国在联合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大国霸权主义行径,为发展中
国家伸张正义
【答案】:
【解析】:
第11题【问答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现代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和谋求国际地位,追求国家富强和探求经济振兴的奋斗史。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50---70年代,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了哪两次重大失误和挫折?2)20世纪70年代,在“乒乓外交”和第三世界推动下中国分别取得哪两项外交成就?3)1953年,由周恩来总理和印度政府代表共同倡导的什么原则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基本内容。

4)“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

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这段经典之词是谁在什么场合说的?这段经典之词被提炼概括为什么方针?5)在日本明治维新110年和中国康梁变法80年后,新中国也掀起一场追求国家富强,经济振兴的“维新运动”,这场运动是以一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标志的。

这次会议简称什么?会议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0多年来,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谱写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美好篇章。

自1979年中美建交28年来,两国关系曾历经曲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大方向,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材料二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年夏天访问中国……“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请完成:(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了哪些敌对行动?(2)请用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3)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后发展成为国与国交往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何成就(不少于两例)?
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外交方面有哪些成就(不少于两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就,根本原因有哪些?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今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我们要做一期“聚焦中美35年”专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促使美国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谈到中美关系,有的同学认为美国经常给中国制造麻烦,还是不与美国建交为好;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一定摩擦,但是双方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应该友好合作。

请简要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认识。

""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

中华民族对外交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依据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和平友好
探究二:屈辱抗争
探究三:大国风采
自古以来,我国外交就十分频繁。

请举出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友好往来的典型事件一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举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所取得的外交成就两例。

近代中国备受欺凌,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侵华战争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写出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及影响。

近代中国不懈抗争,终于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请说出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前进中的中国,正以崭新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你知道开启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是那次会议?你认为今天的中国应如何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