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练习第三十二篇

合集下载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2)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2)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的内容2、记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了解开国大典的过程,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3、掌握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和意义过程与方法阅读资料概括表达研究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由表及里、去芜存精,提取有效信息,正确剖析历史事实,客观归纳“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联系综合讨论西藏为什么能够和平解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爱党情感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从而进一步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唯物史观对我们伟大的祖国进一步了解,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课前准备:查资料、查练习题教学方法:纵向联系法、讲练结合教具设计:电脑、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设问:同学们知不知道我们国家是在什么时候成立,那我们的国庆又是哪一天了?(1949年10月1日)同学们自主学习,阅读P2—6,教师在堂辅助二、导标:(1)出示教学目标(2)出自自学提示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士以及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1949.9.21 北平)(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等)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是什么?A、《共同纲领》(国名、国家性质、施政方针)B、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C、确定国旗、国歌、国都、纪年方法D、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开国大典]1、中国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的时间、领导机构分别是什么?(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及伟大的历史决义分别是什么?(1949.10.1 天安门广场)(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民族得到解放,人民从此站立起来等)3、讨论题:如果理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分成小组讨论一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你知道上图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吗?你知道上图中正在讲话的是哪位伟大人物吗这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图中的情景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发生于哪一年?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意义?西藏和平解放。

( A )教学反思:八年级历史下册《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反思一、从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来看遵循了学生的主体原则,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1、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诸如讲授新课前的导学提示,学生在导学提示的指导下,自行阅读教材,有一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独立完成。

2、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教材上有比较完整的介绍,关键是如何使学生能过更好的理解,采用学生间的讨论,就百年间中国的变迁来加深认识。

二、本节课的最大亮点在于完成了对学生进行的情感教育。

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

此前的百余年,中国屡遭外族的侵略,备受屈辱,仁人志士为实现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斗争。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的成立,这是振奋人心的,这是能激发学生无比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

此后的六十余年,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昂首阔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更是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为使学生能够有上述情感体验,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处理。

新课导入时,介绍了香港回归、神七、鸟巢、60年国庆等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今天中国的强大;学生观看《开国大典》视频时,学生全体起立,身临其境般的去注视国旗的升起,去聆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去感受人们群众的欢呼雀跃,这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震撼;通过西藏和平解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进一步坚定党的民族政策。

在本节课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再次进行情感的升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三、本节课的不足:1.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很高,参与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显得沉闷。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对学生不是很了解,师生之间很难达成一种默契。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站起来了》教学设计

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站起来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人站起来了》是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过程。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理解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的激动时刻,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伟大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不足,对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英雄人物的了解也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无数先烈和英雄人物为之奋斗的结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认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尊敬英雄、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以及学生对新中国成立过程和英雄人物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中国成立的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新中国成立相关的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设备。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新中国成立的图片,如毛泽东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时刻。

同时,播放《歌唱祖国》的音乐,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喜悦。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1川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设计1川教版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在导入新课时,我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宽泛,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回答。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具体地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可能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最后,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可能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反馈。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实验器材:本节课不涉及实验内容,因此无需准备实验器材。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确保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分组讨论区,以便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时能够更加方便和舒适。同时,也可以设置一个实验操作台,用于展示相关的历史物品或资料,以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9)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历史研究,如开展历史人物访谈、历史剧本创作等,提高历史学术素养。
(10)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历史研究资源、解答疑问等。
(11)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历史研究任务,并在课堂上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
①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的合作,国际形势的变化等。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时空观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过程,以及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2.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历史资料,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必然性。
3. 历史解释: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认识新中国成立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性。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行为与习惯:关心祖国的命运,关注祖国的发展,尊敬国旗、国徽,崇敬人民英雄,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3.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奋斗的曲折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就,懂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始。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广场图片、国旗、国徽等图片,文字介绍,影像片段)2.《义勇军进行曲》伴奏带。

3.《开国大典》的相关报道。

教学过程(一)了解《开国大典》,感受庄严时刻。

1.歌曲引入,再现灾难岁月。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就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旋律优美的老歌,让我们看着歌词,认真听,相信你的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许多画面。

(播放《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2)指名交流你还联想到了什么呢?旧社会穷人们吃不饱、穿不暖。

你们肯定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过那个年代的生活,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吗?(3)小结,揭示课题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似乎把我们带到了苦难的旧中国。

那你们知道这苦难的岁月在哪一天划上了句号?(1949年10月1日)就是在那一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齐读课题(板书)2.视频切入,感受开国大典盛况。

(1)1949年10月1日,当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大声宣告新中国成立,便意味一个新中国诞生了。

想一起去回味一写开国大典时的情景吗?(播放《开国大典》)(2)交流感受。

同学们,看了《开国大典》的片段,哪一个场面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指名交流。

(3)小结:广场上的人们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如此的欢乐。

那是因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让我们代表欢乐的人群一起来喊一喊吧——(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板书圈点站起来)(二)回顾沧桑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1.同学们通过看书和看电视,知道我们的祖国母亲、我们的人民在建国以前,曾经遭受过怎样的苦难?2.现在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几个重要的历史瞬间。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1(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1.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1(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套教案
第一学习主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揭开了中国现代史崭新的篇章。
短短的三年内,新中国经受了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外交等方面的严峻考验,取得了整顿经济秩序、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重大胜利,极大地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全世界宣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不仅完全有能力捍卫国家独立,恢复国民经济,而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为下一步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向社会主义过渡作好了准备。 在国际上,随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相继建立,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相互抗衡,使世界笼罩在“冷战”阴云中。
第1课 中国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参考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学参考教案(川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课程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西藏的和平解放对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意义,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结论。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插图,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讲述史实。

提供思考的方向,讨论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解放西藏,认识问题的复杂性,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重大意义。

三、知识与能力:一届政协的召开及其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与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经过。

从而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及革命胜利的原因。

【教学步骤】
【教学后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教案1 新人教版教材内容分析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充分的准备;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旧时代结束的标志,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西藏和平解放,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三、教学目标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大致经过。

对开国大典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在小组内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概述能力。

在了解开国大典具体史实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人民革命的历程,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开国大典。

难点:认识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屈辱史,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英勇抗战的历史。

中国人民正是在屈辱中抗争,在奋斗中前行,中国革命最终走向胜利。

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划分为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引领乾坤:七届二中全会播放:“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讲话”视频片段展示:“从现在起,重新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毫无疑问,城乡必须兼顾……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但是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部分内容(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情况。

)教师: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

出发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笑着答应,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泽东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那么,毛泽东说的考试是什么意思呢?他们的“考试”成绩如何呢?学生:讨论问题,交流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后辅导
练习第三十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下列哪些节日的由来与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①端午节②青年节③建军节④国庆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人民面临的严峻考验,从根本上说是( )
A、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能否完成
B、帝国主义的威胁能否解除
C、新解放区的剿匪能否胜利
D、人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六十周年》纪念邮票。

该邮票发行于( )
A、1949年
B、1999年
C、2009年
D、1951年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时期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

这被毛泽东比喻为(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除旧布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中国开始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标志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分布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标志着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分裂走向团结,从落后走向进步的重要转折点是(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社会主主改造完成
D、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你能推断他探究的主题是( )
A、近代化的探索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中共与新民主主义革命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无端忽作太平梦,放眼昆仑绝顶来”。

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

材料三:1933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国内各界人士做一场“中国梦”。

在各色的梦里,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
——《一个时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四: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运动倡导者的梦想”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他们为梦想做了些什么?(举两例)
梁启超在19世纪末的政治梦想是什么?孙中山为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中“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这个梦想最终实现了吗表现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两种梦想”,今天已变为现实。

结合所学知识,第一个梦想开始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一例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为实现第二个梦想采取的有效措施。

“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应该拥有怎样的“中国梦”
【答案】:
【解析】:
第13题【综合题】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82年颁布的______,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观察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的是什么历史重大事件?
此事件发生于什么时间?
标志着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列举题】
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______。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历史事件______。

【答案】:无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