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测高差

(1)按四等水准方法,测量由已知水准点 BM和导线点(B、D、E、F、G、H、I)组成闭合水准路线,经误差分配后,计算出导线点的高程。

要求:

1)观测顺序按“后后前前”(黑红黑红)进行;

2)每站前、后视线长不超过 100m ,前后视距差不超过 3m ,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过 10m 。

3)红黑面读数差不大于 3mm ;红黑面高差之差不大于 5mm 。

测站记录和计算

根据观测程序,将读数依次记入观测手簿,见表二、四等水准测量手簿相应的栏⑪~⑱内;随即进行计算,填入表中①~⑨栏;计算值如果符合限差要求,可以迁站继续观测;否则应重新观测,直至所测数据符合要求。

1.视距部分

后视距:①=[(1)-(2)]×100;

前视距:②=[(5)-(6)]×100;

上两式中100为视距乘常数;

前后视距差:③=①-②;

前后视距累积差:④=本站的③+前站的④。

2.高差部分

后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⑤=K

+(3)-(4);

前视尺红黑面读数差:⑥=K

+(7)-(8);

上两式中的K

后及K

分别为后前水准尺黑、红面的起点读数差,亦称为尺

常数。其值分别为4.6874787

和.,主要是检核黑、红面读数是否正确。

黑面高差:⑧=(3)-(7);

红面高差:⑨=(4)-(8);

红黑面高差之差:⑦=⑧-(⑨±0.100)=⑤-⑥;

注:⑦=⑤-⑥

由于两水准尺的红面起始读数相差0.100m,即4.6874787

和.之差,因此,红面测得的实际高差应为⑨±0.100。取“+”或“-”应根据后、前尺的K值来确定。

例如表5-8中第一测站,后视尺 4.787

K=

后,前视尺 4.687

K=

,因此,红面

高差为⑨-0.100,到第二测站因两水准尺交替,红面高差为⑨+0.100。

高差中数:⑩=[⑧+(⑨±0.100)]∕2 ,作为该测站的高差值。

注:⑩=[⑧+⑨]∕2

成果整理和高程计算

1.各段长度和高差的计算与校核

当整个水准路线测量完毕,应逐页校核计算有无错误,校核的内容是:累积视距差校核:∑①-∑②=末站的④;

黑红面高差校核:∑(3)-∑(7)=∑⑧;

∑(4)-∑(8)=∑⑨;

高差中数校核:

测站数为奇数时 [∑⑧+(∑⑨±0.100)]∕2=∑⑩;

测站数为偶数时 [∑⑧+∑⑨]∕2=∑⑩;

校核完成后计算相应的测段长度:

L=后视距总长+前视距总长;

i

相应的测段高差:

h=各站的高差中数之和。

i

式中,i为测段数。

表二四等水准测量手簿

往测自至观测:记录:仪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