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测定氧含量主要有三种方法:
自动比色分析和化学分析测量,顺磁法测量,电化学法测量.水中溶氧量一般采用电化学法测量。

氧能溶于水,溶解度取决于温度、水表面的总压、分压和水中溶解的盐类.大气压力越高,水溶解氧的能力就越大,其关系由亨利(Henry)定律和道尔顿(Dalton)定律确定,亨利定律认为气体的溶解度与其分压成正比。

其中的电极由阴极(常用金和铂制成)和带电流的反电极(银)、无电流的参比电极(银)组成,电极浸没在电解质如KCl、KOH中,传感器有隔膜覆盖,隔膜将电极和电解质与被测量的液体分开,因此保护了传感器,既能防止电解质逸出,又可防止外来物质的侵入而导致污染和毒化. 测定氧含量主要方法。

向反电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极化电压,假如测量元件浸入在有溶解氧的水中,氧会通过隔膜扩散,出现在阴极上(电子过剩)的氧分子就会被还原成氢氧根离子:
电化学当量的氯化银沉淀在反电极上(电子不足):4Ag+4Cl-® 4AgCl+4e-.
对于每个氧分子,阴极放出4个电子,反电极接受电子,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与被测污水的氧分压成正比,该信号连同传感器上热电阻测出的温度信号被送入变送器,利用传感器中存储的含氧量和氧分压、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计算出水中的含氧量,然后转化成标准信号输出.参比电极的功能是确定阴极电位。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步骤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步骤和方法,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从而了解大气中氧气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氧气测定仪: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 空气样品收集装置:用于收集空气样品以供后续测定。

3. 氧气测定试剂:一种可与氧气发生反应的试剂,常用的有亚硝酸钠溶液。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实验室空气流通良好,避免实验受到外界干扰。

b. 检查氧气测定仪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c. 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

2. 空气样品收集a. 将空气样品收集装置连接到氧气测定仪上。

b. 打开氧气测定仪,调节其工作条件,使其达到稳定状态。

c. 打开空气样品收集装置,让空气缓慢流过,以收集一定量的空气样品。

3. 氧气含量测定a. 关闭空气样品收集装置,断开与氧气测定仪的连接。

b. 在氧气测定仪中加入一定量的氧气测定试剂,使其与氧气发生反应。

c. 观察氧气测定仪的读数,并记录下来。

4. 结果分析与计算a. 根据氧气测定仪的读数,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 将实验结果与已知的标准值进行对比,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试剂的误用或泄露。

2. 氧气测定仪的使用要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误操作。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试剂,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4.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这对于了解大气中氧气的分布情况以及空气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也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可以在各种实验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希望本实验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件)

实验内容
交流与讨论:
【思考2】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小于集气 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
实验内容
交流与讨论:
【思考 3】在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常大于集气 瓶空气总容积的1/5,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 【分析】 (1)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放入集气瓶,有空气逸出;
课 堂 练 习
课堂练习
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 的是( C ) A.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 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 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 水槽中液面下降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为获得较为准确的实验 数据,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燃烧匙中的红磷足量 C. 点燃红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D. 红磷熄灭,集气瓶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感谢大家观看
THANK YOU
老师:XXX 班级:XXX
实验内容
实验用品: 红磷、水、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 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
实验装置:
红磷:暗红色固体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 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2)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 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测定氧含量的方法氧气是生命的必需品,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氧气的含量不仅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还与环境的氧化还原反应密切相关。

因此,准确测定氧气的含量对于环境监测、气象预测、医学诊断等领域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氧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通常情况下,氧气以分子形式存在,即O2。

在大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总气体体积的21%,这是地球上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氧含量。

因此,我们通常关心的是氧气在大气或溶液中的含量。

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方法包括电化学法、光学法、化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实验目的和环境条件。

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首先是电化学法。

这是一种通过电极反应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检测方法包括极谱法、阴极还原法等。

极谱法是利用电极在电流作用下氧气的还原反应来测定氧含量的方法。

阴极还原法则是通过电极在电流作用下氧气的还原反应来测定氧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

其次是光学法。

光学法是利用光的特性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光学检测方法包括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

吸收光谱法是通过测量氧气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氧气含量。

荧光光谱法则是通过测量氧气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荧光来确定氧气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非破坏性、快速、准确的特点,适用于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等领域。

最后是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氧化还原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

氧化还原滴定法是通过氧气与还原剂发生反应来确定氧气含量。

分光光度法则是根据氧气在特定波长的光下发生吸收,从而确定氧气含量。

这些方法具有简便、快捷、准确的特点,适用于实验室和野外环境的氧气含量测定。

让我们总结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如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如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如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氧气分析仪。

氧气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浓度的仪器,在医疗、环境保护、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传感器原理氧气分析仪的核心部分是氧气传感器,它采用了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原理来测量氧气浓度。

常见的氧气传感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电化学氧气传感器:通过电化学反应来测量氧气浓度,其中最常用的是膜式氧气传感器。

它包含一个氧气透气膜和两个电极,当氧气透过膜进入传感器时,会引发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进而计算出氧气浓度。

2.闪光法氧气传感器:利用氧气对光线的吸收特性进行测量。

传感器内部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LED)和一个光敏探头,通过测量光敏探头反射回来的光的强度变化,来计算氧气浓度。

3.催化型氧气传感器:利用催化剂对氧气的催化反应来测量氧气浓度。

传感器内部包含一个催化剂,当氧气通过传感器时,会引发催化反应,产生一定的电流信号,进而计算出氧气浓度。

二、氧气浓度测量步骤使用氧气分析仪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般步骤如下:1.操作前准备:首先,将氧气分析仪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一般来说,氧气分析仪需要预热一段时间,以达到稳定的测量状态。

2.校正:校正氧气分析仪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重要步骤。

校正根据不同的仪器有所不同,但一般需要使用标准氧气浓度气体进行校正。

通过校正,能够消除可能存在的传感器漂移或其他误差。

3.采样:将氧气分析仪的气体进样口放置在待测空气中,保证充分接触,并等待一定时间,使得气体样品充分稳定。

4.读取测量值:通过仪器上的显示屏或输出接口读取测量的氧气浓度值。

不同的氧气分析仪会有不同的显示方式,可以是百分比浓度、毫升浓度等不同单位。

5.数据处理与记录: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数据处理和记录,如保存测量数据、计算平均值等。

这可以帮助后续分析和总结。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氧气浓度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仪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使用氧气分析仪之前,要保证仪器运行正常,检查传感器的有效期限是否过期,避免因为仪器本身问题而导致测量误差。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氧气分子数量。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对于环境保护、气候研究以及工业生产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包括气体分析仪法、电化学法和光学法。

一、气体分析仪法气体分析仪法是一种常见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气体分析仪对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定量测定。

气体分析仪根据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不同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原理将氧气与其他气体分离,然后测量氧气的浓度。

常用的气体分析仪包括气相色谱仪、红外吸收法和质谱仪等。

二、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基于氧气与电极反应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与电极表面发生反应,产生电流信号,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确定氧气的含量。

常见的电化学法有极谱法和电解法。

极谱法利用氧气在电极表面的还原或氧化反应产生的电流信号来测定氧气含量;电解法则通过电解液中氧气与电极表面的反应,利用电流大小来测定氧气含量。

三、光学法光学法是一种利用光的吸收或散射来测定氧气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氧气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或散射特性进行测量。

常用的光学法有红外吸收法和荧光法。

红外吸收法利用氧气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测定;荧光法则利用氧气与荧光染料的化学反应产生的荧光强度来测定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可以采用气体分析仪法、电化学法和光学法等多种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可以更好地了解环境质量,促进环境保护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测量氧气含量的方法

测量氧气含量的方法

测量氧气含量的方法一、传统的化学测量法。

1.1 利用红磷燃烧。

这是一种相当经典的测量氧气含量的法子呢。

咱把红磷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比如说集气瓶,然后点燃红磷。

红磷这玩意儿燃烧起来可带劲了,就像一个小火球似的。

它在燃烧的时候就会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这时候啊,瓶里的氧气就被消耗掉了。

因为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占不了多少体积,所以瓶内的气压就会降低。

就好比一个装满东西的口袋,突然把里面的一部分东西拿走了,口袋就瘪了。

然后我们通过一些装置,像导管连接到另一个装满水的容器,由于气压差,水就会被压进集气瓶里。

进来多少水,就大概能知道原来氧气占了多少体积。

这就像“顺藤摸瓜”一样,通过水的体积间接算出氧气的含量。

不过呢,这个方法也有点小麻烦,红磷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烟,这烟有毒,就像个小恶魔似的,所以得小心操作,还得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做这个实验。

1.2 铜丝加热法。

铜丝加热来测氧气含量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把铜丝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里加热,铜丝就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

这铜丝加热的时候啊,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变红了脸。

这个反应会消耗氧气,导致容器内气压降低。

和红磷燃烧那个类似,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气压变化或者其他相关的变化来算出氧气的含量。

但是呢,这个反应进行得相对慢一些,就像乌龟爬一样,需要一点耐心等待反应充分进行。

二、现代仪器测量法。

2.1 氧气传感器。

现在啊,科技发达了,有了氧气传感器这个神奇的东西。

这就好比给我们的测量工作配备了一个超级助手。

氧气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氧气的浓度。

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复杂,但是简单说呢,就像是一个非常灵敏的鼻子,能够嗅出氧气的多少。

把它放在需要测量的环境里,它就能快速准确地显示出氧气的含量。

这个方法又快又准,不像前面那些化学方法还得等反应进行,它就像闪电一样迅速给出结果。

而且操作还简单,不需要像传统方法那样又是准备红磷又是准备铜丝的,真的是“省事省力”。

2.2 气相色谱法。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3篇放开往日的学习中的紧张,用一颗平常心去轻松面对,相信你会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的。

愿好运一直陪伴着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

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学符号为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做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为P2O5)的新物质。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1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2红磷燃烧实验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易错,注意是白烟,不是白雾,也不是烟雾。

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是固体。

固体是烟。

而雾指的是液体。

这里容易出错!)3实验成功关键:装置气密性要好;红磷要足量;操作迅速,燃烧的红磷要迅速伸入集气瓶内;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

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注意1这里指的是体积,不能说质量。

第二在本实验中只能说是五分之一,不能说是百分之二十一)5实验误差分析:如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低于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可能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装置未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6从本实验得出氮气的性质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难溶于水(物理性质)7药品选择需要满足的条件:能够和氧气反应,并且只能消耗氧气;产物必须是固体,不能是气体。

举一反三: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因为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因为镁在空气中不但会消耗氧气,还能和氮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生石灰和水反应时 放出的热量使白磷燃烧。 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 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 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 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 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 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
思考:
该装置测氧气含量 的原理是什么?
一、实验原理: 利用某种物质和氧气反应,消耗掉氧气 使密闭容器中的压强减小。倒吸进入容器的 水的体积等于反应掉的氧气的体积。
二、实验步骤: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伸二捂三看泡)
2.分——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五等分并标记(水) 3.点——燃烧匙内装满红磷,酒精灯上点燃,迅速 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4.开——冷却至室温后,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内, 打开弹簧夹。 5.看——仔细观察现象。
三、现象: 1、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等装置完全冷却之后。有水进入试管, 进入水的体积约占试管总体积的1/5.
四、实验结论:
1.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P O2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2O5
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 会有什么原因呢? 答:(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
(2)装置漏气;
(3)红磷的量不足;
六、交流讨论:
由实验现象,你还可以得到关于剩余气体 的哪些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难溶于水 3、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改进实验一:
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 焦到白磷,使白磷燃烧, 燃烧完毕,待冷却至室温, 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 倒吸进入瓶内。
改进实验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