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青年带教工程教师培养方案

青年带教工程教师培养方案一、培养方案背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工程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工程教师来培养更多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在这一背景下,培养符合现代工程技术教育需求的高水平工程教师变得尤为迫切。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制定了青年带教工程教师培养方案,旨在为青年工程教师的成长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指导。
二、培养目标1. 培养青年工程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教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2. 培养青年工程教师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引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
3. 培养青年工程教师具有较强的师德师风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够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榜样。
4. 培养青年工程教师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适应全球化的教育背景。
三、培养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为了提升青年工程教师的专业水平,我们将开设针对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工程学基础知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青年带教工程教师在专业知识储备上得到提升。
2. 教学能力培养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将结合青年工程教师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方法、课堂管理和学生辅导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工程教师,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将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各种工程实践活动,如校园工程项目、科技创新比赛等,以增强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师德师风培养师德师风是每一位教师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我们将在培养方案中加入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引导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严守师德师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5. 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师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因此我们将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出国访学等活动,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养。
四、培养方式1. 理论培训通过开设工程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培训课程,引导青年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增强专业素养。
“新工科”背景下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青年教师是教学中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但是,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教学方面具有欠缺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因此,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向“新工科”转型的重要问题。
一、深入学习与了解工程实践教学首先,青年教师应该深入学习与了解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方法。
工程实践教学是与教学紧密联系的,应该以服务社会和培养人才为导向,注重实际操作和职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经验和人才培养的质量。
而这些理念与方法,青年教师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与掌握。
二、提升工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青年教师应该在工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上下功夫。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应该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性,使得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工程实践教学的乐趣和实用性,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与技能水平。
其次,在教学实施上,青年教师需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培养学生的技能。
三、注意工程实践教学的评价与反思青年教师应该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对于学生而言,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果,因此,在工程实践教学中,评价与反思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评价与反思的过程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形式实现,如课堂讨论、实验与考核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都会得到立体化的评价。
总之,在“新工科”背景下,要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青年教师学习和了解工程实践教学的理念与方法,提升工程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并注重工程实践教学的评价与反思。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与调整,才能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的向“新工科”转型。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完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
构建多层次的实践课程体系
从基础实践课程到专业实践课程,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阶段的需求。
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和评估
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
加强工程实践平台建设
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教师能够更好地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教学质 量。
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
工程实践能够使青年教师将理论知识 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加深对专业知识 的理解。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
01
02
03
工程实践经验不足
许多青年教师缺乏实际工 程项目的经验,难以将理 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实践平台有限
意义
工程实践能力是评价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因素。加强青年教师工程实 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 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研究目的与问题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以提高其教育教学 水平,为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问题
在当前的工程教育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影响青 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如何构建有效的培养机制和策略 ?
02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 与挑战
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创新思维
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青年教师 形成创新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己的综合素质。
启示二
高校和企业应加强合作,为青年教 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共 同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优秀人 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4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乔贵方 温秀兰 万 其 张 颖 刘 娣南京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摘 要: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教师和高校均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从三方面分析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制约,面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化以及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锻炼的机会。
其次,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提出了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
最后从建立和强化青年教师的岗前工程实践能力培训机制、构建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产学研项目培育基地、以政策引导青年教师持续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三方面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进行了阐述,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并推动工程教育质量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产学研合作;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作者简介:乔贵方,工学博士,讲师;温秀兰,工学博士,教授;万其,工学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张颖,工学博士,讲师;刘娣,工学博士,副教授。
基金项目: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专业认证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以自动化类专业为例”(编号:JG201412);南京工程学院校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自动化(机器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编号:2015YB08);南京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品牌专业及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项目。
专业认证是指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协会会同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一起进行,为相关人才进入专门职业界从业的预备教育提供质量保证。
2013年6月,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教育学历或从业资格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接纳中国成为该协议签约成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促进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参与国际流动的重要保证。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贡献
结论
本研究通过调查和访谈,分析了青年教师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为相关领域的 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VS
贡献
本研究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青年教师工 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强调了实践能力 的培养对于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推 动教师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 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03
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 养的策略与方法
制定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
制定长期培养计划
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学科特点,制定符合青年教师个人发展需求 的长期培养计划。
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科特点,明确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如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实践指导能力等。
分阶段实施培养计划
将培养计划分为阶段性目标,逐步实现,并根据实施情况及时调 整。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通过企业提供实践岗位、高校组织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实 现校企联合培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实践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的青年 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企业与 高校的深度合作。
4. 总结与启示
此案例说明了企业与高校应加强合作,共同培养青年教师 的工程实践能力。
案例三
1. 背景介绍 某地区政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推动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 力培养。
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01
02
03
拓展校企合作资源
积极寻求与相关企业的合 作,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多 的实践机会和平台。
建立实践基地
在学校或企业建立实践基 地,为青年教师提供稳定 的实践场所。
“新工科”背景下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提升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思考【摘要】本文探讨了在新工科背景下,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首先通过建立跨学科合作机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产学研结合项目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提升工程实践能力。
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引入新技术促进能力提升。
通过分析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确定他们在新工科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并强调持续推动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以适应现代工程教育的发展需求。
这将有助于培养更多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工科、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跨学科合作、创新意识、产学研结合、专业化培训、新技术、学科发展、角色定位、持续推动。
1. 引言1.1 新工科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在新工科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创新,工程领域的需求和变化也日益复杂多样,对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中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青年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工程实践的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新工科背景下,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和引导者,同时也是教育体系中的新生力量,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新工科背景下的挑战和机遇相互交织,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不断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和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1.2 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青年教师代表着新思维和新能量,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中的快速变化和复杂环境。
他们能够带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
青年教师具有强烈的事业热情和奉献精神,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工程实践领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举措

高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举措一、实践培训计划1.针对高校青年教师,制定系统的工程实践培训计划,包括校内实践培训和校外实践培训。
2.培训内容应涵盖工程设计、制造、测试、项目管理等方面,提高青年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整体素质。
二、企业实习机会1.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青年教师提供实习岗位,使其在实际工程环境中积累实践经验。
2.安排资深工程师担任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参与工程项目,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三、工程项目参与1.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各类工程项目,从实践中学习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2.在工程项目中,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四、校企合作项目1.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类项目,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
2.校企合作项目应注重实用性、前瞻性,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五、技术研发团队1.组建由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技术研发团队,开展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2.鼓励青年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其技术研发能力。
六、学术交流平台1.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与业界专家、企业工程师交流的机会。
2.通过学术交流,拓宽青年教师的学术视野,激发其创新思维。
七、实践教学能力评估1.制定实践教学能力评估标准,定期对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评估。
2.根据评估结果,为青年教师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提升其实践教学水平。
八、学生工程实践指导1.安排青年教师担任学生工程实践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2.在指导学生过程中,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能力。
九、创新实践奖励机制1.建立创新实践奖励机制,对在工程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鼓励青年教师申报各类工程实践项目,为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十、工程实践成果转化推动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成果转化,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和企业生产中。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研究

摘要全球正在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活跃期,企业的员工除要掌握快速变化和不断深入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
传统课堂教学已无能为力,这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从灌输课堂向对话课堂转变、从封闭课堂向开发课堂转变、从知识课堂向能力课堂转变、从句号课堂向问号课堂转变。
本课题提出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12个能力”为学生基本培养目标,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思想的实践教学方法,构造一个工程环境,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 原gineering Specialty Certification //Xie Yonghua,Zhao Lihua Abstract The world is entering a new roun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addition to mastering rapid changes and deepening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employees must also have strong methodological capabilities,social cap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spirit.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power-less,which requires four transformations:from instilling class-room to conversational classroom,from closed classroom to de-velopment classroom,from knowledge classroom to ability class-room,from period classroom to question mark classroom.This topic puts forward the 12abilities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as the basic training objectives for students,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as the guiding ideology,and constructing an engineering environ-ment to train students'learning ability,innovation ability and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project teaching method;teaching reform1引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工科专业教学质量,对标国际标准,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十几年来,随着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组织,我国工科高等教育以开展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深化工科专业改革,在教学条件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分析
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队伍普遍还处在准专业化的状态,要想使得我国的工程教育达到《华盛顿协议》提出的“等效性”要求,必须先加强工程教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專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
随着高等工科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数急剧增多,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我国在校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人数已达930万以上,约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3,包括专本科生、工程硕士生、研究生等。
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总人数排名世界第一。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大国,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工程教育的发展将带动整个高等教育的进步。
但目前来讲,我国并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据世界经济论坛和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IMD)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在“人才市场上是否有充分多的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上的世界排名仅为第20-40位。
前后两个名次形成的强烈反差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水平着实有待提高,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和能力的教师无法培养出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学生,因此,对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关键。
二、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必要性
1.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要求。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必须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是提高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历史使命。
2.青年教师教学理论知识不足,缺乏实践教学技能。
传统上,我国的高等教育以重理论轻实践的学术教育为主,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学科为中心的。
为顺应人才培养多元化的时代需要,我们提出了加快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一直致力于强化实践育人的工作。
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受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
在人才培养上,还一直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忽视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培训,这直接导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缺乏和不足。
3.教师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一是实践教学师资数量严重不足。
特别是举办高等工科教育的院校和一些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本该有相当数量的从事实践教学的专任教师,但事实上,实践教学队伍不合理、人员老化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教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不合理。
传统上的教师只会培训,几乎都是到更高层和水平的大学学习进修,而很少到有关企业、工程部门或研究机构从事产品研发、参与工程项目等实际工作以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这势必造成了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
三、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策略
1.完善考评与激励制度,鼓励教师投入实践教学。
要鼓励青年教师增加教学投入、提升教学水平,必须不断完善教师考核、职称晋升等评价机制。
1)以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为基础,设立职称晋升指标。
2)设立优质教学质量奖。
2.搭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交流与提升平台。
首先,充分利用校外资源,鼓励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建立青年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制度。
为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其学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西电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西安中为光电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研究所签订协议,选派青年教师赴相关单位脱产挂职,挂职期限为一年,挂职期间,学校为期保留公职及相关待遇。
挂职完成后,经人事处考核合格,将在职称晋升时等同于出国一年。
其次,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让校内老教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交流,传授经验,帮助青年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又要充分发挥我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作用,利用好聘请到的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训。
再次,依托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沙龙及研讨会,最终构建起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平台。
3.增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意识,积极指导学生竞赛项目。
不论从学校的角度出发,还是从青年教师个人角度出发,都应该增强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意识。
首先,学校要以正确的政策为导向,切实加强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教学能力,从思想上引导青年教师重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以有效制度规范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其次,在专业认证背景下,对每位学生和教师的实践工程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青年教师在身体最佳、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应该抓住一切机会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可根据专业,为青年教师安排指导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
吉林大学就出台相关规定,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的教练,在职称评审时给予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工科院校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只有教师具有了极高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对高校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成为解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关键,各高校应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出适合本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策略。
2016年校级教改项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支持,编号:B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