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及管理

合集下载

水稻育种 注意事项

水稻育种 注意事项

水稻育种注意事项
1. 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可太重要啦!就像你找对象,得找个合适的呀!比如有的品种适合这个地方,有的就不适合,那能瞎选嘛!像在容易干旱的地方,就得选抗旱的品种。

所以,可得瞪大眼挑对品种哦!
2. 育种的土壤也不能马虎呀!你想想,要是把水稻种在很差的土里面,它能长得好么?就好比让你睡在又脏又臭的地方,你能舒服嘛!所以要确保土壤肥沃、疏松,给水稻一个舒适的“家”。

3. 播种时间可得把握好哇!这可不像你想什么时候出门就什么时候出门。

太早太晚都不行,太早了可能太冷,太晚了又赶不上好时候,这不就糟糕啦!就像赶火车,你得卡着点去呀!
4. 施肥也要合理呀,不能乱施一通!你不能一下子给水稻吃撑了,也不能让它饿着呀!就像你自己吃饭,适量才健康呀,对不对?多了少了都可能长不好呢。

5. 浇水也有讲究哟!不是想浇就浇的。

水多了会淹死,水少了会干死。

这就跟你喝水一样,喝多了肚子胀,喝少了口渴,得恰到好处才行呢!该浇水的时候就得浇透。

6. 注意病虫害防治呀!这就像你生病得赶紧治一样。

要是不在意病虫害,那水稻可能一下子就全完啦!咱可得时刻留意着,一有不对劲赶紧采取措施。

7. 日常管理可不能偷懒哟!你总不能种下去就不管啦。

就跟养孩子似的,得经常照顾着呀。

看看长得好不好,有没有问题,及时处理呀!
8. 收获的时机也很关键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

太早了没成熟,太晚了可能就掉粒了。

你想想,要是你准备去收果子,去早了没熟,去晚了都烂了,那多可惜呀!所以一定要瞅准时机再收获。

总之呀,水稻育种可真是个细致活,每个环节都要用心,不然就白忙活啦!。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那中国水稻种植方法是什么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水稻种植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水稻种植方法一、水稻的生物学基础(一)水稻的生长发育1、水稻的一生水稻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发根、长叶、分蘖、拔节、长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最后形成新的种子,称为水稻的一生。

从播种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日数,叫水稻全生育期。

水稻一生共分为四个时期:(1)秧苗期。

播种——移栽(2)返青分蘖期。

移栽——幼穗分化前(3)拔节孕穗期。

幼穗分化——抽穗前(4)抽穗结实期。

抽穗——成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划分:(1)营养生长期。

根、茎、叶、分蘖(营养器官)(2)生殖生长期。

穗、花、籽粒(生殖器官)2、种子发芽(1)种子构造:谷粒由谷壳和糙米两部分构成。

(2)种子生活力:一是种子成熟度。

开花授粉后7—10天的种子具有发芽能力,20天后发芽力正常。

二是种子休眠期。

籼稻的休眠期很短,特别是早稻种子休眠期更短。

三是种子寿命。

种子贮存的时间越长,寿命越短。

种子在一般条件下贮存,生活力可保持2年,但发芽率只有50%左右。

(3)种子发芽过程:一是吸胀;二是萌发(破胸);三是发芽三个阶段。

露出白色的胚称为破胸,胚芽达到谷粒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3、根的生长水稻的根系:水稻属须根系,分为种子根和不定根,不定根又分为普通根和浮根,浮根除吸收水分和养分外,还能吸收氧气,输送到下部的根系,以提高下部根的活力,这是水稻适应淹水环境的一种特殊表现。

4、叶的生长水稻叶有完全叶和不完全叶两类。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在胚中已分化形成。

水稻一生叶主茎的叶片数已定。

主茎第1—3片叶是在幼苗期生长的,最后3片叶则是在幼穗分化期生长的,其余各叶都在分蘖期生长。

5、叶片功能叶片功能期是指叶片保持光合能力时间长短。

叶片功能期随着叶位上升,由短变长,水稻1—3片叶只有10多天,而剑叶功能期可达50—60天。

6、水稻分蘖水稻茎基部节上腋芽长成的分枝称为分蘖。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水稻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一、选育原种
1. 选择具有短生育期、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水稻品种作为原种。

2. 在无病虫害、土壤肥沃的条件下进行育种,确保原种的优良特性。

二、播种
1. 选用良种,使用种粒热处理方法,保证播种质量。

2. 播种前进行土壤松翻,均匀施入有机肥料,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三、田间管理
1. 定期给予水稻农田适量的化肥,根据生长期合理施肥。

2. 对水稻田间杂草进行及时清除,保持田间整洁。

3. 定期对水稻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方法。

四、收获
1. 在水稻成熟期,根据水稻颗粒的颜色、成熟度等指标,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获。

2. 使用适当的收获机械,保证收获效率和质量。

五、加工
1. 对收获下来的水稻果实进行烘干、打谷等加工工序。

2. 对加工前后的水稻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原种的纯度和质量。

六、储藏
1. 将加工完成的原种进行密封存放,保证原种的质量不受影响。

2. 定期对储存的原种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通过以上操作规程,可以保证水稻原种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水稻生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农民来说,掌握好水稻的种植生产技术规程,可以保证产量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和环境污染。

以下是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的详细介绍:
一、选地
水稻种植需要选择肥沃、排水良好、土壤含水量适中的土地。

在选择土地时,还需要注意土壤的酸碱度和有机质含量,以及周围的环境是否有污染因素。

二、育种
选用优质、高产、抗病虫害的水稻品种进行育种,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在育种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对种子的储存和管理,以确保种子的质量。

三、田间管理
在水稻的田间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良种播种量:播种量要适宜,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产量。

2. 良种选用:选用良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

3. 地力养护:合理施肥、改善土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产量。

4. 灌溉管理:根据土壤含水量和降雨情况,合理进行灌溉。

5. 病虫害防治: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治病虫害,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四、收获与储存
在水稻收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时机:水稻成熟后,及时收割,可以避免粒子掉落、裂果和霉变等情况的发生。

2. 收获方式:选择合适的收获方式,可以减少粒子的掉落和损伤。

3. 储存环境:储存水稻时,需要选择干燥、通风、无虫害的环境,以避免粮食质量的下降。

总之,水稻种植生产技术规程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需要掌握好水稻的种植生产技术规程,才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水稻的育种方法

水稻的育种方法

水稻的育种方法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人们一直在进行育种研究。

下面将从传统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编辑育种三个方面介绍水稻的育种方法。

一、传统育种传统育种是指通过人工选择和培育,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

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筛选,耗时耗力,但是可以保留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不会对水稻基因造成破坏。

传统育种的主要方法包括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自交系育种。

选择育种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植株进行繁殖。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但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和筛选。

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产生新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产生更好的水稻品种。

但是需要进行大量的杂交试验,耗时耗力。

自交系育种是指将同一品种的不同植株进行自交,产生自交系。

这种方法可以保留水稻的遗传多样性,但是需要进行多代自交,耗时耗力。

二、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产生新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产生更好的水稻品种。

杂交育种的主要方法包括单交、复交和三系杂交。

单交是指将一个优良品种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产生新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

复交是指将一个杂交种的花粉授粉到另一个品种的柱头上,产生新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同品种的优点,产生更好的水稻品种。

三系杂交是指将一个不育系的花粉授粉到一个恢复系的柱头上,产生新的杂交种。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不育系的优点,产生更好的水稻品种。

三、基因编辑育种基因编辑育种是指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水稻的基因进行编辑,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

这种方法可以精准地编辑水稻的基因,产生更好的水稻品种。

基因编辑育种的主要方法包括CRISPR/Cas9技术和TALEN技术。

CRISPR/Cas9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地编辑水稻的基因,产生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品种。

水稻育种程序的八个步骤

水稻育种程序的八个步骤

水稻育种程序的八个步骤
水稻育种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八个主要步骤:
1.目标设定:确定育种的具体目标,比如改良产量、抗病虫害、适
应不同环境等。

这个阶段还包括对目标品种的特性进行分析和确定。

2.亲本选择:选择作为育种材料的亲本,通常包括母本和父本。


些亲本需要具备目标特性,并且要有不同的遗传背景,以便在后续的杂交中产生多样性。

3.杂交:将选定的母本和父本进行人工授粉,产生杂交种子。

这个
步骤旨在结合两个亲本的优良特性,产生具有优势遗传特性的后代。

4.选择与筛选:通过田间观察、实验室分析等手段,对杂交后代进
行评估和筛选,以确定哪些个体具有理想的遗传特性,比如产量高、抗病性强等。

5.后代选育:从筛选出的材料中选择优良的个体作为后代,进行连
续的选育和繁殖。

这个阶段旨在固定理想的遗传特性。

6.田间试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田间试验,评估育种材料的
表现,以确定其适应性和稳定性。

7.品种审定:通过多地多年的试验,确定具备优良表现的品种,进
行审定,以确保其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8.推广与应用:将通过育种获得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和应用,推动
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改善农业生产和促进粮食生产。

这些步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稻育种程序,其中每个步骤都需要系统的计划和精细的操作,以确保育种目标的实现。

水稻良种繁育实施方案

水稻良种繁育实施方案

水稻良种繁育实施方案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良种繁育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水稻良种繁育的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一、资源收集与鉴定。

1. 收集优质种质资源,通过调查和收集,获取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种质资源,包括高产、抗病、抗逆等性状的种质资源。

2. 鉴定种质资源,对收集到的种质资源进行鉴定和评价,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资源,作为良种繁育的材料。

二、材料杂交与选择。

1. 选择亲本,根据水稻的遗传特点和育种目标,选择适合的亲本进行杂交组合,以获取更好的遗传效应。

2. 杂交育种,采用人工授粉或者利用杂交不亲和性进行杂交育种,获取杂交后代。

3. 选择育种材料,对杂交后代进行田间筛选和鉴定,选择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质作为育种材料,作为下一步的育种对象。

三、品种选育与推广。

1. 选育新品种,利用选育材料进行组合和选择,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水稻新品种,包括高产、优质、抗逆等性状。

2. 试验推广,对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通过多点试验和示范推广,评价新品种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3. 推广应用,通过种子生产和示范推广,将优良水稻新品种推广到广大种植户手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四、品种保护与管理。

1. 品种保护,对培育出的新品种进行品种保护,确保育种成果的合法性和权益。

2. 品种管理,建立品种管理档案,对新品种进行定期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新品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我们可以更加系统地开展水稻良种繁育工作,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满足人民对粮食的需求,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为水稻良种繁育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方法,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杂交水稻制种管理实施意见

杂交水稻制种管理实施意见

杂交水稻制种管理实施意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杂交水稻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杂交水稻的种植和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进杂交水稻制种管理,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加强对杂交水稻的科学管理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一、选种工作。

杂交水稻的选种工作是推广和维护该品种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选种时应该注重田间观察和实验验证,力求选择表现最好的品种。

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大育种力度,开发具有较高产量、抗病性能较强、耐旱耐涝的优良品种。

二、施肥管理。

施肥是杂交水稻生长的关键环节。

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施肥上,应该根据土壤、季节、气候等因素制订合理的施肥计划。

针对不同生长阶段,施不同种类、不同含量的肥料,保证水稻生长所需的养分和能量。

三、病虫害防治。

杂交水稻生长过程中会遭受多种病虫害的威胁,如纹枯病、稻瘟病等,严重的可能导致产量大幅下降甚至失败。

因此,防治病虫害是杂交水稻种植过程中必须的关键工作之一。

我们应该落实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化学药品和生物农药,加强对杂交水稻种植区域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危害。

四、灌溉管理。

杂交水稻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在灌溉管理上需要合理运用水资源,控制水分的合理利用,防止浪费。

特别是在干旱气候下,需要对灌溉环节进行更为严格的管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水稻的正常生长。

五、田间管理。

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田间管理也非常重要。

首先,要春、夏、秋三季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种植,默认空气流通,控制田间的温湿度条件。

其次,对于有条件的农田,还需采取自动化、数字化种植管理方案,活更有效地促进水稻生长。

综上所述,杂交水稻制种管理实施意见,对于提高种植效率、保障水稻品质、促进粮食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加强科学管理,持续创新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管理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杂交水稻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在引种上的应用 不同地区的生态条件互有差异,在相互引种时必须考虑品种的 光温反应特性。凡对温、光反应钝感而适应性广的品种,只要生 育季节能够保证,且能满足品种所要求的有效积温,引种比较容 易成功。 不同纬度地区之间的引种,如北种南引,缩短生育期。反则, 延长生育期。

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低种高引),由于高海拔地 区温度较低,品种发育延迟,生育期也相应延长,因而应引用同的地区之间,因两地光温条件大体相同, 相互引种的品种生育期变化较小,引种较易成功。 (二) 在栽培上的应用 为保证高产稳产,同样需要考虑品种的光温特性。迟熟品种要 求有效积温较多,较耐迟播迟栽,秧龄稍长不易老化拔节;而早 熟品种,由于全生育期所需有效积温较少,感温性较强,短日高 温生育期缩短。
水稻育种及管理
育种的方法


1、选择育种(自然突变,选择繁殖)
2、杂交育种 3、回交育种 4、远缘杂交 5、诱变育种(利用物理化学处理引诱突变,选择有利突变) 6、生物技术育种(基因工程)
(选择特殊亲本杂交,利用杂种优势)

7、倍性育种(增加繁殖或减少染色体组)
一、水稻播种及管理

花药培要一般采用N6培养基,水稻花粉植株有50%~~60%的发自 染色体加倍成二倍体(即双单倍体),约有40%为单倍体,5%为 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单倍体采用秋水仙碱处理,促使染色体加倍, 加快育种过程。
三、水稻育种的基本理论
1、杨守仁观点:
(1)理想株型与优势利用结合才是水稻能高产育种的大方向。


亲缘关系近的不同生态型品种间杂交,也属于品种间杂交。 品种间的杂交育种特点:一般不存在生殖隔离 ;杂交性状稳定 快,育成品种周期较短;利用回交或复交和选择鉴定,容易育成 综合形状优良的品种。 杂交育种是现在常用选育高产多抗和优质品种的主要育种方法。


三)籼粳亚种间的杂交育种
籼稻和粳稻是普通栽培稻的两个亚种,彼此间存在生殖隔离或育性 不亲和。育种家期望把粳稻的耐寒性,耐肥抗到,叶片坚硬,出米 率高等性状与籼稻的省肥,生长旺盛,谷粒较长等性状结合起来。 经过不懈的努力,育成了植株高大,穗大粒多,发芽势强,分蘖势 强,茎粗抗倒,根系发达,抗逆能力强等杂种优势。
注意事项:

1、确定做杂交的水稻要分期播种,每个7~~10天为一期,分3~4期播种。 2、水稻田间水量的要保持合适,既不能旱着水稻,也不能淹没水稻,比较好 的方法就是了解水稻的需水特点:水稻 需水分为生理需水和生态需水,种稻 一般实行水层灌溉,不仅是为了保证水稻生理需水,更重要的是创造适宜水 稻生长发育的生态条件。

坝上草原蒙牛公司青贮玉米
玉米是禾本科一年生高产作物,青贮玉米并不指玉米品种,而是
鉴于用途,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存放到青贮窖中(即进行青贮 ),经发酵制成饲料或工业原料。青贮玉米是鉴于农业生产习惯 对一类用途玉米的统称。青贮玉米与普通籽实玉米不同,主要区 别是:1、青贮玉米植株高大,在2.5~3.5m,最高可达4m,以生产 鲜秸秆为主,而籽实玉米则以产玉米籽实为主。2、收获期不同: 青贮玉米的最佳收获期为籽粒的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此时产量 最高,营养价值也最好,而籽实玉米的收获期必须在完熟期以后 。3、青贮玉米主要用于饲料,而籽实玉米除用于饲料外,还是重 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 优势 选择专用的玉米品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也有一些种植单位把普 通的籽实用玉米提前收割用于青贮,但往往产量较低。一般在中 等地力条件下,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亩产鲜秸秆可达4.5~6.3吨。而 普通籽实用玉米却只有2.5~3.5吨。种植2~3亩地青贮玉米即可解
栽培管理技术



2、播种期:与大田作物播种期相同,在北方大部分地区一般在5 月上旬播种。
3、播种量: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若采用精量点播机播种,播 种量为2~2.5kg/亩,若采用人工播种,播种量为2.5~3.5kg/亩。 一般青贮玉米的亩保苗数为5000~6000株。 4、播种方法:采用大垅条播,实行垅作,行距30~~40cm,株距 15~20cm,单条播或双条播都可,但双条播可获得较高产量。



1、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不育系:指雄性器官退化或发育不正常,无花粉 或不能产生正常花粉; 雌性器官正常,自交不结实,异交结实的 品种或品系。 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保持不育 性的品种或品系。能自 交结实,保持系给不育系授粉所得后代 是不育系。 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结 实的品种或品系。能 自交结实。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的后代 (F1)能正常结实,F2分离 三系杂交水稻:是指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配套育种,不 育系为生产大量杂交种子提供了可能性,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 用恢复系给不育系授粉来生产雄性恢复且有优势的杂交稻。 2、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两系杂交稻:一种为光温敏不育系的水稻,其育性转换与日照长短和 温度高低有密切关系,在长日高温条件下,它表现雄性不育;在短日 平温条件下,恢复雄性可育。利用光温敏不育系发展杂交水稻,在夏 季长日照下可用来与恢复系制种,在秋季或在海南春季可以繁殖自身, 不再需要借助保持系来繁殖不育系,因此用光温敏不育系配制的杂交 稻叫做两系杂交稻。 3、化学杀雄剂的应用: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钠的杀雄效果较好。

玉米青贮料营养丰富、气味芳香、消化率较高,鲜样中含 粗蛋白质可达3%以上,同时还含有丰富的糖类。用玉米青贮料饲 喂奶牛,每头奶牛一年可增产鲜奶500kg以上,而且还可节省1/5 的精饲料。青贮玉米制作所占空间小,而且可长期保存,一年四 季可均衡供应,是解决牛、羊、鹿等所需青粗饲料的最有效途径。 1、选地与整地:方法与普通籽实用玉米相同,土质疏松肥沃, 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有利于获得高产。


5、混播:青贮玉米与豆类混播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同时还 可大大提高青贮玉米的品质。以玉米为主作物,在株间混种豆。 豆科作物,根系有固氮功能,并且耐阴,可与玉米互相补充合理 利用地上地下资源,从而提高产量,改善营养价值。混播量为: 青贮玉米1.5~2.0kg,豆类2.0~2.5kg。
6、田间管理:与大田作物管理方法相同,需要进行除草、间苗、 施肥及中耕等。施肥量为10~15kg/亩。 收获与制作 收获及青贮制作
(六)花药(花粉)培养技术

花药培养和花粉培养指在合成培养基上改变其正常生长的发育途 径,由单个花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技术。花药属于组织器官,花 药培养属于组织(包括药壁,花丝,花壁)培养,而花粉是花粉 粒(小孢子)属于细胞培养。直接用花粉培养就减少上述其他细 胞的的麻烦,但是花粉培养技术难度大,很难获得大量水稻花粉 植株。

如育秧期间温度偏高求能及时揭膜,插入大田易早穗,使产量难 以提高。因此,在栽培上,应注意培育适龄嫩壮秧,并加强稻田 前期管理,争取在短期内发足所需的苗数。早稻品种“翻秋”作 晚稻栽培,更应注意控制秧龄,加强前期管理,以防高温季节发 育加快,营养生长期缩短而导致减产。 (三) 在育种上的应用 在进行杂交育种时,为了使两本花期相遇,可根据亲本的光温 反应特性加以调控。如对感光性强的亲本采取适当迟播;或者对 感光性强的亲本进行人工短日处理,促使提早出穗、开花。同样 也可采用延长光照时间,使出穗、开花延迟,借以调节两亲本的 花期,另外,为了缩短育种进程,或者加速种子繁殖,育种工作 者多利用济南和广西等省区秋、冬季节短日高温条件进行“南 繁”。

水稻种植:



1、天津地区水稻播种时间是每年四月一号到四月八号,安全期(最晚种水稻 时期,在晚于这个时候很可能就不能正常成熟)是四月二十七日。
2、插秧时间在每年五月二十五日左右。 3、八月十一日到二十三是抽穗时期,也是做杂交的时间。 4、九月二十七成熟,适合人工收割。稻谷和稻杆没有分离,稻谷依然可以吸 收一定养分。 5、十月九号适合机械收获。必须要在完全成熟,才能进行机械收获。

1、收获时期: 青贮玉米的最适收割期为玉米籽实的乳熟末期至腊熟前期,此时 收获可获得产量和营养价值的最佳值。在北方的第一、第二积温 带可在8月中旬收获,而在第三、第四积温带则在8月下旬~9月 上旬收获。收获时应选择晴好天气,避开雨季收获,以免因雨水 过多而影响青贮饲料品质。青贮玉米一旦收割,应在近量短的时 间内青贮完成,不可拖延时间过长,避免因降雨或本身发酵而造 成损失。
(2)要特别重视优化性状配组。 (3)要应用高效率、有把握的选择方法。
(4)三好理论“植株高矮好,穗子大小好,分蘖力好”
2、袁隆平提出的高产模式(参考: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 袁隆平 (国家杂 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125))
(1)株高 100 cm 左右, 秆长70 cm 左右, 穗长25 cm 左右。 (2)上部三叶 的形态特点如下: 修长。剑叶 50 cm 左右, 高出穗尖 20 cm 以上, 倒二叶 比剑叶长 10% 以上, 并高过穗尖, 倒三叶尖达到穗中部。 挺直。剑叶、倒 二叶和倒三叶的角度分别为 5° , 10°和 20°左右, 且直立状态经久不倾 斜, 直到成熟,窄凹。叶片向内微卷, 表现较窄, 但展开的宽度为 2 cm 左 右,较厚。( 3) 株型。适度紧凑, 分蘖力中等, 灌浆后稻穗下 垂, 穗尖离 地面 60 cm 左右, 冠层只见挺立的稻叶而 不见稻穗, 即典型的“叶下禾” 或“叶里藏金”稻。


二、水稻育种

一、杂交育种

(一)杂交水稻的定义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农作物的产 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 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 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二)品种间的杂交育种 品种间杂交指籼稻或粳稻亚种内的品种之间的杂交,而籼稻品种 和粳稻品种之间杂交,则称亚种间杂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