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苹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凉苹果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摘要:平凉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苹果产业是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平凉苹果产业下一步要制定目标科学、措施可行的发展规划,牢固树立有规模、有质量,围绕实现适宜区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迅速掀起新一轮果产业建设高潮。

关键词:平凉;苹果产业;现状;发展思路

平凉是我国苹果的优势产区,在全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近年来,全市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历经探索起步,规模扩张、产业化经营、品牌培育四个发展阶段,现已初步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果产业发展格局。初步统计,2009 年全市苹果面积已达118万亩,苹果总产量59.10万t,直接产值13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1.40%,较上年增长11.50%。全市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47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10%,加上果园劳务、涉果企业用工、果品购销运输以及果品农资经营等方面增加的收入,苹果产业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人均超过600元。依据平凉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到2015年,全市苹果面积发展到200万亩,实现苹果适宜区基本全覆盖,各类认证基地达到100万亩,苹果总产量达到150万t,优果率达到75%,苹果产业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平凉苹果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成为全市最具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1平凉苹果产业发展特征

1.1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规模总量较小

到2009年底,全市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苹果118万亩。初步形成了西部葫芦河流域、东部泾河流域、南部阴湿山区3个果业集中区。同时,全市苹果面积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递增。但从全局看,全市现有耕地面积35.90万hm2,苹果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1.80%,苹果产业发展空间较大。

1.2标准化建设提速,普及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制定了11项《“平凉金果”—苹果》等产品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推广了树形改良、测土配方施肥、果实套袋、病虫害综合防治、果园覆盖等实用新技术,引进果树名优品种46个,年果实套袋达到20亿只,年培训果农达到

10万多人(次)。全市已认证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0.40万亩,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示范基地5 034亩,全球良好农业规范(GLOBAL GAP)示范基地900亩,注册备案出口基地6万亩,分别占全市苹果面积51.20%,

0.004%,0.08%,5.10%。

1.3产业开发逐步升级,有待于进一步做大做强

全市现有贮藏量500 t以上的气调、冷藏库105孔,各类砖混简易库1900多孔,年贮藏能力达到30万t。拥有果品分级、清洗生产线4条,年处理商品果5万t。建成果汁、果酒、果醋、果仁等加工企业8家,年加工果品20多万t。建办果袋、纸箱、发泡网等关联企业20多家,从事果品营销的各类企业(公司)200多家,有11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2009年,直接出口欧盟,实现了我市果品出口国际高端市场零的突破,创汇额超过519万美元。组建了平凉金果集团,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初步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全市年果品贮藏、加工、营销、运输等关联企业产值3亿多元。登记在册的果品营销经纪人1 409名,年中介收入1 300万元以上。

1.4品牌效应开始显现

“平凉金果”获准注册为证明商标,取得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认证,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成为北京奥运会特供产品。注册了“泾龙”、“陇原红”和“紫荆红”三个苹果普通商标。在历次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国际果蔬展览会、中国商标节等大型节会、展会上,“平凉金果”系列产品多次获得金奖和“中华名果”、“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称号,获得中国首届(昌平)苹果擂台赛两项第一,平凉市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在北京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论坛上,“平凉金果”获得了“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称号,品牌价值被评估为31.95亿元。

1.5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有待于进一步落实

全市市、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成功建立,已组建各级果业协会及经济合作组织176个。全市专门从事果业技术服务的管理技术人员500多人,农民专业技术骨干7 000余人。依托平凉金果网站、平凉金果信息中心及果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建成了果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和灾害性天气、病虫害预测预警体系,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和提质增效措施落实不到位,传统栽培模式尚未改变。目前,全市规范化管理的果园占42%,标准化管理面积仅占23%。由于管理比较粗放,大面积幼树园发枝少、成形慢、适龄不结果,延迟结果现象较为普遍。有的在幼园内种植深根性高杆作物,造成间作物与幼树争肥争水,影响树体生长;有的由于防病灭虫不及时,造成蚜虫类、卷叶蛾、金龟子类、苹果锈病、早期落叶等病虫害蔓延,叶片受害,光合作用受阻,树体营养不够,幼树新梢提前停长,原本生机勃勃的幼树长成小老树。

1.6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2009年,苹果总产量59.10万t,直接产值13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31.40%,较上年增长11.50%。全市农民人均苹果纯收入达到47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10%,加上果园劳务、涉果企业用工、果品购销运输以及果品农资经营等方面增加的收入,苹果产业为农民带来的收入人均超过600元。全市从事果业生产的农民超过30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5%以上,在培育农村劳动力、扩大农村就业、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全市经济林增加森林覆盖率9个百分点,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发挥了显著作用,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协调和谐发展。

2加快平凉苹果产业发展意见和建议

2.1平凉苹果产业已形成气候,在全省树立了典型和样板,下一步要制定目标科学、措施可行的发展规划,指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果产业集中突破,关键是规模、质量和效益的突破。要牢固树立有规模、有质量,才会有客商、有市场的理念,围绕实现适宜区全覆盖的战略目标,迅速掀起新一轮果产业建设高潮。

2.2要从苗木做起,保证品种优质化,调整结构、合理布局,早中晚熟品种相结合;建立规范的良种苗木繁育供应体系,优化品种结构,夯实产业基础。

2.3从技术培训做起,加大标准示范园建设和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控等技术培训和服务,保证果品丰产优质;重点针对现有100万亩苹果基地,全面落实标准化管理措施,集中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栽培模式创新、果农培训、提质增效等方面下功夫,促使果园管理大转型、大提升。

2.4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做起,组织和引导一批有技术、有资金能力的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2.5从贮藏加工做起,扩大规模,促使苹果周年上市、均衡上市。加大对现有30户涉果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改造扩能,壮大实力,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基地、联农户、拓市场的作用,加快果产业集中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2.6从品牌做起,开拓市场,加大宣传,增强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果品经济效益。坚持用品牌促发展、提质量、拓市场,在保护好现有七张名片的基础上,力争在一两年内把平凉金果培育成全国驰名商标。同时,要强化品牌监管,全市对内对外打“平凉金果”一个品牌,强力推行外销果品防伪标识保护措施,建立“平凉金果”可追溯制度。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巩固东南亚市场,开辟国际高端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