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技巧

合集下载

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技巧

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技巧

一、会谈前的准备1、接待室(处)、办公室以及着装律所应当设接待室(处),并且在接待室(处)聘请秘书。

其他委托人的资料应该干净地整理(绝对不能放在办公桌上,否则委托人会对律师的职业操守,如保密承诺,产生怀疑)。

律师应当着正装,且必须整洁。

2、欢迎委托人委托人到达律所后,尽量不要让他在接待室等待,如果等待无法避免,应该向他说明原因,并说明需要等多长时间。

同时,必须避免让委托人为找律师的办公室而无所适从,因此此时其应当得到秘书的帮助。

委托人应当由秘书引入律师的办公室,当然,最好是由律师亲自去迎接。

如果委托人由秘书引入,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必须遵守的,如:起身(委托人进来之前,律师往往都是坐着的)、握手、自我介绍(应该是最基本的情况:姓名、学历和职位等)。

如果该委托人是律所的新顾客,应该向其了解一些个人资料,如姓名、住址以及联系方式,这会对以后的工作以及律所今后的业务带来很多方便。

3、律师费中国人往往忌讳在见面一开始就谈钱,但是如果律师与委托人在会谈前不就律师费进行协商,今后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且容易产生很多矛盾。

此时需要明确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主要包括:(1)计费方式:计时收费,即以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所花费的时间作为计算单位;计件收费,即按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数量为计算单位;固定收费:即律师与委托人在确立委托代理关系时约定收取的律师费。

(2)收费方式:提前收费,即在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前预收律师费或有委托人先行支付一定数额的定金(预付款),在法律服务提供结束后再交纳余款;阶段收费,即根据案件处理的进展分阶段收费;终了收费,即等法律服务提供完毕(案件处理完毕)后一并收费;比例收费,即涉及财产标的就按争议标的收取律师费。

4、保密问题律师为提供有效法律服务就必然要了解委托人的一些隐私,为了缓解委托人的顾虑,律师必须在会谈正式开始前向委托人说明:法律规定律师有义务为委托人保守隐私,因此,委托人可以放心陈述案情。

5、陪同人员有些委托人喜欢由亲属或朋友陪同去律所与律师进行会谈,有陪同人员一起参加会谈可以减轻委托人会谈时的心理压力,让会谈顺利进行。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1.建立信任关系:律师应该以友善和专业的态度与当事人交谈,展示出对其问题的关注和尊重。

他们应当表现出耐心和善意,且始终保持专业的形象。

2.发问和倾听:律师在会见过程中需要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倾听当事人的回答。

通过有针对性的发问,律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案件的细节和当事人的意图。

3.问开放性问题:律师会见当事人时,应该提出开放性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非题。

开放性问题可以帮助律师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细节,从而更好地分析案件并提供法律建议。

4.不要干涉或打断: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干涉或打断当事人的陈述。

当事人可能在说话中透露一些重要的信息,律师应该给予足够的空间让其表达出来。

5.使用非语言沟通技巧:律师在与当事人会面时,可以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来增进彼此的理解。

例如,通过面部表情、姿势和眼神交流,律师可以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和同情。

6.简单明了地解释法律问题:律师在与当事人会面时,应该避免使用法律术语和复杂的解释。

他们需要以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法律问题,并确保当事人理解,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7.尊重和保密: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应该始终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并保持会见内容的机密性。

律师应该向当事人明确解释其法律职责和义务,并确保当事人的利益优先。

8.建议和指导: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应该向当事人提供明确的法律建议和指导。

他们可以帮助当事人了解案件的法律程序和可能的后果,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

9.记录笔记:律师在与当事人会面时应该记录详细的笔记,包括会见的日期、时间、地点和内容。

这些笔记可以为律师提供方便,以回顾和分析会见的信息,并在需要时提供证据。

10.合理安排时间:律师在会见当事人时应该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充分了解案件细节,并回答当事人可能有的许多疑问。

他们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与当事人进行深入的交流。

总之,律师会见当事人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对最终的案件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律师需要掌握这些技巧,以便能够与当事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并有效地收集信息、提供法律建议和制定案件策略。

律师必须掌握的谈判技巧

律师必须掌握的谈判技巧

律师必须掌握的谈判技巧律师在接案时,除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取信于当事人外,在与客户洽谈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谈判技巧,也是律师赢得客户的必备条件。

那么律师在谈判的过程中有哪些技巧需要把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律师必须掌握的谈判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一、律师接案前需要明白的问题我们知道,律师行业是法律服务行业,销售的是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

和销售有形产品一样,作为供方的律师,必须清楚作为接受服务方的当事人的真正需求。

这种知道当事人所想贯穿于整个接待过程。

营销有两个层次:初级营销是发现其真正的需求并满足他;高级营销是针对自己具备的产品而挖掘其需求,就是把梳子卖给和尚的能力。

当事人的纠纷大多有很多解决方法,而其走进律所并不代表就已经决定通过诉讼解决或者借助律师参与调解。

而律师们要做的是在职业道德的范畴内给当事人灌输律师参与解决纠纷的必要性。

这就是必要的“讼棍精神”。

而在确定落实了当事人要请律师参与解决的基础上,就需要落实这个律师是你而不是其他同仁的问题了。

方法就是询问,观察判断当事人对忧虑:是怀疑你的资力,还是为律师费发愁,还是担心判决的公正性。

记住,必须在第一次接谈解决他的真正担忧。

而其真正的担忧,他不一定讲出来,比如觉得你年轻。

你一定要去深度挖掘,并针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准备好公式性的说辞。

总之,要是你通过第一次接谈而连当事人的担忧都没有解决甚至不清楚的话,应该承认接谈是很失败的。

而律师基于不能“反追”的特性,也就宣告你基本上流失了一个准客户。

二、律师接案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谈判前,我们需要做些准备工作,对我们的客户事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谈判奠定基础。

第一,要了解洽谈的对象。

在正式谈判之前,我们最好跟客户有所接触,有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最起码通过电话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通过网络查询到一些基本信息,或者通过其他渠道探究出我们要面对的洽谈对象的一些更多的信息和情况,这对我们进入正式谈判是非常有好处的。

我们要了解洽谈客户的情况包括:(1)我们要谈的人是谁。

与刑案委托人的沟通技巧

与刑案委托人的沟通技巧

与刑案委托人的沟通技巧
以下是 6 条关于与刑案委托人的沟通技巧:
1. 要学会倾听呀!不要人家话还没说完,你就急着发表意见。

像有次我和一个委托人沟通,他正说到关键地方呢,我要是着急打断,那不就完蛋啦?听委托人把话说完,这能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和耐心呢,这样他们才会更信任你呀。

2. 说话的时候要真诚啊!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比如,你不能随便承诺些做不到的事。

就好比说,你不能告诉委托人你肯定能帮他脱罪,这得实事求是嘛。

用真诚的心和他们交流,他们也能更好地配合你呀。

3. 得把复杂的法律术语简单化呀!别满口都是专业名词,把人都给绕晕了。

就像上次有个委托人,我要是一直说那些他听不懂的词,他能明白啥呀?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清楚,让他们清楚知道自己的处境和可能面临的情况。

4. 要会换位思考呢!站在委托人的角度想想问题。

要是你是他,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想、怎么做?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啦,就像你自己身处其中一样。

比如有个委托人特别着急,那你就得理解他的心情呀。

5. 得注意自己的语气和表情呀!别冷冰冰的像个机器人。

要表现出你的关心和热情呀,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一样。

不然委托人怎么会放心把事情交给你呢,对不对?
6. 一定要保持冷静呀!哪怕委托人情绪很激动,你也不能慌了神。

你要像那定海神针一样,稳稳的。

有一回委托人在那大吼大叫,我要是也跟着乱了,那不就坏事啦?冷静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嘛。

我觉得与刑案委托人的沟通真的太重要啦,掌握这些技巧能让沟通更顺畅,也更有利于案件的处理呀!。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

律师会见当事人的技巧1.积极倾听:律师应当倾听当事人的陈述,了解其需求和诉求。

律师要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和关注,让当事人感到被尊重和理解。

2.保持专业:律师在与当事人交流时应当保持专业和客观,不受个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律师应当尽量避免过度提问或评判,而是通过提问和引导来获取客观的信息。

3.提问技巧:律师在会见当事人时,应当灵活运用提问技巧。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导当事人更详细地叙述事实和感受,而封闭性问题则可以用于确认和澄清一些具体细节。

4.充分讨论选项:律师在与当事人交流时,应当充分探讨各种可能的法律选项和解决方案。

律师需要向当事人解释每种选项的利弊,并权衡各种因素,帮助当事人做出明智的决策。

5.解决当事人情绪:有时候当事人可能会非常情绪化,律师需要学会处理这些情绪。

律师可以通过给予情感支持、耐心倾听和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来缓解当事人的情绪,并让其重新集中注意力。

6.管理时间:律师在会见当事人时应当合理安排时间,确保能够全面而充分地了解当事人的情况,同时也要控制会见时间,避免过长。

律师可以提前准备会见议程,使得会见更加高效。

7.保持机密:律师在与当事人交流时应当保护当事人的机密信息,避免泄露敏感信息。

律师应当向当事人明确自己的保密义务,并采取合适的措施来确保信息的安全。

8.文件准备:律师在会见前要对相关案件和法律问题做充分准备,了解案情及法律依据。

这样可以更好地回答当事人的问题,提供专业和可行的建议。

9.写作技巧:律师在会见后需要用书面形式整理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准备相关的法律文件。

律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写作技巧,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法律问题和解决方案。

10.区别对待:律师在会见当事人时,应当根据不同的案件和当事人的需求来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

每个案件都有其独特的情况和要求,律师需要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沟通方式和风格。

总之,律师在会见当事人时,需要展现出专业性、耐心和关注,运用技巧和技能,确保会见取得最佳效果。

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建议,律师能够更好地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

第一次跟律师交谈技巧

第一次跟律师交谈技巧

第一次跟律师交谈技巧一、引言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临各种法律问题和纠纷,需要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和帮助。

与律师的第一次交谈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这决定了与律师的合作是否顺利并能获得有效的法律支持。

本文将介绍第一次跟律师交谈的技巧,以帮助读者进行顺畅高效的法律咨询。

二、事前准备在与律师进行交谈之前,有一些事项需要事先准备,以确保交谈的效果最大化。

1.明确目的:在与律师交谈之前,明确你希望从律师那里获取的信息和目标。

这有助于你在交谈中专注于你最关心的问题,并使对话更加有针对性。

2.整理纠纷情况:将你的纠纷情况整理清楚,包括相关文件和证据,以便向律师提供充分的详细背景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律师更好地了解你的问题,并提供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3.制定问题清单:在与律师交谈之前,制定一个问题清单。

这样可以确保你在交谈中没有遗漏任何关键问题,并更好地组织想法和提问。

三、交谈技巧在与律师进行交谈时,以下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你与律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1.倾听和尊重:与律师交谈时,倾听对方的观点和建议,并尊重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避免打断律师的发言,并对他们的观点表示尊重。

2.明确表达:在与律师对话时,要尽可能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和需求。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问题,并提供足够的细节,以便律师能够准确理解你的情况。

3.提问方式:在向律师提问时,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如“请告诉我您对此案件的初步看法是什么?”)来促进对话和交流。

同时,也可以使用封闭性问题(如“是否有相关的先例案例?”)来获取具体信息。

4.就事论事:与律师交谈时,要始终保持冷静和客观。

专注于事实和法律问题本身,不要陷入个人情绪或偏见。

这样可以让律师更好地为你提供客观和中立的法律建议。

5.主动与律师互动:与律师的交谈应该是一个相互互动的过程。

在律师提供建议后,你可以提出你的疑惑或者补充信息。

通过积极互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四、注意事项除了以上交谈技巧外,还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在与律师交谈时加以注意。

律师如何开拓业务

律师如何开拓业务

律师如何开拓业务律师如何开拓业务律师如何开拓业务发布日期:202*-01-28作者:admin第一个问题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技巧会谈是律师执业最基本的技能和职业技巧(艺术)。

律师的所有业务,不论诉讼或非诉讼业务,一般都是以会谈的方式开始。

律师与委托人的初次会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会谈前的准备1、接待室(处)、办公室以及着装,律师应当着正装,且必须整洁。

2、欢迎委托人3、律师费,国人往往忌讳在见面一开始就谈钱,但是如果律师与委托人在会谈前不就律师费进行协商,今后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且容易产生很多矛盾。

4、保密问题5、陪同人员,有些委托人喜欢由亲属或朋友陪同去律所与律师进行会谈。

二会谈1、开始会谈会谈应当以开放式问题作为开始,比如: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怎样才帮你解决你的问题?或者用预测性的问题来猜测委托人是在什么法律领域有了麻烦。

2、倾听委托人陈述案情倾听委托人陈述案情的能力是律师办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显示对委托人的同情人情味在会谈中必不可少,为了建立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相互信赖的良好代理关系,律师在会谈中应当充分表达对委托人处境的理解和对案情的高度兴趣。

4询问案情律师询问案情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区别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二是询问律师认为重要而被委托人忽略的信息,三是探知委托人所提供信息背后隐含的问题。

5、提出建议委托人聘请律师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律师帮助解决问题,因此,会谈中,律师必然要就案件的解决提出建议。

6、计划解决方案作为律师,应当始终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要为了赚取律师费而一律建议委托人用诉讼解决问题。

事实上,很多案件采用调解、协商或仲裁的方式解决更加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三结束会谈律师结束会谈前,应当询问委托人是否已经将案情陈述清楚以及对解决案件的方案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

最后,律师起身,并与委托人握手,会谈解决后,制作一份会谈总结,列明委托人在会谈中陈述的案情、律师的建议以及一些主要注意的时间,并附上下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发送给委托人,或以电话告知。

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

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

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让别人知道你是律师,知道你是一名不错的律师,至于你到底行还是行那是另外一回事。

作为一名律师,别人有案子会想到你,找到你,这是成功的第一要务。

但想到你、找到你只是给你提供了一个机会,最终能不能谈下来还要看律师的本事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律师与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一、案件来源的渠道除了极少数知名律师,委托人会慕名而来外,绝大多数律师案件的来源都来自于他人的推荐。

这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委托人首先都会通过自己的朋友圈和交际圈来寻找律师,只有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会采用瞎猫碰死耗子的方式来找律师。

(这一点,也告诉律师要不断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和交际圈是很重要的,就像文章前的第一句话,首先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律师,而且知道你是一名不错的律师,至于你行还是不行是另外一回事)。

总体看来,由于有人的推荐,在和委托人首次沟通交流前,双方都对彼此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和有一定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但这种了解和建立信任的基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律师与当事人最终能否建立以及建立信任关系的难易程度。

差异主要取决于如下因素,对此,作为律师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差异因素(1)推荐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

推荐人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越高,委托人就越相信;反之,委托人信任度越低,甚至只是作为信息的来源。

(2)推荐人与委托人之间的关系。

推荐人与委托人之间关系越密切,委托人对推荐人越信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助于律师谈判的成功。

(3)推荐人推荐程度。

推荐人是随口介绍还是极力促成,也决定委托人对律师初步信任程度。

(4)律师执业过程中积累的口碑和社会知名度。

在很多情况下,委托人在推荐人推荐之外,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律师的情况进行了解,律师执业过程中积累的口碑和社会知名度能够帮助委托人建立对律师的信任。

二、认真做好准备即便自身非常专业和优秀,也不可能对各种罪名以及各种规定了如指掌,信手拈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技巧会谈是律师执业最基本的技能和职业技巧(艺术)。

律师的所有业务,不论诉讼或非诉讼业务,一般都是以会谈的方式开始。

目前关于律师执业技巧的研究重心主要倾向于调查取证和法庭辩论技术,而往往忽略了律师与委托人会谈技巧的研究,特别是初次会谈技巧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然而,作为律师后续工作的基础,律师与委托人初次会谈有其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主要在于通过会谈可以从委托人处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包括:案情、委托人对案件的评价以及所希望采取的解决方式(由于委托人咨询或聘请律师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此,且律师一般会在会谈过程中给出一些解决案件的建议,因此委托人一般只需对律师所给出的多个解决方式进行选择即可)等。

律师与委托人的初次会谈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会谈前的准备(Pre-interview Preparation)1、接待室(处)、办公室以及着装律所应当设接待室(处),并且在接待室(处)聘请秘书。

其他委托人的资料应该干净地整理(绝对不能放在办公桌上,否则委托人会对律师的职业操守,如保密承诺,产生怀疑)。

律师应当着正装,且必须整洁。

2、欢迎委托人委托人到达律所后,尽量不要让他在接待室等待,如果等待无法避免,应该向他说明原因,并说明需要等多长时间。

同时,必须避免让委托人为找律师的办公室而无所适从,因此此时其应当得到秘书的帮助。

委托人应当由秘书引入律师的办公室,当然,最好是由律师亲自去迎接。

如果委托人由秘书引入,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是必须遵守的,如:起身(委托人进来之前,律师往往都是坐着的)、握手、自我介绍(应该是最基本的情况:姓名、学历和职位等)。

如果该委托人是律所的新顾客,应该向其了解一些个人资料,如姓名、住址以及联系方式,这会对以后的工作以及律所今后的业务带来很多方便。

3、律师费中国人往往忌讳在见面一开始就谈钱,但是如果律师与委托人在会谈前不就律师费进行协商,今后的工作就无法顺利进行且容易产生很多矛盾。

此时需要明确的问题其实是很多的,主要包括:(1)计费方式:计时收费,即以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所花费的时间作为计算单位;计件收费,即按律师提供法律服务的数量为计算单位;固定收费:即律师与委托人在确立委托代理关系时约定收取的律师费。

(2)收费方式:提前收费,即在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前预收律师费或有委托人先行支付一定数额的定金(预付款),在法律服务提供结束后再交纳余款;阶段收费,即根据案件处理的进展分阶段收费;终了收费,即等法律服务提供完毕(案件处理完毕)后一并收费;比例收费,即涉及财产标的就按争议标的收取律师费。

4、保密问题律师为提供有效法律服务就必然要了解委托人的一些隐私,为了缓解委托人的顾虑,律师必须在会谈正式开始前向委托人说明:法律规定律师有义务为委托人保守隐私,因此,委托人可以放心陈述案情。

5、陪同人员有些委托人喜欢由亲属或朋友陪同去律所与律师进行会谈,有陪同人员一起参加会谈可以减轻委托人会谈时的心理压力,让会谈顺利进行。

但是,有的场合下陪同人员是不适合参加会谈的,比如青少年案件,家长参加会谈会让会谈的气氛变得压抑,妨碍青少年对案情的陈述。

二会谈(Interview)1、开始会谈会谈应当以开放式问题作为开始,比如: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我怎样才帮你解决你的问题?或者用预测性的问题来猜测委托人是在什么法律领域有了麻烦,如:我想是你的婚姻出了问题,是吗?在开始会谈时,必须掌握两个基本原则,一个是不要顺便打断委托人陈述案情,第二是当委托人因为害羞或者紧张而无法继续陈述时,律师必须通过鼓励或者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委托人继续陈述。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委托人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为了后续的会谈部分能顺利进行,律师需要精心设计开始会谈的方式以估计委托人的文化背景。

2、倾听委托人陈述案情倾听委托人陈述案情的能力是律师办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给与委托人充足的时间来陈述案情(因为从心里学来说,人将自己的事情陈述给他人必然存在一些顾及,因此委托人必须有充足才能陈述清楚案情),并应当允许委托人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语言是一种习惯,改变表达方式会让委托人无法陈述清楚案情)。

在倾听陈述的过程中,需要做记录,因为作为外行人,委托人不会明白案情在法律上的意义,因此律师需要通过纪录来甄别各种信息以及被委托人忽略的信息。

律师在倾听委托人陈述时应当与其进行目光交流,并经常鼓励委托人继续陈述,以此让委托人感到,律师对委托人陈述的内容很感兴趣。

鼓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提问,如:然后呢?另一种是用肢体语言,如点头,或者是简单的语言,如:我明白、我理解。

有时,律师因为处理过类似案件,因此在委托人陈述完之前便能预知案情并甚至立即可以提出解决方案。

即便这样,律师也不应打断陈述,这会让委托人感到,律师是在敷衍自己。

同时,案件之间再相似也会有一些区别的,虽然对于律师来说时间就是金钱,但是听完委托人的陈述或许能开阔律师的视野。

3、显示对委托人的同情人情味在会谈中必不可少,为了建立律师与委托人之间的相互信赖的良好代理关系,律师在会谈中应当充分表达对委托人处境的理解和对案情的高度兴趣。

同时,律师应当尽量避免表达自己对案情的评价性理解,以建立起与委托人之间的信任,从而让其更多的得到倾诉。

如果你在展示自己非凡的专业能力同时展示出你的人情味,你会得到委托人的推崇,这样对扩展你的业务及其有益,因为委托人选择律师一般是经人推荐的,只有兼具专业知识和人情味的律师才会被委托人推荐给其他人。

4 询问案情会见时,当事人完全由理由不愿意或者无法提供所需要的信息,他或许相信这些信息会有损他的自尊,对他的案件不利,与他人对他的期望向矛盾或者透露这些信息是不合时宜或不道德的,此外透露一起曾使其受过创伤的时间,总会使陈述者的不愉快死而复生。

律师询问案情主要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区别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二是询问律师认为重要而被委托人忽略的信息,三是探知委托人所提供信息背后隐含的问题。

询问的方式由三种:一是一般性提问,该类问题委托人可以自由回答,律师并没有预期从这些问题从必然获得信息,因此也无须对如何回答问题进行指导,如然后发生了什么?(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上述的第一个目的,缺点是委托人往往答非所问,脱离案情,且浪费时间。

)二是指导性提问,这类问题的答案是限定的,如你当时戴什么颜色的帽子?(这类问题主要是针对上述的第二个目的,缺点是委托人往往会有别讯问的感觉,同时,委托人往往会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过分夸大,并隐瞒对自己不利的事实)。

三是一般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问题,这类问题的回答是自由的,律师也往往能得到有用的信息(这类问题主要针对上述的第三个目的,缺点是问题需要精心设计,设计不好,效果就适得其反了),如,你为什么要开车去呢?5、提出建议委托人聘请律师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律师帮助解决问题,因此,会谈中,律师必然要就案件的解决提出建议。

这时,律师必须告知委托人其案件在法律上所涉及的领域、案件的形势以及可以选择的几个解决方式。

律师一般只需对案件所涉法律进行大致介绍即可,而无需进行滔滔不绝的解释,因为委托人既不会理解这些法律,也不会关心这些法律,其关心的只是怎样处理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和利益。

如果你对案件所涉法律问题只知甚少,应当在征得委托人同意后,把案件转交给同一律所中在该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律师,千万不能外行人充内行。

这不但会损害委托人的利益,而且破坏了律师和律所的形象。

给委托人提建议要求很慎重,决不能草率行事,更不能过于自信和盲目乐观。

同时,律师应当细致分析委托人解决案件的不利因素,并培养成一种接纳委托人任何反应的能力(有的委托人在听到律师分析自己不利因素的时候会极度惶恐、不安和紧张)。

6、计划解决方案作为律师,应当始终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要为了赚取律师费而一律建议委托人用诉讼解决问题。

事实上,很多案件采用调解、协商或仲裁的方式解决更加符合委托人的利益。

例如,面对委托人遭遇“第三者”时,律师的第一个反应通常是:提起重婚自诉。

一旦起诉的办法决定下来并付诸实施,就会发现这种办法实际并不理想,有可能破坏两个家庭。

已经对委托人没有感情的一方因为犯重婚罪而入狱,不但无法挽回其心,而且使得其和第三者新建立的家庭遭到解体。

因此律师在提出解决方案时,应当将各种解决方案的利弊告知委托人,包括时间、成本、结果等。

当然,委托人解决案件的目的也是很重要的,如果委托人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律师应当提供最经济的解决方式;如果委托人目的不在经济利益(有的委托人是为了争口气),则应当选择符合委托人目的的解决方式。

明确委托人的目的后,律师就可以通过会谈掌握的信息来设计解决案件的方案。

如果解决方案得到委托人的认可,应当用书面材料的形式交给委托人,这有利于委托人会谈后根据方案去准备相关资料以及帮助回想起被遗漏的对案件有帮助的信息。

三结束会谈(Bring the interview to an end)和会谈结束后(After the interview)律师结束会谈前,应当询问委托人是否已经将案情陈述清楚以及对解决案件的方案是否有不明白的地方。

因为有的委托人因为紧张或者害羞而不愿或者忘记陈述一些事实,而这些事实往往对案件的解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假如委托人这时告知的事实完全推翻了先前的陈述,律师不应当显出生气和不耐烦地样子,应当在休息片刻后重新开始让委托人陈述案情。

最后,律师起身,并与委托人握手,送委托人到接待室,然后由秘书送其出律所,最好应当由律师亲自送其出律所(律所和律师不但要给委托人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同时也需要对其以礼相待)。

会谈解决后,制作一份会谈总结,列明委托人在会谈中陈述的案情、律师的建议以及一些主要注意的时间,并附上下次会谈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发送给委托人,或以电话告知。

会谈是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律师精雕细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