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Syndecan-2 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序列是异质的并且涉及多种不同的分子途径。它们的异质性可以 基于全局 DNA 异常、表观遗传改变和特定基因突变。其中基因启 动子中 CpG 岛的高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表观遗传改变之一,发生在 肿瘤的早期阶段 [6],其在特定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内的位置确定,相 比基因突变未预料到的位点,它们更稳定且易于检测 [7],异常甲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年第 19 卷第 08 期
167
·综述·
Syndecan-2 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刘晓龙,汪丽燕
(桂林医学院,广西 桂林)
摘要: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国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积极有效的筛查可以显著的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我国结直肠癌筛 查指南推荐的形式是结肠镜检查及大便隐血试验(FOBT),结肠镜是一种侵入性和耗时的方法,且依赖于操作者及依从性较差,FOBT 虽为 非侵入性但其需多次测试且准确性相对较差。所以急需开发高效且适合频繁筛查的非侵入性检查方式,目前基因的异常甲基化是合适的选择, 它们能作为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及时反映癌症早期阶段并帮助临床医生做出临床决策,同时大量研究证实 Syndecan-2(SDC2)甲基化在检测 早期结肠癌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就其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关键词:结直肠癌;Syndecan-2 甲基化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08.078 本文引用格式:刘晓龙 , 汪丽燕 . Syndecan-2 甲基化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研究进展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08):167-168.
粪便SEPT9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匡! 壶( 电王 盟
生 筮 鲞筮
』 i sEetn di )M y 521.o 6N . 堕 c n( l r iEio 。a . 2V1 .o1 a co c tn 1 0 . 0
・
论 著 ・
粪 便 S P 9基 因 甲基 化 检 测 在 结 直 肠 癌 ET 早 期 诊 断 中 的应 用研 究 、
c lr ca a c rw r 4 1 oo e t c n e e e 8 . % a d 9 . % r s e t ey. d te so l E T a i lrs n i v t s c n e i u s l n 2 1 e p c i l a h to P 9 h d smi e s i a a c rt s e v n S a i t y s
赵慧霞 李秋 文 董伟 伟 段 昕好 朱 建华 王如 良 郝怡鑫 叶 明 肖文华
【 摘要 】 目的
探讨 粪便 S V9( et 9 基 因 甲基化 检测在 结直 肠癌诊 断 中的价值 。方 法 从 16 E I Spi ) n 2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的临床评价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的临床评价发布时间:2021-07-01T10:02:46.2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3期作者: 1蒋兴平 2万金伙[导读]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采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以为科学准确鉴别结直肠肿瘤早期提供支持。
1蒋兴平 2万金伙贵州省凯里市黔东南州医院肛肠小儿外科邮编556000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采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的临床价值,以为科学准确鉴别结直肠肿瘤早期提供支持。
方法纳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于2020年4月30日/2021年4月30日(开始/结束)的结直肠肿瘤早期患者2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以结肠镜检测为“金标准”,分析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直肠肿瘤检出率情况。
结果采用析粪便SDC2基因检测直肠肿瘤患者为23例,检出率47.92%,与“金标准”检查50%对比无差异(P>0.05)。
结论在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采用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方式准确性较高,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
关键词:粪便SDC2基因;基因甲基化检测;直肠肿瘤早期结直肠癌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癌症之一,此种癌症的病发率逐年上涨,且此病生存率约48%左右,故寻找科学诊断手段,对于鉴别早期结直肠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SDC2(全称为Syndecan-2)是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的一种,属于单次跨膜I型细胞蛋白多糖,其作为调节癌细胞增殖的重要物质,通过测定其表达水平的高低,对于鉴别早期结直肠肿瘤意义重大。
本文研究中以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结直肠肿瘤早期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各24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用于结直肠肿瘤早期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分析2020年4月30日~2021年4月30日期间黔东南州人民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早期患者24例、健康体检者2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肠镜检测,以结肠镜检测为“金标准”。
粪便SDC2_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李蕊慧1,朱华聪1,李胜龙2,欧阳平31 南方医科大学普外肛肠亚专科,广州510405;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普外肛肠亚专科;3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健康管理科摘要:目的 探讨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定量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接受结直肠癌(CRC)筛查的患者粪便样本中SDC2的甲基化(mSDC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阳性患者进一步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均通过结肠镜检查或术后病理检查腺癌(CRC)明确诊断,病理区分为结直肠癌、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性息肉、炎症。
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结直肠肿瘤阳性预测值(PPV)与年龄的相关性。
结果 纳入268例mSDC2阳性患者,其中确诊结直肠癌23例、进展型腺瘤42例、非腺瘤息肉20例、炎症18例,余下患者结肠镜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60岁结直肠癌患者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PPV为7.04%(10/142),≥60岁者为30.23%(13/43);mSDC2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PPV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年龄增长,mSDC2循环阈值与年龄呈负相关(r=−0.68,P<0.05)。
结直肠癌患者mSDC2的Ct值比进展型腺瘤、非腺瘤息肉、炎症病变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按mSDC2中位数为34.58分为mSDC2高值12例与低值11例,不同mSDC2水平的结肠癌患者,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C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手段,有助于癌前病变的筛查及结直肠癌早期诊断。
关键词:结直肠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早期诊断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10.011中图分类号:R73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10-0049-04结直肠癌(CRC)是由多种环境或遗传因素引起的结直肠黏膜恶性病变,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癌症早期筛查中的潜力

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癌症早期筛查中的潜力摘要:甲基化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DNA分子上的甲基化修饰水平的先进方法,具有在癌症早期筛查中的广泛应用潜力。
回顾了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探讨了其在癌症早期筛查中的潜力,并讨论了未来发展方向。
甲基化检测技术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亚型鉴定、风险评估、治疗预测和疾病监测,为个体化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
标准化、生物信息学分析、成本效益等问题仍需解决。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多组学方法、单细胞甲基组学和非侵入性检测技术,将进一步提高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广度和准确性。
关键字:甲基化检测技术、癌症早期筛查、DNA甲基化、癌症诊断一、引言癌症,作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健康挑战之一,每年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
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医疗科学和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癌症仍然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成功至关重要。
癌症在早期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早期筛查成为预防和治疗癌症的关键战略之一。
二、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原理甲基化检测技术是一种用于测量DNA分子上的甲基化修饰水平的方法。
这项技术的原理基于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通过在DNA分子的胞嘧啶(C)碱基上附加甲基基团(CH3)来调节基因的活性。
DNA甲基化在维护基因组稳定性、基因表达调控以及细胞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癌症中,某些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基因的活性失调,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甲基化检测技术的原理如下:1.DNA提取:从研究样本(通常是患者的血液、组织或细胞样本)中提取DNA。
这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自动化DNA提取仪器来完成。
2.亚硫酸氢盐处理:DNA样本通常需要经过亚硫酸氢盐处理,以去除DNA中的碱基。
这个步骤会将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碱基(C)转化为尿嘧啶(U),而甲基化的胞嘧啶碱基(5-methylcytosine)则保持不变。
3.甲基化检测方法:甲基化检测技术有多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甲基化特异性PCR(MSP):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使用甲基化和非甲基化DNA的不同引物来扩增DNA片段。
粪便SDC2_基因甲基化联合CEA_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 75 -①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03②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信作者:刘德纯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CEA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牛天宝①② 梁家① 刘德纯①②【摘要】 目的:探究粪便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2(syndecan-2,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检测在早期结直肠癌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0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诊疗的86例疑似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32例良性结直肠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其分别进行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及CEA 水平检测,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两种检测方式及联合检测对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
结果:研究组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阳性占比及CEA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血清CEA 检测早期结直肠癌敏感度、准确度高于血清CEA 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血清CEA 检测早期结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与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及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联合血清CEA 检测早期结直肠癌特异度与血清CEA 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及CEA 水平对早期结直肠癌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而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敏感度。
【关键词】 粪便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2基因甲基化 癌胚抗原 早期结直肠癌 诊断效能 doi:10.14033/ki.cfmr.2023.35.0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3)35-0075-04 Application Value of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Combined with CEA Detec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NIU Tianbao, LIANG Jia, LIU Dechun.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3, 21(35): 75-78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ecal syndecan-2 (SDC2) gene methylation combined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 detection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who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August 2020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32 patients with benign colorectal lesions who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detection and CEA level detection were performed respectively, the pathological results were used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alculat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two detection methods and combined detection for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Result: The proportion of positive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and CEA level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combined with serum CEA in the detection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erum CEA detec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however,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combined with serum CEA in the detection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compared with those of fecal SDC2 gene testing, the specificity of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combined with serum CEA compared with that of serum CEA in the detection of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P >0.05). Conclusion: Fecal SDC2 gene methylation detection and CEA levels have certain diagnostic efficacy for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and combined detec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Key words] Fecal syndecan-2 gene methylatio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Early colorectal cancer Diagnostic effectivenes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College of Clinical Medicin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 结直肠癌又被称为大肠癌,是一种起源于直肠或结肠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有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居恶性肿瘤的第3位和第5位,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报道,当年全国结直肠癌新发病例数为38万,死亡病例数为18万[1-2]。
粪便DNA甲基化分析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

粪便DNA甲基化分析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摘要】目的探讨人粪便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甲基化分析用于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方法从30例结直肠癌人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粪便中分别提取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技术分析其SFRP2基因甲基化状态。
结合临床病理对照,用统计学方法计算该检测的敏感度,特异性。
确证粪便SFRP2基因甲基化分析可望成为CRC早期无创诊断或CRC高风险人群筛查的新途径。
以往结直肠癌早期检测的方法多为组织化学染色和利用组织为标本的PCR 检测,标本均为活检组织,在预警检测中存在标本来源困难的情况。
粪便检测可以克服这种不足。
由于结直肠癌组织持续脱落细胞到粪便中,因此检测粪便中特定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有可能成为一条结直肠癌无创诊断的新途径。
近年研究发现,DNA甲基化改变与肿瘤发展关系密切。
自2004年以来,相继有一些研究报道: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有可能是筛查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在大多数结直肠癌中表现出过甲基化。
本文重点研究人粪便中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基因甲基化分析用于结直肠癌(CRC)早期诊断的可行性。
协同隐血试验阳性率与结直肠癌病理诊断的比较,得出粪便DNA的甲基化分析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1.1分组研究:1.1.1已确诊结直肠癌症人30例作为实验组,病人来源于我院和其它三甲医院,男20名,女10名,年龄32-71岁,均经肠镜病理证实,分别在手术和治疗前留取粪便做SFRP2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隐血试验。
1.1.2正常对照组30例,来源于健康体检合格人群,年龄在21-40岁之间,留取粪便做SFRP2基因甲基化检测,粪便隐血试验。
1.2标本留取:所留标本均为手术和治疗前自然排出粪便,留取约1g粪便于2ml刻度离心管中,2小时内放入-80°冰箱冰冻保存,以备DNA提取用,冷冻标本DNA提取在标本收集后4个月完成。
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在结直肠癌筛查中应用

查时间,常卫清可提供术后辅助检测手段 5、严重心脏疾病、严重高血压等评估为肠镜不耐受的人群
16
总结
•结直肠癌初筛要“分层” •精筛选择多靶点粪便DNA检测 •肠镜是诊治的“杀手锏” •让人们主动参与筛查策略中来
8
”还可以怎样筛查“
40岁以上健康人群
——《结直肠癌筛查推荐指南》USPSTF (美国预防服务特别工作组)
每10年查1次 结肠镜
或
每5年查1次 乙状结肠镜/CT结肠成像/结
肠钡餐造影
或
每年查1次 粪便DNA检测(常卫清)
发现 腺瘤以及肠癌
9
”呦,便便还有这用途“
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USPSTF)
经济成本、缺乏对结直肠癌疾病 及其筛查的了解、对筛查方式的 恐惧等因素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 的主要原因;
或许提高人群依从性最好的办法, 是让人们参与到策略的选择中来。
中国人肠镜参与度不足4%。社区筛查人群中,高危人群肠镜依从性约为20%。
——数据来源:郑树教授社区筛查数据 浙江数理医学会社区筛查数据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筛查项目
高危因素:
•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者某些类型的结直肠息肉
•有结直肠癌病史或者某些类型的息肉
•有炎症性肠病病史(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隆氏病)
•有遗传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史,比如家族性腺瘤性 息肉病(FAP),或者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 肠癌)
•既往有腹部或者盆腔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史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8.05.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
注的疾病,其逐年增长的发病率迫使我们必须早期并准确的诊断。
人类粪便中脱落的结直肠上皮细胞中的肿瘤特异性DNA甲基化模式的存在为结直肠癌及其癌
前病变--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提供了简单、非侵入性筛查测试的手段。
目的:本研究探讨了ELMO1、RIMS1、IKZF1三个基因用于检测结直肠癌和结直肠腺瘤的阳性率,从而评价粪便DNA甲基化在早期检测、早期诊断方面的价值及应用前景。
方法:本研究收集了苏州市立医院东区2017-2018年136例符合实验标准的结直肠癌、结直肠腺瘤以及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样本。
同时经结肠镜获取结直肠癌或腺瘤组织送病理科进行病理学分析,并标记病变的位置及大小。
所有入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人群均行粪便隐血试验并记录结果。
粪便样本在实验室经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ethylated—specific PCR,MSP)进行定量甲基化分析,计算ELMO1、RIMS1、IKZF1三种不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不同分组患者的粪便样本中的阳性率、特异性,分析其与相关临床资料的关系,
评价其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指标的效能,以及与传统早期筛查方法--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FOBT)相比的优越性。
结果:此次实验共收集本院患者粪便样本136例,成功扩增人类β-actin片段的最终样本为114例,其
中包括结直肠癌患者粪便样本2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粪便样本59例、正常对照组粪便样本35例。
ELMO1、RIMS1、IKZF1基因启动子在结直肠癌中的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80.0%、85.0%、80.0%,在大于等于1cm的腺瘤中的阳性率为30%、50%、70%。
当三种基
因联合检测时,将至少检出一种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定义为阳性,联合检出腺瘤的
阳性率为67.8%,联合检出结直肠癌的阳性率为90%,特异性为55.3%;而正常对照组的粪便DNA中,ELMO1、RIMS1、IKZ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2.86%、2.86%、0%。
结直肠癌患者粪便中ELMO1、RIMS1、IKZ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变部位、Dukes分期均无相关性。
在20例结直肠癌的患者中,粪便隐血阳性为9例,阳性率为45%,59例腺瘤患者中,粪便隐血阳性2例,阳性率为3.39%,而粪便DNA甲基化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90%和67.8%,与FOBT 比较,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ELMO1、RIMS1、IKZ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检测结直肠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和较好的特异性。
在检测结直肠腺瘤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IKZF1基因的阳性检出较高,有助于发现癌前病变。
在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腺瘤)的检测中,粪便DNA甲基化检测与传统粪便隐血实验相比较,优越性明显。
粪便DNA检测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方法并普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