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熔接标准

光缆熔接标准
光缆熔接标准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Q/ZETT101021.3-2005 变电工程安装标准工序第X篇:电力光缆敷设及熔接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500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新建、扩建、改建变电所光缆敷设施工。

2 引用标准

2.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2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344-2006;

2.3 《电力系统同步数字系列(SDH)光缆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规定》DL/T 5404-2007;

2.3 浙江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变电施工控制程序》ZETT-CX-208;

2.4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 547—94。

3

3.1

3.2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3.2.1 技术准备:

1)了解光缆型号、规格的表示法:SM表示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MM表示多模光纤(Multi Mode Fiber)。

2)核对设计光缆清册中光缆长度,特殊需要的光缆按实际敷设路线测量,编制订货光缆清册。

3)运抵现场的光缆应核对其数量、型号、规格、长度,应符合设计订货的要求,光缆外观不应受损,光缆封端应严密,光缆产品技术文件应齐全。核对准确后,应将光缆以规格型号为单位分别编号并登记入册。

4)熟悉施工图纸,按设计及《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 5344-2006有关标准检查土建及预埋件位置。预埋件应牢固,位置应准确,进行电缆沟交接签证。

5)编制光缆敷设计划,光缆的布置应符合:

①光缆应与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布置在不同层支架上;

②光纤连接线在槽道(或铁架)内布放时应加套管或线槽保护;

③电缆号牌等正式命名下达后打印;

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3.2.2现场布置:

3.2.2.1 光缆应集中分类存放,并应标明型号、规格、长度。电缆盘不应平放,电缆盘之间应有通道。地基应坚实,盘下应加垫,存放处不得积水。

3.2.2.2 附件部件应齐全,材质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3.2.2.3 光缆附件的绝缘材料的防潮包装应密封良好,并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3.2.2.4 防火涂料、包带、堵料等防火材料,应根据材料性能和保管要求贮存和保管。

3.2.3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施工人员。

3.2.4机具及材料:

3.2.

4.1机具:吊车、汽车、放线架(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匹配的钢棒)吊具、电缆号牌打印机、光缆熔接仪、光时域反射计(OTDR)、光功率计、光源、电焊机、开孔器、弯管机、电钻、切割机、对讲机、小型手持式切割机、加热设备、酒精壶、电源盘、电工工具等;

3.2.

4.2材料:电焊条、油漆、电缆号牌、自粘性胶带、绑扎带、铁扎带、记号笔、医用胶布、电工胶布、工业酒精、防火涂料、防火堵料、油漆刷等。

3.3敷设工艺要求:

3.3.1 施工中涉及的电缆支架制作、电缆穿管加工及埋设、电缆支架安装等工作参考《变电工程

安装标准工序第三篇: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Q/ZETT101021.3-2005中相关要求。

3.3.2 光缆的敷设应满足下列要求:

3.3.2.1 光缆敷设前,电缆沟、电缆竖井应进行清扫,并清除电缆沟内积水;电缆支架、桥架的防腐层应完整,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电缆施放场地,电缆放线架应放置稳妥,钢轴的强度和尺寸

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施放场地应设置围栏;

3.3.2.2 光缆敷设应以敷设计划为依据,施放次序应按先长光缆后联络光缆。施放时,光缆应从上端引出,并应避免光缆在支架、地面上硬拉摩擦,防止伤及光缆绝缘和缆芯;当光缆在继保室电缆层桥架上拉动时,应在桥架拐角处做好防护措施,以防止电缆损坏。光缆上不得有压扁、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

3.3.2.3 光缆敷设应排列整齐,尽量避免交叉,光缆交叉宜设在电缆竖井与电缆沟的交汇处。电缆竖井和光缆接口处电缆的排列弯曲应顺滑,自然美观。光缆支架内侧应做好光缆外层的保护,防止光缆挤压后受损。

3.3.2.4 进入机房的光缆应采用具有阻燃、防水功能的非金属光缆。

3.3.2.5 由接续盒引下的光缆至光缆沟地埋部分应穿热渡锌钢管保护,钢管两端做防水封堵。

3.3.2.6 光缆在光缆沟部分应穿管保护并分段固定,保护管外径应大于35mm

3.3.2.7 光缆在两端及沟道转弯处应有明显标识。

3.3.2.8 光缆敷设弯曲半径不小于缆径的25倍。

3.3.2.9 光缆敷设后,应及时进行整理、固定和绑扎,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光缆每个支架;桥架上每隔2m处;拐弯处、分支处、电缆接头的两端、直线电缆沟每5m~10m段处应固定。

3.3.2.10光缆敷设应在电力电缆、控制电缆敷设结束后进行。对于非金属加强型进所光缆,应按有关规定全线穿设保护管,对于厂家提供的尾纤光缆,应穿设PVC软管。

3.3.2.11 带金属铠装的缆线从机房外接入配线架时,缆线外铠装必须与机架地线相连接。

3.4 光缆的熔接步骤及工艺要求:

3.4.1 在保护屏下方留有适量余缆,整理整齐、固定牢固,按控制电缆的整理方式将光缆(尾纤)

引入屏中。室内软光缆(尾纤)弯曲半径静态下不小于缆径的10倍,动态下不小于20倍。

3.4.2 光缆进入屏柜后预留长度应整齐、统一,固定牢固。光缆开剥高度应与实际环境相匹配,开

剥处应光滑、不带尖刺。剖口处加装热缩套管或电工胶布,热缩套管长度应统一适中,热缩均匀。开剥时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取1m左右,用清洁的绵布或面巾纸配上乙醇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然后,盘入光纤盘内,与尾纤对比,确定熔接位子。光纤连接线用活扣扎带绑扎,松紧适度。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打滚折断纤芯。

3.4.3 熔纤盘内接续光纤单盘留量不少于500mm,转弯半径不小于30mm。尾纤留量不少于200mm, 转

弯半径不小于30mm。

3.4.4 分别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3.4.5 打开熔接机电源,根据光纤模型,设置好熔接仪的熔接选项,其中保护套管加热时间定为30

秒,以确保光纤与尾纤的接头处的可靠性。熔接衰耗值不得大于0.04dB。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未。CATV使用的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所以,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3.4.6 制作光纤端面。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的

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3.4.7 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

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12秒。

3.4.8 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

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器可使用20mm微型热缩套管和40mm及60mm一般热缩套管,20mm热缩管需30秒,60mm热缩管为45秒。

3.4.9 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

个线路的损耗越小。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3.4.10 光纤的熔接次序和排列次序严格按照光纤外护层颜色进行,分别是蓝、橙、绿、棕、灰、白、

红、黑、黄、紫、粉红、浅绿。并做好相应标示,标识应整齐、清晰、准确。

3.4.11 熔接工作完毕,终端盒复原。室内终端盒安装应固定可靠,放置地面时应采取防水、防潮等

措施。

3.4.12 采用光源、光功率计对光缆全程总衰耗进行测试并对光缆排序情况进行核对。

3.5 光缆其他相关要求

1)了解光缆特性

①光纤应进行定期测试,定期测试周期主用光纤为每年1 次,备用光纤半年1 次。对于新投运的

光纤通信电路,建议在光缆敷设的第一年,加密测试周期,以观察施工期间光纤受外应力作用的衰减变化。

②光纤特性主要测试项目为光纤线路衰减。

③光纤衰减测量仪器应使用光时域反射计(OTDR)或光源、光功率计。测试时每根光纤应进行双向测量,测试值应取双向测量的平均值。

2)单盘测试:包括对光缆盘长、光纤衰减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应符合合同要求。光缆单盘测试记录。

3)全程测试:光缆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双向全程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单向光路衰耗、光纤排序核对等,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

3.6 光缆标志牌的制作和装设应符合如下的规定:

1) 光缆标志牌的规格应统一,标志牌上应注明光缆规格型号、光缆编号和起讫位置,字迹应清晰、不易脱落;

2) 光缆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验收规范的要求

3.7 防火封堵及后期工作要求参考《变电工程安装标准工序第三篇:控制电缆和电力电缆》Q/ZETT101021.3-2005中相关要求。

4 安全要点

4.1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工作的规程、规范、规定和制度。施工机具、安全用具应完好并得到正确使用。

4.2 施工前认真做好技术、安全的交底工作,每日班前会必须进行“三交”,并明确工作负责人和安全监护人。

4.3 严禁从车上将电缆盘直接推下等卸车行为。

4.4 光缆敷设必须有统一的指挥,施放人员应行动统一,不得随意拉引。

4.5 在运行变电所内进行光缆敷设,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损伤、误碰运行电缆造成事故。

4.6 在运行变电所焊接电缆支架时,必须开动火工作票。

4.7 在运行变电所电缆弯管等金属在搬运时不能超过头部。

4.8 光缆施放时,施放人员应站在电缆拉引受力的外侧,防止在拉引过程中光缆挤压伤人。

4.9 电缆上严禁攀吊和行走。

4.10使用熔接仪器前必须认真阅读仪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严禁无关人员操作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