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之一,但烟能长期遭受病虫害的侵害,这不仅会对烟草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烟草的质量和产量造成损失。
绿色防控烟草病虫害成为了云南烟草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本文将介绍一些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希望能够为烟草种植者提供一些参考。
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绿色烟草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云南烟草生产中,采用一些天敌昆虫和天敌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已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可以利用天敌昆虫如蚂蚁、蜥蜴等来捕食或寄生烟草害虫,还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来控制烟草病害。
2. 合理施肥技术合理的施肥技术可以提高烟草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云南烟草种植中,科学施肥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做好土壤养分的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施肥,同时要注意避免施用过量化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与烟草病虫害。
3. 生态防控技术生态防控技术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
在云南烟草种植中,可以通过种植一些具有驱避虫害作用的作物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利用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烟草的抗病能力。
4. 生物农药技术生物农药技术是指利用天然提取或发酵制备的农药来控制病虫害的技术。
在云南烟草生产中,通过应用生物农药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化学残留,降低环境污染,保障烟草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5. 种植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是绿色烟草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措施。
在云南烟草种植中,应尽量选择具有抗病能力的烟草品种,例如一些耐病性强、对病虫害抵抗力强的新品种,如风干烟草、熟叶烟草等。
绿色防控烟草病虫害是促进云南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实践中,要注重生物防治、合理施肥、生态防控、生物农药和抗病品种的选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烟草质量和产量。
希望通过这些实践技术,能够更好地保障云南烟草生产的安全和健康发展。
烟草病寤绿色防控技术

烟草病寤绿色防控技术
烟草病害是导致烟叶减产、变质、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避免烟草病
害的发生和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绿色防控技术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烟草
病害防控方法,它不仅能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节省生产成本,还能降低农作物的残留
物和农产品的污染,为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绿色防控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用抗病品种
抗病品种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抵御病原微生物、保持健康状况并不断生长发育的植物。
选择抗病品种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害发生的风险,并
且可以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2. 骨肥水平衡
骨肥水平衡是指在土壤中维持适宜烟草生长需要的水分、养分PH等,从而使作物的体内机理维持正常。
通过合理施肥、水田处理和调整土壤PH等方法,可以维持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平衡,有利于烟草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
3. 防病抗病
防病抗病是指通过防病保健、预防病虫害、提高病害抗性等方式,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和危害程度。
这包括先天保健、人工养护、生态疫苗等方法,能够加强烟草的免疫能力,
增加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4. 农药分级
农药分级是指依据农药毒害等级和基本农药防控技术标准,对农药进行分类管理和使用。
根据不同的作物类型和病害程度,以及降低有机污染和农药残留的风险等因素,对农
药使用进行限制和规范,降低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烟草病虫害是烟草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如何绿色防控烟草病虫害已经成为关注的重点。
云南作为烟草生产大省,在绿色防控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本文将围绕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进行讲述。
一、生物防治技术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中,生物防治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生物防治是运用天敌、微生物等对烟草害虫进行控制,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1、重点天敌的利用天敌包括黄条蜂、枪蜂、赤眼蜂、蚜茧蜂等。
其中,黄条蜂是烤烟重要的天敌,可以有效控制烟青虫、烟螟等害虫,特别是对提高防治烤烟白粉病的效果非常明显。
微生物防治措施包括利用生物农药、微生物肥料等方式控制烟草病虫害。
例如,利用拮抗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衣原体减轻它们对烤烟的危害,对烤烟的根腐病、晚疫病、烟粉虱等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人畜无害。
有机防治技术是指通过使用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控制烟草病虫害,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人畜产生的危害。
目前,云南烟草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防治技术包括拍打药液、研细粉剂、喷洒液等方式,其中,用辣椒和红薯叶等植物提取物制成的喷洒液使用广泛,在控制烤烟烟青虫、烟螟等害虫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物理防治技术是利用器械、设备等手段对烟草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
在云南烟草生产中,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简易扫帚、人工捡拾等方式,这种方式安全无毒害,而且可有效控制烤烟烟粉虱、烟蚜等害虫。
生物农药技术是指运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生物资源对烟草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
生物农药技术相比于化学农药技术,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而且生物农药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对人畜无害。
在云南烟草生产中,通过使用微生物、植物等资源制成的生物农药,对烤烟白粉病、烟青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总之,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非常丰富,生物防治、有机防治、物理防治、生物农药等技术都是非常好的绿色防控手段,有利于增加烟草的产量和质量,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云南是中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烟草种植业在当地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烟草病虫害一直是困扰烟草种植业发展的难题。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烟草种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推广,有效提高了烟草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助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一、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绿色防控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控制和预防病虫害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云南,针对烟草病虫害问题,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渐积累了一系列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绿色防控的技术措施1. 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蜂、微生物等对病虫害进行生物控制的方法。
在云南,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针对烟草病虫害的天敌引进和培育工作。
如在烟草黑胫病的防控中,通过引进寄生蜂等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还通过微生物制剂等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治理病虫害,避免对环境产生污染,降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精准施药技术精准施药技术是一种通过科学的手段对病虫害进行精准、可控的施药方法。
在云南,通过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和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病虫害的精准监测和精准防治。
在烟草病虫害的防控中,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发展状况和分布情况,精确确定施药的时间、剂量和方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系统化防治技术是一种通过组合多种防治手段,形成系统化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在云南,针对烟草病虫害问题,当地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系统化防治的实践技术。
在烟草的种植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套作等农业方式,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对病虫害的农药使用,实现绿色防控的目的。
三、绿色防控的成效与展望通过以上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云南地区的烟草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烟草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

5、带药移栽技术 移栽前,喷施1次保 护剂。
(二)大田防病
1、免疫诱抗剂防治病毒病技术 移栽后15天以内喷施1次免疫诱抗 剂,可选用链蛋白、超敏蛋白、 嘧肽霉素、宁南霉素、香菇多糖 和氨寡糖素等。
大田防病
2、规范化操作防病, 尽量减少操作,揭膜培土、 中耕、下角叶清理和打顶等 实行归一化处理,并在操作 前喷施抗病毒剂。
五、关键技术
(二) 移栽前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地老虎、青枯病。 (1)地老虎成虫防治技术 通常选用干式诱捕器,于移栽前60天左右,设置 诱捕器,移栽后40天左右结束诱捕并收回诱捕器。 (2)地老虎幼虫防治技术 于移栽前7天左右,采用白/绿僵菌等生物源杀虫 剂防治地老虎幼虫,结合提前起垄进行穴施。 (3)土壤酸碱度调节控制青枯病技术 pH低于5.5的采用生石灰等调节土壤酸碱度。
五、关键技术
(三) 移栽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病毒病、青枯病/黑胫病。 (1)带药移栽技术 移栽前,喷施生物类抗病毒剂1次。对于黑胫病发 生区,可在移栽期采用多抗霉素、嘧肽多抗等蘸 根;对于青枯病发病重的区域,穴施春雷霉素等 进行处理,减少病原基数。 (2)根际微生态调控技术 以青枯病为主的地区:有机肥中添加荧光假单孢 杆菌等;以黑胫病为主的地区:有机肥中添加枯 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
三、防控原理 以生态平衡维护为基本出发点,以绿色、安全、 环保为总目标,以源头控制为根本,做到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项防治技术措施的有机结合和优 化集成,实现“源头控制,预防为主,绿色为 本,综合防治”。核心内容包括产前生产条件 优化、环境整体清洁和无毒育苗;产中在精准 测报、保健栽培、根际/叶际微生态调控、理化 诱控的基础上,配合生物或高效低毒农药的综 合防控;产后及时无害处理病残体。
烟草病寤绿色防控技术

烟草病寤绿色防控技术烟草病害是烤烟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会严重影响烟草产量和质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
绿色防控烟草病害是科学发展烤烟生产的必然要求,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提高产品质量。
1.病害防治的原则(1) 预防为主。
对烟草田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土壤管理,控制病源扩散,减少病害发生。
(2) 综合治理。
采用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措施,如种植抗病品种,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熏蒸土壤等。
(3) 绿色防治。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如生物防治,精准农业等,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和乱用草药。
2.绿色防治技术(1) 病毒病防治。
采用抗病烟草品种,如“山东冠华一号”,“瑞烟831”,“宝福烟1号”等,对病毒病构成有效的预防和防控作用。
同时,加强田间防治,如保持烟田通风,清除病株,避免接触病原体。
(2) 真菌病防治。
采用生物农药,如“巴斯夫44025”等,对真菌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
此外,还可以在烟草生长过程中适时施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
(3) 细菌性病害防治。
采用生物制剂,如枯草芽孢菌在烟草生长过程中适时喷施,可以有效地控制“黑胫病”等细菌性病害。
(4) 预防“霜霉病”。
在烟草生长季节,进行保水保墒措施,减少大面积的烤烟整地,避免烟田土壤流失和烟株因水分不足而受到冻害。
(5) 农业物联网技术。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建立烟草生产生态系统,实现烟草生产全过程实时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还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提供烟农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
综上所述,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烟草病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在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环境,提高烟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为烤烟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途径。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1. 引言1.1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云南是我国重要的烟草生产基地,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病虫害危害。
为了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云南烟草种植业急需采取绿色防控技术来有效应对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应用生物防治、植物保护、化学防治和农业工程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控。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
生物防治技术以引入天敌、天敌复育技术和微生物制剂等为主要手段,有效降低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植物保护技术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和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了烟草植株的抗病能力;化学防治技术在病虫害高发期采取有针对性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施,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
云南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践技术为烟农提供了可持续的种植方案,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烟草的品质和产量。
在未来,云南烟草种植业将继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努力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正文2.1 生物防治技术在云南烟草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体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
在云南烟草生产中,生物防治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引入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烟草害虫,如可用巴氏琶洲蜂控制烟青虫,使用绯胸夜蛾来防治烟青虫等。
这些天敌或寄生虫可以有效地控制烟草害虫的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利用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比如利用若干株旋环菌、枯草杆菌等微生物制剂进行烟草病害的防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还可以利用一些对病害有防治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如辣椒素、大蒜素等,来喷洒在烟草植株上,增强病害抵抗力。
生物防治技术在云南烟草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既可以通过引入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害虫数量,又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或植物提取物来进行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对于绿色防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烟草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措施

烟草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措施摘要:本文阐述了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接着分析了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烟草;病虫害发生规律;绿色防控措施引言:在烟草生长时,因为不合理操作或者种植品种单一、适宜种植区复种指数高等原因,都可能导致病虫危害。
烟草病虫害的防治一直是烟草行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其特点并对其进行有效优化,才能够有助于保障烟草的种植质量。
1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的原因分析1.1病毒的入侵一般情况下,病毒危害烟草,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的病毒:黄瓜花叶病、普通花叶病,在有病毒危害以后,会发现烟草植株的叶片很容易碎,而在发病初期,能看到叶脉浅表的颜色变色。
现阶段,大部分出现黄瓜花叶病毒的烟草,可能都会出现马铃薯病毒,如果是这两种病毒同时入侵,烟草的叶脉会逐渐变得透明,且叶片显著变长,整颗植株呈萎缩状态,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2黑胫病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专家发现黑胫病,发展至现在对于烟草行业来说,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不利于烟草行业的发展。
黑胫病会对烟草的茎基位置和根部造成伤害,而在生长过程中最常见且最容易感染的就是黑胫病,尤其是长期处于潮湿、雨水较多的气候,黑胫病会以非常快的速度传播,会发现烟草叶片上有白色且呈絮状的物质,整颗植株逐渐边干且萎缩状态。
1.3蚜虫的特点及引发原因蚜虫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虫害,并且蚜虫也是整体烟草种植过程中最常遇到的一种害虫,大多出现在干旱、高温的天气之中。
一般蚜虫都会出现在烟草刚刚长出的茎尖以及新叶部位,其利用自身所具备的刺吸式口器来吸食烟草内部蕴含的水分,在这一过程中,蚜虫也会分泌出一种有毒物质,影响烟草的正常生长,引发叶片发黑等严重问题。
除此之外,蚜虫自身还拥有着传播病毒的特征,很容易在烟草田当中出现严重的黄瓜花叶病毒病等病害。
而主要的防治方式为驱避蚜虫以及药物处理,其中的驱避蚜虫就是在烟草的苗床期间,采用薄膜来保护烟草,这样不仅能隔绝蚜虫,也可以防止其在移植的过程中栽种病毒幼苗;而药物处理则是在烟草的成长过程中,对烟草进行喷雾处理,降低蚜虫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基础保障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绿肥掩青,条件适宜生态区,选取合适的绿肥进 行种植。 冬翻晒垡,适时冬翻,耕作深度为30cm以上,熟 化土壤,减少病虫基数。 轮作防病,轮作2-3年以上,特别提倡水旱轮作。 控制流水传病,严格按照高起垄、深挖沟模式操 作,垄高不低于35 cm,排水沟深度不低于50cm。
五、关键技术
(四)大田期 (3)免疫诱抗剂防治病毒病技术 移栽后15天以内喷施1次免疫诱抗剂,可选用链蛋 白、超敏蛋白、嘧肽霉素、宁南霉素、香菇多糖 和氨基寡糖素等。 (4)病原菌源头控制防治赤星病/野火病技术 打顶前15天,均匀喷施波尔多液进行保护性防治。 (5)叶际微生态调控防治赤星病/野火病技术 烟叶成熟期可针对性选用枯草芽孢杆菌、荧光假 单胞杆菌、多黏类芽孢杆菌等生防菌剂喷施。
四、基础保障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规范化操作防病,尽量减少操作,揭膜培土、中 耕、下角叶清理和打顶等实行归一化处理,并在 操作前喷施抗病毒剂。 病残体无害化处理,早发病烟株要及时拔除、打 顶的烟杈、底脚叶、采收后烟杆、烟杈清理干净, 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烟田茬后清洁。 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性,增施饼肥或农家肥。
5、带药移栽技术 移栽前,喷施1次保 护剂。
(二)大田防病
1、免疫诱抗剂防治病毒病技术 移栽后15天以内喷施1次免疫诱抗 剂,可选用链蛋白、超敏蛋白、 嘧肽霉素、宁南霉素、香菇多糖 和氨基寡糖素等。
大田防病
2、规范化操作防病, 尽量减少操作,揭膜培土、 中耕、下角叶清理和打顶等 实行归一化处理,并在操作 前喷施抗病毒剂。
五、关键技术
(一)育苗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病毒病,关键措施为无毒苗生产。 (1)设施消毒技术 育苗前,使用广谱无残留消毒剂辛菌胺对所有育 苗设施进行消毒,并设置消毒池。 (2)虫媒阻隔技术 育苗棚全程设置防虫网,要求达到40目以上。
五、关键技术
(一)育苗期。 (3)过程消毒技术 苗床操作之前,提前1天喷施抗病毒剂,实现带药 剪叶一体化。 (4)病毒快检技术 出棚移栽前,用快速检测试纸条进行检测,带毒 率必须控制在0.5%以内。
大田防病
3、田间卫生防病 提高防病意识
大田防病
4、清理病残
谢谢大家! 恳请批评指正!
五、关键技术
(四)大田期 (6)主要病虫害发生时的控制措施 烟青虫/斜纹夜蛾发生时,用苏云金杆菌或烟碱进 行防治; 地老虎发生时,用烟碱或苦参碱进行防治; 赤星病发生时,用多抗霉素进行防治; 野火病发生时,用春雷霉素进行防治; 青枯病发生时,用荧光假单胞杆菌菌剂进行防治; 黑胫病发生时,用枯草芽孢杆菌或寡雄腐霉进行 防治。
五、关键技术
(四)大田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蚜虫、烟青虫/斜纹夜蛾、病毒病、 青枯病/黑胫病、赤星病/野火病。 (1)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 以释放推广蚜茧蜂为主,蚜虫防控关键生育期为 团棵期和旺长期,释放量参照行业标准YC/T 4372012。 (2)食/性双诱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成虫技术 食诱技术,诱捕器设置1套/亩。性诱技术,烟青虫/棉 铃虫采用锥式诱捕器(诱虫笼部分为锥形),斜 纹夜蛾采用干式诱捕器,设置1套/亩。
四、基础保障技术
2、生态调控技术 进行田埂重塑或设置诱集带增加生物多样性,可 种植紫苏、芝麻,向日葵、万寿菊等。 3、减量化精准施药技术 推广静电喷雾技术和低容量细喷雾技术,利用高 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型农药,优化集成 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 用等配套技术。 4、测报预警技术 加强预警监测系统建设,完善病虫害测报网络, 及时发布病虫害信息。
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键技术
(三) 移栽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病毒病、青枯病/黑胫病。 (1)带药移栽技术 移栽前,喷施生物类抗病毒剂1次。对于黑胫病发 生区,可在移栽期采用多抗霉素、嘧肽多抗等蘸 根;对于青枯病发病重的区域,穴施春雷霉素等 进行处理,减少病原基数。 (2)根际微生态调控技术 以青枯病为主的地区:有机肥中添加荧光假单孢 杆菌等;以黑胫病为主的地区:有机肥中添加枯 草芽孢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
烟草绿色防控技术
内
一、防控对象 二、防控策略 三、防控原理
容
四、基础保障技术 五、关键技术
六、病毒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一、防控对象 “三虫三病”六项靶标: 烟蚜 烟青虫/斜纹夜蛾 地老虎 病毒病 青枯病/黑胫病 赤星病/野火病
二、防控策略 遵循病虫害综合治理(IPM)原则,以烟 草健康栽培为核心,采取农业防治、生态 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科学用药等 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 确保烟叶生产安全、烟叶质量安全和烟区 生态安全。
三、防控原理 以生态平衡维护为基本出发点,以绿色、安全、 环保为总目标,以源头控制为根本,做到产前、 产中和产后各项防治技术措施的有机结合和优 化集成,实现“源头控制,预防为主,绿色为 本,综合防治”。核心内容包括产前生产条件 优化、环境整体清洁和无毒育苗;产中在精准 测报、保健栽培、根际/叶际微生态调控、理化 诱控的基础上,配合生物或高效低毒农药的综 合防控;产后及时无害处理病残体。
无毒苗生产技术
4、病毒快检技术 出棚移栽前,用快速检测 试纸条进行检测,带毒率 必须控制在0.5%以内。
表 苗期带毒率与移栽后30d大田发病率比较
苗期带毒率 0-0.5%
0.5%-1%
1%-2%
2%-5%
5%-10%
〉10%
大田发病率
4.3%
24.5%
25.0%
25.2%
29.8%
27.2%
无毒苗生产技术
。
六、病毒病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一)无毒苗生产技术 1、设施消毒技术 育苗前,使用广谱无残留消毒剂辛菌胺对所有育苗 设施进行消毒,并设置消毒池。
无毒苗生产技术
2、虫媒阻隔技术 育苗棚全程设置防虫 网,要求达到40目以 上。西南烟区达到60 目。
无毒苗生产技术
3、过程消毒技术 苗床操作之前,提前 1天喷施抗病毒剂, 实现带药剪叶一体化。
五、关键技术
(二) 移栽前期 重点防控对象为地老虎、青枯病。 (1)地老虎成虫防治技术 通常选用干式诱捕器,于移栽前60天左右,设置 诱捕器,移栽后40天左右结束诱捕并收回诱捕器。 (2)地老虎幼虫防治技术 于移栽前7天左右,采用白/绿僵菌等生物源杀虫 剂防治地老虎幼虫,结合提前起垄进行穴施。 (3)土壤酸碱度调节控制青枯病技术 pH低于5.5的采用生石灰等调节土壤酸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