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材

合集下载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8章圆锥配合的互换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8章圆锥配合的互换性
8.4.3 间接测量法 间接测量法是测量与被测角度有关的线值尺寸,并通过三角函数 的关系计算出被测角度值。常用的计量器具有:正弦尺、滚柱或 钢球。
8.5 本章实训
1. 实训内容 CA6140车床的主轴前顶尖为莫氏6号锥,试测量它的大端直径和 小端直径以及圆锥长度,计算出锥度,并查表与标准值比较。
8.4 圆锥角和锥度的测量
8.4.1 比较测量法 比较测量法用定角度量具与被测角度相比较,并用光隙法或涂色 法估计被测角度的偏差。常用的量具有:直角尺、角度量块、圆 锥量规、角度或锥度样板等。
8.4.2 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就是直接从角度计量器具上读出被测角度。对于精度 不高的零件,常用万能角度尺进行测量;对于精度较高的零件, 常用光学分度头和测角仪进行测量。
1. 给出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或锥度C)和圆锥角 公差AT
2. 给出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TDS和圆锥角公差 AT
8.3.3 圆锥配合的公差标注
根据GB 12360—1990的要求,相配合的圆锥应保证各装配件的径向尺寸 和(或)轴向位置,标注两个相配合圆锥的尺寸及公差时,应确定:具有 相同的锥度或锥角;标注尺寸公差的圆锥直径基本尺寸应一致,确定直 径或位置的理论正确尺寸与两个相配合圆锥的基准平面有关,如图8.11 和8.12所示。
圆锥配合是以基本圆锥相同的内、外圆锥直径之间,由于结合不 同所形成的相互关系。在国标中规定了两种类型的圆锥配合:结 构型圆锥配合和位移型圆锥配合。
1. 结构型圆锥配合 2. 位移型圆锥配合
8.3 圆锥尺寸及公差标注 8.3.1 圆锥的尺寸标注 8.3.2 圆锥的公差标注 8.3.3 圆锥配合的公差标注
4. 实训总结 通过测量圆锥大端直径和小端直径、圆锥长度,可以计算出圆锥 角、圆锥角素线角和锥度,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第一节 基本术语及定义 一、圆锥的术语及定义(GB/T 15754—1995)
圆锥分内圆锥(圆锥孔)和外圆锥(圆锥轴)两种,主要几何参数如 图7⁃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图7-1 圆锥的主要几何参数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圆锥是一个多参数零件,为满足其性能和互换性要求,国标对圆 锥公差给出了四个项目。 1.圆锥直径公差TD 2.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TDS 3.圆锥角公差AT(ATα或ATD) 4.圆锥的形状公差TF 5.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分为两种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表7-5 圆锥角公差(摘自GB/T 11334—2005)
表7-4 标注方法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二、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GB/T 11334—2005) 1.公称圆锥 2.实际圆锥
图7-2 实际圆锥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3.极限圆锥和极限圆锥直径 4.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区
图7-3 极限圆锥和圆锥直径公差区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5.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区
图7-4 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区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6.极限圆锥角、圆锥角公差和圆锥角公差区
图7-5 极限圆锥角和圆锥角公差区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三、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GB/T 12360—2005) 1.圆锥配合 2.圆锥配合的形成 (1)结构型圆锥配合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圆锥角极限偏差
图7-12 圆锥角极限偏差
第七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测量
二、圆锥的公差标注 圆锥的公差标注,应根据圆锥的功能要求和工艺特点选择公差项目。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八章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八章


三、锥度和角度的间接量法

第一节 基本术语及定义

二、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1.基本圆锥:设计时给定的圆锥,它是一种理想圆锥。 2.实际圆锥:实际圆锥是实际存在而可以通过测量得到的圆 锥。 3.极限圆锥和极限圆锥直径:极限圆锥和直径公差带与基本 圆锥共轴且圆锥角相等、直径分别为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 限尺寸的两个圆锥称为极限圆锥。 4.圆锥直径公差和圆锥直径公差带:圆锥直径允许的变动量 称为圆锥直径公差,圆锥直径公差在整个圆锥长度内都适用。 5.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和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带:在垂 直于圆锥轴线的给定的圆锥截面内,圆锥直径的允许变动量 称为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
第一节 基本术语及定义

三、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1.圆锥配合:基本圆锥相同的内、外圆锥直径之
间,由于连接不同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称为圆锥配合。圆 锥配合分为下列三种:具有间隙的配合称为间隙配合。 主要用于有相对运动的圆锥配合中,如车床主轴的圆锥 轴颈与滑动轴承的配合;具有过盈的配合称为过盈配合。 常用于定心传递扭矩,如带柄铰刀、扩孔钻的锥柄与机 床主轴锥孔的配合;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 渡配合,其中要求内、外圆锥紧密接触,间隙为零或稍 有过盈的配合称为紧密配合,它用于对中定心或密封。 为了保证良好的密封性,通常将内、外锥面成对研磨, 此时相配合的零件无互换性。

3.极限轴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公差:互结合的
内、外圆锥从实际初始位置移动到终止位置的距离 所允许的界限称为极限轴向位移。得到最小间隙或 最小过盈的轴向位移称为最小轴向位移;得到最大 间隙或最大过盈的轴向位移称为最大轴向位移。 4.初始位置和极限初始位置:在不施加力的 情况下,相互结合的内、外圆锥表面接触时的轴向 位置称为初始位置。初始位置所允许的变动界限称 为极限初始位置。其中一个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小极 限内圆锥与最大极限外圆锥接触时的位置;另一个 极限初始位置为最大极限内圆锥与最小极限外圆锥 接触时的位置。实际初始位置必须位于极限初始位 置的范围内。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及其检测

9-4 圆锥公差有哪几种给定方法?如何标注?
9-5 有一外圆锥,最大直径D=200mm,圆锥长度L=400mm,圆锥直径公差等级为IT8级,求直径公差所 能限定的最大圆锥角误差Δαmax? 9-6 用圆锥塞规检验内圆锥时,根据接触点的分布情况,如何判断圆锥角偏差是正值还是负值?
思考题与习题
9-7 如图9-16所示,在平板上用标准的圆柱及量块测量外锥角,先使两个直径相等的圆柱在外锥体小端接 触,测出m值;然后用等高量块把圆柱垫起一个高度H,测出M值,求锥角α的值。
第三节 圆锥公差的选择与应用举例
2.圆锥角公差的选用 按第一种方法给定圆锥公差,圆锥角误差限制在两个极限圆锥范围内,可不另外给出圆锥角公差。
04
圆锥的检测
第四节 圆锥的检测
一、量规检验法
大批量生产的圆锥零件可采用量规作为检验工具。检验内圆锥用塞规,检验外圆锥用环规。
第四节 圆锥的检测
二、间接测量法
圆锥公差的选择与应用举例
03
第三节 圆锥公差的选择与应用举例
一、圆锥公差项目
1.圆锥直径公差TD 圆锥直径公差TD是指圆锥直径允许的变动量。它适用于圆锥全长。其公差带为两个极限圆锥所限定的区域。
第三节 圆锥公差的选择与应用举例
2.圆锥角公差AT 圆锥角公差AT是指圆锥角的允许变动量。以弧度或角度为单位时用ATα表示;以长度为单位时用ATD表示。
第一节 概述
三、锥度与锥角系列
为了减少加工圆锥工件所用的专用刀具、量具种类和规格,满足生产需要,国家标准规定了一般用途圆锥的 锥度与圆锥角系列和特殊用途圆锥的锥度与圆锥角系列,选用时参考有关 手册。
四、圆锥配合的种类
1. 间隙配合 这类配合具有间隙,而且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间隙大小可以调整。常用于有相对运动的机 构中。 2. 过盈配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课件第九章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第三节 圆锥公差与配合
一、锥度与锥角系列 二、圆锥公差标注 三、圆锥配合标准 四、圆锥尺寸及公差标注
一、锥度与锥角系列
GB/T157--2001《产品几何量技术规范(GPS)圆锥的锥角与锥度 系列》标准中规定了一般用途和特殊用途两种圆锥的锥度与锥角,适 用于光滑圆锥。
1. 一般用途圆锥的锥角与锥度 国家标准中一般用途的锥度与锥角规定了21个基本值系列,见有 关表。 锥角从120°到小于1°,或锥度从1:0.289到1:500。选用时,应 优先选用表中第一系列,当不能满足需要时,选第二系列。 2. 特殊用途圆锥的锥角与锥度 国家标准中对特殊用途圆锥的锥度与锥角规定了24个基本值系列, 见有关表,它仅适用于表中所说明的特殊行业和用途。
(2)圆锥 由圆锥表面与一定尺寸所限定的几何体。圆锥分为内圆 锥和外圆锥。图9-3为外圆锥,图9-4为内圆锥。
图9-2 圆锥表面
图9-3 外圆锥
图9-4 内圆锥
2)圆锥结合的主要参数
(1)圆锥角α (2)圆锥直径 (3)圆锥的长度 (4)锥度C
(5)基面距b
图9-5 圆锥直径、长度、锥角
圆锥结合的主要参数 动画演示
见有关表。
圆锥角公差有两种表示形式:
1)ATα——以角度单位微弧度 1μrad≈1/5秒(")或以度、分、秒
(º、'、")表示圆锥角公差值。
2)ATD ——以长度单位微米表 示公差值,它是用与圆锥轴线垂直
且距离为L的两端直径变动量之差 表示。ATD与ATα的关系式:
ATD=ATαL×10-3
图9-8 圆锥角公差带
向和(或)轴向位置,标注两个相配圆锥 的尺寸及公差时,应确定: 具有相同的锥度或锥角;标注尺寸公差的圆锥直径的基本尺寸应一致, 确定直径(如图9-21)和位置(如图9-22)的理论正确尺寸与两装配 件的基准平面有关。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及教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学大纲及教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代码:14627 学时:42学时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工程,农业机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及仪器等专业。

参考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韩进宏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性质、目标本课程是一门机械通用工种具有实践的技术基础课,属工程技术基础课的性质,应用性极强,以理论课或设计课为基础,应用几何量公差设计知识和检测知识,为专业课或工艺课进行设计,特别是保证零件(或部件)的工作功能进行几何方面的精度设计,给出合理的公差范围,使误差被较好地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是机械零部件功能实现和工作寿命的保障和措施的体现。

课程目标就是:为在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过程中,提供机械零部件几何精度设计理论和方法,并让学生熟悉相关国家标准及典型几何量测量技术。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几何量测量基础一章是测量技术方面的重点内容,难点是涉及计量学范畴宽广,学生不易理解,解决办法是对常用仪器或量具规范分类,明确测量方法属性和常用计量技术指标的含义。

2.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之间关系(公差原则)为基础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并存的内容,教师不易讲清,学生更难学懂,也是本课程中间时段的关键环节,处理不好的话,会影响学生对后面特殊用途零件精度问题的理解,特别是量规、齿轮等类型的精度问题,解决方法是,采取分析过程条理化(将大难点化为若干小难点)、应用特征明显化(不同公差原则有显著不同地方,但相互之间又有联系)、讲解概念准确清楚化(各个小难点被击破),实质要点就被抓住了。

3.齿轮精度标准是本课程最难理解的难点问题,又是课程近尾声处的重点内容,机械中用齿轮的地方实在太多了,不懂怎么行呢?解决办法是追溯齿轮渐开线的形成原理,齿轮加工过程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标准规定项目深入浅出地讲解,引领学生学会对复杂问题进行分解处理,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认真地对待每项指标的含义,概念清楚为最好是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根本所在,再配以多媒体图片的讲解方法,使问题清晰明了。

互换性 第八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检验

互换性 第八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其检验

差带内给出更高要求的圆锥角公差。
5. 圆锥轴向极限偏差(P.170)
8.3 圆锥配合 圆锥的某一极限圆锥与其公称圆锥轴向位置的偏离。
规定:下极限圆锥与公称圆锥的偏离为轴向上偏差(esz 、ESz)、上极限圆锥与公称圆锥的偏离为轴向下偏差 (eiz、EIz),轴向公差为Tz。
8.3 圆锥配合
8.1 圆锥配合的分类和基本参数
圆锥长度L:圆锥的最大直 径截面与最小直径截面之间 的轴向距离。外圆锥长度为 Le,内圆锥长度为Li。
圆锥配合长度:内、 外圆锥配合面的轴 向距离,用符号H 表示
锥度:两个垂直圆锥轴线截面的圆锥直径之差与该两截面之 间的轴向距离之比,用符号C表示。如圆锥最大直径D和圆锥最 小直经d之差与圆锥长度L之比即为锥度C。
课堂作业
根据圆锥的配合特征,圆锥配合分为 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 型圆锥配合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圆锥配合。 位移
30
8.3 圆锥配合
2. 圆锥直径配合量(P.165) 圆锥直径配合量——圆锥配合在配合的直径上允许 的间隙或过盈的变动量,用符号TDf表示。
(3)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具有自锁性,过盈量大小 可调,用以传递扭矩,而且装卸方便。例如机床主 轴锥孔与刀具(钻头、立铣刀等)锥柄的配合。
机床顶尖圆锥配合(图示)
8.1 圆锥配合的分类和基本参数
2.圆锥配合的特点(与圆柱配合相比)
① 圆锥结合具有较高的同轴度,对中性好,如图
7.56所示。
32
8.3 圆锥配合
3. 圆锥配合的一般规定 1) 对于结构型圆锥配合推荐优先采用基孔制。 (P.30)(P.22)。 2) 对于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内圆锥直径公差带代号的

圆锥的公差配合和检测教育课件

圆锥的公差配合和检测教育课件

(3)圆 锥的形 状公差
TF
包括:圆锥素
TF在一般情况下,不单独给出,而是
线直线度公差和截 由对应的两极限圆锥公差带限制;当对形
面圆度公差,如图 状精度有更高要求时,应单独给出相应的
8-5所示
形状公差。其数值可从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附录中选取,
但应不大于.1 锥度与锥角 一、常用术语及定义
1.圆锥表面
2. 圆锥
3.圆锥角
4.圆锥直径
最大圆锥直径、最小圆锥直径、给定截面圆锥直径
5.圆锥长度L 6. 锥度C
CD d2tan1:1co t
L
22
4
第八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二、锥度与锥角系列
分一般用途与特殊用途 1、一般用途圆锥的锥度和锥角
公差。
AT2、……、AT12表示,
其数值为上极限
其中AT1精度最高,等级依次降低,
与下极限圆锥角之 AT12精度最低
差。
AT4—AT12应用例:AT4—AT6
可表示为:
用于高精度的圆锥量和角度样板。
AT= αmax- αmin AT7—AT9用于工具圆锥、圆锥销、传
圆锥角公差的 递大转矩的磨擦圆
公差区是两个机械 AT10—AT11用于圆锥套、圆锥齿轮
圆锥公差项 目代号
定义
公差值及有关规定
(1)圆锥
TD是圆锥直径的允 许变动量。
TD的公差等级和数值及以公 差带的代号以公称圆锥直径(一
直径公差 TD及圆锥
它等于两个极限圆 般取最大圆锥直径D)为公称尺
锥直径之差,并适用于 寸按GB/T1800.3-1998《极限
圆锥的全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圆锥素线直线度 公差和截面圆度公差
(4)给定截面 圆锥直径公差 TDS及其公差区
TDS指在垂直圆锥轴线的给 定截面内,圆锥直径的允 许变动量;给定截面圆锥 直径公差区是在给定圆锥 截面内,由直径等于两极 限圆锥直径的同心圆所限 定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2 圆锥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2 圆锥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二、圆锥公差给定方法 对一个具体的圆锥零件,并不都需要给定上述四项 公差,而是按圆锥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工艺特点选取 公差项目。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
1)
2)
给定圆锥的理论正确圆锥角(或锥度C)和圆锥直径公差TD。由TD确定两个 极限圆锥。 同时给出给定截面圆锥直径公差TDS和圆锥角公差AT。 TDS仅控制该给定截面 圆锥直径公差。 TDS和AT分别规定公差需要分别满足。
4)终止位置pf:为得到要求配合性质(间隙或过盈) 所规定的相对轴向位置。 5 )轴向位移 Ea :内圆锥或外圆锥,从初始位置 Pa 到终 止位置pf轴向移动的距离(决定间隙或过盈大小)。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3 圆锥配合
配合的特点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3.3 圆锥配合的确定—结构型圆锥配合
dx x L
d
D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1 锥度与锥角
8.1.2 锥度与锥角系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镀角与锥度系列:为减少加工圆锥形体零件所用专用 刀具、量具种类与规格而采用国家标准的形式进行规 定。 一般用途: GB 157-1989 规定 22 种(见表 8-1 ),其中 第一系列优先选用,第二系列为第一系列不满足时选 用。 特殊用途: GB 157-1989 规定了 20 种(见表 8-2 ),通 常只适用于表中说明栏所规定的范围。 特殊用途的莫氏锥度在工具行业中应用极广。其有关 参数、尺寸及公差在国标GB 1443-85 中专门规定。Leabharlann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3 圆锥配合
8.3.1 圆锥配合的特征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GB 12360-90《圆锥配合》适用于锥度C=1:3~1: 500,圆锥长度L=6~630mm;圆锥直径D~500mm的 光滑圆锥的配合。 圆锥配合是由相同尺寸的内外圆锥形成配合,公差 带数值按大径D确定,其间隙或过盈在垂直于轴线 方向上形成,与锥角大小无关。 根据内、外锥相对于轴线位置的不同,可以获得间 隙、过渡或过盈配合等不同配合性质的配合。 按内外圆锥相对位置的确定方法可分成二种:
接触时位置 P1 内外圆锥最大实体圆锥 接触时位置 P2 内外圆锥最小实体圆锥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3 圆锥配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3.2 圆锥配合的术语及定义
3)初始位置公差Tp:实际初始位置的变动量。它实际 是P1—P2的距离。
1 Tp (TDi TDe ) c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学习指导
本章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圆锥结合的特点、基本功能要求和配合 的形成方法,为合理选用圆锥的公差与配合,进行圆锥尺寸精度设 计打下基础。学习要求是掌握圆锥结合的特点及锥度与锥角、圆锥 公差中的术语定义;掌握圆锥公差项目及给定方法;掌握圆锥配合 的形成方法以及结构型圆锥配合的确定方法。了解位移型圆锥配合 的确定方法。
公差值及有关规定
TD的公差等级和数值及以公差带的 代号以公称圆锥直径(一般取最大 圆锥直径D)为公称尺寸按圆柱公差 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标 准规定选取。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圆锥,其内、外 圆锥直径公差带位置,按GB12360— 1990《圆锥配合》中有关规定选取 对于无配合要求的圆锥,其内外圆 锥直径公差带位置,建议选用基本 偏差JS、js确定内、外圆锥的公差带 位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2 圆锥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定义 公差值及有关规定
TF 在一般情况下,不单独给出,而是由 对应的两极限圆锥公差带限制;当对形 状精度有更高要求时,应单独给出相应 的形状公差。其数值可从GB/T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附录中选 取,但应不大于圆锥直径公差值的一半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概述
锥度在机器结构中应用广泛。圆锥配合是各种机械常用的联结和配合型 式。 圆锥结合的极限和配合国家标准:
GB GB GB GB 157-1989:《锥度与锥角系列》 11334-1989:《圆锥公差》 12360-1990:《圆锥配合》 11852-1989:《圆锥量规公差与技术条件》
母线
/2 轴线
圆锥表面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1 锥度与锥角
8.1.1 常用术语及定义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圆锥直径:圆锥上垂直于轴线截面的直径。常用的圆 锥直径有:大径D、小径d,给定截面圆锥直径dx。 圆锥长度L:最大圆锥直径D与最小圆锥直径d之间的轴 向距离。
锥度C:在两个垂直圆锥轴 线截面的圆锥直径差与该两 截面间的轴向距离之比称为 锥度。常用比例或分式表示。 (D d ) 1 C 2tg 1 : ctg L 2 2 2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锥度与锥角系列:
一般用途圆锥的锥度与锥角(续)(摘自GB 157-2001)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2 圆锥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1 圆锥公差的术语及定义
国家 标 准 GB 11334-89-《圆锥公 差 》, 适用于 锥角 C=1:3~1:500,圆锥长度L=6~630光滑圆锥工件。 基本圆锥:设计时给定的圆锥。基本圆锥可以用两种 方式确定:
给定D、d、L; 给定基本圆锥直径D、d、dx中的一个、给定L、给定圆锥角(或基本锥度C)。
极限圆锥:实际圆锥允许变动的界限。分为最大、最 小极限圆锥。合格的实际圆锥必需在两个极限圆锥限 定的空间区域内。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2 圆锥公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2 圆锥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2.2 圆锥公差值和给定方法
公差值及有关规定
AT按加工精度的高低分为 12个等级,其中 AT1 级精度最高, AT12 级精度最低, AT4 ~ AT9 级 圆锥角公差数值见表 8-4 。圆锥角公差 AT ,可 用角度值ATα或线性值ATD给定。ATα与ATD的换 算关系为:ATD = ATα×L×10 式中 AT D 的单位为 µm ; ATα 的单位为微弧度 (μrad);L的单位为mm L 在 6 ~ 630 mm范围内,划分 10 个尺寸分段。 如需要更高或更低等级的圆锥角公差时,按 公比 1.6 向两端延伸得到。更高等级用 AT0 、 AT01、 …表示。更低等级用 AT13、 AT14、 …表 示。圆锥角极限偏差可按单向 (α+AT 或 α - AT) 或双向取值。双向取时可以对称 (α ±AT/2) , 也可是不对称的。如下图所示。为保证内外 圆锥的接触均匀,多采用双向对称取值。
第8章 圆锥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8.3 圆锥配合
配合的特点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8.3.3 圆锥配合的确定—位移型圆锥配合
配合的确定
位 移 型 圆 锥 配 合
(1)位移型圆锥配合的圆锥直径公差带可根据对终止位置基面距的要求 (1)可形成间隙配合、 和对接触精度的要求来选取,如对基面距有要求,公差等级一般在 IT8~ITl2之间选取,必要时,应通过计算来选取和校核内、外圆锥 过盈配合,通常不 用于形成过渡配合 的公差带;若对基面距无严格要求,可选较低的直径公差等级,以便 (2)其配合性质是由 使加工更经济;如对接触精度要求较高,可用给圆锥角公差的办法来 满足。为了计算和加工方便,GB/T12360—1990推荐位移型圆锥的基 内、外圆锥的轴向 本偏差用H、h或JS、js的组合。若对基面距无严格要求,可选较低的 位移量或装配力决 直径公差等级; 定的。配合性质与 (2) 内、外圆锥公差带的基本偏差用H、h或JS、js的组合; 相互结合的内、外 (3)轴向位移的大小,将决定配合间隙量或过盈量的大小。轴向位移量 圆锥直径公差带无 关。直径公差仅影 的极限值由功能要求的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量计算得到,计算式如下 (式中C为锥度): 响接触的初始位置 对于间隙配合 Eamax =Xmax/C 对于过盈配合 Eamax =Ymax/C 和终止位置及接触 Eamin=Xmin/C Eamin=Ymin/C 精度 轴向位移公差(允许位移的变动量)TE= Eamax - Eamin
配合的确定
结 构 型 圆 锥 配 合
(1)结构型圆锥配合的圆锥直径公差带的代号和数值及公差等 级,采用《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GB/T1800.3—1998)规 (1)可形成间隙 配合、过盈配合、定的标准公差系列与基本偏差系列。为了减少定值刀具的数 目,推荐优先采用基孔制配合,即内圆锥直径基本偏差为H; 紧密配合 (2)圆锥直径配合公差TDf,等于两结合圆锥内、外直径公差之 (2)其配合性质 和。其公差值的大小,直接影响配合精度。推荐内、外圆锥 完全取决于相互 直径公差不低于IT9级。如对接触精度有更高要求,可按圆锥 结合的内、外圆 公差国标(GB/T11334—2005)规定的圆锥角公差AT系列值( 锥直径公差带的 见表8-4),给出圆锥角极限偏差及圆锥的形状公差; 相对位置 (3)配合 (zc)中选择,应按优先、常用、任意公差带组成配 合为顺序选用配合。
圆锥角的允许变动量 称为圆锥角公差,其 数值为上极限与下极 限圆锥角之差,可表 (2)圆锥角公 示为 差AT及其公差区 AT = α max -α min 圆锥角公差的公差区 是两个极限圆锥角所 限定的区域,如下图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