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旅游资源
旅游学概论 第四章 旅游资源讲解

(一)
(二)
(三) (四)
内容属性
再身性
存在状态 品味或管 理级别
自然~ 可再生性~ 现实~ 世界级~
人文~ 不可再生性~ 潜在~ 国家级~
社会~
省级~
市(县)级~
三、旅游资源的特点
1.客观性(补充) 2.垄断性 3.多样性 4.定向性 5.易损性 6.可创新性
四、旅游资源的重要性及价值决定
• 旅游资源的重要性: 1.旅游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
第四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认识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定义 • 从需求的角度认识 从供给的角度认识 • 旅游资源理论的核心——吸引力 • 旅游资源的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 一个事物作为旅游资源的地位不是永恒的 • 旅游资源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 旅游资源定义:(p117-118) 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环
• 潜在旅游资源
九寨沟
雾凇 佛光
黄山怪石
故宫
祈年殿
世界之窗
世界公园
泼水节
火把节
工艺品
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开发
一、开发的含义 • 人们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
力而致力从事的开拓和建设活动。
二、开发工作的必要性 • 潜在的旅游资源需要经过有意识的人为开发,
才能成为旅游地。
• 现实的旅游资源也需要“再生性”的旅游开 发。 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 瑞士:“世界的公园:瑞士、瑞士、还是瑞 士”
• 土耳其:“不是欧罗巴,胜似欧罗巴”
• 意大利:“露天博物馆”
• 埃及:“历史的金库”
• 澳大利亚:“年轻的、时尚的、多姿多彩的 国土”
• 旅游资源在开发时必须满足的八个条件 (1)经济贡献 (2)环境因素 (3)社会文化因素 (4)竞争影响 (5)可行性 (6)遵循地方政策和发展战略 (7)旅游影响 (8)开发和经营者的能力
第四章旅游资源

第四章旅游资源[ 学习目标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内涵和相关争议。
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并能够灵活运用,发现和分析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概念,掌握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和内容。
掌握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原因,并能够针对这些常见的原因分析旅游资源保护工作开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联系在一起。
4.1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点4.1.1旅游资源的概念1.以往对旅游资源概念有代表性的定义旅游资源(Tourism Resources),在英文中又称作“旅游吸引力(Tourism Attraction)”,其本身包括能刺激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各种因素。
在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经济学、地学和社会学一批学者相继转入旅游科学的研究,他们在撰些论文和专著时都涉及到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并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下了定义。
其中,以下几种说法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因素,亦即旅游者的旅游对象或目的物都是旅游资源”。
(邓观利,《旅游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凡是能为人们提供旅游观赏、知识乐趣、度假休闲、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人民友好往来和消磨闲暇时间的客体和劳务,都可以称为旅游资源”。
(郭喜来,《人文地理概论》,1985)“从现代旅游业来看,凡是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价值的因素和条件即旅游资源”。
(邢道隆,《谈谈旅游资源》)“所谓旅游资源,专指地理环境中具有旅游价值的部分,也即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感兴趣的环境因素和可以利用的物质条件”。
(周进步,《中国旅游地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往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
他们本身不是游览的目的物和吸引物,必须经过开发才能称为有吸引力的事物”。
(黄辉实,《旅游经济学》,上海社科出版社,1985)“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势力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语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第四章旅游资源课件(共20张PPT)《旅游学概论》(高教版2018)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此种调查方式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旅游资源进行再度详查,以掌握其总体情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 , 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2003年5月出台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04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旅游资源的容量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地域组合条件
旅游开发投资条件
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条件
施工难易条件
六大条件
三大效益
三大价值
(1)“三三六”评价法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观赏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旅游资源
01 季节性 05 基础结构02 联系性06 社会经济环境03 污染状况04 可进入性 07 市场环境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资源
客观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符合科学的原则
效益估算的原则高度概括的原则力求定量的原则
动态进展的原则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旅游资源
(5)
(6)
(7)
(3)
(2)
第二节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评价(三)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第一节 旅游资源概述
概念
重要属性
一、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第四章 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维护的对策 〔一〕根绝人为破坏旅游资源的对策
1.增强旅游资源维护看法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2.鼎力展开旅游资源维护的研讨和人才培育 3. 健全旅游资源发质管理体系 4.完善景色名胜区维护系统 5.在旅游业开展中把旅游资源维护放在首位
〔二〕旅游资源维护的行政手腕 〔政府干预和调理〕
1.发布行政命令、决议、通知
• 的社会次第;
3〕坚持动摇的政治环境和安宁
• 培育旅游观
4〕提高外地居民的文明修养,
•
念,养成文明礼貌、热情好
第四节 旅游资源维护
•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维护的辩证关系 • 1.旅游资源的应用与维护从实质下去说是分歧的, 二者
是 • 统一一致的关系。
• 二、旅游资源遭受破坏的缘由 • 〔一〕自然要素 • 1.突发性破坏: • 特点:时间短、破坏力度大; • 2.缓慢性破坏 • 风化:在自然条件下,一些遗址历史久远,长时间遭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经结合国教科文 组织同意,
« 世界遗产名录» 的名胜
区分被列入
结合国〝人与生物圈〞维护
古迹,列入
然维护区,列入结合国教
区网络的自
意的世界地质公园。
科文组织同
2.国度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国务院审定发布
3.省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为 数众多的省级景色名胜区、
省级历史文 明名城、省级历史文明名镇
暖
热
闷热 极热
符号
4.18KJ/(m2 ·h)
大多数人 符 4.18KJ/(m2
的感觉 号
·h)
大多数人的感觉
-h
<-1400
外露皮肤 冻伤
-b -200~-300
舒适风
-g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2、古园林旅游资源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二、中国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二)人文旅游资源
3、古墓葬旅游资源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二、中国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二)人文旅游资源
4、宗教旅游资源
二、中国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一)自然旅游资源
4、生物旅游资源 作为人类旅游活动观赏对象的旅游动植物,具 有很强的吸引功能。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二、中国旅游资源类型特征 (二)人文旅游资源
1、古迹与建筑旅游资源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和标准很多 2、目前通行几种旅游资源分类方法 3、在各种分类中,自然、人文两大类的划分 方法的应用最为普遍
第四章 中国旅游资源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 中国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1、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于1992年在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中提出一个资源的分类系统。
二中国旅游区划方案1东北林海雪原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区2华北京华故都名山胜境旅游资源区3内蒙古草原风情大漠风光旅游资源区4陕甘宁新华夏文化访古丝路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区5华东园林水乡吴越文化旅游资源区6东南热带海岛岭南文化旅游资源区7华中荆楚文化湖山胜迹旅游资源区8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区9青藏雪域高原藏族风情旅游资源区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概述
第四章旅游资源

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主要内容
1.解决和提高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 进入性
所谓可进人性(accessibility)是指旅游 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 场地区)的交通联系及其内部交通条件的 通畅和便利程度。
2.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1)一般公用事业设施。
(2)满足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 设施或条件。
4.以主题公 园为代表,富有 特色并具备一定 规模的现代人造 游乐场所或其他 消遣娱乐型的现 代人造旅游景点。
(三)其他旅游资源
泛指除上述两类旅游资源之外其他 属性的旅游资源。通常包括那些能够反 映或表现目的地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 技术发展成就或特色,从而能对外来旅 游者产生吸引作用的各种事物。
(二)措施: 1、必要的技术措施 2、加强旅游规划 3、架设隔离装 4、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约束
思考与练习题:
1、名词解释:旅游资源、现实旅游资 源、潜在旅游资源、可进入性、旅游基 础实施、旅游上层实施、旅游点的生命 周期
2、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 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3、试析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l、经济建设成就。这类旅游资源不仅可 吸引消遣型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同时 也是吸引商务旅游者前来考察的重要吸 引因素。从带有普遍性的意义上讲,目 的地的经济成就集中体现于该地的城市 建设上。知名度高的大城市往往成为旅 游发达的中心地,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 来观光。
2、科技发展成就。例如美国国家宇 航中心以及我国的卫星发射基都是外来 游客感兴趣的事物。
1.气候条件。如风和日暖、光照充 足、空气清新、干爽宜人,等等。
2.风光地貌或自然景观。如辽阔的 草原绿地、幽雅秀丽或气势宏伟的山川 湖泊、温暖而无鲨的海滨与沙滩、罕见 的地质结构、壮观的瀑布、火山区以及 奇特的洞穴,等等。
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

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一、名词解释20′1、旅游资源2、“三三六”评价法3、风效指数4、一般体验性评价二、判断题15′1、旅游资源具有可变性,原来不是旅游资源的可以慢慢变成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评价的结果只有专家才能做出,一般旅游者无法对其进行评价。
3、旅游资源分布密度越高越好。
4、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好坏对于旅游资源的评价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5、某些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加以弥补。
三、简答题20′1、旅游资源的特征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3、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4、旅游资源调查的程序四、资料分析题15′结合上图说明该类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五、论述题30′1、评述旅游资源的五级评价方法。
2、如何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
2、该方法是由北京师范大学的卢云亭提出。
所谓“三三六”即“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3、风效指数(Ko)是奥利弗(J.E.Oliver,1987)考虑风加速人体皮肤与周围空气的热交换而提出来的。
其计算公式为:Ko= (100V+ 10.45- V)(33- Tα)其中,Ko为不考虑人体皮肤蒸发,完全遮阴情况下空气的总冷却率(J/m2h),V为风速(m/s),Tα为气温(℃)。
4、一般体验性评价是通过统计大量的旅游者或旅游专家有关旅游资源优劣排序的问卷调查,或统计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在报刊、旅游指南、旅游书籍上出现的频率,从而确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最佳旅游资源的排序加以综合而成,其结果能够表明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和大众知晓度。
二、判断题√××√√三、简答题1、(1)美学特征(2)文化特征(3)空间特征(4)时间特征(5)经济特征2、(1)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2)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3、(1)直接询问法(2)统计分析法(3)综合考查法(4)遥感法(5)分类对比法4、(1)调查准备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旅游资源
一、填空题
1、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购成旅游资源。
2、基于成因或内容属性的旅游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类型。
3、旅游资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几大特点。
4、造成成旅游资源受到破坏的原因很多,基本上可划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5、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旅游地生命周期变化的原因是该地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二、名词解释题
1、旅游资源
2、旅游基础设施
3、旅游地生命周期
三、简答题
1、列举并解释旅游资源的特点。
2、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
4、你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守哪些原则?为什么?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2、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怎样保护旅游资源?试析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
五、讨论题
1、深圳是一个在小渔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城市。
它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尤其留给人们很多启示。
学过本章内容后,你能否联系本章所提出的一些理论观点对深圳旅游发展的一些现象进行解释(提示:考虑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产品生命周期与开发策略等理论)?
2、请分别列举你家乡所在的城市或地区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你认为这些旅游资源属于什么类型的旅游资源,它们有什么开发潜力?这些旅游产品开发的利弊得失如何?
3、2002年,震动全国的“建水古城保卫战”再次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出挑战。
建水是与昆明、丽江、大理齐名的云南四大古城之一,是明、清两代滇南文化、宗教、政治、经济、军事和教育中心。
这座古城中的清末文士风格古民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然而,它们正在被建水县政府有计划地拆除,改造成“清式风貌街”,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请进一步阐述中国的法、权、理关系在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另外,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普通老百姓的目光比地方政府还长远?各色人等在这个问题上的根本动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
2、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3、涉及范围的多样性、吸引力的定向性、遗产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易损性、当代人造资源的可创新性
4、自然因素的作用、人为因素的作用
5、突出独特性、讲求经济性、注意保护与合理开发。
6、吸引能力
二、名词解释题
1、旅游资源: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
2、旅游基础设施:是指那些直接目的是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或主要使用者为当地居民,但也必须向外来旅游者提供货外来旅游者也必须依赖的相关设施。
3、旅游地生命周期:基于游客来访量变化的这个过程。
三、简答题
1、答:1)涉及范围的多样性。
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就使得旅游资源构成要素涉及大千世界各个方面,表现形式也林林种种各不相同。
它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当代的、可以是有形的山水建筑,也可以是无形的民俗风尚。
2)吸引力的定向性。
地球上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性是人们渴望了解居住地以外的世界进而产生旅游需求的最根本的原因。
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所吸引的旅游者同样具有区域性,也就是说同一种旅游资源对某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吸引力大,而对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吸引力不大或根本就不具有吸引力。
3)遗产资源的不可移动性。
是指旅游资源的实物本体不能朝向旅游者移动,实际上已经隐含着作为旅游活动最核心内容的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换句话说,正是旅游资源的不
可移动性,才决定了旅游这种特殊的人类活动现象必须表现出暂时的和异地的特征,否则,将从根本上消灭了旅游者。
当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出售时,旅游资源乃至于旅游产品的实体空间位置仍不能移动,消费者买走的只是映象和感受。
4)易损性。
是指旅游资源如果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同样很容易因遭受各种形式的破坏而失去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5)当代人造资源可创新性。
当代人造资源属于可再生性资源因而具有可创新性。
2、答: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体现在: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能够为来访旅游者提供满意经历的旅游对象物,其最终目的则是将其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功能。
要使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人们必须根据其目前接待条件的欠缺状况进行必要的初始开发和建设,否则便无法使其成为现实的旅游资源或无法使其旅游吸引力得到有效地发挥。
3、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开发与建设旅游景区景点;解决和提高该地的可进入性;建设和完善所需的配套设施;培训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旅游服务人员。
4、答: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应遵守的原则有:1)突出独特性原则。
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形成的原始风貌,努力反映当地的文化特点。
2)讲求经济的原则。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服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应分批和有重点的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地盲目开发,应尽可能利用当地的原材料,使用当地的人工和技术力量。
3)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原则。
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规模不得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且有关建设项目的性质、布局、规模、高度、造型、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应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四、论述题
1、举例说明旅游资源的分类,并指出其分类标准或依据。
答:旅游资源的分类方式比较多,我们认为,比较有实际意义的为下属两种类型的分类:1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分类: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再以其中的部分构成要素细分。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明确,便于叙述,最重要的作用是这种分类与地学分类及名词术语相通,因此在旅游资源的普查统计河评价中,具有便于横向类比、交流研究的优点,已为多数人所采用。
1992年2002年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也是分为自然和人文两大类中的。
比如现代人造设施:富有特色、具有规模、某种特殊意义和影响力的大型工程及文化设施。
如重大工程项目、城市标志性建筑、著名工矿企业、高等学校、政府特殊部门等。
美国的白宫对游人开放,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2002年暑期也开始向旅游团收取门票,北大15元/人,清华20元/人,游览者络绎不绝。
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事件:例如主办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足球赛、洲际运动会以及国际性的音乐节、戏剧节、电影节,等等。
这类重大国际事件往往最能引来大量的国际游客,同时也是主办国扩大旅游宣传的极好时机。
2、答:决定一项旅游资源价值大小的主要取决于旅游资源自身品质和坐落的地点两个
方面的理想程度及其结合状况。
3、答:旅游资源的保护是相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提出来的。
它不仅包括对旅游吸引物本身的保护,使之不至于因开发而遭受破坏,而且还涉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问题。
开发本身就意味着破坏,但不能为了“保护”这些资源而一味反对对其开发,换言之,我们不能将开发与保护两者对立起来。
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地利用这些资源,使其能够为满足人类的需要服务。
在这个问题上,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保护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利用,因此两者之间并没有、也不应有根本的冲突。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应当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
“防”“治”结合,应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注意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旅游资源保护工作的措施:针对自然作用所带来的危害,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针对因游客方面的原因而对旅游资源可能带来的危害,加强旅游规划,架设隔离装置,制定必要的法律法规加以宣传、法律法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