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的制作流程
pcb线路板制作流程总结

pcb线路板制作流程总结PCB线路板制作流程总结PCB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是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基础支持材料,具有多层导线以及电子元器件的连接功能。
在现代电子技术中,PCB线路板已经成为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下面将就PCB线路板制作的流程进行总结,并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描述:1. 设计电路图:PCB线路板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电路图。
通过使用CAD(Computer-Aided Design)软件,设计师可以根据电子产品的功能需求绘制出电路图。
电路图主要包括各个元器件的连线和布局情况。
2. PCB布局设计:根据电路图,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尺寸和布局要求来设计PCB的布局。
这包括确定各个元器件的位置,电路板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导线的走向等。
布局设计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导线的长度,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3. 元器件选型和采购:在进行PCB线路板制作之前,需要选购合适的元器件。
设计师需要根据电路图和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元器件,并进行采购。
元器件的选型需要考虑功能要求、性能指标、质量和可靠性等因素。
4. PCB制版:在制作PCB线路板之前,需要先进行制版的工作。
制版主要是通过CAD软件生成制版文件,并使用光绘机将制版文件转换成底片。
然后将底片放置在经过处理的铜板上,进行曝光和蚀刻,以形成PCB线路图案。
5. 元器件贴装:制作好的PCB线路板需要进行元器件的贴装。
这包括将购买好的元器件按照电路图上的位置精确地焊接到PCB线路板上。
贴装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自动贴片机进行快速贴装。
6. 焊接:元器件贴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焊接以确保元器件与线路板之间的连接牢固。
焊接可以使用手工焊接或者回流焊接等方式进行。
手工焊接需要用到焊台、焊锡和助焊剂等工具,而回流焊接则需要使用专门的焊接设备。
7. 测试和调试:完成焊接后,PCB线路板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
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或者手工测试仪器进行。
电子线路板简易制作方法

从事电子线路设计的人都深有体会,设计一件产品最麻烦的事情就是搭板实验,而搭板实验最麻烦的可算是印刷电路板的制作。
虽然现在大多数人把这件烦人的事情交给线路板厂去处理了,但每制一次板需等待3--7天的时间实在太久。
新的设计灵感往往因这种烦、等而被放弃。
中月线路板制作机能根据PROTEL的PCB文件快速、自动、精确地制作印刷电路板。
用户只需在计算机上完成PCB文件的设计后传送给机器,机器就能自动完成雕刻、钻孔、切边等功能,输出一张或多张符合要求的印刷电路板。
在实验室花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张线路板的制作,您的灵感可以瞬间实现。
1.传统线路板快速制板方法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不可避免地要经过线路板的试制。
试制最常用的办法是把设计好的PCB文件送到专业的线路板厂去制作(“打样”)。
通常这种过程要经过三天到一周的时间。
产品的研发,时间就是生命。
一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少则经过三五次、多则十几次的修改使开发人员无法忍耐过多的等待,于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发人员想法设法通过各种手段以实现快速制板。
快速制板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大类。
物理方法:通过利用各种刀具和电动工具,手工把线路板上不需要的铜刻去。
这种方法比较费力,而且精度低,只有相对较简单的线路才可以采用。
化学方法:通过在空白覆铜板上覆盖保护层,在腐蚀性溶液里把不必要的铜蚀去,是当前大部份开发者使用的方法。
覆盖保护层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最传统的手工描漆方法、粘贴定制的不干胶方法、胶片感光方法以及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热转印打印PCB板方法。
手工描漆:将油漆用毛笔或硬笔在空白覆铜板上手工描绘出线路的形状,吹干后即可放进溶液里面直接腐蚀。
粘贴不干胶:市面上有各种不干胶被制成条状和圆片状,在空白线路板上根据需要组合不同的不干胶,粘紧后即可腐蚀。
胶片感光:把PCB线路板图通过激光打印机打印在胶片上,空白覆铜板上预先涂上一层感光材料(市面有已涂好的覆铜板出售),在暗房环境下曝光、显影、定影、清洗后即可在溶液里腐蚀。
电路板加工流程

电路板加工流程电路板是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承载着电子元器件,并提供电气连接。
在电子行业中,电路板的加工流程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下面将介绍电路板的加工流程,以及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步骤。
首先,电路板的加工流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印制电路板制作、成品加工和检验等环节。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准备好基材、铜箔、化学药剂等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接下来是印制电路板制作,这一步骤包括图形设计、光绘制版、蚀刻、去膜、钻孔、镀铜、焊接和喷镀等工艺。
在成品加工环节,需要进行锣孔、铣槽、切割、折弯、表面处理等工艺,最终形成成品电路板。
最后是检验环节,通过目视检查、X射线检查、电气测试等手段,对成品电路板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在电路板加工流程中,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电路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原材料准备阶段,需要对基材和铜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表面光洁度和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在印制电路板制作环节,需要严格控制光绘制版的精度和蚀刻的深度,以确保印制线路的精准度和清晰度。
在成品加工环节,需要对锣孔、铣槽、切割等工艺进行精准控制,以确保成品电路板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在检验环节,需要对成品电路板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稳定和可靠。
总的来说,电路板的加工流程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精准操作和严格控制。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工艺流程和严格的质量管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电路板产品,满足电子产品对于质量和性能的要求。
以上就是关于电路板加工流程的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通过对电路板加工流程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板的制作过程,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电路板产品。
电路板制作流程

电路板制作流程电路板是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制作流程经过多道工序,需要精密的操作和严格的控制。
下面将介绍电路板制作的详细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原材料。
通常情况下,电路板的主要原材料是玻璃纤维布和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布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而环氧树脂则可以提供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能。
此外,还需要铜箔作为导电层的材料。
接下来是图形设计和制作。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根据电路板的功能和结构要求,进行电路板的图形设计。
设计完成后,将图形输出到透明胶片上,作为制版的模板。
然后是制版工序。
将透明胶片放置在光敏感的覆铜板上,经过曝光和显影等工序,可以将图形转移到覆铜板上,形成导电图形。
接着进行蚀刻工序,利用化学蚀刻剂将不需要的铜箔蚀除,留下需要的导电图形。
接下来是钻孔工序。
利用数控钻床,根据设计要求在电路板上钻孔,为后续的元器件安装和连线做准备。
然后是化学镀铜工序。
通过在电路板表面进行化学镀铜,可以增加导电层的厚度,提高电路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接着是阻焊工序。
在电路板表面涂覆一层阻焊油墨,然后通过热风烘烤,形成一层保护膜。
阻焊膜可以保护电路板的导线,防止短路和氧化,同时还可以起到固定元器件的作用。
最后是组装工序。
根据设计要求,将元器件焊接到电路板上,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电路板的功能和性能达到要求。
以上就是电路板制作的整个流程。
通过精密的工艺和严格的控制,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路板,为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线路板制作流程

线路板制作流程线路板制作是电子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实现电子装置及电路原型的必要工艺。
线路板在电子制造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连接器元件之间的一个中转站,使得电子元件可以被正确的组成电子装置,也是电路板制作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线路板制作的流程包含了以下几个步骤。
1. 原料准备阶段线路板制作过程的第一步是制作线路板原材料。
线路板原材料主要包括基板材料、铜箔、漆料以及荧光剂。
其中基板材料为多种不同的材质,包括了玻璃纤维、陶瓷和塑料等。
铜箔的种类也很多,常见的为有纯铜、镍铜合金和镀铜镍合金等。
漆料和荧光剂则是用来保护铜箔和凸出部分的,以及作为焊接标记的。
2. 图形设计阶段在制作线路板前,需要先制作出一个与要制作的线路板形状一致的电路板图形设计图,通常使用电路图软件。
图形包含所有需要加工的线路、引脚孔位以及焊接点等信息,如果图形设计不合理,将会对后续制作流程带来困难。
3. 制图阶段线路板图形设计完成后,需要将其载入到制图软件中,进行加工图的设计。
加工制图要依据要求将板面分为不同的区域,使其能够毫不出错的完成制板的需要。
4. 印制阶段印制是制作线路板过程的重要步骤。
印制工具为图纸和制板机器。
在机器上,铜箔被覆盖在基板的两边,清除工具将板面上的不需要的铜箔或打点去除,留下需要的金属部分。
铜箔的切割有剃刀式和机械滚轮式,两种方式均可。
在这个阶段可以雕刻出需要的图形。
5. 蚀刻阶段蚀刻是将被雕刻的金属部分剔除的过程,工具为化学溶剂。
溶液将铜箔上的金属部分氧化,然后将它们剔除。
化学溶剂被设计用来在短时间内卸除铜箔。
蚀刻到最后,即可得到需要的线路形状。
6. 钻孔阶段在所有线路的敷铜完成后,就要在板上钻出需要的孔洞,通常是通过钻孔机器完成。
在图示上标出的所有位置都需完成,以方便能够安装正确的器件(特别是插座)。
所有的设计孔洞都需要钻出来才能排毒给客户。
7. 切割阶段切割是将大的基板切成小片的过程,通常使用锯床完成。
电路板制作流程

电路板制作流程
一、设计阶段
1. 确定电路板的功能和尺寸。
2. 进行原理图设计,确定电路的连接方式、元件的种类和数量。
3. 进行PCB设计,将原理图转化为布局图,并确定元件的位置和走线方式。
二、制版阶段
1. 制作底片,在计算机中生成图像并在照相底片上打印出来。
2. 经过光刻将底片上图像投射到覆铜板上,形成相应的图形。
3. 蚀刻,将覆铜板的无用部分化学腐蚀掉,形成带有导线和元器件铜箔的板子。
4. 镀金和钻孔,将铜箔表面涂金增加靠近元器件的导线与焊盘间的可焊性,再钻孔,以便焊装元器件。
5. 清洗,用化学品或机器将铜板表面附着的杂质清洗干净。
三、焊接阶段
1. 定位元器件,按照步骤将元器件插入钻好孔位上。
2. 将元器件与焊盘连接并进行半固化操作,防止拔掉或移位。
3. 进行后续的焊接工作,将电路板上的元器件进行彻底的固定焊接。
四、测试阶段
1. 焊接完成后,应对所有元器件进行检查和测试。
2. 进行必要的电压和电流测试,以确保电路板的正确功能和稳定。
五、成品
1. 经过测试的电路板进行最后的成品组装,完成整个项目的制作。
电脑绣花机花样制版方法

电脑绣花机花样制版方法
首先,制版前需要准备好相关文件和工具,包括电脑绣花机、计算机、绣花软件、绣花针、布料等。
1.打开电脑绣花机和计算机,确保两者能够正常连接。
2.安装绣花软件,并将软件与电脑绣花机连接,根据软件提示进行设
置和调试。
3.将设计师提供的花样样稿导入绣花软件中。
可以通过扫描或导入图
片文件的方式将花样输入到软件中。
5.在软件中选择合适的线迹和颜色。
根据布料和花样的需要,选择适
合的线迹材料和颜色。
6.对花样进行分层和编程。
根据花样的复杂程度,将花样分为不同的
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编程。
编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绣花针的动作和线迹的
绣制顺序,确保花样能够按照预设的样式完成绣制。
7.设置好绣花机的参数。
根据花样和布料的需要,设置绣花机的速度、线迹紧密度、绣花针的次数等参数。
8.将编程后的花样传输到绣花机上。
通过计算机与绣花机的连接,将
编程后的花样传输到绣花机中。
9.在布料上进行试绣。
在进行正式绣制之前,可以在布料上进行试绣,检查绣花效果和调整细节。
10.开始正式绣制。
当试绣效果满意后,可以进行正式绣制。
将布料
固定好,启动绣花机,开始按照编程好的花样进行绣制。
以上就是电脑绣花机花样制版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绣花机的功能和操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制版更加方便快捷,绣制效果更加精细。
但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对于制版人员来说,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对花样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pcb线路板制作流程

pcb线路板制作流程PCB线路板制作流程。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即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也是电子元器件的电气连接器。
PCB线路板制作是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下面将为大家介绍PCB线路板制作的具体流程。
首先,PCB线路板制作的第一步是设计原理图。
设计原理图是PCB线路板制作的基础,它是根据电路的功能要求和布局要求,将电路的元器件、连接线路等用图形符号表示出来,以便于后续的布线和制作。
设计原理图需要考虑电路的功能、稳定性、可靠性等因素,因此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论证。
接下来是PCB布线设计。
在设计原理图的基础上,需要进行PCB布线设计,即将原理图中的元器件和连接线路布置在PCB板上,并进行连线。
布线设计需要考虑电路的稳定性、信号完整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同时还需要考虑PCB板的大小、厚度、层数等因素,以便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电路的要求。
然后是PCB板制作。
在完成布线设计后,需要将设计好的PCB 板图纸输出到光绘膜上,再经过光刻、蚀刻、钻孔等工艺,最终得到成品PCB板。
PCB板制作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以确保PCB板的质量和稳定性。
接着是元器件焊接。
将PCB板和元器件进行焊接是PCB线路板制作的重要环节。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焊接温度、时间和方法,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可靠性。
最后是PCB线路板测试。
在完成元器件焊接后,需要对PCB线路板进行测试,以确保电路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包括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工具进行。
以上就是PCB线路板制作的整个流程,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最终的PCB线路板质量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PCB线路板制作流程,为电子产品的制造提供参考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包括导线板本体(1),所述导线板本体(1)为环形片状,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左上角设有底线定位结构(2),所述导线板本体(1)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11),所述导线板本体(1)上部设有线屑导口(12),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用于移动导线板在裁切线时使线定位。
本技术新型既能导向底线又能定位底线,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且保持长短一致。
适用于裁缝技术领域。
技术要求
1.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包括导线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本体(1)为
环形片状,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左上角设有底线定位结构(2),所述导线板本体(1)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11),所述导线板本体(1)上部设有线屑导口(12),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用于移动导线板在裁切线时使线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包括楔形导线槽(21),所述楔形导线槽(21)底部设有圆形导线口(2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本体(1)采用不锈钢或弹簧钢薄片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安装孔(11)的数量为2个。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线口(22)的直径为1.0mm至1.5mm。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厚度为0.3mm至0.5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导线口(22)的直径为1.1mm。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厚度为0.3mm。
说明书
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新型涉及裁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脑花样机或上下同步电脑平车的移动导线板(如图1所示),移动导线板与动刀片配合裁切线时,因移动导线板上没有设置使线定位的结构,裁切出来的线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导向底线又能定位底线,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且保持长短一致的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包括导线板本体,所述导线板本体为环形片状,所述导线板本体的左上角设有底线定位结构,所述导线板本体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所述导线板本体上部设有线屑导口,所述底线定位结构用于移动导线板在裁切线时使线定位。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线定位结构包括楔形导线槽,所述楔形导线槽底部设有圆形导线口。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线板本体采用不锈钢或弹簧钢薄片制成。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椭圆形安装孔的数量为2个。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圆形导线口的直径为1.0mm至1.5mm。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线板本体的厚度为0.3mm至0.5mm。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圆形导线口的直径为1.1mm。
本技术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导线板本体的厚度为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新型在导线板本体左上角设置有底线定位结构,所述底线定位结构在移动导线板裁切线时使底线定位,能有效控制裁切底线的长度,所述导线板本体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通过该椭圆形安装孔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
本技术新型既能导向底线又能定位底线,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且保持长短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新型的现有技术的移动导线板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移动导线板与动刀片、定刀片安装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展开图;
图4是本技术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新型与动刀片、定刀片安装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立体展开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导线板本体;
11—椭圆形安装孔;
12—线屑导口;
2—底线定位结构;
21—楔形导线槽;
22—圆形导线口;
3—动刀片;
31—过线槽;
4—定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新型的现有技术的移动导线板立体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移动导线板与动刀片、定刀片安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2的立体展开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现有技术的移动导线板的导线板本体1的左上角没有设置底线定位结构,移动导线板与动刀片3、定刀片4裁切工作时裁切出来的底线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现象。
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脑花样机移动导线板,包括导线板本体1,所述导线板本体1为环形片状,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左上角设有底线定位结构2,所述导线板本体1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11,所述导线板本体1上部设有线屑导口12,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用于移动导线板在裁切线时使线定位。
具体地,如图4、图5及图6所示,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包括楔形导线槽21,所述楔形导线槽21底部设有圆形导线口22。
所述导线板本体1采用不锈钢或弹簧钢薄片制成。
所述椭圆形安装孔11的数量为2个。
所述圆形导线口22的直径为1.0mm至1.5mm,优选为1.1mm。
所述导线板本体1的厚度为0.3mm至0.5mm,优选为0.3mm。
使用时,本技术新型置于所述动刀片3下并与之固定,底线经楔形导线槽21底部的圆形导线口22从动刀片3的过线槽31穿出,所述动刀片3向定刀片4方向运动裁切断底线;因本技术新型的左上角设有圆形导线口22,底线经过圆形导线口22时被定位住不能移动,故裁切断的底线长短一致。
因所述导线板本体1下部的安装孔为椭圆形的安装孔,通过该椭圆形安装孔11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
本技术新型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新型在导线板本体1左上角设置有底线定位结构2,所述底线定位结构2在移动导线板裁切线时使底线定位,能有效控制裁切底线的长度,所述导线板本体下部设有椭圆形安装孔11,通过该椭圆形安装孔11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
本技术新型既能导向底线又能定位底线,使裁切出来的底线长短可控制且保持长短一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
对于本技术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