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炉设计

合集下载

工业炉设计规定范文

工业炉设计规定范文

工业炉设计规定范文工业炉设计规定一、设计原那么 1. 一般规定 1.1 加热炉设计应符合《一般炼油装置用火焰加热炉》(SH/T3036)的规定;余热锅炉设计应符合《锅炉平安技术监察规程》(TSG G0001)。

1.2 如果加热炉数据表是专利商提供或专利商有特殊规定,应采用专利商规定。

2. 炉型选择 2.1 加热炉炉型应根据热负荷大小、被加热介质的性质和运转周期等工艺操作要求、满足长周期运转、便于和检修、投资少的原那么,并结合场地条件进行选择。

2.2 设计热负荷小于1MW时,宜采用纯辐射圆筒炉;设计热负荷为1MW~30MW时,宜选用立式圆筒炉,设计负荷大于30MW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照选用圆筒炉、箱式炉或其他有成熟设计、应用实例的炉型。

2.3 被加热介质重度大、易结焦、管内为汽液两相的管式炉(如加氢裂化及渣油加氢反响进料炉等)宜选用水平管立式炉。

2.4 炉管昂贵,要求提高炉管外表利用率,或要求缩短流程长度以减少压降、停留时间及管内结焦的管式炉(如焦化炉、沥青炉等),宜选用单排管双面辐射的炉型。

2.5 被加热介质为气相,流量大且要求压降小时(如重整反响进料炉),宜选用U型或倒U型盘管结构的箱式炉。

3. 余热回收 3.1 各加热炉的对流室应优先考虑加热装置内的物流,以减少这些物流的换热设备热负荷。

3.2 在技术、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应最大可能利用烟气余热来预热燃烧用空气,以减少燃料的消耗。

3.4 应优先采用装置中过剩蒸汽、低温热水、以及其他低温热源等预热环境空气作为预热器防露点腐蚀的措施,前置空气预热温度在最冷月平均温度下不宜低于40℃。

3.5 加热炉空气预热系统用通风机,宜选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

3.6 加热炉带有空气预热系统的流程图宜符合工程文件的规定。

4. 火焰监测工艺介质加热炉的燃烧器均设主火焰检测器,以检测主火焰的燃烧或熄灭,并参与和连锁。

硫磺回收装置的酸性气燃烧炉和尾气燃烧炉应设置火焰检测器。

《工业炉设计说明》课件

《工业炉设计说明》课件

维护设计
日常维护计划
列举每天、每周、每月的维护检查项目,包括炉 体、燃烧器、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内容。
定期大修
说明根据设备运行状况,制定的大修计划,包括 更换易损件、检查炉衬、维修控制系统等。
备件管理
介绍如何建立备件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在设备出 现故障时能及时更换,维持生产线的连续运行。
安全与维护的实践与建议
2023 WORK SUMMARY
《工业炉设计说明》 PPT课件
REPORTING
目录
• 工业炉概述 • 工业炉设计原则与流程 • 工业炉的主要部件设计 • 工业炉的能效与环保设计 • 工业炉的安全与维护设计 • 工业炉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PART 01
工业炉概述
工业炉的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工业炉是用于加热、熔炼、烧结金属材料的设备,根据用途、能源和工艺要求 有多种分类。
进和优化,提高工业炉的性能和环保水平。
PART 05
工业炉的安全与维护设计
安全设计
安全防护措施
详细介绍为防止操作人员意外接触高温炉体或炉内高温物料,所 采取的隔离、防护网、安全门等措施。
紧急停炉系统
阐述紧急情况下如何快速切断燃料供应,并启动炉体冷却系统, 确保设备安全。
安全警示标识
说明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的安全警示标识,用于提醒操作人员注 意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防护措施
确保工业炉在使用过程中有足够的 安全防护措施。
04
PART 03
工业炉的主要部件设计炉膛设计Fra bibliotek总结词
炉膛是工业炉的核心部分,用于放置和加热物料。
详细描述
炉膛设计应考虑加热效率、物料受热均匀性和耐火材料的选择。炉膛尺寸和形状 应根据加热工艺和物料特性进行优化,以确保最佳的加热效果和生产效率。

工业炉设计

工业炉设计

目录序言 (3)热处理电阻炉设计 (5)一.设计任务 (5)二.炉型的选择 (6)三.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6)1.炉膛尺寸的确定 (6)2.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6)四.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7)1.砌体外廓尺寸 (7)2.炉墙平均面积 (7)3.炉底平均面积 (8)4.炉顶平均面积 (8)五.计算炉子功率 (8)1.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 (8)2.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9)1)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Q件 (9)2)通过炉身的热损失Q散 (9)3)整个炉体的散热损失 (15)4)开启炉门的辐射损失 (15)5)开启炉门溢气损失 (16)6)加热控制气体所需热量Q控 (17)7)其它热损失 (17)8)热量总支出 (17)9)炉子的安装总功率 (17)六.炉子热效率计算 (17)1. 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18)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18)七.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18)八.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18)1.炉墙及炉顶蓄热 (18)2.炉底蓄热计算 (20)3.炉底板蓄热 (21)九.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21)十.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22) (22)1.求100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t2.确定电热原件表面功率 (22)3.每组电热元件功率 (22)4.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 (22)5.电热元件直径与质量 (23)6.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 (23)7.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23)8.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 (24)十一.使用说明 (25)十二.总结 (26)十三.参考文献 (27)序言电阻炉(resistance furnace)电阻炉由炉体、电气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炉体由炉壳、加热器、炉衬(包括隔热屏)等部件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热体时,由于电热体本身的电阻而产生热效应,使电热体温度升高。

点儿提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主要是辐射的方式),把热量传给金属坯料,这种加热方式叫做间接电阻加热。

工业炉设计 2章

工业炉设计  2章

第二章 炉膛热交换计算炉膛热交换计算的主要目的是确定炉气经炉壁(炉顶、炉墙)到炉料的总导来辐射系数C 值,为金属加热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

火焰炉炉膛热交换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不仅辐射、对流和传导三种热交换方式可能同时存在,而且由于加热工艺、炉型结构及热工操作等原因,炉内各处的实际温度、炉气流速和炉压等都是不均匀的。

目前还不能对火焰炉炉膛热交换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和精确计算。

工程上应用的计算式都是根据火焰炉实际工况进行假设简化后的理想情况下得出的公式。

这些假设条件是:① 炉气充满炉膛,且在整个炉膛内的温度是均匀的。

炉气对于炉壁和炉料的辐射线和反射线在任何方向上的吸收率相等;② 炉壁和炉料表面温度都是均匀的;③ 炉气以对流传热方式传给炉壁的热流在数值上等于炉壁向外的散热。

在炉膛辐射热交换中炉壁只是辐射传热的中间体,既不获得热量也不失去热量,即炉壁的辐射差额热流等于零。

炉壁有效辐射等于炉气、炉料辐射给它的热量;④ 炉膛看作是一个封闭体系。

炉膛内炉料的加热是以辐射传热为主,还是以对流传热为主,主要取决于炉气温度和流动速度(炉料表面黑度也有相当影响)。

一般炉温在800℃以上,炉气呈自然流动,其传热方式是以辐射传热为主,对流传热所占比例不大;若炉气呈强制流动(如分室式快速加热炉),那么对流传热量就不能忽视(一般大于10%)。

对于炉温在700℃以下,且炉气为强制流动(如有风机搅拌),那么传热方式则以对流传热为主,辐射传热为辅。

火焰炉用于加热炉料的炉温一般高于800℃,且炉气通常为自然流动,所以炉膛热交换以辐射传热为主。

本章以辐射传热方式进行炉膛热交换计算。

2.1 炉膛对炉料辐射传热量的计算2.1.1 按炉气温度T g 计算传给炉料的热量 炉膛内辐射热交换计算可按下式进行:M4M4100100F T T C Q g gKM ⎥⎥⎦⎤⎢⎢⎣⎡⎪⎭⎫ ⎝⎛-⎪⎪⎭⎫ ⎝⎛=表 kJ/h (2-1a ) 或 ⎥⎥⎦⎤⎢⎢⎣⎡⎪⎭⎫ ⎝⎛-⎪⎪⎭⎫ ⎝⎛=4M 4100100T T C q g gKM 表 kJ/(m 2·h) (2-1b ) 式中:C gkM —按炉气温度计算的导来辐射系数,kJ/(m 2·h ·K 4);T g —炉气温度,K ;T M —炉料表面温度,K ;F M —炉料受热面积,m 2。

工业炉课程设计与实例

工业炉课程设计与实例

工业炉课程设计与实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业炉的基本原理、设计和应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业炉相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工业炉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掌握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了解工业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前景。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工业炉进行分析和设计,具备解决实际工业炉问题的能力,能够撰写简单的工业炉设计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工业炉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对工业炉技术和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工业炉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参数,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以及工业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工业炉的基本原理:介绍工业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原理、传热原理和炉内气体流动原理。

2.工业炉的分类和参数:介绍不同类型的工业炉,如火焰炉、电炉和炉窑等,以及它们的主要参数和特点。

3.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讲解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包括炉子尺寸的确定、热负荷计算、炉子结构设计等。

4.工业炉的应用:介绍工业炉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钢铁、铸造、化工等,以及工业炉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讲解工业炉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参数,使学生掌握工业炉的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业炉设计案例,使学生掌握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流程。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工业炉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情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工业炉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工业炉专业书籍,以拓宽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工业炉的相关知识。

工业炉设计书籍

工业炉设计书籍

工业炉设计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工业炉设计的经典书籍:
1. 《炉的设计与操作》(作者:谢述麟)- 这是一本很好的入门书籍,介绍了炉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2. 《燃烧器设计与应用》(作者:石井太一)- 该书讲解了燃烧器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类型燃烧器的设计和应用。

3. 《工业炉设计》(作者:陈执东、张方舟)-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工业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并提供了实例和案例分析。

4. 《热工装置设计》(作者:赵仰山、王之望、魏兵)- 该书对炉、窑、套管和锅炉等热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涵盖了热工装置设计的各个方面。

5. 《工程炉设计手册》(作者:陈志广、张豫如、黄银山)- 这本手册汇集了工业炉设计的实用资料和数据,提供了实际应用中需要的设计指南和参考。

以上是一些关于工业炉设计的书籍,适合工程师和学习相关专业的人参考使用。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工业炉设计,建议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选择相应的书籍。

工业炉设计手册常用资料

工业炉设计手册常用资料

11.钢与铸铁的平均比例容
《工业炉设计手册》P110
12.钢材加热时间简易计算
《工业炉设计手册》P113
6.一般燃烧生成气(烟气)的物理性质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03
7.干空气的物理性质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03
8.一些材料的黑度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21
9.全国各省区主要城市海拔、计算温度及大气压力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23
10.金属材料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导率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31
计算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风道局部阻力系数表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47
2.常用数学公式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59
3.气体平均比热容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34
4.几种保温、耐火材料的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34
5.保温、建筑及其它材料的密度和热导率
《工业炉设计手册》P1033

工业炉流体设计总结

工业炉流体设计总结

工业炉流体设计总结第一篇:工业炉流体设计总结新钢连续退火炉技术总结流体设计部分时间:新钢连续退火炉技术总结流体设计部分在新余钢铁连续退火炉项目中,我担任流体部分的设计协调人,此次是斯坦因(上海)工业炉公司第一次设计连续退火炉流体部分。

我的主要任务有:负责该项目脱盐水、冷却水设备和管道的总体设计并参与燃烧系统设备和管道的总体设计;安排设计任务给我的团队成员,完成整个炉区所有流体的详细设计;与其他设计小组(机械组、结构组、电器组)相互协调配合。

在总体设计期我就进入了该项目,与各设计小组商讨主要流体设备(泵、风机、大型阀门、膨胀节等)的流量、压力以及定位。

为完成总体设计,公司安排我到法国总部培训和技术交流,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与同事们相互讨论并确定了脱盐水水泵、水箱等设备的安放位置;脱盐水主管道的走向以及支管的布置方案;冷却水主管道的布设;加热段助燃风机、煤气站、废气风机的安装位置;空气主管道、煤气主管道、废气主管道的走向;烧嘴前(后称“嘴前”)阀组布设等总体设计。

我将讨论的内容归纳了一下,如下所述。

首先是脱盐水系统。

该系统有4台立式水泵,在讨论水泵安放位置过程中,我提出在满足钢结构荷载、水泵安装和拆卸的方便性、与主要用水设备的距离等条件下竟可能的提高水泵的安装位置,因为这样可以相对降低水泵的扬程从而降低能耗。

讨论水箱安放位置过程中,我提出在加大钢结构承载力的基础上将水箱落在现有钢结构上,这样可以减少单因水箱而增加的钢结构,同时可以增大炉区的操作空间。

经过多番讨论最后决定在+2.0m以上安装水箱和水泵。

其次是冷却水系统,该系统直接接厂房冷却水。

所以选择接入点(TOP)直接关系到主管道布局的合理性。

由于整个炉区跨度太大,而且流量也很大。

所以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采用前后两个TOP点。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管道的压损从而保证了管道内的水压,同时可以分解流量使主管道管径缩小,有效的节省施工成本。

讨论主管道布设的过程中有几个难点,首先是主要用水设备分散,纵向相距近35米横向相距近170米;其次是管道布设需避开多处钢结构主梁、设备,同时还需考虑给电缆留有布设空间而且还需考虑是否影响到设备的安装与拆卸;最后还需考虑供水的安全性,避免立式炉顶部水管水头过低,低部水头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序言 (3)热处理电阻炉设计 (5)一.设计任务 (5)二.炉型的选择 (6)三.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 (6)1.炉膛尺寸的确定 (6)2.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 (6)四.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 (7)1.砌体外廓尺寸 (7)2.炉墙平均面积 (7)3.炉底平均面积 (8)4.炉顶平均面积 (8)五.计算炉子功率 (8)1.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 (8)2.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 (9)1)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Q件 (9)2)通过炉身的热损失Q散 (9)3)整个炉体的散热损失 (15)4)开启炉门的辐射损失 (15)5)开启炉门溢气损失 (16)6)加热控制气体所需热量Q控 (17)7)其它热损失 (17)8)热量总支出 (17)9)炉子的安装总功率 (17)六.炉子热效率计算 (17)1. 正常工作时的效率 (18)2. 在保温阶段,关闭炉门时的效率 (18)七.炉子空载功率计算 (18)八.空炉升温时间计算 (18)1.炉墙及炉顶蓄热 (18)2.炉底蓄热计算 (20)3.炉底板蓄热 (21)九.功率的分配与接线 (21)十.电热元件材料选择及计算 (22) (22)1.求1000℃时电热元件的电阻率t2.确定电热原件表面功率 (22)3.每组电热元件功率 (22)4.每组电热元件端电压 (22)5.电热元件直径与质量 (23)6.电热元件的总长度和总重量 (23)7.校核电热元件表面负荷 (23)8.电热元件在炉膛内的布置 (24)十一.使用说明 (25)十二.总结 (26)十三.参考文献 (27)序言电阻炉(resistance furnace)电阻炉由炉体、电气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组成。

炉体由炉壳、加热器、炉衬(包括隔热屏)等部件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热体时,由于电热体本身的电阻而产生热效应,使电热体温度升高。

点儿提以辐射和对流的方式(主要是辐射的方式),把热量传给金属坯料,这种加热方式叫做间接电阻加热。

电阻加热较火焰加热相比有以下优点:1. 炉子升温快、加热速度高,能满足要求的温度;2. 能按锻压工艺要求,精确控制和调整温度;3. 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加热过程中的自动化操作;4. 电阻炉占地面积小;5. 炉内气氛容易控制,易于少无氧加热;6. 无燃烧废气,公害少且热效率高;7. 劳动环境好。

电阻炉是利用电流使炉内电热元件或加热介质发热,从而对工件或物料加热的工业炉。

电阻炉在机械工业中用于金属锻压前加热、金属热处理加热、钎焊、粉末冶金烧结、玻璃陶瓷焙烧和退火、低熔点金属熔化、砂型和油漆膜层的干燥等。

随着镍铬合金的发明,到20世纪20年代,电阻炉已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工业上用的电阻炉一般由电热元件、砌体、金属壳体、炉门、炉用机械和电气控制系统等组成。

加热功率从不足一千瓦到数千千瓦。

工作温度在700℃以下的为低温炉;70 0~1000℃为中温炉;1000℃以上为高温炉。

在高温和中温炉内主要以辐射方式加热。

在低温炉内则以对流传热方式加热,电热元件装在风道内,通过风机强迫炉内气体循环流动,以加强对流传热。

电阻炉有室式、井式、台车式、推杆式、步进式、马弗式和隧道式等类型。

可控气氛炉、真空炉、流动粒子炉等也都是电阻炉。

电热元件具有很高的耐热性和高温强度,很低的电阻温度系数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常用的材料有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电热元件材料有镍铬合金、铬铝合金、钨、钼、钽等,一般制成螺旋线、波形线、波形带和波形板。

非金属电热元件材料有碳化硅、二硅化钼、石墨和碳等,一般制成棒、管、板、带等形状。

电热元件的分布和线路接法,依炉子功率大小和炉温要求而定。

工业电阻炉:工业电阻炉的分类:工业电阻炉分二类,周期式作业炉和连续式作业炉。

周期式作业炉分为:箱式炉、密封箱式炉,井式炉,钟罩炉,台车炉,倾倒式滚筒炉。

连续式作业炉分为:窑车式炉,推杆式炉,辊底炉,振底炉,转底炉,步进式炉,牵引式炉,连续式滚筒炉,传送带式炉等。

其中传送带式炉可分为:有网带式炉、冲压链板式炉、铸链板式炉等电阻炉的加热机理:电阻炉以电为热源,通过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在炉内对金属进行加热。

电阻炉和火焰比,热效率高,可达50-80℅,热工制度容易控制,劳动条件好,炉体寿命长,适用于要求较严的工件的加热,但耗电费用高。

.各种工业电阻炉的特点和用途种类特点主要用途空气电阻炉结构较简单,温度精确可控.在高温下被加热工件易受氧化硬质合金、陶瓷烧结:金属的热处理;玻璃零件退火,低熔点玻璃封接;医药、食品的低温烘烤;各类产品零件清洗后烘干;实验室各种温度试验箱,马弗炉;电子管的排气炉等真空电阻炉工作在真空中加热有除气效果,能保护工件不氧化,不脱碳,工人操作条件较好。

生产率和热效率较低钛,锗等活性金属、难熔金属和某些电工合金的光亮退火、真空除气;不锈钢和铝材的钎焊,粉末冶金真空烧结;高速钢。

工具钢的光亮淬火及碳钢的真空渗碳;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中镀膜、溅射对工件的烘烤保护气体电阻炉炉膛通有保护气体,能保护工件不氧化、不脱碳,可精确控制被加热工件的表面化学成分,热工序后的工件不需酸洗,精加量较少。

某些保护气体易爆炸或对操作工人有一定危害黑色金属和某些有色金届材料的无氧化、不脱碳热处理,或进行气体渗碳、氰化等化学处理;钨钼等易氧化金属的加热钎焊.烧结等。

电子产品的气相沉积,扩散,电子材料的除氧化层.光亮热处理电热浴炉加热速度快,均匀性好,容易局部加热。

热工序后工件需要清洗工具、刃具、量具等几何形状较复杂、要求较高的热处理及化学处理流动粒子炉具有电阻炉的特点,炉温较低锡、铝,锌、镁、铅、轴瓦合金等低融点金属的熔炼直接加热式电阻炉工件直接通电加热,不需要电热体,加热速度非常快,对工件形状有一定要求制造石墨电极、碳化硅、粉末冶金压制成型的金属管、棒等的烧结热处理电阻炉设计一.设计任务为某厂设计一台热处理电阻炉,其技术条件为:1. 用途:低碳钢、低合金钢毛坯或零件的淬火、正火及调质用;处理对象为中、小型零件,无定型产品;处理批量为多品种小批量。

2. 生产率:150kg/h3. 工作温度:最高使用温度<=1000℃4. 生产特点:周期式成批装料,间断生产。

二. 炉型的选择根据技术条件要求,结合实际效果,选用箱式电阻炉。

三. 确定炉体结构和尺寸1.炉膛尺寸的确定 因无典型产品,故不能用排料法求炉底面积,只能用炉底强变法。

已知生产率为150kg /h ,按表12-2(1引)选择箱式炉用于正火或淬火时的单位炉底面积生产率为120kg /2m .时,得炉底有效面积:2h25.1120150G g m S ===工作有效 有效面积与炉底总面积存在关系式F1/F=0.75~0.85,取系数上限, K=0.85,则实际炉底面积为:2m 47.185.025.1KS ===有效实际S 根据L :B=2:1关系,与L ⨯B=1.47可求得:mm L 1715=有效 mm 857=有效B炉膛的必需高度(即炉底板至拱脚砖的距离H ),可按H/B=0.52~0.9的关系确定。

H 的范围是447~771.现按电热元件布置要求,根据标准砖尺寸(230 113 65),为便于砌砖,同时考虑炉膛有效区域周围应留有空间以方便安排电热元件及出料,取()mm L 12752123052230=⎪⎭⎫ ⎝⎛⨯+⨯+=()()()()mmB 86922113224026542120=⨯++⨯++++⨯+=()mm H 7073710265=+⨯+=2. 炉衬材料及厚度的确定轻质耐火材料:这种材料的气孔率高,重量轻,保温性能主要计算结果mmL 1715=有效mm857=有效Bmm L 1275=B=869mmH=707mm好,属于体积小、密度小的耐火材料。

用它做热处理炉的炉材料可以减少热能的损失,并可以缩短升温时间,从而提高热效率。

蛭石:熔点为1300~1370℃,使用温度≤1000℃,体积密度和导热系数均较小,是一种良好的保温材料。

因此:由于侧墙,前墙及后墙的工作条件相似,采用相同的炉衬结构,即113mmQN-1.0轻质粘土砖+50mm 膨胀蛭石粉 +113mmB 级硅藻土砖。

炉底采用四层QN-1.0轻质粘土砖467⨯mm+50mm 膨胀蛭石粉+182mmB 级硅藻土砖。

炉顶采用113mmQN-1.0轻质粘土砖+80mm 膨胀蛭石粉+115mm 膨胀珍珠岩。

炉门采用65mmQN-1.0轻质粘土砖+80mm 膨胀蛭石粉+65mmA 级硅藻土砖。

炉底隔砖采用重质粘土砖,电热元件搁砖选用重质高铝砖。

炉底板材料选用Cr-Mn-N 耐热钢,根据炉底实际尺寸给出,分三块或四块,厚20mm 。

四. 砌体平均表面积计算1. 砌体外廓尺寸()mm 18355601275211550115L =+=⨯+++=外L()mm1429560869211550115B B =+=⨯+++=外(11580115)67450182H H f =+++++⨯++外()mm16331825046731030cos 1869707=++⨯++-⨯+=o式中:f —拱顶高度,此炉子采用600标准拱顶,取拱弧半径R=B ,则f 可由f =R(1- co30 )求得。

2. 炉墙平均面积222()F LH BH L B H=+=+墙内()2032.3869.0275.1707.02m=+⨯⨯=主要计算结果mm 1835=外Lmm 1429B =外mm 1633H =外()()2660.10429.1835.1633.12H 2m B L F =+⨯⨯=+=外外外墙外2933.5660.10032.3m F F F =⨯=⋅=墙外内墙墙均3. 炉底平均面积2108.1275.1869.0B m L F =⨯=⨯=底内2622.2835.1429.1m L B F =⨯=⨯=外外底外2905.2622.2108.1m F F F =⨯=⋅=底外内底底均4. 炉顶平均面积2160.1275.16869.014.3262m L R F =⨯⨯⨯=⨯=π顶内 2622.2835.1429.1m L B F =⨯=⨯=外外顶外2744.1622.2160.1m F F F =⨯=⋅=顶外内顶顶均五. 计算炉子功率1. 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炉子功率55.19.05.0)1000(t F C P -=升安τ 取式中系数C=30,空炉升温时间假定为τ升= 4h ,炉温t =1000℃,炉膛内壁面积F 壁底内墙内顶内壁F F F F ++=2m 3.5108.1032.3160.1=++= 所以主要计算结果2933.5m F =墙均2905.2m F =底均2744.1m F =顶均kWt F C P 3.67)10001000(3.5430)1000(55.19.05.055.19.05.0=⨯⨯⨯==--升安τ由经验公式法计算得:Kw P 67≈安2. 根据热平衡计算炉子功率1) 加热工件所需的热量Q 件查表知,工件低合金钢在1000℃及20℃时比热容分别为63.02=C/()kJ kg C ⋅︒,486.01=C /()kJ kg C ⋅︒,所以()1122t C t C P -=件Q=150 × (0.63×1000-0.486 × 20)=93042kJ/h (P 每小时装炉量) 2) 通过炉身的热损失Q 散ⅰ、通过炉墙的热量损失由于炉子侧壁和前后炉衬结构相似,故作统一数据处理,为简化计算,将炉门包括在前墙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