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流智能物造业需要怎样的竞供应链争时代,制

如今,供应链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众多文章提供了对供应链概念的剖析和

对供应链竞争的解读。很多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制造行业要特别重视“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整合,是指将传统的针对单个企业的职能管理,扩展到整条供应链

的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系统的战略性整合,以改善包括整个供应链及所有公司的效率。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给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与协)猛然发现,在供应链层面提高同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包括制造业效率有着众多的可能和巨大的空间,而物流系统走向智能化是供应链高效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什么样的物流系统算作智能物流?当供应链撞上了“智能制行业的物流系统会发生怎样的嬗变?我造”、“互联网+”等火热的概念,制造们也许能从行业的变化中窥探出一二。

概念的,逐渐明晰智能物流

为谈到“智能”二字,人们对智能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早期认些自动化等同于智能。而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微芯片的产生,出现了一替新的智能产品,如傻瓜相机、智能洗衣机等,它们能够从现场获取信息,并代人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不仅是流程的自动化,人们认为这类的产品是“智能”的。而现在的“智能”已经进化到泛指融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于一体的综”。+信息化合系统,简单而言就是“自动化

安得智联表示,目前,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

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RFID、无线传感网络、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大数据、传感器、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智能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具体体现。

,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智能决策方法服提高现代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最终实现快速响应、准时配送的优质能务,带动现代物流配送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宗旨。智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它强调物流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解决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求。

尽管智能物流与传统物流运作的目的都是完成物料的搬运,但是运作的特

点已经产生明显的区别:

; 增值服务只提供简单的位移,(1)传统物流智能物流则能提供更多的是主动服务;流是被动服务,智能物(2)传统物流

流实施信息管理;实行人工控制,智能传统物(3)流物

化。优是单一的环节管理,智能物流是整体的系统(4)传统物流

修业内外兼能物流,制造企打造智

4.0、智能制造。那么到底工业在制造行业,现在最火热的概念就是工业物流又有什么关系呢?安得智联为4.0 时代的制造业是怎样的?智能制造和智能您介绍。

简概念源起于德国,德国物流研究院中国首席科学家房殿军博士曾工业 4.0 等”是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明解释过相关概念,他认为:“工业 4.0 (CPS)为基础,通过深度融合机、电、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驱动,以虚实融合系统自动化、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企业管理流程,实现向智能化制造的进化。相比的”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在极大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3.0”,“工业 4.0“工业

大主4.0 情况下达到低消耗、低能耗和低成本的个性化大规模定制。工业包含三布式生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人机互产设施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研究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通过传统3D 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三是“智能物流”,主要动以及源的效率,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服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资智能物流是而需求方则能快速获得服务匹配,得到智能的物流支持。由此可见,智能制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对于制造企业来讲,物流系统的建设大体可以分为内部、外部两个部分:

内部物流是与生产流程和工艺相关的,称之为生产物流;外部物流是与整个产供应链)运作相关的,如针对上游企业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针对下游业链(客户产品的发货等。

织。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不仅需要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还有生产物流的组流,物生产物流已经成为生产制造环节的重要活动。生产物流包括各种材料形态的物流还产如原材料物流、零部件物流、半成品在生产时的物流运作等。此外,生杂的过程。复包括容器、包装、工具等的流转。总之,生产物流是一个相对严密和

料,制造业分为连续型制造和离散型制造。连续型制造是一个不断添加配方原装的过并经过连续的化学反应及物流过程,最终输出成品并对成品进行分装和包以判断据程。连续型制造的物流过程需要从生产线上的各种检测仪表来采集数,

连续型)形态的变化。而离散型制造则涉及到各种零部件的拼装,相对物流(物体上,就会不制造的物流过程可能更加复杂。离散型制造中,如果某种零部件供应品。不管;导致生产过程中断如果某个零部件存在问题,组装出来的成品就是次进行精确的是连续型制造还是离散制造,要更好地组织生产,就需要对生产

物流。管控,这都需要精准的生产物流组织来支持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

织组对于制造企业的外部物流来说,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精益化的物流配送越,是打造精益供应链、完成精益生产的重要前提。由于制造行业分工持续细化的生作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须由众多企业共同参与生产,甚至形成全球性分工合多产体系,生产出实质上是“全球制造”的产品。因此安得智联认为,很

就产品生产者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而是众多企业所构成的“供应链体系”,这同要求供应链中的“链主”企业对整个链条中的物流运作进行管控。供应链协、要求供应链上所有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在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研发各金融等方面实现协同管理。由于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的波动,供应链会环节的成员在做采购、生产决策之前都需要对需求进行预测,不准确的预测游导致库存增加、缺货严重及客户满意度下降。所以,核心企业一般会与上下下企业分享包括预测、订单、库存在内的信息,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与上游企业进行协同计划和补货。

制造企业的外部物流还包括成品物流,即成品交付这个环节的物流服务。

产而成品交付能力是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成品交付能力,除了受过品设计、制造工艺、生产流程等因素的影响外,还受物流的影响。成品交付顾程,是指从发货地的出库环节开始,经过中间的物流过程,直接把商品送到环客手中并让顾客签收时为止。如今,这个环节日益受到重视,因为只有这个的环节,这个环节运作效率的高节的物流是接触终端客户(包括经销商或消费者),低、服务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客户的满意度。总之,优秀的成品物流运作对提高制造企业的顾客黏性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

新流技术更刺激制造业需求,物

随着制造业向智能制造升级发展,制造企业对物流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要更精准掌控物流运作的信息,专业人士称之为“透明化”需求;另一方面,又要求物流服务降低成本和管理便捷化,这就必然需要更高质量的物流外包服务。

制造企业要满足这样的物流需求,离不开相关企业的服务和技术支持,这

里涉及到的企业大体可分为两类:帮助搭建物流体系的企业和具体实施物流运作服务的企业。帮助搭建物流体系的企业包括物流系统集成商、物流软件提供和商、物流装备制造企业。具体实施物流运作的服务企业包括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平台。

的从整个供应链的层面来看,提升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是推动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满足制造企业对物流体系更精准掌控的技术基础。随着多年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标配,成为企业支撑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系市场培育,ERP

、仓储等环节,对统。但是,传统的ERP 系统一般主要支撑采购、生产、销售运输管理模块系统的支持相对较弱,大部分企业不能在系统中看到货物在途

信中息。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供应链可视化技术能够对产品在供应链流转环节响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加工、传递,因而能够有效帮助制造企业做出快速TMS 系统相结合,日益受到制造应和决策。因此,提升供应链可视化技术并与企业的重视。

尤其是人工成本()的不断高涨,制造企业对智能化的物流为了应对各种成本

。装备产生巨大需求,这促进了物流装备企业引进和研发技术更为先进的产品类从近两年的物流装备展览中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物流装备企业开始推出各

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包括自动化立体库、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物流机器人等。

般制造企业为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物流外包是必然的。物流外包一化会涉及对物流运作服务商进行管理的问题。对于物流运作服务商来说,信息扯已成为制造企业客户的基本要求。物流供应商的服务好不好,彼此之间出现的皮、纠纷的情况多不多,每一次物流任务的响应和执行是否及时,作为客户客制造企业已不再凭借主观和经验判断,而更多依靠系统中产生的大数据进行容观分析。有了物流运作服务商执行表现的大数据,就可以分析哪些执行环节更易出现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可以知道哪个供应商的服务更好或更差,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供应商管理政策;;以知道如何引导供应商去提升业务执行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

从第四方物流层面来看,有两个明显的趋势:

通信息化平台服务产品。这些企业倡导第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提供SaaS 司模式,将货主、第三方物流公司、运输公司、SaaS 平台+移动APP”过社区型“网络,业机和收货人无缝互联,形成一个基于核心流程、平衡、多赢的现代运输商给客户创造价值。

第二,越来越多的平台涉及物流金融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降低客

户企业的物流运作成本。

不管怎样,安得智联认为制造行业的全新时代已经来临。工

业4.0 和《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要打造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只有实现了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数据化和智能化,才能称得上是数字化工厂和智能工厂。因此,建设高度信息化、

出师表。数据化和智能化的物流体系成为制造企业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

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愚以为营中之事,悉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

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

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

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涕零,不知所言。今当远离,临表

物流与供应链总结分析

一、供应链 供应链通常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商品的控制,将产品生产物流当中设计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在此网链中,每一个贸易伙伴既是其中的供应商,又是其供应商的客户,它们既向上游的贸易伙伴订购产品,又向其下游的交易伙伴供应商品。 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供应链的形态结构 1. 物流一体化结构:企业内部作业发展为:企业+顾客+供应商的物流作业一体化管理

2. 企业内部供应链:企业内部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控制和协调物流中部门之间的业务流程和活动。 3.不同生产商的供应链:以食品服务企业为例

供应链的四个流程 供应链的流程分析—供应链流程的环节分析法:1、客户的订货环节: 2、补充库存环节—发生在零售商和分销商之间

3、生产环节—发生在分销商和制造商之间 4、原料获取环节—发生在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

二、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就是把生产过程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分销直到最终把产品送达到消费者的手中作为一个环环相扣的完整链条,通过用信息技术武装起来的计划、控制、协调等经营活动,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系统优化和它的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率的信息交换,达到成本最低、服务最好的目标。它的重要性体现在:1、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2、企业群体变为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3、增加渠道的竞争力。 1、供应链管理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1)、计划:这是SCM的策略性部分。计划是用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它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2)、采购:选择能为企业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创造方法监控和改善管理,并把供应商提供货品和服务的流程结合起来。 3)、仓储及库存管理:是指在物流过程中商品数量的管理。过去认为仓库里的商品多,表明企业发达、兴隆,现在则认为零库存是是最好的库存管理。库存多,占用资金多,利息负担加重,但是如果过分降低库存,则会出现断档。 4)、配送:也称“物流”,是调整用户的订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受付款。 5)、销售:通俗的说就是卖东西。销售就是介绍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过程。 2、供应链管理的实质:

物流供应链-货代与物流本质上的区别

1,货代是货运代理人,不是船公司实际承运人。 2,货代与物流(第三方)、货运公司本质上是一样的。 3,货代又不同于船代,船代可以代表船公司处理有关订舱,签单,改单,放箱等工作。4,货代有一级与二级之分,一级货代有美金发票,二级没有而且必须要到国税局开票。5,一级货代可直接向船公司订舱,但不一定有资格订舱,有许多船公司只指定了几个少数的货代做为订舱口。所以并不是说一级就是怎么着了。大部份的一级只能局限于几个船公司有订舱权。 6,有钉舱权一级货代并不一定能拿得好的价格与服务,有许多情况,订舱货代反而要向通过他订舱那家货代(其他一级或二级)拿价格与舱位。 7,货代挂靠很正常,不是说所有挂靠就没实力,所以不要只听那个货代是挂靠的就怎么着了,当然,要是你是挂靠的,也不要口口声声一定要说我们是一级的在哪里的办事处,是挂靠就是挂靠的,还有啊,也不要是我们是一级的怎么样怎么样了,一级也不一定是有能力的,但二级也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关系了就怎么着怎么着了,呵呵,明白的货主看重的是你是不是合适自己的货代。 8,口岸(上海,宁波)的货代不一定是一代,90%以上口岸货代也是没有订舱权的货代或者二代,所以不要以为口岸的货代怎么着怎么着的好了。 9,货代的主要工作是订舱,报关,车运等工作,不是什么都能做的。 10,报关不一定是报关行(公司),货代也可以报,有的货代只做报关的事情,其他事情他不做! 并发挥更大的作用。

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 广州到东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7.html 广州到佛山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6.html 广州到深圳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5.html 广州到梅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4.html 广州到惠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3.html 广州到韶关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2.html 广州到江门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1.html 广州到普宁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50.html 广州到揭阳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9.html 广州到汕尾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8.html 广州到潮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7.html 广州到茂名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6.html 广州到阳江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5.html 广州到湛江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4.html 广州到汕头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3.html 广州到永康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2.html 广州到嵊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1.html 广州到东阳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40.html 广州到武义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9.html 广州到舟山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8.html 广州到长兴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7.html 广州到丽水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6.html 广州到湖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5.html 广州到金华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4.html 广州到义乌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3.html 广州到苍南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2.html 广州到温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1.html 广州到台州物流公司https://www.360docs.net/doc/545614273.html,/News/230.html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调查报告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前言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旨在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WTO 多边协定机制,也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 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尤其令人关注,因为高效供应链和合理物流可以使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得到改善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在我国,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盛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理论界接触“物流”概念,物流管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付诸实施,尤其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快速的反应,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市场竞争由原来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善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财力,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如IBM、戴尔(Dell)、沃尔玛、丰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都在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我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帮助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004年2月初,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问卷调查。调查企业500家,收回95份,有效问卷88份,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此报告。 本报告对我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在我国发展概况,重点对我国当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绩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我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录

物流与供应链区别与联系

物流与供应链区别与联系-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物流与供应链区别与联系 相似之处 定义、功能和目的相似 供应链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和商流。 区别之处 物流偏重于实际操作的活动层面,而供应链的提法更侧重于理论分析和战略管理。 在理论研究中,物流的研究偏重于选址问题、最大流问题、最短路径等网络优化问题。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文章偏重于数量和协调问题,如订购量、价格、利润和价值链等问题。 商流和物流是流通的组成部分,两者关系密切。在过去,这两者是合而为一的,但是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商流和物流逐渐产生了分离。 商流是物流的先导 物流是产生商流的物质基础,物流服务于商流,是商流的后续者和服务者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由人、硬件、软件、数据资源和管理规则组成的集成化系统,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多媒体技术:通常被解释为通过计算机将文字、图像、声音和影视集成为一个具有人机交互功能和可编程环境的技术,其中图像包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声音包括语音、音乐、音像效果等。 地理信息系统:是人类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为描述和处理相关地理信息而逐渐产生的软件系统1.车辆路线模型 2.物流网络模型 3.分配集合模型 4.设施定位模型 全球定位系统:原始思维理念是将参考的定位坐标系搬到天际上去,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提供全球范围内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服务。使用GPS,可以利用卫星对物流及车辆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实现物流调度的即时接单和即时排单,以及车辆动态实时调度管理。1.用于汽车自定位、跟踪调度 2.用于铁路运输管理 3.用于军事物流 Web技术:是网络社会中具有突破性变革的技术,是Internet上最受欢迎、最为流行的技术。采用超文本、超媒体的方式进行信息的存储与传递,能把各种信息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图文并茂的信息集成能力及超文本链接能力的信息检索服务程序。

(完整版)制造行业的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有时也被称作供需链,它跨越了采购、制造、仓储、分销等诸多环节,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用户衔接在一起。供应链管理(SCM)就是要通过优化供应链关系和流程,整合相关业务,提高企业竞争力。SCM系统则是用于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掌控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在供应链流程再造过程中,信息技术的任务是面向整个供应链体系建立相关支持平台,为业务衔接和数据交换提供支撑,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在供应链上。有序流动。供应链关联着物料的变化和流动,以及相关信息与资金的流转。企业的运营是靠业务流来驱动的,但是要依靠信息流才能实现对工作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组织、控制和协调。只有做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同步,才能做到过程控制,否则业务管理只能是事后诸葛亮。 在当今企业信息量剧增的情况下,只有依托以网络和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系统,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精确性和及时性。采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供应链的动态特性,便于企业对相应波动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信息系统使信息的传递由原来的线形结构变为网状结构,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可以实现信息实时共享,这就消除了信息延迟,缩短了供应链长度。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建设集成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将企业内外的供应链有机地集成起来。因此,我们在建设供应链信息系统的时候,不能局限在企业内部某些具体的业务环节,必须从首先从企业运营的整体视角出发设计一个整体解决架构,来保障整个供应链条的顺畅运转。 对于典型的制造企业,整个供应链可以分成两段:前端的销售供应链(或称分销供应链)和后端的采购供应链(或称制造供应链)。分销供应链涉及营销总部、办事处、经销商、服务网点及最终客户等多个个环节,对应着电子商务的B2C(企业对客户)和B2R(企业对分销商)模式;采购供应链涉及供应商、采购、质检、仓储、制造等环节,对应着电子商务的B2B(企业对供应商)模式。 制造企业供应链信息集成中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确实保障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准确一致。 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有五种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的基本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信息流和工作流。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支持下,信息流、资金流的转变可以在瞬息之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的关系【最新版】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的关系 物流管理更倾向于降低企业本身的物流成本,而供应链管理则定位为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从这个角度去看,物流管理是操作层面的方法论,而供应链管理是战略层面的世界观。 一、概念的提出 学界里有个基本的认同,以开思·奥立夫和麦考尔·威波尔发表《供应链管理:物流的更新战略》一文作为发端,供应链管理被正式提出来,时间是1982年,从这时起,供应链管理区别与传统物流成为学界研究的内容。 供应链的产生、发展过程源于物流管理的过程,但是其又不能简单等同于物流管理,更不能完全剥离物流管理去研究供应链管理。对于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争议由来已久,即便是供应链管理得到深入研究的今天,不同的研究者和企业的看法也是不尽相同,有观点认为供应链管理只是物流管理的一部分,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有的观点认为供应链已经脱离了物流本身,成为研究企业全方位管理与控制的管理思想,但是有一点可以成为学界的基本共

识,那就是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到更高阶段产生的,其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促使企业向着科学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 从物流管理的学界去看,物流学界一般是把供应链当作物流发展的高级阶段去对待的,一般而言我们会把物流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 二、物流管理的概念和供应链的关系 (一)物流管理相比供应链范围更狭窄 物流管理通常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过程,而供应链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内部,而是把自己管理的视野投向了采销过程,甚至是与自己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并把与自身相关的所有要素进行分享,从而建立了围绕共同目标而形成的效率提升体系,又基于从开端到终点的一系列有效的整体管理,使得环节更加受控。 (二)集成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思路

供应链与物流的区别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物流术语》国家标准(GB/T18354-2001)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1、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自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为了适应物流的发展,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修订了物流的定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产品、服务和相关信息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储存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显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涵盖了物流的概念,用系统的观点看,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子系统。

物联网与物流供应链管理

物联网与物流供应链管理在物联网技术的应 用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可以更加的高效和便捷,并且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其可视化和无缝化,有效的减低物流信息的失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1物联网与物流供应链管理概念概述 1.1 物联网及其技术物联网的概念最先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主要的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来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些主要的信息设备有:全球的定位系统、射频识别装置、红外线遥感技术、以及激光扫射装备等。目前比较常用的主要物联网技术有:EPC技术以及RFID技术等。EPC技术就是电子产品代码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以及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水平,作为一种编码系统,在物流中的主要应用就是在商品标签的时候加上这样的编码就可以将与其连接的动态数据进行识别,从而确定产品的状态。RFID技术 适合用于比较灵活化、自动化的简单却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技术,不仅可以支持可读模式,还支持读写的工作模式。其主要的组成部分包括标签、读写器以及天线等。 1.2 智能物流供应链对物流供应链进行管理主要的围绕企业核心展开,主要管理的内容包括各种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对供应链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驱动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以及财务信息等活动。目前的物流 供应链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成本控制、供应链的可视性、用户需求的 增加、全球化以及风险的管理等。供应链目前无法满足与成本的波动同步的需求。并且在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与用户的亲密程度等方面都做得不够好,使得目前的物流企业在成本方面逐渐的上升。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实现物流管理的的自动化和便捷化。智能化的物流供应链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联系和区别(一)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诠释物流管理为“为了降低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物流管理的目的是“降低物流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物流管理的对象是与物流功能相关的活动,即包装、装卸搬运、储存、运输、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处理,与物流功能不相关的费用显然不能构成物流成本。 再看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供应链管理的主要领域有: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供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供应链的设计,企业内部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基于Internet 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第一,从管理对象上观察,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活动和与物流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活动。而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要庞大得多,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从上述供应链管理的辐射面上也可以看到供应链管理既包括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增值流的管理,也包括物流管理。以此思路分析,物流管理就成了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 第二,从管理手段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基于Internet的供应链交互的信息管理,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运作方式,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讯技术支持下,可通过轻轻点击鼠标瞬息完成。而物流,即物质资料的空间位移,具体的运输、储存、装卸、配送等各种活动是不可能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来完成的。 从上述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上看,物流管理可以看作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但与其他的组成部分显然存在很大不同,即它的独立性很强。 第三,从管理层次上观察,供应链管理是协调企业间的跨职能的决策,属于战略性的管理;而企业物流管理大多数属于对具体运作业务活动的管理,属于战术性管理。当然,在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下还会设置下一层的管理部门,以便将管理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的划分。当我们分清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时候,相应的管理组织的职能也清晰明确了。

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的几点趋势

制造业供应链发展的几点趋势 1.供应链向生态圈发展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逐步推进,物流行业也会顺应趋势,逐渐步入4.0时代。在4.0时代,协同、互通、生态、平台将成为物流行业的主要特征。 物流的业务边界会逐步模糊,如入场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原材料仓可能和车间混为一个区域,供应商的仓库可能会与企业的原材料仓进行合并,协同作业……而业务边界的模糊,必将带来系统的联通。 要实现物流4.0,需要全程的供应链协同。从前端的供应网络到中间的计划与生产,再到后端的分销网络,都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这些网络高效协作的同时,还在不断向两端延伸。 过去,制造业在谈供应链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上下游,即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 未来,企业的竞争将逐渐转化为供应链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在生态圈内,除了企业及其上下游,还涵盖了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物流商、物流设备制造商等等,在这个生态圈内,各个企业互利互惠,共同协作,将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竞争环境。唯智牵头成立的“一站式智能制造云服务联盟”就是为了打造这样一个供应链生态圈。 2.供应链优化模式创新 过去,企业在做供应链优化时,往往会先分析需要优化的模块,然后逐个寻找供应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员个个都被锻炼成了专家。

但是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这个事情变得越来越难,过程复杂、选择又太多,企业的人员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信息。 有了类似“一站式智能制造云服务联盟”这样的机构,未来,企业可以直接对供应商提出要求,例如需要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品成本,或实现某一流程等。由联盟提供总体规划、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对双方来说是共赢。 3.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热潮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可以说是实现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的一环。不少自动化设备厂商都加大了研发力度,产品不断地创新,能够满足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如协作机器人、AGV小车等。随着设备技术的完善、功能的创新、成本的降低,制造企业也更愿意去购入设备,特别实在家电、装配、电子、汽车、医药等行业。 此外,随着云技术、大数据、RFID、移动计算、定位等等各类技术的逐步成熟,制造业在供应链追溯管理、可视化管理等方面也越来越重视。 参考文献: 本文来源于中国数字化企业网SCM专区整理编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摘要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了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对于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很有必要的。 Abstract:As origins of modern supply-chain manage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re is a big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refore,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logistics management role is essential. 关键词:物流管理;供应链;联系与区别 一、引言 在物流管理出现之前,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应链管理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并随之出现了集成供应链概念,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 二、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更高级的形态 从物流管理发展的历史来观察,经历了五个阶段: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物流功能系统化管理阶段,物流管理领域扩大化阶段,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可见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顺应企业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是物流管理进入了更高级自的阶段,从作业功能的整合到渠道关系的整合,使物流从战术的层次提升到战略高度,是传统物流管理的逻辑延伸。 三、供应链管理是对互动界面的管理 供应链是由通过协同合作来共同制定战略定位和提高运作效率的一些相互关联的企业组成的,供应链管理是对在运作能力、信息、核心竞争力、资金以及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个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的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供应链管理的起源。 两者的区别 一般来说,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是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 根据M ercer管理顾问公司的报告,有近一半接受调查的公司经理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公司的10项大事之首。调查还发现,供应链管理能够提高投资回报率、缩短订单履行时间、降低成本。 Kearney咨询公司指出,供应链可以耗费整个公司高达25%的运营成本,而对于一个利润率仅为3~4%的企业而言,哪怕降低5%的供应链耗费,也足以使企业的利润翻番。 “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是“异名同质”吗? 20世纪90年代末,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几乎作为同一个话题被广大物流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者合一研究的文章也很多,有的观点则将两者归为“异名同质”问题,还有的文章认为“供应链概念与Logistics的概念和研究的领域比较吻合,能很好地解释Logistics,只是侧重点有些差异。”本人认为对“物流和供应链”、“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等问题的认识,不但对物流和供应链理论研究,而且对物流和供应链的实践都会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物流和供应链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1.关于物流的概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批准颁布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对物流的解释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从历史到今天有关物流的概念反映出以下几个基本点: 第一,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不断进步密切相关. 第二,物流概念与物流实践始于军事后勤,而“物流﹁词没有限定在商业领域还是军事领域。物流管理对公共企业和私人企业活动都适用”。

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流智能物造业需要怎样的竞供应链争时代,制 如今,供应链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众多文章提供了对供应链概念的剖析和 对供应链竞争的解读。很多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制造行业要特别重视“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整合,是指将传统的针对单个企业的职能管理,扩展到整条供应链 的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系统的战略性整合,以改善包括整个供应链及所有公司的效率。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给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与协)猛然发现,在供应链层面提高同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包括制造业效率有着众多的可能和巨大的空间,而物流系统走向智能化是供应链高效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什么样的物流系统算作智能物流?当供应链撞上了“智能制行业的物流系统会发生怎样的嬗变?我造”、“互联网+”等火热的概念,制造们也许能从行业的变化中窥探出一二。 概念的,逐渐明晰智能物流 为谈到“智能”二字,人们对智能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早期认些自动化等同于智能。而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微芯片的产生,出现了一替新的智能产品,如傻瓜相机、智能洗衣机等,它们能够从现场获取信息,并代人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不仅是流程的自动化,人们认为这类的产品是“智能”的。而现在的“智能”已经进化到泛指融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于一体的综”。+信息化合系统,简单而言就是“自动化 安得智联表示,目前,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 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RFID、无线传感网络、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大数据、传感器、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智能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具体体现。 ,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智能决策方法服提高现代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最终实现快速响应、准时配送的优质能务,带动现代物流配送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宗旨。智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它强调物流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解决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求。 尽管智能物流与传统物流运作的目的都是完成物料的搬运,但是运作的特 点已经产生明显的区别: ; 增值服务只提供简单的位移,(1)传统物流智能物流则能提供更多的是主动服务;流是被动服务,智能物(2)传统物流

浅析制造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浅析制造业供应链发展趋势 1供应链向生态圈发展 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2的逐步推进,物流行业也会顺应趋势,逐渐步入4.0时代。在4.0时代,协同、互通、生态、平台将成为物流行业的主要特征。 物流的业务边界会逐步模糊,如入场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原材料仓可能和车间混为一个区域,供应商的仓库可能会与企业的原材料仓进行合并,协同作业……而业务边界的模糊,必将带来系统的联通。 要实现物流4.0,需要全程的供应链协同。从前端的供应网络到中间的计划与生产,再到后端的分销网络,都不再是独立存在的,这些网络高效协作的同时,还在不断向两端延伸。 过去,制造业在谈供应链的时候,往往只注重上下游,即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 未来,企业的竞争将逐渐转化为供应链生态圈之间的竞争,在生态圈内,除了企业及其上下游,还涵盖了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物流商、物流设备制造商等等,在这个生态圈内,各个企业互利互惠,共同协作,将会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竞争环境。 2供应链优化模式创新 过去,企业在做供应链优化时,往往会先分析需要优化的模块,然后逐个寻找供应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人员个个都被锻炼成了专家。 但是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这个事情变得越来越难,过程复杂、选择又太多,企业的人员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信息。

未来,企业可以直接对供应商提出要求,例如需要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品成本,或实现某一流程等。 3自动化设备的应用热潮 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可以说是实现智慧供应链的重要的一环。不少自动化设备厂商都加大了研发力度,产品不断地创新,能够满足企业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如协作机器人、AGV小车等。随着设备技术的完善、功能的创新、成本的降低,制造企业也更愿意去购入设备,特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读书报告(1)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读书报告 代薇物流123 201210612070 通过这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从对物流概念的模糊不清到如今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我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许多基本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也形成了自己对物流业的一些看法。也深刻感受到了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物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我学习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各自的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他们在生产制造和流通及销售环节中各自的重要性。无论是在物流企业还是在生产制造企业,物流活动都是企业生产运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在生产水平不断完善的今天,物流成本的控制已经成为了第三利润源。可见物流系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全球供应链一体化的打趋势下,物流管理也有新时代的特征。在书中我们也学习了不少国内外经典的案例,对整个系统的作用有了具体的认识。 在学习物流战略与规划这一版块中,我学习到物流管理战略就是要通过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建立一种低成本、高效率、适应性强、具有敏捷性的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从成本、质量、时间、服务、灵活性等方面显著提高竞争优势。这种战略思想的实现,需要供应链物流系统从企业战略的高度规划与运筹,并把供应链管理战略通过物流战略的贯彻实施加以落实。在阅读章末案例中,我学习了国美电器成功

的关键——高效的物流体系规划这一经典案例,对物流战略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没有好的物流体系的支撑,国美电器这么多门店运营是无法高效进行的。也不可能取得如今如此好的业绩。而我们在看看沃尔玛,作为世界零售巨头,他的物流技术也是世界领先的,可见沃尔玛对物流战略的重要性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重视并投入巨大的资金和精力去开发物流技术的应用。 但是物流业的发展在我国是近年才被重视的,是物流业已经明显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之后才被有关部门重视的,物流战略的之后对我国经济的阻碍是不言而喻的。不像日本等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就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就已经提出了有利于日本全球化进程的物流战略,所以他们物流业的发展目前在世界已经是步入先进行列。 一.内容提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与全球化制造的最新趋势,在增加了企业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同时,也进一步确立了物流战略与实践在当今企业战略管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借助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企业的组织结构从中心式纵向整合的单个区域生产制造形式,转向利用全球范围的资源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多区域生产经营的形式,边界大幅度延展的全球化企业,依靠高效运作所带来的速度与柔性,快速应变市场机遇,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企业获取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同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营活动,其战略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分析报告 1

中国制造业供应链报告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前言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洪流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平等参与国际化合作和专业化分工;另一方面,旨在推进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WTO多边协定机制,也将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现实问题。 后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品质和扩大销售方面的竞争已经相当成熟,在生产领域进一步挖掘”利润生长点”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将眼光转向以服务为核心的竞争。而在服务领域,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服务特别令人关注,因为高效供应链和合理物流能够使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得到改进和协调,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供有力支持,并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在中国,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曾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长期以来经济领域盛行”重生产、轻流通”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理论界接触”物流”概念,物流管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难以付诸实施,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更为明显。而在今天的消费市场中,顾客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对这些变化做出及时快 速的反应,这已成为现代企业在市场立足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经济全球 2

化、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变,市场竞争由原来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进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实施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大大节约时间和财力,更大程度上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世界上许多跨国公司,如IBM、戴尔(Dell)、沃尔玛、丰田、尼桑和耐克等公司,都在经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来获得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竞争优势。 为促进中国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与国际接轨,帮助企业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于2月初,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制造企业供应链管理问卷调查。调查企业500家,收回95份,有效问卷88份,并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此报告。 本报告对中国供应链管理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其中简要回顾了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发展概况,重点对中国当前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绩效做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中国供应链管理发展的方向。 目录 3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一、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企业制造和分销其产品与服务到最终用户的过程。它包括一些具体的元素,例如生产计划、原料采购、运输管理、仓库管理和需求管理等。这些功能紧密地集成在一起,使得公司能够高效、及时和赢利地把产品和服务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供应链也涵盖企业外部的一些活动,包括与原料供应商、制造中心、经销商和运输商的合作。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和控制,以便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供应链中各个成员的效率和效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这样一个合作信念之上的,即它能够通过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使整体物流效率得到提高。供应链管理使渠道安排从一个松散地联结着的独立企业的群体,变为一种致力于提高效率和增加竞争力的合作力量。在本质上,它是从每一个独立参与者进行存货控制,变为一种渠道整合和管理。供应链管理的背后动机是增加渠道的竞争力。传统渠道中配置的大量存货构成了极大的风险。分享信息和共同计划可以排除或减少与存货投机相关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活动的协调,实现最佳业务绩效,从而增强整个公司业务的表现。高效的供应链设计、供应链成员之间的信息分享、库存的可见性和生产的良好协调会使库存水平降低、运输作业更为有效,并改善订单实现率及其它一些关键的业务功能。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只是单独完善自己,而不是把它的目标和活动与其它部门整合在一起的时候,整个链条就会出现不尽人意的表现。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协作的策略,它把跨企业的业务运作联合在一起,以期实现市场机会的一个共同远景”。因此,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必须进行协作才能够实现供应链的最大优化。供应链管理的作用首先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其次是有助于缩短订单履行时间、改善服务:第三是能够有效减除信息扭曲现象,提高整个过程的透

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供应链竞争时代,制造业需要怎样的智能物流 如今,供应链已不再是新鲜话题,众多文章提供了对供应链概念的剖析和对供应链竞争的解读。很多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制造行业要特别重视“供应链整合”与“供应链协同”。 供应链整合,是指将传统的针对单个企业的职能管理,扩展到整条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系统的战略性整合,以改善包括整个供应链及所有公司的效率。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等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给供应链的高效整合与协同带来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企业(包括制造业)猛然发现,在供应链层面提高效率有着众多的可能和巨大的空间,而物流系统走向智能化是供应链高效整合的必要条件之一。什么样的物流系统算作智能物流?当供应链撞上了“智能制造”、“互联网+”等火热的概念,制造行业的物流系统会发生怎样的嬗变?我们也许能从行业的变化中窥探出一二。 智能物流,逐渐明晰的概念 谈到“智能”二字,人们对智能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早期认为 自动化等同于智能。而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微芯片的产生,出现了一些 新的智能产品,如傻瓜相机、智能洗衣机等,它们能够从现场获取信息,并替 代人做出判断和选择,而不仅是流程的自动化,人们认为这类的产品是“智能”的。而现在的“智能”已经进化到泛指融自动化、电子化、网络化于一体的综 合系统,简单而言就是“自动化+信息化”。 安得智联表示,目前,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很多物流系统和网络也采用了最新的红外、激光、无线、编码、认址、自动识别、定位、无接触供电、光纤、大数据、传感器、RFID、无线传感网络、卫星定位等高新技术,这种集光、机、电、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新技术在物流系统的集成应用,就是智能技术在物流业应用的具体体现。 现代物流的智能化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采用智能决策方法,提高现代物流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最终实现快速响应、准时配送的优质服务,带动现代物流配送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宗旨。智能 化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高层次应用,它强调物流作业中使用人工智能相关 技术解决大量的运筹和决策需求。 尽管智能物流与传统物流运作的目的都是完成物料的搬运,但是运作的特 点已经产生明显的区别: (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移,智能物流则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智能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智能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供应链管理起初主要强调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在减少企业内部库存的同时,也应考虑减少企业之间的库存。随着供应链管理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视角早已拓宽,不再仅着眼于降低库存,其管理触觉伸展到了企业内外的各个环节、各个角落。 (一)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的联系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流程的集成化管理,它包括了从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以创造客户价值的整个流程,当代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只是少许不同于集成化的物流管理。然而,对供应链管理更广泛的理解正在出现,供应链管理包含了从源供应商提供产品、服务和信息以增加客户价值,到终端客户的所有流程的集成,它不再仅仅是物流的另一种称呼。供应链管理涵盖了物流管理中没有包含的要素,如信息系统集成、计划与控制活动的协调。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联系可以从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两个方面分析。 1.从物流管理角度分析 (1)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子集或子系统。从各种关于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来看,有一点是一致的,即物流管理承担了为满足客户需求而对货物、服务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与控制的过程。它包含了内向、外向的内部、外部流动,物料回收以及原材料、产成品的流动等物流活动的管理。而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涵盖了产品从产地到消费地传递过程中的的所有活动,包括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制造与装配、仓储与库存管理、订单录入与订货处理、分销管理、客户交付、客户关系管理、需求管理、产品设计、预测以及相关的信息系统等。它连接了所有的供应链上物品实体流动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也就是说,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管理范畴有很大的不同,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子集或子系统,供应链管理将许多物流管理以外的功能跨越企业间的界限整合起来。 (2)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物流贯穿整个供应链,是供应链的载体、具体形态或表现形式(供应链的载体还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它衔接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相互合作的纽带。没有物流,供应链中生产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就无法得以实现,供应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可以通过供应链上的价值分布看出。如表所示。 供应链上的价值分布单位:% 产品产品制造分销 易耗品(如肥皂、香精)30~50 5~10 30~50 耐用消费品(如轿车、洗衣机)50~60 10~15 20~30 重工业(如工业设备、飞机)30~50 30~50 5~10 物流价值(本处指采购和分销之和)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都占到了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所以,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对于提高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