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合集下载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 导管相关的败血症、高糖血症、胆汁淤积及佝偻 病是早产儿使用胃肠道外营养的并发症
• 不应为预防NEC发生而作出停止牛乳喂养的决定
10
感染性因素
• 只有30%的NEC患儿血培养阳性,而目前许多报 道仍认为感染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NEC可集 中发病,采取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可减少NEC的 发生,甚至消失
• 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可穿过肠壁进入肠腔,引起粪便中水 平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排出量呈正相关。
• 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准确特异性指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 在儿童高于成人,可用于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肠道疾病
•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检测方法简单、操作无创。
35
• 尿液来源肠源性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NEC早期诊断
• 部分持不同意见学者认为细菌感染虽然是发生NEC 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NEC原发的原因,而是肠壁 在窒息后受到缺血缺氧损伤的继发感染。
11
感染
• 与本病有关的有克雷白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 一些其他肠道致病力不高的细菌,还有病毒与真菌〔见表〕。
细菌
病毒
真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曲霉菌
• 肠上皮细胞间的连接松弛,从而产生细菌移位, 触 发炎症反应而引起NEC
• 早产儿肠蠕动减慢又延长了细菌在肠道内存留的 时间,加重了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
5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结构屏障 • 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证实发生NEC时,肠道渗
透性显著增加,同时伴随有上皮层的破坏 • 肠完整性可能受前列腺素、NO、表皮生长
道无穿孔
率下降,呼酸,代酸, 症状,腹胀、触痛明 水
• 不应为预防NEC发生而作出停止牛乳喂养的决定
10
感染性因素
• 只有30%的NEC患儿血培养阳性,而目前许多报 道仍认为感染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NEC可集 中发病,采取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可减少NEC的 发生,甚至消失
• 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可穿过肠壁进入肠腔,引起粪便中水 平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排出量呈正相关。
• 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准确特异性指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 在儿童高于成人,可用于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肠道疾病
•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检测方法简单、操作无创。
35
• 尿液来源肠源性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NEC早期诊断
• 部分持不同意见学者认为细菌感染虽然是发生NEC 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NEC原发的原因,而是肠壁 在窒息后受到缺血缺氧损伤的继发感染。
11
感染
• 与本病有关的有克雷白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 一些其他肠道致病力不高的细菌,还有病毒与真菌〔见表〕。
细菌
病毒
真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曲霉菌
• 肠上皮细胞间的连接松弛,从而产生细菌移位, 触 发炎症反应而引起NEC
• 早产儿肠蠕动减慢又延长了细菌在肠道内存留的 时间,加重了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
5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结构屏障 • 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证实发生NEC时,肠道渗
透性显著增加,同时伴随有上皮层的破坏 • 肠完整性可能受前列腺素、NO、表皮生长
道无穿孔
率下降,呼酸,代酸, 症状,腹胀、触痛明 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获取家属对护理过程的反馈,以评估护理的满意 度。
家属的反馈对改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的效果评估
康复评估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恢复情况,确保其达到预期的 康复目标。
康复评估将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评估
护理团队应定期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 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如保持环境清洁、监 测生命体征等。
基础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何实施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营养方案,避 免口服喂养时的肠道刺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 5. 护理的效果评估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的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 儿。
教育家属关于NEC的知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 焦虑。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早期识别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应定期监测体征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救时机
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救治,包括停喂 、静脉补液等。
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和有其他健康问题 的新生儿需要特别护理。
这些婴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
家属的反馈对改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的效果评估
康复评估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恢复情况,确保其达到预期的 康复目标。
康复评估将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评估
护理团队应定期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 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如保持环境清洁、监 测生命体征等。
基础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何实施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营养方案,避 免口服喂养时的肠道刺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 5. 护理的效果评估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的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 儿。
教育家属关于NEC的知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 焦虑。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早期识别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应定期监测体征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救时机
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救治,包括停喂 、静脉补液等。
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和有其他健康问题 的新生儿需要特别护理。
这些婴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ppt课件

2 血象 白细胞增高,有核左移现象, 血小板多降低。
ppt课件
14
实验室检查:
3 血培养 如阳性大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与粪便培养可得一致细菌。
ppt课件
15
实验室检查:
4 腹腔穿刺 穿刺液涂片及培养大多为杆菌。
ppt课件
16
实验室检查:
5 腹部B超 有时可见肝实质及门脉内间歇 出现气体栓塞,还有助于发现腹水 和炎性团快。
ppt课件
8
X线检查
2.进展期 呈现典型NEC的X线征。 1)肠管中度扩张,肠腔内可见多个细小液平面,呈阶 梯状改变,提示病变累及肌层。 2)粘膜下层可见肠壁囊样积气影像,表现为小囊泡或 串珠状积气在粘膜下及浆膜下合并存在。 3)门静脉积气影; 4)腹膜外积气或胃壁积气影像。 5)腹腔积液或气腹影:肠穿孔常有气腹,腹膜炎时腹 腔内有积液,可见下腹部密度较深。
ppt课件
17
实验室检查:
6 超声心动图 有时可见下腔静脉内有微小气 泡进入右心室。
ppt课件
18
基本治疗方案
1 2 3 4 5 6 7
禁 食 肠 外 营 养
胃 肠 减 压
血腹监 情围测 况、生 胃命 肠体 出征 、
抗 生 素
监 测 出 入 水 量
监 测 实 验 室 指 标
放 射 学 检 查
ppt课件
2课件 4
临床表现
腹胀:首发症状,先有 胃排空延迟,而后全腹 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呕吐:可有胆汁或咖啡样物 腹泻、血便 病情进展迅速、感染中毒症状严重 其他:隐匿发生者表现非特异性症状
ppt课件 5
临床表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演示课件

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早产 NEC多发生在1500g以下 的极低体重儿,主要因为 :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8
三、临床表现
5.其他 并发败血症者,全身中毒症状更重。
并发腹膜炎时,腹胀严重,患儿情况更 差,腹壁发红、发硬或发亮、浮肿,早 期可有压痛。腹腔可有液体。如发生肠 穿孔则有气腹。
19
四、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本症的诊断 价值极大,如一次腹部平片无阳性 发现时,应多次摄片连续观察其动 态改变。
阻(轻)
35
NEC分期
Ⅱ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同上,轻度代酸和轻度血小板
减低。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肠鸣音消失,腹部可
有压痛,无/有腹壁红肿,粪带血或黑色。 腹部X线平片:肠胀气,肠功能性梗阻,肠壁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36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感染及炎症 不少学者认为感染是产生 NEC的主要原因,从集中流行发病和散发的病 人大便培养出的病源大多是大肠埃希杆菌、克 雷白菌、绿脓杆菌和一些其他致病力不强的细 菌。也有查出病毒或真菌的报道。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也可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引起,除上 述细菌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顽固梭状芽 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均可产生毒素诱发损伤,引起炎症。
20
四、X线检查
1. 早期 1)小肠轻中度胀气为主,结肠少气或无气或小肠结肠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早产 NEC多发生在1500g以下 的极低体重儿,主要因为 :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8
三、临床表现
5.其他 并发败血症者,全身中毒症状更重。
并发腹膜炎时,腹胀严重,患儿情况更 差,腹壁发红、发硬或发亮、浮肿,早 期可有压痛。腹腔可有液体。如发生肠 穿孔则有气腹。
19
四、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本症的诊断 价值极大,如一次腹部平片无阳性 发现时,应多次摄片连续观察其动 态改变。
阻(轻)
35
NEC分期
Ⅱ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同上,轻度代酸和轻度血小板
减低。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肠鸣音消失,腹部可
有压痛,无/有腹壁红肿,粪带血或黑色。 腹部X线平片:肠胀气,肠功能性梗阻,肠壁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36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感染及炎症 不少学者认为感染是产生 NEC的主要原因,从集中流行发病和散发的病 人大便培养出的病源大多是大肠埃希杆菌、克 雷白菌、绿脓杆菌和一些其他致病力不强的细 菌。也有查出病毒或真菌的报道。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也可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引起,除上 述细菌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顽固梭状芽 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均可产生毒素诱发损伤,引起炎症。
20
四、X线检查
1. 早期 1)小肠轻中度胀气为主,结肠少气或无气或小肠结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议。
肠道内过量短链脂 • 有关实验表明,通过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 SCFAs 后,新生鼠
肪酸
出现肠损害的病变与 NEC相似,其肠损害程度与新生鼠的肠
成熟度、SCFAs 含量紧密相关;
• 过量的 SCFAs 可能减少肠腔内 PH 值,同时加重肠损害。
• 研究示IVIG 的应用 新生儿或胎儿机体的生理性高凝反应,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2
Outline
1
一般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诊断
4
治疗&预防
3
NEC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疾病之
一,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腹泻、 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后 期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 其病理表现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主要特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Vol.14 No.2 Feb. 2012
18
NEC临床分期
分级
全身症状
腹部症状
反射线检查
治疗
I.疑似 IA
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 心率下降
胃潴留增加,轻度腹胀, 大便隐血
正常或轻度肠梗阻
禁食,抗生素×3天
IB
同I A
同I A,肉眼血便
同I A
同I A
II.确诊 IIA:轻度病变
同I A
22
NEC预防
表皮生长因子 益生菌 微量喂养
生理条件下,EGF 对肠道上皮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 而 病理条件下,EGF 则主要用于对损伤上皮的保护和损伤后黏 膜的修复。对于 EGF 预防 NEC 均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推 广运用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肠道内过量短链脂 • 有关实验表明,通过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 SCFAs 后,新生鼠
肪酸
出现肠损害的病变与 NEC相似,其肠损害程度与新生鼠的肠
成熟度、SCFAs 含量紧密相关;
• 过量的 SCFAs 可能减少肠腔内 PH 值,同时加重肠损害。
• 研究示IVIG 的应用 新生儿或胎儿机体的生理性高凝反应,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2
Outline
1
一般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诊断
4
治疗&预防
3
NEC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疾病之
一,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腹泻、 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后 期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 其病理表现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主要特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Vol.14 No.2 Feb. 2012
18
NEC临床分期
分级
全身症状
腹部症状
反射线检查
治疗
I.疑似 IA
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 心率下降
胃潴留增加,轻度腹胀, 大便隐血
正常或轻度肠梗阻
禁食,抗生素×3天
IB
同I A
同I A,肉眼血便
同I A
同I A
II.确诊 IIA:轻度病变
同I A
22
NEC预防
表皮生长因子 益生菌 微量喂养
生理条件下,EGF 对肠道上皮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 而 病理条件下,EGF 则主要用于对损伤上皮的保护和损伤后黏 膜的修复。对于 EGF 预防 NEC 均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推 广运用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课件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 症。
支持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 支持、电解质补充等治疗,以维持正 常的生理功能。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卫生
注意喂养
家庭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宝宝 的奶具、玩具等物品。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或饥饿状态,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和 排便情况。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缺氧或缺血、喂养不当、免疫 因素等都可能导致NEC的发生。
发病机制
NEC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肠黏膜损伤、 炎症反应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耐受、 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发热、休克和意识障碍
等。
体征
腹部触诊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 痛和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 音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课件
目 录
• NEC概述 • NEC的诊断 • NEC的治疗 • NEC的预防与护理 • NEC的预后与康复
01 NEC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是一种以肠道部分或完全坏死为特 征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早产儿 或患病的新生儿中。
特点
NEC通常表现为肠道炎症、坏死 和穿孔,可导致腹腔感染、败血 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
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长时间禁食的宝宝,可考虑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 宝宝的营养需求。
04 NEC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身体 ,并放置在温暖的育儿环境中
,以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发病率和流行率
NE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
早产儿和患病新生儿中。
在美国,NEC的发病率约为13‰,其中约20%的病例需要手 术治疗,而死亡率约为10-20%。
在低出生体重和极低出生体重的 新生儿中,NEC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更高。
分类
01
02
03
04
பைடு நூலகம்
NEC通常分为三期:早期、 中期和晚期。
避免感染
减少新生儿与感染源的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和环境消毒。
预后情况
恢复期护理
长期随访
在新生儿度过危险期后, 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对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 新生儿进行长期随访,关注
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预防复发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避免再次发生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
心理支持
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 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新
THANKS
感谢观看
肠道炎症反应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炎症细胞浸润和炎 症介质释放导致肠道损伤加重。
肠道微循环障碍
免疫功能异常
肠道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 ,引起肠道损伤和坏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免疫功能异 常导致肠道对病原体易感性和肠道损伤的 敏感性增加。
03
症状和诊断
症状
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早产
早产儿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 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发生新
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道缺血
新生儿肠道缺血可导致肠道血 液供应不足,引起肠道损伤和
坏死。
其他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 生还与母体因素、遗传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护理常规PPT课件

19
2.护理措施
+
+
+ + +
⑤腹胀明显者行胃肠减压,插胃管进行间歇 性低压抽吸。 ⑥遵医嘱禁食7~14d,胃肠减压期间做好口 腔护理;腹泻患儿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 温水洗净臀部,涂护臀霜等,减少大便对皮肤 的刺激,保持臀部皮肤的完整性,预防臀红。 ⑦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⑧严格记录患儿24h液体出入量。 ⑨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评估小儿皮肤颜色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苍白、昏睡及休克的症状 及体征。
26
+
+
+
预防
• 1.预防早产。 • 2.提倡母乳喂养,必须人工喂养的患儿采用 每次少量增乳量的喂养方案以降低发生NEC 的风险。 • 预后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差,其死亡 率高,约在10%~30%的范围不等。肠道狭 窄的发生率为20%~25%。
27
25
2.护理措施
+ + (5)预防并发症:腹膜炎、肠穿孔,减轻消化道负担,促进 其恢复正常功能,住院期间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的 早期症状:发现有严重腹胀、引流液增多、血便、频发呼吸 暂停等症状或体征时,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 ②当患儿面色苍白或有休克的症状及体征,心率过快或 过缓、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时,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应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 紊乱及酸中毒。 ③观察患儿有无凝血障碍的表现:皮肤是否有瘀斑、注 射部位是否有渗血、有无呕血、便血、血尿等凝血障碍等表 现;监测凝血因子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异常时及时汇报医 生。 ④监测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肌紧张、心动过缓、 体温过低
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nec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nec较早出现的症状对高危患儿要随时精选ppt精选ppt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
2.护理措施
+
+
+ + +
⑤腹胀明显者行胃肠减压,插胃管进行间歇 性低压抽吸。 ⑥遵医嘱禁食7~14d,胃肠减压期间做好口 腔护理;腹泻患儿注意臀部护理,每次便后用 温水洗净臀部,涂护臀霜等,减少大便对皮肤 的刺激,保持臀部皮肤的完整性,预防臀红。 ⑦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⑧严格记录患儿24h液体出入量。 ⑨持续心电监护,每小时评估小儿皮肤颜色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苍白、昏睡及休克的症状 及体征。
26
+
+
+
预防
• 1.预防早产。 • 2.提倡母乳喂养,必须人工喂养的患儿采用 每次少量增乳量的喂养方案以降低发生NEC 的风险。 • 预后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差,其死亡 率高,约在10%~30%的范围不等。肠道狭 窄的发生率为20%~25%。
27
25
2.护理措施
+ + (5)预防并发症:腹膜炎、肠穿孔,减轻消化道负担,促进 其恢复正常功能,住院期间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的 早期症状:发现有严重腹胀、引流液增多、血便、频发呼吸 暂停等症状或体征时,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 ②当患儿面色苍白或有休克的症状及体征,心率过快或 过缓、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时,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应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 紊乱及酸中毒。 ③观察患儿有无凝血障碍的表现:皮肤是否有瘀斑、注 射部位是否有渗血、有无呕血、便血、血尿等凝血障碍等表 现;监测凝血因子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有异常时及时汇报医 生。 ④监测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腹肌紧张、心动过缓、 体温过低
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nec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nec较早出现的症状对高危患儿要随时精选ppt精选ppt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壁肌肉缺血痉挛,加重缺血性损伤。 肠道粘液分泌减少,屏障作用削弱,损伤加重。 实验研究显示单纯缺氧与NEC无关。
THE CHILDREN’S HOSP1IT5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相关细胞因子
炎性因子
血管机制 其他
促进 TNF-a IFN-r IL-1b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40-344
THE CHILDREN’S HOSPIT9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机制
损伤机制
• 早产及喂养不当 • 炎症介质 • 缺氧缺血
保护机制
• 谷氨酰胺/精氨酸 • 肠道微生物
THE CHILDREN’S HOSP1IT0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死亡率
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40%
30%
20%
10%
0% <1000g
40%
10% <1500g 出生体重
20%
0% >2500g
THE CHILDREN’S HOSPIT6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IT4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发病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 70%
低体重儿
20% 10%
足月儿
THE CHILDREN’S HOSPIT5AL
THE CHILDREN’S HOSPIT8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危险因素
遗传易感性 早产 /低出生体重 肠道菌群失衡 感染 肠内喂养方式 药物 围产期窒息、缺氧 其他
• 交换输血 • IUGR • PDA • 脐插管术
生细菌移位 肠蠕动慢,有利于细菌在胃肠道内繁殖 炎症因子刺激下更易产生炎症反应 先天性发育异常:巨结肠、旋转不良等
THE CHILDREN’S HOSP1IT4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肠壁损伤
缺血缺氧性损伤 – 宫内胎盘血流减少、生后缺血缺氧等情况引起血液重 新分布,肠管血液供应减少,可达正常情况下的 35%~5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
THE CHILDREN’S HOSPIT1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内容
定义/发病特点 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临床表现 预防/治疗 预后
– NEC患儿仅1/3血培养阳性
胎龄越小,定植细菌耐药率高、耐药谱广
具有流行性,但病原至今未明
THE CHILDREN’S HOSP1IT3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不成熟
肠道黏膜细胞缺乏抗氧化机制易受损 分泌胃液及胰液的能力降低,细菌易繁殖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能力不足,肠上皮间的连接松驰,易产
THE CHILDREN’S HOSPIT3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率
其发病率达0.72‰-2.10‰,住院病死率达16%~ 20%。在重症NE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 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NEC患者中病死率更高。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06,20(6):498—506.
25 20.2
20
15
13.8
发病时间(天)
10
5.4
5
2
0
<30周
31-33周 >34周 胎龄
足月儿
THE CHILDREN’S HOSPIT7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特点
无季节、地区、黑、白、男、女差异 体重越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足月儿与早产儿临床表现不同 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时间越晚 可散发,但NICU有流行性趋势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机制
益 肠腔内容物致
生
病
菌
菌
喂养 感染:菌群失调
上 皮
炎症因子风暴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
血 管
缺血缺氧性损伤
THE CHILDREN’S HOSP1IT1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1IT2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感染
正常菌群受损、致病菌直接感染/定植
– 梭状芽孢杆菌:C型产气-耐热
–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
NICU的VLBW菌群失调和异常定植原因
– 广谱抗菌素和延迟肠道喂养
IL-6 IL-8 IL-18 PAF NOS NO
MMP、 SCFAs
抑制 IL-1ra IL-10 IL-11 TGF-b
PAF水解酶
糖皮质激素 THE CHILDREN’S HOSP1IT6AL
THE CHILDREN’S HOSPIT2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定义
NEC(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一种获得性的新生儿肠功能紊乱,是由于发育不全 的肠壁受到血管、黏膜、代谢以及其他未知因素联
合作用的刺激,导致严重肠损伤的终末期表现。
喂养
多数患者NEC发生在已经开始肠道喂养,并且喂养量逐渐 增加的时候
早产儿延迟喂养没有保护性作用
喂养量增加速度与NEC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人工喂养发病率比母乳喂养高6倍,比人工加部分母乳高3 倍。捐献奶和母乳没区别
母乳喂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IgA,溶菌酶、巨噬细
胞,寡聚糖,PAF水解酶
THE CHILDREN’S HOSP1IT5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相关细胞因子
炎性因子
血管机制 其他
促进 TNF-a IFN-r IL-1b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40-344
THE CHILDREN’S HOSPIT9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机制
损伤机制
• 早产及喂养不当 • 炎症介质 • 缺氧缺血
保护机制
• 谷氨酰胺/精氨酸 • 肠道微生物
THE CHILDREN’S HOSP1IT0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死亡率
100%
100%
90%
80%
70%
60%
50% 40%
40%
30%
20%
10%
0% <1000g
40%
10% <1500g 出生体重
20%
0% >2500g
THE CHILDREN’S HOSPIT6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IT4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NEC发病率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90% 70%
低体重儿
20% 10%
足月儿
THE CHILDREN’S HOSPIT5AL
THE CHILDREN’S HOSPIT8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危险因素
遗传易感性 早产 /低出生体重 肠道菌群失衡 感染 肠内喂养方式 药物 围产期窒息、缺氧 其他
• 交换输血 • IUGR • PDA • 脐插管术
生细菌移位 肠蠕动慢,有利于细菌在胃肠道内繁殖 炎症因子刺激下更易产生炎症反应 先天性发育异常:巨结肠、旋转不良等
THE CHILDREN’S HOSP1IT4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肠壁损伤
缺血缺氧性损伤 – 宫内胎盘血流减少、生后缺血缺氧等情况引起血液重 新分布,肠管血液供应减少,可达正常情况下的 35%~50%。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NICU
THE CHILDREN’S HOSPIT1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内容
定义/发病特点 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临床表现 预防/治疗 预后
– NEC患儿仅1/3血培养阳性
胎龄越小,定植细菌耐药率高、耐药谱广
具有流行性,但病原至今未明
THE CHILDREN’S HOSP1IT3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不成熟
肠道黏膜细胞缺乏抗氧化机制易受损 分泌胃液及胰液的能力降低,细菌易繁殖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能力不足,肠上皮间的连接松驰,易产
THE CHILDREN’S HOSPIT3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率
其发病率达0.72‰-2.10‰,住院病死率达16%~ 20%。在重症NE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 以及需要手术治疗的NEC患者中病死率更高。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06,20(6):498—506.
25 20.2
20
15
13.8
发病时间(天)
10
5.4
5
2
0
<30周
31-33周 >34周 胎龄
足月儿
THE CHILDREN’S HOSPIT7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特点
无季节、地区、黑、白、男、女差异 体重越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足月儿与早产儿临床表现不同 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时间越晚 可散发,但NICU有流行性趋势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发病机制
益 肠腔内容物致
生
病
菌
菌
喂养 感染:菌群失调
上 皮
炎症因子风暴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
血 管
缺血缺氧性损伤
THE CHILDREN’S HOSP1IT1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THE CHILDREN’S HOSP1IT2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感染
正常菌群受损、致病菌直接感染/定植
– 梭状芽孢杆菌:C型产气-耐热
–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
NICU的VLBW菌群失调和异常定植原因
– 广谱抗菌素和延迟肠道喂养
IL-6 IL-8 IL-18 PAF NOS NO
MMP、 SCFAs
抑制 IL-1ra IL-10 IL-11 TGF-b
PAF水解酶
糖皮质激素 THE CHILDREN’S HOSP1IT6AL
THE CHILDREN’S HOSPIT2AL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定义
NEC(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一种获得性的新生儿肠功能紊乱,是由于发育不全 的肠壁受到血管、黏膜、代谢以及其他未知因素联
合作用的刺激,导致严重肠损伤的终末期表现。
喂养
多数患者NEC发生在已经开始肠道喂养,并且喂养量逐渐 增加的时候
早产儿延迟喂养没有保护性作用
喂养量增加速度与NEC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人工喂养发病率比母乳喂养高6倍,比人工加部分母乳高3 倍。捐献奶和母乳没区别
母乳喂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IgA,溶菌酶、巨噬细
胞,寡聚糖,PAF水解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