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工装夹具(模具)清单

630 工装夹具(模具)清单

工装夹具(模具)清单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生产模具在使用中保持完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模具的管理。 3.主要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模具的维修;负责模具及其配件的采购申请,经总经理审批后设备部实施采购 3.2 生产部负责模具的保养和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模具日常维护和正确使用。 4.工作程序 4.1 模具采购 生产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及工程部根据样品技术要求,提出模具及其零配件《模具采购申请单》,经设备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由设备部联系厂家实施采购。 4.2 模具验收 4.2.1 验收模具时,应对模具的外观、尺寸及模具生产出的样件进行检查及验证,验收合格后由设备部填写《模具验收报告》及《模具清单》,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如有模具图纸及附件由设备部统一管理。 4.2.2 验收模具不合格,由设备部向供方提出保修或退货,直至验收合格再入库。 4.2.3 模具零部件的验收由设备部进行,合格后检验人员在《入库单》上签字,仓库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4.3 模具使用、维护和保养、维修 4.3.1 操作工对投入使用的生产模具,进行日常的检查并进行润滑和保养。 4.3.2 模具出现故障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设备部安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并由维修人员填写《修模记录表》。 4.3.3 对于本公司无法维修的模具,由设备部安排供方或外包方进行修理。设备部负责跟踪修理结果,并在《修模记录表》中记录维修结果。 4.5 模具标识 设备部应该对公司内所有生产模具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标识。 4.5.1 有故障待修的设备,应挂“待修设备”标识。 4.5.2 连续三个月以上不用的模具,由设备部提出申请,经理批准,应挂“封存”标识。封存模具需启用时,应按4.2条进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1.1 为使公司的生产设备都在正常管制状态下运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 1.2 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确保产品质量。 2. 范围: 公司所有的生产设备维修、保养及管理。 3. 职责: 3.1设备管理员负责公司所有生产使用的机器设备维修保养及作业管理(巡视、监督、稽查、执行)。 3.2生产部负责所需新机器设备申请;日常保养;设备操作及安全生产。 3.3设备管理员负责新添设备的初步验收、安装调试、验收报告。 3.4供应部负责机器设备的采购。 3.5仓库负责所有设备的入/出库手续的办理和管制。 3.6设备管理员负责所有机器财产编号。 4. 作业内容: 4.1设备管理作业流程图(附件一) 4.2生产设备维修作业流程图(附件二) 4.3新设备的申购: 4.3.1设备的申请权限参照《采购控制程序》进行作业 4.4新购设备的初步验收、安装调试、进一步验收、领用 4.4.1 由设备管理人员对新生产设备进行初步验收,初步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员和设备生产厂家、 供应商共同安装调试,安装调试后,由设备管理员和使用的生产部门共同进一步验收并在《设 备验收收单》上签字,方能认可验收合格。 4.4.2 对于初步验收或进一步验收不合格的机器设备,由设备管理员上报给生产部负责人,生产部负 责人审核后,知会供应部相关责任人与供应商联系退货等相关事宜。 4.4.3设备验收合格后,由使用部门办理入/出库手续、借用手续后,并将机器设备的相关资料交给设备 管理员备案登录,方可进行领用。 4.5 设备管理、使用: 4.5.1设备必须设专人管理,操作者按要求进行操作,并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填写《设 备维修保养记录表》,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4.5.2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工作前认真检查设备各系统是否正常,操作中注意 工作情况严禁撤离职守,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 4.5.3设备专管人员如发现设备异常时,应及时进行维修,并同时填写《设备维修记录表》。 4.5.4设备操作人员下班前必须关断全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并且经常保持设备整齐、清洁。 4.5.5设备管理员对于公司所有机器设备应建立《设备台帐》,且所有设备都应附有“设备标识卡”。 4.5.6 公司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和产品的工艺要求确定主要生产设备。主要生产设备的使用应有 相应的记录。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目的 生产模具在使用中保持完好的运行状态,确保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生产模具的管理。 3.主要职责 3.1 设备部负责模具的维修;负责模具及其配件的采购申请,经总经理审批后设备部实施采购 3.2 生产部负责模具的保养和使用。设备操作人员负责模具日常维护和正确使用。 4.工作程序 4.1 模具采购 生产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及工程部根据样品技术要求,提出模具及其零配件《模具采购申请单》,经设备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由设备部联系厂家实施采购。 4.2 模具验收 4.2.1 验收模具时,应对模具的外观、尺寸及模具生产出的样件进行检查及验证,验收合格后由设备部填写《模具验收报告》及《模具清单》,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如有模具图纸及附件由设备部统一管理。 4.2.2 验收模具不合格,由设备部向供方提出保修或退货,直至验收合格再入库。4.2.3 模具零部件的验收由设备部进行,合格后检验人员在《入库单》上签字,仓库人员办理入库手续。 4.3 模具使用、维护和保养、维修 4.3.1 操作工对投入使用的生产模具,进行日常的检查并进行润滑和保养。

4.3.2 模具出现故障时,操作工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设备部安排维修人员及时进行维修并由维修人员填写《修模记录表》。 4.3.3 对于本公司无法维修的模具,由设备部安排供方或外包方进行修理。设备部负责跟踪修理结果,并在《修模记录表》中记录维修结果。 4.5 模具标识 设备部应该对公司内所有生产模具进行统一编号管理,并标识。 4.5.1 有故障待修的设备,应挂“待修设备”标识。 4.5.2 连续三个月以上不用的模具,由设备部提出申请,经理批准,应挂“封存”标识。封存模具需启用时,应按4.2条进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4.5.3 不能修复的报废模具,由设备部申请报废,经总经理批准后办理报废手续,挂上“报废模具”标识,尽快撤离生产场地。 5.相关文件 无。 6.记录 6.1 《模具清单》 CMS-QP-06-01 6.2 《修模记录表》 CMS-QP-06-02 6.3 《模具验收报告》 CMS-QP-06-03 6.4 《模具采购申请单》 CMS-QP-06-04

TS16949工装模具管理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YDL/QP712 版号:B/0 页数:共2 页,第1 页 工装模具管理控制程序发布日期:2017-9-7 1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公司内工装/模具的管理设计、制造、储存、维护的体系。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用的工装/模具。 3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工装的设计、工装制作单的编制、外协模具厂商确认以及工装模具的报废等。 3.2 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模具的维护和备件管理。 3.3 采购部负责外协工装、模具的订购。 3.4 工程部、品管部负责对工装进行验收。 3.5 使用部门负责所使用的工装的保管及日常维护。 使用部门负责工装模具备件计划的制订。采购部负责工装模具备件计划的实施。 4程序: 4.1术语和定义 工装:产品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各种装置的总称,包括装配用夹具、生产用模具。 4.2自制工装的制作:工程部根据生产活动的需要;策划设计自制工装/夹具。并填写“工装制作单”,由品管部审 核、工程部经理批准后制作。 4.3外协工装的制作:外协生产用夹具(包括检验用夹具)由工程部根据产品要求,设计图纸,经工程部经理审核、 副总经理批准后交采购部外协加工。采购部根据外协厂的生产能力和质量状况来选择合格的外协厂并定期跟踪其进度。 4.4工装模具的编号由工程部负责规范编制,并建立“工装夹具清单”、“模具一览表”。 4.5工装的验收: 4.5.1夹具的验收:自制夹具按照本公司规定的进度要求制作;完成后通知工程部。由工程部组织品管部进行验收, 并将验收结论记录在“工装验收报告”上,若结论不合格,则将报告交工程部研究并更改至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5.2模具的验收: a)供方按公司进度要求将合格的模具和自检报告交采购部,如逾期由采购部向供方进行交涉或提出索赔 b)采购部将模具、自检报告移交工程部。 c)工程部对模具进行检查;并将结论提交相关部门或采购部. d)若检验结论合格,制造1部可安排试模。 e)工程部根据同制造1部共同确定试模时间。 f)由制造1部安排在规定时间内试模。模具安装结束后,一切正常时连续试模10件。 g)试模过程中工程人员负责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填写在“新品开发试模报告”中。 h)试模结束后,工程部将模具清理干净,涂上防锈油,并在模具上附上试模样本。将试模样本存放在指定区域。 i)品管部从试模毛坯中取出5模进行检验,填写“样品检验报告”。并在5日内作出检验结论交采购部。 j)若工装/模具验收报告及尺寸检验报告均合格,采购部将工装/模具验收报告及尺寸检验记录交工程部,工程部将模具移至模具存放区域、做出标记。并列入《模具一览表》 k)若工装/模具验收报告及尺寸检验报告中有不符合,采购部则通知供方进行处理。 4.6 工装的使用与维护修理 4.6.1 工装由使用部门负责保管,验收合格后的每付工装放在指定的区域内;新制作或维修后未验收的工装放在 待检区内;待修工装放在待修区内。并建立“模具履历卡”、“工装履历卡” 4.6.2 模具在重新安装后,需对其首件样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生产。生产过程中每班次用产品的首末件检验 对其进行监控。如发现问题,由品管部通知工程部进行处理。 4.6.3 修复后模具所生产的产品由工程部、品管部进行确认。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工装管理制度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七.设备工装管理制度 设备01 一、设备工装的使用与管理 ⑴.设备科负责全公司设备工装的管理工作,设备工装管理在生产经理的主持下进行工作。 ⑵.所有生产设备,生产用仪器仪表,由设备科按统一编号,建帐、建卡、每年复查核对一次,做到帐、物、卡相符。主要生产设备工装,要建立单台帐技术档案。 ⑶.全公司设备工装要达到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设备工装的专管率达100%。 ⑷.设备工装必须完好,完好设备挂“完好设备”标牌。 设备工装采购 设备02在购置或自制主要生产设备工装时,必须有设备管理人员及有技术人员参加技术论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地考察,优先选购国家公布的优质产品,不得购置国家公布的淘汰设备。 设备、工装档案的管理 设备03 一、设备、工装的档案由设备科统一管理。 二、设备、工装从进公司起,应将所有的技术资料建档保管,直至设备报废为止。

三、设备技术资料一般不外借,借用设备使用说明书必须办理借用手续,按期归还。对于外接资料如有损失,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和赔偿。 设备工装的使用管理制度 设备04 一、操作工人必须遵守四项规则。 ⑴.凭操作使用设备工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⑵.经常保持设备工装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⑶.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⑷.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修理的应及时通知检修。 二、操作者在独立操作设备前,必须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完好标准以及润滑等技术知识,并经过一段时期实际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发给操作证,方可独立操作。 三、主要生产设备工装,实行定人定级,凭操作证使用,非设备定机人员使用其设备时,需经公司领导批准。 四、操作者要合理使用设备,不允许精机粗用,严禁超负荷,超范围使用设备,不得在工作台、道轨面、油漆表面,放置金属物品,要做到“三好”(管好、用好、修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设备、工装的保养 设备05设备工装一律实行“日保”和定期保养。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doc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1 工装模具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提高工装模具的先进程度和适用性,确保工装模具满足生产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工装模具的设计、计划、采购、验证、加工等过程。 三、职责 1 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装模具的设计、图纸绘制。 2 仓储部负责工装模具的集中管理和发放及回收。 3 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协、外购和加工制造,修理工作。 4 采供部负责所需原材料的购进工作。 四、工作流程 1. 计划与制造 1.1 生产技术部应根据《生产计划通知单》及模具的库存情况,下达模具加工计划,由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协、外购和加工制造。 1.2 如没有工装模具图纸,生产技术部应绘制出新的工装模具图纸,并将工装模具图纸与生产加工一起下达到机电设备部,由机电设备部负责工装模具的外

协、外购和加工制造。 2. 验收、入库 2.1凡采购、外加工、自加工的工装模具,须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负责加工尺寸和精度的检查验证。 2.1.1 拉丝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度、进出口角度和外观尺寸及表面质量; 2.1.2 挤出机、紧压轮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度、与设备配合尺寸和外观表面质量; 2.1.3 绞线机、成缆机模具要检查孔型尺寸、工作面表粗糙度、与设备配合尺寸、或与设备上所配得工装配合尺寸和外观表面质量; 2.2经检查合格的模具由生产技术部安排车间小批产品试车,试制的产品合格后,由车间使用部门班组长将试制产品的型号规格、自检记录填写在《工装模具验收单》的相应栏目内,作为对该工装模具试用的确认。 2.3 已验证合格的工装模具由仓储部统一建档管理。 2.4 模具保管员对模具及对《工装模具验收单》仔细核查无误并签字后,方可入库,并建立台账妥善保管。 3. 领取、使用、交回 3.1 领用工装模具必须办理相应的手续,即领用方和保管员双方对工装模具认可的签字。 3.2 领取人必须认真检查,核实所用工装模具的规格的质量,避免错用、混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模板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 管理制度 1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设备的备用零部件和随机专用工具及工艺用模具的供应状况, 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率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做好该项管理工作, 为了实现对设备备件工模具的科学管理, 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日常使用的随机专用工具和工艺用模具, 由各设备所在车间进行保管使用。 2.2 外购设备零配件由厂仓库负责保管和领发使用。 2.3 大宗配件及内部生产自制的设备易耗零部件、配件等备用件由机修车间负责按计划加工和保管备用。 2.4 设备的备件、工模具不论由谁保管, 均要遵循”计划管理、合理储备、科学保管、统一调用”的原则, 要服从公司设备动力科的统一管理, 以实现公司物资利用整合效用的最大化。 3.备件及工模具的计划管理 3.1 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 应分类编制, 一般分下列六类: 3.1.1 维护需用的备件, 即易耗件、常换件。

3.1.2 大、中修需用的备件, 即非常换件。 3.1.3 事故性需用的备件, 即主要结构件。 3.1.4 进口备件, 即引进设备专用备件。 3.1.5 主要工模具。 3.1.6 一般工模具。 3.2 全年备件、工模具需用量, 应根据生产计划和定额计算结果, 经四查( 查厂库存、车间库存、厂外订货、机修加工计划) 以后确定的实际需用量进行编制, 四查由备件、工模具管理员负责。 3.3 每年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编制时间应由设备科在5月底布置下达, 各生产车间、部门应在6月15日前上报设备科, 在8月30日汇总审核上报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3.4 备件、工模具, 应将名称、规格、图号、材质数量及重量等填定齐全、清楚、准确无误, 必须满足订货要求。 3.5 季度需用计划必须根据年度计划项目和数量制订。必须提前45天, 连同图纸( 厂内生产一式三份, 厂外一式八份) 报设备科。 3.6 属大、中修、事故性备件, 必须分别单独编制计划, 不能混淆。 3.7 月度需用计划, 必须根据季度计划以及规定的重点关键备件项目制订, 并

精密模具项目设备清单.doc

精密模具项目设备清单 序 设备名称用途行程( X× Y× Z) mm 数量备注建议品牌号 模具主轴转数 30000mm/min, XYZ轴光栅尺,定位精度± 0.001mm,重复定 牧野 MAKINO 1 立式加工中心650× 500× 350 1 位精度± 0.001mm( ISO 标准),刀库数量20 把以上,配:刀柄(数 加工米克朗 MIKRON 量 30 把),激光对刀仪,自动测量系统 模具主轴转数 20000mm/min, XYZ轴光栅尺,定位精度± 0.001mm,重复定 牧野 MAKINO 2 立式加工中心650× 500× 450 1 位精度± 0.001mm( ISO 标准),刀库数量20 把以上,配:刀柄(数 加工米克朗 MIKRON 量 30 把),激光对刀仪,自动测量系统 模具主轴转数 20000mm/min, XYZ轴光栅尺,定位精度± 0.001mm,重复定 牧野 MAKINO 3 立式加工中心900× 500× 450 1 位精度± 0.001mm( ISO 标准),刀库数量20 把以上,配:刀柄(数 加工米克朗 MIKRON 量 30 把),激光对刀仪,自动测量系统 4 CNC放电机模具 300× 250× 250 2 CNC自动加工 , 加工表面粗糙度 Ra0.1 以下,加工精度±0.002mm, 具有牧野 MAKINO 加工钨钢加工模块 . 进口 EROWA手动夹头米克朗 MIKRON 5 CNC放电机模具 450× 300× 320 2 CNC自动加工 , 加工表面粗糙度 Ra0.1 以下,加工精度±0.002mm,具牧野 MAKINO 加工有钨钢加工模块,进口EROWA手动夹头米克朗 MIKRON 6 慢走丝模具 400× 280× 250 1 可使用Φ 0.1 铜线加工 ,XYZ 轴光栅尺,自动穿丝剪丝功能 牧野 MAKINO 加工米克朗 MIKRON 7 慢走丝模具 600× 400× 300 1 可使用Φ 0.1 铜线加工, XYZ轴光栅尺,自动穿丝剪丝功能 牧野 MAKINO 加工米克朗 MIKRON 8 平面磨床模具 480× 180× 250 5 0.001MM 光栅尺(欧美日本品牌),变频器,磁盘宇青准力加工 9 铣床模具 900× 400× 400 1 5 号铣床: 0.005MM 光栅尺(台湾品牌),NT40 夹头组,虎钳, X 轴 旭正快捷加工伺服走刀器,水泵及水盘 序 设备名称用途行程( X× Y× Z) mm 数量备注建议品牌号

模具车间:精益生产现场管理

模具车间:精益生产现场管理 何谓现场 1.现场包含“现”与“场”两个因素。 2.“现”就是现在,现时的意思,强调的是时间性。 3.“场”就是场所,地点的意思,强调的是区域性。 4.“现”与“场”结合在一起,就是赋予了一定时间的特定区域。 5.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现场就是生产车间。 走进现场 1.现场的“三忙”现象: 忙乱: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很忙,其实,尽在做多余的事情,或者所做的是无功效。(瞎忙) 盲目:由于太忙,人们总是机械地做事,没有工作方向,效率不高。 迷茫:长期盲目的工作导致人们思想麻木,意识迷茫,整天不知自己在干什么,干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2.现场最关注的是产量: 分析现状----找出瓶颈---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高产量(显示能力) 3.现场的功能:输出产品。 4.现场管理的核心要素:4M1E 人员(Man):数量,岗位,技能,资格等。 机器(Machine):检查,验收,保养,维护,校准 材料(Material):纳期,品质,成本 方法(Method):生产流程,工艺,作业技术,操作标准 环境(Environment):5S,安全的作业环境 现场管理的金科玉律 1.当问题(异常)发生时,要先去现场。 2.检查现物(有关的物件)现象(表现出的特征)。 3.当场采取暂行处理措施。

4.发掘真正的原因并将它排除。 5.标准化以防止再次发生。 生产活动的6条基本原则 1.后工程是客户 作业的好坏由后工程的评价来定 不接受不合格,不制造不合格,不传递不合格 2.必达生产计划 年计划、月计划、 每日、每小时按计划生产----生产计划的保证 3.彻底排除浪费 浪费是指:不做也可以的事,没有也可以的物 4.作业的标准化 有标准作业书,作业基准书,不是标准化 标准化是作出规定,遵守而且改善这个规定,不停地进行改善---遵守---再改善的活动才可称为标准化。 5.有附加价值的工作 管理的目的是谋求更大的附加价值(利润) 现场要有大局观,辨别生产瓶颈,采取最优对策 6.积极应对变化 基本要求------决定标准书等作业的基本,养成遵守的习惯 先观察------事前收集情报,采取下一步措施 掌握实力------提高技能和扩大实力,提高设备稼动率等 现场的日常工作 1.现场的质量管理 现场如何确保优良品质呢?避免失误的5原则: a、取消此作业 b、不要人做 c、使作业容易化 d、检查 e、降低影响 2.现场的成本管理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实用版

YF-ED-J857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 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设备备件及工模具管理制度实用 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目的作用 设备的备用零部件和随机专用工具及工艺 用模具的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效 率和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做好该项管理 工作,为了实现对设备备件工模具的科学管 理,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 2.1 日常使用的随机专用工具和工艺用模 具,由各设备所在车间进行保管使用。 2.2 外购设备零配件由厂仓库负责保管和

领发使用。 2.3 大宗配件及内部生产自制的设备易耗零部件、配件等备用件由机修车间负责按计划加工和保管备用。 2.4 设备的备件、工模具不论由谁保管,均要遵循“计划管理、合理储备、科学保管、统一调用”的原则,要服从公司设备动力科的统一管理,以实现公司物资利用整合效用的最大化。 3.备件及工模具的计划管理 3.1 备件、工模具需用计划,应分类编制,一般分下列六类: 3.1.1 维护需用的备件,即易耗件、常换件。 3.1.2 大、中修需用的备件,即非常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