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

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归纳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食物需求的加剧,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育种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农作物和养殖动物的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因此,在高三生物学的学习中,掌握育种知识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育种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育种的基本原则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对植物和动物进行有目的的繁殖和选择,以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在进行育种过程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1.选择优良个体:通过对某一性状有利的个体进行选择繁殖,逐步提高育种群体的整体表现。
2.基因的重新组合:通过杂交和配对,使不同个体之间基因的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以产生更好的后代。
3.选择的动态平衡:及时调整选择原则和策略,保持选择和繁殖间的平衡,避免过分选择导致遗传性状的减少。
二、植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植物育种中,主要采用的育种方法有:(1)改良种子:通过选择种子较大、较纯的个体进行繁殖,选择性状优良的种子出售或种植。
(2)杂交育种:通过对不同种类或亲本杂交,引入新的基因型,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性。
(3)核心家系育种:选择一个繁殖群体,在此基础上进行选择繁殖,逐渐提高该家系的品质和产量。
(4)近缘杂交:将不同种类或亲本中的较近缘的个体杂交,产生亲缘关系较近的后代,以获得优良特性。
2.常见的植物育种目标植物育种的目标多样,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可以制定不同的育种目标,一些常见的目标有:(1)提高产量:通过选择高产的个体进行繁殖,引入高产基因,提高作物的产量。
(2)提高抗性:通过选择抗病虫害的个体进行繁殖,培育具有较强抗性的品种。
(3)改善品质:通过选择质量较好的个体进行繁殖,提高作物的口感、色泽等品质特性。
(4)优化生长周期:通过选择生长周期较短的个体进行繁殖,缩短作物的生长期限,增加产量。
三、动物育种1.常用的育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常用的育种方法包括:(1)单纯选择:根据某一性状的优劣,选择个体进行繁殖,逐渐提高该性状在整个种群中的表现。
生物育种知识专题

生物育种知识专题一、知识整理在高中阶段所介绍的育种方法主要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组织培养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转基因育种)、植物激素育种等。
1、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中子、激光、电离辐射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硫酸二乙脂、秋水仙素等各种化学药剂)或空间诱变育种(用宇宙强辐射、微重力等条件)来处理生物。
(3)发生时期: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间期(4)优点: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可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品种;变异范围广。
(5)缺点:有利变异少,须大量处理材料;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
改良数量性状效果较差,具有盲目性。
(6)举例:青霉素高产菌株、高产小麦等2、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
(不同个体间杂交产生后代,然后连续自交,筛选所需纯合子)(3)发生时期: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四分体时期(4)优点:使同种生物的不同优良性状集中于同一个个体,具有预见性。
(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才能选育出需要的优良性状。
(6)举例:矮茎抗锈病小麦等3、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4)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
(5)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4、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
(3)优点: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
(4)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
(5)举例:5、细胞工程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2)方法:基因操作(提取目的基因→装入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基因表达→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3)优点:目的性强,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定向改造生物;育种周期短。
生物育种的知识点总结

生物育种的知识点总结生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某种有利性状的个体,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特性。
通过引入不同的基因,控制杂种的组合,以及更好的照顾植物和动物,我们可以改善作物产量,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加家畜的产量,改善抗病能力等。
生物育种可以通过基因工程和传统的方法来进行,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生物育种的知识点。
1. 遗传遗传是生物育种的基础。
遗传是生物通过繁殖将自己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这种传递是通过基因的方式进行的。
基因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单位。
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基因的功能和结构来理解生物的遗传规律,通过选择有利的基因组合来改良生物的遗传特性。
2.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后代比纯种更强壮、更有生存力的现象。
杂种优势常常被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和抗病能力。
通过选取不同的基因型进行杂交,可以使杂交后代具有更好的性状,这是因为它们具有两个不同的基因组,可以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3.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一种改良生物的方法。
它可以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生物细胞内来改变其遗传特性。
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能力,增加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植物的营养价值等。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基因工程已经成为生物育种的一个重要方法。
4. 选择选择是生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对大量的个体进行观察和测试,选择出具有有利性状的个体,然后将它们进行繁殖,来改良种群的遗传特性。
选择可以是自然选择也可以是人工选择。
无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其目的都是通过选择有利性状的个体,来改良种群的遗传特性。
5.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生物育种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气候、土壤、水质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科学合理地选择种植的环境和种植方式,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6. 转基因转基因是一种对作物进行基因改良的方法。
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细胞内,来改变其遗传特性。
转基因作物可以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营养价值等。
但是,转基因也面临着一些争议,包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等。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

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概述生物育种是利用生物学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通过人工选择、杂交配制、基因工程等手段,以达到改善植物和动物的生长性状、抗逆性、品质和产量的目的。
二、生物育种的种类1. 传统育种:包括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传统育种方法,主要借助于自然界中自身遗传变异和杂交变异产生的新种质。
2. 分子育种: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选择和改良植物和动物遗传的目标性状。
3. 细胞工程育种:采用细胞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直接调整生物体细胞和基因的组合。
三、生物育种技术知识点1. 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将两个不同亲本的组合相结合,从而利用它们的互补优势和杂种优势,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遗传性状。
杂交育种主要包括选择亲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和选择后代等步骤。
杂交育种有利于提高生物的抗逆性、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等性状。
例如,将两个高产的水稻品种杂交可能产生杂种优势,使产量比亲本高出30%以上。
2.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指通过创造和改变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来改良植物和动物的特性。
基因工程主要包括了基因克隆、基因转移和转基因等技术。
基因工程可以使植物和动物具有抗病、耐旱、耐盐、抗虫能力等特性。
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插入一定的基因到植物体内,可使植物对特定害虫具有抗性,能够减少农业投入和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
3. 组织培养组织培养是指利用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在含有适当营养盐的培养基上生长和分化的过程。
组织培养主要包括了植物愈伤组织培养、芽切培养和离体受精等技术。
组织培养可用于植物的无性繁殖、解决生物体某些特殊性状的难以遗传和纯合分离、缩短育种周期和提高育种效率等方面。
例如,将优良植株的组织培养成愈伤组织,并进行诱导增殖和再生,可以快速繁殖大批量无病害的优良植株。
克隆育种是指利用植物和动物体细胞的无性繁殖性质,直接产生与母本完全一样的后代。
主要包括植物的愈伤组织培养、组织培养再生和移植、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这实际就是要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
但是环境所改变的表现型是不能遗传的,所以要想得到新品种就必须想办法改变生物的基因。
改变生物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方法。
因而生物育种可以依据这不同的原理划分为三类。
一、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自然界中的抗病、抗虫等性状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基因突变。
但在自然突变中,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都是有害的。
为了能获得人们想要的性状,就要想办法提高突变的频率。
可以用射线照射等方法提高突变频率,这样的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可以得到从来没有的性状,因而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但是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大多数是有害的,所以为了得到人们想要的个体,就必须大量处理样本。
诱变育种中最常见的就是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
太空椒的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也发生了变化。
二、基因重组的育种方法1.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指指遗传性状不同的种、类型或品种间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杂种,继而对杂种加以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可以得到杂合子,然后利用杂合子的杂种优势来获得高产、生存力强等性状。
但由于杂种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不能通过自交来持续获得此性状。
根据杂种优势的原理,通过育种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使农(畜)产品获得显著增长。
必修二育种知识整理

⎫−−−−→−−−→⎬⎭物理或化学筛选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多种类型所需类型微生物育种方法一、概述1. 杂交育种:基因重组2. 诱变育种:基因突变3. 基因工程:基因重组4. 单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5. 多倍体育种:染色体变异二、杂交育种1. 一般步骤:杂交—自交—选优—自交2. 如DDTT ×ddtt=ddTT (矮杆抗病),需要选取矮杆抗病的种子,连续自交,使其纯合,就是所求的种子。
种子上的性状需要三年,植株上性状需要四年。
3. 优点:方法简便,可将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同一个个体。
4. 缺点:只能利用原有基因重组,不能创造新基因。
5. 实例:中国荷斯坦牛三、诱变育种1. 过程:2. 优点:提高突变频率,短时间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3. 缺点:突变是不定向的4. 实例:黑农5号、青霉菌的选育四、基因工程1. 人工条件 定向的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DNA 分子水平)2. 操作步骤:① 提取目的基因② 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③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④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3. 工具① 剪刀——限制酶,存在于微生物中,切割DNA 分子,切割3,5磷酸二酯键,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且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 分子② 针线——DNA 连接酶(无专一性)(连接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 骨架上的缺口)③ 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4. 优点:5. 实例:抗虫棉、疫苗及药物干扰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凝血因子子、转基因食品五、单倍体育种① 存在:自然中卵细胞——个体,人工,花药离体培养② 过程:−−−−→−−−−→花药离体秋水仙素二倍体单倍体二倍体 ③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④ 实例:六、多倍体育种① 存在:自然,体细胞有丝分裂时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破坏了纺锤体,染色体加倍;人工,用秋水仙素(植物碱,不是植物激素)来抑制纺锤体形成。
② 实例:大个草莓、三倍体无籽西瓜七、-。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总结

高中生物育种方式总结引言生物育种是指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或特性,进一步改良和提高农作物、家禽、畜牧等生物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生物育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总结高中生物育种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一、选择育种法选择育种法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生物育种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种群中选择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作为父本或母本,进行繁殖和后代选择,从而使性状逐代稳定和改良。
常见的选择育种方法包括:1. 单性状选择单性状选择是针对单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方法。
例如,在玉米育种中,我们可以选择具有较高产量的父本和母本进行交配,以获得更高产量的玉米品种。
2. 复合性状选择复合性状选择是针对多个性状进行选择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我们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的表现,以选择出全面优良的个体。
例如,在蔬菜育种中,我们要综合考虑叶片形状、颜色、病虫害抗性等多个性状进行选择。
3. 亲本选择亲本选择是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父本和母本的方法。
选择合适的亲本对于后代的品质和性状的改良非常重要。
在选择亲本时,我们应该考虑其基因型和性状表现,并进行合理的配组。
二、杂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是通过人工选配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利用亲本间的互补效应,获得优良的杂种。
常见的杂交育种方法包括:1. 自交系选育自交系选育是一种产生纯系的杂种亲本的方法。
通过对杂种进行几代的自交以及筛选,可以获得纯系的亲本。
自交系亲本具有产量稳定、性状纯正、适应性强等优点。
2. 两系杂交与三系杂交两系杂交和三系杂交是利用两个或三个亲本进行杂交,通过杂种优势的表现获得高产和抗病性等优良性状。
两系杂交是常见的玉米杂交育种方法,而三系杂交则常用于水稻杂交育种。
3. 同源亲本杂交同源亲本杂交是指选择在基因型上相似但性状上有差异的亲本进行杂交。
通过同源亲本杂交,可以发现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而加速育种进程。
三、基因工程育种法基因工程育种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育种方法,它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直接调整和改变生物的基因组,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或剪接调整内源基因,获得目标性状的改良品种。
育种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育种与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育种1.育种的定义育种是利用遗传学原理和育种方法改良植物和畜禽种质,培育新品种,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食品、经济作物、畜禽产品等需求,提高生物的产量和品质。
2.育种的目标(1)提高产量:通过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种质资源,培育高产的新品种。
(2)改良品质:通过杂交育种、基因工程等手段,改善农作物的口感、外观、风味等品质特性。
(3)抗逆性提高:培育对病虫害、干旱、盐碱等逆境环境具有抗性的新品种。
3.育种的方法(1)杂交育种:通过选择优良的亲本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高产、高质、高抗的新品种。
(2)选择育种:通过长期重复选择,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亲本,培育出新品种。
(3)基因工程:通过对植物基因的转化,实现对特定性状的精准改良,例如抗病、增产、改质等。
4.育种的意义育种是农业生产稳定持续的基础,通过育种,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此外,育种也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育种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育种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未来的育种趋势将更加注重精准遗传改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推广优质种质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进化1.进化的概念进化是生物种群在长期的环境选择和遗传变异的作用下,逐渐发生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2.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以《物种起源》为代表的著作系统阐述了进化的理论基础。
他提出了天然选择和物竞天择的理论,解释了进化的原因和原理,为后世的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3.进化的证据(1)化石记录:在地球上的各个时期留下的化石记录,可以反映生物的演化历史,揭示生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生物地理学: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群落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了环境选择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3)生物生理学:比较不同种群的生理功能和适应环境的特点,可以揭示生物的适应性进化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育种知识归纳总结
发表时间:2013-01-21T17:03:51.390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高洪斌[导读] 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这实际就是要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高洪斌(扎兰屯第一中学,内蒙古呼伦贝尔162650)
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
这实际就是要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和环境所共同控制的。
但是环境所改变的表现型是不能遗传的,所以要想得到新品种就必须想办法改变生物的基因。
改变生物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种方法。
因而生物育种可以依据这不同的原理划分为三类。
一、基因突变的育种方法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自然界中的抗病、抗虫等性状归根结底都来源于基因突变。
但在自然突变中,突变的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都是有害的。
为了能获得人们想要的性状,就要想办法提高突变的频率。
可以用射线照射等方法提高突变频率,这样的育种方法叫做诱变育种。
诱变育种可以得到从来没有的性状,因而可以大幅度地改良生物性状。
但是突变是不定向的,并且大多数是有害的,所以为了得到人们想要的个体,就必须大量处理样本。
诱变育种中最常见的就是太空育种。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
通过太空育种,培育出了一批新的突变类型和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例如,水稻种子经卫星搭载,获得了植株高、分孽力强、穗型大籽粒饱满和生育期短的性状变异。
太空椒的果实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口味、重量和外形也发生了变化。
二、基因重组的育种方法
1.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是指指遗传性状不同的种、类型或品种间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杂种,继而对杂种加以选择培育,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杂交育种可以得到杂合子,然后利用杂合子的杂种优势来获得高产、生存力强等性状。
但由于杂种个体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因此不能通过自交来持续获得此性状。
根据杂种优势的原理,通过育种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可以使农(畜)产品获得显著增长。
这方面以杂种玉米的应用为最早,成绩也最显著,一般可增产20%以上。
杂交育种还可以通过杂交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比如使抗病低产和不抗病高产的两种亲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就会同时具有两个亲本的性状,再通过自交、筛选等步骤,就可以获得纯合的抗病高产的个体。
杂交育种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育种周期太长。
杂交育种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和李振声小偃系列杂交小麦。
2.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和DNA 重组技术,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 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
基因工程技术为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基因工程育种有优点是可以定向地改变基因,从而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缺点是难操作,目的基因不好获得。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但可以培养优质、高产、抗性好的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还可以培养出具有特殊用途的动、植物等。
比如转入人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就可以为人类生产胰岛素,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胰岛素的成本。
三、染色体变异的育种方法
1.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低温诱导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
单倍体是具有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
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在一个世代中即可出现纯合的二倍体,从中选出的优良纯合系后代不分离,表现整齐一致。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育种周期短,缺点是容易不育。
中国首先应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作物品种,已培育成了一些烟草、水稻、小麦等优良品种。
2.多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利用人工诱变或自然变异等,通过细胞染色体组加倍获得多倍体育种材料,用以选育符合人们需要的优良品种。
最常用、最有效的多倍体育种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秋水仙素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但不影响染色体的复制,使细胞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而染色数目加倍。
多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育种周期短,缺点是难操作。
多倍体育种比较常见的例子就是无籽西瓜。
3.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是指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通过人工方法诱导融合,然后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再生杂种植株的技术。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未脱壁的两个细胞是很难融合的,植物细胞只有在脱去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后才能融合,所以植物的细胞融合也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杂交育种不同的是,它可以在亲缘关系较远的个体间进行,打破了生物间的生殖隔离。
由于新个体得到了两个亲本的全部遗传物质,所以为异缘多倍体。
但由于现在科学水平的限制,我们还不能控制新个体性状的表现。
较常见的例子是“白菜—甘蓝”,同白菜相比,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储藏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