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参观的重点

合集下载

故宫博物馆参观注意事项

故宫博物馆参观注意事项

故宫博物馆参观注意事项1. 预约参观:因为故宫博物馆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为了避免人流拥挤,建议提前预约参观。

在故宫博物馆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合作的在线平台上预订门票或导览服务,可以节省等待时间,并且确保你能够按计划参观。

2. 安检:进入故宫博物馆前,需要通过安检。

请确保自己的包裹不含任何违禁物品,并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查。

遵守安全规定,保持安静有序。

3. 合理安排时间:故宫博物馆的规模很大,展厅众多,所以合理安排时间非常重要。

如果你只有有限的时间,可以先预定几个重点展厅或文物进行参观。

4. 注意保持安静:故宫博物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场所,需要保持肃静,不要喧闹。

在参观过程中要讲究自己的言行举止,尊重文物和其他参观者。

5. 不触碰展品:在参观过程中,尽量避免触碰展品,以保护文物的完好性。

特别是一些较为脆弱的文物,可能受到我们无意之间的触碰就引发损坏。

6. 不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故宫博物馆是一个文化遗址,应该保持干净整洁。

请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扔垃圾,并遵守博物馆的环境规定。

7. 不使用闪光灯拍照:在参观过程中,严禁使用闪光灯拍照。

闪光灯会对文物产生损害,还会干扰其他观众的参观体验。

请使用手机或相机的无闪光灯模式。

8. 注意不要穿着不适合的鞋子:故宫博物馆的地面大部分是石头或青砖,有很多楼梯和长廊,因此穿着合适、舒适的鞋子对于参观者来说非常重要。

避免高跟鞋或不方便行走的鞋子。

9. 注意防晒和保温:故宫博物馆的大部分区域是室外或没有空调的室内,所以在夏天要注意防晒。

在冬天,尽量穿暖和一点,以保持舒适。

10. 考虑购买导游讲解服务:若对故宫博物馆的历史和文物有更多的兴趣,可以考虑购买导游讲解服务。

导游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故宫的历史,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

导游可以让你的参观更有意义、更有深度。

参观故宫博物馆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体验,遵守参观注意事项对于保护文物和确保自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你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故宫博物馆所展示的珍贵文化遗产。

故宫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重点景点介绍(一)保和殿保和殿是故宫中的一座殿宇式建筑,虽然战乱损坏,但是它的建筑价值很高。

在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皇帝会在这里举行宴会,赐予王公和文武大臣。

(二)储秀宫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位于储秀宫的东北部。

咸丰二年(年)慈禧太后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

(三)慈宁宫景区慈宁宫是故宫中最重要的景点之一,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太妃们的起居休闲之地。

景区内除了古代建筑的精华,还有精美雕塑,如东汉永和五年石羊、北齐石佛像和菩萨像等。

(四)珍宝馆故宫珍宝馆是故宫中的一个重要景点,它是展示宫中珍宝最多的地方。

珍宝馆内收藏丰富多样,有玉雕、金银器皿、珍珠翡翠等。

(五)皇极殿皇极殿是位于故宫外东路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是清朝康熙二十八年(年)初建时的宁寿宫。

(六)交泰殿交泰殿是乾清宫后的一处重要景点,也是内廷后三宫之一。

殿内收藏有块玉玺,西侧还有乾隆年间造的自鸣钟,东侧是铜壶滴漏。

(七)金水桥金水桥位于故宫内,是五座并列单孔拱券式汉白玉石桥。

金水桥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元皇城的周桥,由元代河北曲阳的杨琼设计建造。

(八)九龙壁九龙壁是清朝皇帝乾隆为表达皇权之意而修建的皇家园林,它被誉为清宫建筑的珍宝。

九龙壁以其壮丽的景观和精美的建筑艺术而闻名,其中还隐藏着许多神奇的景点。

(九)坤宁宫坤宁宫是故宫中的一处重要景点,曾是皇后的寝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经过多次改建,成为萨满教祭神的重要场所。

(十)乾隆花园乾隆花园是故宫中最美丽的花园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内部装饰华丽精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之一。

(十一)乾清宫乾清宫是故宫中的一座宫殿,曾经是清朝的皇宫。

乾清宫内殿的宝座上刻有“正大光明”匾,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及平日处理政事的地方。

(十二)乾清门乾清门是位于故宫博物院内的重要景点,是连接内廷与外朝往来的通道。

作为紫禁城内廷的正宫门,乾清门是皇帝御路的重要地点。

一两个故宫景点的讲解

一两个故宫景点的讲解

一两个故宫景点的讲解
故宫,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

作为中国最大、最著名的古代建筑群,故宫拥有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在这篇短文中,我将重点介绍故宫的两个著名景点——太和殿和乾清宫。

一、太和殿
太和殿,又称金銮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也是明清皇帝朝政的地方。

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层汉白玉台基上,显得庄严威武。

殿面宽阔,进深适中,屋顶采用重檐庑殿顶,这是中国古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显示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

太和殿内装饰豪华,金砖铺地,玉石嵌墙,金碧辉煌。

殿中央设有皇帝的宝座,宝座背后的屏风上绣有龙凤呈祥的图案,寓意皇权至上,万世一系。

宝座两侧站立着象征皇权永固的铜鹤和铜龟,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

二、乾清宫
乾清宫是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也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寝宫。

乾清宫建筑规模较小,但布局精巧,环境幽雅。

宫殿采用单檐歇山顶,屋面覆盖黄色琉璃瓦,显得富贵而不失雅致。

乾清宫内陈设雅致,墙上挂着历代皇帝的画像和书法作品,展示了皇帝们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才华。

殿内还设有龙床和龙
椅,是皇帝休息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皇帝们的生活气息和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结起来,故宫的太和殿和乾清宫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文化的瑰宝。

它们不仅展示了明清两代皇宫的辉煌壮丽,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巨变。

通过参观这两个景点,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同时,这些古老的建筑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继续闪耀着历史的光辉,启迪后人。

故宫博物院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博物院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博物院重点景点介绍故宫博物院,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故宫紫禁城内,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是中国文化遗产的象征,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

在众多的景点中,以下是一些重点景点的介绍。

首先是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也是故宫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午门庄严肃穆,主体为红色城楼,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每天上午的升旗仪式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是体验故宫宏伟与庄严的最佳时刻。

其次是太和殿,也被称为皇帝的宝座殿。

太和殿是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皇帝举行重大仪式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

殿内的装饰华丽,建筑结构精巧,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另外,乾清宫是皇后和嫔妃们的居所,是展示清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景点。

乾清宫的布局和装饰风格都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尊贵身份。

在这里,游客可以了解到古代宫廷的世俗与华美,感受到皇家生活的独特魅力。

此外,还有紫禁城的角楼、神武门、景山等重要景点。

故宫博物院内的文物馆和展厅也是不可错过的地方,其中包括了瓷器、书画、玉器、珠宝等各类珍贵文物。

参观故宫博物院时,游客应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提前预订门票,因为故宫每天的参观人数有限。

其次,应尽量选择非旅游高峰期参观,以避免拥挤和排队等不便。

此外,为了保护文物和建筑,游客在参观时应遵守规定,不随意触碰和破坏文物,保持良好的参观秩序和文明礼仪。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宝库,它向世人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和庄严宫殿建筑。

无论是国内外游客,都能在故宫中感受到中国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游览故宫时,我们应该尊重文物、尊重历史,在欣赏之余也要保护和传承好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故宫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知识点归纳总结

故宫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论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

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故宫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建筑宏伟庄严、宫殿布局精致,珍藏着大量文物和艺术品。

本文将从故宫的历史、建筑特色、收藏文物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历史沿革1. 宫殿的兴建故宫的兴建始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6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时,经过14年的筹建,于公元1420年建成。

之后,故宫成为明清两代的皇宫,先后有24位皇帝在此居住。

2. 故宫的转变1912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灭亡,故宫成为博物院,对外开放。

这标志着故宫从封建王朝的皇宫变成了具有文化遗产保护和展示功能的博物馆。

3. 故宫的保护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成立。

1961年,故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特色1. 整体布局故宫建筑以紫禁城为中心,东西宫、内外城三大部分组成。

整体呈南北走向,占地约72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廷建筑群之一。

2. 建筑风格故宫建筑取大成王府的风格,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其特色包括九龙壁、太和殿、乾清宫等。

3. 艺术装饰故宫的艺术装饰讲究色彩斑斓、线条优美的特点。

宫殿内外壁绘画、雕刻、篆刻等艺术形式应用广泛,色彩鲜艳且富有变化,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三、文物收藏1. 丰富的藏品故宫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陶瓷、玉器、金银器、铜器、贵重木器等,其中也包括故宫收藏的文物。

2. 文物特色故宫的文物以其精美、瑰丽、珍稀、完整而著称于世。

收藏文物中包括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无法复制的珍贵玉器、瓷器等。

结语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物收藏而备受瞩目。

故宫的保护与保存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责任,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贡献。

北京故宫旅游攻略详细

北京故宫旅游攻略详细

北京故宫旅游攻略详细简介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的故宫广场北侧,是明、清两代皇宫,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

作为中国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之一,故宫是游客了解中国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场所。

本篇攻略将为您提供北京故宫旅游的详细攻略,帮助您在游览故宫时能够更好地安排行程。

1. 门票和开放时间故宫每天限定可接待的游客数量,因此提前购买门票可避免排队等待。

故宫的开放时间如下: - 4月1日至10月31日:8:30 - 17:00 (入场截止16:00) -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8:30 - 16:30 (入场截止15:30)门票价格根据季节有所不同,以下为标准票价格: - 4月1日至10月31日:60元/人 - 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40元/人2. 入口与出口故宫的正门是午门,位于故宫的南端。

从地铁天安门东或天安门西站下车,步行即可到达午门。

在参观完故宫后,您可以从东华门或西华门出来。

这两个出口距离故宫的北侧较近,您可以方便地前往后续的旅游目的地。

3. 导览图和讲解服务故宫提供免费的导览图,可在入口处领取。

这份图纸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故宫的布局和主要景点。

此外,故宫还提供付费的讲解服务,您可以在入口处租赁自动讲解器,或者在手机上下载官方APP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4. 建筑布局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包括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等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接受朝见、召见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

内廷则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地方,包括乾清宫、交泰殿等建筑。

5. 主要景点在游览故宫时,以下景点是不容错过的: - 太和殿:位于故宫的中轴线上,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和仪式的场所。

- 乾清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居所,游客可以参观皇帝和皇后的寝宫以及陈设。

- 紫禁城艺术珍品展:展示了故宫收藏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瓷器、玉器、书画等。

6. 注意事项在参观故宫时,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 请遵守故宫的规定,不要触摸文物和建筑,以免损坏。

《故宫记》知识点归纳

《故宫记》知识点归纳

《故宫记》知识点归纳
故宫记知识点归纳
本文主要对故宫进行知识点归纳,以下是重点内容:
1. 故宫简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
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之一。

故宫由上、中、下三个院落组成,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拥有超过9000间房子。

2. 建筑风格
故宫的建筑风格以传统的中国宫殿建筑为主,具有独特的特色。

宫殿的屋顶多为黄色琉璃瓦,建筑物饰以金黄色的画龙,展现了中
国古代建筑的美丽与庄重。

3. 收藏文物
故宫的文物收藏丰富而珍贵,包括绘画、陶瓷、珠宝、书籍等
各个领域。

其中最著名的是故宫的紫禁城,它收藏了大量皇家文物,如玉器、字画和佛像等。

4. 清宫文化
故宫还展现了中国清朝皇帝的生活方式和宫廷文化。

你可以看到皇帝的居所、妃嫔的住所、宴会厅和朝廷办公室等不同的场所。

这些场所展示了清朝宫廷的壮丽和富丽堂皇。

5. 旅游资源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故宫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除了欣赏宫殿建筑和珍贵文物外,游客还可以参加讲解和展览,了解更多关于故宫历史和文化的知识。

以上是《故宫记》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观故宫官方网站或参观实地。

故宫的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的重点景点介绍

故宫的重点景点介绍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与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称世界五大宫殿。

故宫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

故宫以其丰富的文物珍藏和建筑价值,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为故宫的重点景点介绍:1.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皇帝举行登基大典、重要节日庆典和迎接重要外宾的地方。

太和殿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约2000平方米,高约35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殿前有18根红色巨柱。

太和殿内外陈设着大量的皇家器具和文物,如“金漆雕龙宝座”、掐丝珐琅佛塔等,展示了皇家权威和辉煌。

2.中和殿: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是皇帝上朝时休息的地方。

中和殿建于明永乐年间,面积约120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外观庄重典雅。

中和殿内设有“中和神器”,是皇帝上朝时使用的物品。

3.保和殿:保和殿位于中和殿后,是皇帝宴请重要官员和外国使节的地方。

保和殿建于明永乐年间,面积约1500平方米,屋顶为重檐歇山顶。

保和殿内外陈设着大量的皇家器具和文物,如“中和香炉”等。

4.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位于紫禁城内廷中心。

乾清宫建于明永乐年间,面积约120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

乾清宫内陈设着大量的皇家器具和文物,如“乾清宫烛台”等。

5.紫禁城城墙:紫禁城城墙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全长3400米,高12米,宽5米。

城墙上部为黄琉璃瓦顶,下部为青白石底座。

城墙四面共有九个城门,其中南面的午门、北面的神武门、东面的东华门和西面的西华门较为著名。

6.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部,是皇帝休闲的地方。

御花园内有大量的古树名木,如松、柏、桧、桧等,还有假山、水池等景观。

御花园中的“钦安殿”是皇帝祭祀的地方。

7.文华殿:文华殿位于紫禁城东部,是皇帝处理政务和会见重要官员的地方。

文华殿建于明成化年间,面积约600平方米,屋顶为单檐歇山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参观的重点:1.故宫中路外庭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庭三大殿(总长近一公里,走下来约1个半小时);2.故宫西路(主要是养心殿,位于西路南端,从雍正开始清代8个皇帝在此居住,参观约半小时);3.珍宝馆(在外东路,收藏有大量的故宫珍宝,票价10元,下午3点半停止售票,细看要3小时)。

下面是按左西右东排列的主要景点因故宫面积很大,除了中、东、西三路外,还有绘画馆和陶瓷馆;如果全部看完,一天时间也不够。

针对不同游览时间,我们提出以下线路供您参考:1.2至3小时,南门进北门出(或相反):只看中路,进南门出北门,在乾清门处,向西参观养心殿(因养心殿住过从雍正到宣统8个皇帝,因此一定要看),再回到中路继续参观。

2.4个小时,进哪个门还从哪个门返回(以进南门为例):从中路一直走到御花园,再向西参观故宫西路(储秀宫、养心殿等)。

3.4个小时以上:前段路线同“2”,参观完养心殿后向东参观外东路(珍宝馆)。

因参观故宫不让带包,因此参观时最好不要带较大的包。

特色推荐:北京十大必游景点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

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

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 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

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

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

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

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

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

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政权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

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

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特色推荐:北京十大必游景点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

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座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

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主要有三大特色: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

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

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

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

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其二,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

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其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

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初称华盖殿,嘉靖时遭遇火灾,重修后改称中极殿,现天花内构件上仍遗留有明代“中极殿”墨迹。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皇室入主紫禁城,第二年改中极殿为中和殿。

殿名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中和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为3间,四面出廊,金砖铺地,建筑面积580㎡。

屋顶为单檐四角攒尖,屋面覆黄色琉璃瓦,中为铜胎鎏金宝顶。

殿四面开门,正面三交六椀槅扇门12扇,东、北、西三面槅扇门各4扇,门前石阶东西各一出,南北各三出,中间为浮雕云龙纹御路,踏跺、垂带浅刻卷草纹。

门两边为青砖槛墙,上置琐窗。

殿内外檐均饰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

殿内设地屏宝座。

中和殿门窗的形制取自《大戴礼记》所述的“明堂”,避免了三座大殿的雷同。

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

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皇太后上徽号,皇帝在此阅视奏书。

玉牒告成,恭进中和殿呈御览,同时要举行隆重的存放仪式。

保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

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

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

保和殿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240.00㎡,高29.50m。

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上下檐角均安放9个小兽。

上檐为单翘重昂七踩斗栱,下檐为重昂五踩斗栱。

内外檐均为金龙和玺彩画,天花为沥粉贴金正面龙。

六架天花梁彩画极其别致,与偏重丹红色的装修和陈设搭配协调,显得华贵富丽。

殿内金砖铺地,坐北向南设雕镂金漆宝座。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安板门两扇,上加木质浮雕如意云龙浑金毗庐帽。

建筑上采用了减柱造做法,将殿内前檐金柱减去六根,使空间宽敞。

保和殿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宴,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每岁终,宗人府、吏部在保和殿填写宗室满、蒙、汉军以及各省汉职外藩世职黄册。

清顺治三年(1646年)至十三年(1656年),顺治帝福临曾居住保和殿,时称“位育宫”,大婚亦在此举行。

康熙自即位至八年(1669年)亦居保和殿,时称“清宁宫”。

二帝居保和殿时,皆以暂居而改称殿名。

清代殿试自乾隆年始在此举行。

坤宁宫是内廷后三宫之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德九年(1514年)、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两次毁于火,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

清沿明制于顺治二年(1645年)重修,十二年(1655年)仿沈阳盛京清宁宫再次重修。

嘉庆二年(1797年)乾清宫失火,延烧此殿前檐,三年(1798年)重修。

坤宁宫座北面南,面阔连廊9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

明代是皇后的寝宫。

清顺治十二年改建后,为萨满教祭神的主要场所。

改原明间开门为东次间开门,原槅扇门改为双扇板门,其余各间的棂花槅扇窗均改为直棂吊搭式窗。

室内东侧两间隔出为暖阁,作为居住的寝室,门的西侧四间设南、北、西三面炕,作为祭神的场所。

与门相对后檐设锅灶,作杀牲煮肉之用。

由于是皇家所用,灶间设棂花扇门,浑金毗卢罩,装饰考究华丽。

坤宁宫改建后,即成为清宫萨满祭祀的主要场所,其中宫的地位并未改变。

康熙四年(1665年)玄烨大婚时,太皇太后指定大婚在坤宁宫行合卺礼。

同治皇帝、光绪皇帝大婚,溥仪结婚也都是在坤宁宫举行。

雍正以后,皇帝移住养心殿,皇后也不再住坤宁宫,坤宁宫实际上已作为专供萨满教祭神的场所。

乾清宫,内廷后三宫之一。

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乾清宫为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座落在单层汉白玉石台基之上,连廊面阔9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1400㎡,自台面至正脊高20余米,檐角置脊兽9个,檐下上层单翘双昂七踩斗栱,下层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金龙和玺彩画,三交六椀菱花隔扇门窗。

殿内明间、东西次间相通,明间前檐减去金柱,梁架结构为减柱造形式,以扩大室内空间。

后檐两金柱间设屏,屏前设宝座,宝座上方悬“正大光明”匾。

东西两梢间为暖阁,后檐设仙楼,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

殿内铺墁金砖。

殿前宽敞的月台上,左右分别有铜龟、铜鹤,日晷、嘉量,前设鎏金香炉4座,正中出丹陛,接高台甬路与乾清门相连。

乾清宫建筑规模为内廷之首,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自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共有14位皇帝曾在此居住。

由于宫殿高大,空间过敞,皇帝在此居住时曾分隔成数室。

据记载,明代乾清宫有暖阁9间,分上下两层,共置床27张,后妃们得以进御。

由于室多床多,皇帝每晚就寝之处很少有人知道,以防不测。

皇帝虽然居住在迷楼式的宫殿内,且防范森严,但仍不能高枕无忧。

据记载,嘉靖年间发生“壬寅宫变”后,世宗移居西苑,不敢回乾清宫居住。

万历帝的郑贵妃为争皇太后闹出的“红丸案”、泰昌妃李选侍争做皇后而移居仁寿殿的“移宫案”,都发生在乾清宫。

明代乾清宫也曾作为皇帝守丧之处。

颐和轩为紫禁城东北隅宁寿宫后区中路建筑之一,南有乐寿堂,北为景祺阁,轩与阁之间有穿廊相连,形成工字殿。

颐和轩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嘉庆七年(1802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两次重修。

颐和轩面阔7间,进深1间,单檐歇山式顶,覆黄琉璃瓦。

前檐出抱厦5间,后檐出抱厦3间。

除前檐抱厦外,余各间均出廊。

前檐抱厦明间、东西次间开敞,形成较深远的前出廊,东西稍间装板墙,南面为槛墙、支摘窗。

轩明间为五抹头槅扇门,次间为槛窗,上为步步锦支窗,下为方玻璃屉窗。

稍间为步步锦支摘窗。

后檐抱厦次间、山面轩稍间、尽间均为槛窗。

明间有穿廊3间,北接景祺阁,穿廊明间东西向开门,可通轩北东西两小院。

轩东西山面廊南北封装,设有小门,西廊外建有如亭及围廊,形成小院。

颐和轩前月台左侧设有日晷,月台接甬路与乐寿堂相通,甬路两侧各设琉璃花池。

轩两侧有游廊连接乐寿堂,廊壁镶嵌敬胜斋帖石刻。

分设于养性殿(第一室)、乐寿堂(第二室)、颐和轩(第三室)。

主要是清宫收藏的金银玉翠、奇珍异宝制成的礼器、祭器、冠服、装饰品、生活用品以及宫室内的陈设品。

第一室主要陈列:①金编钟。

②碧玉特磬。

③金印。

④金册。

⑤如意。

⑥金发塔。

⑦金提炉、金罐。

⑧餐具、茶具。

第二室主要陈列有:①龙袍。

②盔甲。

③凤冠。

④大金塔。

⑤七珍、八宝。

⑥朝珠。

⑦象牙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