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北美地区和美国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

北美美国自然地理特征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高原相间;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

(多4000m以上高山)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

(多1000m以下)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

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

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著,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四:河湖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世界地理 北美和美国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世界地理 北美和美国

西部高地山形 区 中部平原区
中部平原区:密西西 比河 冲积而成的中央 大平原,北部多 冰蚀 湖(五大湖),黑土广 布。
东部高原山地
西部高地山形 区 中部平原区
东部高原山地区:阿巴拉契 亚 山脉,形成年代较早,久 经侵蚀,海拔较低。
东部高原山地
自然地形地理概况
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气温年 较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太平洋沿岸40-60° 地中海气候 太平洋沿岸30-40°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美国东南部 极地气候 北冰洋沿岸和格陵兰岛
1.特朗普要求美国企业回本国建厂的主要目的是( B )
A.增加税收
B.增加就业 C.促进工业化 D.提高城市化
2.近年来,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初见成效,下列属于其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B )
A.服装制造业 B.新能源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电子装配工业
3.美国政府征收高额“边境税”后产生的影响是( D )
(3)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 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 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
自然地理概况
蛇河:为美国西北部一条主 要河流,位于哥伦比亚河左 岸,是其最大支流,也是美 国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最重 要河流之一。靠雪、雨补给, 4-6月涨水。多高山峡谷。
科罗多拉河:上游水量较丰, 支流较多;中、下游流经干 旱、半干旱地区,水量渐少, 支流不多。水位季节变化大, 4-5月洪水期与冬季枯水期流 量相差近30倍。
(2)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 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 烈。
经典习题
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 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 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 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 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 (3)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13北美地区和美国

13北美地区和美国

黄石公园地处素有号称“美洲 脊梁”的落基山脉,位于美国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西部北落基山和中 落基山之间的熔岩高原上,绝 大部分在怀俄明州的西北部。 海拔2134—2438米,面积 8956平方公里。它被美国人自 豪地称为“地球上最独一无二 的神奇乐园”。 黄石公园以保持自然风光而著 称于世。6000万年以来,黄石 地区多次发生的火山爆发,构 成了现在海拔2000多米的熔岩 高原,加上 3次冰川运动,留 下了山谷、瀑布、湖泊以及成 群的温泉和喷泉。大自然用水、 火、冰、风在这里精雕细琢, 安排了迷人的景色。据说,黄 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的野生 动物庇护所。
美国的国徽主体为一只胸 前带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 雕(秃鹰),白头海雕是 美国的国鸟,它是力量、 勇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 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 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 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一 样,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 世界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 一个新的独立国家——美 利坚合众国,顶冠内有13 颗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 最初的13个州。鹰的两爪 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 征和平和武力,鹰嘴叼着 的黄色绶带上用拉丁文写 着“合众为一”,意为美 利坚合众国由很多州组成, 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2、总人口3亿多;白色人种 为主;通用英语;主要信奉基 督教;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芝加哥 西雅图
活塞队 火箭队
底特律
休斯敦
超音速队
公牛队
美国的国旗是星条旗,呈横 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9︰ 10,主体由13道红、白相间 的宽条组成,7道红条,6道 白条,旗面左上角为蓝色长 方形,其中分9排横列着50 颗白色五角星。红色象征强 大和勇气,白色代表纯洁和 清白,蓝色象征警惕、坚韧 不拔和正义。13道宽条代表 最早发动独立战争并取得胜 利的13个州,50颗五角星代 表美利坚合众国的州数。 1818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 国旗上的红白宽条固定为13 道,五角星数目应与合众国 州数一致,每增加一个州, 国旗上就增加一颗星,一般 在新州加入后的第二年7月4 日执行,至今国旗上已增至 50颗星,代表美国的50个州。 每年6月14日为“美国国旗 制定纪念日”,在这一天, 美国各地举行纪念活动,以 示对国旗的敬重和对合众国 的热爱。

北美与美国PPT课件

北美与美国PPT课件
煤:阿巴拉契亚山脉北段 铁:五大湖西部 石油:墨西哥湾沿岸地区 有色金属:西部山区
120ºW
40ºN 30ºN
80ºW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高度发达的经济
1、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地区专门化
2、工业分布和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区


部 门 主要城市
东北部
煤、铁、水运 肥沃平原,发达 农业、历史悠久
汽车、钢铁、 化学
纽约、华盛顿 芝加哥、底特 律、匹兹堡
石油、交通、 石化、飞机
南 部 洁净环境
宇航、电子
休斯顿
西
石油、海运、充 部 足的阳光、洁净
环境
宇航、飞机 电子
洛杉机、旧金 山、西雅图
②气候受地形影响显著
北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河湖
(1)密西西比河 (2)圣劳伦斯河 (3)科罗拉多河
东部河流地势平 坦,通航便利; 西部河流短小流 急,水能丰富
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尼亚加拉瀑布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 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 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部分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经纬度范围: 170°W—20°W ; 30°N —80°N
阿拉斯加半岛
格陵兰岛 巴芬湾
拉布拉多半岛
哈得孙湾 纽芬兰岛
墨西哥湾
二、主要自然要素
1、地形
特点: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三大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2、气候:特点: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典型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1

世界地理北美美国知识总结1

北美美国自然地理特征一:位置范围1.经纬度位置:30°N—80°N 170°W—90°W----20°W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二:地形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西两侧高中间低西部高山区:落基山、海岸山、内华达山等组成科迪勒拉山系北段;山脉盆地高原相间;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年轻,海拔高。

(多4000m以上高山)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海拔较低。

(多1000m 以下)中部平原区:中央大平原,北部多冰蚀湖,南部密西西比河平原三: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特征:冬冷夏热,降水较少,夏雨稍多。

地形对北美气候影响较大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迎风坡地形雨丰沛。

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上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二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的景象。

2.东部山地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

但因东部高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高地,进入内陆。

3. 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

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贯通南北,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

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形成大风和寒潮天气。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由北上,使本区普遍暖热。

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之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据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北美洲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到太平洋沿岸又增多形成原因1、东部山地低缓,对大西洋的湿润气流阻挡不显着,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2、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且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四:河湖1: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北的落基山脉,由北向南纵贯美国大平原,最后在北纬30度,东经90度注入墨西哥湾,支流众多,呈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东侧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西侧支流多,流域面积大。

北美和美国

北美和美国

东部高原山地
太平洋
大盆地
大西洋
密西西比河谷地
1、西部高山区: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1)南北向平行山脉组成.形成较晚. (2)山脉间有宽广盆地和高原. (3)地壳不稳.多火山地震. 2、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和阿巴拉契亚山地(古老) 3、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 (1)北部湖泊众多 (2)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 (3)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3、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大
(1)为什么在北美 东部,降水量是从沿 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2)为什么冬季多 大风雪、寒潮天气? 冬季短期的温暖天气 是怎么形成的? (3)为什么在北美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 候和地中海气候狭长 分布于沿海地区?
北美洲、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主 共 要 同 大体分布于中纬地 特 原 点 带的大陆西岸 因
国徽:主体为一只胸前带 有盾形图案的白头海雕 (秃鹰)。白头海雕是美 国的国鸟,它是力量、勇 气、自由和不朽的象征。 盾面上半部为蓝色横长方 形,下半部为红、白相间 的竖条,其寓意同国旗。 鹰之上的顶冠象征在世界 的主权国家中又诞生一个 新的独立国家——美利坚 合众国;顶冠内有13颗 白色五角星,代表美国最 初的13个州。 鹰的两爪分别抓着橄榄枝和箭,象征和平和武力。鹰 嘴叼着的黄色州组成,是一个完整的国家。
常年受来自暖流上空的盛 行西风的影响 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影响 的纬度范围远大于北太平 洋暖流对北美洲影响的纬 度范围。欧洲中纬地区平 原占优势,且山脉呈东西 走向,利于西风影响的深 入;北美洲西部有平行于 海岸的高大山系,西风难 以深入大陆内部。
不 同 特 点
其分布北界的纬度, 在欧洲比在北美洲 主 高; 要 其分布区的东西宽 原 度,在欧洲比在北 因 美洲宽许多。

第十三课 北美地区和美国

第十三课 北美地区和美国

一.范围、位置
1.范围 区分北美地区和北美洲,南美洲和拉丁美洲的范围差异
美洲: 1.北美洲:加拿大
美国 格陵兰岛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2.南美洲
北 美 地 区 拉 丁 美 洲
一.范围、位置
2.位置 (1)经纬度位置
30°N —80°N ;170°W—20°W 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
①南北纵贯,平坦
河流冲积 形成
②北部多冰蚀湖
古老低缓 久经外力 侵蚀
∆科罗拉多大峡谷
最长的河流峡谷。从谷壁上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地 层,被誉为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峡谷地貌成因 先沉积形成沉积岩层;后板块挤压,地壳抬 升,流水侵蚀
科罗拉多大峡谷
科罗拉多大 峡谷是最长的
河流峡谷。从 谷壁上可以观 察到从古生代 至新生代的地 层,被誉为一 部Fra bibliotek活的地质 教科书”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与 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陡岸,从 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瀑布的形成 断层陡崖、岩层上硬下软、流水侵蚀
(2)地形类型
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中部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
三大地形 主要地形区 区
西部高山 海岸山脉、 区 内华达山脉 落基山脉等平 行山脉
地形特征
①高山、盆地、高 原相间;
形成原因
太平洋板块 与美洲板块 碰撞挤压
②南北走向,东西 排列;年轻、高大 褶皱山 ③多火山、地震
中部平原 西部大草原 区 南部密西西比 平原、 北部多冰蚀胡 东部高原、 拉布拉多高原 山地 (加)、 阿巴拉契亚山 (美)

世界分区地理——北美及美国

世界分区地理——北美及美国

世界分区地理——北美及美国一、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20°W-160°W, 主要在30°N-80°N。

北美地区位于西半球的北部,主体部分在温带,寒带面积较小。

2、范围:北美是指北美洲的北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3、海陆位置:临三大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湾,陆上与墨西哥分界。

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特征南北纵列的三个地形区:(1)西部高山区-高大褶皱山系,山脉与盆地、高原相间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在北美大陆西侧形成一系列高大的平行山脉,它们构成了美洲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落基山脉)(2)中部平原区-平原广阔纵贯,冰川湖泊众多中部平原北起北冰洋沿岸,南抵墨西哥湾沿岸。

面积宽广,地形平坦,叫做中央大平原。

平原西部是地势较低的大平原; 平原北部湖泊众多,多为第四纪冰川活动的产物; 南部是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

(3)东部高原山地区-古老的高原山地在加拿大境内有拉布拉多高原,在美国境内有阿巴拉契亚山脉,东部的高原、山地形成年代早,久经侵蚀,海拔较低,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

2、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主要特点:北美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夏季降水稍多,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2)主要类型及分布:本区除温带大陆性气候外,在北冰洋沿岸有寒冷的极地气候。

在太平洋沿岸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受地形的影响,呈带状南北延伸,仅分布在沿海地带。

墨西哥湾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西部还有小面积的高山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3)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北美气候受地形影响明显,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①对降水的影响:A、北美西部高大山脉南北纵列,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高山阻挡,在西侧形成地形雨,使太平洋沿岸为多雨的湿润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B、山脉东侧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东部低缓的山地对大西洋水汽的阻挡作用不明显,降水由东部沿海(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和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向内陆逐渐减少(温带草原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落基山与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盆地,因地形闭塞,降水较少,成为干旱、半干旱区(温带沙漠气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尼亚加拉瀑布分为南北两段,北端呈半环状,名马 蹄瀑布,属加拿大;南端称亚美利加瀑布,属美国。 美、加两国均在瀑布之上修建了大型水电站。
尼亚加拉瀑布风光
三、水文——河湖众多 水量大,利于灌溉、航运和发电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北部,纵贯大平原。
四、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深受地形影响
美国
一、位置和范围
1、纬度:本土以北温带(25ºN-50ºN)为主, 阿拉斯加寒带,夏威夷热带
2、海陆;北美洲中部,东临大西洋, 西靠太平洋,南接墨西哥湾
3、范围:本土(48个州和一个特区)、 阿拉斯加、夏威夷
美国领土组成及地形
二、自然条件
1、本土处于温带,有利于农业生产 2、三面临海,航运便利 3、平原面积广,耕地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4、 密西西比河、五大湖 :航运、灌溉、发电 5、丰富的资源: 矿产、森林、草原 .
东北部人口稠密,西部高原人口稀疏。 人口有从东北部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迁移。
2、世界农业大国:专业化商品化的农业
农产品 玉米 小麦 稻米 大豆 棉花 肉类 牛奶 鸡蛋
产量(%) 41 12 5 47 16 17 15 10
位次 第一 第二 第四 第一 第一 第二 第一 第一
出口量(%)
65 33 16 67 24 14 3 9
煤—阿巴拉契亚山脉 铁—五大湖西部 石油—墨西哥湾西北
三、人文地理概况 1、人口 移民国家,人口 2.7 亿, 白色 人种为主,占 80%以上 , 黑种 人13%华人和华侨165万。城 市化水平高(70%以上),
旧金山、洛杉矶、纽约有华人聚居
三、人文地理概况
1、人口 移民国家,人口2.7亿,白色人种为主,黑种人13% 华人和华侨165万。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
特征:冬冷夏热,夏雨稍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向北到北 极圈,及气候特点的成因:
芝加哥气温曲 线降水柱状图
北美西部高山阻挡海洋气流深 入,中部大平原纵贯南北,冬 季极地冷气流可从北冰洋长驱 直达南部墨西哥湾,夏季,墨 西哥暖湿气流也可北上,使北 美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为什么极地气候西高
北美地区和美国
高二地理备课组
北美洲与北美地区
北美与北美洲,拉丁美洲与南美 洲有什么区别?
按照地理位置,自然,人文地理因 素,美洲地区可分为北美和拉丁美洲两 大地区.北美是主要指美国和加拿大和 属于丹麦的格陵兰岛.
单纯按照地理因素,美洲地区可 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两大地区. 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地区为北美洲
五大湖之间有运河相通,并经圣劳伦斯河与大西 洋相连,大型海轮由大西洋可直抵五大湖沿岸, 促进了北美的经济繁荣。
五大湖剖面示意图
五大湖各水面高低不同,由西向东逐级降低,伊利湖 与安大略湖之间的有将近100米的落差,并有一个断层 陡岸,从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尼亚加拉瀑布。
苏必利尔湖
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它比 我国的鄱阳湖要大22倍。
东低?
洋流
为什么在北美西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 中海气候狭长分布于 沿海地区?
西部高山 为什么在北美东部, 降水量是从沿海向陆 地区逐渐减少?
东部山脉低缓
五、人文地理概况
3亿多人口, 白色 人种为主,城市化水平高, 自然增长率较低,通用语言是 英语 。土著居 民为 印第安人,因纽特人。
外来移民的大汇聚
钢铁、汽车、 化学等
纽约(美国最大的工商业中 心和港口)、华盛顿(首 都)、芝加哥(中部交通、 工业中心)
南部地 石油、飞机、 休斯顿(石油化工、航天研

宇航、电子等 究和发展中心)
西部地 区
宇航、电子、 飞机制造等
旧金山(“硅谷”电子工业 中心,华人最多的地区)、 洛杉矶(美国西部最大城市, 好莱坞影视中心)
煤炭:主要集中分布在阿巴拉契亚山地; 铁矿:主要分布在苏比利尔湖西岸 石油: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西北部。
1、美国领土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2、美国移民来源有四个: ①、来自欧洲的白人,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 ②、来自非洲的黑人,占全国的百分之十三; ③、来自亚洲东部的移民; ④、来自拉美的移民。 3、密西比比河长度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进口的一些矿产
矿产品
镍 锌 锡 原油 铅 铁矿石 铜
在进口国中所占名次
第一位 第一位 第一位 第一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美国的缩影-纽约
纽约是美国金融、 商业、新闻、外贸、 艺术中心,也是美 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世界赌城:拉斯韦加斯夜景
旧金山 ●唐人街
●金门大桥
高科技中心-硅谷
汽车城-底特律
3、范围:加拿大、美国、格陵兰岛(丹麦)
➢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 加拿大和美国是美洲面积最大的两个
国家,过去曾是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欧 洲英、法、德等国移民的后裔较多,社会 上通用语言是英语。





西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 大 地 形



高 山 区





地 区


西部高山区
中部平原区 (中央大平原)
东部高原山地

太平洋
海 岸内
大盆地
基 山
山华
密西西比河谷地
大西洋


1、西部高山区:山脉 ,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科迪勒拉山系北段
(北美落基山 南美安迪斯山脉) 成因及特点
2、中部平原(特点:广阔)
(1)北部湖泊众多 成因与冰川活动有关 (2)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平原 (3)西部为地势较高的大平原.
3、东部高原山地区:拉布拉多高原(加拿大)和阿巴拉契亚山
位次 第一 第一 第三 第一 第一 第一 第七 第二
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在世界的位次
世界最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800
760
美国农业人口占
700
全国人口的2.2
600
%,平均每个劳
500
动力可供76人消
费,不仅满足本
400
国需要,还可以
300
有1/3~2/5的农
200
产品用于出口。
100 0 2.5 中国
石化、宇航中心 -休斯敦
1、世界经济实力和技术力量最强的国家; 2、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 3、输出工业产品的数量、产值居世界首位; 4、第一矿产开采国,矿产资源年销量世界第一; 5、最大的农产品输出国和热带经济作物输入国。 6、农业劳动生产率居世界之首;形成了一系列的农业 带; 7、美国人口分布有两个特点: ①、城市人口比重大,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五大湖区和沿海平原人口稠密,而
1、五大淡水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
2、美国的五大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新兴的电 子工业
3、五 大主要城市:纽约、休斯敦、洛杉矶、旧金 山、芝加哥。
五、其他自然条件
(四)生物 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对应气候) (五)土壤——棕壤、褐土、黑钙土、红壤等 (六)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森林、草场、水能资源丰富;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储量大
美国:世界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
(1)分布: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2)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气候、河流) ②便利的交通运输; ③地广人稀,便于大规模生产; ④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大型农业机械; ⑤先进的科技。
3、美国工业分布和主要城市
➢美国是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表现为: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工农业产值居世界第一, 对外贸易量也居世界第一。
➢发展条件: 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发达,资源丰富,市场广 阔,水陆交通便利
美国三大工业区
三大工业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中心:
工业区 工业部门
主要工业中心
东北部 地区
美洲
1.北美洲:加拿大
美国
格陵兰岛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2.南美洲
北美 拉丁美洲







纽芬兰岛

墨西哥湾
23o26’N
一、北美位置和范围
1、经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北部为北寒带 (25ºN—85º N,20ºW—120ºW -180º)
2、海陆位置:美洲北部,北起北冰洋, 南至墨西哥湾,东靠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50 世界
美国
(每10个农民可以养活的人口数)
2、世界农业大国
➢发展条件:耕地广(1/10全球),气候温 和湿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农业发展特点 农业生产 现代 化:科学育种、机械化生产、效率 高,产量大 农业生产 专业 化:据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划分 玉米带(密西西比河上游平原) 小麦区(大平原北 部和中部)棉花带 (密西西比河下游平原及大平原 南部) 乳畜带 (东北部) 畜牧和灌溉农业区 (西 部山区)
( 美 国)
(特点:古老,低矮)
• 成因:西部高山区,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 洲板块的交界处,受两大板块的挤压影响, 形成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脉。
• 特点:1.山脉形成较晚

山体较高超过4000米

2.世界上的地震、火山多发地带
五大湖 -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苏必利尔湖
密 歇 根 湖
美洲大陆的地中海
尼亚加拉瀑布
西部高原区人口稀少;
1、美国有两个海外州 2、美国领土跨两大洲,本土和阿拉斯加州属于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